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组合3选育出具有稳定遗传数量性状遗传

现有味甘汁多、消暑解渴、稳定遗传的绿皮(G)、红瓤(R)、小籽(e)西瓜品种甲与白皮(g)、黄瓤(r)、大籽(E)西瓜品种乙,三对基因自由组合.请根据如图所示西瓜育种流程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①过程所用的试剂为______,通过②途径培育无籽西瓜的方法叫做______,所结西瓜果实的表现型为______.(2)通过③途径培育无籽西瓜时所用的试剂为______.方法______产生的无籽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填②或③)(3)过程⑤育种方法的原理是______,图中F1可以产生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F1逐代自交产生Fn的过程中,若不经过筛选淘汰,则该种群是否发生进化______,原因是______.
思年华3056
(1)图中①过程为诱导染色体组加倍,常用秋水仙素处理.通过②途径要诱导植株染色体组加倍,叫做多倍体育种.甲加倍得到四倍体基因型为GGGGRRRReeee为母本,乙基因型为ggrrEE为父本,杂交得到三倍体基因型为GGgRRrEee,表现型为绿皮、红瓤、无籽.(2)通过③途径培育无籽西瓜时所用的试剂为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生长素作用的结果遗传物质不变,不能遗传,而方法②多倍体育种改变了基因型,能遗传.(3)过程⑤为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甲为GGRRee,乙为ggrrEE,杂交得到F1为GgRrEe,能产生2×2×2=8种基因型的配子.F1逐代自交产生Fn的过程中,若不经过筛选淘汰,则该种群基因频率不变,不发生进化.故答案为:(1)秋水仙素&&&& 多倍体育种&&&& 绿皮、红瓤、无籽(2)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 &②(3)基因重组&&&&&&& &8&&&&&&&&& &&否&&&&&&&&&&& &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
为您推荐:
本题主要考查有关育种的知识.1、杂交育种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其原理是基因重组.2、单倍体育种是植物育种手段之一.即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如花药离体培养等)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再通过某种手段使染色体组加倍(如用秋水仙素处理),从而使植物恢复正常染色体数.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且后代都是纯合子.3、多倍体育种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
本题考点:
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杂交育种;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还要知道,1、杂交育种发生的时期: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四分体时期.2、优点:使同种生物的不同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个体,具有预见性.3、缺点:育种年限长,需连续自交才能选育出需要的优良性状.
扫描下载二维码第1章第1节知能演练轻巧夺冠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第1章第1节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孟德尔遗传规律复习题3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孟德尔遗传规律复习题3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玉米育种栽培专家李登海:(1)在玉米种群中发现了“大果穗”这一突变..
玉米育种栽培专家李登海:(1)在玉米种群中发现了“大果穗”这一突变性状后,连续培育到第三代才选育出能稳定遗传的突变类型,该突变应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___________。(2)紧凑型、大果穗等原来分别存在于不同玉米品种的性状被完美地结合到了一个新品种中,这一过程使用的育种方法主要是___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3)若玉米“紧凑型”与“平展型”是一对相对性状,“大果穗”与“小果穗”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紧凑型、小果穗与平展型、大果穗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全为紧凑型,在子一代自交得到的子二代中性状表现符合要求的植株出现的比例为_______,其中符合育种要求的个体又占这些植株中的比例是___________。(4)玉米细胞和水稻细胞的结构如图所示(仅显示细胞核),将两种植物的细胞去掉细胞壁后,诱导两者的原生质体融合,形成单核的杂种细胞,则该杂种植株是__________。
(A)二倍体,基因型是DdYyRr& (B)三倍体,基因型是DdYyRr(C)四倍体,基因型是DdYyRr& (D)四倍体,基因型是DdddYYyyRRrr(5)种皮的颜色是由色素决定的,已知该色素不是蛋白质,那么基因控制种皮的颜色是通过控制______来实现的。
题型:读图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0106
(1)显性(2)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3)9/16&&& 1/9(4)C(5)相关酶的合成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玉米育种栽培专家李登海:(1)在玉米种群中发现了“大果穗”这一突变..”主要考查你对&&杂交育种,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和表现型,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基因突变&&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杂交育种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和表现型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基因突变
杂交育种:1、杂交育种概念: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2、原理:基因重组。3、常用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自交。4、优点:使位于不同个体中的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体上。5、缺点:优良性状的纯化过程需数代,育种年限较长。6、杂交育种的步骤 ①培育杂合子品种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将杂种一代作为种子直接利用,如水稻、玉米等。 a.基本步骤:选取双亲P(♀、♂)→杂交→F1。 b.特点:高产、优质、抗性强,但种子只能种一年。 ②培育纯合子品种 a.培育隐性纯合子品种的基本步骤:选取双亲P (♀、♂)→杂交→F1→自交→F2→选出表现型符合要求的个体推广种植。 b.培育双显纯合子或一隐一显纯合子品种的基本步骤:选取双亲P(♀、♂)→杂交→F1→自交→F2→选出表现型符合要求的个体自交→F3→…→选出稳定遗传的个体推广种植。 c.特点:操作简单,但育种年限较长。 基因显隐性:&(1)等位基因: ①存在:存在于杂合子的所有体细胞中。 ②位置: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如图中的B和b、C和c。③特点:能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④形成时间:受精卵形成时。⑤分离的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⑥遗传行为: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相同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如上图中的A和A。(3)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4)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显隐性的判断与实验探究: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1)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2)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具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占3/4的性状为显性性状。3.遗传系谱图中的显隐性判断若双亲正常,子代有患者,则为隐性遗传病;若双亲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则为显性遗传病。即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 知识点拨:1、等位基因的根本区别在于其碱基排列顺序不同。2、显隐性关系不是绝对的,生物体内在环境和所处的外界环境的改变都会影响显性性状的表现。 知识拓展:分离定律的异常情况分析1、不完全显性导致比例改变 (1)不完全显性:如红花AA、白花aa,若杂合子Aa 开粉红花,则AA×aa杂交再自交F2代性状比为红花:粉红花:白花=1:2:1,不再是3:1。 (2)当子代数目较少时,不一定符合预期的分离比。如两只杂合黑豚鼠杂交,生下的4只小豚鼠不一定符合3黑1白,有可能只有黑色或只有白色,也有可能既有黑色又有白色,甚至还可能3白1黑。 2、显性或隐性纯合致死导致比例改变 (1)若某一性状的个体自交总出现特定的比例 2:1,而非正常的3:1,则推断是显性纯合致死,并且显性性状的个体(存活的)有且只有一种基因型(Aa)。 (2)某些致死基因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 ①隐性致死:隐性基因纯合时,对个体有致死作用。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红细胞异常,使人死亡);植物中的白化基因纯合时,使植物不能形成叶绿素,从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②显性致死:显性基因具有致死作用,如人的神经胶质症(皮肤畸形生长,智力严重缺陷,出现多发性肿瘤等症状)基因。显性致死又分为显性纯合致死和显性杂合致死,若为显性纯合致死,杂合子自交后代显:隐 =2:1。③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3、某一基因型在雌、雄(或男、女)个体中表现型不同造成分离比异常。例&& 原产于乌兹别克、土库曼、哈萨克等国的卡拉库尔羊以适应荒漠和半荒漠地区而深受牧民喜爱,卡拉库尔羊的长毛(B)对短毛(b)为显性,有角(H)对无角 (h)为显性,卡拉库尔羊毛色的银灰色(D)对黑色(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请回答以下问题:(1)现将多头纯种长毛羊与短毛羊杂交,产生的F1 代进行雌雄个体间交配产生F2代,将F2代中所有短毛羊除去,让剩余的长毛羊自由交配,理论上F3中短毛个体的比例为()。 (2)多头不同性别的基因型均为Hh的卡拉库尔羊交配,雄性卡拉库尔羊中无角此例为1/4,但雌性卡拉库尔羊中无角比例为3/4,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 (3)银灰色的卡拉库尔羊皮质量非常高,牧民让银灰色的卡拉库尔羊自由交配,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色卡拉库尔羊,其余均为银灰色,试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思路点拨:(1)F2中的基因型应为l/4BB、 2/4Bb、1/4bb,当除去全部短毛后,所有长毛基因型应为1/3BB、2/3Bb,让这些长毛羊自由交配时,该群体产生两种配子的概率:B=2/3,b=1/3,则bb=1/9,B_=8/9。(2)若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HH、Hh、hh的比例为1:2:1,HH的表现有角,hh的表现无角,Hh的公羊有角,母羊无角,故雄性羊中无角比例为1/4,雌性羊中无角比例为3/4。(3)当出现显性纯合致死时,某一性状的个体自交总出现特定的比例2:1,而非正常的3:1,本题中卡拉库尔羊毛色的遗传属于此类情况。答案:(1)1/9&&&& (2)Hh的公羊有角,母羊无角 (3)显性纯合的卡拉库尔羊死亡(或DD的卡拉库尔羊死亡)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与应用:1.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 实质 (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3.适用条件 (1)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2)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3)两对或两对以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4.细胞学基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5.应用 (l)指导杂交育种,把优良性状重组在一起。 (2)为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理沦依据。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提出问题——纯合亲本的杂交实验和F1的自交实验(1)发现者:孟德尔。 (2)图解: 2.作出假设——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1)两对相对性状(黄与绿,圆与皱)由两对遗传因子(Y与y,R与r)控制。(2)两对相对性状都符合分离定律的比,即3:1,黄:绿=3:1,圆:皱=3:1。 (3)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4)F1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YR:Yr:yR:yr=1:1:1:1。(5)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6)F2的表现型有4种,其中两种亲本类型(黄圆和绿皱),两种新组合类型(黄皱与绿圆)。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3:3:1 (7)F2的基因型有16种组合方式,有9种基因型。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1)方法:测交。(2)预测过程: (3)实验结果:正、反交结果与理论预测相符,说明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正确的。 自由组合类遗传中的特例分析9:3:3:1的变形:9:3:3:1是独立遗传的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时出现的表现型比例,题干中如果出现附加条件,则可能出现9:3:4、9:6:1、15:1、9:7等一系列的特殊分离比。特殊条件下的比例关系总结如下:
注:利用“合并同类项”巧解特殊分离比 (1)看后代可能的配子组合,若组合方式是16种,不管以什么样的比例呈现,都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2)写出正常的分离比9:3:3:1。(3)对照题中所给信息进行归类,若后代分离比为 9:7,则为9:(3:3:1),即7是后三种合并的结果;若后代分离比为9:6:1,则为9:(3:3):1;若后代分离比为15:1 则为(9:3:3):1等。 表解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不同:
易错点拨:&1、F2共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其中双显(黄圆):一显一隐(黄皱):一隐一显(绿圆):双隐(绿皱)=9:3:3:1。F2中纯合子4种,即YYRR、YYrr、yyRR、yyrr,各占总数的 1/16;只有一对基因杂合的杂合子4种,即YyRR、Yyrr、 YYRr、VyRr,各占总数的2/16;两对基因都杂合的杂合子1种,即YyRr,占总数的4/16。 2、F2中双亲类型(Y_R_十yyrr)占10/16。重组类型占6/16(3/16Y_rr+3/16yyR_)。3、 减数分裂时发生自由组合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而不是所有的非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则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4、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 (1)基因原理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解题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Aa× Aa,Bb×bb。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正确答案。 知识拓展:
1、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的有关结论(1)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2)F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一定分离,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同时发生。(3)F2中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比例9:3:3:1。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减I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3、孟德尔成功的原因分析 (1)正确选择实验材料豌豆适合作杂交实验材料酌优点有:①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②严格自花传粉,闭花受粉,在自然状态下均是纯种。③花比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2)精心设计实验程序 ①采取单一变量分析法,即分别观察和分析在一个时期内的一对相对性状的差异,最大限度地排除各种复杂因素的干扰。 ②遵循了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即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由此从数学统计中发现遗传规律。 ③运用了严密的假说—演绎法。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假说,并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在不同的杂交实验中分别验证假说的正确性,从而使假说变成普遍的规律。(3)精确的统计分析通过对一对相对性状、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子代出现的性状进行分类、计数和数学归纳,找出实验显示出来的规律性,并深刻的认识到比例中所隐藏的意义和规律。(4)首创了测交的方法巧妙地设计了测交方法,证明了假说的正确性。这种以杂交子一代个体与隐性纯合子进行测交的方法,已成为遗传学分析的经典方法。 4、遗传规律的再发现(1)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把“遗传因子”叫做基因。 (2)因为孟德尔的杰出贡献,他被公认为“遗传学之父”。例& 下列哪项不是孟德尔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并获得成功的原因(& )A.豌豆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B.豌豆是严格闭花受粉的植物 C.用统计学的方法引入对实验结果的分析D.豌豆在杂时,母本不需去雄思路点拨: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有:①正确选择实验材料;②精心设计实验程序;③精确的统计分析; ④首创了测交方法。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中,母本是必须去雄的。所以D选项错误。答案D 基因型和表现型:1、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2、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或Dd,矮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3、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4、纯合子:由两个基因型相同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再由此合子发育而成的新个体。如基因型为 AAbb、XBXB、XBY的个体都是纯合子。纯合子的基因组成中无等位基因,只能产生一种基因型的配子(雌配子或雄配子),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5、杂合子:由两个基因型不同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再由此合子发育而成的新个体。如基因型为 AaBB、AaBb的个体。杂合子的基因组成至少右一对等位基因,因此至少可形成两种类型的配子(雌配子或雄配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表现型与基因型的相互推导:1、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正推型)
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逆推型)①隐性纯合突破方法:若子代出现隐性性状,则基因型一定是aa,其中一个a来自父本,另一个a来自母本。 ②后代分离比推断法
3、用配子的概率计算(1)方法:先算出亲本产生几种配子,求出每种配子产生的概率,再用相关的两种配子的概率相乘。 (2)实例:如白化病遗传,Aa×Aa1AA:2Aa:laa,父方产生A、a配子的概率各是1/2,母方产生A、a配子的概率也各是1/2,因此生一个白化病(aa)孩子的概率为1/2×1/2=1/4。3、亲代的基因型在未确定的情况下,如何求其后代某一性状发生的几率例如:一对夫妇均正常,且他们的双亲也都正常,但双方都有一白化病的兄弟,求他们婚后生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是多少?解此题分三步进行: (1)首先确定该夫妇的基因型及其几率。由前面分析可推知该夫妇是Aa的几率均为2/3,是AA的几率均为1/3。(2)假设该夫妇均为Aa,后代患病可能性为1/4。(3)最后将该夫妇均为Aa的几率2/3×2/3与假设该夫妇均为Aa情况下生白化病忠者的几率1/4相乘,其乘积1/9即为该夫妇后代中出现百化病患者的几率。 知识点拨:1、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也不一定相同。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2、显隐性关系不是绝对的,生物体内在环境和所处的外界环境的改变都会影响显性性状的表现。 常考比例:分离定律比例:3:1;自由组合比例:9:3:3:1 (1)配子类型问题& 如: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2×2×2=8种 (2)基因型类型&& 如:AaBbCc×AaBBCc,后代基因型数为多少? 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Aa×Aa后代3种基因型(1AA:2Aa:1aa)Bb×BB后代2种基因型(1BB:1Bb)Cc×Cc后代3种基因型(1CC:2Cc:1cc)所以其杂交后代有3x2x3=18种类型。(3)表现类型问题& 如:AaBbCc×AabbCc,后代表现数为多少?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Aa×Aa后代2种表现型& Bb×bb后代2种表现型 Cc×Cc后代2种表现型 所以其杂交后代有2x2x2=8种表现型。(4)遗传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比例例:人类多指基因(T)对手指正常基因(t)为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肤色基因(A)为隐性,两对非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一家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正常或同时患有此两种疾病的几率分别是3/8、1/8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1、基因通过中心法则控制性状,包括两种方式:(1)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例如: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血红蛋白基因突变→血红蛋白结构异常→红细胞呈镰刀状蔗糖多→水分保留少。b囊性纤维病:CFTR基因缺失3个碱基→CFTR蛋白结构异常→功能异常(2)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例如:a.豌豆粒型:豌豆淀粉分支酶基因异常(插入外来DNA序列)→不能正常合成淀粉分支酶→淀粉少→皱粒。b.白化病:酪氨酸酶基因异常→缺少酪氨酸酶→制约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白化病 知识拓展: 1、生物的有些性状是受单基因控制的(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有些性状是由多对基因来决定的(如人的身高)。 2、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决定,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是生物的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即表观型= 基因型+环境条件。 基因突变:
&知识拓展: 1、基因突变和生物性状的关系 ①多数基因突变并不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a.不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中的“突变”不引起基因突变,不引起性状变异。 b.由于多种密码子决定同一种氨基酸,因此某些基因突变也不能引起性状的改变。 c.某些基因突变虽改变了蛋白质中个别位置的氨基酸种类,但并不影响蛋白质的功能。d.隐性突变在杂合子状态下也不会引起性状的改变。 ②少数基因突变可引起性状的改变,如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2、基因突变对后代的影响①基因突变若发生在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这种突变可通过无性繁殖传给后代,但不会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 ②基因突变若发生在精子或卵细胞形成的减数分裂过程中,这种突变可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3、基因突变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
4、基因突变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看到,但染色体变异一般可以镜检出来。5、基因突变的结果:基因突变引起基因“质”的改变,产生了原基因的等位基因,改变了基因的碱基序列,如由A→a(隐性突变)或a→A(显性突变),但并未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和位置。 6、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判定 (1)基因突变的类型显性突变:aa→Aa(当代表现)隐性突变:AA→Aa(当代不表现,一旦表现即为纯合体)(2)判定方法 ①植物:让突变体自交②动、植物:让突变体与其他未突变体杂交
发现相似题
与“玉米育种栽培专家李登海:(1)在玉米种群中发现了“大果穗”这一突变..”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967477270587437895368061768861(10分,每空1分)现有两株纯种六倍体普通小麦(体细胞中含有42条染色体),一株普通小麦性状是高秆(D)抗锈病(T);另一株普通小麦的性状是矮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所示的Ⅰ、Ⅱ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1)方法Ⅰ的主要育种原理是;方法Ⅱ的育种名称是。(2)(二)过程中,D和d的分离发生在,此时细胞中有对同源染色体。(3)(三)过程常用的方法为,此过程一个细胞中最多可含有个染色体组。(4)(四)过程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如将方法Ⅰ中获得的③⑤植株杂交,再让所得到的后代自交,则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5)(五)过程产生的抗倒伏抗锈病植株中的纯合体占;如果按(六)过程自交1次,则⑥中符合生产要求的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 跟谁学
在线咨询您好,告诉我您想学什么,15分钟为您匹配优质老师哦马上咨询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您好,告诉我您想学什么,15分钟为您匹配优质老师哦马上咨询& > && >&& >&(10分,每空1分)现有两株纯种六倍体普通小麦(体细胞中含有42条染色体),一株普通小麦性状是高秆(D)抗锈病(T);另一株普通小麦的性状是矮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所示的Ⅰ、Ⅱ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1)方法Ⅰ的主要育种原理是;方法Ⅱ的育种名称是。(2)(二)过程中,D和d的分离发生在,此时细胞中有对同源染色体。(3)(三)过程常用的方法为,此过程一个细胞中最多可含有个染色体组。(4)(四)过程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如将方法Ⅰ中获得的③⑤植株杂交,再让所得到的后代自交,则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5)(五)过程产生的抗倒伏抗锈病植株中的纯合体占;如果按(六)过程自交1次,则⑥中符合生产要求的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0分,每空1分)现有两株纯种六倍体普通小麦(体细胞中含有42条染色体),一株普通小麦性状是高秆(D)抗锈病(T);另一株普通小麦的性状是矮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所示的Ⅰ、Ⅱ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1)方法Ⅰ的主要育种原理是&&&&&&&&&&;方法Ⅱ的育种名称是&&&&&&&&&&&&&。(2)(二)过程中,D和d的分离发生在&&&&&&&&&&&&&&&,此时细胞中有&&&&&&&对同源染色体。(3)(三)过程常用的方法为&&&&&&&&&&&&&&&&,此过程一个细胞中最多可含有&&&&个染色体组。(4)(四)过程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如将方法Ⅰ中获得的③⑤植株杂交,再让所得到的后代自交,则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5)(五)过程产生的抗倒伏抗锈病植株中的纯合体占&&&&&&&&&&&&&&&&;如果按(六)过程自交1次,则⑥中符合生产要求的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科目: 高中生物难易度:教材: 高中生物综合库最佳答案(1)染色体变异&&杂交育种&&&(2)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21(3)花药离体培养& 6&&&(4)秋水仙素&& DDtt∶Ddtt∶ddtt=1∶2∶1(5)1/3 &&&&&1/2解析试题分析: (1)方法Ⅰ是单倍体育种,主要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方法Ⅱ属于杂交育种,作用是把矮杆和抗病性状组合到一个植株上。(2)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中,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此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自由组合。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同体细胞,有21对同源染色体。(3)图中(三)是培养单倍体的过程,一般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单倍体植株。此过程中,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组数目最多。&花粉中有3个染色体组,一个细胞中最多可含有6&&个染色体组。(4)(四)过程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秋水仙素。③⑤的基因型分别是DDtt和ddtt,因为两个体中的第二对基因都是tt,不论是自交还是杂交,对后代基因型的比例都没有影响,所以只要考虑DD和dd就可以了,这对基因杂交后再自交,实际是典型的基因分离规律,后代各基因型的比例是1∶2∶1。(5)(五)过程是指F自交的过程,其后代中的矮杆抗倒伏抗锈病的类型,表现型虽符合要求,但其中能稳定遗传的纯合体只有1/3,还有2/3是杂合体,不能稳定遗传,其基因型是ddIT(1/3)和ddTt(2/3)。如果再让其自交一代,各种基因型比例的计算方法是:ddTT自交后代仍是ddTT,占总数1/3;ddTt自交后代中的基因及其比例是:ddTT(1/4)、ddTt(2/4)、ddtt(1/4),占总数 2/3。所以计算总结果是:ddTT=1/3+(1/4)×(2/3)=1/2,ddTt=(2/4)×(2/3)=1/3,ddtt=(1/4)×(2/3)=1/6,其中ddTT符合生产要求。考点:本题考查育种方法及原理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知识点: 高中生物综合库,变异与进化,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相关试题大家都在看推荐文章热门知识点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性状能稳定遗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