心衰右肺死现在脸手脚浮肿是什么原因都浮肿

→ 心衰引起的脸腿浮肿怎样治疗?
心衰引起的脸腿浮肿怎样治疗?
健康咨询描述:
最近一个月,感觉全身无力,大小腿开始有水肿,以前呢,小腿水肿一般在几天就消散,现在,行走困难,而且有穿水现象。这种状态一直持续,早上睡醒消退下去,但坐一会,就会恢复水肿,特别难受。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心衰引起的脸腿浮肿怎样治疗?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苏医生爱心医生
帮助网友:46称赞:3
请下载APP直接与我沟通已扫801次
&&&&&&是慢性右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但不能肯定有没有左心衰.&&&&&&地高辛不知道你奶奶吃了多长时间,不好说.但利尿药可以多加量,加服速尿片20mg,每天两到三次.可以在家里弄个家庭氧疗器低流量吸氧;消化道出血,我考虑跟右心衰引起的胃肠黏膜淤血,出血有关,这种出血要等到右心的压力容量减少可能会有所好转,就是要改善有心功能,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用药上主要是强心,利尿,扩血管,要吸氧,抗生素抗感染,可以适当用点西地兰0.4mg静脉注射,每天一次,速尿40mg静脉注射,每天一到两次,根据血压情况,适当有点硝酸甘油,经济允许可以用点白蛋白改善水肿.
擅长: 高血压,糖尿病,皮肤病,肾病,胃炎,心脏病
帮助网友:81242称赞:5934
请下载APP直接与我沟通已扫945次
&&&&&&病情分析:&&&&&&有这个现像一般是有一些水肿的现像,一般就可以用一些滋补气血就可以达到治疗的效果就会好的&&&&&&指导意见:&&&&&&一般就可以用一些像,黄芪颗粒冲剂,外用一些像丹参片这些,就可以达到治疗的效果就会好起来的对症的进行治疗的效果就会好的。
武医生爱心医生
帮助网友:34称赞:3
请下载APP直接与我沟通已扫716次
&&&&&&心衰病人出现脚肿的治疗以控制心衰为主要的治疗方式.只有在有效的控制心衰之后,下肢血液的回流才会无阻,水肿会自然消退。&&&&&&1.控制呼吸道感染是发生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的常见诱因,故需积极应用药物予以控制.&&&&&&2.改善呼吸功能,抢救呼吸衰竭采取综合措施,包括缓解支气管痉挛,清除痰液,畅通呼吸道,持续低浓度 (24%~35%)给氧,应用呼吸兴奋剂等.&&&&&&3.控制心力衰竭.轻度心力衰竭给予吸氧,改善呼吸功能,控制呼吸道感染后症状即可减轻或消失.较重者加用利尿剂亦能较快予以控制.&&&&&&以上是对“心衰引起的脸腿浮肿怎样治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付医生医师
擅长: 中医内科
帮助网友:49称赞:3
请下载APP直接与我沟通已扫663次
&&&&&&心衰是由于心室射血能力下降而引起的,心衰的主要治疗措施就是强心、利尿以及改善循环,目前患者有心衰的情况的话,则还是需要服用强心药物进行治疗,但是心衰属于比较严重的心脏疾病,所以单纯靠口服药物治疗肯定是不行的,建议尽快到正规医院心内科就诊,同时需要进行心电图以及心脏超声检查,还需要规律的进行输液治疗,才可以逐渐纠正心衰,以纠正心衰为主要的问题,需要进行强心,利尿,扩血管的治疗,建议住院治疗,进行正规的强心利尿,呋塞米需要静脉推注,如果还是利尿效果不佳,可以加量,将体内的水分排出,症状自然会好转的。同时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明确心功能状态。
赵医生医师
擅长: 心血管内科疾病神经内科疾病普通内科疾病
帮助网友:10067称赞:693
请下载APP直接与我沟通已扫823次
&&&&&&患者为心衰患者,目前出现了水肿,考虑心衰加重,由于患者长期服用利尿药,目前出现了耐药现象出现利尿药耐药解决方案有:&&&&&&1、将口服利尿药加量,并加用氯化钾口服避免出现血钾降低,注意复查电解质;&&&&&&2、住院给予静推的利尿剂如呋塞米或托拉塞米加强利尿消肿、减轻心脏负荷;&&&&&&3、心肌重塑是心衰的基本机制,建议在血压心率允许的情况下给予ACEI类药物(如贝那普利、卡托普利等)、螺内酯、美托洛尔等延缓心肌重塑,改善预后;&&&&&&4、心衰患者常合并低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也会导致水肿,建议化验肝功明确,平素注意严格控制液体入量,高蛋白饮食,增强抵抗力,避免劳累、受凉等。
龚医生爱心医生
请下载APP直接与我沟通已扫253次
&&&&&&因为心力衰竭引起的下肢浮肿,不过也不能完全排除并发了下肢静脉炎或静脉栓塞.像这样的情况最好是能到医院住院进行强心,利尿,扩管及其它对症支持治疗.如果在家里自行吃药治疗,可能效果不明显,或越拖越重的.而且有些药物比如一些强心,利尿药是要根据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用的.光凭你这样的描述是不够的.在去医院之前你可以少活动,平时坐的时候可以注意把双下肢抬高,低盐低脂饮食,最后就是平时一些常吃的护心药还是要吃的.利尿剂是有液体潴留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治疗策略的重要组分.
参考价格:28
参考价格:1.8
参考价格:0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1、用于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急性...
参考价格:暂无报价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许公岩治疗肺心病验案(&心力衰竭,水肿,肺胀)
常某,男,40岁。日会诊病例。因咳喘反复发作三十余年,加重伴心悸浮肿十年余入院。患者自幼起每年秋冬咳嗽痰多。1963年后不分季节经常发病,病情加重,心慌气憋,不能平卧,下肢浮肿,曾三次出现腹水,同年做肺大泡切除及心导管术。1974年1月感冒后,上症复作而入院。人院诊断: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肺功能代偿期);②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人院后经中西医结合治疗近三周,病情未见明显好转,于日急请许老会诊。
证见:颜面及下肢浮肿,咳嗽气喘,痰多呈白沫状,胸闷气短心慌,不能平卧,唇甲青紫,胃脘胀满,纳少口干,尿少,便溏,日二行。舌暗稍胀,苔白薄腻,脉沉细弦有力。辨证:寒湿伤脾,痰浊阻肺,病久正虚,气血不足。治法:急则治标,先拟健脾宣肺、温化寒湿为主,辅以益气扶正。
方药:苍术18克,麻黄6克,干姜60克,党参3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1月31日诊:上方化裁进药四剂,尿量明显增加(24小时尿量由750毫升增至1050毫升),浮肿渐消,胸院舒畅,口已不干,纳食渐增。舌如前稍润,此为湿去津复之象,但下肢浮肿未全消退,大便每日一行,欠爽,脉沉滑不起,此乃湿性重着,阻碍气机之故。治宜温肾强心,化湿行滞。
方药:附子30克,麻黄12克,细辛9克,胡黄连24克。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温服。
2月4日诊:上药服三剂,尿量继续增多(24小时尿量2250毫升),食欲良好,大便日四五行,量不多。舌暗红稍紫欲光,脉沉细滑。此为三焦通利,气化归常,湿积速去,气阴难免有伤。治宜养肝护阴,强心益气。
方药:白芍30克,甘草9克,附子15克,黄芪30克 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
2月21日诊:上方服四剂后,随证化裁,再进五剂,病情基本控制,平静时无自觉症状,唯急剧活动后感气短心悸,大便量少。舌质稍暗,苔薄腻,脉如常。此为湿邪已除而正气末复之征。治以敛益心肺、养血调气之法。
方药:甘草30克,五味子21克,莱菔子15克,当归9克。连服五剂,病情好转出院。《广西中医药》1993年第2期
肺心病属中医“喘证”、“水肿”之范畴,其发病与宿疾、正虚、邪客相关,往往三者相兼而为病。临床上根据三者的轻重、主次、程度、范围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病理组合,表现为错综复杂的临床证候。本案本虚标实,证情复杂,属重证危候。许氏拨冗而执肯,用药味少量大力猛,实有独到之处。一诊利尿,属总则治标,苍术之量三倍于麻黄,利尿作用较强;二诊强心,重用附子以强心回阳救逆;三诊养阴,以水湿除而气阴伤,方用白芍、黄芪以益气养阴;四诊敛肺,属缓则治本,方用五味子以敛肺气,益气血。对于这种疑难杂证的治疗,许公岩老先生善用小方,分别虚实的轻重缓急,实属经验独到。
吴某,男,62岁。日初诊:患者慢性咳喘史30余年,2个月前因受凉后咳喘加重。现症:咳嗽痰多,色白黏稠,胸闷喘憋,动则喘息气急,心悸气短加重。夜间不能平卧,腹胀便塘,尿少肢肿。虽屡经中、西医治疗,病情未见好转,遂来我院求治。诊查:慢性喘息状态,呼吸困难,面色晦暗,双侧球结膜水肿,唇甲发绀,颈静脉怒张,胸廓呈桶状,肋间隙增宽,两肺呼吸音粗,散在干罗音,两肺底可闻及湿哆音,腹部稍膨隆,肝于肋缘下4cm处可及,双下肢呈可凹性水肿。舌质紫黯、有瘀斑,舌苔白薄腻,脉沉细弦滑略数。辨证:寒湿伤脾,痰浊阻肺,久病正虚。治法:健脾宣肺,宣肺化痰,扶正祛邪。
&[处方]苍术12g,麻黄2g,莱服子30g,桔梗10g,泽泻30g,葶苈子30g(包),茯苓10g,干姜30g,丹参30g。
日二诊:服药后咳嗽明显减轻,咳痰减少,喘憋浮肿亦减轻,夜间睡眠较前平稳,便软不成形,每日2—3次,脉细弦滑略数,舌质黯紫,舌苔薄白腻,仍拟前法加减。
&[处方]苍术12g,麻黄2g,莱蔚子(炒)30g,桔梗10g,泽泻30g,葶苈子30g(包),党参30g,茯苓10g,车前子15g(包),干姜15g,丹参30g。
日三诊:服药后咳嗽、喘憋及心悸气短等症大大减轻,浮肿已完全消退,夜间可平卧入睡,胃纳较前佳,大便软,每日一行,脉细弦滑,舌质黯紫、苔薄白。治宜温阳健脾,运化湿滞。
[处方]党参30g
茯苓10g,莱菔子30g,苍术10g,桔梗10g,车前子15g(包),丹参30g,干姜15g,泽泻30g。日四诊:病情基本控制,平静时无任何自觉症状,除轻度咳嗽之外,惟急剧活动后方感气短心悸。食纳二便如常,舌稍紫略,苔薄白,脉细弦滑,此乃湿邪已除而正气末变。治以敛心益肺,养血助降之法,维持治疗。
[处方]甘草30g,五味子21g,丹参30g,茯苓10g,莱服子15g,当归10g,苍术10g,诃子肉10g,干姜10g。
[解析]本例患者已年过六旬,久患咳喘,胸腹胀满,呼吸困难,虽屡经中、西医诊治,效果并不理想,后经许氏治疗,而迅速好转,其关键在于辨证准确与用药得当。许氏通过审因辨证,确认证属寒湿伤脾,痰浊阻肺,久病正虚而呈本虚标实。按急则治标,当以健脾宣肺、温化痰湿祛邪为主,辅以益气扶正为治。故先后于方中用辛香温燥、气味雄烈之苍术,燥湿健脾,使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用辛苦温之麻黄,辛开苦降、宜肺平喘,发汗利水,通调水道,两药协同健脾宣肺而利尿除湿,辅以干姜温脾散寒以化湿,佐党参、茯苓健脾益气利水以扶正;炒莱服子、葶苈子、泽泻、车前子泻肺消胀平喘,化痰利水以治标,气水内停,必致瘀血内阻,故用丹参活血利水。诸药合用,肿消咳止,邪去正复,肺胀乃除。整个治疗过程,把握主证,对症用药,故效果卓著。
胡建华治疗肺心病经验(治疗喘肿&
胡建华(1924一),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教授
喘肿之证,上则喘息不平,下则肿势蔓延,病在肺、脾、肾三脏,病情重驾,危在旦夕。其病虽不离乎肺,但若单从治肺着眼,难图显效。必须抓住温肾阳以驱水湿,暖中土而化浊阴为主,庶能转危为安。
陈某,男,74岁,门诊号:09102l。初诊:1967年l0月6日。
素有慢性咳嗽,经常下肢浮肿。最近两天,突然心悸,气急加剧,肿势益甚,延及大腿,按之凹陷,咳嗽痰多,咯痰不爽,四肢不温,尿少。脉弦滑,苔厚灰腻、舌质青紫。腹部有移动性浊音。证属脾肾阳虚,气不摄纳,水浊泛滥,肺失肃降,高龄正虚,邪势猖盛,急宜温肾健脾以利水,肃肺化痰以平喘。处方:熟附子15g(先煎40分钟)&
生黄芪15g& 葶苈子30g 桑白皮15g&
淡姜皮15g& 姜半夏9g&
茯苓皮9g二诊:10月9日。服上方3剂后尿量剧增。肿势大减,腿肿全消。脚面尚有轻度浮肿,四肢不温,咳嗽气急,脉弦滑,苔薄腻带灰。腹部移动性浊音消失。再用前方加减:熟附子15g(先煎40分钟)&
生黄芪15g& 葶苈子30g&
桑白皮15g& 淡姜皮4.5g&
炙紫苑15g& 姜半夏9g&
陈胆星9g三诊:10月12日。腿足面目浮肿全退,气急减而未平,咳嗽已少,痰量亦减,纳呆。舌质青紫已消,苔薄灰腻,脉弦滑。再予振心阳利肺气。处方:熟附子9g(先煎20分钟)&
生黄芪15g& 生麻黄6g&
射干l5g& 炙紫苑l5g&
炙百部15g& 姜半夏9g&
陈胆星9g四诊:10月16日,肿退喘平,略有咳嗽,胃纳好转,怕冷,苔薄灰,脉弦滑。再予前法调治。处方:熟附子9g(先煎20分钟)&
生黄芪9g& 生麻黄6g 射干15g&
陈胆星9g& 炙紫苑l5g&
陈皮9g4剂。
另:附子理中九100g,每日吞服2次,每次5g。煎药服完后,再服丸药调理。
本例系哮喘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病情重危。病在肺、脾、肾三脏,故用附子温肾强心以利尿;黄芪健脾益气以利尿;葶苈子泻肺定喘以利尿。此三味药是龙华医院内科病房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出现浮肿、气急等症的基础方,每获良效。临床常用此三味药为主,随证加味,每能见效。通过长期实践体会到:熟附子一般剂量应为9g左右,先煎20分钟。对心力衰竭、气急、浮肿较重者,则剂量应加大到15g,甚至30g。但附子含乌头碱,对神经末梢及中枢神经,先兴奋,后麻痹,如大剂量用之不当,可以致死。其中毒症状为唇舌发麻,恶心,肢麻,运动不灵,呕吐,面白肢冷,血压下降,最后可出现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但久煎即可减除本品毒性,而温肾强心作用,并不减弱。因此,如用15g,应先煎40分钟;如用30g,应先煎1小时,则不致发生意外。本例运用紫苑、杏仁、半夏以肃肺平喘,化痰止咳;淡姜皮、茯苓皮以健脾利水。初、二诊时,患者气急甚剧,处方未用麻黄,因见肿势严重,舌质青紫等心力衰竭之象,故不宜用;方中葶苈子、杏仁、桑白皮均有一定的平喘作用,用之无碍。三诊时,气急减而末平,肿势已退,心力衰竭基本控制,故用生麻黄以宣肺平喘。四诊时肿退喘平,除略有咳嗽怕冷外,诸症悉除,病已化险为夷,遂用原方加减,并于煎药服完后,改服附子理中丸温肾健脾,以资调理。
奚凤霖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经验
肺心病的外感致病因素,与寒冷关系最切。由于患者多是中老年人,病程缠绵,病情迁延,久病体衰,更易反复感染,而临床表现亦多不一致,或轻或重,或表或里,或寒或热,但均属本虚标实之证。《景岳全书》说:“然发久者,气无不虚,故于消散中酌加温补,或于温补中量加消散,此等证候,当倦倦以元气为念。”&&&
对喘咳频作,畏寒,发热或不发热,胸闷,咳痰不爽,甚至面青唇紫,苔白,脉紧等。常用参苏饮加减,以辛温解表,理气化痰。若阴虚血少感冒,头痛,头昏,身热,或发热不扬,微恶风寒,面色无华,舌淡或淡红,脉细或虚浮等,用葱白七味饮加减,以养血益阴,辛散解表。如果体质较强者,如外寒内饮,用小青龙汤加减,以解表散寒,温肺化饮。随证选方,屡试屡验。
外感风热病毒,或风寒化热化火,或阴虚痰热内盛,致使痰热望肺,痰浊郁结,上蒸于肺,肺气窒塞;体质强者,可有壮热、寒战、汗出,虚人则少见;均有咳嗽、气急、咳吐脓痰,甚至带有腥臭味,胸闷、胸痛,转侧不利,口干咽燥,烦躁不宁,舌红、苔黄,脉浮滑或滑数等。以《千金》千金苇茎汤加味,其中苇茎重用,至少60克,重症可加至100—150克。一定要用新鲜的,并去节。此药不但清宣肺热,而又养胃生律。薏苡仁、桃仁、冬瓜仁各30克,以行瘀散结,每日1剂。随证可加大贝母、黛蛤散清化痰热;加金银花、鱼腥草增强清热解毒作用;大便不行可加鲜竹沥、瓜蒌实;肺阴不足可加沙参、麦冬;阴伤津少加玄参、石斛等。&&&
例1:沈&&,男,4l岁,支气管扩张史10余年,近年反复频发咳喘,咯痰如脓,痰中夹血。由于反复感染,病情发展迅速,胸闷、短气,活动气促,咳痰带血,痰如米粥样,无腥臭味,舌红苔黄,脉滑数。体温39。C已5天,呼吸24次/分,脉率124次/分,听诊两肺干湿罗音。桶状胸,心电图示:右心肥大(肺型P波)。患者系农民,形气尚实,中医辨证属邪热壅肺,痰瘀迫伤肺络,治以清热解毒,化痰散结。处方:鲜苇茎120克(去节)&
薏苡仁30克 桃仁15克& 金荞麦30克& 鱼腥草30克
鲜竹茹15克& 海浮石15克& 海蛤壳15克 冬瓜仁30克
大贝母15克服药2剂后,咳、喘、痰均有好转。续方3剂,咳痰明显转稀转白,身热退净,诸症基本消退。白细胞18060减至6800/mm:,中性93%转为67%。继以润燥、清肺、养阴调治1周后,缓解出院。
排痰通脯在肺心病中的应用,主要目的是去除痰液,清膈通利。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利于改善通气功能,控制或减轻呼吸道的感染。方法是引出其痰,使排痰通畅。若痰浊堕肺,咳喘稠痰,时时吐浊,用皂荚丸以宣壅导滞,涤痰利窍,本方药仅1味,由于攻消峻猛,故用酥炙蜜九,并以枣膏调服,以缓其烈性,并兼顾脾胃,使痰除而不伤正。每次用药l克,强者日服3—4次,虚人酌减,常可取得理想之效。若饮走肠间,腹满而口舌干燥,用己椒葶黄九(或汤剂),以分消水饮,导滞散结。防己、椒目导饮于前,清者得从小便而出;大黄、葶苈逐饮于后,浊者得从大便而下。若肺心病痰多粘稠,或干痰难出,肺气变塞,用自制排痰散(制南星、天竺黄、川贝、巴豆霜、朱砂、麝香,共研极细面,装瓶每支0.6克,每次1支,1日服2—3次)。
强心利尿是治疗和抢救肺心病合并心衰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强心利尿对控制和改善呼吸道感染亦起到一定作用。若支饮留结,肺气闭实,用《外台秘要》方,葶苈子隔纸焙后,研细末,每次用量4—6克,日服2次,虚人酌减。功能泻肺、利水、消肿。一般服药2—4天,开始尿量渐增,浮肿渐消,然葶苈为泻水逐痰重剂,性猛而伤正,故《千金》有葶苈大枣泻肺汤;《圣惠方》用枣汤送,使泻而不伤正。临床体会,单葶苈子远较加用枣汤或大枣之效宏。
水肿胀满,身重倦怠,手足不温,苔厚,脉漏,用实脾饮加减,以温脾利水。若水肿咳呕,小便不利,四肢肿重,用真武汤以温阳利水;喘急甚者,常加葶苈子15—30克,有较好疗效。若膈间支饮,喘满而又心下痞坚,面色黑,舌紫苔白,脉沉紧者,为水停心下,上迫于肺,用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以消补兼施。
自拟强心益气汤(万年青根、红参、炮附子、麦冬、五味子),通治各种心脏病合并的心力衰竭,而并有水肿者,其效更佳。万年青针剂虽然强心利尿作用较好,然其毒副反应较大,心电图提示有21%与40%的传导阻滞与心律紊乱,故放弃使用。在总结过去经验上,曾将万年青根(干),水煎,从15克至30克至60克,反复实验,未发生过任何毒副反应。心衰病人虚多实少,多有不同程度的偏阳虚,或偏阴虚,故将万年青根与参附汤、生脉散合方,名为强心益气汤,强心利尿,扶阳益阴。近年来又改变剂型为药片,将药物研成细末,轧成0.5克片剂,每日3次,每次4片,重症可以酌加。从初步资料较完整的7例来看,除1例服药3天未见效果停服外,其余6例均有效,其中4例显效。
如:李&&,肺心病合并心衰,喘肿腹水明显,给强心益气片,1日3次,每次4片,连服25天,服药前每日尿量(当时还用利尿西药),仅有750毫升,服药第3天后增至1000毫升,之后连续6天排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患者水肿腹水消退,腹围由86厘米,已回缩到68厘米,诸症好转。
又如:王&&,住院中多次反复发作性心衰水肿,曾3次用强心益气片,均有强心利尿作用。第1次用药10天,原来日尿量500毫升,药后逐渐增多至2000毫升,后期维持在每日1500毫升。第2次用药5天,治前尿量900毫升,用后立即增多,一直在毫升上下。第3次用药8天,由700毫升增至毫升,随着尿量增加,水肿消退,病情控制。虽然较长时间应用或反复使用,对慢性心衰水肿病人,未见发生毒副作用。
由于正虚邪恋,致使痰蒙心窍,虚风扰攘,治疗决非通关开窍,镇肝解痉可治,应予清心化痰,定志宁神,增液养阴,祛瘀化浊等法,随证选用。若胆虚痰热上扰,症见虚烦不得眠,脉细数,用温胆汤以化湿祛痰,清热除烦;热势转甚,可加黄连。若心神不宁,痰迷心窍,症见头痛吐逆,喘急咳嗽,胸脯痞塞,神志似清若蒙,舌强语言奏涩,苔白腻浊,脉多虚大,用涤痰汤加减,以清心利窍,涤痰祛浊。若年迈阴虚,湿痰内盛,咳嗽呕恶,喘逆多痰,嗜睡,心烦,舌红,苔黄腻浊,脉细滑或数,用金水六君煎加减,以滋养肺肾,祛痰定志。若热灼真阴,虚风扰动,症见神倦掣纵,捻衣模床,神昏时躁,郑声错语,舌绎苔少,脉弱尺虚,用大定风珠加减,以滋液填阴,柔肝熄风。
肺心病正虚邪微的迁延期或缓解期,应以扶正固本为治。通过扶助正气,增强机体内在抵抗能力,以驱除病邪,促进生理机能的修复。同时,肺心病是病久难愈,反复发作,最易感染的慢性病,即使处在急性发作期,它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也是错综复杂的。既有实证,又有虚象,在治疗上既要看到邪实的一面,更要注意到正虚的一面,所以治实不忘其虚,补虚必顾其实。因此,扶正即所以御邪,祛邪即所以安正也。
古方皱肺九,疗效较好。方称“皱肺”,意谓能使已经失其收敛扩张之能的肺叶恢复常态。《百一选方》皱肺九(人参、五味子、桂枝、紫苑、冬花、紫石英、羊肺),药性平和,配伍得宜,方中人参大补肺中元气,五味子酸收能敛肺纳气,二味肺肾双补,相辅相承;又因久病必瘀再加紫苏子、紫沉香、紫丹参(原方中有紫苑、紫石英)有入心入血之意,加强化痰定喘,命名为皱肺五紫汤。药用:人参&
五味子& 桂枝& 杏仁&
款冬花& 紫荧& 紫苏子紫石英&
紫丹参& 紫沉香
本方再加紫衣胡桃肉,名皱肺六紫汤。再加紫河车,名皱肺七紫汤。临床常用煎剂,除羊肺外,为一般常用剂量,每日1剂。在肺气肿、肺心病迁延阶段,用量稍重,最好用人参或红参,缓解期可用党参或太子参,坚持经常或短期间歇的服用,疗效更著。或冬病夏治,以防患于未然,确能使症状获得改善或减轻,并减少复发率。为了便于长期调治,又制成皱肺片,即从皱肺五紫汤加揭羊肺、羊睾成。羊肺通肺气,止咳嗽,利小便,退水肿,又取以脏补脏之意;羊睾丸肾阳,填补精血。此方可皱肺纳肾,养心益气,化痰祛瘀,止咳平喘。制用时将羊肺、羊睾煮烂如糊状,再将其他药物共研极细末,并合一处,搅拌均匀,烘干后轧成药片,每片0.5克,每次4—6克,1日3次,连续服用3—6月。另外,可以随证选用下述诸方,如人参胡桃汤以益气补肺,温肾纳气。参蛤散补肺气,益精血,定喘止嗽,为益气纳肾名方。都气丸以益肾滋阴,纳气平喘;加麦冬名麦味地黄丸,以养阴清金,润肺宁嗽,功能与都气丸相仿。贞元饮(《景岳全书》)治阴血亏耗,短气虚喘,尚有活血通经之效,长期服用,能缓缓得效。补中益气丸能益气升清,调补脾胃,既可以治中气虚陷之喘,又可治虚人感冒。玉屏风散以益气补脾,固表祛邪,对气虚而易感冒者多用之;若已感冒者,可加生姜、葱白煎汤热服,得微汗而解,因黄芪既能固表止汗,又能发表解肌。六君子九(或汤)以健脾化痰,治气虚短气,咳痰呕恶;加木香、砂仁,名香砂六君九,更能振奋胃气,和中理气。
赵锡武治疗肺心病验案
(水肿、心力衰竭)
张某,男,54岁。病历号:107392。
咳喘已五年,近两周来咳嗽气短,不能平卧,故而入院。五年前诊为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经用中西药后心力衰竭控制。本次人院系因感冒咳喘发作,痰多粘稠,浮肿尿少,心下痞满,腹胀不适而急诊人院。经检查诊为慢性文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3度。唇紫,苔白腻,脉弦滑而数。
辨证:心肾阳虚,痰湿阻滞。
治法:温阳利水,蠲饮化湿。
方药:消水圣愈汤。
桂枝9克,甘草9克,麻黄4.5克,黑附片9克,细辛6g,知母9克,防己12克,生姜9克,杏仁9克,大枣(孽)6枚。
服药后尿量增多,每日达1500毫升以上,最多达3300毫升。水肿渐消,咳嗽吐痰减轻。住院第十三天时,水肿显著消退,腹水征转阴性,仅小腿微肿。改用益气养心、清肺化痰之剂,方药:党参15克,麦冬12克,五味子6克,杏仁9克,甘草9克,生石膏9克,麻黄15克,小麦30克,远志6克,茯苓12克。
三剂后,咳喘虽减,但尿量显著减少,浮肿大显,又继用消水圣愈汤并加茯苓30克,车前子(包)30克,尿量再显增多而浮肿消退,咳喘亦减,精神食欲均好,心率84次份,临床表明心衰已按制‘《现代名中医类案选》
本案属心肾阳衰,不能温化水液,&
以致水蕴成痰,上空于肺收而死咳喘,下蕴于膀舱而见尿少,外溢于肌肤而见浮肿、唇紫、是血液不运;苔白斌、是水湿不化;脉弦滑,是痰湿内阻。唯其脉数,所当深思;按脉之数,因子火热者居多,然亦有因阳气.虎定外越而致者。赵氏以温阳利水·、竭坟化湿为法,确属正党正冶、&
然前方已效而轻易更方,遂使病情反复,可知效不更方、确是临近所当深鉴者。
小青龙汤合四逆汤治疗肺心病验案 心力衰竭
赵某、男,65岁。住院号:40979,于日入院。
病史:思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二十余年,近五年来发展为肺心病。入院前曾因尿少、浮肿、心悸、呼吸困难而入住某院。先后使用过西地兰、速尿、多巴胺等治疗四十多天,收效甚微。两天前因外感病情加重而转我院。
症见:咳喘不已,动则心悸气促,咯大量白沫痰,精神萎靡,懒言嗜睡,难于安卧,额面及腰以下高度浮肿,—身悉痛,倦怠乏力,手足逆冷,渴不思饮,便溏,小便不利。舌青紫,苔白滑,六脉紧数且短。
查体:口唇、指端明显发绀,颈静脉怒张,呼吸困难,桶状胸,叩诊呈过清音,右肺底闻及细小水泡音,心率110次份,律齐,P2增强,肝于剑突下5厘米,边钝,触痛明显,脾脏末及,腹水征阳性,四肢肌肉颤动。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尿常规:蛋白(十十十),镜下白细胞2—6/Hp,管型5—10/hp,尿素氮10.25mmol/l,肌酐318.24mmol/l。血气分析:PH7.34,二氧化碳分压8.38kPa,动脉血氧分压5.57kPa,血氧饱和度0.74。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电轴右偏,右房室肥大,心肌缺血。胸x线照片:两肺纹理明显增强、紊乱,两肺门影浓,肺气肿征象,心影外形饱满,横径增宽,心尖向左延伸,圆隆上翘,肺动脉段明显膨出。
诊断: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心衰,慢性呼吸功能衰竭。中医辨证为肺肾两虚,水饮内停,心脉瘀阻,治用生脉散合五苓散加减。
处方:党参25克,五味子、炮附子、桂枝各l0克,茯苓20克,麦冬、泽泻、白术各15克,茯苓皮40克,丹参30克。日一剂,水煎成200毫升,每次100毫升,早晚分服。同时使用青霉素肌注,间断使用洋地黄、速尿等静脉注射,并配合氧疗。治疗一周,病情反加重,尿量极少,每日200毫升左右,喘促不已,张口抬肩,烦躁不安,背部冰凉且肌肤麻木刺痛。舌青紫,苔白滑,脉紧数。患者以为濒死,拒绝使用强心、利尿剂,经劝再三,勉强同意服用中药。
处方:白芍25克,丹参、炙半夏各15克,干姜、炮附子、五味子、桂枝各10克,麻黄7.5克,甘草5克,细辛3克。日一剂,水煎服。药进两剂,尿量大增,肿势稍减。再服两剂,日尿量3500毫升,喘促、浮肿大减。六剂后仅两踝部微肿,口唇指端发绀已明显缓解,肺底罗音减少,尿常规:蛋白(+),镜下未见异常,尿素氮5.14mmol/l,肌酐123.76mmol/l,守方再服六剂,诸症悉除,告愈出院,后改服温肾益气降气化痰之剂调理善后。随访两年,病未复发。《新中医》1992年第1期
肺心病心衰伴慢性呼吸功能衰竭,属临床危重病变,现代医学常规治疗以强心、利尿、吸氧为主。根据本案患者的临床表现来看,应属祖国医学阳衰水停、心脉瘀阻之证。喘促不巳,张口抬肩,是虚而致喘;烦躁不安,是虚阳浮越;背部冰凉且肌肤麻木刺痛,是阳虚不能温煦,不得温运血行;舌青紫,脉紧数,是阳虚寒凝,脉络痪阻。故而医者拟方以温阳为主,佐以摄敛、宣肺、活血。其方虽由小青龙汤化裁,但入附子与干姜、甘草相配,即成回阳救逆之四边汤,故此本方之要不在散外寒,而在温阳气,使阳气得复,水饮得散,血络得行,则咳喘肿悸自减。《新中医》1992年第1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衰病人脸部浮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