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握手,这篇伤感短文能让人哭的

  第381篇  也说“学术自由不是万能的卸责书”  一晚辈到湖南出差,回来为我带回一沓《潇湘晨报》。我翻了翻,发现一篇短文很值得一读。这篇短文载于该报日《湘江评论》专版,版次为A04版。文章全文如下:  〔公众表达〕
职员)  学术自由不是万能的卸责书  商人谢根荣自行伪造了两件“金缕玉衣”,出钱请故宫专家等人估价24亿元,由此向银行骗贷。一位参与其中的专家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称,这是“学术自由”。  “玉衣”事件差不多尘埃落定了,尘埃落定之时,难免有些灰烬。整个事件中,五名专家正是这让人纠结的灰烬。为何涉案人员大多处罚了,专家却相安无事?他们没有参与造假,但他们证伪了,这难道不该负责么?不处罚专家就是对证伪的纵容。  对于自己的“失误”,甚至可以说是明显的“错误”,有专家表示这是学术自由。的确,个人限于专业水平与技能的差异,对一件文物的鉴定,或许存在差别,甚至完全相反,这可以算是学术自由。广义来看,五名专家拿着垃圾当宝贝,也的确有这种可能。但问题是,细节之处令人不得不怀疑这样的“学术自由”。几名专家鉴宝,居然是隔着玻璃鉴定的,而且吃了一顿饭就签字了,之后,也都承认收了红包,只是数目上有差别而已,你说,这是学术自由么?显然不是,而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换。  学术自由不是万能的卸责书。专家之前的检查走马观花不负责任,就是对自己的权威的不负责任,也是在贱卖着自己的人格与职业道德。如今却又推诿扯皮,全部把责任推卸给已经过世的专家,称这名专家当时是权威,人家都认定了,自己岂能不签字?这样的说法,和当前某专家的“学术自由”说,岂不是自相矛盾么?一面尊崇权威,一面学术自由,之所以有不同台词,都是为了更好地掩饰自身的过失而已。  学术自由才有学术繁荣,这点我们绝对赞同,但学术自由是有限度的,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更不是拿去换取利益的“工具”,这点,相信也不会有人会否认。打着学术自由的牌子,干着为人不齿的利益勾当,这般道德的无底线溃退,决不是什么学术自由,而是学术败坏。  我非常认同这篇文章的观点,但是,文中“证伪”是把“证伪”的应有之义用反了,用错了,这是应该提出来商榷的。“证伪”是把假的证明为假的,这是对的,没有错。如果那五名专家对“金缕玉衣”证伪了,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大丑闻了,正是因为他们未能证伪,才造成了这件“金缕玉衣”价值24亿元的骗贷惊天大案和五名专家丧失人格、贱卖灵魂的大丑闻!而那五名专家的所谓“鉴宝”,不是把假的鉴定成假的,而是把假的鉴定成“真的”了。这就是他们的错误之所在。文物鉴定专家、特别是权威的文物鉴定专家的责任,就是要对他们鉴定的文物既要证真、证实,又要证伪、证虚,以达到存真、存实,去伪、去虚的目的,使真品、珍品得到珍藏保护,赝品、假货被剔除抛弃。在这里,我可以毫无愧疚、毫不夸张地告诉世人,我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学习研究诸葛亮躬耕地问题,干的就是对襄阳隆中诸葛亮躬耕地证真、证实,对南阳卧龙冈所谓“诸葛亮躬耕地”证伪、证虚的活儿。我顶住了常人难以抗拒的甚至是无法抗拒的巨大压力,一人单挑“南阳说”,创造了一个地方报纸校对人员难以创造甚至是无法创造的、持续时间最长、取得了骄人战绩的诸葛亮躬耕地之争的奇迹。我可以毫不羞愧地说,我矢志不移、锲而不舍的学习研究,磨砺和提升了自己的道德情操和人格档次,我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地方报纸的校对人员跃升成为一名名实相副的研究诸葛亮躬耕地问题的专家, 而史念海、 唐嘉弘、 王子今、 孙绍振等等这些著名的、知名的史学家却因为他们在诸葛亮躬耕地这样严肃的历史问题上造假作伪而堕落成为人不齿的骗子。  下面,我也来说一说“学术自由不是万能的卸责书”。  诸葛亮躬耕地归属襄阳隆中(这里是直截了当的说法),古今史籍都有明确记载,是不成问题的问题;南阳卧龙冈所谓“诸葛亮躬耕地”,没有任何历史根据,是造假作伪的产物,犹如谢根荣伪造的“金缕玉衣”,是百分之百的假诸葛亮躬耕地,也是不成问题的问题。少数南阳人、少数河南人及其支持者到现在还敢于在诸葛亮躬耕地问题上肆无忌惮地造假作伪、招摇撞骗、为非作歹、横行霸道,打的也是“学术自由”的牌子,依靠的是南阳和河南的钱力和变了味儿的权力。但是,正如南朔文章所说,“学术自由不是万能的卸责书”,歪用的钱力和权力最终也是靠不住的。等到有人对河南南阳卧龙冈假诸葛亮躬耕地像对“金缕玉衣”一样较真的时候,南阳和河南的什么“学术自由”,什么“钱力”、“权力”也就统统不起作用了。  “学术自由不是万能的卸责书”,“钱力”和“权力”也不是少数南阳人、少数河南人的最终依靠。在无情的事实面前,南阳和河南的无聊文人、“南阳说”的“家”们、可笑的卢展工,有了“金缕玉衣”的前车之鉴,你们是不是也应该好好考虑考虑了呢?  “法不责众”。到时候,南阳和河南的一众人等,还有那些“南阳说”的“家”们,都可以以“学术自由”卸责,卢展工大概就难辞其咎,罪责难逃了。  (第0659篇
发帖时间日)
  第382篇  荆州历史造假,师从河南南阳  荆州搞历史造假师从南阳的理由和根据如次:  第一,河南南阳搞诸葛亮躬耕地造假,若从隋代酝酿造假算起,已一千多年,若从元代实体造假算起,已近七百年,湖北荆州搞江陵造三国荆州之假和《三国演义》造假只有二三十年,毫无疑问,河南南阳是湖北荆州的老师,湖北荆州就是河南南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生了。  第二,荆州在历史造假上的套路与南阳如出一辙。少数南阳人和少数河南人谁都知道,诸葛亮自言“躬耕于南阳”的“南阳”是以南阳郡郡名指称诸葛亮的籍贯或居住地南阳郡邓县隆中(今襄阳隆中),他们却偏要毫无根据地把“躬耕于南阳”歪解为躬耕于宛县(今南阳市中心城区),并死抱着不放,近年来,又把不可分割的“躬耕隐居”割裂开来,并死抱着“躬耕”二字不放,进行胡搅蛮缠。少数荆州人也明明知道荆州市是解放后成立荆州县级市时,江陵才改名为荆州的,历史上从来都没有过江陵改名“荆州”之说。东汉末三国时期,江陵(今荆州市)与当时地域面积跨越今五六个省份的荆州更是风马牛不相及,就是说江陵曾经做过三国以后荆州的州治,可以以“荆州”之名指称,那也不能说江陵就是荆州,而且那已是晋朝的事情了。晋时荆州的建制已与郡的建制无异,与东汉末三国时的荆州毫不相干。明代以后,州与县就是同一级别了。荆州也学着南阳的坏样,死抱着“江陵就是东汉末三国时荆州”不放,死抱着“《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故事中有七十二回(有位荆州的官员还说是八十二回)的内容涉及荆州(即指江陵)”不放,也和河南南阳一个样儿。  第三,南阳和荆州在历史造假上都是利令智昏,走火入魔,一样的不要脸皮,老师的脸皮比南阳武侯祠的砖墙还厚,学生的脸皮更厚过了荆州市的城墙。  第四,南阳造假者请来一帮无品、无德、无操守、无良心的专家学者为其造假撑腰打气,制造“理论根据”,荆州造假者也如法炮制,收到了比南阳更好的效果。学生又超过了老师。  我告诉荆州和南阳这对难兄难弟:在东汉末三国的历史问题上,你们最终都得不到你们梦寐以求的任何东西,最终必然败在我们襄阳人的手下,原因只有一条,就是你们是搞假的,我们是来真的!  (第0663篇
发帖时间日)
  第383篇  河南“官场大地震”算不算“全国第一”?  在诸葛亮躬耕地“网上之争”中,河南方面给我一个深刻印象,就是有些河南人特别能吹,特别会吹,吹出了很多个“第一”。现在有一个“全国第一”,就是河南“官场大地震”,是很值得他们好好吹一吹的,可他们就是不吹,而是处处捂盖子,在河南的媒体上你很难看到他们这方面的新闻。但是,纸总是包不住火的。在其他媒体上,特别是在网络媒体上,河南这方面的新闻真是层出不穷,触目惊心。南阳的,开封的,洛阳的,三门峡的,漯河的,信阳的,省会郑州的……  河南的“官场大地震”算不算“全国第一”呢?因为这次河南“官场大地震”震区面积之大、震级之高、烈度之强,无其他省份能与之相比,应该是“全国第一”吧!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一次讲话中,亲自点了三个问题最严重的市,打头的就是南阳市,但时至今日,河南方面却没有报出南阳的任何严重问题。这是不是在捂盖子呢?有消息说,河南最严重的问题出在文化建设项目上。南阳的文化建设项目规模就相当大,那个以诸葛亮躬耕地造假为核心内容的什么“集聚区”,就斥巨资9亿。这个项目曾得到卢展工的肯定和支持,并说它体现的是所谓“诸葛亮的忠诚和智慧”。这个项目是有历史造假严重问题的,还有没有其他严重问题我不知道。如果有其他严重问题又没有报出,这是不是怕“拔出萝卜带起泥”呢?南阳——一个问题第一严重的市没有问题报出是很不正常的,是很不好向人们交代的。  据媒体报道,开封市市委书记、市长、组织部长三个官员中,有两个都来自南阳。这个市的官员烂掉后,连找一个干净的人出来当官就很难;漯河市连续三任市委书记都因贪腐犯罪被判重刑,通过“等额选举”全票当选的该市市长,上任不到50天,河南省纪委就派人将其带走审查,成为史上“最短命市长”。就这两个市的问题,严重得已够得上“全国第一”了。  卢书记不是要在河南掀起一场“吏治风暴”吗?这当然是一件大好事。人们不希望卢书记用他在南阳卧龙冈上表态所说的所谓“诸葛亮的忠诚和智慧”,亦即用诸葛亮躬耕地造假的“精神”来领导和推动这场“吏治风暴”,而希望卢书记能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的“忠诚和智慧”,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精神来领导和推动这场“吏治风暴”,以建树自己到河南任职以来的不俗政绩,同时也让自己的脑子好好清醒清醒,也让自己在诸葛亮躬耕地问题上与前任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的错误彻底划清界限。  (第0664篇
发帖时间日)
  第384篇  诸葛亮没到过河南南阳是严格意义的说法,  诸葛亮没到过河南是忽略新野不计的说法  石小生在《“闲话诸葛躬耕地”之六十三:也谈诸葛亮的籍贯问题》一文中说:“潘正贤说:‘就是不能说他是河南人,也不是南阳人,原因就是他在躬耕隐居期间及一生之中压根儿就没有到过河南,也没有到过南阳’。这又是潘先生在睁着眼睛说瞎话了,先不论诸葛亮‘躬耕南阳’十年的确切记载,单单在‘三顾茅庐’之后,他就从建安十二年到十三年跟刘备在新野居住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怎能说‘一生之中压根儿就没有到过河南’这样的‘梦话’呢?难道新野现在也属湖北省吗?”  石小生在这段话里是讲了点儿道理的。从严格意义上讲,诸葛亮确实没有到过宛县(今南阳市),但出山后到过新野,时间很短,也算到过河南;如果从诸葛亮只在很短时间跨入过新野可以忽略不计的话,说诸葛亮没有到过河南,也说得过去。与此相仿的例子是很多的。例如:习凿齿一方面说汉水以南的隆中属南阳郡邓县,另一方面又说“秦兼天下,自汉(水)以北为南阳郡,自汉(水)以南为南郡”,这两者并不构成矛盾。后者就是对前者忽略不计的说法,隆中在汉水以南只是小小的例外。建安十三年曹魏分南郡北部地置襄阳郡,而实际上南阳郡的山都县也划入了襄阳郡,“分南郡北部地置襄阳郡”也是忽略了山都县的说法,也说得过去。崇明岛北部一狭长地带属江苏启东县,人们都认为崇明岛属上海,也是忽略了“崇明岛北部一狭长地带属启东”的说法。如果从严格意义来讲,上面三个例子都不是很准确的说法,但在一定语境下也没有大的问题。既然石小生把诸葛亮到过新野的事情提了出来,我还是欣然接受他的意见,今后我就只说诸葛亮从来没有到过宛县(今南阳市),不再说诸葛亮从来没有到过河南了。为了兑现我的诚意,我已将我的一个帖子里的“压根儿就没有到过河南,也没有到过南阳”改成了“压根儿就没有到过宛县(今南阳市)”。我先给石小生做个榜样,希望石小生好好向我学习。我敢说,我做得到,他做不到。他如果不再睁着眼睛说“‘躬耕于南阳’就是躬耕于宛县(今南阳市)”这样的瞎话、梦话,而说“‘躬耕于南阳’就是躬耕于南阳郡邓县隆中(今襄阳隆中)”这样的真话、实话,“南阳说”和南阳卧龙冈所谓“诸葛亮躬耕地”就彻底完蛋了,他在河南、南阳也就混不下去了!在河南、南阳那边混不下去,就摇身一变混到湖北襄阳这边来,做一个“襄阳说”者,那该多好哇!  石小生,老夫告诉你,你和你们“南阳说”者说的“‘躬耕于南阳’就是躬耕于宛县(今南阳市)”这样的瞎话、梦话,怎么能够“确切”呢?只有我和我们“襄阳说”者说的“‘躬耕于南阳’就是躬耕于南阳郡邓县隆中(今襄阳隆中)”这样的真话、实话,才“千真万确”!  石小生,你若敢于学我这个老家伙的好样,我保证到你们《中州今古》杂志社去送你一面“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锦旗,为你叫好喝彩!你看如何?  (第0666篇
发帖时间日)
  第385篇  说说襄阳郡的设立和关羽的“襄阳太守”头衔  石小生在给“襄阳说”者提出的三十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和其他的帖子里,提出了关羽的“襄阳太守”头衔问题。其中第十二个问题是:“诸葛亮上《出师表》时,襄阳郡已设立了二十年,今隆中地区此前无论属不属于邓县,到这时候也都属于襄阳郡了,但为什么诸葛亮还要说‘躬耕(于)南阳’?真的是诸葛亮坚持大汉正统思想,不承认曹魏的行政区划吗?那关羽的襄阳太守怎么解释?”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石小生,我告诉你,我国史学界的研究成果和我学习研究的结果都证明,襄阳郡设立二十年后,邓县仍属南阳郡,隆中的郡县归属并没有发生改变,不管按郡县归属,还是诸葛亮“坚持大汉正统思想”,他都只能说“躬耕于南阳”亦即躬耕于南阳郡邓县隆中(今襄阳隆中),不可能说“躬耕于襄阳(郡)”。“那关羽的襄阳太守怎么解释?”这个问题也很好解释。  据《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刘)表卒,曹公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曹公追至当阳长阪,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军退归。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这一记载中说刘备收江南四郡后,关羽官拜襄阳太守,说明在此之前就设立了襄阳郡。刘备设立襄阳郡在时间上早于曹操退归北方后分南郡北部地设立的襄阳郡。我们再将《关羽传》下面的史料加以引用就更清楚了。  (建安)二十四年(219),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曹公从之。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自轻(己);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于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这条史料说明,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军败赤壁北归后,南郡北部之地除樊城外,仍在关羽的牢牢控制之下,并在建安二十四年(219)截击曹操救援曹仁的于禁军队时,大获“水淹七军”的胜利,威震华夏,甚至威胁到许都的安全。此时,曹操不可能分南郡北部地设立襄阳郡,直到曹操使用反间计得手,吕蒙施巧计攻占江陵擒杀关羽后,曹操方得南郡北部地,曹魏才有可能在南郡北部地设立襄阳郡。  须知,在东汉末正值战乱动荡时期,刘备先于曹魏设立襄阳郡,关羽任襄阳太守是很正常的事,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第0668篇
发帖时间日)
  第386篇  给上海Elktail网友的一封信  亲爱的上海Elktail网友:  看了您近段时间所发一系列网文,深感您确属一位对诸葛亮躬耕地问题颇有研究、很有功底的史学同好,确属吾之知心知己,在对付“南阳说”者的战斗中,咱们是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您对“南阳说”者的批驳非常有力,很多语句都是一针见血、一语破的,很是精到、精彩!最近一段时间,您辛苦了。  “南阳说”者一再提到的湖北学者王雄,我很熟悉,原本是本报的一名通讯员,写过一本所谓研究汉水文化的小书,曾经被压缩编写在《襄阳日报》连载,我曾校对过其中的一些篇章,在诸葛亮躬耕地问题上完全是“南阳说”观点,浅薄得很。如果是现在,他的这本小书是不可能在襄阳的报纸上发表的。现在他身在何处我不得而知,他是不是什么学者我更不得而知,任由“南阳说”者吹去!  最近一段时间,“南阳说”者毫无根据地炒作什么“天怒人怨”,我已把我之言论真相、我之所思所想公开呈现在网上,“南阳说”者的谣言不攻自破。接着,他们又在女骗子王玉君身上大做文章,说我的网文损害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形象和人格尊严。为了挑明事实真相,我将在今日或近日于网上公开由他们为吓人而推出的出自王玉君之手以匿名形式发出的三篇“网上新闻稿”,必要时还会将我写的相关网文推出,请您看看,也请其他网友看看,究竟是谁在篡改、践踏和亵渎历史,谁在尊重、敬畏和捍卫历史,是谁在损害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形象和人格尊严,谁在捍卫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形象和人格尊严,我说王玉君的讲解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是不是那么一回事。请您和众网友稍候。  此致  敬礼  您的襄阳老友
潘正贤  日  (第0670篇
发帖时间日)
  第387篇  三篇“网上新闻稿”一览  下面三篇“网上新闻稿”,是“南阳说”者王玉君的“杰作”。楼主特作集纳,供各位网友一览。  总书记走进南阳武侯祠  日下午3时40分至4时20分,总书记视察了南阳武侯祠。其间,担任讲解员的王玉君,亲身感受到了胡总书记亲民爱民、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关爱“国宝” 而又学深博识(如果有此说法,也应是“学深识博” 吧?——楼主)的领袖风范。  当王玉君在大拜殿中讲道:诸葛亮从公元197年到207年生活在南阳卧龙冈上,号“卧龙”,是隐藏在此处的一位俊杰,他未出茅庐已定天下三分的政治思想就是在南阳形成的,所以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南阳可以说是诸葛亮的第二故乡,是孕育他成才的摇篮,更是他走上政治生涯的一个起点。总书记听到这里赞许地点点头。   总书记继续前行,来到武侯祠最著名的建筑——诸葛草庐前。王玉君首先吟诵了唐代诗人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名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然后介绍:  诸葛亮在南阳卧龙冈的十年,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草庐便成了南阳的标志性建筑。清代知府吴庆桐留下的碑文中就有“诸葛草庐南阳名胜地。地何以名?以诸葛而名。何以胜?以诸葛而胜。无诸葛便无此名胜。诸葛为千秋第一人,南阳为千秋第一地。”南阳名山、名水、名胜,更以名人而名。随着中部的崛起,今天的南阳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听到这里,总书记注视着我(“我”是谁?这个“我”字证明了新闻稿的作者就是王玉君。详述请看《揭开“网上新闻稿” 的作者之谜》一帖。——楼主)笑着连连点头。当总书记在草庐内看到悬挂的一块匾额“诸葛草庐”时,他说:“这是于右任先生题写的。”  由“关张殿”过垂花门时,总书记对随行的人员说:“南阳在古代是交通要道。”王玉君接着介绍说:南阳是诸葛亮政治思想形成的地方,虽然他离开了南阳,但集中反映他政见的《草庐对》和形成对策的地方,足以流芳千秋万代,被世人敬仰。讲到此,王玉君对一直都在认真听讲解的总书记说道:“总书记,我的讲解到此结束了。我今天很激动,如果有讲得不到的地方,请您批评指正。” 总书记和王玉君握握手,微笑着点点头说:“很好,谢谢!”当王玉君和总书记一行走在出口的路途中,总书记关切地询问:“这里一年有多少游客呀?”王玉君回答:“三四十万。”这时,站在“仙人桥”和”神道”两边的游客一次又一次地向总书记热烈鼓掌。总书记一边挥手致意一边健步走出了武侯祠大门。  总理视察南阳卧龙冈武侯祠  日清晨,南阳卧龙冈满目青翠、花香鸟语,旭日照耀下的武侯祠显得更加古色古香、典雅肃穆。6时30分至7时20分,正在南阳调研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轻车简从,对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视察,瞻仰千古贤相诸葛亮。  当温总理看到诸葛井汲绠痕迹累累、并听了讲解员的解说后说:“看来诸葛亮确实在这里躬耕生活了。”  在大拜殿,他被琳琅满目的匾额楹联所吸引,当举首看到一匾上“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内容时说:“这是杜甫的诗。”在出师表碑廊,他对岳飞书出师二表碑刻很感兴趣,对诸葛亮一心为国、勤政为民的思想作风大加赞赏,他动情地说:“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确实值得我们推崇……” 在诸葛草庐,当他听到讲解员吟咏唐人刘禹锡名篇《陋室铭》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何陋之有?” 后,紧接话题说:“这是刘禹锡在和州写的。”  整个视察过程,温总理听的认真、看的仔细,其间,他还热情地对晨练的人们招手致意,并赞扬讲解员“讲的真好。”(” 。)  贾庆林主席视察南阳卧龙冈  日,春风和煦。中央(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中共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钱运录、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南阳市委书记黄兴维等国家、省、市领导的陪同下视察南阳卧龙冈武侯祠。  下午17点05分,贾庆林主席迈着矫健的步伐,在群众的掌声中拾阶而上,进入武侯祠大门。在大门口,“大文出师表,胜地卧龙冈”对联首先吸引了他,没等讲解员念完,他就说到(道):“这是于右任先生的墨宝。”当他看到神道旁“臣本布衣,躬耕南阳”石刻和“武侯祠”匾额时,他很感兴趣,询问“是否是岳飞和郭沫若的手迹”,讲解员作了肯定的回答。  在大拜殿,讲解员详细地介绍了有关对联和碑刻,当听到“南襄之争”时,他饶有兴趣的(地)问:“《隆中对》是怎么回事?南阳古代管不管隆中?”讲解员回答说:《隆中对》是后人把刘备当年三顾茅庐时与诸葛亮的谈话加了个题目,这个名称很不科学。“隆中”一词,在刘备与诸葛亮的谈话中没有提及,遍查《后汉书》、《三国志》等历史文献也没有找到“隆中”,按照诸葛亮的原话:“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后人称赞诸葛亮:“未出草庐一(?)定天下三分”,很多专家、学者建议应该叫《草庐对》,较为切合史实。隆中归属湖北,作为地名,“隆中”一带在汉代时称阿头山,最早出现在西晋时王隐的《蜀记》中。(《蜀记》里有“阿头山”吗?——楼主问)贾庆林主席听后,非常高兴地说:“你讲的很有道理。”当他环顾大殿,欣赏巻棚下高悬低挂的匾额、楹联时发现柱子上有白蚁侵蚀过的痕迹,他凝视了很久……  在岳飞书《出师表》碑廊,贾庆林主席看的时间较长,非常认真、非常仔细地一块一块地看,一边赞赏着岳飞的书法,一边自吟着诸葛亮的文章“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在场的陪同人员和观众无不为贾庆林主席的超强记忆所折服,不约而同地响起了掌声。看到贾庆林主席对《出师表》如此熟谙,讲解员也激动地说:在前《出师表》中有一段话是每一个南阳人都耳熟能详、引以为荣的,(。)贾庆林主席一边听着讲解,一边很随和地、微笑着说是“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在看《出师表》的跋语时,他又问道:“这是什么时候刻的?从哪里摹刻的?当年岳飞书写的原迹在哪?”讲解员都详细地作了回答。听了讲解员的回答,贾庆林主席赞叹地说:“岳飞的字真漂亮,很有书法价值,碑刻保护的很好。”  当贾庆林主席参观到草庐看到郭沫若先生题写的“诸葛草庐”时,对徐光春书记说:“这个题字写得好。”回过头,他和蔼地问讲解员:“草庐是什么时代的?上面是什么草?多少年换一次?讲解员回答到(道):草庐是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南阳知府罗景主持重修的。上面的草叫黄陂草,每隔五年左右就要维护一次。贾庆林主席关心地说:“一定要保护好。”并在草庐前与陪同的省、市领导合影留念。  来到伴站台前,讲解员向贾庆林主席介绍了伴站台的来历和诸葛亮的天文才能,同时也介绍了南阳孕育的另一位世界上最伟大的天文学家张衡,(。)贾庆林主席微笑着说:“你们南阳,有很多历史名人啊!”  从宁远楼出来,放眼望去,看着苍劲挺拔的古柏、庄严肃穆(的)古建(筑)群,(、)错落有致的碑刻、玲珑跌宕的假山,贾庆林主席关切地问:“卧龙冈有多大面积?”讲解员说:230亩。贾庆林主席高兴地说:“你们要很好地开发利用它,做好文物保护工作,要把诸葛亮精神发扬光大。”  在视察结束时,贾庆林主席十分亲切地向讲解员说:“你讲的很好!今天学了不少知识。你们徐书记可是个文化人,得向他多请教。”  贾庆林主席视察卧龙冈,是继日总书记和日总理之后的又一盛事,又为南阳卧龙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贾庆林主席的视察虽然只有短短的38分钟,但他和蔼谦虚的言行、对南阳卧龙冈武侯祠的关心、对文物保护工作的肯定和重视,令我们(在新闻稿里,作者在这里是不能用第一人称“我们”来表述的。这也说明这篇“网上新闻稿”的作者就是王玉君等人。——楼主)每一位文物工作者由衷地感到欣慰。  日  附言:第一篇“网上新闻稿”,是“东湖更东”因与楼主进行“网上之争” 已理屈词穷,于日发帖,宣布“封笔”,退出讨论,退出前一日(11月19日),以“转帖” 的形式推出的。推出的目的是为了吓人。随着“网上之争”的深入,其他“南阳说”者又相继推出了第二篇、第三篇“网上新闻稿”。我根据这些“网上新闻稿”上留下的破绽,指出其匿名作者就是女骗子王玉君。后来,“南阳说”者为了炫耀王玉君这块“南阳玉”,也声称这些“网上新闻稿”就是王玉君所为。  (第0671篇
发帖时间日)
  第388篇  值得关注的河南“国家机密”  河南的“国家机密”——洛阳性奴案,已在国内传得沸沸扬扬。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中的三人在聊到这事儿时,都哈哈大笑,说这样的“国家机密”真是让人笑掉大牙!而我却笑不起来,因为我感到河南的“国家机密”确实不仅是“国家机密”,而且在有的时候还高于真正的国家权威。不是吗?你看看,日的国务院文件有“研究执行”四字,“东湖更东”就理解为“研究不执行”、“研究拒绝执行”,“研究可以挑战、抵制、对抗、否定国务院的文件精神”。这不仅是“东湖更东”的理解,所有“南阳说”者都这么理解,河南的所有媒体几乎都这么理解,连他们的省委书记徐光春、卢展工也这么理解。这就是他们的“国家机密”。他们就是用这种“国家机密”来凌驾和压倒国务院文件的权威。这怎么不让我揪心,担心,忧心,进而感到问题严重,非常可怕呢?!我还能笑掉大牙吗?!  “锵锵三人行”的节目主持人窦文涛说,河南洛阳的“国家机密”已被国外媒体刊播,可出大名了。我在想,河南这样的丑闻会不会成为今年“十大世界丑闻”之一恐难预料。将来更出大名的大概就只有河南南阳卧龙冈的千年诸葛亮躬耕地造假丑闻了!现在洛阳性奴案的涉案人员已在进行处理,河南南阳卧龙冈的诸葛亮躬耕地造假案件就永远没有人过问,我看绝对不会!那就让我们等着瞧吧!  在中国,洛阳是“国家”吗?南阳是“国家”吗?河南是“国家”吗?不是“国家”,怎么会出“国家机密”呢?!不是“国家”,为什么在诸葛亮躬耕地问题上南阳和河南的权力比国家的权力还大呢?!  ————————————   注:本楼主刚刚宣布暂停发帖,河南方面又是负面新闻迭出,仅就我所知者计有七起:洛阳两歹徒醉  酒后陡生杀人劫财之心,在洛阳电视台后门处杀害该台采访地沟油的记者李翔(这起案件虽最终  证明与李翔采访地沟油无关,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河南地沟油问题的严重);河北深州监狱逃犯  王振轻在河南老家(后说在亲戚家,又说在熟人家)被抓;洛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大队职工  李浩性奴案案发后,该市官方说是“国家机密”;郑州某官员倒卖经济适用房多套,从中牟利;  郑州交管部门实行“连坐法”执法规定;河南一罪犯押解途中在餐馆吃饭时脱逃,河南警方请求  湖北警方协查追捕;河南高利贷问题严重,已列入问题最严重的几个省份之中。兹作注,以备忘。  对河南的负面新闻,我已产生“视听疲劳”,今后将尽量不再关注。  (第0673篇
发帖时间日)
  第389篇  《三国志》所用行政区划决不可能使用西晋之行政区划,  只能是东汉末三国时期的行政区划  近日,本楼主细读了石小生所写《诸葛亮上《出师表》时南、襄两郡的区划》和《陈寿著《三国志》时所用的行政区划》两篇文章。两篇文章在所谓晋置义阳郡上大做文章,旨在说明陈寿《三国志》所用行政区划(也就是郡县名称)使用的是西晋时期的行政区划,进而再回到诸葛亮在《出师表》里所言的“南阳”就是宛县(今南阳市)。这显然是他拍脑袋、想当然捣鼓出来的,其结果必然是徒劳的。  石小生在文章里罗列了不少史料来说明他的观点,目的是“为我所用”。他的研究和我的研究存在着很大距离。他说义阳郡晋泰康中置,我掌握的史料却是魏文帝时置;他引用的《晋书·地理志》说襄阳郡统八县,有邓城县的史料,我已经反复论述过这一问题,证明是属于《晋书·地理志》误把晋之邓城县记入魏之襄阳郡中,邓县仍属南阳郡,不属魏之襄阳郡;他说邓县归属魏晋南北朝时期屡置屡废的义阳郡,我掌握的史料却是,邓县与义阳郡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他说邓县曾属襄阳郡、义阳郡、京兆郡、河南郡什么的,完全是瞎折腾,无分析地罗列史料,不辨是非真伪,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研究结果,我却通过对史料、资料的搜集、梳理、考证思辨,得出了与我国史学界研究成果相一致、相吻合的研究成果。  我在《拿唐明礼说事》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在浩如烟海的史籍文献中出现歧异的史料记载和文字差错是在所难免的,在诸葛亮躬耕地之争中及其之后出现有争议的、值得商榷的地方也是正常的。但是,只要双方论者不存偏见,能以科学的精神、求实求是的态度,对史料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比较鉴别,做到去芜存菁、去伪存真,问题总是可以解决的。”这段话曾被石小生一字不差地写进他的文章中。我是个厚道人,我不说他是在剽窃盗用,他这样照抄照搬我的这段话,起码认为我的这段话很精彩,引起了他的共鸣。我们研究历史都应该遵循这一共识。  魏晋南北朝时期属于乱世,行政区划变动较大,历史的记载确实存在复杂情况,作为历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无可厚非。但是,诸葛亮躬耕隐居南阳郡邓县隆中的历史,史籍记载清清楚楚,并不复杂,根本就不存在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根本就没有必要像石小生那样瞎折腾。诸葛亮跟随叔父诸葛玄到襄阳投奔荆州牧刘表,叔父死后诸葛亮移至南阳郡邓县隆中躬耕隐居,前后也就十二三年,在这段时间里,这里的行政区划并没有变动,他后来在《出师表》里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有什么问题呢?他这样说,无论从诸葛亮“汉、贼不两立”的蜀汉正统观来说,还是从邓县隆中仍属南阳郡管辖、不属襄阳郡管辖来说,都是顺理成章的事。石小生啊石小生,诸葛亮躬耕地的历史记载得那么清楚,我国史学界又作出了权威性结论,国务院早在1986年就发了红头文件,你还要操这份心,岂不是吃饱了撑的,枉费心机!  当朝史家修前朝历史只能用前朝行政区划的名称,这应该是史家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人们的常识,陈寿修《三国志》,写董卓作乱到晋统一这段三国历史只能使用东汉末三国时期的行政区划名称,怎么可能使用西晋初年的行政区划名称呢?就是今人编修古代史,遵循的也是这一原则,只是在必要时用现代地名对古代地名加以注明,决不可能用现代地名去修古代历史。石小生说出离经叛道的混账话,正好说明他是一个对治史极其无知的糊涂蛋!  石小生,你说义阳郡是晋置郡是错误的。我掌握的历史事实是,义阳郡是魏文帝曹丕所置。排除你的这一说法,陈寿修三国史所用行政区划名称,均应是东汉末三国时期的行政区划名称,决不是用西晋的行政区划名称。陈寿作为西晋史家,以魏为正统,使用魏的行政区划名称是顺理成章的,但诸葛亮所说的“南阳”只能是指称东汉末的南阳郡邓县隆中(今襄阳隆中)。对于这一点,你石小生的前辈“南阳说”者都是这样看待的,你现在“创造”一个这样的“新观点”,实在是“黄牛黑卵子——格外一条筋”!对于诸葛亮所说的“南阳”,你们的老祖宗水仲贤在《怎样理解“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南阳”》一文中是这样说的:“诸葛亮《出师表》所用的“南阳”,用的是三国时魏的地名,还是用的东汉末的地名,这是应该考虑的。诸葛亮说的是在他躬耕的时期,当然是东汉末年,决不会用三国时期魏的地名。因为诸葛亮躬耕的时期,还未进入三国,应该是东汉时的南阳郡,在这时期,南阳郡包括宛县,也包括邓县。”你们“南阳说”者“驴唇不对马嘴”地各说各话,根本不能自圆其说,到头来又如何收场呢?  关于关羽的“襄阳太守”头衔,我已发过一个帖子,不知石小生看到没有,我期待他的回应。  ————————————  注:关于魏晋南北朝的义阳郡与邓县的郡国归属无涉的问题,除史界学者有明确论述外,《辞海》对  “义阳”辞条的注释也讲得清清楚楚。《辞海》的注释是:“郡、国名。三国魏文帝置郡。治所  在安昌(今枣阳东南),不久废。西晋复置国,治所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南)。其后屡有迁移,  东晋末改为郡,移治平阳(今信阳市)。南朝宋辖境相当今河南信阳、罗山等市、县和桐柏县东  部、湖北应山、大悟、随县等三县部分地区。南朝齐改名北义阳。梁复旧。北周改名宋安。”
  (第0675篇
发帖时间日)
  第390篇  请你改变一下自己的研究方向好吗?——石小生!  石小生先生:  在和你交手这么长时间以来,你的精神实在令我钦佩!为了对付我这个不被你看重的老头儿,你倾注了那么大精力,翻了那么多书,找了那么多史料,一口气写了那么多文章,在诸葛亮躬耕地“网上之争”中,老实说你远不如我,但在所有“南阳说”者中你可挂了头牌!在南阳、在河南谁能与你“媲美”?你集中力量对付“襄阳说”,欲抢“南阳说”者的头功,然收效却微乎其微。为什么呢?原因是你的研究走错了方向,你的那一套根本无法把“襄阳说”撂倒,而只会被“襄阳说”撂倒。因此,我今天特请你改变一下自己的研究方向,就是把你研究对付“襄阳说”的那种精神用来研究你们南阳和河南自己,这样你才能真正取得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立一个大功!如果你能转过来,走我给你指出的正确方向,用你原来的那股子劲头来研究你们南阳和河南的那些东西,你就会来一个脱胎换骨的转变,成为一个像我一样的“襄阳说”者而受到善良正直人们的支持、肯定和尊重。  你应该研究南阳和河南的哪些东西呢?从古时候来说,你应该好好研究研究南阳卧龙冈武侯祠碑廊里很多直言诸葛亮躬耕地以襄阳隆中为真、南阳卧龙冈为假的碑刻;从解放以后来说,你应该好好研究研究南阳和河南出版印行的很多肯定和赞扬襄阳古隆中是诸葛亮躬耕隐居之地、刘备三顾茅庐之地、《隆中对》诞生之地及诸葛亮一生功业的专著和宣传资料,计有南阳市委宣传部编著的《诸葛亮小传》(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南阳市博物馆编印的《武侯祠简介》、胡世厚等五人编写的《河南风物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王彪著《中州风物记》(新华出版社1986年出版)、胡悌云主编的《中州大观》(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年出版),还有《中国历代荐贤纳贤故事》(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等等;再就是好好研究研究你们河南南阳自元代开始搞诸葛亮躬耕地实体造假以来留在南阳地方志、元明清三代《一统志》中那桩桩件件造假罪证。然后再回过头来,将你们南阳和河南正反两方面的东西和“襄阳说”的历史证据结合起来好好研究研究。你最后的研究成果一定会和我的研究成果相一致、相吻合,与国务院和我国史学界的权威性结论相一致、相吻合。但是,你把自己的错误研究转变到正确的方向上来,那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但愿你能拿出勇气和智慧来实现这种转变。果能如此,我一定写篇长文为你叫好!为你喝彩!到时候,我一定接受你的邀请,到河南去,到你供职的《中州今古》杂志社去,和你握手言欢,接受你早就许诺的热情招待。  石小生先生,我期待你的转变,我希望能在有生之年与你握手言欢!让我们共同期待!  (第0676篇
发帖时间日)
  第391篇  关注《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出版发行进入倒计时  今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周年纪念日。明年的今天,中央文史研究馆组织编撰的大型丛书《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将出版发行。这是我国文史界、出版界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文史界、出版界献给63周年国庆节的一份大礼。为了迎接这一天的到来,从今天起,我将每天在网络上和其他媒体上关注这方面的讯息,直到明年国庆节的到来。  (第0677篇
发帖时间日)
  第492篇  给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湖北卷》主编刘玉堂同志的网上公开信  尊敬的省社科院副院长、《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湖北卷》主编刘玉堂同志:  您好!  我是本省襄阳日报社的一名退休干部,为了捍卫历史的尊严,维护我们湖北、襄阳在诸葛亮躬耕问题上的正当权益,在“天涯社区·煮酒论史”发起诸葛亮躬耕地“网上之争”已有三年多时间,对河南南阳市和本省荆州市搞历史造假问题进行了不懈的论辩和抗争。  我从网上和其他媒体得知, 您是省社科院副院长,也是《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湖北卷》主编、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日,您在省博物馆举行的《大三国志展》三国文化讲座上说:“作为三国文化最丰厚的地方,湖北作为三国故里是当仁不让的。”“各地文化争鸣,正是对文化的重视,是好事情。”“各地在重视文化资源的同时要有科学的态度,不要似是而非,人云亦云,一味地为我所用。”“在《三国演义》中,120回有70余回涉及到湖北。三国时期四次重大战役三次发生在湖北。”您在讲座上特别提到了襄樊,说:“可喜的是,湖北襄樊已在河北涿州与河南许昌之后成为第三个‘中国三国文化之乡’。”我从您的讲座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鼓舞,增强了我与河南南阳、湖北荆州据理论辩和抗争的力量和勇气,鼓舞着我在“网上之争”中一直坚持到今天,并取得了骄人的战绩。我还从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日发布的《鄂豫皖汉四省市文史研究馆共绘〈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恢弘蓝图》文字材料中得知,“四省市文史馆的同仁们展开热烈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解决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疑难问题,及时纠正了偏差和误区,达成了许多共性认识”,但究竟解决了一些什么样的“带有普遍性的疑难问题”,纠正了什么样的“偏差和误区”,达成了什么样的“共性认识”,均不得而知。  刘玉堂同志,请恕我直言,在南阳诸葛亮躬耕地造假问题上和江陵(今荆州市)假冒东汉末三国时期大荆州问题上,您在“三国故里”,也就是诸葛亮躬耕地问题上说了“湖北作为三国故里是当仁不让的”;对《三国演义》您说了“在《三国演义》中,120回有70余回涉及到湖北”,直接否定了荆州方面所谓“在《三国演义》120回故事中有72回(荆州一官员还说有82回)的内容涉及荆州(今荆州市城区)”的“研究成果”。除此之外,我们省,甚至我们国家对解决南阳和荆州的历史造假问题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而是任其造假作伪的歪风肆意蔓延,造假作伪的浊水肆意横流,着实让人无法理解,匪夷所思。值此《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即将出版之际,您作为省社科院副院长,又担任《通览·湖北卷》主编的重任,作为一名有历史责任感的、身在湖北的国家公民,在造假容易求真难的现实情况下,我只有把彻底解决诸葛亮躬耕地归属问题,彻底解决荆州市假冒东汉末三国时期大荆州问题的希望寄托在您的身上,寄托在《通览·湖北卷》身上,也寄托在《通览·河南卷》身上。《湖北卷》因为有您主持,我们可以一百个放心,对于《河南卷》则需要您和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河南省文史研究馆去联系协调沟通,据理力争,希望您不要辜负湖北人民、襄阳人民对您的希望、信赖和重托。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这部大型丛书,是一部公开出版发行的重要国家级文史典籍,备受国人关注,牵动着全国每个人的神经。它的编撰、审定、出版过程应该公开透明,没有任何秘密可言,在诸如如何解决南阳和荆州历史造假问题上,应该尊重和满足全国人民(包括襄阳人民、荆州人民、湖北人民,也包括南阳人民、河南人民)的知情权,在《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的编撰、审定和出版过程中,决不能留给诸如南阳和荆州历史造假者任何暗箱操作空间而让他们去暗箱操作!  刘玉堂同志,您在《通览·湖北卷》的编撰、出版工作中,被省领导和全省人民委以重任,您如能在中央文史研究馆的组织领导下,带领《通览·湖北卷》的编撰班子完成好编撰、出版任务,并协调解决好南阳和荆州的历史造假问题,维护好湖北和襄阳人民的正当权益,进而促成诸葛亮躬耕地千百年之争的终结,您和您带领的班子将成为历史的大功臣,否则,如果因为你们疏忽和放弃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而使南阳和荆州的历史造假内容被塞进《中国地域文化通览》,你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信中所言如有错误,请您批评赐教;冒犯之处,请您海涵。  盼望您的网上回函,并向您致诚挚的敬意!  襄阳市襄阳日报社退休干部
潘正贤  ————————————  注:这封信我将逐日长期重发,目的是为了《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出版倒计时,为了请求刘玉堂同志  向广大社会公众通报鄂豫皖汉四省市文史馆的同仁们在合肥就《通览》编撰出版工作商讨解决了  哪些“带有普遍性的疑难问题”,纠正了哪些“偏差和误区”,达成了许多什么样的“共性认识”,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作的进展,这些问题在四省市特别是在《河南卷》、《湖北卷》中落实得怎  么样,以满足人们的知情权。  (第0678篇
发帖时间自日至21日共发19次)
  第393篇  石小生和“老广广之鹰”,别想在老夫面前“卖鬼”!  石小生受其“上级”派遣走上前台,就想在我的面前“卖鬼”。因为其做贼心虚,一开始并没有露出凶相,而是表现出一副伪君子的假象,毕恭毕敬地要我和他心平气和地探讨诸葛亮躬耕地问题,还盛情邀我到河南做客,并保证我的安全和食宿,还把我捧成“‘襄阳说’的当代领军人物、代言人”。他使出这第一招,我就知道他撅什么尾巴屙什么屎,立即作出了强硬回应,这就让他没能“卖”成这个“鬼”。于是,他便在我面前显起“摆”来,推出他的“大作”,想以他的“渊博学识”来吓人。对此,我又没给他面子,我一句话就回敬了他那离谱的“研究”。我告诉他,诸葛亮躬耕隐居期间及一生之中从来就没有到过宛县(今南阳市),他的“研究”全是假把式,绝无真功夫,全是“白费劲”。他又没能“卖”成“鬼”!于是他便恼羞成怒,骂我是“死猪不怕开水烫”,把我这个“公”老头儿说成是“学术凤姐”,极尽诬蔑谩骂之能事。对此,我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击。我说,“死猪不怕开水烫”的人决不是我潘正贤,正是石小生和所有“南阳说”者,我是男性,“公”的,怎么说也不能成为“学术凤姐”。我请他把这个“美名”送给专门搞“学术八卦”的南阳女骗子王玉君和所有与王玉君一样搞“学术八卦”的女性“南阳说”者。对石小生的奇谈怪论、胡说八道,我实在不屑一顾,不想和他纠缠,但可怜他为自己的“上级”主子卖了那么大的力气,写了那么多的“裹脚布”,更为了展示我在诸葛亮躬耕地研究上的真才实学,向社会公众传播和普及诸葛亮躬耕地的历史知识,我还是对他写了很多有理有据的评论和批驳网文。在石小生处处不能自圆其说,他的“粉丝”们各说各话的时候,我决定不再和石小生继续纠缠,于是又适时地给他出了一道难题,叫他转变研究方向,让他去研究他无法研究、不敢研究的南阳和河南人正反两方面的东西以及南阳和河南造假的罪证,让他最终在我的面前“卖”不了“鬼”!  在诸葛亮躬耕地之争中,“南阳说”者有一个强项,就是耍文字游戏。对此,我也得实言相告。我干了一辈子的“活”是干什么的?不就是和文字打交道吗?研究文字,特别是研究中国的文字(应该说是“语言文字”),那是没有止境的,我不敢说我有多么了不起,但对付“南阳说”者耍文字游戏的伙计们,那还是绰绰有余,对付“老广广之鹰”这样的角色就更不在话下了!  “老广广之鹰”最近写了专帖“掰”刘玉堂,“掰”潘正贤。我看,“老广广之鹰”他“掰”不赢!  刘玉堂在三国文化讲座上说“湖北是三国文化的故里”,这种说法准不准确可以讨论研究。但我能理解其中的真义,那就是湖北是三国和三国文化的源头,既然是源头,也就可以把它理解为湖北是三国和三国文化的老家,是三国和三国文化的故乡,更准确地说,它的含义是说三国和三国文化的源头就是湖北的襄阳隆中。试想,如果没有诸葛亮躬耕隐居湖北襄阳隆中,没有诸葛亮在湖北襄阳隆中向刘备献出“定三分”的《隆中对》或隆中草庐里的“草庐对”,又哪来三国,哪来三国文化?既然湖北或湖北的襄阳隆中是三国和三国文化的源头、老家、故乡,把这些字眼转换成“故里”又有什么不可呢?刘玉堂说“湖北是三国文化的故里”,是“三国文化的重镇”,正是历史地、如实地反映了湖北在三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是没有什么值得指责的。我无意贬低与三国和三国文化有关的其他地方,但湖北或湖北襄阳隆中作为三国和三国文化的源头地位,是其他任何地方都无法比拟的,无法取代的,作为“三国文化之乡”,湖北襄阳隆中应为第一个“三国文化之乡”!  “老广广之鹰”还拿出《咬文嚼字》刊物来“掰”我。《咬文嚼字》是一本受到各个文化层次读者欢迎的、尤其是深受语言文字爱好者欢迎的刊物,我在岗期间就是它的长期订户、忠实读者。它对规范语言文字的使用能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但它并不能包治百病,对于语言文字不断变化的情况,对书报刊上习惯出现的语言文字毛病它也无能为力,而且它本身也会刊登一些错误的研究短文而受到读者的批评。总的说来,它既是一本具有指导性,也是一本具有探讨性的语言文字刊物,因而我们决不能把它的指导性作用绝对化。我还可以告诉“老广广之鹰”,在这本《咬文嚼字》刊物出现之前多少年,我就在《襄阳日报》上开办《咬文嚼字》专栏,也深受读者欢迎,但也使我陷入困惑,它也不能包治百病,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字词的使用也让我难以处理,无法解决。比如现在书报刊上还有多少人对“学而优则仕”、“心宽体胖”、“空穴来风”、“炙手可热”、“美轮美奂”等等词语使用的是原来的意义和用法呢?《现代汉语词典》里曾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词条,后被删除,现在人们不是都写做“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吗?“之所以” 在句子里不能打头使用,现在不是都在打头使用吗?“但……却”不能连在一起作“但却”使用,现在不是随处可见“但却”吗?被称为“大学者”的人大教授张鸣写了很多书,里面不也是这样使用的吗?“非……不可”这样的句式和“非……”这样的句式,意思正好相反,前者是正确的,后者是错误的,现在所表达的不是同一个意思了吗?该刊物还曾载文说“历史上的今天”是错误的,并因此引起过争论,争论的结果,“历史上的今天”的用法是正确的,有唐诗云“去年今日此门中”的“去年今日”不就是类似的意思吗?我说的意思并不是说语言文字不需要规范,而是很需要规范,不讲究规范,那就乱套了。但是,对有争议的问题是需要讨论的。就说这“故里”吧,“老广广之鹰”说《咬文嚼字》刊物上言“‘故里’指的是故乡、家乡。住过的地方应称‘故地’,住过的居室应称‘故居’,都与‘故里’无关”。我看这话就经不起推敲。史籍《蜀记》上所载《诸葛故宅碣表》中就说隆中是诸葛亮的“故乡”,《咬文嚼字》刊物也说“故乡”可称“故里”,我们把湖北襄阳隆中说成是诸葛亮的“故里”又有什么错误呢?国务院文件说襄樊(今襄阳市)有“隆中诸葛亮故居”,这里的故乡、家乡、故地、故居都紧紧地连在一起,密不可分,又怎么能把诸葛亮的故乡、家乡、故里说成与诸葛亮住过的故地、故居无关呢?  石小生,你是我的对手吗?!  “老广广之鹰”,你“掰”得赢我吗?!  (第0680篇
发帖时间日)
  第394篇  “南阳说”根本不存在,“南阳说”是个伪命题  9月8日,我曾就拟写中的两篇网文发出过一个预告帖子,一篇的标题是《“南阳说”者拼凑的所谓“三十条证据”是“南阳说”的自我否定》,一篇的标题是《“网上之争”让南阳诸葛亮躬耕地造假一丝不挂——“全裸”!》。这两篇网文迟迟未能发出的原因,一是因为有“南阳说”者曾发过一个“南阳说”的所谓“三十条证据”的帖子,苦于网页太多,至今尚未查到,所以第一篇网文虽已有初稿,却需要查得“南阳说”的所谓“三十条证据”后方能完稿。第二篇已经完稿敲定,因它与第一篇属“连体篇”,所以也未能单独发出。待两篇网文都配套敲定后,将一并发出。这两篇网文说明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河南南阳卧龙冈的所谓“诸葛亮躬耕地”是根本不存在的,完全是造假作伪的产物,这就决定了“南阳说”也是根本不存在的,“南阳说”纯粹是一个无需讨论和求证的伪命题。  为了让我免受“南阳说”的所谓“三十条证据”的查找之苦,恳请发帖的网友和知道这个帖子的网友于网上告诉楼主,楼主定将万分感激。  ————————————————————  注:“南阳说”的所谓“三十条证据”,我后来都已找到,两篇网文也都写好发出,而且还发了更多  的网文批驳所谓“三十条证据”全是“南阳说”者编造的谎言假话。考虑到所谓“三十条证据”  毫无意义,所以本书也就没有必要收入我的两篇网文及其他相关网文,有这篇短文也就够了。  “南阳说”的所谓“三十条证据”这一早就被南阳的无聊文人炮制好的东西,是被新野那个  “溜光蛋”和另外一个草根“南阳说”者抛出的。他们在最后还说,“三十条证据”再加上他们  两个,就是“三十二条证据”。真是可笑极了!其实更可笑的,还有“南阳说”者要拿出“一百  多说”、“两百多说”,“东湖更东”等“南阳说”者还拿出了“诸葛亮逛超市说”、“哪里有  诸葛亮故居哪里就有诸葛亮躬耕地说”,还有“飞地说”、“纽约说”、“伦敦说”、“加拿大  说”、“意大利说”等等等等,满世界都是“诸葛亮躬耕地”。他们越说离“南阳说”越远,越  说越说明“南阳说”是根本不存在的异端邪说,越说“南阳说”越是伪命题,越说越从反面证明  传统的“襄阳说”是唯一的正确之说。  (第0681篇
发帖时间日)
  第395篇  楼主感谢家乡襄阳父老乡亲的理解、关爱和支持!  转录“汉江传媒网”家乡两位网友关爱、支持潘正贤的帖子,让我感动之至。感谢家乡父老乡亲的理解、关爱和支持!  “鹿门逸叟”网友10月3日发帖说:  襄阳人民记得你!襄阳人民佩服你!襄阳人民不忘你!襄阳父老乡亲慰问你!4 G8 I-   “徒步赢”网友10月3日在节录了楼主一帖内容后发帖说:“强烈支持潘老师!”网文全文如下:  原帖由潘正贤于
发表  今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周年纪念日。明年的今天,中央文史研究馆组织编撰的大型丛书《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将出版发行。这是我国文史界、出版界的一件大事,也……  强烈支持潘老师!  我徒步!我健康!我写博!  (第0682篇
发帖时间日)
  第396篇  发出682篇网文目录,向世人汇报  诸葛亮躬耕地“网上之争”  本楼主自日起至今日(日)止,在“天涯社区·煮酒论史”共发出了约百万字的网文,今天特将我遴选出的683篇网文的目录在网上推出,以向广大社会公众,包括我家乡湖北襄阳的父老乡亲、荆州的父老乡亲,也包括邻省河南的父老乡亲,做一次诸葛亮躬耕地“网上之争”的汇报。我想要人们知道:作为一个耄耋老人,我还像青壮年时期在岗工作那样夜以继日、孜孜不倦地在案头、网上学习充电,笔耕不辍,奋斗拼搏。我为了什么?我什么都不为,只为了捍卫历史的尊严。我在网上遭人恶骂,遭人人身攻击,遭人死亡威胁,我都置之度外,只要南阳和河南方面的那些人以后知道他们错了,知道悔改,幡然醒悟,能够认可唯一可信的传统“襄阳说”,和襄阳方面在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达成新的默契和共识,只要诸葛亮躬耕地之争能在我们这一代止息终结,并实现湖北和河南两省、襄阳和南阳两市人民之间的和谐,并在新的历史征程中携手共进,我也就心满意足了。如果南阳和河南的少数人还要继续在诸葛亮躬耕地问题上造假作伪,我就将继续战斗,因为捍卫历史尊严和亵渎历史尊严的矛盾斗争是不可调和的。少数南阳人、少数河南人和他们的某些领导人应当明白这一点。  借此机会,我还想向襄阳、湖北和南阳、河南的领导们谈谈我这个小人物对国务院和我国史学界作出诸葛亮躬耕地归属湖北襄阳隆中结论后的一孔之见。  就襄阳、湖北方面来说, 如果南阳、河南方面能够按照历史事实、国务院和我国史学界对诸葛亮躬耕地归属问题所下的权威性结论行事,心悦诚服地认可“襄阳说”,这当然是一件双方都乐见的好事,延续千百年的诸葛亮躬耕地之争早就结束了,双方和谐共处,也就不再有今天我们所遭遇的麻烦和尴尬了。但是,南阳和河南方面并没有这样去做,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变本加厉地恶意炒作诸葛亮躬耕地“南阳说”和南阳卧龙冈假诸葛亮躬耕地,使得诸葛亮躬耕地之争走到今天这样不可收拾的地步。在此情况下,我以为,襄阳、湖北方面对此不能采取软弱退让的态度,一再迁就南阳和河南方面,也不用像南阳、河南方面那样举全市、全省之力针锋相对,使诸葛亮躬耕地之争升级,使双方矛盾激化,而应该以正当的舆论手段向社会传播和普及诸葛亮躬耕地历史知识,以法定程序和法律手段,拿出国务院和我国史学界的权威性结论,向南阳和河南方面讨要说法,向炒作非法“南阳说”的南阳、河南媒体乃至帮助炒作的其他媒体,特别是国家级媒体讨要说法,直至向国务院和我国史学界权威机构举报投诉,把他们炒作的路径和渠道完全堵死,让他们无路可走,只有认错服输。我想,在李白故里之争中,四川江油的做法是值得我们襄阳、湖北方面借鉴的。湖北安陆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发布形象广告和江油争李白故里时,江油立即做出反应,找到央视讨要说法。央视的答复是,安陆的广告是经过相关部门审查批准的,一时未能听取江油的意见,继续播出,安陆也自知理据不足,便以政府名义要求和江油达成妥协,以便“共享李白故里”。江油坚决不干,继续据理力争,致使央视不得不撤下安陆的形象广告。如果我们襄阳能像江油那样做,南阳的虚假违法广告还能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反反复复一直播放到今天吗?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在播出南阳的虚假违法广告时,我们就可以依凭国务院和我国史学界的权威性结论和国家文物保护法、广告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央视封杀南阳的虚假违法广告,制作播出我们的真实合法广告。我敢说,央视就不会也不敢拒绝我们的正当要求,而继续播出南阳的虚假违法广告。如果央视执意要播出南阳的虚假违法广告,我们就可以要求央视播出我们的真实合法广告,与南阳“唱对台戏”。我想,央视不会也不敢这样做。我们襄阳若能如此去做,南阳的虚假违法广告怎么还可能反复出现于央视?然而,令人遗憾和失望的是,我们襄阳方面并没有动用手中的有力武器,拿出襄阳隆中这张王牌去捍卫历史的尊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襄阳、湖北方面软弱退让的结果换来的是什么呢?是南阳、河南方面的得寸进尺,得尺进丈!我们把手中的主动权完全拱手让人,自己的命运却任人摆布!我们的形象广告“诸葛躬耕地,山水襄樊城”和“诸葛故居地,山水襄樊城”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出后,我高兴得不得了,以为这两个广告的先后播出,说明咱们襄阳隆中既是“诸葛躬耕地”,又是“诸葛故居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还了襄樊和襄阳隆中一个公道。后来听人们说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究竟是咋回事呢?是人家南阳人、河南人“不高兴”,人家派人跑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说襄阳隆中不是诸葛亮躬耕地,人家南阳卧龙冈才是诸葛亮躬耕地,襄阳隆中是“诸葛亮故居”,要求撤下“诸葛躬耕地,山水襄樊城”的形象广告,襄阳方面便在“诸葛躬耕地,山水襄樊城”撤下后,顺从地换上了“诸葛故居地,山水襄樊城”。我去年回襄阳也听到了这样的街谈巷议,有激愤的襄阳市民甚至因此跳起来“骂娘”!这就是襄阳方面软弱退让换来的难堪结果!这不是承认了南阳卧龙冈是诸葛亮躬耕地了吗?!真是岂有此理!
  就南阳、河南方面来说,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他们才好。在当今中国,特别是国务院和我国史学界作出诸葛亮躬耕地归属问题的结论后,一般的老百姓都知道诸葛亮躬耕地归属襄阳隆中,甚至幼儿园的幼儿都知道。在南阳、在河南也应如此。南阳和河南的领导人属党政领导干部,当然不是史学家,有的很可能就是史学的“门外汉”,但无论如何总不会连一个幼儿园的幼儿都不如吧!实际上,他们在诸葛亮躬耕地问题上的表现就是不如幼儿园的幼儿。撇开这一层不说,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对党纪、政纪总应该知道吧,国务院和我国史学界关于诸葛亮躬耕地归属襄阳隆中的结论下达后,总应该遵照执行吧,即使国务院文件中有“研究执行”四字,总不能理解为“研究不执行”吧?而南阳和河南的领导人就是来了个“研究不执行”,甚至是对国务院的文件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既不研究,也不执行,公然挑战、抵制、对抗、否定国务院和我国史学界的权威,并动员南阳全市和河南全省的媒体,甚至用权钱交易的不正当手段打通省外媒体,包括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国家权威媒体,恶意地、放肆地炒作错误的“南阳说”和南阳卧龙冈假诸葛亮躬耕地。除此之外,他们还默许、纵容和支持少数南阳人、少数河南人在网上鼓噪,拉省内外的专家学者下水,为“南阳说”提供错误的理论支持,连河南省委讲师团都被他们拉出来参与诸葛亮躬耕地造假。南阳和河南本来处心积虑地想出版一本豫教版的“南阳说”语文教材,以抵制人教版的权威语文教材,但又怕被人抓住了造假罪证,无奈之下只有选用没有收入《隆中对》的苏教版语文教材,后又选用福建师大教授孙绍振主编、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极其错误的“南阳说”语文教材(孙教授很可能是卢展工在福建任省委书记时的人脉)。他们在无所不用其极、用尽几乎所有手段不能奏效的情况下,竟将诸葛亮躬耕地造假活动推向了登峰造极;他们不惜损害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形象和人格尊严,借三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河南的机会,在既定行程之外,连续三年将三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请”进南阳武侯祠,让“南阳说”者王玉君用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讲解欺骗和愚弄党和国家领导人。他们如此胆大妄为,实属其心可诛,令人发指,是可忍孰不可忍!在南阳、河南方面把诸葛亮躬耕地造假活动推向登峰造极、网上“南阳说”的草根们又对我威逼、恫吓的情况下,我别无选择,只有被迫将我的网上论辩和打假活动随之推向登峰造极。为此,我发表了一系列颇具挑战性的网文,其中最具挑战性的一篇就是《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南阳卧龙冈——一个不应回避和绕开的话题》。我在一系列网文中反复指出“任何人也无法改变诸葛亮躬耕地归属襄阳隆中的历史事实”,并且特别注明“请注意:我说的是‘任何人’,自然也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我坚信,我的这一令人吃惊、振聋发聩的言论是经得起推敲和检验的,是正确的,是不会因言获罪而招致大祸临头的。南阳和河南的领导们,你们把诸葛亮躬耕地问题闹到如此无法收拾的地步,达到了你们为诸葛亮躬耕地造假、翻案的目的没有呢?没有!为了说服你们,我不妨在这里为你们盘点梳理回顾一下这二三十年时间以来你们那痛苦的记忆。在上世纪诸葛亮躬耕地之争以前的1986年,国务院就发布红头文件,肯定襄樊是“隆中诸葛亮故居”,同时也就肯定了隆中是“诸葛亮躬耕地”,把你们南阳卧龙冈从所谓的“诸葛亮故居”、“诸葛亮躬耕地”的名单里除名。其后你们借《三国演义》系列邮票发行之机翻案,结果在上世纪诸葛亮躬耕地之争的过程中我国史学界又多次作出结论肯定诸葛亮躬耕地归属襄阳隆中。 2003年,你们借《隆中对》复出初中语文教材之机掀起“教科书风波”,再次进行翻案,结果又以失败告终。你们在各种媒体、特别是在网络媒体恶炒恶搞“南阳说”和南阳卧龙冈假诸葛亮躬耕地最热最烈的时候,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国务院批示同意的更名文件和国家权威通讯社新华社的电讯又一次肯定襄阳隆中是诸葛亮故居、躬耕地、刘备三顾茅庐之地、《隆中对》诞生之地。同时,襄樊市还成为“三国文化之乡”。明年国庆节出版发行的《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必将为诸葛亮躬耕地的千百年之争画上最后的句号,将永远结束元代以来在诸葛亮躬耕地归属问题上“和稀泥”的历史。邪恶的“南阳说”和南阳卧龙冈假诸葛亮躬耕地将永世不得翻身!你们在追逐假诸葛亮躬耕地这样的地方区区私利方面走火入魔、利令智昏,把自己混同于普通老百姓、甚至远远不如普通老百姓,不如三岁孩童。你们的省委书记卢展工在整治解决南阳和河南诸葛亮躬耕地造假方面无德无能,在耍阴谋诡计、排斥整治异己方面也不算高明,竟愚蠢到派人到湖北要求襄阳的网站封杀一个微不足道小人物的帖子,真是让人笑掉大牙!你们南阳和河南的领导人不仅在南阳、河南人民和襄阳、湖北人民乃至全国人民面前颜面尽失,斯文扫地,更使南阳和河南人民蒙受伤害。试想,如果你们不是为诸葛亮躬耕地造假耗费心思、精力,把你们的心思、精力更多地用在谋划南阳和河南的发展上,南阳和河南岂不比现在发展得更好?如果不是因为你们搞诸葛亮躬耕地造假,进而向南阳和河南的其他领域蔓延,使河南造假浮夸成风,官员贪腐成风,焉有今日堪称全国第一的“河南官场大地震”?教训如此深重,后果如此严重,现在该是南阳和河南的领导们反思、深思、猛醒的时候了!但是,现时的情况表明,南阳和河南方面并没有终结诸葛亮躬耕地之争的任何迹象和意愿,也没有任何反思、深思、猛醒的迹象和表现,那我也就只有继续坚持“网上之争”,不达目的决不休止!  (683篇网文目录略)  (第0683篇 发帖时间日)
  第397篇  襄阳改名为襄樊、襄樊回归为襄阳的过程回顾  我是襄阳人,襄阳的事我比南阳人、河南人都清楚,少数南阳人、少数河南人莫在我面前卖鬼!1950年成立的县级襄樊市与襄阳地区是隶属关系,它升格为地级市,才与襄阳地区平起平坐,地级襄樊市和襄阳地区才有对等关系。地市合并时,襄阳、襄樊之名的争论相当激烈,最后由于当地人们都知道的原因,才采用了襄樊市之名,这就是我说的襄阳改名为襄樊。后来,襄樊之名走不出去,外地人都对它莫名其妙,襄樊人也对襄樊之名不胜其烦。这时襄樊的官方、民间都认识到襄阳之名的丢弃是多么的可惜,丢弃的襄阳之名是多么的弥足珍贵。因此地市合并为襄樊市后,民间、官方要求把襄樊之名改回为襄阳的呼声就没有停止过,到了年襄樊市官方便将襄樊更名这件事提上了日程,2010年获国务院批复同意,改名为襄阳。这就是我所知道的襄阳(地区)改名为襄樊(市),襄樊(市)又回归为襄阳(市)的全过程。  (第0688篇
发帖时间日)
  第398篇  “刺槐叶”莫翻“老黄历”  “刺槐叶”转了一篇《湖北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和全国及中部地区的比较分析》的材料,其中的数据是年的,目的是炫耀河南的GDP在2005年曾名列全国第五,在中部地区自然就是第一了, 说明河南牛逼得很! 但人均GDP如何呢?那就排到很靠后的位置上去了,也就牛逼不成了。“刺槐叶”翻的这本“老黄历”就不能说明河南比湖北强,而说明河南就比湖北差。同理,中国不是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吗?这能说明我们国民的收入就比人家日本人高吗?我在武汉接触到的南阳人、河南人,他们就说河南不如湖北,湖北人也不承认河南比湖北强。  “刺槐叶”,你们南阳人、河南人不是也搬出过2010年的“新黄历”吗?那情况可就大不相同了。就GDP总量来说,河南是1·9亿,湖北是1·5亿,差距大大缩小,人均GDP河南是1万多元,湖北是2万多元,湖北可就大大超过了河南。据媒体报道,2010年湖北GDP增速中部第一。所有这些,大概就不是你说的湖北在中部没有一点优势可讲了。我们湖北人不喜欢吹牛逼,你们爱吹就尽管吹,因为你们知道吹牛逼是不征税的。你们河南的GDP在全国名列第几有什么不得了?如果你们河南的GDP总量只相当一个人口小省的GDP总量,那你们河南的不少人就会如你们自己所说要“喝西北风”了。  “刺槐叶”,你知道,我们在“天涯”是“争”诸葛亮躬耕地,不是“争”GDP,就是你们河南的GDP再高,河南南阳卧龙冈的所谓“诸葛亮躬耕地”还是假的。你说是不是?  (第0690篇
发帖时间日)
  第399篇  河南周口市委书记给卢展工将了一军,  河南周口市委书记给卢展工树了榜样  昨天晚上,我在一家电视媒体看到一则河南难得一见的好新闻。这条好新闻最闪亮的一句话就是“批评我的帖子不要删”!这家媒体的节目主持人对这条新闻和新闻的主人公河南周口市委书记毛超峰正确对待网民批评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他为党政干部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我想,毛超峰这个领导干部的好榜样在河南出现,首先是给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将了一军,给他树立了一个好榜样。我今天从河南网站搜索到了“批评我的帖子不要删”的新闻稿,开头一段是这样写的:“时下,在党政干部、企业领导中,不少人视网络如洪水猛兽,谈网色变。这些人,一旦发现网上有批评自己的帖子,有批评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的帖子,第一反应就是,调动各种力量,使用各种手段,不惜代价、不计成本托关系找门路去网站删帖。”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对待网民批评就是这种恶劣表现最典型的一个。他在对待我的正确批评就是这样干的,如果是错误的批评,他会怎么对待,那就很难设想了。今天我作为一名老党员、老公民,无意在这里泄私愤,图报复。我希望卢书记能在河南、在他的身边出现的典型、榜样面前,好好认识自己的错误,反省自己的错误,正确对待网民的意见和批评,正确对待下级和群众的意见和批评,贯彻和执行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关心河南的民生和群众疾苦,全心全意做好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好务,千万不要高高在上,听不得别人的批评。  卢书记,我作为邻省湖北的一个耄耋老人,不会也没有必要找您这位河南省委书记的麻烦;我作为一个执著于诸葛亮躬耕地归属问题研究的“老顽固”,只希望您能站在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的高度,拿出您的智慧、勇气和能力解决好南阳和河南的诸葛亮躬耕地造假问题。这个问题对您来说易如反掌,就看您想不想解决,愿不愿解决了。以您在河南一省之尊的权威来解决诸葛亮躬耕地归属问题,应该比毛超峰解决小学生订牛奶问题,解决居民小区污水困扰问题还要好解决,只要您一句话就行!问题也在于看您想不想解决,愿不愿解决。卢书记,请您不妨试试。  卢书记,希望毛超峰这样的好典型、好榜样,能在您的倡导下让河南的各级干部好好学习,使河南的风气焕然一新!如果卢书记真正这样做了,我也就不会再担心您派人到我们湖北来找关系封我的帖子了。  附“黄河野人”的网上新闻稿:  河南周口市委书记毛超峰要求所属网站:批评我的帖子不要删  时下,在党政干部、企业领导中,不少人视网络如洪水猛兽,谈网色变。这些人,一旦发现网上有批评自己的帖子,有批评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的帖子,第一反应就是,调动各种力量,使用各种手段,不惜代价、不计成本托关系找门路去网站删帖。  周口市委书记毛超峰很是另类。早在2010年3月,他主持召开周口全市及省驻周媒体座谈会时就明确要求:“就是点名批评我、反对我的帖子,也不要删。一个怕监督的社会不是一个成熟的社会,一个怕监督的群体不是一个成熟的群体。”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市委书记毛超峰称自己是中华龙都网(周口门户网站)的忠实网友,每天都上网,就是在外地出差,有时间也会上网看看。他在讲话中经常引用网民的观点,经常指示有关部门调查解决网民反映的问题。  网民反映小学校强迫学生订牛奶问题,在他过问下解决了。网民反映居民小区长期受污水困扰问题,也在他过问下解决了。一位网友在网上发出《周口人,该反思什么》的帖子,他看到后批示全市干部阅读思考,并配发短评在《周口日报》头版头题发表,引起全国网友关注,社会反响良好。  市委书记毛超峰推动工作、解决问题多了一个得心应手的工具——互联网。  互联网是一个工具,一个低成本、极好用、方便快捷、人人能用的工具。一个这么好用,普通网民喜欢用,连小学生都会用的工具,为什么那么多党政干部、企业领导不会用、不愿用呢?  用好互联网这个工具,是信息化时代对党政干部、企业领导的新要求。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的人,将逐步被时代抛弃!勿谓言之不预也!!  (第0691篇
发帖时间日)
  第400篇  “草庐对·大河文化南极之旅”咋啦?!  “0377西岭千秋雪”等少数南阳人、少数河南人,谁给咱拍拍,“草庐对·大  河文化南极之旅”“旅”了没有?恁们的“幸运者”、“文化使者”是谁?这么长时间没得下文,大概是叫恁们河南的“官场大地震”给“震”没了吧!啊!不是?那是为啥呢?说说叫俺们大家听听中不中?   ————————————
  注:南阳和河南为了把南阳卧龙冈假诸葛亮躬耕地推销到南极去,对所谓“草庐对·大河文化南极之  旅”很吵喝了一阵子,我也发帖怂恿他们把脸丢到南极去。他们又把二月河这个无赖抬了出来,  说这次南极之旅的“幸运者”、“文化使者”非二月河莫属。后来因为河南发生了“官场大地震”,  这次所谓“南极之旅”也就无疾而终了。  (第0693篇
发帖时间日)
  第401篇  论说《隆中对》的作者署名问题及其他  本楼主在《我对石小生“对教科书‘躬耕南阳’注释新的看法”的看法》一文中,对石小生等人以种种“理由”怀疑和否定诸葛亮《隆中对》存在的谬论进行了有力的批驳。我这样反驳道:“《隆中对》或《草庐对》载于《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它是白纸黑字的历史记载,应是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就经过深思熟虑拟就的预见三国鼎立,继而进取中原,图谋一统天下的战略对策,也是他选择投靠他心仪的明主刘备、辅佐刘备成就大事的契约,这样重大的历史性事件,不留下这份经过严密推敲的原始文献的文本,那是不可能的。——尽管那时刘备屏退了左右,只有他们二人,也不能作为否定《隆中对》或《草庐对》存在的理由,《三国志·诸葛亮传》里的《隆中对》或《草庐对》也不可能是陈寿编造的瞎话。如果真是那样,向陈寿托付重任的西晋皇帝岂能饶他,那岂不是‘死罪死罪’!”对于语文教材里《隆中对》的作者署名问题,我接着说:“人教版语文教材把《隆中对》的作者署名为陈寿是错误的,北师大版语文教材把《隆中对》的作者署名为司马光简直是‘胡扯淡’!”今天我将在此基础上继续论说语文教材里《隆中对》的作者署名问题及与此相关的其他问题。  昨天,我翻开了2003年版的人教版语文教材反复研读。人教版的《隆中对》课文,并不是单独收入《隆中对》的原文,而是陈寿《三国志》对刘备“三顾茅庐”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记述,《隆中对》包括其中。从这一角度讲是可以署名“陈寿”的,但课文的标题应标定为《三顾茅庐》。现在的问题是,编者没有从这一角度标定课文标题,而是选择了另一角度,把课文标题标定为《隆中对》。《隆中对》是谁的作品?当然是诸葛亮,决不可能是陈寿。因此我在此前的文章里明确指出,人教版语文教材把课文《隆中对》的作者署名为“陈寿”是错误的。同理,北师大语文教材把课文《隆中对》的作者署名为“司马光”就更是错误的了。人教版语文教材和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中《隆中对》作者的署名分别作出错误的处理,无非是人教版的课文采自陈寿的《三国志》,北师大语文教材的课文采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三国志》早于《资治通鉴》约千年,《资治通鉴》里的《隆中对》应该来自《三国志》,就是错也应该错成“陈寿”,而不应错成“司马光”,因此我很不客气地说:“北师大版语文教材把《隆中对》的作者署名为司马光简直是‘胡扯淡’!”我注意到,《资治通鉴》里的《隆中对》对《三国志》里的《隆中对》只是做了微不足道的、无伤原意的文字压缩,它怎么能够改变这篇文章的作者归属呢?  在前段时间,北师大版的非法语文教材被“南阳说”者捅出来以后,“南阳说”者进行了“一窝蜂”式的超强炒作,着力点集中在《出师表》“南阳”的注解上。根据他们炒作的情况判断,这本教材里根本就没有《隆中对》。但是,石小生又搞出了一本收入了《隆中对》且署名为“司马光”的北师大语文教材,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猜想,收入《隆中对》的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应是人教版语文教材的翻版,在前;只有《出师表》并对“南阳”作出错误注解的北师大版非法语文教材,是南阳和河南方面运用孙绍振这个卢展工在福建的“人脉”,专门为南阳和河南量身定做的“南阳说”语文教材,在后。是不是这样,请知情者揭秘或解密。  人教版语文教材《隆中对》题下的简短提要和相关注解是很值得一读的。提要是这样的:“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豪杰蜂起。帝室之胄刘备有心兴汉,却无计安邦。于是,三顾茅庐,恭请诸葛亮。诸葛亮身在草庐之中,明察千里之外;一番隆中应对,既为刘备勾画了一幅战略蓝图,也给后世留下一段盛传不衰的历史佳话。”“隆中”的注解是:“地名,在现在湖北襄樊。”“亮”的注解是:“即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现在山东沂水南)人,曾隐居隆中,后来做蜀国丞相。”所有这些说明了什么呢?说明隆中在我们襄樊(今襄阳市),诸葛亮曾在襄阳隆中隐居躬耕,刘备三顾茅庐的史事发生在襄阳隆中,诸葛亮的《隆中对》诞生在襄阳隆中,《隆中对》是隆中里的《草庐对》,《草庐对》是草庐里的《隆中对》。所有关于诸葛亮躬耕隐居的历史事件都发生在隆中和襄阳一带地方,河南南阳与诸葛亮躬耕隐居毫不相干,河南南阳卧龙冈上的那些个玩意儿,完全是历史造假!  (第0695篇
发帖时间日)
  第402篇  煮酒论史,笑傲天涯!  今天本楼主想用“煮酒论史,笑傲天涯”八个字来为《诸葛亮躬耕地“网上之争”始末》一书“点睛”,以体现这本书的价值和神韵,将这本书的书名标定为《煮酒论史
笑傲天涯——诸葛亮躬耕地“网上之争”始末》。  这个书名表明,我发起的这场诸葛亮躬耕地“网上之争”是从“天涯社区·煮酒论史”开始的;它表明我的每一篇网文是从“天涯社区·煮酒论史”推出的,经过长期积淀、总字数可能超过百万的书稿也是在“天涯社区·煮酒论史”形成的;它表明我走进“天涯社区·煮酒论史”带进来的《襄阳隆中——诸葛亮躬耕地的历史聚焦》的小书和这本大书,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证明是站得住脚的,它们的作者经过严酷的考验,是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并笑到最后的;它表明我这个占有诸葛亮躬耕地历史知识的不起眼的小人物,是有智慧有能耐把自己所掌握的诸葛亮躬耕地历史知识通过“天涯社区·煮酒论史”传遍天涯海角的;它表明我有理有据、深思熟虑、发自内心的“襄阳隆中是诸葛亮躬耕地的历史聚焦”,“襄阳隆中是唯一排他、独一无二的诸葛亮躬耕地”,“楼主对诸葛亮躬耕地的历史进行了突破性、探底性研究”,“打遍天下‘南阳说’者无敌手”,“任何人也改变不了诸葛亮躬耕地归属襄阳隆中的历史事实”等等这些独家的、令人振聋发聩的声音也是可以传遍天涯海角并证明是正确的;它表明我这个不曾受过高等教育的粗鄙老人竟然还有这份“煮酒论史,笑傲天涯”的雅兴;它表明我这个曾经在平凡工作中创造过奇迹的小人物,兴许还会在“天涯社区·煮酒论史”再一次创造新的奇迹;它表明我这个曾经“过劳”而没有“死”的人,在“天涯社区·煮酒论史”这次“网上之争”中也不会“过劳死”,或许还会让我的生命得到延续,因为我没有做亏心事,“天”(人民)会佑我;……  我的这篇网文是颇具延展性的网文,现在暂时撂下上面一段话,以便日后续写。  (第0697篇
发帖时间日)
  第403篇  《南阳日报》报人来襄阳说一套,  回南阳又做另一套——身不由己啊!  昨天,我和本社一位老报人谈起诸葛亮躬耕地之争问题,涉及到《南阳日报》。他说,《南阳日报》和我们《襄阳日报》的关系很好。人家来人到我们报社,都说诸葛亮躬耕地归属襄阳隆中,人家承认“襄阳说”是正确的,“南阳说”是错误的。我回答说,你说的不错。但是,我必须指出,他们是到我们襄阳来说这样的话,这说明他们对诸葛亮躬耕地归属襄阳隆中和我们一样是心知肚明的,非常清楚,而回到他们南阳以后搞的却又是另外一套。你如果会上网,你去查一查,在诸葛亮躬耕地归属问题上,他们的报纸,他们报纸所办网站,整个南阳的报纸和南阳的网站究竟宣传了些什么你就知道了。他们作为客人到我们报社来做客,还能说什么呢?不过是说说应酬话罢了。这你也相信?不过,话也得说回来,这也怨不得《南阳日报》的同仁们,他们也是身不由己呀!他们的脑袋虽然长在自己的肩膀上,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但他们的身子却是由南阳和河南的当官儿的管着,南阳和河南的当官儿的支持、纵容、领导、参与诸葛亮躬耕地造假,他们能另搞一套,他们敢另搞一套吗?听了我的这番话,他点头称是。  (第0704篇
发帖时间日)
  第404篇  认输吧,石小生!让我们握手告别!  石小生这个“南阳说”的小丑被他的“上级”和一帮吹鼓手推到网络前台,声言要和我交手对决之始,我就告诉他,在诸葛亮躬耕地问题上我必然处于“高端”,他必然处于“低端”,我们之间的较量必然是一场极不对称的较量,还是我早就对“南阳说”者说的那句话,在诸葛亮躬耕地归属襄阳隆中的历史真相已大白于天下,国务院和我国史学界已作出权威性结论的情况下,“襄阳说”和“南阳说”的较量就是一场玩与被玩、逗与被逗、耍与被耍的游戏。石小生和我的较量不过是小鸡斗老鹰,他的失败是注定了的,是无法逃脱的。但是,石小生却自不量力,偏偏要和我一搏,并且一口气写了几十篇全是奇谈怪论、无稽之谈的所谓文章。我一再告诉他,你写的那些东西不顶用,莫说你写几十篇,就是写出几百篇、几千篇、几万篇、几亿篇也不顶用,我只用一句话就把你的全部谬论推翻了,因为诸葛亮和诸葛亮躬耕地与你们河南南阳卧龙冈根本就没有一点关系,你写再多的东西又有何用?为了破解他和所有“南阳说”者一样破解不开的花岗岩死脑筋,我特别告诉他,你们那么多的草根“南阳说”者,那么多“南阳说”的无聊文人,包括称得上“家”的人们,甚至你们的后台、靠山——南阳和河南的当官儿的都奈何不了我,你又把我怎么样?我还向他极言、概言我的豪言壮语让他好好听听:“打遍天下‘南阳说’者无敌手!”这话对你石小生也适用!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依然告诉他,“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你最终是无法熬过我、拗过我的,我不把你们河南南阳卧龙冈假诸葛亮躬耕地送进坟墓,不把你石小生搞到同你们的假诸葛亮躬耕地一起见鬼去誓不为人。就是这样,这个死皮赖脸的石小生还要和我无理纠缠。这时我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抓住他“顶瓜皮”的高招,给他出了一道他无法面对、不敢面对的难题,那就是我让他转变研究方向,研究他不敢研究的南阳人、河南人直言诸葛亮躬耕地以襄阳隆中为真、河南南阳卧龙冈为假的言论和少数南阳人、少数河南人搞诸葛亮躬耕地造假的罪证。这下可把他这个“南阳说”的泼皮无赖给治住了!从那以后,石小生再也没写过他那又臭又长的“裹脚布”了,我通过他在《中州今古》这家臭名昭著杂志社的搭档“刺槐叶”呼唤他,也未能再把他呼唤出来。看来,他最终是不得不收场了!  石小生,你在你们河南人的眼里好歹也算个人物,按照竞技场上的规矩,你这个失败者也应该和我这个胜利者握手告别,礼貌退场吧?!总不能千呼万唤不出来吧?!  “刺槐叶”,老夫还是请你转告石小生,认输了咱们还是朋友,让我们握手拥抱告别吧!  (第0705篇
发帖时间日)
  第405篇  好哇!看谁掉下来!  ——回应“刺槐叶”  “刺槐叶”,你7日下午2时8分57秒的帖子我瞧见了。你说我对诸葛亮躬耕地问题的突破性、探底性研究被石小生写的几十篇文章“打了个稀巴烂”,还说“连一个仅仅说‘闲话’的石先生你都不敢‘对决’,整天发什么‘豪言壮语’,还‘决不是神吹海侃’,(。)有本事,现在就定下来,什么时候在你们《襄阳日报》的会议室,看谁掉下来!”  “刺槐叶”,你说石小生把我的突破性、探底性研究“打了个稀巴烂”,说我不敢和他对决,这不符合实际吧!我看你把这话倒过来说就符合实际了。你很清楚,就是因为石小生好长一段时间没敢和我对决,我才反复多次给你发帖,希望你转告石小生出来和我对决,但是,千呼万唤他就是不出来——不敢出来!这能叫我不敢和他对决吗?他通过你们在网上抛出了60多篇“闲话”就销声匿迹了,我写了一本专著,又发了700多篇网文仍在网上对他、对你、对你们所有“南阳说”者作雄狮猛虎之吼,这能说我不敢和石小生对决吗?他的60多篇“裹脚布”,能和我有理有据的近百万言的金玉良言相比吗?我的豪言壮语已一次又一次被我的胜利和你们的失败所证实,这能说是“神吹海侃”吗?  “刺槐叶”,你提出要选择时间到我们襄阳日报社办公室与我辩论对决,而且还要“看谁掉下来”。对此我很赞赏,而且我可以告诉你,我确实“有本事”让你在襄阳日报社的办公室“掉下来”,而我却“掉不下来” !  “刺槐叶”,要求是你提出的,那就请你把时间定下来,到时我一定奉陪。在此之前的具体事宜,请你和襄阳日报社进行联系,做好安排,只等报社领导一声召唤,我马上回报社参战。到时候你可不要食言!  “刺槐叶”,要求是你提出的,我对你没有任何义务,一切费用由你买单。如果你们南阳或河南愿意为你提供“公帑”,那是你们自己的事,与我潘正贤无关,与我们襄阳日报社无关。  “刺槐叶”,你如果有信心获胜,我建议你们把这次对决的规模搞得越大越好,最好把你们能邀请到的媒体都邀请到,以扩大影响。我输了算你们走运,你们赢了我自认倒霉。我坚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让人会高潮的小短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