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 l声光控开关坏了怎么修理,他的控制集成块是铃木ls65001

声光控制路灯电路课程设计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声光控制路灯电路课程设计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8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无零线双火线声光控延时开关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无零线双火线声光控延时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作于220伏交流市电的照明灯控制开关,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由声音和光强控制,并具有应急控制功能的声光控延时开关。
背景技术目前,声光控开关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公共场所中,如建筑走廊,楼道,公共卫生间等,它可以白天关闭电灯,晚上有声控灯亮,延时一段时间后自动关闭电灯。既方便照明,又节省电能,还能延长灯泡使用寿命,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在高层建筑应用时有如下特殊要求(1)必须考虑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如地震、火灾)能保证人员顺利疏散,从而要求声光控开关必须具有应急控制功能。发生紧急情况时,应急控制端加上220伏交流电压,开关强制导通,照明灯常亮不灭,以保证人员疏散;应急控制端撤除交流电压,开关恢复声光控功能。
(2)开关安装位置只有三条接线,正常照明火线(L);应急照明火线(EM);照明负载火线(B),没有零线,因此声控开关必须在没有零线接入的情况下实现声光控制功能和应急转换功能仅正常照明火线端加电,开关具有正常声光控功能,应急端加电后,不管正常照明火线端是否加电,开关强制接通,负载进入长亮不灭状态。
(3)输出到照明负载的应为220伏全波电压。仅正常照明火线端加电,不管开关是接通还是断开状态,应急接线端不能有电压泄出,以防止多个开关并接时产生互扰,并影响同线上其他应急设备正常工作。
目前市场上虽然也有类似功能声光控延时开关面世,但是在关键技术方面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有的只能工作在半波状态,即开关接通时,照明负载上得到的是110伏半波交流电压,会使灯光频闪、不节能、发光效率降低,不符合照明规范。有的产品在应急火线加电时,正常照明火线也必须保持供电,否则应急时照明负载无法供电。也有的产品在仅正常照明火线加电时,应急端有电压泄出,容易产生同线互扰并且不能在应急线上再连接其他应急设备。不仅影响了该产品的应用推广,而且留下了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适应高层建筑应用的无零线双火线声光控延时开关,能够满足在高层建筑应用中的特殊要求,使其具有规范的声光控照明及应急照明控制功能。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高层建筑应用中对声光控开关的特殊要求1)开关对外三个接线端,正常照明火线(L)端;应急照明火线(EM)端;照明负载火线(B)端,不需要零线接入。
2)仅正常照明火线端加电,开关具有正常声光控功能,应急端加电后,不管正常照明火线端是否加电,开关强制接通,负载进入长亮不灭状态。
3)开关接通时输出为220伏全压。仅正常照明火线端加电,开关在接通或断开状态,应急接线端没有电压泄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零线双火线声光控延时开关,包括声光控处理电路、单稳延时电路、声光控输出电路、应急控制电路和电源变换电路五部分,关键在于1)开关对外只有3个接线端,正常照明火线(L)端;应急照明火线(EM)端;控制负载(B)端,没有零线端。
2)应急控制和声控输出分别采用继电器J1、J2作为开关器件,并分别采用两组由可控硅、稳压管、二极管、和电阻4个元件组成的大功率稳压电路DWS1、DWS2供电,其中稳压管的负极与可控硅的阳极和二极管负极相接形成稳压电路的K端;电阻的2端与可控硅的阴极和二极管的正极相接,形成稳压电路的A端;稳压管的正极与可控硅的控制极和电阻的2端相接。
3)稳压电路DWS 1的K端接接线端(L)和隔离二极管D5的正极,D5的负极接滤波电容CE3正极;A端接CE3的负极,在CE3两端形成声控电路需要的直流电压。声控输出继电器J1线圈的1端接CE3正极,线圈的2端接三极管N1的集电极,N1的发射极接CE3的负极,基极通过电阻R9受控于单稳延时电路。J1的中接点3接接线端(B),J1的常开接点4接CE3负极;J1的常闭接点5通过一只电阻接隔离二极管D3负极,D3正极接电容CE3的负极。
稳压电路DWS2的K端接接线端(EM)和隔离二极管D8的正极,D8的负极接滤波电容CE4的正极和应急控制继电器J2的线圈1端,DWS2的A端接CE4负极与继电器J2线圈的2端和继电器J2的常开接点4端,同时,DWS2的A端还接隔离二极管D4正极,D4的负极通过电阻R13接到声控输出继电器J1的常接点5。
所述的外壳通常为86标准开关面板外壳,材料采用阻燃塑料。该外壳正表面设有接收声音的声孔和接收光控制信号透明窗口,外壳背面上还设有三个接线端,分别连接正常照明火线(L)、应急控制火线(EM)和照明负载火线端(B)。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声控输出和应急控制均采用了继电器做开关器件。通过两只继电器的常开常闭接点的特殊连接和D3、D4两只二极管相对连接的隔离作用,既解决了双火线回路转换控制问题,又实现了正常照明火线和应急火线完全隔离,使在仅正常照明火线供电时,应急火线端绝无电压泄出。
2)电路中分别采用了两组大功率稳压电路DWS1、DWS2串联在负载回路取得声控输出和应急控制需要的工作电压,这是解决开关能够无零线工作的关键。稳压电路采用可控硅导通角控制方式,当K端对A端的电压大于稳压管的击穿电压,可控硅导通,K、A间形成直流脉冲,经隔离二极管接到滤波电容后,滤波电容两端可以形成10伏以上的电压,足以保证继电器和前级声光控电路正常工作。重要的是由于可控硅工作于开关状态,因此稳压电路本身的功耗很低,但却能提供较大的直流功率。比如,当负载灯泡为200W时,回路电流约为1A,如果采用普通稳压管产生10伏电压,稳压管的功耗将高达5W(半波工作),但是采用如上所述大功率稳压电路,稳压电路功耗仅为0.5W,所以电路有很高的可靠性,成功解决了无零线串联工作方式电子开关内部继电器及电路的供电难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面板型实施例外观的主视图、侧视图、后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明装型实施例外观的主视图、侧视图、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对外有三个接线端,(L)端接正常工作火线,(EM)端接应急照明火线,(B)端接照明负载的一端,照明负载的另一端连接到零线。内部电路由电源变换、声光控处理、单稳延时、声光控输出和应急控制五部分组成。
其中,电源变换电路将220V交流电源经降压整流滤波给声控输出电路提供VCC1直流电源,为声光控处理电路提供VCC2直流电源;声光控处理电路首先对声音信号放大整形,形成声控脉冲,当外界光线弱时声控脉冲可以输出触发单稳延时电路,光线强时则禁止声控脉冲输出。单稳延时电路是对收到的声控脉冲进行时间延迟,为声光控输出电路提供一个延时一定时间的控制电平。声光控输出电路是在单稳延时电路的作用下接通和关断,为外线照明负载提供足够的控制功率。应急控制电路是当外线应急火线端(EM)加电后,强行由应急火线端对照明负载供电,不管正常照明火线是否加电,照明负载维持长亮不灭。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原理图,下面详述本实用新型各个组成部分的详细构成及其工作原理(1)所述的电源变换电路由二极管D2、二极管D5、电容C4、电容CE3、电阻R7、电阻R10和稳压电路DWS1组成;稳压电路DWS1的K端接接线端(L)和隔离二极管D5的正极,二极管D5的负极接滤波电容CE3正极形成内部电源VCC1;稳压电路DWS1的A端接滤波电容CE3的负极和内部电路地VSS,继电器J1的常开接点4接内部电路地VSS,继电器J1的中接点3接接线端B,继电器J1的常闭接点5接继电器J2的中接点3,继电器J2的常闭接点5通过隔离电路接内部电路地VSS。
电源变换电路将220V交流电源经降压、整流、滤波给声光控输出电路提供VCC1直流电源,给声光控处理电路和单稳电路提供VCC2直流电源;并对单稳延时电路提供上电复位脉冲。
稳压电路是大功率稳压电路,包括稳压管、可控硅、电阻和二极管组成大功率稳压电路,其中二极管的负极、可控硅的阳极和稳压管的负极相接,构成稳压电路的K端;电阻的1端、可控硅的阴极和二极管的正极相接,形成稳压电路的A端;稳压管的正极、可控硅的控制极和电阻的2端相接。在应急控制电路和声光控输出电路中均有一套稳压电路,目的是可以为照明负载提供大于200瓦的稳定功率输出。
电路中稳压管DW1、可控硅SCR1、电阻R11、二极管D6组成大功率稳压电路DWS1、其中D6的负极、SCR1的阳极和的负极相接形成稳压电路的K端;电阻R11的1端、SCR1的阴极和D6的正极相接,形成稳压电路的A端;DW1的正极、SCR1的控制极和R11的2端相接。
稳压电路DWS1的K端接接线端(L)和隔离二极管D5的正极,D5的负极接滤波电容CE3正极;DWS1的A端接CE3的负极和内部电路地(VSS)。声控输出继电器J1的常开接点4接VSS,J1的中接点3接接线端(B),J1的常闭接点5接应急继电器J2的中接点3,J2的常闭接点5通过电阻R12接隔离二极管D3的负极,D3的正极接内部电路地(VSS)。
当声控输出为关断时,正常照明火线经接线端(L)→稳压电路DWS1的K端→VSS→二极管D3→电阻R12→继电器J2的5、3接点→继电器J1的5、3接点→接线端(B)→照明负载→交流电源零线端(N)形成供电回路。当声控输出为接通时,正常照明火线经接线端(L)→稳压电路DWS1的K端→VSS→继电器J1的4、3接点→接线端(B)→照明负载→交流电源零线端(N)形成供电回路。
在CE3正极输出声控输出电路需要的直流电压VCC1。VCC1通过降压电阻R7接到滤波电容CE1正极,CE1负极接VSS,在CE1正极形成声光控处理电路和单稳延时电路需要的直流电压VCC2。
由上可见,稳压电路DWS1同负载是串联工作,并且两端始终加有交流电压。交流电的负半周被二极管D6短路,交流电的正半周加在DWS1的K、A两端。当K端对A端的电压大于稳压管DW1的击穿电压,可控硅导通,此时K、A间压降仅1伏左右,K端间断直流脉冲经隔离二极管D5接到滤波电容CE3,在电容CE3正极形成约12伏(VCC1)直流电压,足以保证继电器J1正常工作,VCC1电压经电阻R1降压在滤波电容CE1上形成5伏左右直流电压(VCC2)给前级电路供电。
上电复位电路由二极管D2,电容C4,电阻R10组成。C4的2端接内部电源VCC1,C4的1端接电阻R10的2端和二极管D2的正极,R10的1端接VSS,D2的负极为复位脉冲输出端。每次接通电源时,C4瞬间导通,在R10两端形成微分复位脉冲,再经二极管D2隔离后接到单稳电路的复位控制端(U1C的9脚),保证每次开机时上电过程完成后单稳电路才能正常工作。
(2)所述的声光控输出电路由继电器J1、阻尼二极管D1、三极管N1和电阻R9组成;继电器J1线圈的1端接阻尼二极管D1的负极和电源VCC1,继电器J1线圈的2端接阻尼二极管D1的正极和三极管N1的集电极,三极管N1的发射极接内部地VSS,三极管N1的基极通过电阻R9受控于单稳延时电路;继电器J1的中接点3接接线端B,继电器J1的常开接点4接地VSS;继电器J1的常闭接点5接到继电器J2的中接点3。功用是受前级单稳延时电路产生的控制脉冲控制,断开和接通照明负载的供电回路。
J1线圈的1端接D1的负极和VCC1,J1线圈的2端接D1的正极和三极管N1的集电极,N1的发射极接内部地VSS,N1的基极通过电阻R9受控于单稳延时电路。J1的中接点3接接线端(B),J1的常开接点4接VSS;J1的常闭接点5接到应急控制电路继电器J2的中接点3。当单稳延时电路没有正脉冲输出时,三极管N1截止,继电器线圈不能加电,处不吸和状态,J1的3、5接点为接通状态,此时的供电回路为正常火线(L)→DWS1(K)→VSS→D3→R12→J2(5)→J2(3)→J1(5)→J1(3)→接线端(B)→照明负载→零线端。由于回路中接有电阻R12(60-100K),所以照明负载上仅有几毫安的电流通过,仅能保证稳压电路工作;当单稳延时电路有正脉冲输出时,三极管N1导通,继电器J1线圈加电吸和,J1的3、4接点接通,此时的供电回路为正常火线(L)→DWS1(K)→VSS→J1(4)→J1(3)→接线端(B)→照明负载→零线端。由于DWS1的两端仅有几伏压降,所以照明负载得到约220伏电压正常照明。
(3)所述的应急控制电路由二极管D8、电容CE4、稳压电路DWS2和继电器J2组成;稳压电路DWS2的K端与接线端EM和隔离二极管D8的正极相连,D8的负极接滤波电容CE4的正极和继电器J2的线圈1端,稳压电路DWS2的A端接CE4负极、继电器J2线圈的2端、继电器J2的常开接点4端,并通过隔离电路接到继电器J2的常接点5。功用是当接线端EM加上220V交流电源后,保证继电器J2可靠吸和使照明负载得到220伏交流电压实现应急照明。
稳压电路DWS2的K端接接线端(EM)和隔离二极管D8的正极,D8的负极接滤波电容CE4的正极和应急控制继电器J2的线圈1端,DWS2的A端接CE4负极、继电器J2线圈的2端、继电器J2的常开接点4端和二极管D4的正极,D4的负极通过电阻R13接到声控输出继电器J1的常接点5。
当接线端(EM)未加电时,应急控制继电器不吸和,开关维持正常声光控功能。当接线端(EM)加上220V交流电源时,继电器J2不能马上吸和,供电回路为应急火线(EM)→DWS2(K)→DWS2(A)→D4→R13→J2(5)→J2(3)→J1(5)→J1(3)→接线端(B)→照明负载→零线端。DWS2两端电压经隔离二极管D8、滤波电容CE4,在继电器J2线圈的1、2端形成直流控制电压,继电器J2吸和,3、4接点接通,此时的供电回路为应急火线(EM)→DWS2(K)→DWS2(A)→J2(4)→J2(3)→接线端(B)→照明负载→零线端。继电器J2吸和之后,照明负载的供电回路与声光控电路完全隔离。
所述隔离电路包括电阻R12、电阻R13和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阻R12的1端接继电器J2的常接点5,电阻R12的2端接二极管D3的负极,二极管D3的正极接继电器J1的常开接点4,同时接到内部电路地VSS;电阻R13的2端接继电器J2的常接点5,电阻R13的1端接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4的正极接应急控控制电路的A端,同时接到继电器J2的常开接点4。该电路的作用是减少正常火线与应急火线间的互扰,对电路起保护隔离作用。
(4)单稳延时电路单稳延时电路由集成电路四二与非门的U1C、U1D,电容C3、CE2,电阻R6、R8组成。功用是(1)对前级送来的声控脉冲进行时间延迟,为声光控输出电路提供一个延时一定时间的控制电平。(2)有电源变换电路送来的复位信号期间,前级送来的声控脉冲不起作用。(3)为前级声光控处理电路提供重触发延时控制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四二与非门集成电路TC4011。其中二与非门U1C的输入端9接前级控制信号和电源变换电路送来的复位信号。U1C的输入端8接二与非门U1D的输出端11脚和电阻R6的1端,R6的2端接延时电容C3的1端,C3的2端接VSS。U1C的输出端10接延时电容CE2的正极和声控输出电路的输入端电阻R9的1端。CE2的负极接U1D的输入端12、13和电阻R8的1端,电阻R8的2端接内部电源地VSS。电阻R6的1端接U1D的输出端11脚,R6的2端接延时电容C3的1端,C3的2端接VSS,C3的1脚接前级声光控处理电路U1B的6脚。
常态无声控信号时,延时电容CE2为放电结束状态,U1D的输入脚12、13也为低电平,U1D的输出端11为高电平;U1C的输入脚8、9为高电平,U1C的输出脚10为低电平,因此声控输出电路的输入端R9的1脚也为地电平,声控输出继电器不吸合,外接照明负载不亮。有声控信号时,U1C的输入端9脚收到负脉冲,U1C输出端10脚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通过电阻R9使声控输出级三极管N1导通,继电器吸和外接照明负载得电灯亮。由于CE2两端电压不能突变,因此U1D输入脚12、13也变为高电平,U1D输出脚11、U1C输入脚8变为低电平,此时即使没有声控脉冲,电路的这一暂态也能维持,而后电源通过R8对CE2充电,U1D输入脚12、13电平缓慢下降,当降至1/2VCC以下时,U1D翻转,电路恢复常态,完成一个延时周期。
当开关首次加电时,电源变换电路送来一个具有一定宽度的正向复位脉冲加在U1C的9脚,将该管脚强制为高电平,显然声光控处理电路此时如果有声控负脉冲加在U1C的9脚,单稳延时电路将不被触发。从而起到上电复位作用。
当延时时间结束灯灭时,继电器断开的声音,负载关断时产生的电源电压波动,有可能使声光控处理电路产生错误脉冲输出,使外接照明负载错误点亮。由此加入了由R6、C3组成的重触发延时电路,延时时间结束前,U1D的11脚为低电平,通过电阻R6,C3的1脚也为低电平,当延时时间结束时,U1D的11脚恢复高电平。由于C3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所以需要延时一定时间才能变为高电平,C3的1端接前级声光控处理电路U1B的6脚,使灯灭后,延时一定时间声控脉冲才可以输出,电路工作更为可靠。调整R6、C3的时间常数可以改变重触发的延时时间。
(5)声光控处理部分声光控处理部分由驻极体话筒M1,电容C1、C2,电阻R1~R5,集成电路四二与非门的U1A、U1B,光敏电阻RG组成。功用是(1)对声音信号放大整形,形成声控脉冲。(2)当外界光线弱时声控脉冲可以输出,光线强时则禁止声控脉冲输出。
(3)重触发延时控制。
偏置电阻R1的1端接内部电源VCC2,2端接话筒M1的正极,M1的负极接电源地VSS。话筒的正极通过电容C1接到与非门U1A的两个输入端1、2和电阻R2的1端,U1A输出端3接电阻R2的2端、电容C2的2端和电阻R3的2端,电容C2的1端接VSS,电阻R3的1端同与非门U1B的输入端5、电阻R4的2端并接,R4的1端接VSS。与非门U1B的输入端6脚接单稳延时电路重触发延时控制端(电容C3的1脚)。U1B的输出端4脚接电阻R5的1脚,R5的2脚接光敏电阻RG1的2脚,RG1的1脚接电源正极VCC2,R5和RG1的连接点作为本级的声控信号输出端接到下级单稳延时电路U1C的9脚。
有声音到来时,在话筒M1两端产生微弱的声音信号,经C1耦合至U1A、R2组成的自偏置放大器输入端,U1A输出端输出放大后的声音信号,再经R3、R4分压送至U1B输入端5,经U1B整形在输出端4脚形成负向声控脉冲输出。调整R2的电阻值,可改变声控灵敏度。C2为消自激电容,并对电源串入的毛刺干扰有较好抑制作用。
U1B的输入端6脚是声控脉冲禁止输出端,如果为高电平,声控脉冲可以输出,如果是低电平,声控脉冲禁止输出。延时灯亮期间,单稳延时电路U1D的11脚为低电平,U1B的输入端6脚也为低电平,声控脉冲不能输出,U1B的输出端4脚始终维持高电平。当延时时间结束时,U1D的11脚恢复高电平。由于C3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所以需要延时一定时间U1B的输入端6脚才能变为高电平,声控脉冲才可以输出,从而有效屏蔽了灯灭时继电器断开时的声音干扰及电源波动干扰,使电路工作更为可靠。
光敏电阻RG1、电阻R5构成光线控制电路的分压电路,后级延时电路能够被触发的条件是U1C的输入端9脚电平值低于1/2电源电压VCC2。无声控时,本级U1B输出管脚4为高电平,有声控时输出负向声控脉冲,当外界光线强时,光敏电阻RG1电阻值小于R5电阻值,不能触发延时电路,当外界光线暗时,光敏电阻RG电阻值大于R5电阻值,负脉冲可以触发延时电路进入延时状态,从而实现了光线控制。调整R5的阻值大小可改变光控亮度临界值。
上述五部分电路安装在一块电路板上,电路板上设有L、B、EM三个接线端。产品外壳采用阻燃塑料或胶木,实施例一是做成通用86面板式墙壁开关形式,如图3所示a、主视图,b、侧视图,c、后视图。外壳由前面板和后壳组成,采用螺丝或卡式或其他方式固定,电路板安装在前后壳内部。前面板33设有透明窗31和声孔32,分别用于接收声音或光控制信号,还有两个固定孔35;后壳接线柱36有四个(其中X端作为备用接线柱),其中(L)端接正常照明火线;(EM)端接应急照明火线;(B)端接照明负载;侧面有散热孔34。由于开关不需引入零线,完全符合目前高层建筑布线要求,因此,本实用新型可直接替换原来普通面板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做成墙壁明装盒形式,如图4所示a、主视图,b、侧视图,c、后视图。外壳由前面板和后壳组成,采用螺丝或卡式或其他方式固定,电路板安装在前后壳内部。前面板43设有四个接线柱41和透明窗42,还有两个固定孔44;前后壳固定孔36;侧面有散热和传声孔45。此实施例可安装于灯具内部,如吸顶灯具内部,即保持灯具的原有外观,又实现声光控及应急控制功能。
由于本实用新型解决的关键问题是220伏交流电路中无零线串联式电子开关的供电问题,因此负载不限于照明负载,也可以是其他类型负载,如风扇等。控制方式也不仅限于声光控制,还可以是无线遥控、红外遥控等其他控制方式。所以,以上所述声光控延时开关,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无零线双火线声光控延时开关,包括声光控处理电路、单稳延时电路、声光控输出电路、应急控制电路和电源变换电路五部分,对外有3个接线端,正常照明火线(L)端,应急照明火线(EM)端,照明负载(B)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急控制电路由二极管(D8)、电容(CE4)、稳压电路(DWS2)和继电器(J2)组成;稳压电路(DWS2)的K端与接线端(EM)和隔离二极管(D8)的正极相连,D8的负极接滤波电容CE4的正极和继电器(J2)的线圈1端,稳压电路(DWS2)的A端接CE4负极、继电器J2线圈的2端、继电器J2的常开接点4端,并通过隔离电路接到继电器(J2)的常接点5;所述的声光控输出电路由继电器(J1)、阻尼二极管(D1)、三极管(N1)和电阻(R9)组成;继电器(J1)线圈的1端接阻尼二极管(D1)的负极和电源(VCC1),继电器(J1)线圈的2端接阻尼二极管(D1)的正极和三极管(N1)的集电极,三极管(N1)的发射极接内部地(VSS),三极管(N1)的基极通过电阻(R9)受控于单稳延时电路;继电器(J1)的中接点3接接线端(B),继电器(J1)的常开接点4接地(VSS);继电器(J1)的常闭接点5接到继电器(J2)的中接点3;所述的电源变换电路由二极管(D2)、二极管(D5)、电容(C4)、电容(CE3)、电阻(R7)、电阻(R10)和稳压电路(DWS1)组成;稳压电路(DWS 1)的K端接接线端(L)和隔离二极管(D5)的正极,二极管(D5)的负极接滤波电容(CE3)正极形成内部电源(VCC1);稳压电路(DWS1)的A端接滤波电容(CE3)的负极和内部电路地(VSS),继电器(J1)的常开接点4接内部电路地(VSS),继电器(J1)的中接点3接接线端(B),继电器(J1)的常闭接点5接继电器(J2)的中接点3,继电器(J2)的常闭接点5通过隔离电路接内部电路地(VS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零线双火线声光控延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路是大功率稳压电路,包括稳压管、可控硅、电阻和二极管组成大功率稳压电路,其中二极管的负极、可控硅的阳极和稳压管的负极相接,构成稳压电路的K端;电阻的1端、可控硅的阴极和二极管的正极相接,形成稳压电路的A端;稳压管的正极、可控硅的控制极和电阻的2端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零线双火线声光控延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电路包括电阻(R12)、电阻(R13)和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阻(R12)的1端接继电器(J2)的常接点5,电阻(R12)的2端接二极管(D3)的负极,二极管(D3)的正极接继电器(J1)的常开接点4,同时接到内部电路地(VSS);电阻(R13)的2端接继电器(J2)的常接点5,电阻(R13)的1端接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4的正极接应急控控制电路的A端,同时接到继电器(J2)的常开接点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零线双火线声光控延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稳延时电路由集成电路四二与非门的(U1C、U1D),电容(C3、CE2),电阻(R6、R8)组成;四二与非门(U1C)的输入端9接前级控制信号和电源变换电路送来的复位信号;四二与非门(U1C)的输入端8接四二与非门(U1D)的输出端11脚和电阻(R6)的1端,电阻(R6)的2端接延时电容(C3)的1端,延时电容(C3)的2端接电路地(VSS);四二与非门(U1C)的输出端10接延时电容(CE2)的正极和声控输出电路的输入端电阻(R9)的1端;电容(CE2)的负极接四二与非门(U1D)的输入端12、13和电阻(R8)的1端,电阻(R8)的2端接内部电路地(VSS);电阻(R6)的1端接四二与非门(U1D)的输出端11脚,电阻(R6)的2端接延时电容(C3)的1端,电容(C3)的2端接电路地(VSS),电容(C3)的1脚接前级声光控处理电路四二与非门(U1B)的6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零线双火线声光控延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光控处理部分由驻极体话筒(M1),电容(C1、C2),电阻(R1、R2、R3、R4、R5),集成电路四二与非门(U1A、U1B),光敏电阻(RG)组成;电阻(R1)的1端接内部电源(VCC2),2端接话筒(M1)的正极,话筒(M1)的负极接电源地(VSS)。话筒的正极通过电容(C1)接到四二与非门(U1A)的两个输入端1、2和电阻(R2)的1端,四二与非门(U1A)输出端3接电阻(R2)的2端、电容(C2)的2端和电阻(R3)的2端,电容(C2)的1端接电路地(VSS),电阻(R3)的1端同与四二与非门(U1B)的输入端5、电阻(R4)的2端并接,电阻(R4)的1端接电路地(VSS);四二与非门(U1B)的输入端6脚接单稳延时电路重触发延时控制端电容(C3)的1脚;四二与非门(U1B)的输出端4脚接电阻(R5)的1脚,电阻(R5)的2脚接光敏电阻(RG1)的2脚,光敏电阻(RG1)的1脚接电源正极(VCC2),电阻(R5)和光敏电阻(RG1)的连接点作为本级的声控信号输出端接到下级单稳延时电路四二与非门(U1C)的9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零线双火线声光控延时开关,其特征在于上述五部分电路安装在一块电路板上,电路板上设有L、B、EM三个接线端,是通用86面板式墙壁开关形式或明装盒形式,外壳由前面板和后壳组成,采用螺丝或卡式方式固定,前面板设有光孔和声孔,电路板安装在前后壳内部,三个接线端对外接线接线端L接交流220V相线,接线端B通过照明负载接零线,接线端EM接应急控制交流220V相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火线无零线声光控延时开关,由开关外壳和安装于壳内的电路板构成,该电路板包括声光控处理电路、单稳延时电路、声控输出电路、应急控制电路、电源变换电路。开关对外只有3个接线端,正常照明火线(L)端;应急照明火线(EM)端;控制负载(B)端,没有零线端,输出为220伏全波交流电。仅正常照明火线端加电时,开关具有正常声光控功能;应急端加电后,不管正常照明火线端是否加电,开关强制接通,负载进入长时间供电状态。该实用新型解决了无零线串联工作方式电子开关内部继电器及电路的供电难题;还解决了无零线情况下双火线回路转换控制问题,又使正常照明火线和应急火线做到了完全隔离。开关接线方便,工作可靠,完全符合高层建筑电气规范,具有实际推广应用价值。
文档编号H03K17/28GK
公开日日 申请日期日 优先权日日
发明者张群宜 申请人:张群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追风者tc12ls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