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能成为下一个世界2016围棋世界冠军冠军吗

谷歌公司旗下人工智能:对阵世界围棋冠军
  棋院和谷歌&深层思维&公司22日在首尔举行联合记者会,发布韩国围棋九段棋手李世石与谷歌人工智能&阿尔法围棋&的交手方式、地点以及规则等细节。
  韩联社报道,李世石与阿尔法围棋的5盘对决将于3月9日、10日、12日、13日和15日在首尔四季酒店举行,比赛用时为每方两小时,一分钟读秒3次,比赛采用围棋规则,视频网站YouTube将全程直播并同时提供韩语和英语讲解。这场对决的胜者将获得100万美元奖金,如果阿尔法围棋获胜,奖金将捐给儿童基金会和STEM教育以及围棋相关公益团体。&深层思维&创始人哈萨比斯说,对局中,来自首尔的一名业余围棋六段棋手将扮演阿尔法围棋的&眼&和&手&,一边看屏幕一边代替阿尔法围棋下棋。至于为何挑选李世石为对局棋手,哈萨比斯说,由于这将成为一场历史性对决,因此选择了长期稳居世界冠军地位的李世石。此前,原有的最一流围棋人工智能曾与阿尔法围棋对决,在500次对局中,阿尔法围棋共499次取胜。最近,阿尔法围棋还击败了欧洲围棋冠军樊麾,引起极大关注。
  谷歌预测,李世石与阿尔法围棋的全局胜率为50对50。(闫洁)【新华社微特稿】
责编:查希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世界冠军谈谷歌围棋:人类应放下自己的骄傲_棋牌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世界冠军谈谷歌围棋:人类应放下自己的骄傲
古力等围棋世界冠军谈围棋人工智能
  文章来源:喆理围棋
  Google的计算机智能围棋AlphaGo击败了三届欧洲围棋冠军得主樊麾二段后,在网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喆理围棋在第一时间对樊麾二段、刘知青教授和时越九段进行了采访后,接下来又和更多的围棋产业从业人员和爱好者们针对以下两个问题进行了深度交流。
  1、如何看待AlphaGo战胜职业棋手这件事?
  2、对计算机ai和围棋行业未来发展的展望
  以下是对职业棋手、专家、和业余棋界采访结果的整理:
  职业棋手
  常昊(职业九段,围棋世界冠军)
  看到棋谱之后感觉虽然谷歌AI的水平离一线高手还有距离,但进步速度确实大大超出了包括我在内绝大多数人的意料。于是立刻产生了疑虑,一是对我们棋手会有怎样的影响,二是会不会走向如电影《终结者》里描绘的情境。但后来我想,任何变革之前人们都会有一些顾虑,倒不必过于担忧,其最终取决于人如何去面对它。围棋的基础还是人,人是有情感、有温度的,在这个意义上围棋不止是胜负,更是一个锻炼、塑造人的一个非常好的东西。因此围棋总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不必为AI太过担忧。即使哪天围棋AI赢了人类,只要杜绝了作弊,反而可能会带来围棋发展的契机。
  古力(职业九段,围棋世界冠军)
  从人工智能这块看,肯定是质的飞跃。而且今后我也相信一定会超越人脑。不过我不像大家这样乐观,因为目前是人类主宰世界。若连围棋也能被计算机超越,那是否以后就是计算机的天下?
  罗洗河(职业九段,围棋世界冠军)
  zen4让九个子我下过一百多盘5秒一步的,电脑差一些。谷歌这个软件号称让zen四个子胜率七成多,大概让四五个子吧,四个子我有信心获胜。
  徐莹(职业五段,世界围棋女子冠军,深圳大学副教授)
  这两天我看微信圈都在讨论这件事,最开始觉得很震惊。我去年和北邮的刘知青教授谈到这个问题,当时他的说法是15年内计算机围棋智能可以战胜职业棋手,当时我还觉得挺不可思议的,总觉得机器和人还是有很大差异的,没想到这么快就变成了现实。樊麾拿过三次欧洲围棋冠军,水平肯定是不差的,所以我感到非常震惊,另外,我觉得AlphaGo擅长学习这一点很可怕。
  当然,虽然他赢了樊麾,3月的比赛我依然会坚决的押在李世石这一边(笑),只是以他学习的能力,他最终能强大到什么程度,是我非常想看到的。
  即便有一天计算机围棋智能战胜了顶尖职业棋手,也不能说是一件坏事。竞技仅仅是围棋的一个方面,围棋包含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是一个人类思想交流、碰撞的平台,这些是计算机无法取代的。竞技一定不是围棋最本质的东西,计算机围棋智能的发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去思考、理解围棋的本质,探寻围棋流传几千年的最核心的部分,对人类来说最需要的一定是围棋非竞技的部分。
  计算机围棋智能在竞技上可以成为一个非常好的对手,训练的伙伴,帮助人们提高对围棋的认识,让思路更加开阔。更重要的是,计算机围棋智能对围棋思想上的冲击一定会很大,人们对围棋、对科技、对世界的认识可能会发生重大的变化,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谷歌这次事件,可以让围棋行业内的人们拓宽思路,一旦围棋实现跨界,比如和高科技结合起来,可以找到更多的发展空间,还是以这次事件为例,谷歌投入的成本不仅仅是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也有资本市场的回报,谷歌的股票今天就有了增长,明年三月的比赛,也会成为一个万众瞩目的焦点,这些都是因为跨界实现的。
  我从看到这条新闻就开始思考这件事,最初感到震惊,觉得真是了不起,后面觉得这个事件也是个非常棒的营销案例,我相信很多人也在思考这问题,将会带来什么效果,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时越(职业九段 围棋世界冠军)
  说实话,我昨天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是不信的,虽然我现在还是不能理解电脑是怎么去学习的,但是事实摆在眼前,这5盘棋电脑下的让我惊叹,我认为水平已经迈入了职业的门槛。虽然和顶尖棋手还差的很远,但按照这个进步速度,3月份的对局,我想李世石也不会赢的太轻松。
  我想电脑程序发展起来了,也对我们棋手来说是个突破的机会,或许可以借助电脑,来摸清一些围棋本质上的东西。如果这个程序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而且已经平民化了,那么我肯定会每天都会换着招和程序下的。其实说白了人类发明的东西都是工具,工具自然要用,用了才知道顺不顺手,以及带来的利弊。
  职业棋手人手一个,去找规律以求提升。小孩子学棋倒没有必要。有的人视围棋如艺术如道,或对围棋有神秘感和信仰的,不希望见到被电脑打败。有的则希望借助这个工具爬的更高探索更幽深的领域。具体影响多大,要看怎么去宣传了吧。
  江维杰(职业九段 围棋世界冠军)
  AI从围棋界投下一颗原子弹。或许从围棋界开始,若干年后大爆炸将席卷全世界,波及全人类。又或许一切都还早,不过至少人类应该放下自己的骄傲,心怀谦卑。
  朴文尧(职业九段 围棋世界冠军)
  稍感意外,应该还是下不过李世石吧。不过已经比较接近一流棋手的水平了。算是给围棋界提个醒?
  周俊勋(世界冠军)
  我從2008年開始接觸電腦圍棋,從一開始19路讓六子輕鬆勝/9路還不會輸,看著電腦越來越強,陸續經歷九路會輸-很難贏/19路讓六子輸。讓五子輸。讓四子有壓力。
  這一路走來覺得電腦贏過人腦是遲早的事,只是本來以為可以撐到2020年以後才會有危機,去年年初知道谷歌開始研發電腦圍棋。去年夏天臉書也開始進入攻克電腦圍棋,我已經感覺到人腦的危機提起迫近,到幾天前知道谷歌再去年十月擊敗樊麾是非常震驚。。。。。。。看過五盤棋的內容後覺得李世石三月贏應該沒問題,只是到2017年電腦應該就可以和超一流棋士抗衡了。&&&&&&&&&&&&&&&&&&&&&&& &
  我一直認為圍棋不應該歸體育,棋是文化。是藝術。是一種道,電腦徹底贏過人腦後,圍棋界應該好好思考從體育競賽的領域走回原來的世界,把圍棋回歸到更高的層次上面!(例如:學圍棋不是為了比賽要贏。而是棋能給人們帶來的好處和優點)
  黎婷(欧洲围棋联盟副主席)
  其实之前就有所耳闻了,当然是非常震惊,尤其是它的进步速度。
  作为一名职业棋手,被电脑超越的感觉确实不太好:)但作为一名围棋推广者,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机遇,尤其对于在海外的普及,毕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围棋这个项目,并有可能持续关注。
  我们要更好的挖掘围棋的文化和娱乐属性,让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围棋带来的快乐,让围棋成为风靡世界的脑力运动。
  方天丰(职业八段,全国冠军,清华、北大、北科大围棋与中国文化课讲师)
  计算机围棋战胜人类是迟早的事,只是没有料到这么快。对围棋界来说影响不大,只是在这么几个方面有影响,一是便于棋手提高棋艺,无论是职业还是业余的,都可以方便地请教电脑,以提高自己的棋艺。二是对围棋教师,尤其是面向海外授课的教师,有一些影响,因为成年人会选择电脑向学习。三是办比赛时,网络海选这些方式就不能再用了,只能是面对面下棋。
  孟泰龄(职业棋手,围棋TV主播)
  非常意外,这么短的时间内计算机就能达到接近职业的水平了,不过细细想来,要战胜人类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来说计算机的短板有:布局,打劫,适应手,以及选择战斗的时机。我觉得这些弱点不是计算机很快就能克服的,所以我们不必恐慌。我相信,对围棋来说这将是一件好事。设想一下,随着顶尖棋手展现出极强的抵抗力,人们会意识到围棋有多么深奥,而围棋的诸多价值也会被越来越多的人们从各个角度体会到,甚至发现新的价值。所以我认为,这将是围棋发展的一个新契机。
  刘星(职业棋手,围棋TV创始人)
  先重新思考思考围棋是什么吧!
  赵守洵(职业棋手,围棋TV创始人)
  我的观点是,AI是人类智慧的集合,他是我们的孩子,不是敌人。
  余平(职业棋手)
  谷歌的AlphaGo对抗李世石选在三月,这与谷歌重返中国的时间点相契合。
  孙远(上海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读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师/职业棋手)
  对AlphaGo战胜职业棋手的一些看法,我想谈以下3点:
  1、正面影响
  毫无疑问这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事件。能在《自然》杂志以封面的形式发表论文,就有效证明了ai的突破性进展。如果三月份能战胜李世石,我想带给世界的震撼将超过1997年“深蓝”与卡斯帕罗夫的世纪之战。最主要的原因是“深蓝”是写入程序,而“阿尔法”能自我学习和完善,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正如阿尔法研发团队所表述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将ai的技术运用到现实社会急需解决的课题,如气候模型的建构和疑难杂症的分析治疗等,以造福人类(或者说辅助人类)。围棋若能在其中起到推动的作用,留下历史的一笔,可谓善莫大焉。
  此外,对围棋在世界上(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影响显然是积极的。包括BBC在内的各大主流媒体都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似乎国内媒体反而显得波澜不惊?),一夜之间让无数人了解了围棋并产生了话题效应。
  2、值得注意的细节
  如果从选择最强的人类对手这个角度出发,柯滐应是不二人选。“阿尔法”团队也不可能没注意到这一点,所以措辞的表述是“近十年来获得世界冠军最多的棋手”而不是确定的“世界最强棋手”,这多少有失公信力。那为什么会选择李世石而不是柯滐呢?我想唯一的解释是基于谷歌的商业考虑(论文中只提到慢棋5:0,选择性忽略快棋3:2的结果也可推测为商业策略),它在中国没有核心业务以及最合适召开新闻发布会的谷歌中心,所以只能选择韩国。这也让中国失去了一个极好的向世界展示围棋起源国的机会(不过这里想作一个大胆的预测,扎克伯格将会把facebook 的人机大战放在中国)。
  还有一点,在喆理群里陈祖源老师提到了这次人机大战是采用了中国规则或AGA规则(本质相同),既然作为代表科学规律的人工智能系统只能以实战解决+数子的方法进行终局,那么,它同时也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规则的合理性,我想这对推动世界围棋规则的统一提供了契机。
  3& 对棋界的冲击,谁该颤抖?
  由于原本引以为豪并作为宣传口号的人类智慧的“圣杯”就这么消失了,毫无疑问对现有的围棋从业人员是有一定冲击的,尤其是被竞技维度过度渗透的职业棋界和以逐利为目的的培训市场(心态上已反映在事件发生后,大家较普遍开始质疑起樊麾是否具备职业水准)。
  但事实上,科技的进步终将造福人类,我们应该乐见其成。与其顽固的坚守那个即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圣杯”,不如以包容和正面的心态来看待ai的进步,也许未来经过ai的辅助训练,我们将可以更加便捷的去探索棋盘上的真理,而ai再强大,它终究只是一台机器,与具有丰富情感的人类相比,能得其形而不得其神。
  那么,“神”之一手在哪里呢?我想ai即便战胜了世界上最强的职业棋手,它也只是战胜了围棋的竞技维度,而非围棋本身。所以,对于未来,我们棋界应该去反思过去单维度的发展模式,给予更多真正热爱围棋的跨学科/跨领域人才以施展才华的空间,从不同维度来诠释围棋的本质。
  如此,我们将不必颤抖,而ai当然也不会颤抖,因为它不具备这个能力:)
  最后,留下一个可能大家都关心的问题:围棋的本质是什么呢?权当抛砖引玉。
  胡跃峰(职业棋手)
  我先想到的是水平。想到有围棋AI比我强,会觉得很怪。棋手的训练方式会发生改变,道场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冲击。
  孙志刚(职业棋手,“盘石道”创始人)
  我在日本生活了15年,因为工作关系,做过一些日本将棋方面的研究,对将棋AI也非常感兴趣。将棋在象棋类游戏中变化最复杂,AI大致属专业棋士的中下游的水平,至今还没有将棋AI战胜过现役最强棋士的记录。&&&&& &
  日本早在1970年左右就开始做了将棋AI方面的研究,1990年开始每年举行一届“世界电脑将棋锦标赛”。近年来将棋AI的进步也让越来越多的一流棋士感到威胁,日本将棋联盟为拉缓超越人类的步伐,或者可以说为棋士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而做的最主要的“努力”就是,将棋AI在向棋士挑战前,必须拿出比赛所使用的相同程序以供棋士研究、揣摩。
  从AI来吸取营养提高自身的战略战术,这已经是将棋棋士们的共同选择。在我看来,围棋AI战胜最强棋士还需多长时间并不重要,早晚也会出现棋士和AI共同研究共同提高的过程。有围棋AI编程的专家说,AI一旦战胜人类,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我希望围棋AI能有一天战胜超一流棋士,但我更期待人类的反击。很欣赏柯洁面对AI的答复,“如果AI下赢了我,我还想赢回来。”
  行业专家
  陈祖源(围棋规则专家)
  其实Montecalro法用到AI围棋上以后,目前这个结果就己经是可以预期的了,AlphaGo无非是数据库更强大,算法改进后搜索更快,因此它达到的程度更高。
  从5:0胜樊麾来看它的程度己经不低于职业让一先到二先。由于电脑不会犯它的水平上的错误,而人一定会,因此它只要不低于樊麾二先就一定胜樊麾。其实樊麾有多次获优,说明樊麾不少的技术AlphaGo还不会,但樊麾一失误就不行了,到后来因恐惧失误缩手缩脚了。
  电脑的所谓学习其实是数据库的加大,数据库大到一定程度以后再大意义不大了。电脑是不会耍大龙的,因为它不会作结果虚的决策,有预谋的大规模的弃子和转换应该是是它的弱项。如有弃子大多是止损。
  我以为电脑的最弱项应该是时机的选择,方式的选择。许多地方应该怎么下,有几种选择,各会有什么优缺,其实都是明白的,但时机和选择却很难,我们常常会后悔差了一个交换,或者那里不该保留等等。也就是说没有明确答案没有明确对错的地方的能力应该会是电脑的弱项,其实这也是业余高手与职业高手的差距。
  现在大家都在给李世石出谋划策如何针对电脑弱点。但我更想让李昌镐来试试,大家都比基本功,电脑到底达到什么程度,或者朴永训、范廷钰。
  中国的棋界太多的强调围棋的东方文化,认为西方人的文化不适应围棋。这是需要纠正的。另外,日本韩国在围棋规则上抱残守缺也该醒醒了。电脑与人下棋当然必须使用人的规则,是电脑服从人不是人服从电脑,当些有一个前提你的规则是自洽的。日本规则不能自洽,电脑就无法适用了。
  武坤(中南大学数学系教授)
  1。谷歌这次围棋AI的突破,意义自然是空前的,绝不仅仅只对围棋,更大的意义是围棋之外的广阔领域。
  2。人工智能本身就是人类智慧抽象提炼和聚合的结果,所以这次突破与超越,并非什么别的东西超越人类,而是全体人类智慧超过各体人类专业智慧!围棋如此,其它所有专业也是如此!
  3。因此,这次的大事件,可以视为人类围棋(专业知识智慧)与AI(全体人类智慧)共同发展的新时代的起点,因为这些发展的成果,会为整个人类造福。
  4。套用一下“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我们围棋人应该“越是围棋的就越是围棋人工智能的”,职业围棋的研究成果会有大益处,对整个人类智慧的发展将有助益。
  陈雷(万同搜索CEO)
  首先人对围棋的认知是有限的,这点应该说已经被人公认。那么人在围棋上不理解的地方,也就是我们人类所遇到的瓶颈,有可能被AI所发现。AI战胜人类也可能会让我们的瓶颈变得更加明显。
  我认为围棋更多代表着东方智慧,而人工智能则是西方思想的体现。东方智慧中的一个特点是倾向于定性而非定量,计算机则是完全定量。这两者不能互相取代。一方面即使李世石这次输给了谷歌,也不意味着人就被战胜了,更不意味着AI就破解了围棋。战胜职业棋手并不是围棋人工智能最重要的事情。
  谨慎预测李世石胜
  业余棋界
  韩立新(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昨天我曾发表过这样的评论:这是很值得纪念的一天。曾经被认为是人类智力的骄傲的围棋开始遭到机器的挑战。说实话,这令我们始料不及。而且据说,这一人工智能还能自我学习和进步。这意味着她将趋近或者将成为围棋上帝。因为她抽取了人类全智全能的本质,但又避免了人类犯错的本能。是不是在不远的一天,她开始反过来教古力、柯洁们下棋。这真的很哲学。
  针对这两个问题:
  1。 这肯定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不仅在技术上,在哲学上也值得探讨。哲学的思维方式就是在我们这些具体的人类个体之外预设一个超越个体的普遍性的存在,她就是真理、善之源。尽管关于真理和善原本为人类所有,但每一个个体都因自己的局限而无法承载。故哲学家们都会预设有一个上帝之类的存在。现在,阿法狗就是或将成为这样的围棋上帝,“她抽取了人类全智全能的本质,又避免了人类犯错的本能”。这真的很哲学。
  2,很难预想。至少大家在讨论棋盘上最优的一手时,阿法狗的意见会成为权威。但不妨碍围棋为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因为围棋本身绝不仅仅是竞技、输赢。我们照样可以从围棋种享受各种快乐。在这一点上,阿法狗永远不如人类。她无法享受。
  鲍云(业余6段,最强大脑满分,围棋盲棋吉尼斯纪录保持者)
  这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谷歌说给大家带来惊喜也真的是说道做到,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件。很遗憾是谷歌而不是我们中国人在围棋人工智能方面做出重大进展。
  应该说现在距离电脑程序打败顶级棋手并不遥远了,但还是要看过3月份的进展之后才能下结论,如果和这5盘棋谱相比,AlphaGo的表现进步有限的话,那么还是需要几年时间再突破一下,那个时候围棋竞技的属性会有小幅的下降,但是围棋行业的整体发展会更好吧,毕竟棋界多了一个更高水平的伴侣。
  由小川(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教授)
  从自我谦抑的朴素唯物观点看,AI是帮助人类能够更好了解未知的工具。这一点已经在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当中得到了证明。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强势崛起,人类失去的是骄傲和虚荣心,得到的是更加接近棋盘上的真理,哪怕只是接近一点点。
  梁恒(清华大学数学系副教授)
  1。 昨天我身边不懂围棋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确实使更多的人关注围棋,感受到围棋的意义和价值,非常高大上。学术意义不如国象战胜小卡,虽然由于思维方式不同,技术层面比国象有了较大的突破,但这只是量变的差别。事实证明,当谷歌,脸书组建了真正强有力的研究团队,就突破了。 &
  2。电脑战胜人类已很接近了,到时会成为职业棋手必备的工具,对围棋界的影响恐怕和象棋没什么不同;对普通爱好者可能如同对弈平台对茶馆棋室的影响差不多;对爱好者提高棋艺也不会有本质的帮助,爱好者们缺的不是工具;围棋行业虽比象棋行业大一些,软件的影响应该差不多;职业棋手出道低龄化会不会因强大的软件而有所变化可能是值得期待而有意思的事。李喆所说竞技性成分降低这一点我不确定,但竞技性若降低,会缓解低龄化,年纪大的棋手有更多机会;同时有了练棋工具,小孩可能更快更猛;到底怎样,拭目以待,这是我觉得有趣的地方
  吕宾(宗弈远承(CEGO)董事长吕宾)
  这是AI围棋发展的里程碑,AI围棋达到这个水平令人惊叹,之后的提高都仅仅是量变,距离彻底击败顶级职业棋手只有一步之遥。
  葛玉宏(葛玉宏道场创始人)
  这件事这两天挺热闹的,我是比较传统的一个人,当时看到AlphaGo战胜樊麾老师的报道时心里挺不能接受的,也不敢相信是真的,因为很多年来,我们这些围棋的基层工作者在向家长和社会做宣传围棋的好处时都有一个重要的内容介绍,就是围棋是唯一计算机没能攻克的智力项目而且就是攻克也得需要N年!这也是我们最引以自豪的一方面!没想到一夜醒来天变了,甚至觉得世界末日要来了,不过现在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带来的变化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还是带来了非常多的方便之处,而且我们也越来越依赖这样的技术,所以还是要抱着欢迎的态度看待这件事情的发展,非常期待3月AlphaGo对李世石九段的挑战,我看好李世石!
  第2个问题我认为很好!以后的孩子都是在互联网的影响下长大的,AlphaGo这样的软件终将会成为孩子的朋友和老师,我们要正确面对这样的变革,尤其从事围棋教育事业的工作者更要去适应这样的变革!跟上了变革只会越来越好!(一家之言,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刘增力(新疆棋院常务副院长,乌市奥生围棋创始人,清华围棋文化研究与交流基金会理事)
  感恩昨天,改变今天,敬畏明天;大千世界神秘莫测,该来的挡不住,该去的留不住。我还是愿意这个古老的地球转得慢一点。
  谢骏(围棋队际赛创始人)
  现在其实我们不应太关注计算机围棋能否战胜人类,甚至什么时间战胜人类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战胜人类的结果。对人类意味着什么?有些人认为这将意味着人类会被自己创造的机器所统治。这多少有点杞人忧天。
  第二个重点是:围棋中蕴含深刻的哲理和艺术魅力。通过Al是否可以更好地呈现给大众。
  王振波(清华大学数学系副教授)
  这件事情对我震动挺大的,我研究算法和计算复杂性,也教这方面的课程,我经常用围棋来阐述计算的复杂和人类能力的局限,在我的理解,计算机的能力也是人类能力和智力的延伸。我看到很多观点是把人和计算机对立起来,我不这么认为,至少现在来说,人和计算机是一体的,共同的对手是围棋,或者是未知复杂的自然。
  我认为,对于计算机来说,樊麾和李世石或柯洁只是量的差别,已经实现了质的突破,这点差别,剩下的就是假以时日了。
  这次事件,是一个里程碑,对于围棋、人工智能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以至于给我们新的思考和认识,对于人类自身,自然和计算机。
  杜景宇(业余六段,天使围棋网创始人)
  1、 对围棋界有喜有忧。通过谷歌脸谱等世界知名的公司,可以让全世界更直接,更方便的了解围棋,了解中国的围棋文化,这个效果是用传统的比赛和一般性交流等传播方式所达不到的。这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在体育届、科技界甚至金融、教育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人们关于AI与围棋的猜想不是变少了,而正相反。现在的程序既然达到准专业的水平,什么时候可以达到甚至超越人类的最高水平?而顶尖的职业棋手有没有机会绝地反击呢? AI围棋的最终会是什么样的状态? 如果围棋的某种规则假设略微变动,对现有的AI逻辑有多大的影响?智能程序将会怎样影响诸如比赛、教学等围棋的各个领域?
  也不是没有负面影响。至少从表面上看围棋变得没有那么“深奥”了,变得更机械和程序化了。可以想见许多人对围棋的学习和提高水平的热情会降低。
  2、个人预测智能程序可以在1年内击败人类,如果不是更快的话。高水平的智能围棋程序会在比赛和教学方面帮助爱好者提高水平同时也带来更多的锻炼机会,在这方面可以参考“深蓝”击败卡斯帕洛夫近20年的时间里国际象棋领域的发展。同时正因为在智能领域超过了人脑的水平,人类能在围棋领域能做些什么,我挺感兴趣。
  郭新明(美国围棋数学学院)
  职业竞技毕竟还是人和人的竞技。人工智能在围棋上战胜人类,这会对围棋的职业竞技产生很大的冲击,但很快就会过去了。人还要回过头来继续和人的竞争,但是从前发生的在其他棋类竞技上的作弊事件,现在也会给围棋竞技带来一丝寒意。
  AI提高到了职业棋手的水平,那么它就可以用来作为棋手成长过程中的低成本的训练工具,这也许会造就更多职业棋界的新秀,也会使得职业棋手减少指导棋的收入,就如同生产线上机器人的出现也改变了工人的数量和结构
  与此同时,围棋教育领域也会从中也会受益虽然围棋的教育并不以提升棋力为主要的唯一的目标,但AI的出现会更学生很大的提升棋力的空间。从前没有机会接触教学资源的学生就可以轻松获得这样的机会了。
  左林(原清华围棋队队长,青域资本管理合伙人)
  1、首先说明近期人工智能的算法有了很大突破,连胜樊麾5盘很说明问题,和以前zen的水平完全是跨代的差距,但我觉得电脑要战胜顶尖棋手可能还有一些瓶颈要突破,今年挑战小李应该还有差距
  2、我觉得AI在围棋上的突破主要体现在策略算法上,但即使在围棋上战胜顶尖棋手,说取代人脑或战胜人脑还谈不到吧;对于围棋本身我觉得不会有太显著的影响
  骆刚(清华围棋文化研究与交流基金会理事)
  1、迟早的事情;
  2、围棋AI离彻底解决围棋问题还有一段时间。但未来的围棋AI可能被用于帮助人类棋手训练。
  喆理围棋沙龙由李喆六段发起,清华围棋文化交流与研究基金主办。旨在以沙龙的形式,吸引志同道合的朋友,从文化、哲学等方面出发,共同思考、交流意见,探寻围棋的价值与本质。
  希望参与讨论、投稿或参与沙龙延展项目请发邮件至,期待您的参与!
  本公众号发表所有文章,除文中注明出处外,版权均归喆理围棋沙龙所有,如欲转载请注明“转载自喆理围棋”字样。
文章关键词:
收藏&&|&&&&|&&打印&&|&&关闭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围棋世界冠军数量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