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哲学上所说的对立是指范畴

中西方哲学史的发展及其价值观差异
> 中西方哲学史的发展及其价值观差异
中西方哲学史的发展及其价值观差异
编辑:张莉
  在东方埃及和巴比伦的影响下,文化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西方哲学史在这里开始了它的第一个发展时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的一篇探究中西方哲学史的发展及价值观差异探究的,欢迎阅读借鉴。
  摘要:价值观是帮助人们辨别好与坏、美与丑、正确与错误、真实与虚假等的标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规范价值观念,这种差异是导致中西方思想沟通困难,从而产生误解和冲突的主要因素。认识和掌握跨文化差异对世界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西方哲学史 中西方价值观 差异
  一、西方哲学史的发展
  公元前 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史。它可分为 4个时期:①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 ②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 ③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 ④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
  (一)、古希腊哲学时期的流派及其代表和思想
  古希腊哲学也称古希腊罗马哲学。公元前 6世纪的希腊奴隶社会经济比较发达,在东方埃及和巴比伦的影响下,文化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西方哲学史在这里开始了它的第一个发展时期。古希腊哲学从神话传说中产生以后,首先集中于对宇宙本原的探讨,最早有米利都学派,以后有毕达哥拉和毕达哥拉学派、赫拉克利特、爱利亚学派和原子论者,一般称之为自然哲学。 流派:
  (1) 米利都学派。代表及其思想:泰勒斯,他认为万物之源为水,水生万物,万物又复归于水。另一代表人物阿那克西曼德主张万物本源是&无限&,一切生于无限复归于无限,而无限本身既不能创造又不能消灭。
  (2) 毕达哥拉和毕达哥拉学派。代表及其思想:毕达哥拉,他提出了灵魂轮回说和数的和谐说。
  (3) 赫拉克利特。代表及其思想:赫拉克利特,他借用毕达哥拉斯&和谐&的概念,认为在对立与冲突的背后有某种程度的和谐,而协调本身并不是引人注目的。他认为冲突使世界充满生气。他的主要的思想有:①永恒的活火 &这个有秩序的宇宙对万物都是相同的,它既不是神也不是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 赫拉克里特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按一定尺度燃烧,一定尺度熄灭。& ②万物皆流 &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③逻各斯说: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是永远变动的,而这种变动是按照一定的尺度和规律进行的。④对立统一:原始的统一是不断地活动和变化的,永不停止。它的创造是毁灭,毁灭是创造。一种东西变成另外一种东西,比如火变成水,火就消失在新的存在形式中。每一种东西都这样变成它的对立面,因此每一种东西都是对立性质的统一。
  (4)爱利亚学派。代表及其思想:克塞诺芬尼是他们的先驱,巴门尼德是爱利亚学派的奠基人和领袖,芝诺和麦里棱则起着I卫、修正和发展巴门尼德的理论的作用。 克塞诺芬尼提出&神&是不动的&一&,巴门尼德则由此概括出&存在&是不动的&一&,认为具体的事物是虚伪的,唯有抽象的&存在&才是真实的。芝诺提出一系列论证来维护巴门尼德的观点。麦里梭修正和发展巴门尼德的某些观点,认为&存在&是无限的和不能创造的。
  (5)原子论者。代表及其思想:留基波和德谟克里特,他们相信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在物理上&&而不是在几何上&&是不可分的;原子之间存在着虚空;原子是不可毁灭的;原子曾经永远是,而且将继续永远是,在运动着的。原子的数目是无限的,甚至于原子的种类也是无限的,不同只在于形状和大小。 公元前 5世纪,古希腊哲学的兴趣由研究自然转移到研究人。智者的主要代表普罗泰戈拉、高尔吉亚就是这样。在他们看来,自然哲学时期的各派学说都失之于独断。他们一般不相信有真正的存在和客观真理。普罗泰戈拉认为一切都同样的真,是非善恶都是相对于人的感觉而言的,他们的思想是相对主义的。高尔吉亚认为一切都同样的假,他的思想属于怀疑论。
  苏格拉底和智者一样,也是集中研究人的哲学家,他同样轻视对自然的研究,反对未经批评的独断,但他与智者相反,主张有客观真理、认识事物是可能的。他认为真正的知识就是从具体的道德行为中寻求各种道德的普遍定义,而寻求定义的方法就是论辩诘难。他的论辩诘难的方法是辩证法的最早来源。 公元前 4世纪,古希腊哲学进入系统化时期,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认为理念在感官事物之外,普遍在个别之外,这就在本体论上分裂了思维与存在、普遍与个别的关系。亚里士多德要在理念和感官事物、普遍与个别之间建立起联系,认为这种联系的关键就是有目的的发展,发展是由潜能到现实的转化。 从公元前322年亚里士多德死后约800年期间,希腊文化逐渐与罗马文化相结合。纯粹的希腊哲学渐成过去。这800年的前期,主要哲学流派有伊壁鸠鲁学派、斯多阿学派和怀疑论。
  伊壁鸠鲁学派。代表及其思想: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伊壁鸠鲁派宣扬无神论,认为人死魂灭,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同时提倡寻求快乐和幸福。但他们所主张的快乐决非肉欲物质享受之乐,而是排除情感困扰后的心灵宁静之乐。卢克莱修认为物质的存在是永恒的,提出了&无物能由无中生,无物能归于无&的唯物主义观点。反对神创论,认为宇宙是无限的,有其自然发展的过程,人们只要懂得了自然现象发生的真正原因,宗教偏见便可消失。承认世界的可知性,认为感觉是事物流射出来的影像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结果,是一切认识的基础和来源,驳斥了怀疑论。认为幸福在于摆脱对神和死亡的恐惧,得到精神的安宁和心情的恬静。
  (二)中世纪哲学时期的流派及其代表和思想
  5~11世纪初是中世纪哲学的早期。 新柏拉图主义。代表人物是波爱修和爱留根纳,波爱修认为&种&与&属&是头脑在感觉的基础上加工的结果,共相存在于事物之中,而它本身却是非物质性的;解释了基督教神学中&三位一体&和神的存在等教义。爱留根纳他主张&否定的神学&,与正统的基督教神学观相左;认为统一的普遍的整体是最真实的,反之,愈是多样性的东西则愈不全面因而也愈不真实。11~14世纪初,是中世纪哲学的中期,即经院哲学的全盛期。 经院哲学。代表及其思想:安瑟尔谟、罗瑟林和托马斯?阿奎那 经院哲学集中于唯名论与实在论之争,这是由古希腊哲学中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关于重普遍概念与重个别事物的思想分歧发展而来的。实在论以安瑟尔谟为代表,受柏拉图理念论的影响,主张只有普遍是真实的,普遍先于个别而独立存在;唯名论以罗瑟林为代表,受亚里士多德的以个别事物为第一实体的思想影响,主张只有个别的东西有实在性,个别先于普遍,普遍不过是名称。托马斯&阿奎那,他明确主张哲学服务于神学,反对阿拉伯先进哲学家提出的&二重真理&说;他区分了理性和信仰,但又力图加以调和;他认为启示高于理性,哲学以理性解释上帝,不能与宗教信仰相矛盾。
  14~15世纪中,是中世纪哲学的末期 由于罗马教会的衰微、自然科学的发展,亚里士多德哲学中重经验事实的本来面目逐步被认识,人们厌弃教会曲解了亚里士多德,于是正统的经院哲学日趋没落,哲学日益脱离神学。在这个时期以前,12世纪的阿拉伯着名哲学家伊本&路西德已提出了反对正统经院哲学的思想。他崇敬亚里士多德,甚至具有比亚里士多德更多的唯物主义思想。他提倡&二重真理&说,否认真主干预世界,主张自然事物受因果必然性支配。13世纪,伊本&路西德的学说盛行,形成了所谓&阿威罗伊主义&的思潮,其最大代表是在巴黎大学任教的布拉邦的西格尔。此外,在这个时期中,唯名论和渊源于新柏拉图主义的神秘主义异端思想也重新盛行,个人自由的思想抬头。这个时期的唯名论代表人物是R.培根、J.邓斯&司各特、奥康的威廉,神秘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神学家M.J.埃克哈特
  (三)近代哲学时期的流派及其代表和思想
  近代哲学是由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哲学。
  (1)文艺复兴时期哲学 由中世纪到近代的过渡期,即15~16世纪的所谓&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自我觉醒的时代。人们的思想从空幻的彼岸世界回到了现实的此岸,从清净的僧院走到了纷扰的尘世,从而发展了自然,也发现了人自身。追求科学知识,要求个性解放,反对宗教桎梏,这是当时人们的一般精神面貌。自然和人成了当时思想界所研究的中心课题。在这一研究的过程中,形成了人文主义和自然哲学两股互相联系而又有一定区别的思潮。 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它研究古代文化和各种哲学流派,是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为核心的反封建、反神学的新文化运动。人文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柏拉图派的希腊人普莱索、贝沙里扬和意大利人M.费奇诺,亚里士多德派的P.彭波那齐 自然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库萨的尼古拉、B.特莱西奥和G.布鲁诺。尼古拉从当时自然科学的材料出发,在近代哲学史上第一个提出了对立面一致的原理。他把多样性的统一归结为对立面的统一,认为只有对立的统一才是最高的真理。他还明确主张,要把握对立面的一致,需要经过三个相辅相成的阶段,即&感性&、&知性&和&理性&的阶段。
  (2)中期近代哲学 17~18世纪末,是近代哲学的中期。这个时期,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出现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现实世界成了可以由人类把握的对象,哲学的兴趣集中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等问题上。真正的近代哲学也就 是从这里开始的。 这时期主要哲学派有经验论和唯物论,经验论的代表人物是培根、T.霍布斯、J.洛克、G.巴克莱和D.休谟,唯理论的代表人物是R.笛卡尔、B.斯宾诺莎、G.W.莱布尼茨和C.沃尔夫。 培根是近代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第一个代表,他把经验当做统一思维与存在的关键,在近代哲学史上第一个提出思维的主体&人&应该主动干扰自然,使之服务于人类。
  笛卡尔是近代唯理论的第一个代表。他排斥一切外在权威,把人的思维当作哲学的开端。他的&天赋观念&说,主张单凭思维中的普遍性概念即可把握最高真理;他的怀疑一切的主张,就是清除成见,完全运用思维以达到客观真理。他提出的&我思故我在&的所谓最可靠的原理,把思维和存在直接地统一起来。 斯宾诺莎是唯物主义者和唯理论者。他认为多样性的个别事物不过是唯一实体的变形,只有实体有独立自存性,个别事物只有通过唯一实体才能得到认识和说明。 洛克发展了唯物主义的经验论,他尖锐地驳斥了笛卡尔唯心主义的&天赋观念&说,提出了自己的白板说,不过他也强调人们能从感觉经验中抽象出普遍性的概念。洛克是温和的唯名论者,认为感觉中的个别东西是第一位的。
  莱布尼茨是唯心主义的唯理论者,他站在笛卡尔的立场上,针锋相对地反对洛克的唯物主义的经验论。他说洛克的体系和亚里士多德关系密切,他自己的体系和柏拉图接近。他也重视普遍性概念,是&天赋观念&说的拥护者,不过与笛卡尔略有区别。在本体论方面,他表述了普遍与个别、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的看法,认为万物的实体是&单子&,&单子&虽然彼此不能相互作用,但由于&前定和谐&而联系在一个统一体即神之中。 巴克莱是唯心主义的经验论者。他提出&存在就是被感知&,认为世界上除了感知的主体即精神实体和被感知的知觉&观念&之外,什么也没有。他主张极端的唯名论,不同意洛克的&概念论&,认为抽象概念既无客观实在性,也不能存在于人心中。
  休谟也是唯心主义的经验论者。他认为真实存在的只有知觉,经验由知觉构成,知觉以外的东西都是不可知的,因此,一切玄学问题都不可能成立。休谟以自己的不可知论和怀疑论完全否定了统一性和普遍性的东西,把多样性和个别性当成了最高原则。 17~18世纪的经验论与唯理论的争论包含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无神论与宗教的斗争,但只是到18世纪的法国哲学,才出现公开的唯物主义与无神论。J.O. de拉美特里公开宣布,唯物主义是唯一的真理;D.狄德罗还拒绝承认上帝的存在。18世纪法国哲学不是一些纯理论性的东西,而是同政治伦理思想紧密结合在一起的。18世纪法国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孟德斯鸠、J.-J.卢梭和百科全书派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拉美特利、C.A.爱尔维修、狄德罗、P.-H.D.霍尔巴赫。百科全书派的唯物主义是当时法国哲学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以前机械唯物主义的最完善的形式。其思想来源,一是笛卡尔的唯物主义思想成分,一是洛克的唯物主义的经验论。法国唯物主义者明确主张只有物质实体,认为思维不过是物质的属性,这在解决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问题上比过去大大前进了一步。他们都取消了洛克的&内省&经验,认为经验的唯一来源是感觉,他们一般是唯物主义的感觉论者。他们用因果必然性解释一切,完全排斥偶然性,把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认为&人也不过是一架机器&。
  (四)德国古典哲学
  自18世纪末的康德哲学起,近代哲学进入了它的晚期。 这个时期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们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运用辩证法总结前人的思想,特别是总结唯理论与经验论之争,创立了以康德、G.W.F.黑格尔为主要代表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 康德 他继承和发展了西方哲学史上关于认识过程的三分法,用&感性&、&知性&、&理性&三个环节构成了他的整个认识论体系。他结合休谟和莱布尼茨 -沃尔夫学派的思想,主张知识既要有感觉经验的内容,又要有普遍性、必然性的形式。他认为,作为感觉经验外部来源的&物自体&是不可认识的,对知识起主导作用的是作为人类普遍意识的&自我&的&综合作用&。&自我&靠自己的&综合作用&把多样性的东西统一于普遍性、必然性之下,从而构成科学知识;他认为,人心的综合决不满足于此种统一,人心还具有比&知性&更高的&理性&阶段,&理性&要求超出有条件的知识、经验的范围之外,以达到无条件的最高统一体即理念。
  康德认为,&知性&的概念范畴总是非此即彼的,只能应用于多样性的事物,若用它们去规定超经验的最高统一体──世界整体,则必然出现&二律背反&。 黑格尔是集德国唯心主义之大成的哲学家。他创立了西方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第一个系统地、自觉地阐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成为马克思主义以前辩证法高级形态的最大代表。 黑格尔认为,多样性的东西,彼此分离对立的东西,都不是最真实的,只有普遍性、统一性才是最真实的。黑格尔认为只有精神性的东西才具有普遍性、统一性,单纯物质性的东西不可能有普遍性、统一性,因而也没有真实的存在。脱离精神无真实性和脱离统一无真实性,这两条原则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最真实的无所不包的整体既是&绝对精神&,又是对立的统一。在他看来,逻辑理念不脱离自然和人类精神,思维不脱离存在,但逻辑理念是自然和人类精神的灵魂的根本,思维是存在的灵魂和根本,而自然则不过是逻辑理念的外部表现。至于人类精神乃是自然发展中所预想的目标的完成,是逻辑理念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又是最具体的、最现实的,也是最高的阶段。因而,关于人类精神的学问是最高的学问。精神的特点是自由,在这里,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统一,没有异己的东西限制自己。整个自然界的发展就是趋向于这种统一和自由的过程,这就是人类精神出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之所在。不过他根据具体同一体的思想,认为自由必须与必然相结合,个人必须与社会整体相结合。他认为最高统一体可以凭思维加以认识,而且必须经过漫长曲折的道路。他把这条道路不仅分为&感性&、&知性&、&理性&三阶段,而且又把它们细分为一些较小的阶段。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个代表是唯物主义哲学家L.费尔巴哈。他认为,自然界是唯一实在的;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肉体与灵魂的统一;自然、现实是可以被人认识的,思维从存在而来,思维可以达到存在。
  (五)现代哲学
  从19世纪40年代起,西方哲学史进入了现代哲学的发展时期。 19世纪30~60年代形成了以&A.И.赫尔岑、Н.г.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主要代表的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在以往哲学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9世纪40年代和后半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以及它在欧洲的传播和发展时期。20世纪,马克思主义 哲学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迅速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的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逐渐产生了其他的哲学派别,如实证主义、唯意志论、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等等,这些哲学流派总称为&现代西方哲学&。这是西方哲学史中现代哲学发展的另一个侧面。
  二、中国哲学史的发展
  中国哲学大约萌芽于殷、周之际,成形于春秋末期,战国时代已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它的发展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截至1949年,大体可分为: ①奴隶制及其向封建制转变时期的哲学; ②封建制时期的哲学; ③从封建制经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时期的哲学。前两段称为中国古代哲学,后一段称为中国近代哲学。
  (一)先秦时期的哲学 主要是围绕天人、古今、知行、名实等问题展开的。
  1天道观 主要围绕天是否本原的问题进行论辩,故称天道观。 周公提出了 &天命靡常&、&敬德& &保民&的观点,认为天命以人之是否有德为转移。春秋末年的哲学家孔子很少谈论天道,但肯定天命。孔子提出&两端&和&过犹不及&,表现了一定的辩证观点。战国初墨子反对孔子的天命,而宣扬天志。老子第一个明确否认天是最高主宰,提出了天地起源的学说,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道&,而不是天。他宣称道&先天地生&、为&万物之宗&,又讲&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观点,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观点。战国末年,荀子肯定&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学说;韩非继承了荀子的思想,吸取了老子的辩证法,改造了老子关于道的范畴。
  2人道观 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人生和为人之道的观点。相对天道观而言,称为人道观。 周公开始提出以德配天,承认&敬德&与&天&的一致性。他&制礼作乐&以规范人的社会关系。孔子也很重视人道,说&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他认为人类生活的最高原则是仁,即&爱人&,提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把仁与礼看作是统一的,认为礼体现仁,说&克己复礼为仁&,&人而不仁,如礼何?&墨子也讲仁,认为仁的实际涵义是&兼爱&,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孔子主张由己推人,由近及远,他讲的仁是差等之爱;墨家则讲&爱无差等&。老子反对以仁为最高道德,主张以&无为&、&抱朴&为人生的最高准则。 孟子大力宣扬孔子关于仁的学说,提出&仁义礼智&的德目体系,又把仁义礼智与人的本性联系起来,认为人的本性中含有仁义礼智的萌芽,称之为&四端&。他宣称四端是人所以区别于禽兽的地方。荀子反对孟子的性善论(见性善),提出性恶论(见性恶),认为人之所以为人者,并不在于人性本善,而在于对生物本性的改造。庄子宣扬老子的无为思想,强调&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追求所谓&逍遥&的精神境界,企图脱离纷争的社会现实,得到虚幻的自我陶醉。荀子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强调改造自然的重要。
  3古今观 即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历史观,探讨人类社会生活的起源与历史变迁的问题。春秋以前的历史观以天命史观为基本形式,认为天降生了下民,又授命君主来统治,君主能否&顺天应人&是社会兴衰治乱的根本。这种历史观,还没有从天命论中分化出来。周公认为自然环境的变迁会造成经济财用的困乏,以此预言西周将亡,提出了历史演变的新见解。孔子考察了夏、商、周三代之礼,肯定其间因袭与损益的关系,认为&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注重历史变化造成的礼制变化。孟子断言&天下之生民久矣,一治一乱&,认为历史是治乱转化的过程,并着重于肯定先王之道的普遍性。荀子主张&法后王&,也承认先王后王有一贯之道,说&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儒家承认历史的相对变化,但比较强调古今之间的继承关系。墨家主张&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肯定学习历史经验的重要。老子、庄子歌颂太古的原始社会,以为今不如昔。法家与儒墨道诸家不同,强调古今之变。商鞅认为历史是变化的,&上世亲亲而爱私。中世上贤而悦仁,下世贵贵而尊官&。韩非更断言&古今异俗,新故异备&;&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法家所讲古今的具体差异未必符合实际情况,但宣扬历史进化的观点,有重要意义。
  4知识论 中国古典哲学中的认识论,又称知行观,探讨人的知识来源,认识过程和求知方法。 孔子创办私学,提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关于求知问题,他虽然承认&生而知之者上也&,但强调&学而知之&,肯定多见多闻的重要,兼重&学&与&思&,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具有一定的唯物主义倾向。墨子提出了判断言论是非的标准问题,认为&言必有三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之利&,从过去的历史经验、当时人民的感觉经验以及实际运用的效果来确定言论的是非。孟子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强调思维的价值,区别了&耳目之官&与 &心之官&的不同职能, 认为&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老子区别了&为学&与&为道&,提倡无知,但强调识道。宣称&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否定感性经验对识道的作用。老子又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认识方法,要求排除感情欲望对于认识的干扰。后期墨家在《墨经》中提出了关于知识的精湛学说,他们把知识分为三种,即&闻知&、&说知&、&亲知&。认为闻知是通过传授得来的知识,说知是由推论得来的知识, 亲知是从直接经验中得到的知识, 三者不可偏废,肯定了认识过程不同阶段的作用。《管子》书中提出&所知&与&所以知&的认识范畴,提倡&静因之道&的认识方法,也发展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荀子比较详细地讨论了知识来源与认识方法的问题,既肯定认识来源于感官经验,又肯定思维的能动作用,提出&虚壹而静&的认识方法,强调&解蔽&的必要。
  5名实观 先秦哲学中,关于名称与现实、概念与实在之间关系的观点。它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对于认识论、政治、 伦理与逻辑思想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主张&正名&,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他区别不同名的不同意义,强调名实相符。言行一致,要求名与言&无所苟&。墨子则主张&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认为如果只会念诵事物的名称而对于实际事物不能正确选取,那是没有价值的。老子提出名的相对性问题,说&名可名,非常名&,&道常无名&,认为道作为最高本原是难以用名和言表达清楚的。庄子更发展了老子的观点,强调&大道不称&,但又说&名者,实之宾也&,认为实是产生名的根本。惠施的&历物之意&十个命题,主要论述事物的异同关系,强调异同的相对性,也与名实问题有关。公孙龙肯定名是实的称谓,又提出&指物&之说,论辩抽象概念与具体实物的关系,主张&白马非马&和&离坚白&。所谓&白马非马&是说&白马&的具体概念不同于&马&的一般概念。公孙龙论名实关系,有唯物主义倾向,但又宣称&物莫非指&,把实物归结为概念,又陷入了唯心主义。荀子认为在社会大变动中,因&名守慢&而&奇辞起,名实乱&,强调正名的重要性。他提出&制名以指实&、&约定俗成&的原则,坚持实同则名同,实异则名异,并依据事物客观属性的联系与区别,将名分为&大共名&、&大别名&、&小别名&,认为共中有共,别中有别,推至不能再&共之&、&别之&为止,以此为&制名之枢要&。他分析了名实乱的三种情况,即以名乱名,以实乱名,以名乱实,称为&三惑&。
  (二)封建时期的哲学 这个时期可分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四个阶段。
  1、秦汉时期的哲学 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些依托黄帝的着作,其内容是对老子思想的发展与改造,并吸收了法家思想,形成黄老之学。黄老主张清静无为。后来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逐渐成为统治思想。而科学的进步、王充等人的反正统派哲学思想的出现以及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建立,使哲学思想呈现出复杂的新局面。汉代哲学思想主要是围绕天人关系、宇宙形成、形神关系、古今变迁等问题展开的。
  (1)天人关系 董仲舒以儒学为宗,吸收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神学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宣称天是百神之大君。认为人本于天;天人相类,人副天数,天人相互感应;&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天也会以灾异&谴告&人。王充在《论衡》中举起&疾虚妄&的旗帜,系统分析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各种迷信。他以&天道自然&的观点反驳&天地故生人&的神学目的论,指出天地生人生物都是自然而然的,天没有意志也没有情感。天道无为,&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随行而应人&。
  (2)宇宙生成 王充认为人与万物都是天地生成的,天地是无意识的物质性实体,天地万物&俱禀元气&,元气是天地万物的根本。汉末经学家何休说:&元者气也,无形以起,有形以分。&汉代宇宙生成论大都把&元气&作为重要范畴,或说起源于虚空,但以元气为天地生成的前提;或直接归本于元气。
  (3)形神关系 《管子》书中有精气学说,认为人的精神作用来源于天的精气,说&天出其精,地出其形&。荀子提出&形具而神生&的命题。汉代思想家进一步讨论了形神关系。桓谭提出烛火之喻,说&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认为形神关系犹如烛与火的关系,火不能离烛而独存,神也不能离形而不灭。王充发展了桓谭的观点,以比较充足的理由证明&人死不为鬼&,主要论据是:&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能为精气者血脉也,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
  (4)古今之变 司马迁提出&通古今之变&,把它作为哲学思想应解决的重要问题。董仲舒认为历史本质上是不变化的,虽然形式上按&黑、白、赤&三统循环变迁,周而 复始,但&王者有改制之名,无易道之实&。实际上他把王朝的更替归结为&天意&,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王充反对复古主义,提出今胜于古、汉高于周的观点,认为历史的发展有必然性,&昌衰兴废皆天时也&。他试图探索国家兴衰治乱的经济根源,指出:&让生于有余,争起于不足。谷足食多,礼义之心生;礼丰义重,平安之基立矣。&但是王充对于&时数&的理解包含有宿命论的因素。东汉末,仲长统否认君权神授,认为任何王朝都有其由盛至衰、至灭的过程,把这视为历史演变的&大数&。他对挽救当时的危机持悲观态度,把希望寄托于大乱过后的&来世圣人&。
  (5)人性学说 孔子讲&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强调性善,告子称&性无善无不善也&,荀子讲&性恶&。董仲舒提出&性三品&说,认为&性者,天质之朴也&,&其生之自然之资,谓之性。性者,质也&,把人性看成人的自然资质。但他认为与性相联系的还有情,人有性情如同天有阴阳一样,性倾向于善而情倾向于恶,性与情的对立是&受命于天&。他主张养性以制情,用&教化&来&成性&,以&法度&来&防欲(情)&,辨&义利&以&养其心&。他把人性分为三等:性胜情而必为善的为&圣人之性&;情胜性而必为恶的为&斗筲之性&;性与情不相胜而可以善与不善的为&中民之性&。他的养性制情主张,主要是对&中民之性&说的。扬雄认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强调后天的修养,主张按照仁义礼智信的封建道德标准来修养善性。王充认为:人性禀受于元气,&禀气有厚薄,故性有善恶也&。至善至恶的人性一般是不可改变的,&中人之性,在所习焉。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教育与环境对中人的个性形成与改造有积极作用。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
  (1)有无 玄学创始于何晏、王弼。何晏、王弼祖述老子,强调有生于无,认为&有之为有,恃无以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西晋时期,裴着《崇有论》,反对&贵无&思想。他否认无能生有,认为原始的有是自生的;自生之物,以有为体。裴指出,如贵无贱有,必至于&遗制&、&忘礼&, 社会秩序就无法维持。他肯定作为物质存在的&有&是根本的。郭象凭借向秀的《庄子注》&述而广之&,写成自己的《庄子注》,提出关于有无问题的新观点。与裴相似,郭象也否认&有生于无&,认为&造物者无主而物各自造&。但裴肯定&始生者自生&,郭象则把&物各自生&说为 &独化&,认为一切都 &独化于玄冥之境&。
  (2)名教与自然 魏晋玄学从有无问题的争论引申出所谓 &名教与自然& 之辩。王弼把名教与自然的关系纳入他的&以无为本&的哲学体系,认为&自然&和&无&、&名教&与&有&具有相同的意义,人的自然本性是本,名教是末,二者并不矛盾。名教是自然的必然反映,应当顺其自然。嵇康、阮籍强调名教与自然的对立,认为名教不符合人的自然本性,是束缚人性的绳索。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对封建的纲常名教有所否定。
  (3)向秀 &以儒道为一&,努力调和自然和名教的矛盾。郭象则进一步抹煞自然与名教的区别,认为名教即自然,自然即名教,二者本是一回事。他认为事物存在的状态都是自然的、合理的,社会上的君臣上下、等级贵贱、仁义礼法,都是&天理自然&,遵守名教也就是顺随自然。郭象有圣人&游外冥内&之说,认为&游外&是崇名教,&冥内&是任自然,二者&外内相冥&,则名教与自然合为一体。
  (4)言意 《易传》曾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这本来指易卦的象、辞、义理而言。王弼加以引申,提出:&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王弼&忘言&、&忘象&之说,强调把握义理的精神实质,而不拘泥于言辞,对提高理论思维水平有积极意义。但他把&言&、&象&仅仅作为得&意&的手段,没有充分注意&言&、&象& 对深化认识的作用。西晋时欧阳建著《言尽意论》,认为&名&是用来指&物&的,&言&是用来明&理&的,&理得于心,非言不畅;物定于彼,非名不辨&。名与物、言与理的关系如同响与声、影与形的关系一样,是彼此一致的,所以言能尽意。 (5)、形神 晋代僧人慧远说:神&感物而非物,故物化而不灭。&道教与佛教不同,主张炼形养神,修行成仙,长生不死。葛洪提出:&有因无而生焉,形须神而立焉。&寇谦之、陶弘景亦持类似观点,都致力于炼丹与医药,以求形神俱得超化,达到形不朽而神不灭的境界。范缜著《神灭论》,提出形质神用说,从根本上否定了神不灭。他说:&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是则形称其质,神言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质是实体,用是作用,他认为作用是不可能脱离实体而独立存在的。
  (四)隋唐时期的哲学
  这一时期的哲学突出探讨了如下问题:心性、理事 隋唐时代,国家统一,寺院经济高度发达,佛教进入鼎盛阶段,佛教理论的发展出现了不同的教派。一些富有哲学思想的宗派,着重通过阐发心性问题,否定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劝导人们加强主观修持,以达到成佛境界。佛教各派理论纷纭繁杂,归结起来约可分为:介绍印度佛学的唯识宗,中国化的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
  (1)唯识宗
  由玄奘及其门人窥基创立,着重介绍并宣传印度佛教的唯识学说。特点是强调境不离识,认为感觉或意识的对象不能脱离感觉或意识而独立存在;强调凡夫只有转识成智,才能成佛。
  (2)天台宗、华严宗及禅宗
  天台宗继承并融通了印度大乘佛教的思想,认为事物现象都由因缘和合而生,是空无,是假名,了解空假即是中道。它重视心的作用,认为千差万别、包罗万有的三千世界都存在于意念活动的瞬间,名为&一念三千&;还认为心可以从空、假、中三个方面来看待事物现象,称&一心三观&。空、假、中三层道理相即相通,互不妨碍,谓之&三谛圆融&。实际上坚持事物现象为心所现的唯心主义。华严宗以&法性&为现象的本原,认为它不依条件的改变而变化,并且认为现象的本性和现象的外相圆融无碍,同为真心所现。由此又提出&理&、&事&两个基本哲学范畴。事指万事万物,理指统摄一切事物的本体。因为理是事的本体,事是理的显现,两者是统一的和互不妨碍的,所以谓之&理事无碍&。千差万别的事物都是同一本体的体现,所以事与事也互相交融,谓之&事事无碍&。华严宗虽然也有一些辩证法,但最终陷入唯心主义的诡辩。禅宗的创始人慧能以心净自悟为立论的哲学基础,说:&人性本净,为妄念故,盖覆真如,离妄念,本性净&,&若识本心,即是解脱&。这就是见性成佛的顿悟说。慧能提倡成佛的简易法门,使佛教禅宗在唐代后期广泛流行起来。
  (3)道统与法统
  唐代中期,韩愈为了对抗佛教,著《原道》,提出了儒家道统说,谓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依次相传,孟子之后,道统中断,结果使佛老学说统治了人们的头脑。韩愈认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就是恢复和发扬儒家的&道统&。所谓&道&,即仁义道德,他在《原道》中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韩愈认为,只有儒家&道统&才是正统,是封建社会唯一合法的思想。
  (4)天人关系
  柳宗元明确提出,天无意识,不能&赏功而罚祸&。谈到天地起源问题时,他认为,&上下未形&之时,&惟元气存&。刘禹锡提出&天与人交相胜&的学说,认为强者制服弱者是自然规律;建立礼义法制,赏善罚恶,是社会准则。刘禹锡初步论述了自然规律与社会准则的区别。他的结论是&天与人不相预&,天不能&预乎治乱&;人不能&预乎寒暑&,反驳了天人感应的迷信。
  (五)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
  宋元明清时期最主要的哲学范畴是气、理、心。张载、王安石、罗钦顺、王廷相、王夫之、戴震以气为最高范畴:程颢、程颐、朱熹及其弟子以理为最高范畴;陆九渊、王守仁及其弟子以心为最高范畴。以气为世界本原的是唯物主义,以理为世界本原的是客观唯心主义,以心为世界本原的是主观唯心主义。此外还有注重功利的学派,主要代表是陈亮、叶、颜元、戴震等,他们强调&事功&,&实用&,是反理学的思想家。 宋元明清哲学是以理学为特征的。理学思潮兴起于北宋中期,南宋时有了进一步发展,元、明、清时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清代中叶逐渐衰落。 这一时期的哲学,除了理学外,还有其他潮流。各学派之间既有对立和斗争,又有相互影响和渗透,主要是围绕理气、心性、知行、两一、古今等问题展开的。
  (1)理气、道器问题
  &气&、&器&指物质存在,&理&、&道&指客观规律,气、器是理、道的物质基础,理、道是气、器的运动规律。 张载以&气&为最高范畴建立哲学体系。王安石以&元气&为体,以&冲气&为用。程颢、程颐以&理&为最高范畴建立哲学体系。朱熹兼采张、程,以理为第一本原、气为第二本原,形成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明代罗钦顺、王廷相对程朱理学有所批判, 强调&理在气中&。明清之际的王夫之以及后来的戴震都肯定气是第一性的,理不能脱离气而独立存在。周敦颐在其《太极图说》中提出了天地万物生成演化的图式,对后世发生了重大影响。他以无极为世界的最高本原,认为&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阴阳相互作用而生五行,阴阳五行生成万物,人是万物中最灵者。无极指无形无象,太极指最高最大。邵雍也从易学入手, 建立其哲学体系。提出&道为天地之本, 天地为万物之本&。又说 &道为太极&、&心为太极&,把心与道统一起来。 张载以 &气& 的变化说明世界的万事万象。他在《正蒙》中批判了道家&有生于无&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佛教否认客观世界的主观唯心主义,提出&太虚即气&的观点,肯定&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把气看成是物质性的客观存在,认为气具有&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即运动变化的功能;气的聚散变化过程谓之道;还认为气的变化有一定法则,称之为&理&。理是&物之理&,&理不在人皆在物&。张载哲学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性质。 程颢提出&天者理也& 的命题,指出&道& 与&器& 的区别, 承认二者的统一关系。程颐严格区分&形而上&与&形而下&,认为&气&是&形而下& 的,不是世界的最高本原;&理&或&道&是&形而上&的,是天地万物的最后根据。朱熹更明确地说:&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他认为从形而上下的关系来说,应说&理是本&。朱熹又宣扬&理在事先&、&理在物先&,肯定理对于客观事物的第一性。
  罗钦顺对程朱理学提出了批评,肯定理在气中,指出:&盖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认为气有动静、往来、阖辟、升降的变化,形成万物万事,气的运动变化有一定秩序,这就是理。理不是气外的另一个实体。与罗钦顺同时的王廷相肯定气是唯一的实体,认为&天内外皆气,地中亦气,物虚实皆气,通极上下,造化之实体也&。他提出&理载于气&的命题,反对&理可离气而论&的观点。程朱强调&万物一理&,而王廷相认为&天地之间,一气生生,而常而变、万有不齐,故气一则理一,气万则理万&,肯定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理。王廷相推崇张载之学,他的理气学说是张载哲学的进一步发展。王夫之把张载学说发展到了更高水平。他提出,&气者理之依也&,&气外更无虚托孤立之理也&,认为理依凭于气,不能脱离气而存在。王夫之还提出&天下惟器&的命题,说&天下惟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之&道之器&也&。他明确地把道归结为具体事物的规律,从属于客观事物。 清代颜元、戴震是反理学的思想家。颜元说&理气俱是天道&,认为理与气是道的不能分离的两个方面。戴震肯定张载以气化为道的观点,认为气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这就是理,就是道。他强调理是事物之间的区别,说&理者察之而几微,必区以别之名也&,&是故明理者明其区分也&,不承认超越一切事物的形而上的理。
  (2)心性、心物
  张载首先提出关于心性的学说,认为天地万物有统一的本性,此性就是变易,说&性与天道云者,易而已矣&。人禀受这统一的性,叫作&天地之性&;人由于身体结构而形成的性,叫作&气质之性&。张载认为人有性又有心,心的特点就是知觉,知觉是&内外之合&,即主体与客体的结合,是外物引起的,说&人本无心&,&因物为心&。张载又提出&心统性情&的命题,认为心包括性与情;从一方面说,心包括性,从另一方面说,性又是心的来源。程颐提出&性即理也& 的命题,认为性的内容是仁义礼智。他认为 &性之有形者谓之心&,心是性的具体化;心有体、用两个方面。 朱熹继承张、程的学说,也把性分为 &天地之性& 与&气质之性&。朱熹详细论述了心与性的关系,认为心之&体&是性,心之&用&是情;有理有气然后有心;心是人的知觉,&有知觉谓之心&;心的存在有待于气,&理与气合,便能知觉&。他否认心即理,认为心与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心中有性,性才是理,所以说心中含具万理,&理具于心&。 陆九渊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认为心性非二,心即是性,性即是理,所以心亦是理。他进一步推论说:宇宙只是一理,而此理即在吾心之中,所以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他还认为,仁义礼智之心即是本心,主张&发明本心&。 明代王守仁继承陆氏学说,更强调&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否认客观世界与客观规律,宣扬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王夫之说:&气质之性者,犹言气质中之性也。&颜元强调&非气质无以为性,非气质无以见性&。戴震还提出关于性的新定义,说&性者,血气心知本乎阴阳五行,人物莫不区别焉是也&,认为性的内容就是血气心知。他既不承认程、朱所谓&性即理&,也不承认陆、王所谓&心即理&,而认为理是外在的、客观的,存在于事物之中,不存在于心中;但 心具有认识作用,能辨识客观事物中的理。他说&理义在事情之条分缕析,接于我之心知,能辨之而悦之&。
  (3)闻见、知行
  张载论知,分别了见闻之知与德性所知。认为见闻之知是&耳目内外之合&,是关于事物的认识;&德性所知&是&合内外于耳目之外&,是关于天道的认识。他没有直接谈到知行问题,而是强调认识与道德的联系;强调&德性所知&来自道德修养,否定德性所知与见闻之知的联系,陷入神秘的直觉主义。程颐论求知方法,强调格物,说&今人欲致知,须要格物。物不必谓事物然后谓之物也,自一身之中,至万物之理,但理会得多,相次自然豁然有觉处&。认为只要研究了自己身心和天地万物之理,就能觉悟最高本原之理了。程颐着重讨论了知行关系,认为行&须以知为本。知之深则行之必至&,主张知先行后。朱熹继程颐后,也认为致知方法在于&即物而穷其理&,&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然后&一旦豁然贯通&,就达到最高认识了。朱熹注意了知行的关系,认为知在行先。他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陆九渊认为&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能反省内求,此&理&自然明白起来。陆九渊也主张知先行后说。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说,强调知行不是二事,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又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实际上是抹煞知与行的界限,以知为行。王夫之批评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论,认为&其所谓知者非知,而行者非行也&,是&销行以为知&。他指出:知行&相资以互用&,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赖。二者之中,行是基础,&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以得行之效也&。他肯定行先知后。
  (4)两一、变化
  张载提出&一物两体& 说,认为气是对立的统一体。由于对立,所以产生变化;由于统一,所以变化神妙不测。他还认为,由对立统一引起的变化有两种形式,一是显着的,称之为变;一是细微的,称之为化。变与化相互转化,构成事物的发展过程。程颢强调&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又说:&必有对待,生生之本也。&肯定对立是变化的根源。程颐强调&物极必返,其理须如此。有生便有死,有始便有终&。认为事物的发展,达到一定限度,必然转向反面。朱熹更提出&一中有对&之说,认为东西、上下、寒暑、昼夜、生死,&皆是相反而相对&。&一便对二,形而上便对形而下。然就一言之,一中又自有对。且如眼前一物,便有背有面,有上有下,有内有外,二又各自为对。&他所说的一中之对即是内在矛盾。王夫之以&大辨&与&至密&说明一切对立面的相互关系,认为对立面一定是有根本区别的,可谓&大辨&;二者又是密切联系的,可谓&至密&。他又指出,&两端&的统一是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并非另有一个统一体把两者结合起来,&非合两而以一为之纽也&。
  (5)古今、理势
  朱熹认为秦汉以后,&千五百年之间,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于天地之间&。陈亮则认为&汉唐之君,本领非不宏大开阔,故能以其国与天地并立&。 明代王廷相提出&道有变化&的新观点。他指出,道是气中之道,&气有变化,是道有变化&。他举例说:&揖让之后为放伐,放伐之后为篡夺,井田坏而阡陌成,封建罢而郡县设,行于前者不能行于后,宜于众古者不能宜于今。&认为道是因时而变的,肯定了古今制度变化的必然性。王夫之也肯定道是随时代而改 变的,说&洪荒无揖让之道,唐虞无吊伐之道,汉唐无今日之道,则今日无他年之道者多矣&。他认为,历史的发展过程有其必然的趋势和内在的规律。他提出理与势统一的观点,认为&势之顺者即理之当然者已&,&只在势之必然处见理&。肯定了历史规律即在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中。
  (六)中国近代哲学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哲学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是中国近代哲学的酝酿准备时期,主要以龚自珍、魏源、洪秀全、郑观应等人的哲学思想为代表。 在戊戌维新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谭嗣同、严复等人都比较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哲学思想,标志着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哲学开始形成。后来,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章太炎等人适应民主革命的需要,把资产阶级哲学推进了一步。孙中山的以进化论为特征的哲学思想,达到了较高水平。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来的一批激进民主主义者如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启发下,先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从此,中国近代哲学史的发展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逐渐传播、发展起来,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即毛泽东哲学思想。它的产生是中国历史上的哲学革命,为正确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同时,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如J.杜威等人的实用主义、E.马赫的实证主义、B.A.W.罗素等人的新实在论,H.柏格森的生命哲学、A.叔本华的唯意志论、F.W.尼采的超人哲学等等,也陆续传入中国。一些人构造了&唯生论&、&力行哲学&; 自然观 谭嗣同则用&以太&代替气的本原地位。严复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于&质、力相推&演化而成的。章太炎早年也重视西方的自然科学,后来接受了佛学影响,认为&此天然界本非自有,待见识要求而有&。孙中山比较自觉地把自己的自然观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他在《孙文学说》里指出:&元始之初,太极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哲学
  20世纪30~40年代,一些学者把中国传统的唯心主义与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结合起来,提出了所谓&新理学&、&新唯识论&等哲学体系。有的则运用现代的方法在逻辑学、认识论等领域进行新的探索。哲学领域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发生了多次论战。其中最着名的有&问题与主义&的论战、&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社会主义&的论战等。马克思主义者内部也开展了反对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的斗争。
  三、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一)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中国传统哲学观是&天人合一&,指的是人对大自然的顺从和崇拜,并与大自然和谐统一。中国自古就有&以类合之,天人合一也&,而西方哲学观自古就倾向于把人与大自然对立起来,即&天人相分&,强调人与大自然抗争的力量。所以西方重个人主义、个性发展与自我表现。他们认为一个人有时达不到自己的目的,那不是天命,而是自己懒惰,缺乏斗争的精神。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必然导致集体主义取向、他人利益取向。人们宁可牺牲个人利益,也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事情常常克己守道,先人后己。同时做事 情不愿得罪人,觉得&人言可畏&,为了&面子&和&脸面&,为了人际关系的和谐,有时甚至说假话,言行不一,表里不一。西方人从古至今倾向于把宇宙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天人相分,二者对立。西方人对&原罪&的自我意识使他们为赎罪而不屈不挠地征服自然,改造自我,从而得到神力,达到神人合一。西方人的&天人相分&必然导致个人主义取向。所以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极端崇拜个人主义、个性展现和自我发展。&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这两种不同的宇宙观和价值观在构造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民族性格方面几乎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交际行为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 个体与群体
  在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的个体主义或个人主义和中华文化的群体主义或集体主义形成鲜明的对比。个人主义意味着对自由、对差异的追求。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潜力的发挥、个人目标的实现及个人利益的追求。个体本位的意识是西方文化最深层的内核,具有最高的价值。西方文化把&个体主义&比作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个人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维护自己的权益,才能在社会上立足。个性在西方文化中是极其重要的价值观念,个人潜能的发展、个人的志趣爱好及个人权利等常常是至高无上的。这也可能就是为什么美国人强调外在的、个人的、权利的、功利的东西,而且好斗、崇尚竞争的缘故。天人和一必然导致群体取向,就如同天人相分势必导致个人主义取向一样。中华文化注重群体关系的和谐、群体目标的统一和群体利益的维护。特别是忠孝一体的泛家族主义决定了中国传统的社会道德和价值取向, 如:&在家者孝于亲&、&在朝者忠于君&。虽然中国古代是私有制,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依然强调集体主义,以维护整体利益为宗旨。中华文化强调个体包含在整体之中,整体利益是每个个体所围绕的核心及追求的共同目标。古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手段,目的是为了实现&家&、&国&、&天下&的和谐,追求整体的利益,可以看出古人以家、国、天下利益为重的群体价值取向。 无论是中国的群体价值观,还是西方的个体主义价值观,都在其各自文化中的交际行为方面充分表现出来,都为其不同的民族性格的塑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交际行为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是本民族价值观的真实写照,而价值观又是自己民族性格的基石。
  (三)权威和平等
  中国是崇尚权威的国家,在中国下级服从上级、下属要按领导指示或意图办事、尊敬长辈、教育孩子首先是要听话等,这些都是服从权威的表现。崇尚权威是与中国的内陆文化和儒家思想直接相关的。农业文化是以家庭为基础,靠血缘来维系,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形成的人际关系呈等级性,人际交往中重关系的价值取向。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和&礼&,就是人一方面要自立,另一方面要助人。&礼&是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主张克制自己,从而达到仁,也就使社会达到和合。孔子的&礼&就是&伦理&,强调的是辈份等级差别。&仁&主张的人际关系的准则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五伦&思想。孔子提出&克己复礼&,&礼仪&是指交际准则,即&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即做事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中国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谦卑,人们称自己的房子为&寒舍&,就连皇帝也以&寡人&自谦。因此中国人忠顺、容忍、重义、守信、谦恭、敬老尊师,人际和谐,社会有序。但是中国人也因此抑制个人欲望,限制人的发展,思想保守,人 们缺少开拓进取精神。 平等思想在美国深入人心,美国的家庭提倡平等,而不是等级,把孩子看作成年人来对待,尊重其人格,孩子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孩子可以自己作出抉择。美国人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平等地对待别人,也希望自己受到平等的对待,在生活中人们不看重家世背景,更注重本人的能力。 平等的价值观是以海洋文化的契约关系为基础,在西方古代哲学和宗教的影响下形成的。海洋文化使人们在从事商业活动中,交易双方按自己的意愿进行交易,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也只在有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达成交易,才最终达成 契约。基督教主张众人平等,甚至要爱自己的敌人,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强调个性解放、个性自由,这些都为人人平等奠定了基础。
  (四)从人际关系看中西方价值观念
  人际关系是通过交际实现和完成的,但实现某种关系的交际方式会因文化不同而有所区别。用中国文化的交友方式来与美国人交朋友显然是行不通的。中西方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主要差异: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偏向于&感情型&,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是差序格局,与其对应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五伦&不仅构成人们普遍遵守的道德标准,而且成为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这种在家庭成员、亲朋好友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使人们相互依存、相互满足,包括情感在内的各种需求;在公务处理上,公私不分、个人情感关系和公共关系混淆,是典型的情感型人际关系模式。西方社会的人际关系则偏向于&工具型&。在人际关系中,人人平等。父母和子女都是平等的,可以直呼其名,可以相互竞争。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很少顾及人情、面子,人们常常是公事公办,不讲情面。人们的交往原则:利己、对抗、竞争、平等、独立、求异、求新、自由、自助、直截爽快、注重隐私等。在资源或物质分配方面人们也不会&人情为一线,日后好相见&,这种关系惯常以&公平交易&为准则。人们按法则办事,即是亲朋好友也是&人&和&事&两清,公私分明。但这并不是说西方人一点不讲人情,他们也广交朋友,对人热情周到,但他们不像中国人那样感情用事,常常把人情当作交易的手段。西方文化中这种理智、逻辑超过感情的人际交往形式是典型的工具型人际关系模式。
  总之,中国的价值观更注重群体意识,追求&利他&的精神;西方人更注重个体意识,偏向&利己&的思想。价值观是蕴涵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的, 因此不同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特有的价值取向,且这种取向一旦形成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改变的。但是,价值观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人们总习惯于用本文化的价值观念进行思考判断,排他文化的价值观念往往会导致社会与社会之间的隔离及跨文化交际的失败。随着现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和中国在世界的崛起,认识和掌握中西方的跨文化价值观差异,对避免和解决交际中的冲突,以及促进民族间的融合,有着相当重大的意义。
  戴春花. 从哲学角度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考试周刊》2008年 第52期 百度百科
下页更精彩:1
中西方哲学史的发展及其价值观差异相关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哲学范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