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凯旋乒乓球用手腕技巧视频手腕外展是什么意思

:一代传奇庄则栋 打乒乓球的没人不知他_综合体育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meta name=keywords content=":一代传奇庄则栋 打乒乓球的没人不知他,乒乓球,庄则栋,两面攻">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一代传奇庄则栋 打乒乓球的没人不知他">
<meta property="og:title" content=":一代传奇庄则栋 打乒乓球的没人不知他" />
<meta property="og:description" content=":一代传奇庄则栋 打乒乓球的没人不知他" />
:一代传奇庄则栋 打乒乓球的没人不知他
  一代传奇两面攻
  文/马凯旋 柯瑞子
  在这个洲际导弹、航空母舰主导的时代,即使是狂热的军事爱好者也可能不了解如何持箭、拉弓、瞄准、放箭,如何设定提前量,才能百发百中,但普通人肯定都知道后羿、养由基、李广这些历史上的神射手。
  同样,在这个“暴力弧圈”、“霸王拧”横行的乒坛,也许很多资深的乒乓球爱好者都对直板两面攻只闻其名不知其详,但几乎所有的乒乓球爱好者都知道庄则栋――上个世纪中期中国乃至全世界最为著名的乒乓球运动员,知道他的那些非凡成就――世乒赛三连冠、全国锦标赛单打三连冠、队内大循环三连冠(刚刚经历了直通巴黎的国乒队员应该知道这是多么的不易)。
  非常之人必携非常之技。庄则栋的传奇离不开他的绝技――直板两面攻,是他把这个打法发扬光大并演绎到极致,是他使这个打法成为乒坛永恒的经典。尽管这种打法已经被绝大多数人遗忘,在当今乒坛难觅踪迹。
  虽然“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然而“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斯人虽已逝,斯技、斯事、斯奇犹在。让我们一起重温这个在当时名震天下的绝技,回顾那个时代波谲云诡、激情四射的乒坛吧。
  上世纪中期,国际乒坛的大致格局是,日本在50年代崛起,用正手长抽和良好的步法打垮了欧洲强队,并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发明了弧圈球这一革命性的打法,成为当之无愧的乒坛霸主。而欧洲选手中的大多数人还在沿用老式的削球打法,已经无力与亚洲抗衡。穷则思变,在日本、中国人的连番冲击下,欧洲人终于发展出了升级版弧圈球打法,如瑞典队的快攻加弧圈打法,匈牙利、南斯拉夫等为代表的两面弧圈打法,并不断改进完善,最终形成了近20年的欧洲与中国此消彼长的抗衡时期。此乃后话,按下不表。
  而在容国团于第25届世乒赛上获得男单冠军后,中国乒乓球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技术风格:快、狠、准、变。最典型、最突出地展现这种风格的打法就是直板近台快攻,而近台快攻打法又分左推右攻打法和两面攻打法。可能大部分球迷对左推右攻更为熟悉,容国团、徐寅生、李富荣、周兰荪均是这种打法的代表人物。就像两面弧圈球是当今乒坛的主流打法一样,左推右攻是当时中国乒坛的主流打法,直到庄则栋携直板正胶两面攻绝技异军突起,彻底改变了这一格局。当时的中国乒坛还有另一种流派:削球。代表人物是王志良、张燮林等,他们的魔幻削球让国外运动员吃尽了苦头。
  在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何为直板反面攻。所谓的直板反面攻,不同于直板横打用直板反面处理反手位来球的技术,它是用直板正面来进攻反手位的来球。
  大家简单试试就会知道,这种打法其实不太符合人体结构原理,由于反手击球时手臂手腕难以反转下压,一般人很难发上力,准确率也不会太高。然而,庄则栋不但像武林高手一般打通了任督二脉,更绝的是,他的反手几乎不搓不推挡,就跟现在的运动员打法一样,非常不讲道理,非常霸道,一概采取进攻,然而效果却非常好,成就非常惊人。套用现在的一句流行语:这不科学,非常不科学。然而事实战胜了理论。
  为什么会这样?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天赋。庄则栋的个人天赋异禀,比如他的手腕、手指力量远远大于常人,据说和别人掰手腕从未输过。这使他不但反手攻异乎常人,正手攻的威力也非常大。同时,庄则栋的耐力也很惊人。当时国家队身体训练,耐力为10000米跑,他经常跑第一。当然庄则栋的成就和他的事业心超强也是密不可分的,然而我们不能不承认,天赋可能是决定性的因素。
  任何新打法、新事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即使天才如庄则栋,也需要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在早于庄则栋的老一辈国手中,就有两面攻打法的代表,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王传耀。
  王传耀身高马大,站位中近台,最大的特点是动作大、力量重,但是速度不够突出。庄则栋根据自身的特点,站位更近台,这样速度更快。在技术上更强调前臂、手腕手指的爆发力,同时增加接发球的进攻性等等。他勤学苦练,终于在1961年的26届世乒赛上一鸣惊人。他所使用的直板近台两面攻打法也成为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打法,与左推右攻打法分庭抗礼,共同扛起了中国乒乓球的大旗。
  虽然庄则栋的技术全面,基本功扎实,正反手进攻力量很大,对其他打法都有一些优势,尤其是削球打法的天敌和噩梦。但庄则栋对旋转强烈的弧圈球及后起的欧式两面弧圈打法的办法不多也是事实。比如他曾在访日比赛及28届世乒赛男团决赛中,输给过日本队的弧圈高手高桥浩,在1963年27届世乒赛男团决赛中负于木村兴治。
  然而庄则栋都在随后的世界比赛中成功复仇,说明他已经慢慢找到了一些对付高质量弧圈球的有效办法,然而随着那场史无前例浩劫的到来,中国队淡出国际乒坛,我们再也看不到庄则栋的直板两面攻与弧圈球的斗法了。
  随着庄则栋取得世乒赛三连冠及一系列好成绩,直板两面攻的后起者追随者极多。但由于这种打法对运动员的先天素质要求极高,打法本身极其难练,以至我们再没有其他选手在这个打法上有很高的成就(说句题外话,直板横打似乎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后来中国的几位男子单打世界冠军虽然均为直板,如郗恩庭、郭跃华(反胶弧圈,均为正胶改)、江嘉良等,但他们不管是快攻型还是弧圈型,基本都属于左推右攻(拉)打法,反手攻几乎绝迹。
  反倒是我们的邻居日本队出了一位传奇运动员――河野满,他在技术上又做了一些改进,反手能高手位盖打弧圈,而正手位攻打弧圈球时,手的位置也异于庄氏的技术结构。不过,就连河野满自己都不讳言:庄则栋是我的老师。在英国伯明翰举行的第34届世乒赛上,河野满力压群雄,夺得了男单冠军。他是庄则栋之后,真正意义上的直板两面攻打法的世界冠军,同时也成为了这种打法的绝唱。
  近年来,我国的直板选手在原有的左推右攻基础上加进了直板横打,也培养出了像王皓这样的顶级运动员,但直板反手攻这一打法再也没有出现。虽然这门技术在刘国梁、金择洙和柳承敏等超一流选手中偶尔会惊鸿一现,也仅仅是赶正手之后的补板手段而已,已经不成其为打法了。倒是在某些业余高手的比赛里,我们还能碰巧看上一两次。当然,与顶级高手的技术水平不存在可比性。
  反手攻这门绝技的失传是好事还是坏事?见仁见智,我们不能妄下结论。然而,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这反过来证明了庄则栋过人的乒乓球天赋。同时,我们还可以肯定地说,他造就了直板两面攻这一乒坛奇葩,直板两面攻也造就了他这一乒坛高峰,他和他的直板两面攻是乒坛永恒的经典,为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今之视昔,犹如后之视今。也许几十年后,弧圈球和曾经的直板攻一样,也会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然而,他们的故事我们会永远记得,他们的传奇也永远不会湮灭。【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乒乓世界》电子版:】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国乒女队的新一代怪球手 与奥运冠军配合让她蜕变
   来源:
乒乓世界杂志
    频道主编:
  以下为《乒乓世界》杂志2013年第三期内容:
  文/阎密
  跟周昕彤约定采访的时间正好是情人节,不是我们故意安排,而是她前一天晚上刚从云南部队回来。还没等记者开口,她便开始诉苦。原来在推广活动后期,因为水土不服,周昕彤突然胃疼,在坚持了一白天后,晚上终于忍不住痛进了医院。&我特别不好意思,一生病,麻烦了很多人,有一个女兵可能是着急,还把脚崴了。我凌晨两点开始打针,一直到结束,她们始终陪着我。第二天我休息了,她们还得正常出早操、工作。&说着这段小插曲,周昕彤满脸的歉意。其实,除了&病得不是时候&之外,这趟&云南之旅&还是相当欢乐的,&我也是军人,看见官兵,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而且我还拔白菜了呢!&
  平日里,周昕彤喜欢娃娃,愿意闲逛,爱吃甜品。开心时大笑,伤心时大哭。说起家人,眼泛泪光;谈到偶像,又腼腆害羞。赛场下的她,就是这样一个真性情的邻家小妹。球场上,周昕彤是个打直板长胶&怪球手&,因为这又怪又珍贵的打法,周昕彤还被男队借走集训过几次。资深教练马凯旋说,周昕彤的技术很值得球友们学习和研究。&她正手用的大维388D-1长胶很怪,业余爱好者用得很多,但想真正掌握起来很难。她反面的日本TSP生胶较其他同类胶皮来说,进攻性能突出,打出的球弧线很低。除了胶皮自身特性外,最让人觉得意外又欣喜的是周昕彤正手长胶能连续近台快攻,反手能挡、能拨、能弹。证明这个小丫头手感确实很好!&
  半路出家的直板长胶
  周昕彤出生在辽宁省沈阳市,由于父母工作繁忙,6岁的她就被妈妈的朋友带去体校玩。回忆起第一次接触乒乓球的场景,周昕彤满脸幸福,&当时觉得非常好玩,我能一个人安静地跟球玩,有时会帮人捡球。时间长了,我越来越喜欢呆在那里,让我走我都不走。&因为还没到上学年龄,父母又没有时间管她,所以周妈觉得在球队有人照顾,还能多个爱好,一举两得,就这样同意了周昕彤学打乒乓球的要求。
  刚开始打球,妈妈的朋友随便给了身高刚超过球台的周昕彤一块横板,球馆的教练发现这孩子手感不错。没多久体校要外出比赛,而三名参赛队员中必须有一个直板选手,所以领导就直接任命周昕彤为&直板小将&。至于那次比赛的成绩,她笑言当时年龄太小,已经不记得了,第一次比赛在她身上唯一的烙印,就是这个伴随她整个乒乓生涯的直板打法。
  周昕彤上了小学以后,因参加辽宁省调赛打进了前八,获得到省队试训的机会。&我那时候个子矮,去了之后教练让练我反手推挡,我够不着,也可能是看我没劲儿,教练便给我改成打直板正胶。&大概半年后,周昕彤代表沈阳参加少儿比赛,她的一招一式颇受场边的深圳李教练的喜爱,下场之后,李教练找到了周妈,希望周昕彤能够去深圳发展。是去是留?年仅8岁的周昕彤自己做出了人生的第一次重要选择,&这之前我从来没离开过家,我知道父母舍不得我,但我告诉他们,我很喜欢打球。&另外,深圳那边还提供上课的学校,打球学习两不误,父母思来想去,决定尊重女儿的选择。
  &刚到深圳的时候,一切都很新鲜,还有同龄小朋友一起玩,所以觉得蛮开心的。但时间一长,就开始想家。尤其是受了委屈时,一想我的家离这儿那么远,就控制不住,一给我妈打电话就开始哭,说我要回家。&虽然一直嚷着回家,但周昕彤心里知道,既然选择了,就不能走回头路。在深圳呆了两年半后,2004年初,她进入八一队,成为了一名军人。&八一队在北京,离家近了,所以挺开心,最重要的是我以军人的身份自豪。尤其是全运会、奥运会等大比赛中,只有八一队的队员在获胜的时候,才有资格敬军礼,太帅了!&八一队除了给周昕彤一个军人的身份外,在入队一年后,戴丽丽又给了她一个大惊喜,将她的正胶改成了长胶。&以前我都没见过这种胶皮,戴导让我试试,结果我打着还可以,就一直用到现在。&
  和偶像配双打
  2011年9月,周昕彤如愿进入国家二队。&我是一个特别幸运的人,总是在最后关头出现机会。进二队时,同批队员里,我比她们都大,算是同年龄组最后一个进的;全运会预赛我又是最后几名进入到决赛圈的;第一轮直通东京也是拿到最后一个名额&&&周昕彤说。
  说到在最后关头幸运跻身全运会决赛圈的经历,周昕彤用了&纠结&两个字来形容。赢下前两轮之后,再拿下第三轮对王璇的比赛,她就可以晋级。但在比赛中,渴望晋级的想法比技战术的思考还要多,她开始手足无措,越这样,脑子越乱。周昕彤一边想着&看台上的队友都给我加油,要是不赢球我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教练&,一边又在嘀咕&虽然不想输,但这样下去你也赢不了,太难了&。就这样一直纠结到第七局11:9拿下比赛,周昕彤才松了口气,但回想起来全是对自己表现的不满。&虽然赢了比赛,但打得太乱了。主要是王璇发挥也不好,给了我机会。&
  周昕彤的&幸运&一直延续到了决赛圈,经过数轮厮杀,周昕彤跻身全运会女单前八,直接进入一队。现在再回想当时的情况,她还心有余悸。&如果没有预选赛第三场的胜利,也就没有现在的我。&同时,她也表示,进入前八有兴奋了一下,但特殊打法越打到高水平就越难进步,周昕彤在进入一队后面临着新的挑战。
  小小年纪,能如此理性的思考,还要归功于那段&特殊&训练。&2012年初,我跟男队去了一次封闭训练。他们质量高,跟他们打,我球长得快。最主要的是在思想方面提高得更多。当我再回到女队,就像换了一个人,我的思路更清晰,思想更成熟了。&
  也许是有过这样一段经历,周昕彤更容易跟男队员合作。全运会混双比赛,她和陈^搭档获得第四名的不错战绩。虽说最后结果令人满意,但这一路走过来却很艰辛。第一轮碰到孔令轩/杨艳梅,打到大分0比2、第三局3:7落后时,周昕彤脑中的两个小人又开始了争吵,一个说:奥运冠军带着你,第一场输多可惜,再怎么样也得进前八,给八一队挣积分啊;另一个又说:没事,输就输了吧!&我就是场上瞬间的想法特别多,这样不好,最后好在陈^带着我赢下比赛,我才踏实下来。&体验到了惊心动魄的感觉后,周昕彤不敢怠慢,认真准备接下来的比赛。&争三四名的时候,我跟陈^说你争取带我上一次领奖台,因为第三第四差距太大了,一个能领奖,一个什么也没有。&可惜事与愿违,他们偏偏获得了第四名。&有点遗憾,但没关系,我们已经尽力了,发挥得都不错。最重要的是我能跟陈^搭配,已经让我很开心了,因为他是我的偶像。当时知道我俩配开心死了!教练还跟他说他是我偶像的事了,这种事我自己不好意思说!&
  特殊打法注定不能保守
  在全运会上,周昕彤获得团体第五、单打第五、双打第七、混双第四的成绩。即使没能登上领奖台,完成自己的小心愿,但进入一队绝对是给她多年付出的最好回报。
  2014年年初,周昕彤在&直通东京&第一轮队内资格赛中占据了最后一个名额,幸运地获得与主力队员一起参加镇江直通比赛的机会。赛前,周昕彤觉得打队内比赛,她不占优势,所以也没想过会晋级,只想尽力就好。可能就是这样轻松的心态,让她获得小组第二。&我没想到一上午连赢两场,至少小组能出线。下午输刘高阳,觉得好可惜,因为打第一就不用再遭罪了!&她突然想起赛前的&诅咒&,&打之前队友跟我开玩笑,说我肯定要撑到最后一个,我说别,太痛苦了,结果我还真是打到最后一轮才赢出的。&
  然而,1月底在镇江举行的直通比赛,周昕彤就没那么幸运了。&这次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从内心感觉赢不了球的比赛。赛前我就觉得没什么希望,我的能力不足以跟她们抗衡。我甚至掰手指算,看看自己都赢不了谁,这个赢不了,那个赢不了,这个可能还有点戏,还是不一定能赢,算到最后都是绝望。&比赛结果也正如她自己赛前分析的那样,最后排在了倒数第二名。
  对于打法特殊的周昕彤来说,想要在人才济济的中国队出成绩确实非常困难,这也是一直困扰她的烦恼。&因为打法的关系,我不像其他人那样有远大目标,以前就是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被分到乔晓卫组以后,乔导问她有目标吗,她摇头说不知道。乔导告诉她这样不行,既然到这了,就应该对自己有要求,别管在这待多久,待一天就应该有一天的要求。仔细琢磨之后,周昕彤发现事情确实是这样,尤其是进入一队后的训练氛围,让她不再随遇而安,&环境确实改变我一些看法,其实试着尝试不同的东西挺好,我就是太保守了,我这种打法注定不能保守,就得变化,慢慢地突破自己。&周昕彤坚定地说。
【我要收藏】【】【】【】
&&全景体育
孙俪竟是这样的人...
杨丽萍终身不育内幕年轮&#8226;生于1981――记录《乒乓世界》30年简史_其他栏目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年轮&#8226;生于1981――记录《乒乓世界》30年简史
  我们的第1期
  1981年3月
  定价:0.28元(季刊)
  页码:48
  主编:徐寅生
  编委:邱钟惠 吴焕群 程嘉炎 梁友能 李赫男 马光泓 王家正
  封面设计、内文美术设计:喜栋
  主编徐寅生在本期的发刊词中写道:
  为什么创办《乒乓世界》?乒乓球运动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技术水平也是世界第一流的。然而,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国内有关乒乓球的书刊、杂志却出版的很少,粉碎&四人帮&后,不少同志又动笔写文章了,在这种形势下,创办《乒乓世界》不仅需要,而且有了可能。经过酝酿,决定在第36届世乒赛前夕,出版《乒乓世界》这个刊物。
  《乒乓世界》的内容有国内外比赛信息、成绩和评述;知识、史话和趣闻;新的技术和战术;教学和训练的经验;优秀运动员介绍;科研论文;竞赛裁判工作的知识和方法等。既要对从事乒乓球运动的同志在专业上有所帮助,也要考虑到广大爱好者的兴趣和爱好。
  《乒乓世界》是建国以来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办的第一个乒乓球刊物,我们衷心地期待着读者们的热情支持,积极投稿,并不断给予批评、指正。
  1981年6月
  这期《乒乓世界》是中国队在第36届世乒赛上包揽7项冠军之后出版的。在&名将录&中,有徐寅生撰写的&&不想输、不认输、不服输&的李富荣&,有张燮林的&勇气和毅力&&记世界女子单打冠军童玲&。邱钟惠记录了&诺维萨德的日日夜夜&,庄家富回眸&金杯复得记&。在&运动员论坛&中,有郭跃华、童玲和张德英的自述。
  这期的封面和中插中上的彩色照片都是邱钟惠的作品,在第36届世乒赛中,她是赛场里唯一一位挂着照相机的&女记者&。
  第10期
  1983年5月
  在本期杂志中,用6页的篇幅刊登了中国乒乓球代表团随团记者何慧娴(曾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助理、中国体育报业总社社长)撰写的&东京夺杯记&。
  中国乒乓健儿从诺维萨德抱回来的七只金杯,在中华大地上客留两年之后,已按国际乒联的规定交回这届世乒赛的组委会。
  &现在我们手里一只杯子也没有了,一切从零开始。&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团长徐寅生在&火线&动员会上的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每个队员的脑海里。大家心里明白:世界冠军对我们来说已经成为过去。金杯,将重新检验每支队伍的智慧和力量,它属于新的角逐中的强者。
  第32期
  1988年12月
  定价:0.7元
  页码:48
  这一年9月在汉城举行的第24届奥运会上,中国乒乓球队取得两金两银一铜的成绩,获得金牌数占中国代表团的五分之二,对此,人们褒贬不一。
  编委袁大任(曾任国家体育总局文史委主任、中国乒协副主席)在本期推出了极富理性思考的力作&中国乒坛进退观&。
  在汉城,我男单全线失利的那个&黑色星期四&(外电语),许绍发向记者说,中国直拍快攻的打法落后了。
  此语传开,反响很大。乒乓球界多数人士首肯。
  徐寅生引出了这样的结论:现在大家都承认我们的打法落后了,如果再不创新,不闯出一条新路,我们离栽跟头的日子就不远了。这个跟头一栽,极可能几年、十几年爬不起来!
  这是一个人们在感情上难以接受而在理智上却又必须接受的论断。
  第41期
  1991年3月
  定价:1.4元
  页码:48
  本期杂志适逢《乒乓世界》创刊10周年,著名作家肖复兴在&我看《乒乓世界》&里写道:
  十年来的《乒乓世界》没有低级噱头或花样翻新的刺激。她靠的是朴实的作风与活泼的性格,而赢得了读者。
  《乒乓世界》,这个名字起得响亮。乒乓球虽然只有2.5克,却自身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它胶粘着不仅我国而且是世界许多国家的教练员、运动员的辛酸苦辣、人生况味,演绎着无穷无尽的乒坛与人生的双重故事。同时,她与周围的大世界更是横竖相通。别的不说,仅说小球推动大地球的故事,便足以见得她对整个世界举足轻重的作用。
  正因为如此,《乒乓世界》才让人看了有滋味。在这里,我能看到世界乒坛各路豪杰的影子,胜者直捣黄龙府;败者饮恨走麦城。怨气、赌气、不服气、更有折不断砸不烂的志气与锐气,使得小小的银球总是一波三迭,春秋演义,了无穷尽。在这里,我能看到教练员人生的道路,青春的影子。在这里,我更能看到中国乒乓球发展的历史,浮沉兴衰,危机的呼吁,道路的崎岖&&一条清晰的轨迹,几代艰辛的努力。
  衷心祝愿《乒乓世界》的下一个十年,再一个十年!有那么一天,这一代人都垂垂老矣,甚至飘然而逝,可《乒乓世界》依然健在,永远旺盛如火!
  第50期
  1993年6月
  定价:2.4元
  页码:48
  封面上的张燮林,率领邓亚萍、乔红、陈子荷、高军站在第42届世乒赛冠军领奖台上,这是他作为女队主帅第8次捧起女团考比伦杯。
  中国男队惜败瑞典。当时《新体育》杂志社记者刘猛(曾任中国体育报业总社社长)为本刊撰写了&男团激战纪事&,这篇长达8000字的纪实通讯是这样结束的:
  假如我们能借天津举办第43届世乒赛之机,像当年第26届世乒赛一样,重新掀起一个高潮,使中国乒乓球在30多年的历程后,矗立起第二个里程碑,那么中国乒乓的未来将大有希望。
  国球将会重新成为国人的骄傲!
  两年后,果然梦想成真。
  第63期
  1996年12月
  定价:4元
  页码:48
  主编:徐寅生
  副主编:苏丕宪
  编委:(以姓氏笔画为序)李友林 张燮林 袁大任 姚振绪 夏娃 蔡振华 陆元盛
  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中国乒乓健儿包揽四块金牌。本期的首页上,时任国家体委政法司司长的王鼎华撰写专稿&再说中国乒乓文化&。
  国球长盛不衰,是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着。三十多年来,乒乓球界在为祖国荣誉顽强拼搏,夺得一座座奖杯,同时也铸炼出一句句警言,一颗颗丰硕的精神成果:
  &人生能有几次搏!&
  &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
  &胜了从零开始,败了打翻身仗。&
  &创新才有生命力。&
  &甘当铺路石。&
  &爱国、奉献、团结、拼搏,从一板一球做起。&
  这些掷地有声的响亮口号,充满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精神,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乒乓文化的重要体现。
  第70期
  1998年4月
  定价:4元(双月刊)
  页码:40
  名誉主编:徐寅生
  主编:袁大任
  编委(以姓氏笔画为序):李友林 张燮林 陆元盛 姚振绪 夏娃 蔡振华
  责任编辑:晏学宁 叶楠
  本期封面与以往不同,上的不是球星,而是两位佳人&&着青衣青帽黑靴昂首挺立者,是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蔡振华的夫人黄胜;穿红裙舞娉婷者,是副领队黄飚的妻子邱红。她俩在国家队迎春联欢晚会上表演的西班牙斗牛舞,博得喝彩不断掌声不绝。这掌声,显然不仅是对演技的称赞,更包含了人们对她俩为支持夫君倾心于乒乓事业而常年独操家业默默奉献的品格的敬重。黄胜、邱红以及一切具有相同品格的全国乒乓球工作者的亲属们,是无名英雄。
  第79期
  1999年5月
  定价:4元(月刊)
  页码:42
  半年来一直备受瞩目的贝尔格莱德世乒赛,因为战争,最终没能逃脱撤销主办权的命运。《中国体育报》记者谭杰与夏娃合写的&3&25漫长的一天&,是国际乒联执委会特别会议的纪实。
  无论对南斯拉夫,还是对第45届世乒赛,3月25日确实是个特殊的日子。
  北京时间凌晨3点
  北约开始空袭南斯拉夫。
  北京时间18点57分
  在渥太华的电话会议技术控制中心开始呼叫世界各地的6名国际乒联执委,沙拉拉是其中比较辛苦的一个,此时那里的时间是早上6点。
  北京时间19点整
  国际乒联主席徐寅生坐在北京国家体育总局乒羽运动管理中心的一间普通的办公室里,宣布国际乒联执委会特别会议开始。他说,鉴于科索沃局势进一步恶化,他要求大家对延期举办世乒赛表明最后的态度。
  执委们先后表态,一致同意第45届世乒赛延期举行,这个过程用了不到1分钟。
  第100期珍藏版
  2001年2月
  定价:10元
  页码:64
  主编:徐寅生
  副主编:夏娃
  编委:(以姓氏笔画为序)张燮林 陆元盛 姚振绪 夏娃 蔡振华
  编辑部主任:夏娃
  责任编辑:晏学宁 陈洁 叶楠
  特约策划:谭杰 夏宇华 曹剑杰 初元澎
  特约撰稿:吴焕群 张晓蓬
  特约主笔:梁宏达
  中国唯一一本乒乓球杂志《乒乓世界》,在2001年2月出版第100期,3月恰逢《乒乓世界》创刊20周年,为了答谢广大乒乓球爱好者多年来对&国球&的厚爱和对《乒乓世界》杂志的支持,我们在正常出版2011年第2期的同时,增出了这本《乒乓世界》第100期珍藏版,世界冠军刘国梁为珍藏版的制作印刷捐资10万元。
  我们归纳了最完全的历史资料,挑选出了最精美的珍贵图片,将二十世纪乒乓球运动的风云变幻,中国乒乓球四十年的辉煌历史,《乒乓世界》二十年的成长历程,浓缩在《乒乓世界》第100期珍藏版之中。
  第123期
  2003年1月
  定价:6元
  页码:72(正刊) 32(副刊)附赠海报
  全铜全彩,大16开本
  本期,本刊迈入了2003激情全彩时代,迈出了全面与市场接轨的一大步。由于中国只有《乒乓世界》这一本专业乒乓球杂志,为了满足球迷全方位、多层次的阅读需求,编辑部工作方面在做精做细的基础上必须兼顾&大而全&,因此以人物、赛事、技术、器材四大版块为报道坐标,同时满足追星族、赛事迷、技术狂、器材痴四类球迷的需要,并加上全彩副刊&球迷俱乐部&作为与读者互动的驿站。
  主编徐寅生在卷首语&一年好景君须记&中这样写道:
  自1981年创刊以来,《乒乓世界》于1998年1月由季刊改成双月刊,1999年又改成月刊。近五年的三大步,《乒乓世界》与乒乓球市场化同步成长,起码看上去热闹了不少。
  2002年第10期,《乒乓世界》全彩试刊出台,获得了球迷的好评。诚然,全彩的变化更能刺激读者的阅读兴趣。国际乒联当年把球改成黄色,台子变成蓝色,也是从色彩方面进行的有意尝试,色彩的丰富,内容的广泛,能让读者兴奋,球迷兴奋,反过来可以促进我们这些编者更加发奋,把《乒乓世界》办得更好一些。要办好《乒乓世界》,一要靠广大球迷读者支持,二要靠我们的运动员在国际乒坛上不断创造优异成绩。
  第142期
  2004年8月
  定价:6元
  页码:88(正刊) 32(副刊)附赠海报
  主编:徐寅生
  副主编:夏娃
  编委:刘凤岩 张燮林 陆元盛 姚振绪 夏娃 蔡振华
  编辑部主任:夏娃
  责任编辑:陈洁 李克非 梁慧敏 宋斐
  雅典奥运会之前,本刊在本期的封面设计上大胆地使用了乒坛名将的拼图形式来烘托雅典奥运会前的大战气氛。
  我们邀请到了国际乒联主席、加拿大人沙拉拉为我们做奥运会乒乓球四块金牌的预测,与他合作的还有一个英国自由撰稿人(赛义德)、一个意大利记者(吉纳罗)、一个日本编辑(今野)、一个韩国男教练(安宰亨)、一个中国女教练。他们都愉快地接受了这个容易得罪人的工作,而且预测得非常诚恳和明确,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147期
  2005年1月
  定价:8元
  页码:112(正刊) 32(副刊)附赠海报
  进入2005年,《乒乓世界》在保持报道内容与报道方式权威性、稳定性、连续性的基础上,致力于杂志外在形象的改造,加大页码,从本期杂志开始,变骑马订为平口订。同时进一步明晰四大版块的功能,在版式处理上向简单、明快、大气的读图时代风格靠拢,力求与国球的地位形象相得益彰。
  本期的封面故事《关于老蔡》,是蔡振华在日从国家队总教练升任国家体育总局乒羽管理中心主任之后,执行主编夏娃根据十五年的采访积累推出的一篇力作,从弟子刘国梁、前辈许绍发、妻子黄胜三个角度解读这位中国体坛的风云人物。这篇文章刊登后,被多家主流媒体转载。
  《乒乓世界》精华版暨&上海世乒赛官方秩序册&
  2005年5月
  定价:28元
  页码:192
  主编:徐寅生
  执行主编:夏娃
  编辑委员会:徐寅生 陈一平 姚振绪 夏娃 刘琦 张晓蓬
  编辑部主任:夏娃
  美术总监:张伟
  英文编辑总监:曹剑杰
  英文编辑组:马凯旋(美国) 陈克强(加拿大) 林仁布(美国)施纯钧(美国) 施中秀(美国) 官松 李楠舟
  中文编辑组:陈洁 李克非 梁慧敏 宋斐 成京秋 官松
  1961年,北京,第26届世乒赛,中国乒乓球的春天
  1995年,天津,第43届世乒赛,中国乒乓球的复兴
  2005年,上海,第48届世乒赛,中国乒乓球的巅峰
  第48届世乒赛,2005年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
  4月30日&&5月6日,上海,中国的焦点
  值得珍藏的观战指南,《乒乓世界》精华版暨第48届世乒赛珍藏纪念册。
  世乒赛期间爱不释手,世乒赛之后开卷有益。
  中英文双语对照,200克铜版纸四封,内文192页,80克铜版纸。
  谁来阅读?所有参赛选手、教练,所有国际乒联官员,所有世乒赛采访记者,世乒赛现场观众,遍及全国的乒乓球人群。
  谁来制作?《乒乓世界》&&乒乓球迷的必备读物&&编辑部得到上海世乒赛组委会的委托和授权,负责编辑制作、出版销售本次比赛唯一的官方赛事纪念册。
  特别奉献:《乒乓世界》与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联合制作&世乒赛十年&珍藏纪念光盘,随第48届世乒赛珍藏纪念册免费赠送。
  以上这段宣传语,是我们对上海世乒赛组委会和广大乒乓球爱好者的承诺。我们可以很自豪地说:上海办了最精彩的一届世乒赛,我们做了一本最精彩的世乒赛会刊。
  第170期
  2006年12月
  页码:112(正刊) 32(副刊)附赠海报
  日,一代名将,乒坛偶像孔令辉正式宣布退役。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运动员的大满贯运动生涯,为了送给所有可亲、可爱的,在孔令辉职业生涯中洒下了自己青春汗水和泪水的众多球迷一份礼物,本刊在2006年第12期首次为一位球星制作了专刊&&&孔令辉,青春的影子&。
  第172期
  2007年2月
  这一期,编辑部的年轻人们首次尝试了封面多压题的处理,从外观上看,《乒乓世界》更时尚了,也更年轻了。
  在内容上,本期一个&铭心&的故事是李晓东自己讲的,他在全国乒乓球工作会议上做了一个关于&敬业精神&的发言。我们把李晓东的发言登在这期的杂志上,因为这是一篇有力量的文字,给人一种战斗的冲动。这篇文字不仅有力,而且优美雅致,不是网络时代意义上的优美雅致,而是传统文化意义上的优美雅致。
  读完这篇文字,你应该可以知道,李晓东的力量是从哪里来的。你甚至可以知道,中国乒乓球队的力量是从哪里来的。感谢李晓东,帮我们体会到刻骨铭心的感受。
  《乒乓世界》增刊暨&广州世乒赛官方秩序册&
  2008年2月
  定价:28元
  页码:192
  主编:徐寅生
  副主编:古石阳 刘江南 张桦
  执行主编:夏娃
  编委:刘凤岩 于斌 李振国 姚振绪 张燮林 陆元盛 吴东 冯政 赖勇辉 裴伟民 陈克军 金炼 伍金月
  美术总监:张伟
  英文编辑总监:曹剑杰
  中文编辑总监:谭杰
  中文编辑组:李克非 宋斐 杨华 何绮玲 李晋 甄东隅 李美多 边玉翔 陈思婧 张矣韵 张凡 商弓
  英文编辑组:刘姝廷 宋兰霞 孙俊杰
  在成功编辑制作了上海世乒赛官方秩序册之后,广州世乒赛组委会对《乒乓世界》杂志也给予了极大的信任和支持。
  除了在官方秩序册上常见的贺词、组委会成员、各参赛队伍和裁判员名单、比赛场馆介绍、详细日程等规定内容,针对这次世乒赛团体赛,我们还独家策划了世乒赛团体赛中国队&十大奇兵&、&十大英雄&、&十大经典&、&十大对手&;深度解析&谁对中国人虎视眈眈& ;精编简史:世乒赛曾经怎么打?谁拿过世乒赛冠军?谁命名世乒赛奖杯?谁曾率中国队出征?谁用规则制约对手?谁主宰国际乒联?
  此外,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和中国乒乓球协会联合出品、《乒乓世界》特别策划的中国第一部国球五十年史诗《国球长红》,被制作成精编版光碟随纪念册赠送。
  第188期
  2008年6月
  定价:10元
  页码:160
  主编:徐寅生
  执行主编:夏娃
  编委:蔡振华 刘凤岩 于斌 李振国 姚振绪 张燮林 陆元盛
  责任编辑:李克非 宋斐 李晋 李美多 边玉翔 陈思婧 赵晖
  驻外记者:苏根源 石小娟 申竹君 田子超 谢崇文
  特约记者:周到 赵霞 袁华 周广平 薛淼焱 阎建伟 刘文珂
  美术总监:张伟
  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地震,突如其来的灾难,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和悲痛,也震撼和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在本期的特别报道&乒乓界发出同一个声音&&挂念灾区,加油中国!&中记述了所有乒乓人对灾区和灾区人民贡献的绵薄之力:
  本刊主编徐寅生几次打电话到编辑部说:&灾区的人马上就要重建家园,等学校建起来的时候我想用稿费买两张乒乓球台,让灾区的孩子们有个活动锻炼的地方。&他还倡议,每个乒乓球世界冠军都捐赠一张球台,哪怕是放在露天的水泥台也行,为了那些经历了这场灾难的孩子们身心健康地成长,大家都出一点力。他的倡议后来得到了刘国梁、曹燕华等多位世界冠军的积极响应。
  第190期
  2008年8月
  如果你不知道北京奥运会的乒乓球比赛该看什么;如果你在观看北京奥运会乒乓球的比赛前对于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的历史没有任何概念;如果你不知道北京奥运会的乒乓球比赛该看谁,该如何观赛,该在什么时间收看电视转播,该关注几个项目,那么请参见&北京指南&。
  北京奥运会前,本刊浓缩了历届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的详尽数据、文字和图片资料以及关于所有参赛热门球员的资料,制作成了被其他媒体同行誉为&乒乓圣经&的&北京指南&。
  &权威预测&、&赛制详解&、&奥运点将&、&经典与冷门回顾&、&奥运乒乓之最&、&奥运器材和服装演变&、&北大比赛馆地图&、&球迷达人宝典&尽在其中。
  第193期
  2008年11月
  最近20多年来,在中国那些伟大的乒乓球单打世界冠军中,还没有谁有一个像样的告别仪式。
  王楠是第一个在辉煌中离开的伟大球员,她很早就确定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终点&&北京奥运会。女队主教练的施之皓也是王楠的坚定信任者,他给王楠制定了完全个性化的计划。还有王楠的主管教练乔晓卫,在本期的专栏中,她讲述了过去两年与王楠共同奋斗的过程。
  但是,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们为什么要把一个大多数人都认为可以退役的前世界冠军再多挽留三年呢?
  奥运会上发生的事情证明,他们所有人当初所作的判断,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做的努力是正确的。大家终于明白,为什么要让王楠再坚持这三年。
  所以,王楠配得上这么一个伟大的告别仪式,以及这么一个巨大的婚礼。
  第198期
  2009年4月
  定价:12元
  页码:160 附赠海报
  徐寅生在中国乒协主席的任上,其实是经历了许多大事情的,比如20年前的那次大滑坡,比如15年前的广岛亚运会小山智丽事件以及那前后&海外兵团&的巨大声势,比如他默认甚至的是&助长&的世界打中国的&小球改大球&、&11分制&等规则的变化&&
  但是,这些在当时看起来&天大&的事情,到现在已经了无痕迹。
  如果说徐寅生官员生涯前期的工作是带领中国人对抗世界,那么从他参与到国际乒联的事务开始,他的工作便转化为带领世界乒坛给中国出难题。他很早便意识到,如果不给中国乒乓球制造足够多的难题,那么中国乒乓球的&天敌&就会越来越少,最终导致自身功能的退化以及整个项目在全球范围内的退化。
  当然,以徐寅生宽容的性格和行事方式,他不会采用疾风骤雨铺天盖地的方式,他给人的感觉,总是乐呵呵地坐在那里,看着朋友和后辈们从容地完成一桩桩大事小事。所以,你很难找到带有鲜明浓烈的徐氏标签的里程碑式的事件。
  但是,只要你走在乒乓球的路上,就会发现,人们都在谈论着有关他的话题,没有哪件大事是与他无关的。
  原来,徐寅生的印记无处不在。
  第204期
  2009年10月
  在新中国建立六十周年之际,我们在2009年第10期,用很重的笔墨记录了一位传奇的乒乓球人,记录了一个传奇的乒乓球团队。
  传奇的乒乓球人是球迷们耳熟能详的李富荣。房学峰这样写道:&李富荣在其运动员时代经历了中国乒乓球的&黄金一代&,以男子团体和男子单打世界冠军三连冠为标志;在其教练员时代,缔造了中国乒乓球的&黄金二代&,以1981年包揽第36届世乒赛全部五个单项冠亚军为标志;后来,他又在领导岗位上,带领昔日的弟子们和弟子的弟子们创造了中国乒乓球的&黄金三代&,这个时代从1995年天津世乒赛开始直至今天,以多次包揽世乒赛冠军和奥运会冠军为标志。&
  传奇的乒乓球团队是彪炳史册的八一队。本刊记者李美多经过了详实的采访和辛苦的后期创作,完成了&八一乒乓球队断代史&一文。
  第206期
  2009年12月
  第十一届全运会夺得女团和女单冠军之后,张怡宁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尽管她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没有直接地表述过她退役的决定以及退役的时间,但2009年的岁末,我们继为孔令辉、王楠两位伟大的球员制作了专刊之后,为暂别乒乓球的张怡宁制作了这一专辑。
  在《乒乓世界》看来,只有最伟大的运动员才配得上一个回顾其职业生涯的专辑。
  我们的第214期
  2010年8月
  本期的封面人物是冯天薇,这是&海外使团&的成员第一次以世界冠军的身份登上《乒乓世界》的封面。
  《乒乓世界》的这次突破,是由于&海外使团&的突破&&我们无法不正视&海外使团&第一次从中国队手中抢走世界大赛冠军的现实。
  我们的第219期
  2011年1月
  从这期开始,我们推出一个新的报道专题&&乒乓地理,以城市为单元去展现乒乓球的生存状态和每个城市不同的乒乓内涵。
  对于一座城市的展示同时也是一个探寻的过程,因为我们相信,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乒乓球秘密。
  第一期出场的是钢城鞍山,我们在那里要寻找的答案,不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而是&郭跃、李晓霞、马龙是怎样炼成的&。
  在这个乒乓地理的主题下,我们致力于探寻城市与乒乓球的关系,或者说不同的城市与乒乓球相结合之后呈现出的不同的关系,但有一点是我们相信的&&城市,让乒乓球更美好。
  我们当然更希望,我们最终找到的答案是&&乒乓球,让城市更美好。
  第220期
  2011年2月
  一个项目的良性的发展,需要好的政策支持和宏观环境,更需要具备人格魅力的球星。我们坚信这一点,因此继2008年第3期的首次跨界尝试(张怡宁与鲍春来)之后,我们又在本期推出了一个跨界专题&&&乒羽群英会&。
  在本期的报道中,您可以了解国乒和国羽两位扛鼎明星王励勤和林丹的魅力,更能通过&国乒四代偶像&和&国羽优质偶像大本营&领略乒羽群星的风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乒乓球如何抖手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