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解释细胞因子为什么参与的是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

基础综合 第四章 医学免疫学&&
固有免疫应答:
  (一)概念
  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应答是生物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入侵病原体迅速发挥非特异抗感染效应,并通过递呈抗原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亦可清除体内损伤、衰老或畸变的细胞的一系列防御机制。
  (二)固有免疫识别
  固有免疫通过巨噬细胞等的表面固有免疫受体识别来自病原体的配体来进行固有免疫识别。固有免疫识别受体主要是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和血清分泌型模式识别受体(sprr)等。prr指单核/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表面或胞内小体膜上能够识别病原体某些共有特定成分一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0-lecular pattern,pamp)的受体。主要包括toll样受体、甘露糖受体和清道夫(清除)受体。 sprr包括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和c一反应蛋白(crp)等急性期蛋白。
  (三)组成
  固有免疫系统主要由组织屏障、固有免疫细胞和固有免疫分子组成。免疫习题帮我做下啊.
  第二章 抗原  1. 简述 TD-Ag 和 TI-Ag 的概念,两者引起免疫应答有什么区别 ?  1.胸腺依赖型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TD-Ag)  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需要Th细胞辅助,多为大分子蛋白,如各种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动物等抗血清.  2.胸腺非依赖抗原(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TI-Ag)  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要Th细胞的辅助,主要为多糖类(如LPS).  TD-Ag TI-Ag  抗原决定簇 T、B细胞表位  (决定簇) 重复B细胞表位(决定簇)  体液免疫 + +  细胞免疫 + -  抗体类型 多种 IgM  免疫记忆 + -  2. 何谓嗜异性抗原?举例说明其意义.  异嗜性抗原
指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溶血性链球菌——人肾小球基底膜、心肌  大肠杆菌O14LPS——人结肠粘膜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  1. 简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及主要生物学功能.  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结构.  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  2. 简述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3. 图示木瓜蛋白酶和谓蛋白酶水解 IgG 分子产生的酶解片段,并简述各片段的生物学功能.  (1) 木瓜蛋白酶的水解作用  木瓜蛋白酶(papain)使Ig在铰链区重链间二硫键近N端处切断,形成3个水解片段:两个相同的单价抗原结合片段(fragment of antigen-binding)简称Fab段;一个可结晶的片段(crystalizable fragment)简称Fc段.Fab段保留了特异结合抗原的功能,但是单价的结合.Fc段保留了重链的抗原性和Ig相应功能区的生物活性.  (2) 胃蛋白酶的水解作用  胃蛋白酶(pepsin)可使Ig于铰链区重链间二硫键近C端处断开,形成一个具有与抗原双价结合的F(ab′) 2片段和无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碎片(pFc′).?  第四章 补体系统  1. 试比较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主要异同点.  经典途径:激活物是免疫复合物;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分别是C4b2a和C4b2a3b;感染一般在后期才能发挥作用  旁路途径:激活物是细菌、真菌、病毒感染细菌,直接激活C3;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分别是C3bBb和C3bBb3b;存在正反馈放大环;无需抗体存在即可激活补体,感染早期发挥作用  MBL途径:激活物广泛,病原微生物表面的甘露糖;除识别途径与经典途径不同,后续其他途径都相同;对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有交叉促进作用;无需抗体参与激活补体,感染早期发挥作用  2. 简述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1.溶菌和细胞溶解作用  2.调理吞噬作用  3.免疫粘附作用  4.炎症介质作用  第五章 细胞因子  1. 细胞因子有哪些共同的基本特征?  (1)均为低分子量的多肽或糖蛋白  (2)大多数是细胞受抗原或丝裂原等刺激活化后产生,以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发挥作用.  (3)一种细胞因子可由多种细胞产生,同一种细胞也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  (4)通过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  (5)具有高效性、多效性、网络性  (6)主要参与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  2. 细胞因子有哪些主要的生物学功能?  1.抗感染、抗肿瘤作用  2.免疫调节作用  3.刺激造血细胞的分化发育  第六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及其编码的分子  1.HLA I 和 HLA II 类分子在结构、分布和功能上有何不同?  2. 简述 MHC 分子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提呈抗原
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3. 简述 HLA 高度多态性的原因.  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HLA复合体的复等位基因所致  第七章 固有免疫应答细胞的组成  1. 巨噬细胞的主要的生物学功能是什么?  1吞噬杀伤  2提呈抗原,启动免疫应答  3抗肿瘤  4免疫调节  2. 简述树突细胞的发育过程.  3. 简述 NK 细胞的杀伤靶细胞的机理.  NK细胞表面可表达低亲和性lgGFc受体(CD16、Fcr RIII),当lgG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表位特异性结合后,可通过其Fc段与NK细胞表面FcrRIII结合,而使NK细胞对上述IgG抗体结合的靶细胞产生定向非特异性杀伤作用,此即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目前已知除NK细胞外,某些吞噬细胞也可产生ADCC效应  第八章 适应性免疫细胞的组成  1. 简述 T 、 B 细胞表面分子的功能.  T细胞在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诱导中均有重要作用.T细胞作为免疫效应细胞主要行使TDTH细胞介导DTH反应和Tc细胞直接杀伤靶细胞.T细胞又是免疫调节细胞,具有辅助其他免疫细胞分化和调节免疫应答(促进和抑制)的功能.  B细胞的功能:  (1)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2)递呈抗原,为T细胞提供协同刺激信号  ①受体介导内吞作用  ②胞饮作用  (3)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  2. 简述 T 细胞激活的双信号.  T淋巴细胞只有同时接受抗原特异性信号(第一信号)和协同刺激信号(第二信号)双信号刺激,才能进入完全活化状态,发挥免疫效能,否则走向凋亡或失能.  T淋巴细胞活化第一信号:TCR复合受体识别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并传递特异性抗原信号  CD4/CD8结合MHC-II/I类分子辅助第一信号的传递  第二信号:CD28结合B7  3. 简述 B1 和 B2 细胞的主要区别.  B-1细胞
B-2细胞  发育地
骨髓  发生时间
晚  分布
外周血、淋巴
外周血、淋巴  器官少(5-10%)
器官多  表面标志
SmIgM、CD5
SmIgM、SmIgD  补充更新
骨髓前体B细胞更新  针对抗原
TI-Ag、自身抗原
TD-Ag  产生抗体
IgM、IgG  功能
抗感染、维持自身稳定
负责体液免疫  再次应答
有  第九章 免疫器官的组成  1. 简述 T 细胞在胸腺的发育过程.  (1)TCRα和β链基因重排  (2)CD3的表达  (3)辅助受体CD4和CD8的表达  2. 中枢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第十章 固有免疫应答  1. 参与固有免疫的细胞和分子有哪些?  2.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有什么关系?  第十一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1. 简述巨噬细胞对外源性抗原加工、处理和提呈过程.  2. 建设 TD 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3. 试比较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异同点.  第十二章 免疫耐受  1. 什么是免疫耐受?免疫耐受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对特定抗原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状态  2.T 、 B 细胞产生免疫耐受有哪些特点 /  1.高剂量的TD抗原能使T、B细胞均产生免疫耐受,低剂量只能使T细胞产生免疫耐受.  2.高剂量的TI抗原只能使B细胞产生免疫耐受,低剂量B、T细胞均不产生免疫耐受.  第十三章 超敏反应  1. 简述青霉素过敏的机制.  (1)过敏体质者注射青霉素后可能引起Ⅰ、Ⅱ、Ⅲ型超敏反应.(Ⅳ型超敏反应由皮肤接触引起)  (2)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发生机制  ①青霉素(初次)进入人体,其代谢产物可与血浆蛋白等结合成完全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应IgE;IgE的Fc段吸附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膜上的FcεR,使这些细胞处于致敏状态;  ②青霉素再次进入致敏者体内,可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膜上的IgE的V区特异性结合,使IgE交联并导致细胞膜上的FcεR聚集发生桥联,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因此被活化导致脱颗粒,释放多种生物活性介质(举例),引起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症状举例);  2. 简述脱敏注射和减敏疗法的机理.  脱敏注射:指小剂量、短间隔、连续多次注射的方法  减敏疗法:对一些已查明但又难以避免的变应原(花粉、尘螨)的处理,常用于外源性哮喘及荨麻疹者的治疗,小剂量间隔一周左右多次反复皮下注射防止急病复发.  第十四章 免疫学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1. 抗原 - 抗体反应有哪些特点?  1.特异性: 一种抗原一般只与由它刺激所产生的抗体结合,这是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的专一性,即特异性.  2.可逆性: 抗原与抗体的结合是表面的结合,因此在一定条件下是可逆的.  3.可见性: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抗原抗体的比例调节到最合适时,才能出现可见的反应.  2. 简述免疫标记技术的原理.  免疫标记是用荧光素、酶或放射性核素等标记物标记抗原或抗体,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是目前最广泛的免疫学检测技术.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医学免疫学
适用课程:&医学免疫学(),医学免疫学(双语)(),医学免疫学实验(),医学免疫学实验(),医学免疫学实验(双语)(),医学免疫学(),医学免疫学(),优秀课程(2012),医学免疫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免疫学(sd),医学免疫学(sd),医学免疫学(双语)(sd),医学免疫学实验(sd),医学免疫学实验(sd),医学免疫学实验(双语)(sd),医学免疫学实验(sd)【访问量:83646】
第九章& 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
一、名词解释
1. 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
2.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
3. 表面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
4. 调理性受体(opsonic receptor)
5.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6. 杀伤细胞活化受体(killer activatory receptor,KAR)
7. 杀伤细胞抑制受体(killer inhibitory receptor,KIR)
二、单项选择题
1. 下列有关固有免疫的特点,哪项是不正确的?
A. 个体出生时就具备
B. 可对侵入的病原体迅速应答
C. 可参与对体内损伤衰老或畸变细胞的清除
D. 参与非特异性抗感染作用
E. 与特异性免疫应答无关
2. 下列哪种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
A. 嗜酸性粒细胞
B. γδT细胞
D. 嗜碱性粒细胞
E. αβT细胞
3.下列有关单核-巨噬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巨噬细胞是由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发育而来
B. 单核-巨噬细胞对玻璃和塑料表面有很强的黏附能力
C. 定居的巨噬细胞可因所处部位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称
D. 郎格汉斯细胞不是来源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
E. 游走的巨噬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和杀菌的能力
4. 下列有关中性粒细胞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 中性粒细胞来源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
B. 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含有髓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溶菌酶等
C.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
D. 中性粒细胞具有很强的趋化作用和吞噬功能
E. 中性粒细胞表面具有IgG Fc受体和补体C3b受体
5. 模式识别受体可识别
A. 肿瘤相关抗原&&&&&&& B. 肿瘤特异性抗原& C. MHC-Ⅰ—抗原肽复合物
D. MHC-Ⅱ—抗原肽复合物& E. 细菌表面的脂多糖、磷壁酸等
6. 下列有关树突样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树突样细胞因其具有许多分枝状突起而命名
B. 树突样细胞因分布情况或分化程度不同有不同的名称
C. 成熟树突样细胞摄取、加工及提呈抗原的能力极强
D. 树突样细胞能诱导初始T细胞活化
E. 树突样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7. 下列有关NK细胞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 NK细胞无需抗原致敏,直接杀伤靶细胞
B. NK细胞通过释放穿孔素、颗粒酶杀伤靶细胞
C. NK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标志为FcγRⅠ
D. NK细胞可通过ADCC作用杀伤靶细胞
E. NK细胞表面有与其杀伤活化或杀伤抑制有关的受体
8. NK细胞表面识别HLA-Ⅰ类分子配体的杀伤活化受体是
A. NKG2D& B. KIR2DL& C. KIR3DL& D. CD94/NKG2A &E. KIR2DS
9. NK细胞表面识别非HLA-Ⅰ类分子配体的杀伤活化受体是
A. KIR2DL& B. KIR3DL& C. CD94/NKG2A& D. NKG2D &E. KIR2DS
10. NKT细胞指
A. 组成性表达NK1.1和TCR-CD3复合体的T细胞
B. 组成性表达NK1.1和TCR-CD3复合体的NK细胞
C. CD4+CD8+T细胞
D. CD4-CD8+T细胞
E. 具有γδTCR的T细胞
1. 可参与固有免疫的细胞包括
A. 单核-巨噬细胞& B. 树突样细胞& C. NK细胞& D. NKT细胞
E. 中性粒细胞
2. 巨噬细胞表面的模式识别受体包括
A. 甘露糖受体& B. 清道夫受体& C. TLR2& D. TLR4& E. IgG Fc受体
3. 巨噬细胞表面的调理性受体包括
A. 甘露糖受体& B. 清道夫受体& C. C3bR& D. C4bR& E. IgG Fc受体
4. 巨噬细胞可通过下列哪些分子杀伤消化病原菌
A. 超氧离子(O2-)& B. 游离羟基(OH-)&& C. 过氧化氢(H2O2)
D. 一氧化氮(NO)& E. 单态氧(1O2)
5. 氧非依赖性杀菌系统包括
A. 酸性pH& B. 溶菌酶& C. 防御素& D. 胍氨酸& E. 干扰素
6. 活化巨噬细胞分泌的,可参与炎症反应的因子包括
A. MIP-1& B. MCP-1& C. IL-1β& D. IFN-α/β& E. 前列腺素
7. 活化巨噬细胞分泌的,可参与免疫调节的因子包括
A. IL-10& B. IL-6& C. IL-12& D. IL-18 &E. TNF-α
8. 可在成熟树突样细胞表面表达的分子有
A. MHC-Ⅰ/Ⅱ类分子& B. B7& C. ICAM& D. CD83& E. CD11c
9. 巨噬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包括
A. 对病原微生物的识别与杀伤&&&&&&& B. 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
C. 对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的杀伤& D. 加工递呈抗原,参与特异性免疫
E. 参与免疫调节
10. NK细胞表面的杀伤活化受体包括
A. NKG2D& B. KIR2DS& C. CD94/NKG2C& D. CD94/NKG2A &E. KIR2DL
11. NK细胞表面的杀伤抑制受体包括
A. NKG2D& B. KIR3DL& C. CD94/NKG2C& D. CD94/NKG2A &E. NCR
12. NK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机制包括
A. 穿孔素/颗粒酶途径&&&&&& B. Fas/FasL途径
C. TNF-α/TNFR-Ⅰ受体途径& D. ADCC& E. 直接吞噬并杀伤
13. 与NK细胞ADCC作用有关的有
A. IgM& B. IgG& C. FcμR& D. FcγRⅠ &E. FcγRⅢ
14. NKT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包括
A. 通过分泌穿孔素溶解病毒感染细胞
B. 通过Fas/FasL途径使靶细胞凋亡
C. 免疫调节作用
D. 直接吞噬杀伤异物
E. 参与抗胞内寄生虫感染
15.下列NKT细胞的特点,正确的是
A. NKT细胞表面TCR缺乏多样性,抗原识别谱窄
B. NKT细胞绝大多数为CD4-CD8-T细胞
C. NKT细胞可识别靶细胞表面CD1分子提呈的共有脂类和糖脂类抗原
D. 识别抗原时需受MHC分子的限制
E. NKT细胞绝大多数为γδT细胞
四、问答题
&&& 1. 简述巨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2. NK细胞为什么可选择性杀伤某些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
3. 简述NK细胞杀伤靶细胞的作用机制。
--------------------------------------------------------------------------------
二、单项选择题
1.E 2.E 3.D 4.A 5.E 6.C 7.C 8.E 9.D 10.A
&&& 1.ABCDE 2.ABCD 3.CDE& 4.ABCDE 5.ABC 6.ABCDE 7.ABCDE 8.ABCDE 9.ABCDE 10.ABC 11.BD 12.ABCD 13.BE 14.ABCE 15.ABC请解释细胞因子为什么参与的是固有免疫应答?_百度知道
请解释细胞因子为什么参与的是固有免疫应答?
照片什么的都可以哈~~~
固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血脑屏障、胎盘屏障等)、杀伤细胞、酶类物质等); 固有免疫分子(补体、细胞因子固有免疫系统包括:组织屏障(皮肤和黏膜系统
知道智能回答机器人
我是知道站内的人工智能,可高效智能地为您解答问题。很高兴为您服务。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细胞因子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医学免疫学课程简介
——海南医学院检验医学系微免教研室
课程名称:《医学免疫学》(Medical Immunology)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数:72
适用专业和层次: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检验医学、护理学、口腔医学、影像学、药学、康复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等专业本科层次。
选用教材:面向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和卫生部规划教材《医学免疫学》,科学出版社,第5版,金伯泉主编。
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免疫应答的发生机制、规律及其效应和调节机制;以及有关疾病的发生机理、诊断与防治的一门学科。医学免疫学是临床、预防、检验等医学专业的基础医学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免疫学的基础知识,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课程及临床医学课程奠定理论基础,同时结合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本课程以理论课和实验课两种方式授课。本门课程的预备课程为解剖学、组织学、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及细胞生物学。
一、性质与任务
医学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是紧密联系实际的应用学科,是当今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它已广泛渗透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领域,并形成了众多的分支和交叉学科。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免疫应答的发生机制、规律及其效应和调节机制;以及有关疾病的发生机理、诊断与防治的一门学科,是临床、预防、检验等医学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基础医学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免疫学的基础知识,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课程及临床医学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二、理论知识与技能
三、参考性学时范围
学时,其中理论课51学时,实验课21学时,理论课与实验课之比为2.43:1
医学免疫学基础教学安排和学时分配
第一篇& 免疫学概论
第一章 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其展望
【目的要求】
1.了解免疫学的一般概念和免疫系统的功能。
2.熟悉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的概念和特点。
3.了解免疫学发展史及展望。
【教学内容】
1.免疫的概念,免疫学的研究范畴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2.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耐受、免疫监视、免疫调节。
3.免疫应答的类型:固有免疫及其特点;适应性免疫及其特点。
4.免疫学发展史及展望:经验免疫学时期、科学免疫学时期和现代免疫学时期。
第二章 免疫组织和器官
【目的要求】
1.掌握免疫器官的组成。
2.熟悉免疫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3.解淋巴细胞的归巢与再循环。
【教学内容】
1.中枢免疫组织和器官:骨髓、胸腺及其功能。
2.外周免疫组织和器官:淋巴结、脾的结构及T细胞区与B细胞区;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3.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的基本概念和生物学意义。
第二篇& 免疫分子与抗原分子
第三章 抗原
【目的要求】
1.掌握抗原的概念与抗原的两种特性: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
2.熟悉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抗原的种类。
3.了解超抗原、佐剂、丝裂原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
1.抗原的概念;抗原的免疫原性与抗原性;半抗原与完全抗原。
2.抗原的异物性
异种、同种异型、自身成分。
3.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决定基(表位)的概念与类型: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
4.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 抗原的理化性质、宿主因素、免疫方法。
5.抗原的种类
胸腺依赖性抗原与胸腺非依赖性抗原;异嗜性抗原、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内源性抗原与外源性抗原。
6.超抗原、佐剂、丝裂原的基本概念。
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
【目的要求】
1.掌握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
2.掌握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功能区及其功能。
3.熟悉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4.熟悉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的概念。
5.了解免疫球蛋白的异质性。
【教学内容】
1.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
2.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3.基本结构& 轻链与重链;可变区(HVR、FR、CDR、抗原结合部位)、恒定区、铰链区及结构域;J链与分泌片。
4.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Fab、Fc、F(ab’)2。
5.免疫球蛋白的异质性
免疫球蛋白的类、亚类、型与亚型;免疫球蛋白的多样性与血清型(同种型、同种异型、独特型)。
6.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V区和C区的功能。
7.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8.人工制备抗体
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的概念与制备方法;基因工程抗体主要种类。
第五章 补体系统
【目的要求】
1.掌握补体系统的概念、组成及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2.熟悉补体经典途径、MBL途径与旁路途径的激活过程。
3.了解补体系统的命名;补体活化的调控。
【教学内容】
1.补体系统的概念、组成与命名。
2.补体经典途径、MBL途径与旁路途径的激活过程。
3.补体活化的调控
自身调控与调节因子的作用。
4.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参与早期抗感染免疫、维护机体内环境稳定、参与获得性免疫。
第六章 细胞因子
【目的要求】
1.掌握细胞因子的概念、作用方式及特点。
2.熟悉细胞因子的分类和主要生物学活性。
3.了解细胞因子受体的分类概况。
4.了解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
【教学内容】
1.细胞因子的概念与特性(多效性、重叠性、拮抗性与协同性)。
2.细胞因子的分类(六类)。
3.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4.细胞因子受体。
5.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
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目的要求】
1.掌握白细胞分化抗原、CD和黏附分子的基本概念。
2.熟悉黏附分子的分类和主要功能。
3.了解免疫细胞表面功能分子的种类和功能。
【教学内容】
1.免疫细胞表面功能分子和人白细胞分化抗原。
2.黏附分子的概念、分类和主要功能。
3.CD和黏附分子及其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
第八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目的要求】
1.掌握MHC的概念:经典的HLAⅠ类分子和Ⅱ类分子的编码基因、分子结构、组织分布和功能特点。
2.熟悉HLA复合体的多基因性和多态性。
3.了解免疫功能相关基因,HLA分子和抗原肽的相互作用,HLA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教学内容】
1.MHC结构及其多基因特性:经典的HLAⅠ类分子和Ⅱ类分子的编码基因、分子结构、组织分布和功能特点。
2.免疫功能相关基因:补体成分相关基因、抗原加工提呈相关基因以及炎症相关基因。
3.MHC的多态性。
4.HLA分子和抗原肽的相互作用。
5.HLA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6.MHC的生物学功能。
第三篇& 免疫细胞
第九章 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
【目的要求】
1.掌握单核-巨噬细胞及NK细胞的特性及生物学功能。
2.熟悉单核-巨噬细胞与NK细胞的表面受体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3.了解树突状细胞、NKT细胞的基本特性和功能。
【教学内容】
1.单核-巨噬细胞:模式识别受体与调理性受体,杀菌机制,主要生物学功能。
2.NK细胞:识别HLAⅠ类分子的活化或抑制性受体(KIR/KLR),识别非HLAⅠ类分子的活化受体,主要功能,杀伤靶细胞的机制。
3.树突状细胞、NKT细胞的基本特性和功能。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T淋巴细胞
【目的要求】
1.掌握T细胞的重要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2.掌握T细胞亚群的分类方法及各亚群的特性。
3.掌握T细胞的功能。
4.熟悉Tr细胞、Th3和Tr1细胞的功能。
【教学内容】
1.T细胞的重要表面分子:TCR-CD3复合物的组成、结构及功能;T细胞的辅助受体(CD4、CD8);协同信号分子(CD28、CTLA-4、CD40L)、黏附分子(LFA-1、LFA-2)、丝裂原受体。
2.T细胞亚群:根据T细胞的活化阶段不同分类(初始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性T细胞);根据TCR类型不同分类(TCRαβT细胞、TCRγδT细胞);根据CD分子不同(CD4+T细胞和CD8+T细胞);根据功能不同分类(Th、Tc、Tr细胞)。
3.T细胞的功能:CD4+T细胞Th细胞的亚群;Th1与Th2细胞的功能;CD8+CTL细胞的功能。
第十一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B淋巴细胞
【目的要求】
1.掌握B细胞的重要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2.掌握B细胞的功能。
3.熟悉B细胞的亚群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
1.B细胞的重要表面分子:BCR-CD79a/CD79b复合物的组成与功能;协同信号分子(CD80/CD86,CD40);B细胞的辅助受体(CD19)与其他表面分子(CD21、CD5)。
2.B细胞的亚群:B-1与B-2细胞的异同。
3.B细胞的功能。
第十二章 造血干细胞及免疫细胞的生成
【目的要求】
1.掌握造血干细胞的重要表面标记(CD34)。
2.掌握T细胞库和B细胞库以及淋巴细胞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的概念。
3.熟悉T、B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发育过程种自身免疫耐受性形成机制。
4.了解TCR和BCR基因结构与重排以及抗原受体多样性产生的机制;免疫球蛋白类别转换和抗体亲和力成熟的概念。
【教学内容】
1.造血干细胞的特性和分化:造血干细胞的起源与表面标记;造血干细胞在骨髓、胸腺中的分化;淋巴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
2.淋巴细胞抗原识别受体的编码基因及多样性的产生:BCR和TCR基因结构与重排以及抗原受体多样性产生的机制;免疫球蛋白类别转换和抗体亲和力成熟的概念;淋巴细胞的克隆选择。
第十三章& 固有免疫细胞的免疫应答
【目的要求】
1.掌握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组织、细胞和效应分子。
2.熟悉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
3.熟悉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及其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
【教学内容】
1.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组织:屏障作用。
2.免疫细胞:吞噬细胞、NK细胞、γδT细胞、NKT细胞、B1细胞。
3.免疫效应分子:补体系统、细胞因子、防御素、溶菌酶等。
4.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即刻与早期固有免疫应答阶段,特异性免疫应答诱导阶段。
5.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模式识别受体与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及信号转导途径。
6.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
第十四章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
【目的要求】
1.掌握各类抗原提呈细胞的主要特性。
2.熟悉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处理加工和提呈的途径。
【教学内容】
1.抗原提呈细胞的概念与种类。
2.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B细胞的主要特点。
3.抗原的处理与提呈;抗原的摄取;抗原的加工处理(MHCⅠ类途径和MHCⅡ类途径);抗原的提呈。
第十五章& 适应性免疫:T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免疫应答
【目的要求】
1.掌握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T细胞活化的信号要求(双信号刺激)。
2.熟悉效应性T细胞的应答效应。
3.了解T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途径;抗原特异性T细胞克隆性增殖和分化。
【教学内容】
1.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T细胞识别APC提呈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APC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
2.T细胞活化的过程: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要求,T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途径,抗原特异性T细胞克隆的增殖、分化及效应细胞产生。
3.效应性T细胞的应答效应;Th与CTL的作用、记忆性T细胞的形成、T细胞活化后诱导的细胞凋亡。
第十六章& 适应性免疫:B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免疫应答
【目的要求】
1.掌握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B细胞活化的信号要求(双信号刺激);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2.熟悉B细胞的激活、增殖和分化;B细胞对TI抗原的免疫应答。
3.了解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
【教学内容】
1.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B细胞活化的信号要求(双信号刺激);B细胞的激活、增殖、分化及浆细胞的产生。
2.B细胞对TI抗原的免疫应答。
3.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4.黏膜免疫应答。
第十七章 免疫调节
【目的要求】
1.掌握抑制性受体的免疫调节作用。
2.熟悉调节性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3.了解凋亡对免疫应答的负反馈调节;独特型网络和免疫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节。
【教学内容】
1.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作用;PTK参与的激活信号转导和PTP的负反馈调节;各种免疫细胞的抑制性受体。
2.调节性T细胞:自然调节T细胞和适应性调节T细胞;独特型网络和免疫调节;凋亡对免疫应答的负反馈调节。
3.整体和群体水平的免疫调节。
第十八章& 免疫耐受
【目的要求】
1.掌握免疫耐受的概念与特点。
2.熟悉免疫耐受的机制。
3.了解免疫耐受的形成及表现,免疫耐受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教学内容】
1.免疫耐受的概念与特点。
2.免疫耐受的形成及表现。
3.免疫耐受的机制:中枢耐受和外周耐受。
4.免疫耐受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第五篇& 临床免疫
第十九章& 超敏反应
【目的要求】
1.掌握超敏反应的概念及分型;各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Ⅰ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2.熟悉各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
【教学内容】
1.超敏反应的概念及分型。
2.Ⅰ型超敏反应: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Ⅰ型超敏反应发生过程及机制;临床常见疾病;防治原则。
3.Ⅱ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临床常见疾病。
4.Ⅲ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临床常见疾病。
5.Ⅳ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临床常见的Ⅳ型超敏反应。
第二十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
【目的要求】
1.掌握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和分类。
2.熟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损伤机制与典型疾病。
3.了解自身免疫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
1.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和分类。
2.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损伤机制:自身抗体与自身反应性B及T细胞。
3.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
4.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目的要求】
1.掌握免疫缺陷病的概念、分类和主要临床特点。
2.熟悉原发免疫缺陷病的代表性疾病;AIDS的发病机制与免疫学异常,AIDS的防治原则。
3.了解原发免疫缺陷病的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
1.免疫缺陷病的概念、分类和主要临床特点。
2.原发免疫缺陷病的代表性疾病和可能的发病机制。
3.AIDS的发病机制、免疫学异常与防治原则。
第二十二章& 肿瘤免疫
【目的要求】
1.掌握肿瘤抗原的分类和特征。
2.熟悉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3.了解肿瘤的免疫诊断和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1.肿瘤抗原:肿瘤抗原的分类和特征。
2.机体对肿瘤抗原的免疫应答: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固有免疫。
3.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肿瘤细胞有关的因素;宿主有关的因素。
4.肿瘤的免疫诊断、免疫治疗及预防。
第二十三章& 移植免疫
【目的要求】
1.掌握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反应的本质及直接识别与间接识别的异同。
2.熟悉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的类型及其效应机制。
3.了解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的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1.同种异型抗原识别的细胞和分子基础: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反应的本质;直接识别与间接识别。
2.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的类型及其效应机制。
3.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的防治原则。
第六篇 免疫学诊断及免疫学防治
第二十四章& 免疫诊断
【目的要求】
1.掌握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凝集反应、沉淀反应与免疫标记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熟悉淋巴细胞的分离与分类鉴定的方法、T及B细胞功能测定的方法。
3.了解固有免疫细胞功能测定;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应用。
【教学内容】
1.抗原或抗体的检测: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凝集反应、淀反应与免疫标记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淋巴细胞的测定:淋巴细胞的分离与分类鉴定的方法、T细胞功能测定;B细胞功能测定。
3.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应用。
第二十五章& 免疫学防治
【目的要求】
1.掌握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概念、主要制剂;免疫治疗的概念。
2.熟悉疫苗的基本要求;计划免疫的含义;免疫分子和免疫细胞治疗的基本手段。
3.了解新型疫苗和新型佐剂;疫苗的应用;生物应答调节剂与免疫抑制剂。
【教学内容】
1.免疫预防:疫苗的基本要求;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概念、主要制剂;佐剂;计划免疫;新型疫苗的发展;疫苗的应用。
2.免疫治疗:免疫治疗的概念;免疫分子和免疫细胞治疗的基本手段;生物应答调节剂与免疫抑制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