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与传舌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别 传言是什么意思? 传舌是什么意思?

关于眼睛健康的15个传言与事实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关于眼睛健康的15个传言与事实
近视 眼镜 视力
本文作者:眼科小超人老梁
对于眼睛健康、近视、眼睛等问题,民间总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流传。这些传闻到底是真是假?美国视光学会在“Eye Care Facts and Myths:A Closer Look”一文中总结了一系列有关视力健康的传闻与真相,本文对这些信息进行了编译与延伸解读。
昏暗灯光下阅读对眼睛有害?
图片来自:thegreenparent.co.uk
对健康人而言,在昏暗光线下用眼(例如看书、看手机)不会有很大危害。但是,充足的照明可以使阅读的视觉感受更好、更舒适,也能预防视疲劳。
(注:视疲劳是人们在持续用眼时产生的疲劳、眼睛酸胀、干涩、视物模糊等一系列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很恼人,不过它们通常只是暂时的,在休息之后可以得到缓解。)
老梁解读:而对于闭角型青光眼的中老年患者或易感人群,夜间看书看报纸看电视一定要开灯,确保室内光线明亮。因为瞳孔在昏暗的灯光下会散大,容易诱发闭角型青光眼发作。近视人群发生闭角型青光眼的风险很小,睡前看手机也可以,唯一弊端就是干眼症。
用电脑对眼睛不好?
图片来自:
看电脑显示屏的行为并不会直接导致视力下降。不过,长时间使用电脑、长时间看书或者进行其它近距离用眼活动时,我们眨眼的次数会减少,这会导致眼睛干涩、酸胀和视疲劳。
使用电脑时,试着规律休息、向上看或扫视四周(转动眼球,在角膜表面涂抹泪液)。往远处看也可以缓解眼睛的酸胀。调整电脑显示屏的距离,离面部45-60厘米,角度略向上。可以使用人工泪液缓解眼睛干涩。如果经常出现视物模糊或者眼睛疲劳,也要去看看眼科医生,检查是否存在干眼症。
老梁解读:我们的角膜并不直接接触空气,它的表面覆盖着泪膜。泪膜给角膜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保持视物清晰,可惜它并不持久,正常人睁大眼睛10秒钟泪膜就会破裂,而重新涂匀泪膜就要依靠眨眼。正常人无意识的眨眼率,在安静时约为17次/分,看电脑时为14.9次/分,阅读时也会降到1.4~14.4次/分。泪膜没有得到及时补充,它的厚度就会变薄,容易挥发和破裂,角膜干燥、缺氧,进而出现眼干、视物模糊等视疲劳症状。这种视物模糊是一过性的,滴一滴人工泪液就可以得到缓解。
戴度数不当的眼镜会伤害眼睛?
佩戴正确度数的眼睛能帮人清晰视物,不过对成年人而言,戴上屈光度不当的眼睛或者不戴眼镜其实不会带来什么严重的危害。当然,这样还是会导致眼睛酸胀疲劳,看不清东西也会增加安全风险。
另外必须注意,8岁以下的儿童如果视力需要矫正,必须要配戴适合自己的眼镜,以预防弱视发生。
老梁解读:近视无法治愈,不过可以通过框架眼镜、隐形眼镜、激光手术等方法矫正视力,改善视觉质量。近视以后,特别是高度近视人群,眼睛会发生一系列的病理改变,无法逆转,因此每年需要散瞳检查眼底。别再被那些《民间食疗偏方防治近视眼》、《XX天摘掉眼镜》、《恢复视力法(500度以下)》、《飞行员提高视力的办法》的虚假信息误导了(更多阅读:)。
戴眼镜会造成“依赖”?
不会。我们用眼镜来矫正模糊的视力。相比不矫正的视力,戴眼镜带来了更好的视觉感受,在戴眼镜之后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经常离不开眼镜,但这其实只是因为清晰的视觉让人感到舒适而已。
老梁解读:近视人群应该深有体会,摘下眼镜后,看着模糊的世界很不习惯,影响表现力,可能会有不自信和不安全感。这是大脑的警惕表现,而不是“成瘾”现象。近视的眼睛本来就需要矫正,看远处模糊会给生活带来不方便,驾驶时不戴眼镜存在隐患,也容易视疲劳。白天可以全天都戴眼镜,也可以间歇地戴眼镜,这取决于大家的用眼习惯。
图片来自:opticalgallery.co.uk
儿童的内斜视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失?
内斜视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失,而内眦赘皮导致的“斗鸡眼”会,家长们要注意区分这两种情况(详情见下图)。内斜视的孩子会发生单眼弱视,影响视力发育,因此需要及早治疗。一般来说,越早诊断和治疗,预后越好。治疗方式包括遮盖、戴眼镜、用散瞳药、斜视手术或者联合治疗。
老梁解读:“斗鸡眼”在亚洲婴儿中最常见,这是一种特殊的眼位表现,而不是眼位异常。这是因为我们亚洲人在婴儿时期,内眼角会堆积上眼睑的褶皱,先天性的,也叫内眦赘皮,还跟鼻根太矮有关,捏起鼻根就可以发现眼位是正常的。注意看下图的斗鸡眼孩子,黑眼仁上的反光点都在正中央,这不是斜视。
内眦赘皮 看起来有些“斗鸡眼”,但这种情况并不是斜视。
而内斜视的孩子,当看向正前方的时候,最常见是一只眼睛内斜,注意看下图中孩子黑眼仁上的反光点。右眼反光点在正中央,而左眼反光点明显偏位了。戴上眼镜矫正视力可以改善斜视的情况。
内斜视的情况。
儿童学习障碍是眼睛有问题?
不是。儿童时期的阅读困难、计算困难、拼写困难、听力处理困难等13种表现被称为学习障碍。尚无有力的证据表明眼睛疾病引起学习障碍,或者锻炼眼睛可以治愈学习障碍。
有学习障碍的儿童通常需要老师和特殊培训人员的帮助。在这些治疗开始之前,对孩子进行全面的医学眼科检查很有必要,确保孩子的视力正常。
孩子们看电视离得近伤害眼睛?
不会。孩子们常常有把书拿眼前看,或者坐在电视机正前面的习惯。并没有证据表明这些行为伤害了孩子们的眼睛,而且这些习惯通常会随着孩子长大而消失。但是,近视眼的孩子有时坐得离电视机也会很近,这样他们看得更清楚,所以家长应该带孩子做眼睛检查。
老梁解读:儿童视觉发育是由远视眼到正视眼的过程,当幼儿是远视眼时,近视力就像老花眼的老年人,看小字吃力,而此时的远视力尚未发育到1.0,所以坐远了看电视也不清楚。因此孩子们更喜欢贴近电视,看大号的视觉刺激。如果6岁以后的孩子还是常常凑电视机前面,一定要带孩子验光。
吃胡萝卜提高视力?
胡萝卜富含β-胡萝卜素,它在人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而维生素A对健康的视觉确实是必要的。不过,胡箩卜素和维生素A通过其他很多食物也可以补充,并不是非靠胡萝卜不可(更多阅读:)。
胡萝卜是种不错的蔬菜,但维持眼睛健康不是非吃它不可。图片来自:
视力不好应该避免看小字?
有一种说法认为视力不好或者戴眼镜的人群,如果看小字或者做很多精细活,会很快“耗尽”他们的视力。这种说法把眼球理解成了肌肉,认为它用多了“力气”会耗尽,而这其实是不对的。眼睛更像是照相机,它不会因为“拍摄”更多精细图像而很快报废。虽然也需要注意休息,但不必为“用光视力”而感到担心。
老年人的视力“第二春”意味着白内障?
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平时需要戴老花镜的老年人,如果发现自己摘掉老花镜也能清楚地读书看报,会认为自己的视力“提高了”。而事实上,他们是变得更近视了,这是早期白内障进展会出现的一个体征。
老梁解读:这种视力的第二春只是暂时现象。眼睛像是照相机,晶状体就是内部的镜头,像一只透明的橙子,随着年龄增长,橙子的皮、瓤和内部核都会逐渐混浊。随着核性白内障的进展,晶状体的屈光力发生变化,老年人的近视力会暂时提高。然后继续混浊,远视力和近视力都会下降。
白内障必须“熟透了”才能手术?
对于过去的老式白内障手术,有观点认等白内障发展到“成熟”阶段时摘除更加安全。但现在的白内障手术其实已经不用考虑这一点了。只要感觉白内障影响了生活质量,妨碍了自己要做的事情,患者可以随时进行摘除。
老梁解读: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白内障摘除手术的技术还比较传统,切口也很大。白内障“熟透”时的晶状体核很硬,方便取出而不容易破裂,因此过去的白内障患者往往要等到视力很差的阶段才进行手术,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而现代的白内障手术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角膜切口只有3毫米,自行愈合、无需缝线,手术时间很短,也不再有那么多限制。那么,什么时候做白内障手术呢?理论上视力低于0.5时就可以考虑了。而如果是画家、显微外科医生这样对视力要求高的人群,更早进行手术也完全没有问题。
隐形眼镜能够预防近视恶化?
这是错的。有人认为戴隐形眼镜会永久地矫正近视,最终不再需要隐形眼镜或框架眼镜,但没有证据表明戴隐形眼镜真能带来这样的效果。
老梁解读:只有角膜塑形镜才是预防近视恶化的一种治疗手段,普通的隐形眼镜没有这样的功能。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特殊的硬质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它可以对角膜进行暂时的矫形,需要在眼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超过45岁,又近视又老花的成年人不适合角膜塑形镜治疗。
角膜塑形镜示意图
眼球可以被移植?
不能,现在的医学无法移植整个眼球,这是因为视神经的连接再通很困难。而眼睛前部的透明部分——角膜的移植手术已经成功地进行了很多年,有时候,人们可能会将它和眼球的移植混淆。
眼白发蓝是因为缺钙吗?
图片来自:
老梁解读:“眼白”发蓝和缺钙没有什么关系。眼白也就巩膜,它是一层坚韧的胶原纤维组织,下面分布着密密麻麻的血管。成年人的巩膜是白色,而婴幼儿巩膜比较薄,可以透出下方血管的颜色,看起来有些发蓝。此外,也有一部分蓝巩膜是病态的表现,比如成骨不全症(瓷娃娃病)、先天性青光眼和高度近视。
近视人群不会得老花眼?
老梁解读:这种说法并没有道理。我们一会儿看远处,一会儿看近处,依靠的是晶状体的变形来配合焦距的变化。而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的弹性逐渐下降,“变胖”变得很困难,于是就出现了老花眼。这种“老花”的变化,人人都会有,只是程度不一。近视人群得了老花眼以后,远视力没变化,如果不戴眼镜,看远还是模糊。抵消的是近视力的下降,如果之前戴100-200度的近视,看书可能就不需要戴老花镜了。如果是600度以上近视,看书时,书需要拿得更近。近视人群老年后会需要一副双光镜。
(编辑:窗敲雨)
本文原发于作者微博,经原作者授权转载,本站发表时略有修改。
你可能感兴趣
那到底是什么导致的近视,导致的中国的近视率越来越高?
用眼协调性训练不足是近视问题的原因之一。至少有一类近视是由于协调训练不足造成的。在从事射箭运动之前我并不清楚这一点。最初从事射箭运动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寻找一种运量烈度较低而总量较高的运动,第二是由于长期进行各种文字工作需要适当锻炼眼睛。在实践中发现,有一些近视的小孩进行一个月的射箭训练以后,瞄准所用的眼睛视力会迅速恢复。我觉得这应该是因为射箭训练要求协调眼睛造成的。我自己则通过射箭,发现手眼协调存在问题。随后有意调整,只过了几天就发现投掷精度明显提高。当然现在瞄准的时候还是要有意转换瞄准的眼睛,不容易彻底转化。投掷东西老是偏离目标很远的朋友可以试试,右手投东西的时候稍微闭一下左眼,用右眼看一看目标。桌球总是打不好的朋友也可以试试这个办法。现在很多小孩缺乏室外运动,室外环境也常常很恶劣,比如热死人的水泥地,没有树木这样的晒人场……所以,我感觉,相当一部分近视都是由于眼睛协调不足造成的。现在近视多,很多应该就是滥用眼睛+缺乏调整造成的,只用不修,于是废了。
引用 的话:那到底是什么导致的近视,导致的中国的近视率越来越高?可以看看这篇:里面说到,人们长久以来认为读书、看电脑时间过长导致近视,但研究结果却并没有支持这一点。目前发现的和近视有关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实是花在户外的时间,而且并不是指户外的活动,重要是户外的光照。
显示所有评论
全部评论(71)
那到底是什么导致的近视,导致的中国的近视率越来越高?
用眼协调性训练不足是近视问题的原因之一。至少有一类近视是由于协调训练不足造成的。在从事射箭运动之前我并不清楚这一点。最初从事射箭运动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寻找一种运量烈度较低而总量较高的运动,第二是由于长期进行各种文字工作需要适当锻炼眼睛。在实践中发现,有一些近视的小孩进行一个月的射箭训练以后,瞄准所用的眼睛视力会迅速恢复。我觉得这应该是因为射箭训练要求协调眼睛造成的。我自己则通过射箭,发现手眼协调存在问题。随后有意调整,只过了几天就发现投掷精度明显提高。当然现在瞄准的时候还是要有意转换瞄准的眼睛,不容易彻底转化。投掷东西老是偏离目标很远的朋友可以试试,右手投东西的时候稍微闭一下左眼,用右眼看一看目标。桌球总是打不好的朋友也可以试试这个办法。现在很多小孩缺乏室外运动,室外环境也常常很恶劣,比如热死人的水泥地,没有树木这样的晒人场……所以,我感觉,相当一部分近视都是由于眼睛协调不足造成的。现在近视多,很多应该就是滥用眼睛+缺乏调整造成的,只用不修,于是废了。
戴眼镜导致眼部周围形变怎么办?
引用 的话:那到底是什么导致的近视,导致的中国的近视率越来越高?以前有个文章说跟在屋里待的太久有关,眼睛要多暴露在室外的光照强度下才好。
感觉中了不少传言。。。
难道看东西离的太近不会导致近视?那我是怎么会近视呢, 小时候也会出去玩啊(当然了, 那时候我连电视都很少有机会看)。最重要的是 防止再度加深,应该跟防止近视是一样的吧, 近年来已经加深不少了。。
引用 的话:难道看东西离的太近不会导致近视?那我是怎么会近视呢, 小时候也会出去玩啊(当然了, 那时候我连电视都很少有机会看)。最重要的是 防止再度加深,应该跟防止近视是一样的吧, 近年来已经加深不少了。。遗传性近视,或者看书用眼过度
然而成人也会出现巩膜变蓝的情况 中医说是“风” 西医就不知道 但是感觉中医的风好多都对应西医的过敏
一只眼睛几乎正常,另一只眼睛近视,不佩戴眼镜会不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
一直想知道盲绣娘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射击运动员普遍视力极差又是怎么形成的。。。
躺着看书会容易引发近视吗?==反正我是没有。。。
引用 的话:一只眼睛几乎正常,另一只眼睛近视,不佩戴眼镜会不会导致很严重...会 近视的那只会成为弱视的
求科普藍莓素、葉黃素和花青素…
为什么觉得第一点就和平常的认识不一样,第一点直接就说昏暗光线下读书对健康人的视力伤害不大,是真的?
本篇没有说到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机械近视的成因长期盯着一定的距离看东西,是机械近视的成因,也是导致戴眼镜后度数加深的原因(所以你的眼睛如果已经只能看清电脑屏幕/看书的距离了,就千万别戴着眼镜继续看电脑/看书了,除非你还想加深度数)同时也是看各种固定物体{书本,电脑,电视}导致近视原因
引用 的话:那到底是什么导致的近视,导致的中国的近视率越来越高?不健康的用眼习惯,可以解读为长时间学习/赶作业,长时间玩游戏/盯屏幕
引用 的话:遗传性近视,或者看书用眼过度遗传性 我应该没有,只有我爸爸是轻度近视; 眼睛疲劳(用眼过度)这篇文章好像全都否定了。楼下有讲到机械近视(我理解为看的太近)我应该就是这种了, 老是不自觉的靠近电脑。。
引用 的话:那到底是什么导致的近视,导致的中国的近视率越来越高?可以看看这篇:里面说到,人们长久以来认为读书、看电脑时间过长导致近视,但研究结果却并没有支持这一点。目前发现的和近视有关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实是花在户外的时间,而且并不是指户外的活动,重要是户外的光照。
引用 的话:那到底是什么导致的近视,导致的中国的近视率越来越高?用眼过度,自从现代教育普及后近视率直线上升。长期眼疲劳导致近视
引用 的话:那到底是什么导致的近视,导致的中国的近视率越来越高?看近的太多 看远的太少
引用文章内容:1.4~14.41.4次
不知道说一大堆有什么用……但我也以亲身经验讲两句:1、睡前不要玩手机,特别是关灯玩手机!否则第二天早上你就会感到眼睛模糊了。长久下去就会形成近视或者近视加深。2、早上起床半小时内不要戴眼镜,不要看手机、电脑等一切电子屏幕,甚至不要看书。这段时间是眼睛最脆弱的时候,也是最好的塑型时间。3、午觉起床不要立刻看屏幕(一般是办公一族),应走动走动,或者洗个脸。
&p&看完这么多的否认后,我倒想知道近视是怎样凭空变出来的&/p&
引用 的话:那到底是什么导致的近视,导致的中国的近视率越来越高?因为科技的进步。
然而我是先天远视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胡萝卜那里一会儿 胡萝卜素 一会儿 胡箩卜素 很奇怪吗
如果近视了100多度这种需要戴眼镜吗?视力会自行好转吗?为什么有的人戴了眼镜以后度数越来越高的。。。。
显示所有评论
(C)2016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应区别对待网络谣言与传言
我的图书馆
应区别对待网络谣言与传言
应区别对待网络谣言与传言
由于网络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更由于微博这一“自媒体”工具的出现,关于它对公共生活的影响及其作用的各种争议,也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前些时候,继《环球时报》、《人民日报》剑指网络谣言后,中央电视台也制作了“微博的伦理底线在哪里”的节目,新华社刊发锐评,加热了舆论对网络谣言的争论。
官方欲通过强化管制以禁绝网络谣言的态度显而易见,但民间舆论却呈现出另外的“一边倒”:纷纷力挺微博,反对管制,担心强化管制会伤及言论自由,让来之不易的民情舆论重回“管死”与“僵化”的时代。双方的出发点都有其正当性,各自的担心也一目了然。但是,事情本身还是有个是非曲直,辨析的关键,就在于区分网络的谣言与传言。
谣言是指那些没有事实根据、无中生有捏造出来的阐述或诠释。它有两个特征,一是无中生有,二是一定有一个(或多个)有意的制造者。在大多数情况下,造谣是为了惑众,所以谣言的制造者往往别有用心,欲达到一定目的。传言则不同,它只是指那些不一定真实但也不一定虚假的消息,多半有一定的事实(尽管经常不完整,较片面)依据。由于性质不同,对待谣言和传言也应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的常态是传言。正因为不掌握真相或掌握得不全面,人们才对网络信息产生需求。上网交流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拼图、逼近真相的过程。如果不允许代表部分或被扭曲变形真相之传言的存在,网络将失去信息传播和走近真相的功能。传言的盛行,往往表明现实中真相的匮缺、信息沟通渠道的不畅,或人们探知真相的成本过高。在一种信息和新闻常常被屏蔽和迟滞的现实生活中,网络传言周期化的出现,会成为人们日常行为的一部分。一旦民众获知真相的渠道多了、成本低了,传言即会被权威的信息发布所替代。网络尤其是微博这种自媒体的常态是:每一个身处现场的民众,都可能成为事件的直接报道者,即便有人传播了片面或虚假的信息,也会很快被来自现场的一手信息所纠正。一条原本信息并不充分的微博,在经过人们千百次的转发与质疑后,真相往往越来越清晰,评论和分析也会趋于平和与理性。这种经过群体讨论和补充后的信息群,有时比某个个人或机构提供的“权威信息”更可信。
当然,网络本身是中性的,说到底它不过是一种技术,一种工具。当这种工具的作用越来越大、对人们的生活越来越重要时,各种各样的人会出于不同的目的应用它,其中就包括那些有意造谣惑众者。对此,强化管制是必须的,因为谣言可能给无辜者造成伤害。我们真切地呼吁网络的使用者自律,遵守社会共同的伦理底线,但我们并不主张对所有传言都严加管制,一概取缔。因为那样很有可能影响、损伤民主法制、言论自由和舆论监督。即便是对网络传言进行必要的查证和处理时,还应该严格区分和小心对待被伤害的对象:如果被损及的是政府机构或公众人物,应该持有更多的宽容,除非有确切证据表明传言是故意伤害,否则一般不可轻言查处。而对那种利用网络对公民个人故意造成伤害的行为,则应快速作出反应:由受害者提起诉讼,相关机构依法施以惩处。
网络谣言并不可怕,因为谣言的澄清并不难。实际上,在网络自媒体环境中,反而有利于真相的澄清,因为那些常常故意造谣的人,会很快失去微博社区中民众的信任;碎片传言的存在及其可能带来的伤害,也会倒逼有关部门加快信息透明化的开放脚步。值得关注的是,现在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社会中,有不少一度被指责为“谣言”的信息,多是民众对疑点事件所发出的质疑。这种质疑,是人们探寻事实真相必经的一步。比如最近,网络上对郭美美事件的穷追猛打以及随之而来的公众慈善捐款大减,不过表明了公众对慈善组织运作不透明及腐败传闻真相的追问,各民政机构和慈善组织只有将这种压力视为动力,加速透明化、规范化的进程,大陆的慈善事业才能迎来真正的繁荣。
真正可怕的,是对真相和真理发布的垄断,是禁绝所有不同声音的表达。如果循这条路走下去,“权威部门”需要掩盖真相的理由和时候会越来越多,民众离真相会越来越远,政府与民众的隔阂也将越来越深。那些长期被压抑的社会情绪,总会需要一个释放的时候与方式—不能在言语中释放,就只能在行动中释放。而后一种释放,是任何社会都难以承受的,也是当下大陆各阶层民众都不乐见的。
与其让民众最后被迫在行动中释放,不如创造条件让其在言语中释放。网络尤其是微博,就为民众提供了释放焦虑和恐惧的出口。政府只有把网络传言视作常态,对网络信息持有充分宽容,才能兑现关于“言论自由”和“鼓励网络和媒体监督”的相关承诺,重振政府的公信力。在现阶段,网络言论是社会监督的主要实现途径,也是考验官民互动的最佳平台。如果对网络的表达动辄施以监管和查处,政府将透支更多的信用。政府“信用赤字”的增加,必然大幅削弱对社会情态的掌控力和引导力。
政府的公信力和民众的互信度,是一个社会健康运行和良性发展的重要资本,这种资本需要长期的互动才能累积起来。微博舆情的存在和发展,提升了民众在公共生活中的安全感和相互信任感,有利于社会走向真正的和谐。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外国人说英语发喉咙发音,国人舌头发音…这个传言真实性是什么情况的?(´・_・`)
个人感觉应该是习俗的问题,就跟各地方言有的不分翘舌平舌一样,他们说话有的我听着有一种憋着气感觉一样,有的是鼻音特别重,我加拿大的外教老师说话就是鼻音特别重,但是英国的外交听着很正常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对于近日频传与周杰伦不合,方文山予以否认:&这或许是需要的题材,但绝不是事实。我也觉得无伤大雅,看的人都知道是假的,被写的人也知道是假的吧,大家就把传言当零食吃了吧。&
  方文山(资料图片)
  日前,范逸臣、阿龙携&音乐,我的梦想,开阔天空&活动推选出的十强音乐才俊到上海参演音乐剧《音乐》,方文山到场捧场。受访时,对于近日频传与周杰伦不合,方文山予以否认:&这或许是需要的题材,但绝不是事实。我也觉得无伤大雅,看的人都知道是假的,被写的人也知道是假的吧,大家就把传言当零食吃了吧。&
  周杰伦新专辑《惊叹号》面世后褒贬不一,拍板砖者认为新歌涉嫌抄袭,专辑风格沿袭过去没突破。刚提到周杰伦的新专辑,方文山马上接话:&可能很多人觉得这次他没突破,但在R&B的领域里,他风格已经很多元了,当然,喜欢他的歌迷一定也是爱之深责之切。&近来,频传方文山与周杰伦闹不合,对此,他到:&这或许是需要的题材,但绝不是事实。我也觉得无伤大雅,看的人都知道是假的,被写的人也知道是假的吧,大家就把传言当零食吃了吧。&至于周杰伦的新恋情,方文山坦言,自己对此并不清楚。
引用地址:
u_a_client="9338";
u_a_width="250";
u_a_height="300";
u_a_zones="19802";
u_a_type="0";
u_a_client="9338";
u_a_width="250";
u_a_height="300";
u_a_zones="19802";
u_a_type="0";
u_a_client="9338";
u_a_width="250";
u_a_height="300";
u_a_zones="19800";
u_a_type="0";
u_a_client="9338";
u_a_width="250";
u_a_height="300";
u_a_zones="19800";
u_a_type="0";
document.getElementById("bdshell_js").src = "http://bdimg./static/js/shell_v2.js?cdnversion=" + Math.ceil(new Date()/3600000)
u_a_client="9338";
u_a_width="0";
u_a_height="0";
u_a_zones="19798";
u_a_type="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唇枪舌剑的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