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是由什么决定的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是由什么决定的_百度知道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是由什么决定的
提问者采纳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着上层建筑的性质、正当的利益。个人应该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决定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集体主义中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公有制要求在道德上要首先确立集体主义原则。道德建设属于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集体必须尊重和保护个人合法的。集体主义原则并不排斥个人的合理的利益,两者统一才是真正的集体主义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公民道德规范和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 学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公民道德规范和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学案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网络 点击数: &&&
公民道德规范和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学案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 w.5Y
第3课时& 公民道德规范和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课 程 导 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经过多年的道德实践,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体系框架,为今后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思考:我国公民& 基本道德规范有什么特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探 究 新 知学点1& 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1. 道德规范的含义道德规范是人们为了社会稳定和发展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2. 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1)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即充分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积极借鉴了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既着眼于人类文化发展的前沿,吸收了人类优秀道德的精华,又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体现了新时期新阶段的时代精神。例1 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其目的在于&&&&&&&&&&&&&&&&&&&&&&&&&&&&&&&&&&&&&&&&&&&&&&&&&&&&&&&&&&&&& (& )①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学习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知识④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公民道德基本规范颁布的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公民用来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家庭,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关系应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①②④符合题意。掌握知识重在应用,故③不是目的。应选C项。答案& C解题规律解答组合式选择题,要重视运用排错法。把带有错误表述的选项排除掉,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学点2. 我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1.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本质特征和核心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本质特征和核心。2. 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私有制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社会主义道德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体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道德。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私有制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3. 在新形势下,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1)为人民服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非常丰富,只有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才能正确处理好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在新形势下,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就是要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穿于各种具体道德规范之中。通过具体道德规范,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2)为人民服务有共同的要求,又有不同的表现。它不仅是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广大群众的要求。每个公民不论职业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够在本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做到为人民服务。在为人民服务中包含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例2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说明为人民服务&&&&&& (& )①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②贯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③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④适合社会主义制度下崭新的人际关系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核心的意义。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这正是对我党和我国人民几十年来革命道德发展的一个总结,完全符合时代精神和适应新时期道德建设的需要。应选D项。答案& D问题研讨1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党的根本宗旨,共产党员等先进分子应有的品质,而且为广大群众所接受。为人民服务作为一项普遍道德准则,广泛深入地为人们所接受和履行。这说明为人民服务没有高层次和普遍要求之分?&&&&&&&&&&&&&&&&&&&&&&&&&&&&&&&&&&&&&&&&&&&&&&&&&&&&&&&&&&&&&&&&&& 。学点3.& 我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1. 把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原则的原因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关系,决定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2. 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容第一,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二者相辅相成。每个人的正当利益,都是集体利益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体现着个人长远的、根本的利益。第二,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体利益。第三,坚持集体主义,维护集体利益,要保障个人正当利益,使个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个人价值得以实现。3. 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具体要求坚持集体主义的原则,要反对个人主义,尤其要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总是以个人为中心,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时,把他人、集体和社会当成实现个人目的的工具和手段,它不能代表正当的个人利益。极端个人主义是个人主义的恶性膨胀,既会给社会、集体和他人造成损害,也会给个人带来失败和不幸。问题研讨2某校政治老师为了加强对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组织了一次课堂讨论,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同学甲:“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是对立的,因此,讲求个人利益必然影响和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强调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又必然会忽视和牺牲个人利益。”&&& 同学乙:“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是统一的,有了集体利益就有了个人利益,有了个人利益也就有了集体利益。”&&& 请评述甲、乙同学的观点。&&&&&&&&&&&&&&&&&&&&&&&&&&&&&&&&&&&&&&&&&&&&&&&&&&&&&&&&&&&&&&&&&&&&&&&&&&& &&&&&&&&&&&&&&&&&&&&&&&&&&&&&&&&&&&&&&&&&&&&&&&&&&&&&&&&&&&&&&&&&& 。例3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成为人们衡量一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是非、善恶、美丑的根本标准。&&&&&&&&&&&&&&&&&&&&&&&&&&&&&&&&&&&&&&&&&&&&&&&&& (& )A. 个人主义原则&&& B. 爱国主义原则C. 国家主义原则&&& D. 集体主义原则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集体主义的内涵。集体主义是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中人和人关系的唯一正确的原则,应选D项。答案& D例4下列关于集体主义原则的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①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②一切言论和行动要以国家、人民的整体利益为出发点③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集体利益为重④集体利益要以个人利益为前提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集体主义原则的内容。经过分析不难选出A项。答案& A拓 广 延 伸一、疑难辨析1. 正确理解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区别(1)从含义看: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人生价值观和思想体系,其含义不同。(2)从产生看:集体主义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适应的价值观;个人主义是与私有制相适应的价值观。(3)从出发点看:集体主义是一切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个人主义是以个人为中心。(4)从阶级性看:集体主义是无产阶级人生观的核心,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个人主义是资产阶级人生观的核心,以自我私利为核心。(5)从结果看: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它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有积极的导向作用;个人主义不惜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对个人和社会有极大的危害。2. 正确理解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1)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 另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互促进而共同发展。(2)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并不是说二者之间完全一致。事实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不一致的情形是经常发生的。集体利益是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体现,而个人利益一般表现为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例5 下列关于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证②个人利益的实现和提高离不开集体利益③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有时存在矛盾④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根本对立的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有一致性,有时也存在矛盾,可选A项。答案& A二、思维诊断1. 在我国,公民实现了个人利益,就意味着国家利益得到了实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是统一的。一方面,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另一方面,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互相促进而共同发展。因此,二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虽然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二者毕竟存在着差异。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二者不一致的情形是常常发生的,甚至会出现不可兼顾的矛盾。公民实现了个人利益,并不意味着国家利益就得到了实现,公民只有在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自觉维护和服从国家利益,才能有利于国家利益的实现。2. 个人利益就是个人主义。(1)个人利益有正当利益与非正当利益的区别。我们坚持集体主义,决不会反对个人的正当利益,但也决不会支持非正当的利益。我们反对不正当的个人利益,反对那种以牺牲社会整体利益来满足个人利益的思想和言行。(2)个人主义是以个人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出发,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不惜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思想体系。反对个人主义,就是反对“以个人利益为中心”,不是反对个人利益。例6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正确的价值取向,因为它&&&&&&&&&&& (& )①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②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③正确地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④是我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容及其重要性。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准则,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正确的价值取向。应选D项。答案& D课时作业1. 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 (&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B. 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C. 爱国守法、解放思想、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D.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 我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以&&&&& 为核心。&&&&&&&&&&&&&&&&&&&&&&&& (& )A. 为人民服务&& B. 民族精神  C. 集体主义&&& D. 时代精神3. 为人民服务是对&&&&&&&& 的要求&&&&&&&&&&&&&&&&&&&&&&&&&&&&&&&&&&& (& )①共产党员&&& ②领导干部&&& ③广大群众&&& ④青年学生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4.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这是由&&&&&& 决定的。&&&&&& (& )A. 中华民族精神&&&&&&&&&&&&& B. 新时期新阶段的时代精神C. 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D. 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关系5. 坚持集体主义的原则要&&&&&&&&&&&&&&&&&&&&&&&&&&&&&&&&&&&&&&&&&&&&& (& )①反对个人主义&&&& 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③抛弃个人利益&&&& ④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6. 为人民服务是&&&&&&&&&&&&&&&&&&&&&&&&&&&&&&&&&&&&&&&&&&&&&&&&&&&&& (& )①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特征②社会主义道德区别于私有制社会道德的显著标志③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④社会主义道德优越于私有制社会道德的显著标志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7. 为人民服务有共同要求,又有不同的表现。下列能体现为人民服务的是&& (& )①诚实劳动,守法经营&&&&& ②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③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④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奉献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②③④8. 集体主义的基本内容包括&&&&&&&&&&&&&&&&&&&&&&&&&&&&&&&&&&&&&&&&&& (& )①保障个人正当利益&&&&&&&&&&& ②坚持集体主义,维护集体利益③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体利益&&& ④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9. 下列表述符合集体主义原则的是&&&&&&&&&&&&&&&&&&&&&&&&&&&&&&&&&&&&& (& )A. 只强调集体利益,不关心他人利益&& B. 把集体当成实现个人目的的工具和手段C. 只强调社会价值,不实现个人价值&&&&&& D. 以集体为重,保障他人和个人正当利益10. 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公民道德建设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工程。纲要明确规定了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阐述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内容,并从加强基层公民道德教育、开展群众性公民道德实践活动、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以及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法律支持、政策保障和加强领导等方面,提出了各项实施措施。(1)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什么?
(2)如何理解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11.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反复讲,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重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胡锦涛同志强调,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都强调为人民服务?
答 案 点 拨问题研讨1.为人民服务有高层次和普遍要求之分,高层次的要求针对的是先进分子尤其是共产党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他们要把自己的一切言论行动都以为人民谋利益作为最高标准。为人民服务,也有普遍性的要求,对于广大群众来说,如果他们在职业活动中、社会生活中,遵纪守法,勤勤恳恳地劳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自己的一份力做好本职工作,就做到了为人民服务。2.集体主义是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大公无私的思想,是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的核心。个人主义是一种个人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的一个思想体系。甲同学看到了他们两者是根本对立的。但他把个人与集体主义等同起来,从而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等同起来,也是不对的。同学乙把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等同起来,从两者的内涵和作用不同。所谓统一,是指它们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因此,必须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所谓对立是指它们的内涵不同,不能互相代替;所谓统一,是指它们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要正确处理三者关系,先国家和集体,后个人;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课时作业1. D(点拨:本题考查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应选D项。)2. A(点拨:为人民服务在社会道德体系中,始终占据中心的位置,影响并决定其他道德的要求。故选A项。)3. D(点拨: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党的根本宗旨,共产党员等先进分子应有的品质,而且进一步为广大群众所接受,为人民服务是一项普遍道德原则,①②③④符合题意。)4. D(点拨:集体主义作为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念,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关系所决定的。)5. C(点拨:集体主义是与个人主义相对立的道德原则,个人主义是通过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私利,而正当的个人利益则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坚持集体主义并不否认个人的正当利益,故选C项。)6. D(点拨:①②③④均正确地说明了为人民服务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重要性。)7. D(点拨:为人民服务的要求有高层次和普遍要求之分,对于人们还有个自觉与不自觉之分。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8. D(点拨: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正确处理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①②③④均符合这一内容。)9. D(点拨:A割裂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B把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A、B都是错误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是统一的,C表述错误,故选D。)10.(1)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既充分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积极借鉴了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既着眼于人类文化发展的前沿,吸收了人类优秀道德的精华,又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体现了新时期新阶段的时代精神。爱国守法,就是公民在处理与国家的关系时,要牢固树立中华民族意识和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维护祖国的独立、统一和尊严,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做力所能及的贡献;要自觉遵守国家法律,依法行使公民权利;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明礼诚信,就是公民在家庭生活、职业领域和公共场所,都能讲文明懂礼貌、守规则,行为得体;都能够讲诚信、守信用,诚心待人,诚信处事。团结友善,就是公民在集体生活中,要维护集体利益,力求亲密合作、团结一致、共同进步;能够与人为善、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勤俭自强,就是公民在个人生活中,要保持勤劳节俭、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要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敬业奉献,就是公民对待他人和社会,特别是在自己的职业岗位上,要忠于职守,精益求精,克己奉公,造福社会。11.(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道德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体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道德。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以人民利益为标准,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私有制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2)为人民服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非常丰富,只有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才能正确处理好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引导人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 w.5Y
没有相关教案上一篇教案: 下一篇教案:
? ? ? ? ? ? ? ? ? ?来源: 作者:艾宏扬,汤庭芬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口会主义道德集中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特别重视集体主义的宣传和教育坚持与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在私有制社会中个人利益被强调到了极端。资本主义以个人为出发点形成了以个人主义为原则的价值观。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使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根本一致,由此形成了 ,.尸集体主义的基础。所以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独有的,是与社会主义直接相联系的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于一切旧道德的重要特征。 社会主义在价值观上是对个人主义的否定和超越。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的进步作用后来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可是英、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并没有给人们带来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社会主义思想从一诞生就致力于增进大众的幸福谋求建立一个将社会事务进行集体管理,实行计划与协调具有高度文明、民主的新社会。集体主义正是这种新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继承启蒙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合理因素关心劳动人民......(本文共计2页)
       
         &
相关文章推荐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昌吉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9年02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11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山东矿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主办:人民日报社
出版:人民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北京市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党的生活》1997年04期
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摘要】:
【关键词】:
【分类号】:D648【正文快照】: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遵循什么原则?这个问题本来可以不必讨论,因为既然是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必然要以集体主义作为价值取向.也必然要以集体主义作为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所以重申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目的是要人们在体制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瑞华;[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4期
石柏;;[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翟作;[J];社会科学研究;1981年06期
许盛英;;[J];哲学动态;1981年06期
郁景祖;;[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1年09期
王洪楚;[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郑祖泉;[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2年05期
程又中;;[J];社会主义研究;1982年02期
;[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2年02期
燕凌;;[J];前线;198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袁贵仁;;[A];探索新路构筑辉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论文集[C];1998年
余飘;;[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韩庆祥;;[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首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程伟礼;黄凯锋;;[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潘克智;;[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韩忠;;[A];“面向新世纪的青年与青年工作”征文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王仕权;;[A];荆楚文化与民俗论丛——湖北省群众文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1年
王德国;马凤兰;;[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朱大荣;;[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孙家荣;;[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三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远征;[N];北京日报;2000年
;[N];中国教育报;2000年
田建国;[N];中国教育报;2000年
焦玉公;[N];光明日报;2000年
陈建强;[N];光明日报;2000年
陈会林;[N];光明日报;2000年
陈瑛;[N];光明日报;2000年
张海燕;[N];湖北日报;2000年
李丰贵(作者为赵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N];河北日报;2000年
马占魁;[N];解放军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卫东;[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赵建平;[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毛丹武;[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李文祥;[D];吉林大学;2004年
郭晓薇;[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缪仁炳;[D];浙江大学;2005年
马士斌;[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王文寅;[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玉玲;[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杨健;[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张建军;[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李永枝;[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黄天丞;[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罗宏斌;[D];暨南大学;2001年
李大芬;[D];河南大学;2001年
朱幺武;[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崔永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王海霞;[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关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的几个问题
日 16:09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京)2012年10期
作者:罗国杰
内容摘要:
作者简介:
  【英文标题】Problems on the Principle of Socialist Humanitarianism  【作者简介】罗国杰,中国人民大学 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基地,北京 100872  【内容提要】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它吸纳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合理内核,又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它的主要内容包括重视人的权利和自由,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关心人的物质福利和文化生活的满足,重视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宣传和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对于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新型道德关系,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反对现代资产阶级的卫道士对共产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的恶意攻击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一种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对立的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念,受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制约。  【关 键 词】人道主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有着不同层次的关系。弄清这些关系,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除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以外,还有一些不同的、较低层次的原则,人道主义原则、公正原则就是属于这一地位的原则。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它对其他的道德原则有指导、引导的关系。这种指导、引导的关系,不但不会妨碍和影响这些原则的实施,而且能更好地发挥这些原则的作用。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又称“仁爱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社会主义社会一个重要的道德要求。“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利益而献身”就是这一道德原则的体现。它的实施最终都是为了社会主义的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都是为了进一步消除贫富悬殊的社会不公的现象。  一、人道主义的出现、形成和发展  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非常推崇“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强调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孔子在《论语》中从各个方面对“仁”作了阐释。他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认为在人与人的相处中,应当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凡是我不愿意别人施加于我的一切事情,我都应当自觉地不施加于别人,以免别人受到伤害;我希望达成的事情,也要允许和帮助别人能够达成。墨子从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功利原则的角度,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孟子也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思想可以认为是人道主义的萌芽。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从14世纪开始,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压迫和神权统治的斗争中,从古代希腊的思想家中得到启迪,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高贵超过了天使的高贵”,“人所具有的一切,我都要具有”等观点,高唱人应该被当做人看的口号。  18世纪以后,资产阶级在西欧各国成为统治阶级,人道主义也就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和主要的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人道主义者宣扬的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以及所谓“自由、平等、博爱”,也就成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社会、伦理思想的核心,成为各种伦理学派共同维护的神圣的原则。一方面,它为所有的人争得个人的自由、民主和权利,提供了斗争的武器和有效手段。特别是当这些思想被写进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之后,对保护广大人民的正当权利和个人自由起到了重要作用。人道主义认为,人的权利和自由是天赋的,是任何人都不应当剥夺的。在资本主义这个私有制社会中,个人的权利、尊严和自由是不能自然而然地实现的。这些权利的实现,总是要同个人占有财产的多寡和政治上所拥有的权利相联系的。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有不少进步的文学家、思想家和伦理学家,他们同情人民的苦难遭遇,站在人民群众一边,痛恨资产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压迫,他们高举人道主义的旗帜,并且真诚地相信,只要能在全人类中宣传和实行人道主义,就可以最终消除这些丑恶现象,就可以使人类走向进步。一些人道主义者,力求帮助社会的弱势群体使他们能够得“人道”的待遇,他们的这种真诚愿望是应该肯定的。  总之,我们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应该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它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作用,进行具体的分析。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不同的人道主义者,要区分他们不同的政治倾向和社会倾向,特别要认清他们到底是站在劳动人民群众一边的真诚人道主义者,还是站在垄断资产阶级一边的御用文人和政客,从而采取不同的态度。  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提出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它吸纳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合理内核,又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它最早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并在以后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的。  早期的马克思、恩格斯,也曾是一个人道主义者。在《神圣家族》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还认为资本主义之所以要灭亡,根本原因是它使人、使无产阶级丧失人性,是不人道的。而人性的觉醒必将使无产阶级摧毁这种制度。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以后的著作中,即当新的世界观、历史观已经建立起来之后,马克思、恩格斯开始对人道主义作不同意义的区分。一方面,他们毫不留情地清算了从抽象人性出发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肯定了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对于人的本质、人类社会生活发展过程的决定意义,并批判了建立在抽象的人性之上的人道主义。另一方面,他们又在新的哲学基础上,肯定了实现人的价值、自由、平等、幸福、相爱的重要意义。1845年底,恩格斯《在伦敦举行的各族人民庆祝大会》一文中曾说:对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所有无产者的“修养和举动实质上都是人道主义的”。这也就是说,无产者的行动,是从新的人道主义出发,是符合唯物主义的原则的。1871年,在论述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的巴黎公社时,马克思说:“公社并不取消阶级斗争……但是,公社提供合理的环境,使阶级斗争能够以最合理、最人道的方式经历它的几个不同阶段。”这里所讲的“人道”和“人道主义”,都是在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的基础上,赋予人道和人道主义以新的意义。这种革命的无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我们现在称之为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和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有着原则不同的。  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处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作为一种道德要求和价值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重视人的权利和自由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充分重视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我国《宪法》明确提出“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把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联系在一起,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有宗教信仰自由,有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不受侵犯等自由。宪法还把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同享受权利联系在一起,如第五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有公民的自由和权利得到保障,个人的生存、幸福才能有条件得以实现。  2.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  人的价值的实现,既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也是一个人生意义的重大问题。人生价值能否实现,是人生有没有意义以及有多大意义的关键。社会主义人道主义要求,社会和国家应创造尽可能多的条件,以促进人的价值的实现,尊重那些为社会辛勤劳动而作出重大贡献的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劳动者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作为手段价值的人和作为目的价值的人是统一的。一个人首先要对集体、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使自己的存在对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即有手段价值;同时,集体和社会也应把每一个人当做目的来服务,使每个人都能分享他人劳动的成果,享受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作为目的而存在的价值。一个人越是努力根据集体和社会的需要而作出贡献,他就越能发挥自己的才干,而集体事业的发展又会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提供最充分的条件。  3.关心人的物质福利和文化生活的满足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不但要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而且要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随着生产的发展,应当逐步满足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不断促进人民福利的增长。  4.重视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在关心每个人的同时,尤其要关心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使他们在生活、工作、学习、就业等各个方面,更多地得到社会的同情、关心、爱护和帮助。社会上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经济来源较少、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都较低的贫困户和鳏、寡、孤、独、颠连困苦而生活无助的人。他们由于社会或自身的原因,特别是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贫富悬殊的出现,使他们成为迫切需要社会帮助的人群。救助弱势群体,是中华民族一贯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在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的同时,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人”,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等,都必然属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所关心、尊重和爱护的对象;同时也要看到,在现实社会中,还存在敌视社会主义、危害人民利益的分子,还有企图颠覆社会主义制度、勾结国外敌对势力妄图分裂国家的分子。因此,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明确地宣称,它不能“爱一切人”,不能爱人民的敌人,不能爱社会的丑恶现象,不能爱一切社会主义的敌对势力。只有坚决同各种敌视社会主义的力量作斗争,才能做到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关心和爱护。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无法解决它所说的“博爱”与“暴力”的矛盾,它总是把“人道”和“暴力”,把道德和“革命”看做是不可调和的对立物。既然要对一切人都实行“博爱”,那就不应当对任何人施以反“人道”的“暴力”。怎么办呢?“勿以暴力抗恶”,这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的结论。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不把革命和人道抽象地对立起来,而强调革命是实现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重要条件。对于社会的邪恶势力,也根据不同条件,因人而异。对于那些穷凶极恶、危害国家、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的恶人,不施以仁政,但是,对于一切有条件教育改造的分子,则尽可能地采用尊重人格、感化教育、劳动改造等方法,促使他们重新做人。  四、提倡和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意义  宣传和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符合我国社会生活的迫切需要,符合人和人之间建立新型道德关系的迫切需要。由于长期封建思想的影响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袭,再加上经济和文化落后所带来的愚昧,在我国现实生活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违反人道主义原则的犯罪现象,存在着人和人之间缺乏相互关心、同情和尊重的现象。有一些人对他人可以肆意进行人格侮辱;一些人自以为高人一等,以势压人;一些人以权谋私,极端利己,只知趋炎附势,不知道关心人,尤其是普通劳动者,包括普通妇女、儿童、老人以及因病残或遭受挫折而身心痛苦的人。这些现象不仅离人与人之间的共产主义关系相差甚远,而且可以说,连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要求也没有达到。这些现象对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人民的利益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大力宣传和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广泛而有效地消除人对人的某些冷漠无情的现象,建立、扩大人们相互间美好的伦理道德关系,这是建立新型人与人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宣传和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对于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逐步地向高层次的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前进具有重要意义。要达到高层次的道德境界,一般来说,要从一些较低层次的道德实践起步。宣传和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可以使人们在建立个人与他人的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的人道关系的实践中受到锻炼,将有助于人们不断培养起关心他人、整体的高尚情操和思想,激发起追求崇高的共产主义人与人关系的热情,使它们能够更好地在道德阶梯上一级一级地向上攀登,最后步入共产主义道德境界。  宣传和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对于反对现代资产阶级的卫道士对共产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的恶意攻击也有重要作用。现代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们,在攻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还特别用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攻击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体主义原则,说集体主义忽视了“人是目的”,否认了个人利益和人的个性发展等。我们若能全面准确地宣传和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就可以更有力地驳斥这些毫无根据的谎言,消除人们的误会,从而使人们认识到,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不但同集体主义不相矛盾,而且是完全一致的。  五、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对立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对立的一种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念。它不是从抽象的“人的本性”和“人类之爱”出发,而是从社会生活中实践着的现实的人出发。早在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明确了这一问题。他说:“有没有人性这种东西?当然有的。但是只有具体的人性,没有抽象的人性。在阶级社会里就是只有带着阶级性的人性,而没有什么超阶级的人性。”[1](P870)这就是说,我们现在所说的“人性”都是一定社会中的一定阶级的“人性”,而不可能是“抽象的人性”。在原始社会的漫长时期内,“人的本性”原本是共同的、全人类的和普遍的,但自从人类进入到阶级社会以后,人的本性就打上了阶级的烙印而失去了普遍的人的本性。  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脱离社会的实践和斗争,在“抽象的人性论”和尊重“人的价值”的口号下提出各种各样关于个人享受、个人自由的要求。人道主义者一个著名的口号和旗帜就是“我是人,凡是人的一切欲望,我都应当得到满足”,因此,他们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不符合人性,不能实现和满足人的本性的要求,从而主张鼓励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使整个社会陷入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就可以不择手段地为所欲为的状态。宣传和倡导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关系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在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是为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服务的。它是在无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经济、政治、社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和人与人之间的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为实现一种真正的人道主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创造了客观前提。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展生产力,尽可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一根本目的保证社会主义人道主义这种新的、更高水平的人道主义价值观念和伦理原则有充分的可能逐步并且完满地得到实现,保证社会、集体对每一个人的关心和爱护,促使人和人之间形成彼此同情、相互关心、友爱互助的新关系。正像恩格斯在谈到“幸福”时所指出的:“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极微小的一部分可以靠观念上的权利来满足,绝大部分却要靠物质的手段来实现。”[2](P293)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历史唯心主义,它从抽象的、笼统的、无差别的人出发,这个人脱离了一定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超越于社会之外,成了一个孤零零的抽象。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P505)马克思说:“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3](P523)而“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3](P524)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根本目的。  六、人道主义与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关系  人道主义既是一种伦理观、道德观,也是一种与伦理观、道德观相联系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先阐述一下伦理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世界观的关系。伦理观主要是指人们对个体道德和社会道德的理解和认识,是对人类道德现象的总的看法。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是否有价值的判断,是主体对客体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立场和态度的总和,是人们对周围世界的意义、价值的反映和判断,是对世界、社会、他人以及与自己的关系的一种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和稳定性的观点。世界观又叫做宇宙观,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自身以及人与外在世界的关系等)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包括人对于整个世界的本质,世界上各种事物的关系,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生存价值等一系列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在现实生活中,世界观主要通过人们观察客观事物的基本立场、总的观点及对待客观事物的基本态度和方法等表现出来。与价值观一样,世界观也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由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分析问题的立场和角度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看法也不尽一致,因而产生了不同的世界观。  人道主义是一种伦理观和价值观,它是受世界观所制约和决定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也就有什么样的伦理观和价值观。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当今社会最主要的两种世界观,所有的价值观和伦理观都不可避免地受这两种世界观所制约。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程可心)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条
查看全部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C)
by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原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