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真的需要surface book显卡驱动的内置显卡的键盘么

iPad Pro与Surface Book大比拼:要一个像Pad的笔记本还是要一个像笔记本的Pad?|界面新闻o科技日,微软发布了一款让人眼前一亮的新产品:微软 Surface Book。颜值高、性能强的Surface Book被誉为&终极笔记本&,让本来开始沉寂的二合一PC产品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然而一个多月后,iPad Pro携Smart Keyboard和Apple Pencil闪亮登场,同样夺走了不少人的目光。
一款像Pad的笔记本和一款像笔记本的Pad就这样狭路相逢,同样主打生产力属性、瞄准轻办公需求让它们有了更多的共同点和可比性,那末对这两款产品我们应该如何选择?
1、大小重量
Surface Book在笔记本电脑模式下的尺寸为312.3 x 232.1 x 13.0 - 22.8mm,而在平板电脑模式下尺寸则为 220.2 x 312.3 x 7.7mm。在机身重量方面,独显版重量为 1579 克,而平板模式下仅有 726 克,总的来说肯定比其他笔记本产品显得更为轻巧。
而以&超大版iPad&定位的iPad Pro,在尺寸上其实跟Surface Book不相上下:306 x 221 x 6.9mm,重量上(Wifi版713克,LTE版723克)加上Smart Keyboard不到1公斤,比Surface Book还是要轻一些,便携性更优胜。
2、基本配置
作为一台二合一笔记本,Surface Book通过按动键盘顶端的按键可以分离键盘与机身主体,也可以实现屏幕面方向的自由切换,也就是所谓的&站立模式&。独特的铰链设计是微软 Surface Book 的特色之一,此外为了保证机器盖起来之后不容易被揭起,在机身的边缘有磁力可以让两个部件相吸,减少意外的发生。
Surface Book 搭载的是第6代英特尔酷睿i5、i7处理器,内存方面有 8GB 或 16GB 的选择,硬盘存储则有128G、256G、512G和1T四种选择,同时有SD卡插槽。
与之相比,iPad Pro的处理器是A9X,虽然目前并没有A9X的相关测试数据,但标准的A9处理器在Geekbench 3的测试数据比酷睿i5跑分要慢大概20%(单核)或33%(多核)。iPad Pro的内存为4G,存储有32G和128G的选择。
作为平板的iPad Pro在配置上处于下风,但在屏幕表现上跟Surface Book相比则不分伯仲。Surface Book的屏幕比iPad Pro大5个百分点,13.5 英寸的 IGZO 屏幕拥有 3000 x 2000 的高像素(像素密度为 267PPI),表面覆盖了 0.4 毫米厚的康宁大猩猩玻璃,色彩表现突出。
而iPad Pro 12.9英寸的Retina屏幕像素为2732 x 2048(像素密度为 264PPI),比Retina MacBook 还大 0.9 英寸并多出400000个像素,让它比Retina MacBook在清晰度、锐利度上还更胜一筹。
3、办公属性
当然,数据列举再多,大家最关注的还是这两款产品在&轻办公&卖点上的表现。
从硬件上说,Surface Book的分离式键盘比起上几代的 Surface 系列平板电脑有所长进,键程更长,手感更佳。而Surface Book自带有着 1024 级压力感应的 Surface Pen,笔端拥有让人喜闻乐见的数码橡皮擦,让使用者能轻易地在 Windows Edge 上标记、绘画。
然而与需要花钱购买的iPad pencil相比,Surface Pen就逊色多了。iPad pencil并非传统意义上的Stylus,它生来就是作为画笔使用的。它压感非常灵敏,能够感受笔触的压力轻重和倾斜度,提供专业人士绘画所需的精确度,同时240帧的刷新率保证了绘画过程没有延迟&&而Surface Pen绘画略有延迟,且画出来的线条不够精细。
但是,iPad pencil还不能完全替代传统PC电脑所对应使用的压感笔和数位板,除了因为iPad pencil续航时间较短之外,一来电脑屏幕足够大,不仅可以用来绘画,做图也更加方便;二来压感笔上有快捷键,做图效率会更高;最重要的是,iOS上专业做图软件不够强大,不能很好地满足专业人士的多元化办公需求。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iOS作为生产力工具提供者的局限性了。首先iOS没有鼠标功能,对于多选文字表格这类拖动操作十分不方便,不精确且速度慢,长时间悬空加上频繁抬起放下,手腕也会累。如果需要给iPad Pro配备鼠标,需要越狱或购买第三方App,繁琐且不安全。
其次iOS中的文档处理软件,无论是Page、Word或者WPS,功能也被简化了很多,比如文档的目录不能自动生成,需要手动添加,表格的行列也得手动添加,单元格宽度也无法拖动调整等等。
理论上iPad Pro是可以分屏多任务操作的,但由于iOS的限制,依然不能同时打开两个word文档,操起起来比较麻烦,无法跟在PC上在文档、浏览器、即使通讯工具之间快捷地来回切换相比。因此iPad Pro只适用于轻度办公,要进行繁杂的内容生产和重度办公,就有点勉为其难了。
4、其他功能
在其他特色功能上,Surface Book支持 Windows Hello 面部识别功能,只要在其摄像头前坐下来就可以超快解锁屏,非常便利。当然,苹果的Touch ID也能让你快速解锁iPad Pro,同时Touch ID还支持第三方的一些拓展应用。
在续航能力上,Surface Book有两个电池,在屏幕中的小电池可以支撑屏幕独立运行一两个小时,因此Surface Book的平板模式并不能长久使用。官方的数据显示,Surface Book最多可以续航12小时,iPad Pro则为10个小时。
iPad Pro有两个摄像头,后置摄像头为8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为120万万像素。Surface Book 前置摄像头为 500 万像素,后置摄像头为 800 万像素,可实现自动对焦,前置和后置均有双立体声麦克风。
价格方面,Wi-Fi加LTE版128G的iPad Pro卖7888元人民币,Wi-Fi版32G、128G的价格则分别为5888元和6888元,加上1288元Smart Keyboard和728元的Apple Pencil,也比最低价格也要11088元的Surface Book(i5 8G内存 128G存储 13.5英寸屏幕)便宜不少。
而高配版的Surface Book则要1.5万左右,如Surface Book (i5 8G内存 256G存储 13.5英寸屏幕 独立显卡)京东上卖14088元,Surface Book (i7 8G内存 256G存储 13.5英寸屏幕 独立显卡)卖15588元。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入门级的iPad Pro只有32G存储而且无法增加。这样对比下来的话,如果真的打算用iPad Pro做更多事情,还是买128G版本的比较合理划算。
不管价格高低,Surface Book和iPad Pro都得到了市场的肯定。在统计机构IDC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15年第四季度苹果共卖出了200万台iPad Pro,而微软Surface系列销量则为160万台,其中包括Surface Book、Surface Pro 4、Surface 3等等。虽然销量不如iPad Pro,但Surface业务在该季度营收同比也增长29%,依然有不错的潜力。总的来说,无论你中意的是哪一款,它们均是值得拥有的两款产品。
0界面记者界面驻北京科技记者。关注通信、硬件、互联网、创投等领域。相关文章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短路三分钟】从Surface Book开始 微软要认真吊打猪队友和对手_爱活网
最后一张不错
来自爱活网友的评论关于
= =问一下 第一张图有高清版吗,有水印的也行
来自爱活网友的评论关于
压轴图好评!!
来自爱活网友的评论关于
对死宅确实没什么卵用
来自爱活网友的评论关于
我发现爱活上类似这样的文章,到最后都是然并卵!
来自爱活网友的评论关于
原来卖两套最顶级的设备利润比卖4000万台PS4的利润还高,牛逼是你牛逼
来自爱活网友的评论关于
这么看,我觉得mini最好看
来自爱活网友的评论关于
650系列已经远超之前上一代的800系列了吧
来自爱活网友的评论关于
这是爱活网近期难得有一篇这么多评论的文章了……编辑,知道怎么抓住用户的眼球没?
来自爱活网友的评论关于
igzo屏剧烈闪烁这话你也敢说,好吧120Hz是比60Hz剧烈了很多
来自爱活网友的评论关于
这位连excuse都拼不对,不要太纠结了。顺便二八原则这种经验之谈都能作为真理当做论据,和ta争真没...
来自爱活网友的评论关于
噫,说你不行就是直男癌了,这锅盖扣得响亮
来自爱活网友的评论关于
Z11的背面真的把Nubia拉低了两个档次...丑就算了,还大众脸。
来自Kelly妹妹的评论关于
这文章偏见真不是一般的大。索尼最赚钱的业务从来不是PS,是影音系统,中国现在也只有CCTV有...
来自爱活网友的评论关于
索尼主业也已经不是磁带录音机了
来自爱活网友的评论关于
这些又得吃药了,三体人一直都有啊,到哪去找,妇幼保健院啊,原来经常都有,现在少了,不懂?</br...
来自爱活网友的评论关于
z11最大的败笔就是背部设计,后置指纹和仿魅族的高光T槽设计,还不如R9的全金属背部好看
来自爱活网友的评论关于
本质上就是一大的抛物面天线
来自成电网友的评论关于
哦,你去的地方都有卫洗丽。。。没有卫洗丽的地方只好用手咯。。。啧啧啧,好高大上。。。
来自爱活网友的评论关于
土鳖,没听说过卫洗丽吧?
来自爱活网友的评论关于
来自爱活网友的评论关于
你都可以靴靴,为什么我不可以小写k呢?这代表了一种立场,小辣鸡。华为就是精品?小米就是走销量?...
来自爱活网友的评论关于
【短路三分钟】从Surface Book开始 微软要认真吊打猪队友和对手
坐在小编对面的N姓编辑是个铁打的微软脑残粉,早在微软Windows 10硬件新品发布会开始的前1个月,在微博和朋友圈上就打上了&Shut up and take my money&的标语,软粉的高潮不同果粉,不一定每年都能来那么一两次,但这一次,纳德拉没有让软粉甚至路人失望,这很可能是今年最容易让人高潮的发布会,Surface Book在与键盘分离的那一刻,不禁让人联想到乔布斯的&One more thing&,这一招现在被微软用得很好。
过去的几年时间内,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小编困扰着应该购买什么样的笔记本,既能拥有超极本便携性、Macbook air耐艹程度,还要拥有视频处理乃至游戏性能。但微软的小伙伴们给出的答卷总是不能让人满意,他们说笔记本想要好的性能,重量肯定没法减,续航肯定得短,样子一定要大块头。亦或者拥有便携性的笔记本,性能肯定一般。类似的理由说的实在太多,以至于我们真的相信这个世界不会存在便携与性能二者兼顾的笔记本。
Surface Book巧妙之处在于,它让独立显卡与集成显卡分家,只有屏幕与键盘合体的时候,性能才会完全发挥,而在平板模式下,集成显卡已经足够使用,实在不行,还可以让屏幕反着与键盘合体,形成一块更厚但性能更强的触屏模式。天马行空的想法让小编有种要把手里的XPS 13扔进垃圾桶的冲动。
类似的想法其实见过不少,能巧妙的将性能和便携适当分配Surface Book是第一个,Surface系列从芯片级上对硬件深度定制的作风在Surface Book上发挥出了一个新的高度,暂且不去关心那块来自NVIDIA的GPU到底有多强,现场演示的Adobe Premier和3D绘制软件已经远远超出人们对超极本的印象,也难怪微软为什么要改口将其称为终极笔记本,同时在DirectX12上再扳下一城的黄仁勋恐怕也要笑得合不拢嘴。
擅长于包容不同口味用户的微软这次真的出了一个极品,Surface Book将每盎司重量比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它正试图确保你在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用到的不同姿态,并且比Macbook Pro更快更轻。Surface Book让每一个抱怨笔记本设计已经到头的厂商瞬间住嘴,甚至让软粉们忘了Surface Pro 4,Surface Book看起来比Surface Pro 4更有魅力,毕竟屏幕后安装一个支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
至于Windows Hello、更安静键盘、更长续航等诸多新技术细节已经无需过多讨论,这次发布会足够让软粉回味许久甚至热泪盈眶,Surface Book再次证明微软的队友真的很坑,iPad Pro根本不够看,在全方位包容的设计理念下依然能出一款看起来很厉害的笔记本。
Surface Book并非完美,方正的外形只能说很有Surface系列风格,颜值不足以让人一见钟情,满满的极客情怀设计并不容易进入小资白领们的法眼,而顶配达到2699美元的售价,也足够吓尿大部分围观者。如果有一天Surface Book被玩死,一定得感谢微软的两大神秘(且不存在)部门:一个是命名部,一个是定价部。
国庆长假即将结束之际,N姓编辑大概已经盘算着省吃俭用买一台&SB&为自己信仰充值,作为不明真相的小编愿意用一顿早饭钱打赌N姓编辑在下订单双手一定正在颤抖,五官有可能大量错位。但这些并不重要,微软此刻已经用实际行动教会了队友和对手,应该如何好好的设计笔记本和平板。
(编辑:麦森)Surface Book幕后故事:最初设计像一本书
[摘要]原型机问世的时间大约为18个月,直到9个月前,Surface团队以外却没人见过它。
Surface团队主管帕诺斯&#183;潘奈伊腾讯科技讯 两年前的一个晚上,Surface团队主管帕诺斯&#183;潘奈伊(Panos Panay)一直睡不着觉。他夜不能寐,各种想法充斥着脑子。他拿出刚买的Surface Pen和Surface Mini,给自己写了一封电子邮件。Surface Mini是他带领的团队研发出来的一款小型平板电脑,但是从未正式推出过。他很喜欢用这款设备,用他自己的话说:“它就象一款鼹鼠皮,非常棒。”每当潘奈伊灵感来了时,他就经常会神采奕奕地熬夜干活。一天前,他带领团队完成了针对公司的一项绝密的新项目的评估工作,打算开发一款“终极笔记本电脑”。这个团队负责的产品被称作Surface Book。团队最后完成了工作,说这款产品会很薄、很轻、很酷、速度也很快,这会是一款很棒的笔记本电脑。但是潘奈伊并不这样认为,他在演示时就生出了不少的想法。他起床给自己写了一封充满感情的邮件,谈到了Surface的遗产以及他们为什么不只做一台笔记本电脑。他写道:“这不是新型产品,也不少夸夸其谈。”作为微软企业副总裁,潘奈伊主要负责微软所有的设备,包括公司每年都在销售的网络摄像头、耳机、Xbox和无数的鼠标和键盘。但是令他一天天夜不能寐的项目却是Surface。微软想通过Surface拿回由MacBook抢走的PC市场。但是更重要的是,潘奈伊设想的Surface是想创造一种全新的产品。他说:“如果只是开发出最好的笔记本电脑,我们怎么可能感觉到骄傲呢?那可不算产品类型上的创新。”微软已经落后于全世界了,潘奈伊是带领微软迎头赶上的关键,也是为什么他认为开发更好的笔记本电脑就是如何不去打击人的思想的部分原因。因此潘奈伊的团队设定了一个不同的目标:重塑笔记本电脑。他们花了两年的时间去设计、制作原型机和进行细节上的调整,他们的工作成果最终都体现在了公司现在销售的Surface Book上。他们还从抢夺市场的过程中吸取了教训。苹果就是这样做的:一小组最具创造力的天才一起坐在一间房子里,认真剖析和调整一款产品的每一个细节,直到它变得完美无缺。为了追赶苹果,微软开始静心向苹果讨教,它发现了一些能在未来扭转局势的领域。这可不止是让潘奈伊一晚上睡不着觉这么简单。迟到在公司的大多数历史上,微软并不生产计算机产品。这也没有必要,它的软件已经被安装到全世界大多数设备上。但是在过去的十年里,用户们开始提出更加一体化的体验要求。他们希望计算机能够专门针对他们的软件进行定制,软件也会让设备更好地工作。苹果控制着硬件和软件,而微软在这方面是赶不上苹果的。Windows 8在2012年发布时,微软承诺会有一种全新的设备问世,而且微软会推出最好的新设备。潘奈伊和他带领的团队经常到零售店从一线销售员那里搜集第一手的资料,比如了解用户在返校季时想购买什么样的设备。他们经常会遇到相同的反问:你们想用它来做什么?对于某些工作来说,用平板电脑来做是最何时的;而对于另外一些工作来说,你却需要一台笔记本电脑。但是为什么呢?潘奈伊想用一款设备来取代这两类设备。第一款Surface设备的风评并不好,卖得也不行,微软甚至因此减记了9亿美元的资产。但是潘奈伊一直在努力推进这个项目。当Surface Pro 3在2014年发布的时候,营销策略发生了变化。营销主题变成了“取代你的笔记本电脑的平板电脑”,微软在定位这款设备时针对的更多的是MacBook Air而不是iPad。销量、满意度和利润都上升了。虽然他们走在平板电脑领域的最前沿,但是Surface团队也没有妄自尊大,他们开始环顾四周。潘奈伊说:“我一直在考虑高端设备,我把苹果视为我的竞争对手。”他知道如何与MacBook Air竞争,但是MacBook Pro呢?Surface团队询问了很多人的意见,问他们为什么喜欢微软的电脑,然后将这些信息汇总、归纳、提炼,为下一代Surface设备做准备。他还注意到一件事,几乎每个人都会问他:“你们什么时候生产笔记本电脑?”他们最终决定:那好吧,他们就来生产笔记本电脑。他们必须弄清楚如何让这样一款设备既有用,又是全新的设备。设计87号大楼是一幢低矮的灰色建筑,距离微软雷蒙德园区中心只有5分钟的车程。与微软在2006年从一家名为Safeco的保险公司手中买下它时相比,这幢大楼的外观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它的色调偏暗,没有多少窗户,很适合Surface团队。潘奈伊打开了一扇门,我们走进了一个清洁而喧闹的场地,里面摆着不少数控铣床、喷水织机和其他很多呼呼作响的设备。这个房间其实就是Surface Book生产车间的缩影。潘奈伊挥舞着手臂,就像站在圣石上的穆法沙(Mufasa)(《狮子王》中的老狮王)一样,他说:“看看吧,把这里的规模放大100倍。”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更快地采取行动。潘奈伊说:“现在我们并没有领先,现在我们有冲劲,我们有一些产品类型上的创新,如果我们放慢了速度,情况肯定会更糟糕。我们必须分秒必争。”当整个团队开始谈到他们打算让一台笔记本电脑发挥出什么样的作用时,最早的计划很快就形成了。这款设备必须在外观上很好看,功能上很强大,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潘奈伊说:“这是一个底线,也是一个标准。我想让所有人都看到这款产品,然后说‘这就是它,这就是我想要的笔记本电脑。’”他说,这应该很容易。离开模型制作间之后,潘奈伊站在设计工作室里的一张黑色的长桌前。他的身边是一群设计师和制作模型的工人,远处玻璃墙外就是呼呼作响的模型制作机。他在面前放了一台最早版本的Surface Book样品机。它只是两块黑色的演示牌,就像一个硬皮笔记本的封皮一样,周围包着一圈黄带子,上面写着“Surface”。“拉尔夫(Surface首席设计师)来到我的办公室对我说,‘让我们做一台笔记本电脑吧。’这是拉尔夫提出的第一个产品设计项目。他说,‘它就像一本书一样。’我说,‘它很棒。’”然而它却成为了这个项目的基础隐喻:一本书。拉尔夫当初做了两个样品机,其中一个样品机现在还放在潘奈伊的办公室里。Surface工业设计师凯特&#183;舍克Surface工业设计师凯特&#183;舍克(Kait Schoeck)说:“我认为这是一个我们回想起来都很酷的系统,你要生产可能最好的笔记本电脑。”只要是想到的东西,舍克和拉尔夫都制作出了样品机而不仅仅画出草图,其中就包括一个外形出人意料的笔记本电脑,舍克说它的外形就像“一个对接的水滴形”。折叠在一起,两部分就叠合在一起,就像一个笔记本或者折叠起来的杂志。当一位同事从日本带回一些对开的文件夹时,他们便开始考虑这种方案。拉尔夫很喜欢这个隐喻,他说:“你可以把你的数字内容放在里面,这种感觉很熟悉。”但是他们最终搁置了这种想法,就像搁置其他很多的想法一样,然后转向其他的样品机方案。他们迅速采取了行动,制作出他们能够想到的最好的笔记本电脑。潘奈伊说:“然后就暂停了一段时间,最重要的是什么?Surface团队并不经常考虑这个问题,但却是他们的想法的核心。他们尝试了各种方案,然后为你呈现出一种你从未想过的设备。这是微软独有的,Surface独有的。它不仅仅是一款很好的笔记本电脑,它还需要别的功能。分拆如果逆向设想一款象Surface Pro这样的设备,那么它主要是一台笔记本电脑,也许对某些人来说它只是一台笔记本电脑,但是当你想要它们的时候,它应该还有平板电脑的功能。这就是潘奈伊的头脑中形成的想法。它不会是一台平板电脑,但是这部分功能很重要。潘奈伊称之为“剪贴板”,这也是你在做特定工作时需要的功能。也许你是一名建筑师,需要给客户看蓝图。也许你是一名医生,需要带着各种图表。也许你是一名设计师,需要向别人展示新的设计方案。也许你只想在床上阅读它。它必须具备这样的功能,但不一定非要是笔记本电脑。揣着“终极笔记本电脑”梦想的Surface团队马上回到绘图板前面。他们需要设计出一台外观很棒、支持触控笔和触控功能和具有平板电脑模式的笔记本电脑。即便是最宽松的算法也听起来不太可能。拉尔夫说:“如果你在桌上放一台重量只有一磅的平板电脑,你需要一个重量不止一磅的基座。”一款强大的平板电脑需要一个重一点的基座,没人想要一台很重的笔记本电脑。团队最初设想的对开水滴外形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圆形铰链打开时,它可以扩大笔记本电脑的基座,更坚固的基座会保证设备不会向后翻倒。拉尔夫说:“它很稳定,也很轻。整个设备减轻了好几百克。”他拿出一些原先的样品机说,它们就像砖头一样。当他们想到让笔记本电脑自身站立的方法后,他们就开始研究如何将它分拆开来。潘奈伊说:“不难想象,人们肯定会时不时地将它们装在一起和分开,这关系到用户信心的建立。如果喜爱你的设备的用户在使用时感到很不方便,你肯定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更重要的是,除非你想把Surface Book分拆开,否则它永远也不会分开。能够将两个不同部分连接在一起的铰链是有很多种的,Surface团队为此造了一个词“clickety-clack”(咔咔声),潘奈伊说:“任何会发出咔咔声的东西都是骗人的玩意儿。”他在演示过程中不断开合Surface Book,让它发出声音。然后他说:“它不是一个变形金刚。”潘奈伊说,他曾经有两次几乎完全照搬了苹果的格言:“失败是成功之母。”有时失败很容易,但是有时却很难。当他们开始考虑如何将两部分分开的时候,有人提出一个设想。如果沿着指纹扫描仪滑动手指,能够让两部分分开吗?甚至在这个过程中,能否用一排LED指示灯发出绿光来让用户知道Surface的两部分将要被分开?这种设想听起来还不错,你可以想象一下这会有多酷:绿光闪过,咔咔两声,屏幕就从底座上弹出来了。每个人都会喜欢这种设计的。在金属机身上安装一排LED灯可是很难的,但是他们做到了。让金属机身感觉到手指的运动也很难,但是他们也做到了。潘奈伊说:“我们解决了这些难题。”但是这个解决方案还不完美,你必须小心操作,也许还要试验几次,也许你的手掌有时候也会意外地将屏幕与底座分开。潘奈伊说:“我们掉进了自己挖的陷阱中,它用于商业广告还不错,但用于产品就很愚蠢。”最后,他们在键盘右上角设计了一个专用按钮。你需要长按这个按钮一秒钟才能将两部分分开,因为团队不想让你意外碰到这个按钮。但是这已经尽可能简单了,只要按下按钮,屏幕就会与底座分开了,哪怕是5岁的孩子也能做到这一点。它首先是一台笔记本电脑,但它不仅仅是一台笔记本电脑Surface Book已经开发了两年半的时间,它出现在工程师团队的桌子上的时间也有两年之久了,原型机问世的时间大约为18个月。但是直到9个月前,Surface团队以外却没人见过它。潘奈伊将Surface Book定位为终极笔记本电脑。他向微软高管团队展示了铰链、键盘和漂亮的屏幕。他说:“看到屏幕与底座分开的时候,高管们发出了惊叹的声音,都说这就像魔术一样。”那次演示变成了一场游戏和一次测试。潘奈伊决定只告诉他们这是一台笔记本电脑,当人们感觉到这款笔记本电脑绝对物超所值的时候,我们将给你提供更多的功能。当潘奈伊和他的团队向合作伙伴和零售商展示Surface Book时,他们并没有演示如何将屏幕与底座分开。潘奈伊说:“不管我做什么样的演示,不管我参加哪一次零售商会议,都没有人看到过屏幕与底座分开的情况。”他们禁用了这项功能,甚至从键盘上拆掉了这个按钮。直到产品正式发布前一个月左右,微软以外都没人见过Surface Book的屏幕与底座分开的情况。潘奈伊说,Surface Book并不是第一代产品,而是整个团队过去5年工作的成果。这关系到触摸屏、触控笔、键盘和触控板,关系到如何让人们生活得更好。现在Surface Book已经上市销售了。预订单数量很大,潘奈伊说它的销售速度比生产速度还要快。他直言不讳这款设备对于微软业务的重要性,尤其是Surface Pro 3和4发布之后。(林靖东)
来源:QQ播客
[责任编辑:sonicluo]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还能输入140字查看: 388|回复: 0
微软Surface Book体验:让人又爱又恨
主题帖子积分
豹纹180918 枚
荣誉1307 分
荣誉金币0 枚
TA的每日心情开心4&小时前签到天数: 491 天[LV.9]以坛为家II主题帖子积分
人气422019 分
荣誉1307 分
豹纹180918 枚
首先还是从硬件配置说起。我拿到的版本是高配版,采用第六代酷睿i7-6600U处理器,2.8GHz主频,16GB 内存,512GB固态硬盘,配备英特尔HD520以及英伟达GeForce独立显卡。关于英伟达这枚显卡我没拿到详细的资料,鲁大师压根看不到这枚显卡, 而CPU-Z也没多少信息,仅仅能看出有1GB的GDDR5显存,猜测应为微软定制。连接键盘的模式下重约1.58kg,低配版能轻一些,不过也要 1.52kg,分离为平板电脑模式则仅为726g,单就机身来说,比Surface Pro 4略轻60g。
除了处理器分为i5/i7以及不同容量的固态硬盘之外,Surfacebook采用13.5英寸分辨率显示屏,显示效果在PC产品中算得上出类拔萃,是属于可以让你觉得惊艳的那种屏幕,像素密度267ppi如果不是字体渲染的问题一般见不到锯齿,支持最多十点触摸,此外还有500W/800W像素前后摄像头。除此之外,还有前后双立体声麦克,以及前置双扬声器,支持杜比音效。前置摄像头支持Windows Hello就设计理念而言,Surfacebook可以看成是早些年(大概十几年前,如下图ThinkPad X61)旋转屏笔记本的延续,尽管目前我们称之为二合一产品。你可以通过不分正反的磁力Dock将显示屏背对屏幕安置,这时就可以将电脑用于演示或者阅读(尽管1.5kg的重量还是会限制你这样做)。很多人第一眼见到Surfacebook时最不能接受的一点是它并不能像传统笔记本那样看似“严丝合缝”地合上,而是留出一个缝隙,就像一张纸弯过来一样。此外,你也会发现这个多层转轴并不能让你把屏幕与键盘撑开到180度(没错,最大开合角度与大多数传统笔记本差不多)。老款翻转屏ThinkPad,当年也被称为Tablet机身右侧接口:miniDisplay,磁力电源接口新形态的二合一的PC并不会像笔记本样去设计按键——大多数外部按钮设计会迁就于平板电脑形态,所以电源键以及音量键被安置在屏幕顶端靠左(常规笔记本形态下来描述),3.5mm音频接口则在屏幕右上角的侧边上。至于键盘底座,接口则为两枚USB,一枚miniDisplay,以及一枚SD卡槽,外加磁力电源接口。机身左侧接口:两枚USB,一枚SD卡槽这里我要解释一下这台book的售价为何达到了两万RMB。到现在你可以试着理解一下:一台无论从性能还是尺寸上都超越了iPad Pro(苹果不是号称有桌面性能么,那好,我大微软就用上桌面级别的硬件配置,还带上风扇了!)的“平板电脑”(没错,只是平板电脑就该卖一万),外加,你以为的键盘部分可不止是键盘和触摸板,其中还藏着一块让续航翻倍的电池(基本上PC模式下能超过10小时,平板模式没测试,因为你基本用不到平板模式),以及英伟达的GeForce独立显卡。这样说来售价其实是1+1=2的算术题,只是后面跟了四个零。【说到这里,索狗可能会泪流满面,这种双电池和“外接显卡”的设计分明就是VAIO Z2时代的“创新”】【另注:iPad Pro重约713g,12.9英寸,定价元人民币,Apple Pencil售价728元,Smartkeyboard售价1288元,整体打包下来售价在元人民币之间,想想看Surfacebook,基本上是针锋相对,且微软想要“魔高一丈”】炫技性质的一件产品,往往最终也指向一个较为模糊的定位微软花了多年时间(超过两年)做了一个超越iPad Pro同时售价又是iPad Pro的两倍的东西。然而如同标题,这基本上可以看做是Windows阵营里的Chromebook Pixel,或者说,如同第一代Surface那样的产品,【好吧这两台设备你们大部分人都没用过,那我说通俗点儿,就是我知道如同当年这两部设备一样让你你很向往,心里痒,但哪怕你已经用器官换来了大把的银子了我也不建议买,除非你打算做电子产品收藏,若干年后开个相关主题博物馆什么的】共同点在于,这两款设备都惊艳一时,都售价高企,都是丰满的理想诞下的骨感的现实。左:Chromebook Pixel;右:带电源底座和蓝光/独显扩展的VAIO Z2这听上去也许比较蠢,但假如你需要Surfacebook在大部分情况下扮演一台笔记本的角色,那它毫无疑问偏重了——尽管只有1.5kg,还是重了,这完全是因为它“脸”小只有13.5英寸——如果是当成台式机来用基本不挪动,那就当我没说。尽管有媒体依据硬件方面的性能来为其重量进行辩解,但我始终认为对13英寸这个级别的笔记本电脑来说,便携性永远都是摆在首位的,不必说最近三星连15英寸的笔记本都做到了1.3kg。如果你看中的是性能,完全可以买个15英寸的XPS或者MacBook Pro,甚至是17/18英寸的Alienware,而我也不会说什么“Surfacebook完美的平衡了性能和重量”之类的鬼话。性能和便携性,一直都是两条腿走路,谁在前谁在后,则取决于你的需要。合起来侧面是这样的,这也是为什么会被称为book细节,达到了高端笔记本应有的水准除了重量确实重,且扩展性一般(接口偏少)之外,键盘手感基本接近于MacBook Pro,Surfacebook键盘手感略松散,声音略干。触摸板采用磨砂玻璃,相对于Surface Pro 4又提升了不少,基本上与Mac的手感相当了,可惜依旧没什么触摸板手势。另外键盘功能键区神奇地缺少了调节屏幕亮度的按键,尽管有自动亮度,然而我还是希望能按照自己的需要进一步做微调。除此之外,诸如两枚USB接口在睡眠状态都无法为移动设备供电,唤醒后启动不了Windows Hello之类的小毛病也不少,已经反馈给大微软。长按键盘右上角向左第二枚按键,即可将显示屏弹出变成平板形态。当它变成平板时,你会忽然觉得轻多了,而且边框也比较窄,尽管窄边框不太方便持握,然而看着舒心也就算了。看得出微软已经在平板上完全取消了窗户徽标触摸键,这样一来整个设备可以随心所欲旋转。当SurfaceBook以平板形态出现在你面前时,相对更近距离地使用会让你进一步惊艳于这块屏幕的色彩和精细度。然而,手写笔原本可以做得更加酷炫大尺寸平板和手写笔的组合让我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生产力工具可能并不一定要配键盘——理想状态下的确应如此,我幻想着可以摆脱“键盘+大腿”的魔咒,回归用笔书写文字,然而这在目前仍然行不通,这篇文章依旧是“键盘+大腿”的产物。配备手写笔的设备,Surfacebook不是第一代,Windows 10也并非第一代支持触摸的系统,然而我却没能找到一款可以让我用笔全屏手写的输入法,至少只能在OneNote里用也好。Surface Pen在平板形态下可以被吸附在左侧窄边以及带键盘接口的长边总计三处,只要吸对了位置就比较紧。当笔与SurfaceBook吸在一起时我就在想,如果SurfacePen不是换电池,而是采用磁力吸在SurfaceBook上进行充电以及自动配对的话,那我压根就不会看iPad Pro一眼——你不觉得Apple Pencil通过Lightning接口充电的主意蠢到超越了iPhone6身上的所有白带么?可惜是我想太多,微软依旧让Surface Pen是换电池的设计,而且这枚电池并非常见的7号电池,而是一节4A电池。单从产品的角度,SurfaceBook是一部让人又爱又恨的设备。我欣慰于PC阵营过去这许多年以来二合一的设备终于做出了应有的模样,同时也对微软没能一部到位尽善尽美感到遗憾。然而我更期待的是SurfaceBook的标杆作用,能激励国际品牌如三星,将Galaxy Note系列手机上的手写功能移植到旗下的二合一PC设备上,也鼓励比如国内品牌如E人E本,加入Windows阵营来,把手写办公早日集成到真正被用于办公的PC产品上。
豹迷一周年
号豹迷一周年纪念
豹迷两周年
号豹迷两周年纪念
端午节勋章
参与端午节活动的豹迷
猎豹浏览器正式版纪念勋章
参与猎豹浏览器正式版首发论坛活跃用户
国庆节勋章
举国欢庆!
猎豹百天纪念勋章
感恩回馈,感谢有你,猎豹浏览器正式版发布一百天纪念勋章
5月2号活动专用勋章
5月2号豹迷一周年活动专用勋章
日-8日注册论坛的会员
吐槽猎豹产品经理、调侃官方攻城狮!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urface book显卡驱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