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愿善行传统文化 弟子规 传销弟子规集安第二十二期

细讲《弟子规》二十三&&泛爱众之二
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在给予和获取之间,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古人说的“取予不可苟且”究竟是什么意思?&《弟子规》这些本来是用来规范孩子言行的话语,对成年人又有什么现实的指导意义呢?&
现在的孩子,给的机会不太多,取的机会很多,因此他们就不知道在予和取的过程中,应该怎么样来把握这个度,怎么处理。取和予,当然是有所区别的。
  《弟子规》希望,孩子从小养成这样的习惯:“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只要牵涉到拿和给,那就一定要弄得明明白白,不要马马虎虎、模模糊糊。给予别人的时候,多一点不妨;拿进的时候,少一点不妨。
  古人很讲究,甚至讲究到不近人情的地步。有一部古书叫《风俗通》,在这部书和它的评注里面,我选出三位人物,是关于“取予不可苟且”的。
  有一位,原文记载很短:“颍川黄子廉,每饮马辄投钱于水,其清可见矣。”颍川这个地方,有一个人叫黄子廉,骑马,马渴了,他就把马牵到河边让它喝水,每次马喝完水他都要扔个铜板在水里,因为他认为自己的马喝了河里的水,他得交钱。
  还有一位更绝:“太原郝子廉,饥不得食,寒不得衣,一介不取诸人。曾过姊饭,留十五钱,默置席下去。每行饮水,常投一钱井中。”有个太原人叫郝子廉,他很穷,吃不饱,穿不暖,但是他从来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有一次,他到姐姐家里去吃饭,在席子底下放了十五钱作为给姐姐的饭钱,悄悄地放,因为怕姐姐不收。而他平时走路时渴了的话,只要去喝井水,就放一个钱在井里边。有人也许会说,这不是胡闹吗?你放个钱在井里边叫谁捞去啊?
  最最绝的还有一个人:“鲍焦耕田而食,穿井而饮,非妻所织不衣,饿于山中食枣。或问之:‘此枣子所种耶?’遂呕吐立枯而死。”有一个叫鲍焦的人,他只吃自己种的东西,只喝从自己井里打的水,只穿妻子织的衣服。有一次他到山里去,饿了就吃树上的野枣子,这时旁边过来一个挺无聊的人,说,哎:你不是不吃别人东西吗?这棵枣树是你种的吗?结果鲍焦马上把枣子吐出来,站在那里饿死了。
  这三个人都很极端,也很不近人情,这个我们没必要提倡。但我们不得不说他们的行为是值得尊敬的。
孩子当养成取予分晓的习惯  虽然,今天像前面这种极端的例子不会发生了,但是在家家都是独生子女的今天,关于取和予的问题却更加地突出了,如今的孩子在几个大人的呵护下长大,取多予少,逐渐养成了自私的习惯,不懂得分享。那么这样的缺点又会给孩子的人生造成怎样的困扰呢?《弟子规》讲:“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这十二个字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特别重要。第一,今天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不大知道给予别人,从小没有这个环境,不能怪他。第二,我们都会忽略,现在中国的第一考不是高考,是公务员考试。很多家长都特别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以后去为国家服务,为民族服务,去当公务员,那就特别需要培养他们从小养成取予分晓的习惯。不要出现媒体报道的那样:有些公务员贪污了,很多都是从小事情开始,不是说第一次就贪污很大一笔钱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
&&&&汉代一位名叫刘宠的人,字祖荣,是东莱郡牟平县人。刘宠的父亲刘丕,很有学问,人们称是儒学大家。刘宠年轻时随父亲学习,因精通经学被荐举为孝廉,授东平陵县令。因为仁爱惠民被吏民爱戴。母亲患病,他弃官回家。百姓送他,连道路也堵塞了,车子不能前进,于是他穿着便服悄悄地离开。
后来,他四次升迁担任豫章太守,又三次升迁担任会稽太守。山里的老百姓朴实拘谨,有的竟然从小到老都没有进过集市城镇。他们往往被官吏欺诈。刘宠除去那些烦琐的规章制度,禁止部属扰民等不法行为,郡中秩序井然有序,老百姓安居乐业,之后他被征召任为将作大匠。山阴县有五六个老人,听说刘宠要走了,都来相送&,每人拿着百钱,送给刘宠。刘宠安慰他们说:“各位长得何必这样呢?”老翁们回答说:“山谷里无知识的人,没有见过像你这样的郡守。别的太守在任时,派官吏到民间搜求财物,白天黑夜不断,有时狗叫通宵,百姓不得安宁。自从您到任以来,夜里听不见狗叫声,百姓看不到官吏。我们年老(难得)逢此太平盛世,现在听说您要离开我们而去,因此我们特意来奉送。”刘宠说:“这我不能收,但老人非要他收,刘宠着急走,还要赶路,盛情难却,于是就收下了,出了会稽郡时,将这包钱投到了江中,于是,大家都传说这段河水从今往后特别的清澈,这条江就是今天的钱清江。乾隆皇帝南巡的时候,经过钱清,就问为什么有这么怪的名字?于是,人们就把流传了千年(东汉末年)的故事说给乾隆皇帝听,乾隆皇帝听了之后,挥笔提了一首诗:循历当年齐国刘,大钱留一话千秋。而今若问亲民者,订道一钱不敢留。&
我们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青史留名,就应该从小培养这样的习惯。
 《弟子规》接着讲:“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这讲的还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再次强调,在要求别人之前,先要求自己。如果自己也不愿意,或自己也做不到,那就别去要求别人。
  有恩必报,这是中国的传统,所以《弟子规》也提倡,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懂得人应该记恩,多怀感恩之心。古人讲,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那么,怨恨能忘记就快点忘记,能放下就快点放下,因为冤冤相报何时了啊?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我们通常对那些给予帮助我们的人,会心怀感激,并且也会尽全力回报。但是对那些和我们有过节的人,却很少有人轻易的原谅他们,可是那些“以德抱怨”的人,能够化解不必要的纷争,甚至可以避免一场战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魏国边境靠近楚国的地方有一个小县,一个姓宋的大夫被派往这个小县去做县令。
两国交界的地方住着两国的村民,村民们都喜欢种瓜。这一年春天,两国的边民又都种下了瓜种。
不巧这年春天,天气比较干旱,由于缺水,瓜苗长得很慢。魏国的一些村民担心这样旱下去会影响收成,就组织一些人,每天晚上到地里挑水浇瓜。连续浇了几天,魏国村民的瓜地里,瓜苗长势明显好起来,比楚国村民种的瓜苗要高不少。
楚国的村民一看到魏国村民种的瓜长得又快又好,非常嫉妒,有些人晚间便偷偷潜到魏国村民的瓜地里去踩瓜秧。魏国的村民非常生气,也要到楚国的地里去踩瓜秧。
宋县令赶忙劝村民们消消气,让他们都坐下,然后对他们说:“我看,你们最好不要去踩他们的瓜地。”
村民们气愤已极,哪里听得进去,纷纷嚷道:“难道我们怕他们不成,为什么让他们如此欺负我们?”
宋大夫摇摇头,耐心地说:“如果你们一定要去,也没有什么错,错的是楚国。去了之后,最多只是解解心头之恨,可是,踩了以后呢?他们也不会善罢甘休,如此下去,双方互相破坏,谁都不会得到的一个瓜的收获。”
村民们皱紧眉头问:“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宋大夫说:“你们每天晚上去帮他们浇地,结果怎样,你们自己就会看到。”
村民们只好按宋县令的意思去做,楚国的村民发现魏国村民不但不记恨,反倒天天帮他们浇瓜,惭愧得无地自容。
这件事后来被楚国边境的县令知道了,便将此事上报楚王。楚王原本对魏国虎视眈眈,听了此事,深受触动,甚觉不安,于是,主动与魏国和好,并送去很多礼物,对魏国有如此好的官员和国民表示赞赏。
魏王见宋大夫为两国的友好往来立了功,也下令重重地赏赐宋大夫和当地的百姓。
这就是恩怨之间的处理方式,处理的好,大家都好,处理的不好,大家都不好。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现在,在很多家庭中,特别是城市家庭中,都有家务工作者,民间一般叫保姆、阿姨,他们和主人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今天城市中的很多孩子,都是由家务工作者带大的,要求孩子从小对家务工作者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这已经变成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现在许多城市的家庭里有家务工作者,他们和主人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古人不这么认为,古人有尊卑、等级、身份观念,这一点在今天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古人管,今天的家务工作者叫婢仆,这是古人的用词,我们也没有必要去责备古人,关于传统中国对这些奴婢或仆人是个什么样子?我们都看过电视中的仆人,主人对其实胡来喝去。今天我们的孩子有好多都是独生子女,有好多都是家务工作者带大的,对家务工作者应该是什么样的态度,这应该是一个问题。有好多家庭,晚上聊天,孩子在旁边,这时对家务工作者,说:阿姨,给我倒杯水。这样非常不好。孩子在旁边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长大以后会对他的合作伙伴或对他的部下助手也会这样,没什么好处。特别是别纵容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有意识地让孩子也做一点事情。仅仅是端正行为还不够,还要慈而宽,不要对家务工作者的尊重。
在低位等级观念很严重的古代,也有一个如何善待婢仆的故事,而且在当时也被大家传为佳话,可见这样的善行即使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也是受到大家认可肯定的。
在宋朝时,有个诗人叫杨万里,一生主张抗金,他和陆游是齐名。我们这里说的是他的夫人罗氏。陆游、范成大、尤袤和杨万里被称为“南宋四大家”
罗氏对待婢仆就是身贵端还是慈而宽,每年冬天(冬天是什么时候,睡觉的好时候,在被窝里能多睡会是一会儿)寒冬腊月,每天很早起来,为仆人先熬一锅热粥,让仆人吃完后,才吩咐仆人干活。一直坚持到七十多岁。杨万里不解,有一次忍不住问她为什么这么做,她回答说:“仆人也都是有爹娘的,他们也是别人家的孩子啊!大冷的天,我要让他们心中有了暖意之后,再去干活。”&。
非常难得的是,杨夫人一生共有七个孩子,四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全部由自己奶大。在那时,有权有势的官员都是要雇奶妈的,可她却坚持自己喂养,她说:看不了那些奶妈饿着自己的孩子去奶别人的孩子!
杨夫人在八十岁时,随做官的儿子住在一起,她坚持种麻纺织,亲手给儿子做衣服。
他这样的行为一时被传为美谈。她一生育有七个孩子,四男三女,全都是她母乳喂大的,在当时杨万里是一位做官的,家里请一个奶妈是不成问题的,但罗夫人说,如果有人喂我的孩子,就会有别人的孩子挨饿,那样我会心不安的。后来他的四个儿子都做了大官,于是相信因果报应得人就说:“母亲受罪,儿子享福。善有善报呀。”
弟子规是这样结束泛爱众的部分,“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如果是势服人,心里会不服的;如果是理服人,大家就会无话可说,心悦诚服。第六部分就这样结束了。儒家的核心观念是仁。仁者,从人从二。仁者,就是学会互爱、互信、互助,要求人类和谐共处。天同覆地同载,最主要的是对人的生存权、生活权的肯定。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精讲《弟子规》第二十九讲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精讲《弟子规》第二十九讲
上传于||文档简介
&&秦​东​魁​老​师​讲​弟​子​规​内​容​均​放​弃​所​有​版​权​,​欢​迎​大​家​广​泛​传​播​!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你不管老人,把孩子摆在第一位,这个家要败了!_如愿善行-爱微帮
&& &&& 你不管老人,把孩子摆在第一位,这个家要败…
击图片上方【如愿善行】→订阅本微信「弃老而取幼,家之不祥也」。一个家庭不管老人,都把孩子摆在第一位,这个家要败了。这句话很重要,可是很多人没读过。他假如读到,孔子说我假如都想我孩子,会不吉祥,他会开始反思。要出去吃饭都是先想到谁?要出去玩都是先想到谁?都是先想到孩子,想去麦当劳,是吧?出去玩,游乐园,老爷爷陪着打瞌睡而已,你叫他去,不把他吓死?然后你看人现在颠倒到什么程度?生日,给谁过生日?你不给老人过寿,你给小孩过生日,你不折他吗?祝寿是什么?他有贡献,不然他哪有那么多福可以损?所以您看现在的价值观被误导,整个人生经营颠倒。  西方功利主义,小孩是天堂,让他尽兴玩,他要什么就给他,欲望太多了。欲望满足不了,进社会变战场,他很怕自己工作没有了,他一没有了,他的车、他的房子没有了,怎么办?竞争。怎么样我都要保住这个位置,争争争,争到连孩子都没教好。哪有时间教孩子?所以老年都到老人院去,哪有天伦之乐?对,老人就坐吃等……你看每天,一百二十五号走了,明天三百号走了,后天……那对他是一种压力,那哪是含饴弄孙。  我们老祖先知道,要倒吃甘蔗,福报在哪里享?晚年享。你看所有的晚辈,以前是一个家族两、三百人,晚辈就不少,全部侍候老人,那个时候就有福报了。小孩的时候积福,多分担父母的辛劳,积福;他又有孝顺的概念,又有忠对社会国家,他出社会叫造福,他很有使命感,各行各业都奉献;晚年享福。而且告诉大家,这样的人生愈老愈有价值,因为他的思想观念、他的智慧、他的做事的人生历练都不断提升,晚年之后所有的孩子围着他转,他很会讲故事,岳飞的故事、关公的故事,《三国演义》,孩子听得一愣一愣的,都以这些忠孝节义的榜样来效法。现在不能倒过来,他年轻还没二十岁就把福花得差不多了,之后就苦了。  很多外国在功利主义之下终身负债,是吧?赚了以后,花不够。而且他们很奇怪,都自己找罪受。比方说,在美国住,一般住的都是薪水两千多的,结果后来他薪水三千多了,他又要换房子,就搬到三千多的。薪水五千多了又搬到五千多的。那一辈子房屋都贷款,做房奴,房子的奴隶。他假如五千多的时候还住在两千多,多自在,还可以存很多钱,无债一身轻。错误的价值观真的是苦了多少人,找罪受。  所以祝寿是给有贡献的老人,你听过三十岁的人祝寿吗?都是最起码五十以上,六十、七十才是祝寿,那是感恩他;而且这么一祝寿,也把孝道教给所有的孩子。现在老人的寿不祝,还给小孩祝寿,还花一大堆钱。所以现在你有没有看孩子愈来愈难养?有的出生就心脏病的很多,没几岁一大堆病,很奇怪,听都没听过的。人没有福,什么灾殃都有可能会出现!  所以,这些颠倒的做法很值得我们深思。所以要把老人摆在第一位,那是家的宝,那是家最大的福田,你后代有没有福,就看你有没有对他孝敬。东北有一句话,「老猫房上睡,一辈传一辈」,你孝顺了你下面不都孝顺了吗?你弃老取幼了,这个家就断了。温馨提示爱出者往返,福往者福来如愿善行感恩您的支持与关注转载时一种智慧,分享是一种美德用您的分享,照亮无数人的人生让我们共同传递慈悲与爱的正能量您阅读此文用了:秒 您转发本文只需一秒如愿善行始终秉持“弘扬中华文化,力行弟子规,共享幸福人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心愿,真诚地希望成为您和所有朋友的觉悟人生的交流平台,从而找到幸福人生的方向,回归自己的心灵家园。《幸福人生讲座》属于公益传统文化培训,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幸福人生讲座》全面系统的讲述了以弟子规为主导思想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大意义及运用,详尽具体的阐述了优秀国学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而起的重大作用。吉林长春、榆树、白城、集安,及黑龙江五大连池等地区每月定期开课,每次课程信息将会通过平台及时公布,敬请关注!
点击展开全文
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可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长春地区每月定期举办如愿善行《幸福人生》传统文化公益讲座,敬请关注!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发送邮件到 bang@ 或联系QQ ,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传统文化教育《弟子规》信2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传统文化教育《弟子规》信2,传统文化弟子规,弟子规信,弟子规信篇,弟子规,弟子规全文,中华弟子规第一部,弟子规动画片,中华弟子规,弟子规朗读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0:27:1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传统文化教育《弟子规》信2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统文化弟子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