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书上的肌肉女,肌肉部分

运动生物力学简答题
  简答题
  1、人体机械运动的表现方式有哪些?
  答:①人体某一部分相对身体另一部分的空间、时间位移;
  ②人体整体相对外界环境的空间、时间位移;
  ③由人体局部位移而造成器械的空间位移。
  2、简述人体机械运动的特点。
  答①人体机械运动有很大的主动性和可变性,而不决定于外部条件。人体系统本身具有能量储备,可不随外界影响而随时释放,并可转化为对外界做功。
  ②人体长时间连续工作或运动后,易出现疲劳,但经过休整可以完全恢复;物体虽能较长时间连续工作,但出现&疲劳&就不可完全恢复。
  ③人体的大部分机械运动形式,尤其是体育技术动作都是后天、自发或自觉形成的。语言文字起着重要作用。
  ④人体机械运动受大脑皮质的控制、调节并有意识参与。
  3、简述运动生物力学的学科任务。
  答:①研究人体机械运动的特点及规律;
  ②研究人体结构与机能的力学特征;
  ③研究运动技术最佳化问题;
  ④研制和改进运动器械;
  ⑤预防运动损伤;
  ⑥为选材提供理论依据。
  4、为什么说运动生物力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
  答:运动生物力学是科学高度分化下的高度结合,是运用生物学、力学以及体育技术理论探索运动技术规律的科学。它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它本身已超出了传统学科界限,它是数学、力学等学科与生物学相互渗透的新学科。所以说运动生物力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
  5、简述运动生物力学的发展趋势。
  答:①基础研究。研究人体基本体育动作的生物力学原理如走、跑、跳的生物力学,研究人体运动器系的生物力学。(1分)
  ②应用研究。包括对优秀运动员各项动作技术的生物力学诊断(技术分析)、运动技术的优化、生物力学的技术在不同运动项目训练中的应用、教学实践与训练中的力学问题等。(2分)
  ③方法学及测试手段的研究。包括:高速录象开始应用,录象解析代替了一部分影片解析;专向技术测试的传感器有所进展;测试数据采集计算机化和参数遥测技术研究等。(2分)
  6、简述粘弹性材料的特点。
  答:①当物体突然发生应变时,若应变保持一定,则相应的应力将随时间的增加而下降。
  ②若令应力保持一定,物体的应变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③对物体作周期性的加载和卸载,则加载时的应力-应变曲线同卸载时的应力-应变曲线不重合。
  7、在下蹲之后的纵跳实验中,有停顿的纵跳高度小于无停顿(不加摆臂)的纵跳高度的原因是什么?
  答:其原因是停顿是肌肉及肌腱中的弹性成分产生了松弛,如果停顿时间大于松弛时间,则肌肉产生的被动张力完全耗散掉,后继动作就只能单纯依靠肌肉收缩力来完成。
  8、肌肉收缩前的长度与主动及被动张力的关系,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答:①当肌肉处于平衡长度,肌肉不收缩,则总张力为零。
  ②当肌肉处于静息长度,肌肉收缩,则总张力为被动张力与主动张力之生物叠加,此时肌肉总张力最大。
  ③当肌肉过于拉长,肌肉收缩,此时主动张力下降,有可能导致总张力下降。
  9、建立人体惯性参数模型的目的和意义?
  答:建立人体惯性参数模型是广泛使用人体尺寸计算人体环节惯性参数的通用方法。(1分)其目的一方面可以直接利用人体尺寸库中的数据,测算人体个环节的惯性参数;另一方面可以针对某一个体通过体表尺寸计算各环节的惯性参数。(2分)人体惯性参数模型的建立,对把人体运动的规律研究推进到数学化、计算计化,促进体育科学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都具有现实意义。(2分)
  10、举例说明影响平衡稳定性的各项因素?
  答:(1)支撑面 支撑面越大物体平衡的稳定性越好。如两脚分腿站立比两脚并立平衡的稳定性好。(2分)
  (2)重心高度 重心越低,稳定性越好。稳定角越大,稳定性越好。在武术等项目中,就必须加大在对手方向的稳定角,达到对抗方向的稳定角。(2分)
  (3)体重 同等条件下,体重越大,稳定性越好。(2分)
  11、影响人体平衡动作的生物学因素?
  答:(1)人体不能绝对静止。(2分)
  (2)人体有效支撑面小于支撑面。(1分)
  (3)人体姿势的改变可以调节平衡。(1分)
  (4)人体平衡动作易受心理因素的影响。(1分)
  12、举例说明根据平衡的稳定程度可把人体平衡分为几种?
  答:(1)稳定平衡 人体在外力作用下偏离平衡位置后,当外力撤除时,人体自然恢复平衡位置,而不需要通过肌肉收缩恢复平衡。如单杠的悬垂动作。(1分)
  (2)不稳定平衡 人体在外力作用下偏离平衡位置后,当外力撤除时,人体不仅不能恢复平衡位置,而且更加偏离平衡位置。如单臂手倒立动作。(1分)
  (3)随遇平衡 人体在外力作用下偏离平衡位置后,当外力撤除时,人体不仅不恢复平衡位置,也不继续偏离平衡位置,而是在新的位置上保持平衡。(1分)
  (4)有限度的稳定平衡 人体在外力作用下,一定限度内的偏离平衡位置,当外力撤除时,人体可恢复平衡状态,但偏离平衡位置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失去平衡。(2分)
  13、什么叫参考体?参考体有何作用?在拍摄现场如何设置参考体?
  答:运动物体的参照物体叫参考体。可以是涂有黑白相间颜色的标杆或反差分明的黑白胶布,也可以是现场中合适的固定不动的物体。(1) 作用:为了确定影片图象的坐标原点,建立图象坐标系,以便在影片图象的解析时获取各幅影片中人体测量点在坐标系中的坐标。(1)设置:在定点拍摄时设置一个参考体就可以了,因为它只需要一个坐标系,而在扫描拍摄中,由于拍摄范围大,需要多个参考体,建立多个坐标系,最后进行坐标换算 (2) 。参考体一般设置在运动平面的前面或后面,以靠近运动平面而又不影响人体运动为原则。在设置多个参考体时,要求设置在与运动平面平等的一个平面内,以减小误差(2)。
  14、简述影响投掷运动员出手速度的因素。
  答:投掷出手速度是由助跑、引臂或滑步、转体时力作用的时间长短、工作距离长短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15、跳跃项目中助跑的作用是什么?
  答:起跳前给人体适宜的初速度(1),为缩短起跳时间,提高肌肉的势能及增强起跳力创造条件。为起跳时身体处于最佳姿态作好准备(1),形成运动员与起跳板相互作用的最佳条件。
  16、投掷项目助跑的作用是什么?
  答:A 增大投掷时器械的初速度。
  B 提高肌肉的弹性势能。
  C 为人体动量向器械转移创造条件。
  17、简述跳高起跳时,双臂和腿加速积极上摆的力学意义?
  答:(1)双臂和腿加速上摆产生向下的加速度,人体对地面的作用力增大;
  (2)此力可以增大地面对人体的支撑反作用力;
  (3)支撑反作用力的增大,可使人体向上的加速度增大,从而有利于提高起跳速度。
  18、简述弯道跑和弯道滑冰时,运动员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身体倾向圆心?
  答:人的重力与地面的支持力此时不在一条直线上,其合力的方向指向圆心,提供向心力。
  19、弯道跑时人体为什么要内倾?
  答:人的重力与地面的支持力此时不在一条直线上,其合力的方向指向圆心,提供向心力。
  20、要停住以同样速度滚动的铅球和皮球,哪个比较容易,为什么?
  答:停住皮球比较容易。根据动量公式:K=mV,V相同,而皮球的质量小于铅球的质量,所以皮球的动量小于铅球的动量,则停住皮球较容易。
  21、简述跳高、跳远等落地缓冲动作的生物力学机制。
  答:A减少外力作用。在着地等动作的碰撞过程中,人体动量变化往往是一定的。缓冲动作的实质是增加碰撞动作的时间,根据动量定理,当动量变化一定时,力的作用时间处长,可减小外力对人体的作用。
  B 缓冲动作是完成动作技术的重要环节,跳远、跳高成绩取决于起跳力中垂直分力的冲量大小。
  C 缓冲动作是准备性动作。它为后继动作提供适宜的空间和时间以及各关节肌肉适宜的发力条件。
  D 加强非代谢能的利用。
  22、试述在投掷中超越器械的力学机制。
  答:可延长最后用力的工作距离,从而延长力对人体或器械的作用时间
  23、跳高时运动员肢体的摆动动作起什么作用?
  答:A提高重心相对高度。肢体摆动时质量向上移动,使人体总质心的相对位置升高。
  B 增加起跳力。当肢体质心作竖直向上加速运动时,必然对施力部位产生反作用力,并通过起跳腿用力作用于地面,从而增大了起跳力。
  24、流体静压强有哪两个性质?
  答:性质一:流体静压强的方向必沿作用面的内法线方向。
  性质二:流体静压强的数值与作用面在空间的方位无关,即任一点的压强无论来自何方均相等。
  25、为什麽当人体平躺入水中,身体不动时两腿势必下沉?
  答:从绝对值看,人体浮心平均高于重心,入水后,人体的浮心与重心不在一条竖直线上,形成了转动的力矩,使腿下沉,头上浮。当身体的转动使得浮心与重心在一条竖直线时,人体就能在水中平稳的浮着。
  26、浮体平衡的条件是什麽?
  答:其平衡条件有两个:一是重力与浮力的数值相等,二是重心与浮心在同一铅垂线上。
  27、简述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
  答:①研究人体运动的内部、外部运动行为。
  ②研究人体内部运动行为与外部运动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
  28、简述运动生物力学参数特征?
  答:在方法论高度上,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的内涵可概括为: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物理学方法`生物学方法相互渗透、融合,并运用系统方法研究人体运动的因果关系。
  29、简述系统研究方法的特点?
  答:①人体参数的非线性特征;②人体拒测性及参数特征;③人体动作参数不可重复性和参数的随机分散特征;④人体功能代偿及其参数的相对性。
  30、运动生物力学实验课的目的是什麽?
  答:①是一种&有上而下&、&有总而细&,即从整体出发,先综合,后分析,最后又回到综合的方法。②可以把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有机的统一,即它不仅可以定性地、准确地描述系统的运动状态和规律。
受益匪浅 10
一无所获 3
动作及力学分析:哑铃卧推
请关注肌肉网微信,将同步更多精彩内容。 哑铃放下时,哑铃杆处与胸部出于同一水平,
胸部结构的组成,分别是胸大肌及胸小
市场上产品琳琅满目,我们
为会员挑出正品率最高、性价比高、
口碑好的商品。
如果您有好的产品推荐请邮件到看过这篇文章的同学还看过:
初一生物试题(1)
初一生物选择题试题(1)
初一生物填空题试题(1)
蝉童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考点: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骨骼肌与人体主要的骨骼肌群
分析:图中是伸肘动作,①肌腹,②肌腱,③肱三头肌,
解答:解:(1)骨骼肌两端是乳白色的②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①肌腹,主要由肌细胞构成,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2)图中的骨与骨之间的连接是肘关节,关节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三部分.(3)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铅球运动员手握铅球放在肩上准备投掷时,属于屈肘动作,此时肱二头肌收缩,③肱三头肌舒张.(4)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5)一块骨骼肌的两端附在骨上的部分叫②肌腱.故答案为:(1)[1];肌腹;受刺激而收缩(2)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收缩,肱三头肌舒张(4)收缩(5)[2];肌腱
点评: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生物
制作泡菜时坛口必须密封,主要是为了(  )
A、隔绝空气,防止其它菌进入B、乳酸菌生活不需要任何氧气C、防止灰尘污染D、使多种细菌在坛内快速增多
科目:初中生物
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1)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还需要增加的生物成分是.(2)如图所示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其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3)蛇与猫头鹰的关系是.(4)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此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5)将上述生态系统中出现的动物按照生殖方式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第二类是,(填写出动物名称),它和人类一样,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都是通过从母体获得养料和氧气.
科目:初中生物
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用到呼吸作用的原理,下列常见现象,你能做出科学的解释吗?(1)图A中,存放蔬菜的地窖里已经安上了电灯,可农民进窖时手里还要拿着点燃的蜡烛.若蜡烛熄灭,则人(“能”/“不能”)进入.(2)图B中,放久的萝卜切开后发现空心了,原因是.(3)图C中,将新鲜的蔬菜水果放在冰箱贮存的目的是.(4)图D中,定期给植物松土的意义在于.(5)图E中,粮食入仓前要晒干,其目的是.
科目:初中生物
将下列疾病名称与可能的病因用线连起来.
科目:初中生物
将下列现象与相应的生物学名词连接起来:
科目:初中生物
临沭初级中学的几位同学对生物学情有独钟,经常做一些小实验.请你认真观察下列六套实验装置,而后尝试作答:(1)A装置可用来验证:光合作用产生.(2)B装置可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3)装置C验证“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时,必须放置于环境中.(4)装置D可用来探究叶片的蒸腾作用,你认为设置合理的是(“甲”/“乙”).(5)盛有红色清水的E装置叶脉微红后观察茎切面,变红的是(“导管”/“筛管”).(6)F装置中,小白鼠生存时间较长的是(“A”/“B”).
科目:初中生物
在农业生产中,在保“水肥等条件下,还要做到科学的播种(如合理密植),才能利于光合作用有效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如图表示叶片在阳光下进行的生理活动,据图回答:(1)若图中A表示二氧化碳,则C表示,此过程表示植物进行的生理活动是.B表示.(2)若A表示氧气,则此过程表示植物进行的生理活动是.(3)若C表示水,此时表示叶片正在进行的生理活动是.(4)叶片与外界进行A、C物质交换的窗口是;(5)种植农作物时科学播种非常重要,为了充分利用光能有效的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要做到.
科目:初中生物
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物书 肌肉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