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嘉b85m d3h怎么样-D3H主板 系统风扇插座只有3组 那么只可以装3个风扇吗 可不可以装6个系统风扇

我在这个地方,已经待了太久了。&br&&br&这里除了灰&br&&br&还是灰,漫天尘土。&br&&br&这里曾经热闹非凡,南来北往的东西都从我这儿过。&br&&br&汇通天下不敢说&br&&br&客似云来那是没问题的。&br&&br&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br&&br&扶桑的美人&br&&br&新罗的冠玉&br&&br&哪个我没有见过,谈笑风生。&br&&br&今年欢笑复明年&br&&br&秋月春风等闲度&br&&br&眼见它们来了,卸下繁花百兆&br&&br&眼见它们走了,带走许许多多。&br&&br&我救过许多精疲力竭&br&&br&他们急急的闯进我这里&br&&br&不为货物&br&&br&只为一口续命的泉水&br&&br&也遭遇过扮成旅人的刺客&br&&br&把这里闹了个覆地翻天&br&&br&曾迎来一位拯救一方水火的骑士,&br&&br&目睹改朝换代&br&&br&渐渐的&br&&br&这里清寂了下来。&br&&br&只有旧雨新知,再无红飞翠舞&br&&br&他们说着远方的云,那是我所不懂的&br&&br&是我不曾见过&br&&br&这里没有云&br&&br&这里只有尘土,和几个偶尔露面的老友&br&&br&老了,一切都变得平和&br&&br&他们偶尔来&br&&br&喝一口水,给我看看几张新的画片&br&&br&那是江湖上的新见闻&br&&br&谈笑几句&br&&br&也就走了&br&&br&我想&br&&br&我还是会一直在这里,自闲一隅&br&&br&我只属于这里。
我在这个地方,已经待了太久了。这里除了灰还是灰,漫天尘土。这里曾经热闹非凡,南来北往的东西都从我这儿过。汇通天下不敢说客似云来那是没问题的。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扶桑的美人新罗的冠玉哪个我没有见过,谈笑风生。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
&ul&&li&&b&前言:&/b&&br&&/li&&/ul&&br&“妈的,都是Win7 64位,为什么他是I7 4790k,我也是I7 4790k,固态硬盘和他是一个牌子,他为什么开机速度是3秒。我是10秒???什么情况?”&br&&br&&br&&b&(主板不支持UEFI+GPT启动,再好的配置,再好的硬盘、开机速度也是渣渣。)&/b&&br&&br&&br&“狗日的,叫你别把手机放话筒和电脑旁边,会有噪音的。?咦为什么他没事?”&br&&br&&br&&b&(主板板载声卡未做分离,经常放手机在电脑旁边的人,就是作死。)&/b&&br&&br&&b&&br&不过,我还没见过Z97或者B85平台出现不支持UEFI+GPT启动的。&/b&&br&&b&虽然也有通过软件的方法,实现让不支持UEFI+GPT的主板支持UEFI+GPT启动。&/b&&br&&a href=&///?target=http%3A///viewthread--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终】无需U盘,任何机器可以用上32/64bit两种架构的UEFI,不支持UEFI的老机器也&i class=&icon-external&&&/i&&/a&&br&但是毕竟技术门槛太高,喜欢折腾的人可以研究。&br&但主板和其他硬件一样,也是通过迭代更新的,说不定改天又推出一项比UEFI+GPT更加合理更加高效的磁盘管理方案,那主板的关键参数也会发生更变。&br&&b&(WIndows7 64位 Windows8 64位 Windows10 64位都支持UEFI+GPT启动)。&/b&&br&&b&请各位不要争论了。&/b&&br&&br&&br&&blockquote&&ul&&li&&u&声明1:本文不会使用“用料”、“做工”、“工程水平”等模糊字眼,以免误导阅读者产生歧义。&/u&&/li&&br&&li&&u&声明2:本文不会涉及“过于”专业的工程术语,目的是面向广大装机用户,非硬件工程师指导文。&/u&&/li&&li&&u&声明3:本文的一些意见指导,未必是将来最佳的分析建议、随着硬件的发展,可能本文的发布日期,和阅读者的阅读日期有所不同,请排除一些个人觉得不妥的地方略过,完全无必要全部参考本文学习。&/u&&/li&&/ul&&/blockquote&&br&&b&正文:&/b&&br&&b&题主讨论的应该是同年代、同平台下得主板价格差距,&/b&&b&但是同年代的主板……&/b&&br&&b&我见过没有DP接口和数字光纤音频接口的。&/b&&br&&b&我见过没有PCIE 3.0接口的。&/b&&br&&b&我见过不支持内存超频的。&/b&&br&&b&我见过接口还是SATA3.0的,不支持SATA-Express。&/b&&br&&b&其实主要价格,还是接口、集成芯片的区别。&/b&&br&&b&&br&主板最重要的功能无非就是作为“线”和“接口”“集成功能”的载体。&/b&&br&&br&&b&而线和接口也有等级之分,价格区间乃是“接口”、“线”、“集成功能”的区别,导致主板价格波动。&/b&&br&&br&&b&主板厂商将每台PC必用的功能和接口集成到一个板子里面。&/b&&br&&b&例如说&/b&&br&&br&&b&一类(接口类和线)CPU接口、内存、SATA、PCIE、USB、光纤音频接口、HDMI、DP、VGA、等&/b&&br&&br&&b&二类(集成类)集成&/b&&b&声卡、集成网卡、集成BIOS、。&/b&&br&&br&&br&&b&1.CPU接口&/b&&br&&img src=&/88df31ae18aa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88df31ae18aa_r.jpg&&&br&&br&CPU接口有AMD和INTEL之分,那简单的拿INTEL接口做例子,其接口类型主流的有。&br&&br&&b&1156&/b&&br&支持一代的 I处理器和赛扬处理器,也就是说你买了这个接口的主板,只能适配一代i系列的的Intel CPU,其性能是年的电脑处理速度。(只针对中端生产线,不针对发烧友、高端。)&br&&b&1155&/b&&br&支持二代、三代的I处理器和赛扬处理器,也就是说你买了这个接口的主板,只能适配二、三代i系列的的Intel CPU,其性能是年的电脑处理速度。(只针对中端生产线,不针对发烧友、高端。)&br&&b&1150&/b&&br&支持四代、五代的I处理器和赛扬处理器,也就是说你买了这个接口的主板,只能适配四、五代i系列的的Intel CPU,其性能是年的电脑处理速度。(只针对中端生产线,不针对发烧友、高端。)&br&&br&&b&(注其实CPU接口在相同平台不同厂家的主板上其实都一个鸟样,不决定主板售价)&/b&&br&&br&&b&2.内存接口&/b&&br&&b&现在主流平台的Z97平台,是只支持双通道 DDR3内存的。&/b&&br&&b&只要将内存插入到相同颜色的内存接口上,就是双通道。&/b&&br&&br&&br&&b&例如两个8GB 2400Mhz的内存,那他的内存性能比一条单条内存提升5%。&br&&/b&&img src=&/a99eecfe6c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a99eecfe6c_r.jpg&&&br&&b&但是换到了X99平台,那可不是一个数量级能解释的了。&/b&&br&&br&&br&&b&因为X99等高端主板接口,是支持DDR4 4通道的。&/b&&br&&img src=&/a0dde822ef328f83d0ae_b.jpg& data-rawwidth=&540& data-rawheight=&3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0& data-original=&/a0dde822ef328f83d0ae_r.jpg&&&br&例如4条 3200MHz DDR4 的内存 那性能百分比应该是提升20%左右&br&&br&&b&那么内存性能提高有什么用?&/b&&br&&br&&b&就针对OSX系统和Windows8/10系统来说。&/b&&br&&br&&b&内存大小和内存读取速度决定了操作系统将虚拟内存转换为本地内存的可能性。&/b&&br&&br&&img src=&/4c711eb0d2c297130ddd5eeb80a68bfb_b.jpg& data-rawwidth=&733& data-rawheight=&5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3& data-original=&/4c711eb0d2c297130ddd5eeb80a68bfb_r.jpg&&&br&&br&&b&比如你频繁打开关闭一个程序,计算机操作系统会将这个程序载入到内存作为缓存。&/b&&br&&br&&b&那下次开启这个程序的时候,就不是&/b&&br&&b&&u&读取-》硬盘-》加载-》打开。&/u&&/b&&br&&b&而是&/b&&br&&b&&u&读取-》内存-》加载-》打开。&/u&&/b&&br&&br&&b&内存的读取速度和硬盘的读取速度,那就不是一个数量级能解释的了。&/b&&br&&br&&b&所以内存的大小,和内存的读取速度频率,以及通道数量。&/b&&br&&br&&b&直接决定计算机的运行速度。&/b&&br&&br&&br&&b&话说,你让我配X99平台的人,如何选购Z97主板?&/b&&br&&br&&br&&b&DDR4不支持Z97主板啊,我日~&br&&br&3.SATA接口&/b&&br&&img src=&/108a18d3dc4fe2c813aba2c97ea18ac8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108a18d3dc4fe2c813aba2c97ea18ac8_r.jpg&&&br&SATA2.0 SATA 3.0 SATA-Express 的区别是啥?低端主板可能只配 SATA 3.0、2.0接口(现代主板除了定制网吧无盘系统对SATA接口没有要求采用SATA2.0以外,大多数都是SATA3.0接口),固态硬盘的大文件存储达不到满速。所以要达到固态硬盘、内置磁盘阵列满速就必须要购买SATA3.0接口的主板,如果你只接一个机械硬盘作为主硬盘,不考虑将来追加SSD,那只要SATA2.0就够用了。&br&&b&但现在例如Z97、B85、X99平台,主要的价格区间还是SATA-Express和Sata3.0之间徘徊。&/b&&br&&b&为下一代固态硬盘做准备的Sata-E接口,并不是每个主板都配备的。&/b&&br&&a href=&///?target=http%3A///link%3Furl%3D36LDBdUY3i7FuCUfpGZCCgJRVnKeevbI5H9VX1GZMFVPqX1mcWLiN6b99eTLH4pJCSTqiOGNKXpSCekBmksVgq&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ATA Express_百度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br&(注:4k读写不受SATA2.0和SATA3.0、SATA-Express的影响)&br&(注:4k性能代表小文件读取速度,直接影响开机速度和软件加载速度。)&br&&br&&b&4.PCIE接口&/b&&br&&img src=&/b8f6f68883fa3fbbcdb42_b.jpg& data-rawwidth=&293&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3&&&br&&br&PCIE 2.0 和PCIE 3.0 的区别是啥?大部分主板都是PCIE 2.0 一般用于显卡,&br& 但是你想要插入PCIE SSD硬盘的话,那没得选择,一定要买PCIE 3.0的。&br&(注PCIE接口的数量也影响你到底能接入多少个设备,例如NVIDA的SLI双显卡交火。需要2个以上的PCIE 2.0 接口。)&br&如果你想要插入高端显卡,发挥极致性能,或者加装 SSD PCIE(一般是土豪),你必须要PCIE 3.0.&br&&br&&b&5.USB接口&/b&&br&&img src=&/88fdecde837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88fdecde837_r.jpg&&&br&&br&&br&&br&这个相信大部分人都懂什么是USB2.0和USB3.0,其实就是接入外置USB设备,例如U盘的读取性能,直接影响U盘的读取性能。低端主板是不配USB3.0的,都是默认USB2.0。&br&&b&(对USB速度无需求的网吧无盘定制主板除外,主流主板均已支持USB3.0但未必支持USB3.1)&/b&&br&但现在例如Z97、B85、X99平台,主要的价格区间还是在USB3.0、USB3.1之间。&br&为下一代USB设备做准备的USB3.1接口,并不是每个主板都配备的。&br&(感谢@&a href=&/people/houtie& class=&internal&&侯铁&/a&修正)&br&(USB-C只是USB接口的一种形式,@&a href=&/people/houtie& class=&internal&&侯铁&/a&提到说不能将USB-C和USB3.0以及USB3.1并列。)&br&&img src=&/7aaedcf204a6bd8aa18f_b.jpg& data-rawwidth=&339& data-rawheight=&21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9&&&br&&br&Macbook 12寸的笔记本电脑上提供了USB-C接口。&br&&br&这种接口能传输视频信号、数据信号、网络信号、输入电流充电(不是给手机充电,而是给电脑充电),所以一般用于Mini型的主板上,作为多功能接口的使用。&br&&br&&br&6.&b&光纤音频接口&/b&&br&&img src=&/241fdde2bcd_b.jpg& data-rawwidth=&140& data-rawheight=&19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40&&&br&高端用户可能需要到光纤音频接口来连接光纤音响设备(自然也是土豪专用。)&br&&br&7.&b&DP&/b&、&b&HDMI、DVI、VGA&/b&&br&&img src=&/1c60fccd876a9e208cd32eb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1c60fccd876a9e208cd32eb_r.jpg&&&br&DP是最新的视频接口,一般用于高端4K显示器,附带音频传输到显示器。&br&HDMI是次新的视频接口,一般用于1080P显示器。附带音频传输到显示器。&br&DVI接口是次新的视频接口,一般用于较老的显示器,&b&不附带音频传输到显示器。&/b&&br&VGA是最老的视频接口,一般用于比较老的显示器。&b&不附带音频传输到显示器。&/b&&br&&b&@&a href=&/people/houtie& class=&internal&&侯铁&/a& 说DVI接口可以传输音频,根据调查发现,DVI可以传输音频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要用HDMI做转接才可以传输。&/b&&br&&br&&b&二类(集成类)&/b&&br&&br&&br&&b&1.集成声卡&/b&&br&&img src=&/300a2a9eb2a8ef3baeda15bcfda8e4fb_b.jpg& data-rawwidth=&508& data-rawheight=&4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8& data-original=&/300a2a9eb2a8ef3baeda15bcfda8e4fb_r.jpg&&&br&集成声卡一般分为&br&5.1环绕音效(让听音乐的人能感知到5个角度的音频)&br&6.1环绕音效(让听音乐的人能感知到6个角度的音频)&br&7.1环绕音效(让听音乐的人能感知到7个角度的音频)&br&8.1环绕音效(让听音乐的人能感知到8个角度的音频)&br&&b&是否支持声波雷达技术。(游戏玩家例如玩CS、CF等FPS游戏的人懂)&/b&&br&&b&这也是为什么以前的玩家都要自带外置声卡的原因&/b&&br&呵呵,自然了,每种芯片都会提高主板价格。&br&&br&&b&2.集成网卡&/b&&br&100MB网卡 (谁都懂)&br&1000MB网卡(谁都懂)&br&双接口网卡。&br&&br&&b&3.集成BIOS&/b&&br&&b&1.是否多国语言BIOS&/b&&br&&b&2.是否支持内存、CPU、显卡、&/b&&b&超频。&/b&&br&&b&3.是否支持UEFI+GPT启动(这也是决定完美黑苹果的关键)&/b&&br&&b&4.是否支持支持虚拟化技术(是否支持虚拟机)&/b&&br&&b&5.是否支持AHCI&/b&&br&&b&6.等……&/b&&br&&br&补充&br&&br&&b&1.1 板载声卡 &/b&&br&是否和主板物理分离也是关键。有些主板是能实现声卡和主板分离的,(类似独立声卡的功能。)不会因为手机放在电脑、话筒旁边、造成噪音(渣渣渣渣…………内种声音。)&br&&br&&b&(实际使用中自然感觉不到差别,你放没放手机的区别,有些强迫症的人可以选购板载分离声卡)&/b&&br&&br&&b&1.2 板载网卡&/b&&br&板载网卡的接口优化,以及电源输入的稳定直接影响本机网卡连接路由器或者Model的稳定性,使得迅雷多线P2P网速更加稳定,(经常出现一会5MB满速下载,或者跳到2MB下载)&br&&br&&b&2.固态电容和电解电容。&/b&&br&固态电容影响接口、板载集成的稳定性,全电解电容的主板或者部分固态电容的主板,如果24小时开机的用户会造成主板温度达到一定沸点的时候烧毁电解电容,然而固态电容的熔点比电解电容来的高,所以能撑的温度会比电解电容高从而间接影响到CPU、显卡、内存的寿命。&br&&br&&b&3.DRAM内存过载防护&/b&&br&板载可复式保险丝可有效防止过载或短路情况,在I/O端口到DRAM之间增强电子线路保护,保障系统和设备的安全使用,延长设备寿命。&br&&br&&b&4.ESD静电防护&/b&&br&ESD(静电放电)对电子产品造成的破坏和损伤有突发性损伤和潜在性损伤两种。所谓突发性损伤,指的是器件被严重损坏,功能丧失。这种损伤通常能够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测中能够发现,因此给工厂带来的主要是返工维修的成本。而潜在性损伤指的是器件部分被损,功能尚未丧失,且在生产过程的检测中不能发现,但在使用当中会使产品变得不稳定,时好时坏,因而对产品质量构成更大的危害。这两种损伤中,潜在性失效占据了90%,突发性失效只占10%。也就是说90%的&a href=&///?target=http%3A///view/877.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静电&i class=&icon-external&&&/i&&/a&损伤是没办法检测到,只有到了用户手里使用时才会发现。手机出现的经常死机、自动关机、话音质量差、杂音大、信号时好时差、按键出错等问题有绝大多数与静电损伤相关。也因为这一点,&a href=&///?target=http%3A///view/1540107.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静电放电&i class=&icon-external&&&/i&&/a&被认为是主板最大的潜在杀手,静电防护也成为主板质量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国内外主板使用时稳定性的差异也基本上反映了他们在静电防护及产品的&a href=&///?target=http%3A///view/290966.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防静电&i class=&icon-external&&&/i&&/a&设计上的差异。&br&&br&&b&5.数字供电和模拟供电&/b&&br&&p&
1.体积小,数字MOSFET、DRIVER CSP封装,体积小,数字排感体积小,PCB面积也可以更小。&/p&&p&  2.供电更精确,数字供电GPU峰值电压仅140mV,模拟供电GPU峰值电压达300 mV.&/p&&p&  3.数字供电转换效率更高,模拟供电通常转换效率在70-80%,数字供电转换效率90%左右。&/p&&p&  4.数字供电电流更大,模拟供电每相通常极限为30A,数字供电每相极限可达40A.&/p&&p&  5.数字供电更耐高温,CSP封装MOSFET工作温度上限为200度,而模拟供电采用的MOSFET工作温度上限为100度左右。&/p&&p&  6.数字供电工作频率更高,数字供电MOSFET工作频率达800KHz,模拟供电常采用的MOSFET工作频率仅300KHz;数字供电排感工作频达1MHz,模拟供电常采用的电感工作频率仅300KHz.&/p&&p&  7.数字供电内阻更小,数字供电采用排感内阻要小于模拟供电常采用的电感。&/p&&br&&p&&b&6.不锈钢 防潮IO端口&/b&&/p&&img src=&/86924cdf535c63f2fb0f03_b.jpg& data-rawwidth=&816& data-rawheight=&3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6& data-original=&/86924cdf535c63f2fb0f03_r.jpg&&&p&常见于IO接口是否是不锈钢是否有防潮功能。&/p&&br&&p&&b&7.耐腐蚀性抗氧化涂层&/b&&/p&&p&部分主板材质未做抗氧化处理,导致使用久了以后氧化,无法使用。&/p&&img src=&/ddc34fb739dc2bb01343_b.jpg& data-rawwidth=&418& data-rawheight=&31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8&&&br&&p&众所周知,黄金的抗氧化性是最好的,所以高端主板为了做抗氧化处理,通常会在主板的主要线路用黄金来制作。&/p&&p&&b&主板工艺上,也有的产品为了做全线抗氧化,给整个主板做抗氧化涂层处理。&/b&&/p&&p&&b&但我不知道是不是属于类似“铝合金阳极氧化”处理。&/b&&/p&&p&&b&但是不同价格的主板,摸起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b&&/p&&p&&b&越高端的主板,摸起来越是有磨砂质感。&/b&&/p&&p&&b&越是低端的主板,摸起来非常光滑。&/b&&/p&&p&&b&(抗氧化的性能和主板使用黄金的数量相关?待考证)&/b&&/p&&p&&b&(但我知道的是,苹果电脑的主板材质摸起来是最舒服的,抗氧化也是最好的。)&/b&&/p&&p&&b&(别TM问我为什么那么武断认为苹果的抗氧化做的最好。)&/b&&/p&&p&&b&(我是果粉,谁敢扯这个,我就咬谁。)&/b&&/p&&p&所以也就有了以下的梗&/p&&img src=&/75e244be2e054e0f60bb9_b.jpg& data-rawwidth=&569& data-rawheight=&1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9& data-original=&/75e244be2e054e0f60bb9_r.jpg&&&br&&br&&b&6.拓展:&/b&例如一些主板,增加了WIFI+蓝牙,或者Thunderbolt接口(特别是雷电接口,会让主板价格飙升。)&br&&img src=&/0a8a46b107e030b77b57aaf7b6762aab_b.jpg& data-rawwidth=&1037& data-rawheight=&6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37& data-original=&/0a8a46b107e030b77b57aaf7b6762aab_r.jpg&&&br&&br&话说增加一个接口,或者是增加一个功能其硬件成本,不是很贵。&br&&br&但是硬件芯片以及接口,有很多都是需要授权费的。(排除一些通用接口不需要授权)&br&&br&&b&感谢@Yen Chu 纠错。&/b&&br&&br&例如Thunderblot接口的授权费,那算是所有PC硬件接口授权费中最高的了吧?&br&&br&不过这些补充的小功能,自然使用的时候,你本人是不会有所察觉。&br&&br&因为这些小功能,对于机器整体性能来说,影响不大,打开文件的速度、和系统开机的速度,也不会受到影响。&br&&br&主板的主要功能是让你的外置拓展设备连接到一起,并且进行高效率的协作运算。&br&&br&&b&但是“连接”的方式,和连接的效率,是最直接影响主板价格的因素。&/b&&br&&br&&b&其实,高端主板和低端主板的区别。&/b&&br&&br&&b&就等于高端轿车和普通轿车的区别。&/b&&br&&br&&b&就像普通轿车的后视镜不会自动发热清除水雾。&/b&&br&&br&&b&但是高端轿车有这个功能。&/b&&br&&br&&br&&img src=&/460ff15d6bdfe068a879490_b.jpg& data-rawwidth=&847& data-rawheight=&5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7& data-original=&/460ff15d6bdfe068a879490_r.jpg&&&br&&br&&b&所谓极致。&br&&/b&&br&&b&高端轿车的抗撞(取决机箱硬度),可靠性(CPU、电源),但主板只提供基础的附加功能,所以拿后视镜做比喻是对的,所以主板是细节的勾勒,并不是一台电脑的主要功能的对比。&/b&&br&&br&&br&&b&请讨论主板问题,别扯高端汽车和低端汽车的梗了,谢谢了各位!&br&&/b&&br&(不准转载,谁转载,等着老子找维权骑士搞死你们。)
前言:“妈的,都是Win7 64位,为什么他是I7 4790k,我也是I7 4790k,固态硬盘和他是一个牌子,他为什么开机速度是3秒。我是10秒???什么情况?”(主板不支持UEFI+GPT启动,再好的配置,再好的硬盘、开机速度也是渣渣。)“狗日的,叫你别把手机放话筒和…
&b&前面的都让开!!!这事我干过,我来说!!!&/b&&br&&img src=&/ea297a697e8d739b3fcaa862ae1fc03f_b.jpg& data-rawwidth=&512& data-rawheight=&5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2& data-original=&/ea297a697e8d739b3fcaa862ae1fc03f_r.jpg&&&br&家里的破电脑是我上初一的时候买的,联想啊有木有,刚买来的时候那叫个快啊,打CS都不带卡的!!&br&&img src=&/a1a6adabf95f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a1a6adabf95f_r.jpg&&对,就是他,&b&家悦系列&/b&,具体型号忘了,还有100分学校的那个!&br&就这样愉快的到了高二,尼玛,CS不流行了,流行CF了,各种卡啊,机箱发热导致偷偷玩一会妈妈一回家就摸机箱啊!!导致我偷了学校实验室的酒精回家,倒在毛巾上擦机箱降温啊!!导致妈妈回家问怎么酒味好浓啊!!!&br&&img src=&/13af53d0b_b.jpg& data-rawwidth=&274& data-rawheight=&22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4&&&br&硬盘80G,分4个区,你叫我怎么用win7?叫我怎么打仙剑奇侠传?怎么愉快的玩CF?&br&告诉妈妈后,妈妈嘲讽的说:慢?你看这哪里慢!然后四二个带两个王结束了这局斗地主!&br&&img src=&/94ac38bd20faf7a8e5a734_b.jpg& data-rawwidth=&94& data-rawheight=&12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94&&&br&求爸爸,爸爸嘲讽的说:慢?你看这哪里慢!打开了同花顺,然后全仓入了中国石油!&br&&img src=&/aaf00fe5b994dba2cc7389_b.jpg& data-rawwidth=&244& data-rawheight=&2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4&&平复一下心情...&br&这尼玛是要逼死我的节奏啊!&br&回书房后,在想怎么办,叮!&b&答案就在眼前有木有!&/b&&br&晚上就偷偷跑去放电脑的房间,历时一小时没有动静的拆开了电脑机箱,&b&拔掉了不知道那的一个接头。&/b&然后就乐呵呵的去睡觉了!&br&第二天以为万事大吉,然后去上学,出门之前还向着电脑鞠了一躬表示歉意!&br&放学回来妈妈还在斗地主,手里留了一张3,点了托管。&b&电脑竟然好了!!??&/b&&br&&img src=&/41afcdca2a76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10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41afcdca2a76_r.jpg&&什么情况!&br&原来是楼下修电脑的中二青年竟然被请来,插上了插头,并且收了50块钱,你信不信!&br&&br&痛定思痛,又是个月黑风高夜,一个没穿衣服的黑影拎着一把螺丝刀溜进了房间,熟练的拆开了机箱,邪恶的凝视了一番,似乎心中有了答案。&b&要干就干一票大的,不能给自己,给这个家庭留后路!&/b&也就是这个裸体的少年,做了这辈子最对的一个决定:&b&在主板上拔掉了一个非常小的电容!!!&/b&&br&&img src=&/25d6f32cbeb7b2ed2dec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20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img src=&/3f82c7d138ab58a03910adf527ce00e2_b.jpg& data-rawwidth=&350&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0&&&br&不要犹豫,上面两个二选一,我拔掉的是黄色的一个片,就是上面那种。&b&&u&太大的不要拔,会被发现的。&/u&&/b&&br&第二天上学,放学,回家!&br&这回妈妈没有斗地主,地上蹲了个中二青年纠结的用着各种仪器测!&br&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br&测你妹啊。&b&我真的不信你能发现一个电容没了!?&/b&&br&&b&中二青年摇了摇头,哎,换电脑吧,不知道问题在哪。估计问题在主板,但是只换主板跟现在的硬盘什么的不兼容,只能换电脑了。&br&&/b&&img src=&/fc61f8dc792cc95f292d69fa8e41cea0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13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fc61f8dc792cc95f292d69fa8e41cea0_r.jpg&&&br&&br&然后就是买电脑,那么家里谁懂电脑呢?哈哈哈哈哈,必须是我!!!!&br&然后:&br&&img src=&/b9aedc4b6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b9aedc4b6_r.jpg&&哈哈哈哈哈哈哈哈!&br&就不匿名,爸爸妈妈又不玩知乎。&br&&b&现在想想,如果他们知道了当年我的机智,一定会说:&/b&&br&&img src=&/9af334e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5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9af334ee_r.jpg&&&br&&b&楼下有说你懂电脑,竟然买了个台式机,哈哈哈!为什么不自己组装!!!&/b&&br&&img src=&/1ba044de784e0ae216f257c5a4193dfc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1ba044de784e0ae216f257c5a4193dfc_r.jpg&&那么在此,首先要批评一下 &a data-hash=&ba8e6f4ddb8& href=&///people/ba8e6f4ddb8&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胡京煜& data-tip=&p$b$ba8e6f4ddb8&&@胡京煜&/a&同学,显然当年的我是一个机智的共产主义青年团成员。&br&为什么不组装呢!!我何尝不想啊!!!但是可行么?来,我们论证一下下~&br&&b&1.当年的我上高二,家里人可不能让我随随便便分心啊!&/b&&br&&b&2.爸爸等着炒股票,妈妈等着斗地主,你让我如何搞一堆零件然后慢慢组装,当年的我还是个团员啊喂,刚从少先队员进化来的,手艺不精啊你可懂!!!&/b&&br&&b&3.如果不买当时最好的台式机,而是去组装,这在爸妈看来不亚于今天我们看自己买零件组装手机的难度。&/b&&br&&br&&br&&b&那么,这项工作很可能会落在谁身上呢?&/b&&br&&b&答:&u&中二青年。&/u&&br&&/b&&img src=&/82c02b695f4c13a01ca1a32af06f1195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29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我曾幻想,如果当时真的执意组装,那么很可能第二天是酱紫的:&br&放学后,妈妈依然在斗地主,一上来先两个炸试试鼠标,没错,电脑桌旁的中二青年摆弄着机箱,然后说:调试好了,你看我帮你挑的电脑不错吧,能斗地主能上网,还能让你的儿子不玩游戏,哈哈哈哈哈哈哈!&br&&img src=&/053b5ddde83d479eaea63_b.jpg& data-rawwidth=&391&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1&&&br&&br&回到题主的这里,我们看看。拔一个电容对不是精通电脑的人来说......显然没有任何痕迹。不拔也可以,反复左右折会折下来,断掉的地方很像一个电烙铁点过的地方,看不出什么的。
前面的都让开!!!这事我干过,我来说!!!家里的破电脑是我上初一的时候买的,联想啊有木有,刚买来的时候那叫个快啊,打CS都不带卡的!!对,就是他,家悦系列,具体型号忘了,还有100分学校的那个!就这样愉快的到了高二,尼玛,CS不流行了,流行CF了…
看了看已有的答案,我想是时候把我用的终极版方案公布于众了。 &br&&br&真正的优雅不留痕迹,甚至,你都不需要打开你的主机机箱... &br&&br&效果:主机直接变砖,即使你狂按开机键也毫无反应,就像没有插电源线一样(当然电源线是插着的)。 &br&&br&防伪性能:即使请来了修电脑的中二小哥,把电脑大卸八块最后也只能一脸无奈的说这电脑我修不好了:p &br&&br&这个方法甚至没有违反保修条例,因为无法查出是人为损坏。 &br&&br&好了,上面吹了这么多,该讲讲实际的了:) &br&&br&说到电脑的操作系统,大家都不会陌生把,什么xp啊,win7,win10之类的。可是你知道你家电脑上总共有多少个操作系统么? 你可能会说我家电脑就装了个win7,那就只有这一个系统呗? &br&&br&其实不是的,每一台正常工作的电脑至少是有2个系统的,一个叫基本输入输出系统,英文名是bios,它是电脑软件系统里面最底层的系统,另外一个才是大家所熟悉的xp,win7什么的。(看吧,你们的电脑知识早就还给老师了) &br&&br&电脑启动的时候首先加载的就是bios系统,它是负责给电脑自检,检查一下电脑上有什么硬件,是不是正常工作之类的,之后再根据启动顺序查找硬盘上安装的操作系统并加载。 &br&&br&看到这里你应该能明白为什么把电脑上win7卸载了电脑还能正常开机的原因了把,因为电脑最基本的输入输出系统还在,也就是电脑还能完成开机-自检的活动,最后停留在引导界面不动了。 &br&&br&但如果我们把这个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给卸载掉,电脑自然无法完成开机-自检这种最基本的活动了也就是变砖了。 &br&&br&好,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样才能卸载掉这个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呢? 像卸载软件那样到控制面板里点个卸载就完事了? 当然不是! 这个系统对电脑而言是很重要的,这个系统专门保存在电脑主板一个叫bios芯片的地方,怎么能让用户说卸载就卸载呢;p &br&&br&&br&别急,我们还有另一条路可以走。一般电脑厂商都会提供给用户bios刷新工具以便后续更新bios软件,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工具但要耍点伎俩让刷新失败(对,跟手机刷新失败变砖一个道理)&br&&br&&br&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你需要一个bios刷新工具和一个对应电脑型号的bios文件。&br&&br& 一般来说品牌机的话在官网下载区都会有对应电脑型号的刷新工具和对应bios下载,组装机的话到主板官网上也能下载到这两个文件。&br&&br&就绪之后可以干正事了,打开刷新工具,选择bios文件,深吸一口气,点击开始刷新,然后它会显示一个进度条,整个刷新过程要几十秒到一分钟,我们当然不能等它刷新完成,就在刷新的过程中,pa的一下拔掉主机的插头,让它刷新失败,然后再开机试试,不出意外的话主机就已经变砖了。如果你遇到的是坚强版的电脑还能开机的话那么多来几次,绝对屡试不爽(自带刷不死功能的主板例外)&br&&br&好了,大功告成,但是如果题主在刷死之后第二天又反悔了,跑来知乎上题问怎么办 :(&br&&br&好吧,我决定在这里不仅给毒药而且给个解药&br&&br&对于要救活刷死的电脑,先要打开机箱,看看主板上bios芯片是通过插座固定的还是焊住在主板上的,如果是前者,恭喜你,你可以找一台主板型号相同的电脑通过热插拔的方式再把完整固件刷回去,或者找淘宝上提供bios代刷服务的店铺搞定,如果bios芯片是焊死在主板上的,那么只有换主板了....换主板....换主板..&br&&br&反正无论那一种情况要补救都是很麻烦的,所以题主三思而后行啊...&br&&br&&br&正文完。&br&&br&其实回答完这个问题本答主内心是非常不安的,因为不知道又有多少二十一世纪的好少年要被答主带坏了,所以在这里强调:本回答旨在科普相关知识,不推荐采用这种方式,毕竟做人还是得光明正大的好。&br&&br&纠结了一下,还是不匿吧,毕竟知乎首答,看官给个赞呗,~
看了看已有的答案,我想是时候把我用的终极版方案公布于众了。 真正的优雅不留痕迹,甚至,你都不需要打开你的主机机箱... 效果:主机直接变砖,即使你狂按开机键也毫无反应,就像没有插电源线一样(当然电源线是插着的)。 防伪性能:即使请来了修电脑的中二…
来自子话题:
&p&启动和重启还是有区别的。启动原理的详细描述见这篇文章:&a href=&///?target=http%3A//blog.szm.me/the-starting-process-of-a-compute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计算机启动过程&i class=&icon-external&&&/i&&/a&。如果觉得文章太长可以看下面的描述。&/p&&p&CPU通电之后,内部所有寄存器的状态是已知的。在这些寄存器之中,有一个寄存器叫做eip(64位CPU中叫做rip),它的取值代表了CPU即将执行的下一条指令的内存地址。CPU通电之后eip值为0xffff0,而这个地址恰好位于BIOS ROM之中(内存不全是内存条),因此CPU通电之后,首先开始执行的是BIOS中的代码。BIOS会首先进行自我检查(POST),然后寻找可引导设备。一般来说,操作系统都是从硬盘上引导的,这时可引导设备就是硬盘。BIOS只会把可引导设备的第一个扇区(512字节)读入内存0x7c000的位置,并跳转(jmp)到0x7c000的位置开始执行其中的代码。512字节显然装不下一个OS,因此大多数OS都在这512字节内存放引导程序(bootloader),引导程序的作用就是加载完整的OS到内存,并开始执行OS代码。&/p&&p&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OS自己处理了。&/p&&p&下面来说一下重启,这里的重启是指软件控制的重启。DOS系统并没有关机和重启功能,关闭DOS系统的正确方法就是直接拔电源。软件实现重启,就需要具备控制电源的能力,这种能力需要ACPI的支持。&/p&&p&ACPI代表Advanced Coniguration and Power Interface,最初是英特尔、微软和东芝联手制定的一套标准。通过这个标准,OS可以向ACPI发送命令,实现对电源的控制。但是由于ACPI过于复杂,多数OS(据我所知)都使用ACPICA(&a href=&///?target=https%3A//www.acpica.org/&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acpica.org/&/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作为管理电源的模块。对于重启,只需要向ACPI发送Reset命令,电脑就会自动重启,而OS感觉上就好像用户切断了电源又重新启动一样。&/p&&p&当然,OS在发送ACPI命令之前,必然要停止所有服务,并等待一些操作完成。&/p&&p&此外,我在网上找到了Stack Exchange上的这个回答:&a href=&///?target=http%3A///questions/294681/how-does-a-computer-restart-itsel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reboot - How does a computer restart itself?&i class=&icon-external&&&/i&&/a&,值得去看一下。&/p&&p&题外话:如果自己编写OS,实现重启还有另外两种不那么优雅的办法。&/p&&p&第一种方法是用lidt指令加载一个大小为0的IDT,这会导致CPU产生双重错误,CPU遇到这种严重错误就会自动重置,效果就像重启一样。&/p&&p&另一种方法,是通过8042键盘控制器向CPU的RESET引脚发送信号,同样能导致CPU重置。&/p&&br&
启动和重启还是有区别的。启动原理的详细描述见这篇文章:。如果觉得文章太长可以看下面的描述。CPU通电之后,内部所有寄存器的状态是已知的。在这些寄存器之中,有一个寄存器叫做eip(64位CPU中叫做rip),它的取值代表了CPU即将执行的下一…
布加迪的发动机装一个自行车轮子你觉得呢?
布加迪的发动机装一个自行车轮子你觉得呢?
追求任何重要工业品国产,这是病,得治。&br&&br&说来好笑,在欧美发达国家,好像大家都没有这么敏感。光刻机技术攥在荷兰日本手里,这是微电子的上游,也没见美国有意见,因为人家已经有了多年积累,然后又同属皿煮国家不担心禁运,何乐而不买?这世界毕竟资本的话语权第一,放着术业有专攻的古训不遵守,非要去钻死胡同,华尔街分分钟把你们CEO干趴下。&br&&br&再说中国。这么多年中国也搞了不少号称的攻坚项目,比如某CPU啦,某操作系统啦,还有各种民用领域的电子器件芯片等等,有人提到还有某中部地区注册资本只有一亿人民币的微电子公司搞的GPU。结果你也看到了,是什么呢?就是没有结果。这些世界N流产品就算造出来了也不会有人买,难道项目上马时负责人心里不清楚这点吗?当然清楚。但是他们一开始就不是冲着经济效益去的,他们需要的只是经费,经费,和经费。最后的成果能出个玩意儿让人摸摸看看就行,领导是不会真的拿去测试的,大众么,就更拿不到啦。你如果在这样的项目组里工作过,你就能感受到其中的氛围,基本就是:我们这个项目对某某公司的某某产品依葫芦画瓢(稍加改动不然无法吹创新),省略无数feature因为这些都不是重点而且会大大增加项目复杂度,但即便这样,人家有一些关键性能好牛逼呀真像是黑科技我们也不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这样吧我们田忌赛马一下也捣鼓点他们比不上的指标,比如在某种极端测试条件下的某某指标呀啥的。于是咔咔几下中国的某项空白填补了,钱也花出去了,目标完成!做出来的东西一堆BUG甚至只能算个残产,因为很多情况下根本不work,但是who cares?&br&&br&其实操作系统,CPU,GPU,航空发动机等等不能国产一点也不丢人,想想看这些东西都是老大吃肉老二喝汤后面连渣都捞不到的行业,中国起步晚,赶不上是正常,只能静待下一波技术浪潮弯道超车。丢人的是什么呢?丢人的是堂堂一个大国,竟然没有几件能称雄世界的高科技工业产品(想想中国自己有几项技术是精益求精享誉全球的?),行销世界的不是毛巾就是袜子,不是板凳就是玩具,就连高端的制造业的代表富士康也是呆湾来的。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但最重要的是中国的公司管理制度和某些制度的落后,细细说来,又能开一篇新帖了。
追求任何重要工业品国产,这是病,得治。说来好笑,在欧美发达国家,好像大家都没有这么敏感。光刻机技术攥在荷兰日本手里,这是微电子的上游,也没见美国有意见,因为人家已经有了多年积累,然后又同属皿煮国家不担心禁运,何乐而不买?这世界毕竟资本的话…
来自子话题:
&b&任何不以是不是为前提的为什么都是耍流氓&/b&&br&&br&要说风扇向哪个方向吹,首先应该要知道风道的概念,对台式机来说,大多数情况应该是这样的&br&&img src=&/55d585a02bd5c459f46e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3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55d585a02bd5c459f46e_r.jpg&&&br&这是Intel定义的38度机箱风道,虽然现在看已经很落后了,但颇有参考意义&br&这种风道下,风扇应该是这样的&br&&img src=&/ffdbaef07c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5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ffdbaef07c_r.jpg&&请自动把这些丑陋的箭头脑补漂亮一些,这个是下压式风扇,可以看出,此风扇的原理是,CPU的热量通过鳍片带到上层,风扇吹来冷风,把热量带走,这个就是最常见的台式机的CPU散热器。&br&当然,还有相比来说不太常见的,这就要提到一个关键部件--热管&br&&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zh-tw/&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view/383640.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热管_百度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给个度娘的解释&br&&img src=&/5c8daaee2c883fc229da1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5c8daaee2c883fc229da1_r.jpg&&这是这货,以下三种的核心都是热管&br&1.台式机塔式散热器&br&&img src=&/e11edbd944b38d81d7df9fa3b1bd9424_b.jpg& data-rawwidth=&331& data-rawheight=&22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1&&&br&2.显卡散热器&br&&img src=&/be5acb6bba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be5acb6bba_r.jpg&&&br&3. 笔记本散热器&br&&img src=&/aea2a7eb44d1c1f014d96d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aea2a7eb44d1c1f014d96d_r.jpg&&&br&&br&&img src=&/0ff1e3c301d17e34bc2530eacae46261_b.jpg& data-rawwidth=&425& data-rawheight=&2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5& data-original=&/0ff1e3c301d17e34bc2530eacae46261_r.jpg&&&br&其实从以上机种常见的计算机主动散热方式来看,其实都是“风扇对着CPU吹”的,所以题主所谓的“为什么电脑的风扇背对CPU吹”不成立,这个问题也就完结了,但是,世界总有特例:&br&&img src=&/5d9adf3a88bfe9fbc13cd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5d9adf3a88bfe9fbc13cd_r.jpg&&&br&首先是机架式服务器风扇:风扇在主要发热部件之间,首先,冷风被风扇吸进来,先通过发热较低的南桥,内存,硬盘,阵列卡等部件,接着通过风扇,再通过发热较高的CPU或/和其他计算单元,再从尾部排除,最后被机房的热交换系统带走&br&&br&然后是这货:&br&&img src=&/9dca0bbc8fc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9dca0bbc8fc_r.jpg&&&br&这个应该就是楼主说的那种情况了……&br&&br&版权声明: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各自作者
任何不以是不是为前提的为什么都是耍流氓要说风扇向哪个方向吹,首先应该要知道风道的概念,对台式机来说,大多数情况应该是这样的这是Intel定义的38度机箱风道,虽然现在看已经很落后了,但颇有参考意义这种风道下,风扇应该是这样的请自动把这些丑陋的箭…
来自子话题:
计算机启动的过程:&br&&br&1. 内部电路加载BIOS(这一步有些是硬件自动完成的)&br&2. BIOS完成计算机自检,尝试识别可引导设备(光盘、硬盘、U盘、网络等)&br&3. BIOS加载bootloader,把控制权交给bootloader&br&4. bootloader加载启动器(对于Win来说,可能是NTLDR之类的,对于Linux来说,可能是grub),控制权转交给启动器&br&5. 启动器加载操作系统,控制权转交给操作系统&br&&br&重启的过程:&br&&br&1. 操作系统关闭当前所有运行的任务、释放资源&br&2. 跳转到BIOS的启动地址,或者向指定硬件寄存器写入特定的值&br&3. CPU会自动加载BIOS,然后执行计算机启动过程的第1步&br&&br&所以操作系统并不是自己打开自己,而是靠BIOS加载的。&br&以上讨论仅限x86/PC平台。
计算机启动的过程:1. 内部电路加载BIOS(这一步有些是硬件自动完成的)2. BIOS完成计算机自检,尝试识别可引导设备(光盘、硬盘、U盘、网络等)3. BIOS加载bootloader,把控制权交给bootloader4. bootloader加载启动器(对于Win来说,可能是NTLDR之类的,…
来自子话题:
中低端,那大概就是不超频的意思吧? &br&&br&这种档次的主板讲究价格实惠性能稳定,&br&首先不推荐华硕,中低端产品缩成狗,价格还死贵死贵。不过华硕的BIOS真的非常好,胜过华擎微星技嘉,不吹不黑。&br&再次不推荐各种代工杂牌,什么铭瑄昂达七彩虹之类的,都是代工贴牌货,要么连图形化BIOS都没,要么BIOS功能非常差,连主板风扇转速都无法控制。&br&再次次不推荐映泰,因为主观上,我非常反感映泰这个牌子。14年下半年各种贴吧论坛上突然出现一大批疯狂的映泰吹,吹供电,吹hifi,动辄 “八相供电 + HIFI极致体验”,实际上供电都是并联的根本不是真八相,HIFI也没卵用。而映泰还存在一个致命问题,BIOS中依然无法实现对主板风扇的有效控制。我不确定映泰150 170系列的主板是否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对映泰的反感已经在我脑子中根深蒂固了。&br&&br&剩下的三家,技嘉微星华擎。华擎用料最多,但是小毛病确实也最多,不论华擎粉丝要怎么辩解,反正事实是华擎返修率在四大厂中最高,另一个不太具有代表性的事实是我买过的5个华擎主板中有4个出问题了。&br&&br&&b&以1150主板为例,为什么不提1151主板,因为1151板子目前用的还不够多,网上的用户反馈比较少。其实主要就是我孤陋寡闻没买过1151主板,而1150主板我给各路朋友同学装过二三十块。&/b&&br&&br&&br&华擎主板我推荐以下几款:&br&B85M-DHS,最便宜的B85M,经常卖出289 299的神价,价格直逼各路杂牌,但是无论做工用料还是BIOS都要比杂牌好。&br&B85杀手,高规大板,被一些网友认为是贫民标配,用料非常豪华,看外观就让人爱不释手。我买了俩,才坏了一个!价格499。&br&Z97 极限玩家6,同样是用料非常好的主板,超频能力卓越,属于Z97中的良心产品,价格同城在800左右。&br&Z87 极限玩家3,真正的性价比之王,售价400左右,曾经卖过359的神价,359元买八相供电镀金电容intel网卡的主板,你确定你没做梦吗?反正我是无法理解。性能完爆一切B85。可惜这个主板卖的时间不长,很早就下市了。这板子我有一块,拿到手上就知道,绝对比大多数低端Z97要强的多。&br&&br&微星主板&br&B85M-E45,图吧认证的堆料小板,性价比出色,才400元,真值!这板子秒杀了大多数B85M,顺带把自家更贵的B85M也秒了,不知道微星是怎么想的。&br&可怜的B85 G43 Gaming,2014年的时候很火,现在风头完全被同价位的B85 progamer和B85 g1b6盖过,我甚至都忘了微星有过这么一款B85中的顶级。&br&z97 gaming3,作为Z97,六项供电确实少了点,而且也不支持SLI,但是作为gaming系列,无论是做工用料还是稳定性都要比各家缩水板要好的多,而且包装里面内容非常丰富哦,当然,M2接口和杀手网卡屁用都没。推荐这个板子的唯一理由就是,他很便宜。经常卖出700出头的价格,活动期间卖过650,把一众600元B85的脸都打肿了。&br&&br&技嘉主板:&br&B85M-D3H,作为小板,做工用料比更贵的大板缩水王B85 HD3还要好,价格500也算实惠,在华硕B85M-GAMER出来之前,技嘉这款B85M-D3H算是小板中最强也是人气最高的。&br&B85 G1.snper.B6,号称最强B85,并联八相供电,修复了B5版本存在的一些问题,散热片非常好看搭配绿色的信仰灯也漂亮但是实际上装上去之后就基本看不到了有什么卵用啊。什么魔音真的会有用吗?刚出来的时候卖750后来价格降到600出头,作为B85虽然有点贵了,但是如果你有信仰,你喜欢绿色,那还是买吧。&br&&br&华硕主板:&br&我只推荐B85 PROGAMER,价格600,同样并联八相供电,同样散热片非常好看搭配红色的信仰灯也漂亮但是实际上装上去之后就基本看不到了有什么卵用啊。什么声波雷达真的会用吗?&br&B85M-GAMER,如果喜欢华硕的也可以买,价格500,唯一的缺点是机箱风扇接口缩太多。 有人觉得技嘉B85M-D3H这种主板上元件太多太挤反而容易出问题,说的也很有道理,但是飞机场还是飞机场,必须黑。
中低端,那大概就是不超频的意思吧? 这种档次的主板讲究价格实惠性能稳定,首先不推荐华硕,中低端产品缩成狗,价格还死贵死贵。不过华硕的BIOS真的非常好,胜过华擎微星技嘉,不吹不黑。再次不推荐各种代工杂牌,什么铭瑄昂达七彩虹之类的,都是代工贴牌…
上个星期「深圳湾」实地探访了一家深圳的 PCB 板厂,经历了整个 PCB 板生产的流程。&br&&br&&img src=&/08d4ce8210628adf07ad34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08d4ce8210628adf07ad34_r.jpg&&&br&&i&将电脑上的电路图通过类似照相馆曝光照片处理的方式曝在板子上。已经刻录的板子,曝光的地方则是需要去掉的地方。&/i&&br&&br&关于上面的问题和工厂人员也做了讨论,除了上面的某些小功能外,其实不管是用黑色还是绿色或红色只是工厂的不同上油喜好而已,没有特别的说法。&br&&br&&img src=&/4efb6067d78eaea1fffc32a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4efb6067d78eaea1fffc32a_r.jpg&&&br&&i&镀锡后通过药水缸去除掉非线路部位的铜。&/i&&br&&br&&img src=&/ce223f7a1a92f3c0ac4e76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ce223f7a1a92f3c0ac4e76_r.jpg&&绿油能起到保护线路的作用。&br&&br&另外,黑色还有吸光作用,对于某些板子稍微外漏的产品,黑色还能避免板子在亮灯时被轻易看到。&br&&br&&img src=&/bf0eb27ffec9d36a5894333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bf0eb27ffec9d36a5894333_r.jpg&&腾讯小小Q脚上LED亮起来时,可以看到绿色的电路板&br&&br&&br&PCB,作为硬件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几乎遍布于任何硬件产品中。在一件件精美的产品外壳内,它总是以坚硬的身体默默的承载着各种信息的流动。而一般一块 PCB 板出厂价格在一元钱左右(当然也不排除苹果这类昂贵的板子),而这一块小小的 PCB 板却需要动用几百号工人通过上百道工序使用几千万的制造设备才能完成。&br&&br&整个过程从钻孔、酸碱处理、沉铜锡镀、曝光印刷、联网通电,各种工序严丝合缝,稍有差错则有可能返工重做。&br&&br&详细内容请见:&a href=&///?target=http%3A///featured/1003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1 元钱 PCB 板,一段近百道工序的漫长「旅程」&i class=&icon-external&&&/i&&/a&
上个星期「深圳湾」实地探访了一家深圳的 PCB 板厂,经历了整个 PCB 板生产的流程。将电脑上的电路图通过类似照相馆曝光照片处理的方式曝在板子上。已经刻录的板子,曝光的地方则是需要去掉的地方。关于上面的问题和工厂人员也做了讨论,除了上面的某些小功…
来自子话题:
显卡的技术含量通常比主板低不少。&br&&br&显卡在确定其性能定位后,只需要考虑供电/运行稳定性(质量)、以及散热和噪音等问题。&br&&br&而主板,除了与显卡类似,需要考虑电路设计、供电/运行稳定性和散热、噪音外,其“软件”层面所占的比例也不小,这就是BIOS程序的设计。&br&&br&为何ASUS的Republic of Gamer系列成为DIY发烧友的首选?除了做工优良,外观YY和品牌效应外,其BIOS的设计才是这个系列的灵魂:稳定、参数丰富可玩性强,同时兼顾普通用户、超频能力出色(这个与硬件设计有关,但与BIOS研发关系更密切,参见前DFI的垃圾做工和强悍性能)等等。而ASUS甚至在最近推出的几款顶级ROG主板上,加入了OC Key配件,实现了无需重新启动,即可通过键盘操作在屏幕上修改BIOS配置并立即生效(硬件级别的,非软件)。&br&&br&而显卡行业,由于厂商都希望与其他家形成差异化竞争,凸显自己有而别人没有的优势,所以目前也逐步在向主板的做法靠拢,但差距仍然较大。比如ASUS的ROG、MARS、ARES系列显卡,MSI的Lightning、HAWK系列,EVGA的Classified系列等,都具有独当一面的特色。显卡软件方面ASUS家有GPU Tweak、与主板BIOS紧密结合的VGA Hotwire等;MSI有Afterburner(Rivatuner变异体);EVGA有Precision(同样是Rivatuner变异体)。&br&&br&所以,作为一个资深硬件发烧友(绝非自夸),我的选择是:&br&&br&主板我一直选ASUS ROG系列。之前用过MSI和Gigabyte的板子,但MSI仅限堆料,BIOS极差,后续支持也不到位。Gigabyte无水货,售后有保障,BIOS做的还行,但比起ASUS有差距,同时造型不够犀利,新奇亮点不多,无类似ROG的顶级系列(Extreme系列也太平庸,Assassin系列外形真的很丑)。超频能力和稳定性,ASUS和Giga倒是差不多,或ASUS小胜。&br&&br&显卡通常情况下我会选任意主流品牌公版(nVidia或AMD提交给制造商的“参考级”设计),可保证稳定性和超频性。在遇到特别优秀的非公版产品时,也会偶尔尝试,不过顶级显卡通常情况下是没有非公版的,一方面是nVidia和AMD不允许出现非公版(怕没做好砸了招牌),另一方面是厂商实力相对于GPU原设计公司,还是有差距。不过也有例外,比如ASUS的MARS/MARS II和ARES/ARES II,以及其他一些大厂的非公版顶级双芯卡。(PS:我更喜欢最强单芯卡,组成SLI。是的,我是NFAN~~)&br&&br&阶段性总结:主板ASUS,显卡任意品牌顶级系列&br&&br&至于七彩虹,广告做得好,噱头找得好,但实力就那样,无法与巨头们抗衡。&br&&br&华擎最初是由华硕投资成立的,后来华硕调整内部架构,将华擎剥离,华擎又跟和硕合并成为一家人。而和硕也是从华硕剥离出来的......(华硕当时把代工业务剥离成了两家公司:和硕和永硕。和硕负责PC相关业务的代工,如主板、笔记本等。永硕负责模具、游戏机、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硬件等产品的代工)。一开始是和硕为华硕代工板卡和笔记本,后来完全独立运作之后跟华硕闹僵了(个人觉得更可能是为了资本运作和拿到更多订单,毕竟ASUS的笔记本销量相比Apple和Sony之流还是差距不小),现在应该基本没有为华硕代工任何产品,转而运营自己的华擎品牌以及为其他品牌代工(比如Apple)。&br&&br&也就是说,ASUS是爹,华擎跟和硕是赶出家门/离家出走的亲兄弟+搞基,和硕在华擎背后充当那个“成功男人背后的男人”
显卡的技术含量通常比主板低不少。显卡在确定其性能定位后,只需要考虑供电/运行稳定性(质量)、以及散热和噪音等问题。而主板,除了与显卡类似,需要考虑电路设计、供电/运行稳定性和散热、噪音外,其“软件”层面所占的比例也不小,这就是BIOS程序的设计…
来自子话题:
觉得冯东赞同的&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郭小闲& data-hash=&2ab745f628d4afc315f0& href=&///people/2ab745f628d4afc315f0& data-tip=&p$b$2ab745f628d4afc315f0&&@郭小闲&/a& 的答案更专业。我的答案只是上课与资料的道听途说,各位权当补充吧。&br&我反对将 UEFI 叫做 UEFI BIOS 这样不知所谓的东西。&br&没有涉硬经验,不熟悉的领域我就不多言了。&br&- - -&br&不存在。&br&&br&BIOS 不是唯一的检查硬件环境、载入硬件的唯一方式。而且 &b&BIOS 只是 IBM 在 PC/AT 下的「历史遗留」解决方案,一个比较差的解决方案。&/b&&br&&br&BIOS 的「挂载实模式的中断」方式来加载硬件,驱动代码大小有限制(128 KB),只能是 16 bit,并且代码是直接运行在 CPU 上的。因此对硬件商来说,不同 CPU 架构的机器的兼容性很难完成。&br&&br&&b&UEFI 就是为了解决这些各种问题而提出的解决方案。苹果从第一台 Intel Mac 上就使用了 UEFI。&/b&(In January 2006, &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Apple_In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pple Inc.&i class=&icon-external&&&/i&&/a& shipped its first &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Apple%25E2%Intel_architectur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ntel-based Macintosh computers&i class=&icon-external&&&/i&&/a&. These systems used EFI instead of &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Open_Firmwar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Open Firmware&i class=&icon-external&&&/i&&/a&, which had been used on its previous PowerPC-based systems. [^1])&br&&br&- - -&br&话说为什么 BIOS 那么久还没死掉?&br&&br&嘛,UEFI 本来是 Intel 基于 IA-64(Itanium)架构提出的技术,记得貌似最初提出来的时候是闭源的。相比之下,虽然 BIOS 落后,但全套 IBM PC 的资料都是公开的。大多数 PC 制造商都怕用了 UEFI 就不支持 x86、x86-64(AMD64)了,又怕用了 UEFI 只能用 Intel CPU 受人钳制。况且,用 BIOS 也死不了人嘛。&br&&br&后来,Intel 可能是真心觉得 BIOS 是时代的残余,是阻碍我大微机发展的关键。所以拉了好多硬件商成立了一个联盟,专门制定 UEFI。苹果就是其中一个。&br&&br&[^1]: &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Unified_Extensible_Firmware_Interfac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i class=&icon-external&&&/i&&/a&
觉得冯东赞同的 的答案更专业。我的答案只是上课与资料的道听途说,各位权当补充吧。我反对将 UEFI 叫做 UEFI BIOS 这样不知所谓的东西。没有涉硬经验,不熟悉的领域我就不多言了。- - -不存在。BIOS 不是唯一的检查硬件环境、载入硬件的唯一方式。…
来自子话题:
&blockquote&Q1:这个BIOS在当时有什么独特之处,为什么它使IBM电脑强于其他公司?&/blockquote&它的独特之处在于IBM是行业领导者,其他人造东西要兼容IBM。有点类似现在苹果,大家造手机要像苹果。复制BIOS是为了使得自己的PC产品在各方面兼容IBM,特别是软件,也就是DOS。为了实现这一点,必须知道BIOS提供的API(中断)都做了些什么,才能复制出一样的功能。&br&有人说IBM的BIOS 源代码是开放的(待补链接),所以不需要反向工程。&del&这其实不太对,类似Win32的API有很多并未公开的细节一样,虽然IBM BIOS源代码有手册,但是由于很多细节并未开放,所以需要Dump实际芯片的内容拿来和源代码对照才能开发出能用的BIOS。&/del&上面一段说的不对,是因为IBM开放了源代码所以不能直接复制不然就是侵犯知识产权,所以很多厂商采取了dump芯片的方法来复制。但其实这么做也是非法的。合法的做法先检测BIOS开放了什么API,然后自己写代码来复制它的功能。Compaq就是这么做的(似乎)。&br&&br&&blockquote&Q2:通过示波器测量引脚电压如何找出BIOS芯片的?&/blockquote&这个…有点扯。不过简单说,通过引脚电压可以看出芯片在什么时候运行,通过这个可以推断出哪块是BIOS哪块是ROM什么的。&br&&br&&blockquote&Q3:这个记录地址数据背后的原理是什么?&/blockquote&当年的芯片是单并行,大致上说每个输入输出的位对应一个脚,只要知道每个脚上的电压就知道当前传输的数据是什么内容。在影片里表现成了用一个灯板反映当前数据,实际上根本不需要这么个玩意。可能调试的时候有点用吧。&br&&br&&blockquote&Q4:为什么在他的计算机上显示出了代码?&/blockquote&那不是什么汇编语言代码不要听他瞎吹。就是机器码,而且不一定是执行代码。那些数字就是单纯的BIOS芯片的内容。&br&&br&&blockquote&Q5:得到汇编语言代码了,怎么克隆出芯片(程序)?&br&&/blockquote&最简单方法:直接存进另一块一样功能的芯片即可。&br&当然实际上要经过反编译,然后修改一些细节,再放进自己的电脑的BIOS里面。&br&&br&顺便一说,这部挺扯的。
Q1:这个BIOS在当时有什么独特之处,为什么它使IBM电脑强于其他公司?它的独特之处在于IBM是行业领导者,其他人造东西要兼容IBM。有点类似现在苹果,大家造手机要像苹果。复制BIOS是为了使得自己的PC产品在各方面兼容IBM,特别是软件,也就是DOS。为了实现…
PCI-E 插的是外设,牵涉到的厂商那么多,怎么搞一年一换&br&CPU Socket 就简单多了,只有 CPU 厂和主板厂,两边通下气,都有钱赚,多好的事
PCI-E 插的是外设,牵涉到的厂商那么多,怎么搞一年一换CPU Socket 就简单多了,只有 CPU 厂和主板厂,两边通下气,都有钱赚,多好的事
主板的北桥相对来说属于高速的芯片,主要集成了内存控制器、pcie控制器等,负责cpu和高速接口之间的数据交换,以及桥接cpu和南桥。&br&&br&而南桥主要负责计算机的低速接口,比如sata控制器等&br&&br&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我不是很清楚,我猜测是因为cpu的接口更新的频率是比较高的,而南桥上的低速接口已经很久没啥变化了(除了最近几年sata更新到了sata express,usb升级到了3.0)&br&&br&但是现在的cpu都内置了pcie控制器和内存控制器,所以现在的大多数主板是没有北桥而只有南桥的
主板的北桥相对来说属于高速的芯片,主要集成了内存控制器、pcie控制器等,负责cpu和高速接口之间的数据交换,以及桥接cpu和南桥。而南桥主要负责计算机的低速接口,比如sata控制器等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我不是很清楚,我猜测是因为cpu的接口更新的频率是比…
PC DIY 领域里黑色 PCB 一直是高端货的象征,像水果这么挑剔的公司爱用黑色自然不是什么意外的事,尤其是,最近几年闲钱非常多的水果……&br&&br&&blockquote&首先,在洗PCB的过程中,黑色是最容易造成色差的,如果PCB工厂使用的原料和自作工艺稍有偏差,就会因为色差造成PCB不良率的升高。&br&&br&其次,由于黑色PCB的电路走线难以辨认会增加后期维修和Debug 的难度, 一般如果没有功力深厚RD(研发)设计人员和实力强大的维修队伍的品牌,是不会轻易用黑色PCB的,这也是为什么只有少数高端品牌(例如华硕)的高端系列才用黑色PCB的原因——可以说采用黑色PCB是一个品牌对RD设计和后期维修团队有信心的表现,从侧面而言,也是生产商对自己实力自信的一种体现。&/blockquote&&a href=&///?target=http%3A///doc/0/253/253043_all.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Via&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其实以前的 PowerBook G4 是绿色的板,其他 Mac 的话绿色蓝色的板都有,黑色是最近几年才用的。关于这个的沿革…看 iFixit 最好了。&br&&br&&a href=&///?target=http%3A///Device/Ma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ac Repair - iFixit&i class=&icon-external&&&/i&&/a&
PC DIY 领域里黑色 PCB 一直是高端货的象征,像水果这么挑剔的公司爱用黑色自然不是什么意外的事,尤其是,最近几年闲钱非常多的水果……首先,在洗PCB的过程中,黑色是最容易造成色差的,如果PCB工厂使用的原料和自作工艺稍有偏差,就会因为色差造成PCB不…
来自子话题:
&p&翻译匠哦@聂伟林&/p&&p&BIOS启动流程:&/p&&ol&&li&系统开机 - 上电自检(Power On Self Test 或 POST)。&/li&&li&POST过后初始化用于启动的硬件(磁盘、键盘控制器等)。&/li&&li&BIOS会运行BIOS磁盘启动顺序中第一个磁盘的首440bytes(MBR启动代码区域)内的代码。&/li&&li&启动引导代码从BIOS获得控制权,然后引导启动下一阶段的代码(如果有的话)(一般是系统的启动引导代码)。&/li&&li&再次被启动的代码(二阶段代码)(即启动引导)会查阅支持和配置文件。&/li&&li&根据配置文件中的信息,启动引导程序会将内核和initramfs文件载入系统的RAM中,然后开始启动内核。 &/li&&/ol&&br&&p&UEFI启动流程:&/p&&ol&&li&系统开机 - 上电自检(Power On Self Test 或 POST)。&/li&&li&UEFI 固件被加载,并由它初始化启动要用的硬件。&/li&&li&固件读取其引导管理器以确定从何处(比如,从哪个硬盘及分区)加载哪个 UEFI 应用。&/li&&li&固件按照引导管理器中的启动项目,加载UEFI 应用。&/li&&li&已启动的 UEFI 应用还可以启动其他应用(对应于 UEFI shell 或 rEFInd 之类的引导管理器的情况)或者启动内核及initramfs(对应于GRUB之类引导器的情况),这取决于 UEFI 应用的配置。&/li&&/ol&
翻译匠哦@聂伟林BIOS启动流程:系统开机 - 上电自检(Power On Self Test 或 POST)。POST过后初始化用于启动的硬件(磁盘、键盘控制器等)。BIOS会运行BIOS磁盘启动顺序中第一个磁盘的首440bytes(MBR启动代码区域)内的代码。启动引导代码从BIOS获得控制…
来自子话题:
分区数量上,gpt好像可以支持无限个分区,不过window上只认128个,而且gpt分区不分主分区,逻辑分区,可以理解为全部都是主分区,就相当于可以允许你一个分区一个系统,128个系统了。而这是mbr做不到的,mbr最多只能有四个系统,如果你想要多于四个的分区,那还得牺牲掉可以装一个系统的主分区,即把它装换为逻辑分区。&br& 安全性上,gpt会更安全,因为分区表会备份,且加入校验算法,一旦被病毒感染或误操作可以及时发现,使用安全的备份的分区表补救。&br& 分区容量上,gpt可以识别出大于2T的硬盘,而mbr最大就2t容量&br& 这是我所记得的大概区别。&br&&br& 对于uefi和BIOS来说,uefi支持模块化开发,这方便了厂商对固件的开发。&br& 安全性上,由于多了个专门的efi分区,且在系统中不会显示该分区,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性。&br& 速度上,由于BIOS在启动的时候有硬件自检,而这个功能交到了efi分区中实现,所以相对来说,uefi的启动速度更快。&br& 以上勉强记得这样。。手机回答,好累啊。。
分区数量上,gpt好像可以支持无限个分区,不过window上只认128个,而且gpt分区不分主分区,逻辑分区,可以理解为全部都是主分区,就相当于可以允许你一个分区一个系统,128个系统了。而这是mbr做不到的,mbr最多只能有四个系统,如果你想要多于四个的分区,…
来自子话题:
Arch Linux 社区的 Wiki 有比较靠谱的介绍:&a href=&///?target=https%3A//wiki.archlinux.org/index.php/Unified_Extensible_Firmware_Interfac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其中的两者的核心流程分别为:&br&&blockquote&&h2&Boot Process under BIOS&/h2&&ol&&li&System switched on - Power On Self Test, or POST process&/li&&li&After POST BIOS initializes the necessary system hardware for booting (disk, keyboard controllers etc.)&/li&&li&BIOS launches the first 440 bytes (MBR boot code region) of the first disk in the BIOS disk order&/li&&li&The MBR boot code then takes control from BIOS and launches its next stage code (if any) (mostly bootloader code)&/li&&li&The launched (2nd stage) code (actual bootloader) then reads its support and config files&/li&&li&Based on the data in its config files, the bootloader loads the kernel and initramfs into system memory (RAM) and launches the kernel&/li&&/ol&&br&&h2&Boot Process under UEFI&/h2&&ol&&li&System switched on - Power On Self Test, or POST process.&/li&&li&UEFI firmware is loaded. Firmware initializes the hardware required for booting.&/li&&li&Firmware then reads its Boot Manager data to determine which UEFI application to be launched and from where (i.e. from which disk and partition).&/li&&li&Firmware then launches the UEFI application as defined in the boot entry in the firmware's boot manager.&/li&&li&The launched UEFI application may launch another application (in case of UEFI Shell or a boot manager like rEFInd) or the kernel and initramfs (in case of a bootloader like GRUB) depending on how the UEFI application was configured.&/li&&/ol&&/blockquote&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区别。而根据我的使用经验来看,UEFI 确实更为现代化一些,启动程序被更为合理地进行了管理。&br&&br&P.S. 当然,以上粗略的结论是没有结合 &a href=&///?target=http%3A///blog/2013/01/secure_boot.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ecure Boot&i class=&icon-external&&&/i&&/a& 的。最近被这东西折腾的够呛。
Arch Linux 社区的 Wiki 有比较靠谱的介绍:。其中的两者的核心流程分别为:Boot Process under BIOSSystem switched on - Power On Self Test, or POST processAfter POST BIOS initializes the necessary system ha…
已有帐号?
社交帐号登录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技嘉b85m d3h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