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磷应放置在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图的什么装置内

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如图所示装置(燃烧匙中盛放的是红磷)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将红磷点燃后迅速塞好橡皮塞.回答一下问题.①观察到红磷______.②在实验初期观察到水面______,原因是______.冷却至室温以后观察到液面上升大约占钟罩容积的.据此可下的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③钟罩内剩余气体是______,从实验可知这种气体具有什么性质?____________.④若实验中发现进入钟罩内的液面不到其容积的,可能原因是什么?(至少写出两种)(1)______;(2)______.
fdFO49US85
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②红磷燃烧初期,温度升高,压强增大,会使液面下降,冷却至室温后由于氧气被消耗而使压强减小,从而使液面上升大约占钟罩容积的由此可以得出空气约占空气体积的;③根据空气的成分可以知道,钟罩内的剩余的气体主要为氮气,根据实验中的现象可以知道,氮气不能支持燃烧,不能溶于水;④如果某同学实验结果进入广口瓶中水的体积少于其容积的;则可能的原因是装置漏气或没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故答案为::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②下降;红磷燃烧初期,温度升高,压强增大;上升大约占钟罩容积的;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③氮气;氮气不能支持燃烧;不能溶于水;④(1)装置漏气;(2)没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为您推荐:
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可以据此解答该题;②红磷燃烧初期,温度升高,压强增大,会使液面下降,冷却至室温后由于氧气被消耗而使压强减小,从而使液面上升,可以据此解答该题;③根据空气的成分可以知道,钟罩内的剩余的气体主要为氮气,根据实验中的现象可以完成解答;④根据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来完成解答即可.
本题考点:
空气组成的测定.
考点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探究,并且注重了实验方案的评价,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是近几年中考的一个重点.评价包括对实验方案的评价、实验过程的评价、实验结论的评价等,要认真把握.
扫描下载二维码(2013o西城区二模)某小组同学利用如下装置进行了两组实验,研究密闭装置内压强变化的原因.同学们点燃一定量的红磷和木炭,分别放入250mL的集气瓶中,迅速盖紧胶塞,后续实验记录如下(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操作和现象
&冷却至室温,打开K.A中水倒吸入集气瓶内约30mL,B中水倒吸入集气瓶内约50mL 
&①冷却至室温,打开K,CD均无明显变化,②关闭K,分别将2mL的溶液滴入集气瓶,一段时间后打开K.C中部分水倒吸入集气瓶中,D中的水不倒吸③将装置D中的集气瓶放在盛有冰水的水槽中.部分水倒吸入集气瓶中.根据实验回答问题:(1)红磷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P2O54P+5O22P2O5.(2)向A、B实验后的集气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成红色,此时溶液的pH______7,(填“>”,“<”或“=”).A、B中倒吸水的体积不同,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3)向D中集气瓶内滴加饱和NaHCO3溶液,一段时间后,打开K,水不倒吸的原因是______.(4)上述实验中,导致集气瓶内压强降低的因素有______(填序号)a.物质的性质&&&& b.装置内的温度&&& c.装置内气体的分子数目.
(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故填:4P+5O22P2O5.(2)向A、B实验后的集气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此时溶液显酸性,pH<7.故填:<.因为装置气密性良好,A、B中倒吸水的体积不同,说明消耗氧气的体积不一样,消耗氧气多的红磷用量多,消耗氧气少的红磷用量少.故填:红磷用量不同,消耗氧气的量也不同.(3)向D中集气瓶内滴加饱和NaHCO3溶液时,饱和NaHCO3溶液不能和二氧化碳反应,集气瓶中的气体没有减少,压强不变,所以水不倒吸.故填:集气瓶中的气体没有被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瓶内压强不变.(4)红磷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而碳与氧气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所以第一组冷却到室温会倒吸,第二组不会;与物质的性质有关,例如红磷能够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消耗氧气后,导致集气瓶中的压强降低;与装置内的温度有关,例如,将装置D中的集气瓶放在盛有冰水的水槽中,部分水倒吸入集气瓶中,这说明温度降低,气体的压强减小;与装置内气体的分子数目有关,例如A、B中的氧气被消耗后,气体的分子数减少,导致压强减小,水倒吸入集气瓶中.故填:abc.
为您推荐:
红磷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溶液的pH小于7时,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温度不变时,分子数越多,压强越大;分子数越少,压强越小;分子数一定时,温度越高,压强越大;温度越低,压强越小;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能和二氧化碳反应.
本题考点:
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空气组成的测定;碱的化学性质;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性质和实验现象等方面的知识,化学实验现象是化学实验最突出、最鲜明的部分,也是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依据,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并有助于提高观察、实验能力.
扫描下载二维码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按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少量白磷和少量红磷分别放入两_百度知道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按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少量白磷和少量红磷分别放入两
/zhidao/wh%3D600%2C800/sign=299bf892fefaafbc64b8d6/1b4c510fd9f9d72a87d940a9d72a2834359bbbc1,产生大量的白烟,将一只空,将少量白磷和少量红磷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①试管a中的白磷燃烧.baidu;③烧杯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1)图A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_.(2)如图B所示.hiphotos,你推测该现象的依据是______.(3)如图C所示,塞上带有玻璃管和气球的橡皮塞,然后放入到盛有90℃热水的烧杯中;&nbsp://h;&&&nbsp.jpg" esrc="&&&&&nbsp.hiphotos.B.匍匐身体逃出C.成站立姿势跑出&nbsp;②试管b中的红磷不燃烧;&&&/zhidao/pic/item/1b4c510fd9f9d72a87d940a9d72a2834359bbbc1.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将茶杯倒扣在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过了一会儿,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nbsp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h;&&&/zhidao/wh%3D450%2C600/sign=530fe9d097eef01f4dceb513/1b4c510fd9f9d72a87d940a9d72a2834359bbbc1;&nbsp,红磷的着火点为240℃.按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冷试管倒扣在热水中的白磷上.根据已有知识推测该实验的现象是______;&&&&nbsp,______蜡烛先熄灭.(4)逃离发生火灾的房间时
提问者采纳
与氧气接触:(1)没有与氧气接触、用湿毛巾捂住鼻子既可以降低空气的温度,也可以防止烟尘进入呼吸道(1)热水的温度超过了白磷的着火点(40℃),故正确,产生大量白烟;(3)燃烧放热使气体的体积膨胀、由于气体受热膨胀,密度会变小;(2)水中白磷燃烧,所以水中白磷燃烧,密度会变小,因此成站立姿势跑出容易导致窒息;由于气体受热膨胀,二氧化碳及有毒气体会随热气流上升;C、由于气体受热膨胀;(2)水中的白磷由于满足了燃烧的条件,二氧化碳的密度会减小导致气流向上升;D,没有燃烧的原因是没有与氧气接触,故错误,以防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故正确;故答案为,从而使上层的蜡烛先熄灭.(4)A,密度会变小,烟尘及有毒气体会随热气流上升;水中的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因此成蹲式逃离,产生大量白烟;(3)上层,故正确,烟尘及有毒气体会随热气流上升、淋湿衣服爬出可以降低空气温度,因此匍匐身体逃出;B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白磷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
>>>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选用红..
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O2,生成固态P2O5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C.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D.本实验可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泉州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选用红..”主要考查你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S,Fe,C,P等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S,Fe,C,P等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
&&&&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实验,同时也是历年各地中考命题的热点。近年来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创新,旨在考查同学们的实验探究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已成为中考命题的趋势。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所用物质应满足的条件:①此物质能够在空气中中燃烧,不能用铁丝代替,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②此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时只能消耗氧气,不能消耗其他气体。不能选用镁代替红磷,因为镁不仅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还和二氧化碳反应。③此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只能生成固体,而不能生成气体,一般不用木炭,硫代替红磷。2.实验失败与成功的原因:①装置不漏气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所以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果气密性不好,外界空气会进入容器,使测定结果低于1/5。②实验中红磷要过量,以消耗容器内全部氧气,否则会使测定结果低于1/5.③实验完毕,待容器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观察进水的体积,避免因温度高,气体膨胀,使测定结果低于1/5.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改进:1.测定原理:(1)红磷(白磷)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大气压将水压入容器,通过测定容器中的水的量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2)利用金属与氧气反应,消耗密闭容器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推动刻度器上的活塞移动,测出氧气体积。2.装置3.实验现象(1)红磷(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2)a中睡眠上升约占钟罩内空气体积的1/5b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液面以上容积的1/5c中活塞移动到4处d中U形管左侧液面上升至刻度1处e中试管中液面上升至刻度1处f中右侧的活塞会左移4.结论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5.注意事项(1)实验中红磷要过量,以消耗容器内全部氧气,否则会使测定结果低于1/5.(2)装置不漏气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所以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果气密性不好,外界空气会进入容器,使测定结果低于1/5。(3)不能用硫、木炭、铁丝等代替红磷(白磷)。因为硫或木炭燃烧后产生的气体会弥补反应所消耗的氧气,导致测得的体积不准确,而细铁丝在空气中难以燃烧,氧气体积几乎不变,因此密闭空气内水面不上升。(4)导气管要夹紧,燃烧匙放入集气瓶时要迅速,防止空气受热膨胀,从导气管或集气瓶逸出,导致进入水的体积增多,使实验结果偏高。氧化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很多物质都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部分物质在空气中和氧气中反应的对比:a)碳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C + O2CO2 现象:剧烈燃烧,发白光,放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硫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S + O2SO2 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注意:实验前应在瓶底放少量水,用来吸收生成的有毒气体。c)红磷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4P + 5O22P2O5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大量白烟 生成的P2O5是固体小颗粒,现象为白烟,不是白雾。d)铁和氧气的反应: 方程式:3Fe + 2O2Fe3O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物质 注意:集气瓶底放一层细沙或少量水。 e)镁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2Mg + O22MgO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有白烟。注意:不能手持镁条,应用坩埚钳夹持。 f)石蜡和氧气反应 文字表达式: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现象:剧烈燃烧,放出热量,发出白光,如果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烟和雾的区别:a)烟:大量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长产生烟。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是燃烧生成的固体P2O5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b)雾:大量小液滴分散在气体中产生雾。打开盛浓盐酸的瓶塞,瓶口有白雾,是挥发的HCl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盐酸小液滴。a)光:固体物质燃烧使发光。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光b)气体物质和容易气化的物质燃烧时产生火焰。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的火焰,是石蜡熔化后生成的气体燃烧而产生的。描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的技巧:可按三个顺序从三个方面进行:(1)剧烈燃烧,有什么颜色的光,火焰;(2)放热;(3)生成物的特性
发现相似题
与“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选用红..”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2534162751113675181442264417408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验室氮气保护装置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