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什么的摇篮造句世界奥运冠军的摇篮

南通,“世界冠军的摇篮”
主页 & 人民日报 . 华东新闻 & 第四版 专版
南通,“世界冠军的摇篮”
  南通市体育馆门前矗立的“雄风”雕塑
  ●这里走出了4位奥运冠军、20多位亚洲冠军、70多位全国冠军  ●这里有对体育十分重视、理解和关心的历任市委、市政府领导  ●这里还有甘当“铺路石”的基层教练和在幕后默默奉献的家长&&&&本报记者&&徐爱民  北京时间7月13日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宣布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为:“北京!”顿时,会场欢呼起来。&&&&北京沸腾了!中华大地沸腾了!&&&&有“世界冠军摇篮”之誉的江苏省南通市体育局4楼会议室内更是一片欢呼和庆贺:南通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黄旭、葛菲、李菊、赵剑华的双亲,世界冠军季磊,南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周通生,副市长季金虎,市政府副秘书长程晓强以及南通市体育局的有关领导及其他人员近50人在这里欢庆北京申奥成功。&&&&南通人太激动了!他们曾为国家培养输送过4位奥运冠军、20多位亚洲冠军,70多位全国冠军……但所有南通籍的世界冠军,如林莉、赵剑华、葛菲、吴健秋、张洁云、殷勤、李菊和黄旭以及两破世界纪录的自行车运动员周玲美、投掷运动员周天华等人,都是站在别国的领土上获奖的。南通人多么希望有这样一天:奥运会在家门口举办,南通籍冠军在自己的国土上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多年来,南通人怎么也忘不了对北京申奥的寄托、期盼和梦想……&&&&这一天终于来了。  1&&全民健身铺路  80%的乡镇被评为“江苏省体育先进乡镇”,全市73万名学生参加达标测验,达标率达98%  如果说,在南通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世界冠军是矫健雄鹰的话,那么,南通蓬勃发展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便是一片广阔的蓝天,给了他们翱翔腾飞、搏击长空的无限天地;如果说,在南通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世界冠军是参天大树的话,那么南通红红火火的群众体育活动便是一块肥沃的土壤,给了他们茁壮成长、枝繁叶茂的充足养分。&&&&体教结合大大推动了全市群众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这也正是南通能够成为“世界冠军的摇篮”的重要因素。南通市从各级领导到每一个普通市民都十分重视、理解和关心南通体育每一阶段的重要发展。该市已形成了一个良好传统,历任领导总以不同的方式不断激励运动员攀登世界体育高峰。现任市委书记周福元只要是碰到有关体育的事情,他总是十分关注并反复强调:南通一定要搞好群众性体育运动,进一步发展体育事业,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他还和副书记、市长罗一民等人带头参加全民健身运动。今年元旦,南通市举行万人长跑大赛,罗市长带头参赛。10多年来,每当南通籍运动员代表省和国家参加全运会和世界大赛时,南通市历任分管领导如王湛、李炎和现任的季金虎副市长等都亲自看望运动员,鼓励他们为祖国、为人民争光,为家乡争光。南通市领导在做运动员思想工作的同时,还千方百计地与省和国家队教练们直接联系,了解南通籍运动员的训练情况。&&&&每当运动员在全国、洲际和世界大赛中荣获冠军时,南通体育局的工作人员都要将运动员的名字刻在明星榜上,南通市政府也尽最大的努力给予必要的奖励。有几次,在地方财力无法如数筹集奖金时,分管市长亲自出马,请有关单位给予大力支持。南通华能电厂、南通供电局以及如东中天集团、正大集团、通州特种车辆厂等单位主动积极给予支持和配合。正是这么多企业、这么多群众的默默奉献,南通的体育氛围才更加温馨而持久。&&&&支持体育事业发展的家长群体,托起了南通体育人才的一片蓝天。葛菲的母亲王秀英为了葛菲的成长可谓倾注了全部心血。1987年,年仅13岁的葛菲便进入了省体工队,但当她的运动生涯正攀升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使她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1991年,葛菲的父亲因为肝硬化住进了医院。为了不影响葛菲的训练,王秀英一直瞒着她。这位父亲在弥留之际有点儿怕女儿吃不了那份苦,想不再让女儿打球了。面临极度的矛盾,王秀英想到的是国家培养一个优秀运动员不容易,坚强地下了决心,继续让葛菲打球。正是由于有王秀英这样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葛菲才会成为奥运会冠军,才会成为中国羽毛球第一个取得“大满贯”的选手。而王秀英在退休后每逢葛菲参加大赛时,都要赶到北京为葛菲做好吃的,无怨无悔地为她搞好后勤服务。&&&&目前,南通市正认真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一个全民健身活动的热潮正在全市广泛兴起。南通市体育局以体育协会为龙头,以社区为重点,以活动为载体,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群体活动的新路子,切实引导体育消费,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据了解,南通市目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40%以上。通州、海门、如皋、启东和海安等县(市)先后被命名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市)”,全市有80%的乡镇被评为“江苏省体育先进乡镇”。全市各类学校73万名学生参加达标测验,达标施行面和达标率分别为100%、98%。  2&&体教结合育才  女子投掷是南通的“拳头”项目,于是就有了全国女子投掷项目的“人才基地”,该基地已向国家队输送了8名优秀运动员  南通为何出现这么多的世界冠军和运动名将?原来,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南通人对体育、对奥运情有独钟。在申奥漫漫征程中,南通的学校教育一直坚持“体教结合,优势互补”的教学方针。&&&&该市以体育运动学校和各县(市)少体校作为全市业余训练的龙头,各自开设了包括乒乓球、体操、游泳、羽毛球、跳水等17项业余训练项目的特色专业。南通市体育运动学校以全日制“三集中”的训练模式专门培养田径、排球、足球、篮球、击剑、网球、举重、射击、摔跤、柔道等10个项目方面的优秀运动员,专门向省和国家输送优秀体育人才。南通市儿童业余体校则以“走读”的训练模式,开设了游泳、体操、蹦技、乒乓球、羽毛球、跳水等6个项目。&&&&多年来,南通市体育局的领导一直深深感到: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教练员是关键。20世纪80年代后,他们陆续从专业运动员和优秀大学毕业生中挑选了一批骨干充实加强教练员队伍,并在政治学习、业务训练、生活上给予极大关心。一批有贡献的教练员出席了省党代会、参加了市政协工作,成为省市劳模、省市科技工程拔尖人才,让教练们实实在在地感到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关怀,极大地调动了教练员的积极性。在南通市现有条件下,教练员们尽管物质条件并不优厚,但他们始终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努力奉献,涌现出王汉生、秦义明、赵振民、王寿阳、周跃军、夏勤、戚建明、徐珊珊等一批先进代表。正是他们的辛勤耕耘,南通才能源源不断地向国家或上一级体育运动队输送了一批批高水平的优秀后备体育人才。&&&&女子投掷是南通市的“拳头”项目之一,南通籍著名教练王寿阳先后培养了周天华、朱美玲、倪燕、储春霞等国内外有名的选手,并于1994年5月成立了全国女子投掷项目的“人才基地”,南通女子投掷项目在训练水平上快步跃上了新台阶。1996年,“人才基地”培养的运动员在全国各级比赛中,共获6金8银8铜;在世界中学生和亚洲青年田径锦标赛中,一下子摘得8金1银;作为江苏惟一入选国家青年田径队的钱春华在第六届亚洲青年田径锦标赛上,荣登女子铅球冠军的领奖台;同年,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第五届太平洋世界中学生运动会上,严小明等4人衔金而归,取得了7金1银的佳绩,金牌数超过国家田径代表队金牌总数的一半。正是这些优秀的教练员培养出了一批同样优秀的运动员。到1996年,“人才基地”先后向国家队输送了周天华、甄文华、严小明、龚健、黄群众、王艳、储春霞等8名优秀运动员。目前,南通市区体育运动学校(包括分校)、儿童业余体校共有教练员38名,其中高级教练5名、中级教练16名、初级教练17名,均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最近,南通6县(市)的教育部门又各拿出两所重点小学来办小学体育班,在县重点中学开设体育班与之衔接。这样,南通市参加业余训练的运动员正向低年级发展,以适应选拔后备人才的需要。通州市每年由体委和教育局联合召开的“选材运动会”已形成特色。全市50多个乡镇中,每个乡镇至少有一两名身高或适合某一运动项目的“优苗”参加“选材运动会”。自1993年以来,通州市共向南通市少年体校输送近50名“优苗”,向江苏省体工队输送11人,其中有3人入选国家田径队。此外,南通市体育局还逐步在各层次学校中,根据科学选材标准,选择有潜力、有希望的后备人才加以培养,形成了一体化的选材机制。同时,在育材上逐步建立起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的“一条龙”培养体系,从而有效保证了优秀后备人才及时得到发现、培养并及时向高一级运动队输送。  3&&奥林匹克情深  10人获42次世界冠军,体育成了南通市的“名牌产品”,原国家体委领导称该市是“世界冠军摇篮”  蓬勃发展的群体活动为南通的竞技体育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全市99所有着良好体育传统的学校每年都有大量人才被输送到各级体校、体院和优秀运动队,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高水平的优秀体育人才。一代又一代的南通人为体育事业付出了心血和汗水,经历了无数次失利的痛苦和回忆,也赢得了一次又一次成功的喜悦。&&&&著名世界冠军林莉、赵剑华、葛菲、吴健秋、张洁云、殷勤、李菊和黄旭以及两破世界纪录的自行车运动员周玲美、投掷运动员周天华等均生长于狼山脚下(南通著名风景点)。著名教练员张雄、黄益冲、沈昌杰、金海泉、卜文田等亦将青春年华奉献于濠河之滨(南通著名的风景河流)。此外,体操选手黄旭、田径小将储春霞、王艳、秦蕾,排球选手邱爱华、游泳健将张强等纷纷崭露头角……&&&&人们最难忘记的,是日至8月12日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在出征的运动员名单中,第一次出现了南通人的名字,他就是南通籍击剑运动员储石生。他参加了这届奥运会的男子花剑比赛,取得了花剑团体第7名和花剑个人第15名的成绩。这个成绩现在看来似乎不算好,但当时却是中国男子击剑在国际赛场上的最好成绩。此后,连续四届奥运会,南通先后又有16人逐鹿奥运赛场,4人成为奥运冠军,他们分别获得了金牌5枚、银牌3枚、铜牌1枚。&&&&“金花”林莉是中国游泳队惟一一位连续参加三届奥运会的运动员,也是南通市第一位获得奥运冠军的运动员。她第一次参加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仅获得了女子200米和400米个人混合泳的第7名。4年后,她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以2分11秒65的成绩打破了由原东德选手格韦尼格尔保持了11年之久的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世界纪录,并获得冠军。在女子400米个人混合泳的比赛中,她虽以O.63秒负于匈牙利选手艾盖尔塞吉杰,但仍打破了该项目的奥运会纪录。同时,她还以2分2秒85的成绩打破了女子200米蛙泳的亚洲纪录,创单个运动员连夺一金两银的纪录,成为奥运会上的一颗耀眼的新星。但功成名就的林莉没有激流勇退。4年后,26岁的她,为了给“如何延长运动员的运动生命”课题寻找答案、提供例证,她又以中国游泳队年龄最大的女运动员身份参加了亚特兰大第26届奥运会。这次虽然她仅得了一块铜牌,但同样震动了世界泳坛,向世人昭示了南通人超越自我的奥林匹克精神。&&&&20世纪80年代,世界羽坛“四大天王”之一的赵剑华退役之前正赶上羽毛球被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他带着伤痛,雄心勃勃地踏上了巴塞罗那的征途,想为中国、为南通人在奥运赛场上争金夺银。然而,这位“末代天王”却兵败巴塞罗那,在1/4决赛中输给了素有“牛皮糖”之称的印尼选手蔡祥林。赛后,赵剑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并不惧怕失败,奥运金牌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但我却在追求它的过程中失去了它。所以,没有什么失败比这次更痛心。”家乡父老在为他惋惜的同时,更敬佩他的拼搏精神和顽强斗志。他给家乡人民、给祖国带来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奥林匹克精神!&&&&4年后,他的小师妹、南通籍羽毛球运动员葛菲,与无锡姑娘顾俊一路过关斩将,决赛时以两个15:5的比分击败对手,为中国羽毛球队夺得了首枚羽毛球金牌。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再次出征的葛菲与顾俊又以同样的比分战胜了队友,蝉联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双打冠军,成为中国羽坛第一个蝉联奥运会冠军的运动员。&&&&在葛菲夺得金牌之后,南通籍运动员李菊与队友王楠合作,又在悉尼奥运会上夺得了乒乓球女子双打冠军。之后,李菊又与王楠争夺女子乒乓球单打冠军。冠军只有一个。她输了,而王楠却哭了。对这场精彩绝伦的决赛,世界多家媒体进行了这样的报道:“这场比赛,造就了两个胜利者———王楠当之无愧,李菊也输得壮烈。”也是在悉尼奥运会上,南通籍体操运动员黄旭与队友们在不利的形势下奋勇拼搏,摘取了体操男团冠军。&&&&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包含着生命和个性的张扬,包含着精神的重塑和解放,包括着对英雄内涵的不断深化和对英雄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南通人对此有着切身的体会。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赵剑华惜败;在悉尼奥运会上葛菲在混双比赛中输给了荷兰的一对无名小将;飞车女将周玲美参加巴塞罗那奥运会时无奈改项,虽说取得了该项目的全国最好成绩,却与奖牌无缘;“亚洲第一剑客”贾桂华两度出征奥运,未能披金挂银……然而,他们同样是奥运的骄子,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还有“金牌教头”张雄、击剑教练沈昌杰,以及更多默默奉献的启蒙教练、含辛茹苦的运动员家长……他们为奥运在幕后辛勤耕耘。每次,南通市委、市政府和南通人民都以最高的礼仪欢迎奥运健儿的凯旋;而每次,被鲜花簇拥的奥运健儿讲得更多的是祖国,是家乡,是许许多多的幕后英雄。&&&&据不完全统计,自1981年以来,南通籍运动员共有10人获42人次世界冠军,其中奥运会冠军4人,3人4次破世界纪录。原国家体委领导称南通市是“世界冠军的摇篮”。南通体育成了南通市的“拳头产品”,也成为我国的“名牌产品”。&&&&巴塞罗那奥运会之后,为了更好地弘扬奥运精神,落实“奥运争光计划”,南通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强培养奥运后备人才的决定》,专门设立了南通市培养后备人才奖励基金。&&&&北京申奥成功后,南通人更加感到了肩上的重任。体育局长王振建不无感慨地说:申奥成功之后我们面临的就是办奥运,这对我们体育人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按照运动员成长的规律,7年后有机会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现在在基层。作为基层的体育工作者,我们将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按照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更加重视体教结合,发展全民健身、业余体育运动;进一步做好竞技体育、业余训练等工作,努力为省队和国家队输送更多更好的后备人才。&&&&周通生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大喜事,这标志着中国这个人口大国在体育大国的行列中又迈出了一大步;作为“世界冠军摇篮”的南通应该好好珍惜这样难得的机遇,发扬奥运精神,加快南通的发展。&&&&南通人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看到更多的南通健儿站在领奖台上。&&&&&&&&感谢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南通市体育局为本版报道提供了宝贵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江苏省体教结合现场会在南通市召开
&&&&《人民日报 . 华东新闻》 (日第四版)
主页 & 人民日报 . 华东新闻 & 第四版 专版
镜像:     
京ICP证000006号
人 民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股票/基金&
“冠军摇篮”为什么这么牛?
  篮球赛现场。  围棋赛。  射箭训练。  参加2010中国青少年棒球联赛华南赛区厦门分赛区比赛。  乒乓球赛。  象棋赛。  篮球活动。  思明区中小学生校际足球冬训联赛。  孩子们的跆拳道训练有模有样。  本版图/思明区教育局提供  今天,思明区2014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将举行,这场看似普通的赛事却引起很多人的兴趣。  思明的教育水平已经声名远扬,不过,您或许不知道,在学校体育界,思明区也很牛,奥运举重冠军林清峰、蹦床世界冠军叶帅等一批运动员的冠军道路,都是从思明的学校出发的。因此,“能文能武”的思明区学校值得关注。  冠军之路  近些年,思明区诞生了多位全国和世界冠军。他们通过少体校输送到省市的专业团队,从而走上冠军之路。  林清峰:男子举重奥运冠军  人物名片:2012年伦敦奥运会69公斤级举重比赛中,以总成绩344公斤(抓举157公斤、挺举187公斤)夺得冠军。  在思明成长之路:林清峰在文安小学读书时,思明区少体校田径教练薛菁芳对其进行训练时,觉得他适合举重训练,于是将他推荐给自己哥哥、当时市体育运动学校举重队薛元挺教练。  叶帅:男子蹦床世界冠军  人物名片:2009年在世界蹦床锦标赛获得网上团体第一名,这是中国蹦床在此比赛中夺得的历史上第一个个人网上项目世界冠军;2011年全国蹦床锦标赛男子团体第一名;2013年参加全运会获得男子蹦床团体冠军。  在思明成长之路:来自嘉滨小学,开始练习体操,后来学跳水,1998年才开始学习蹦床。  陈露:女子蹦床亚洲冠军  人物名片:2012年亚洲青少年锦标赛获女子蹦床冠军,第十二届亚洲青年体操锦标赛获蹦床女子网上个人冠军。  在思明成长之路:来自湖明小学,后者是厦门市唯一的蹦床传统校,当时陈露班上有3名同学练蹦床,另外2名先后放弃了,陈露坚持了下来。  冰:自由泳“游”进伦敦奥运  人物名片:伦敦奥运女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赛第4名。  在思明成长之路:土生土长的厦门人,小学就读公园小学,在厦门一中上了一年初中后,加盟深圳体工队,专心游泳。  戴慧丽:花式击剑全国冠军  人物名片:2010年在亚运会中获得铜牌,2013年第12届辽宁全运会女子花式击剑个人赛获得金牌。  在思明成长之路: 就读思北小学,后被输送到厦门体工队。  本报记者 佘峥 通讯员 黄丽虹  思明学校的体育有多牛?最牛的当然是它有奥运冠军―思明区输送的运动员,经过专业队训练,最终获得伦敦奥运会冠军。  从近的说,思明区也有料―在刚刚结束的福建省第十五届运动会上,思明区又获得全省总分第一,这已是思明区连续四届获得“全省第一”,而这个“四连冠”,有超七成的成绩是中小学生贡献的。省运会四年一届,是福建省水平最高、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运动会。  在厦门各区教育的“大班”里,思明区怎么成为“学习成绩又好,体育又很棒”的“同学”?  “尖子生”这样锻炼  “走训制”有特色,少体校送教上门  思明区“土产”的奥运冠军,或是世锦赛冠军,都是从思明区“走训制”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中,走上世界比赛舞台的。  思明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简称“思明区少体校”)校长张亚南说,传统的体校训练模式是“集训制”、“集中制”,即把运动员召集在一起,一起训练,一起住宿。而“走训制”顾名思义,采用的是“走读”方法,训练在一起,训练完了,就各自回家。  很显然,“集训制”成效最显著,不过,它也有缺陷,例如对学生文化的影响。张亚南说,“走训制”的好处是在保证学生学习不被影响的前提下,又可以接受系统的专业业余训练,走的就是将体育、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  思明区的“走训制”实行送教上门―每天下午,少体校派出教练到68所学校的训练点,开展系统训练,包括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等16个项目。  这种体教结合被证明是找到了学习和训练的平衡点,首先通过家长这关―参加运动队训练的孩子,即使无法或是不愿继续“深造”,也能跟得上学习进度,因此,它保证了“兵源”。  “走训制”最终也得到学校的支持―某种角度看,学校是“名利双收”:学生参加比赛有获奖,都算学校的。  张亚南说,我们毫无怨言,反正都是思明区的荣誉,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搞好体育。  应该说,思明区少体校是辉煌的思明学校体育的幕后英雄。绝大多数从厦门思明走到世界体育竞赛舞台上的运动员,伯乐都是少体校的老师。不过,少体校老师们说,我们不是为了培养冠军―你根本不知道谁最后会拿世界冠军,所以,你不能想太多,只能埋头苦干。  思明区教育局局长说,这是思明区基层体育教练的画像―看不到很远,那么小的孩子出成绩都需要一定年份,有的教练甚至一辈子都培养不出一个冠军。但是,他们没有放弃任何一个希望。  “普通生”这样锻炼  专属“健身房”全年无休免费开放  每天下午放学后,位于前埔一里的思明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简称“中心”)开始热闹起来,各个场馆满是运动的学生,他们并不是运动员,而是前去进行体育锻炼的普通学生。  如果说“走训制”为的是拔尖体育人才,那么,活动中心则是思明区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策略。2012年4月,思明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正式开放,有五层楼高,包括室内棋牌、台球、跆拳道、乒乓球、羽毛球、器械等场馆,还有室外足球、篮球、轮滑、健身路径等场地。  这个被称为思明区中小学生专属“健身房”,全年无休,向学生免费开放,学生由学校统一办卡,凭卡在网上预约,只要有位置,就可前往运动。截至目前,中心已经发放3千多张卡,有3.7万人次的中小学生到过中心锻炼。  张越说,学校体育工作还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帮助他们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从而健康工作五十年。  建全国首个青少年奥运活动中心  今年六月,国家体育总局中华体育基金会领导突然“空降”思明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带队人是原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中华体育基金会名誉理事长袁伟民。考察很快结出硕果:中华体育基金会要资助思明区建设一个奥运体验馆,使之成为全国第一个“中华奥林匹克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它也将和思明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一起成为一个样板,向全国推广。  思明区少体校办公室主任林浩说,奥运体验馆之所以能落户思明区,是因为基金会认为,“中心”充分地体现了公益性,体教结合的模式又能为青少年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思明区透露,青少年奥运体验馆建设已经在进行中,预计明年3月完成。所谓“体验馆”,就是要让青少年通过各种游戏来体验奥运的各种运动,从而了解运动知识,领悟奥运文化和精神。  林浩说,体育锻炼绝不轻松,但是,一旦你学会了坚持、不服输等精神,那么,所有的付出都会是快乐的,这就是体育精神和文化。  奥运体验馆也只是思明区正在建设的体育文化“六个一”工程之一,除此之外,体能测试室、体育视觉识别系统、体育文化传播系统、体育志愿者队伍、体育文化节等,都将陆续在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成投入使用。  链接  特教学生获得  世界特奥会银牌  思明学校体育劲旅,也有特教学生的身影―思明区特教学生在福建省特奥运动成绩也是名列前茅。2007年至今,这个区特奥运动员参加世界特奥会及全国、省特奥会比赛,共获金牌98枚、银牌27枚、铜牌14枚,其中2007年10月参加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夏季特奥会2名运动员参赛,获2银1铜成绩。  思明区学校  特色体育项目概览  有16个特色体育项目,五年来输送到国家队有8人、输送到省队有24人、输送到市队有423人。  这16个特色项目分别是:田径,游泳,体操,蹦床,跆拳道,击剑,射击,射箭,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棒球,棋类。  体育成绩单  (年)(部分)  &&国家级比赛成绩:  2014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冠军杯赛总决赛小学组团体一等奖  2011年全国重点学校射箭锦标赛成绩获得男子团体第一、女子团体第一  2010年“杯”全国少年乙组羽毛球赛获得12岁女子团体第一名  “李宁杯”全国少年体操比赛男子乙组团体(9岁组)第一名  &&省赛成绩:  2014年参加福建省运动会获得1785分的总成绩,取得连续三届区县市排名总分第一名。  福建省少年儿童游泳传统校比赛男、女团体总分14连冠  连续5年福建省少年儿童体操比赛男、女团体总分第一名  连续5年福建省少年儿童蹦床比赛男、女团体总分第一名  年福建省传统学校足球锦标赛获得第一名,2012年福建省中小学生足球联赛初中组第一名,2013年福建“阳光体育”足球进校园国家级、省级布局市足球比赛第一名  2009年福建省青少年射箭锦标赛男子丙组团体赛第一名  2009年福建省重点体育传统校羽毛球赛男子团体、女子团体第一名,2012年福建省中小学生羽毛球联赛(团体赛)男子乙组第一  2010年福建省少儿国际象棋锦标赛女子团体、男子团体第一名,2012年福建省中小学生围棋锦标赛男子团体、女子团体第一名  2012年福建省中小学生乒乓球联赛(团体赛)男子甲组、男子乙组第一名
(责任编辑:HN666)
10/20 14:06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中国第一军事门户网站 | &>&&>&
谁在为“奥运冠军摇篮”遮丑?
曾经培养出刘璇、李小鹏等奥运冠军的湖南省体操运动学校近日爆出丑闻:该校校长刘智强及副校长曾嵘涉嫌性侵多名女童。体操名校校长性侵女童,不仅是体育界的丑闻 ,更是教育
曾经培养出刘璇、李小鹏等奥运冠军的湖南省体操运动学校近日爆出丑闻:该校校长刘智强及副校长曾嵘涉嫌性侵多名女童。来 自 西 陆 军 事 体操名校校长性侵女童,不仅是体育界的丑闻 ,更是教育界的丑闻 。不管培养出多少体操名宿,不管荣获多少奥运金牌,在这种丑闻面前,所有的光环都黯然失色。近年来,践踏良知底线和法治底线的性侵女童行为,一次次挑衅了民众的承受底线。体操名校校长性侵女童事件,再次深深刺痛了人们的神经。这是国内体育学校首次被爆出类似丑闻 ,但直觉告诉我们,这很可能不是最后一次。曝光丑闻是鞭挞兽行、严惩犯罪的前提,但让人遗憾的是,丑闻曝光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媒体调查显示,从2012年至2013年10月案发,刘智强、曾嵘至少猥亵6名女童,从案发到提起公诉再到退回补充侦查,又过去近半年时间,尽管丑闻缠身,但相关报道并未见光。“涉及当地强势体育项目,湖南方面对此严格保密。”知情人士透露的这个信息让人愤怒,却不难理解。丑闻一旦曝光,必将影响体操名校、体操大省的形象,领导脸上挂不住,各方利益也势必受损。为了“奥运冠军摇篮”的形象,为了心照不宣的金钱利益 ,为了某些人的乌纱帽,一桩天大的丑闻就这样被遮盖了这么久。如果不是遭举报,恐怕这桩丑闻还不为外界知晓。“涉及未成年人,而且社会影响也不好”,公安机关的这种说法难以服众,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与民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并不矛盾,至于社会影响,恐怕再没有什么比遮丑更损形象的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封闭管理式学校存在的性侵漏洞。没有监控和证人,来自管理人员的性侵行为更隐蔽,学生的证言容易成孤证,且女童年幼防性侵意识差。同时,训练期间肢体接触难以避免,如何界定正常接触和性侵犯也是法律层面上的难题。目前,该案已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期待有更多证人能够站出来,为受害女童作证,让无耻的兽行受到法律的惩治。相关新闻详见本报今日A26版(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标签:奥运冠军丑闻女童
本栏目最新文章
俄罗斯前所未有地在中西部地区举行军备检查,虽如普京...
热门关键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冠军的摇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