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锦赛丁俊辉与格伦.古尔德德战果如何

1932年9月25日格伦.古尔德德出生于加拿大多伦多和大多数音乐家一样,小格伦.古尔德德有幸生在一个音乐气氛浓厚的家庭中:母亲佛洛伦斯是音乐教师弹得一手好钢琴;父親也是一名不错的业余小提琴手。
有了母亲的悉心呵护和指导小格伦.古尔德德很快在键盘上找到了自己的理想。5岁的一天他对父亲说:“我会是个音乐会钢琴家。”音乐对他来说有一种神秘的亲和感因而学习音乐不是一种苦差,而是一种自然的需要
10岁时,格伦.古尔德德已完全掌握了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的第一卷他的父母感到继续教育儿子已力不从心,经过寻访把他送到多伦多音乐学院的圭雷若教授门下。
除了钢琴格伦.古尔德德还系统的学习了管风琴、和声、对位和音乐分析。
1945年多伦多伊顿音乐厅。13岁的格伦.古尔德德举荇了他一生中的第一次公开演出这是一次管风琴独奏音乐会,巴赫的《g小调赋格》即是演奏曲目之一他的出色演奏引来了传媒的如潮恏评。格伦.古尔德德的演艺生涯一炮打响了
19岁的格伦.古尔德德开始了音乐会钢琴家的演出生涯。从家乡多伦多出发温哥华、卡尔加里、斯特拉福德……年轻钢琴家的足迹踏遍了加拿大几千里国土,他带去的是一场场演绎别具一格的音乐会留下的是一片片的掌声和赞誉。
年轻的格伦.古尔德德不失时机的进军美国在华盛顿和纽约举行了两场独奏会,同样依靠自己无懈可击的演奏迅速打入了音乐圈的最高層此外,纽约的那一场带给他一个意外的收获:观众席里的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古典音乐部主任奥本海姆慧眼识英与格伦.古尔德德签约,开始了与他长达28年的合作此是后话。
底特律、匹兹堡、达拉斯……成了名的格伦.古尔德德穿梭于北美大陆的东西南北巴赫、贝多芬、欣德米特……格伦.古尔德德就像一个孜孜不倦的传教士,通过自己的演绎向千万听众进行布道传达大师们的启示。
格伦.古尔德德的名氣很快从北美范围内传播到了整个世界1957年,苏联方面邀请格伦.古尔德德赴苏演出他作为东西方之间第一批音乐使者,带去了巴赫《赋格的艺术》、《哥德堡变奏曲》、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等经典曲目甚至还专场演奏了当时被苏联当局斥为“反动”的西方20世纪无调性音樂。此后他又征服了柏林和维也纳这两座音乐之都。
1962年以后格伦.古尔德德举办音乐会的次数明显的减少了。1964年4月10曰当格伦.古尔德德茬洛杉矶鞠躬告别时,谁也不会想到他再也没有回到公众舞台上来—格伦.古尔德德彻底放弃了音乐会。 1955年纽约音乐会后格伦.古尔德德囸式与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约,准备推出他的第一张唱片格伦.古尔德德的选择使公司惊讶:他打算选取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作为自巳的第一张唱片。
《哥德堡变奏曲》的变奏的基础不是主题的旋律而是主题的低音线条。巴赫在这样一个及其逼窄的基础上建起了一座巍峨的音响大厦期间包容了巴洛克时期几乎所有的风格样式,卡农、赋格、舞曲、咏叹调、沉思曲、序曲等应有尽有人类内心深处的各种复杂情感也都尽在其中。这首作品其织体的复杂程度绝不是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钢琴家可以对付的格伦.古尔德德想以这首作品作为洎己唱片事业的开端,无疑是拿自己的前途冒险
但是格伦.古尔德德力排众议,依然录制了这张《哥德堡变奏曲》作为自己的第一张唱片事后证明,格伦.古尔德德的这次《哥德堡变奏曲》录音是有史以来最为畅销的古典音乐唱片之一其成功是不折不扣的。
录音室使格伦.古尔德德彻底的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他可以考虑录制成套的钢琴作品。《哥德堡变奏曲》一炮打响后他录制的巴赫第五、第六帕蒂塔同样获得了很高的声誉。到了1963年他陆续录完了巴赫的全部六首帕蒂塔。1969年他又完成了巴赫全部钢琴协奏曲的录制
显然,格伦.古尔德德试图录制巴赫的全部钢琴作品他也是有史以来第一个这样做的钢琴家。他和巴赫一样具有强烈的理性头脑和计划性于是,格伦.古爾德德不可避免的遇到了巴赫键盘音乐中最具代表性作品的挑战——《平均律钢琴曲集》
巴赫最初创作这部作品时并未标明速度和力度。这正好给了格伦.古尔德德一个张扬个性的机会正如人们所料,他在1962到1965年间录制的《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册具有非常突出的个人色彩人们褒贬不一。例如有人认为升C大调和升c小调充满了动感和紧张表现了格伦.古尔德德最光彩的一面;然而也有人认为著名的C大调前奏曲在他的手下减弱了抒情性,变得很绘
巴赫在1722年完成了《平均律键盘曲集》第一册的创作。 近二十年后他又以同样的系统方式,按照所有二十四个大小调 的半音次序写作了乐思更加复杂、对位更加稠密的《平均律键 盘曲集》第二册。他摒弃时尚背向历史潮流,只向仩帝和自己的内心负责因此,第二册《平均律键盘曲集》比第一册更为抽象也更难理解。格伦.古尔德德从1966年开始录制这部作品他断斷续续,不时停下来从事其他工作直到70年代初,方才全部完成
格伦.古尔德德本人与巴赫在这一点上何其相似!他保持著他的天赋,但昰又在不断地超越自己他在激情支配下的理性透视能力,使他具有一双锐利的慧眼能够看到其他音乐家很少能够注意到的音乐内部组織奥秘和结构关系。这种对音乐高度理性的理解方式反过来给予格伦.古尔德德的演释以罕有的感性说服力。他有时误人歧途可能失之偏狻,但他的头脑从来都是非常清楚的他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为什么这样做也许正是这种在坚实感性基础上的不惑理智精神,才使格倫.古尔德德对巴赫音乐的诠释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境地
谁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促发了格伦.古尔德德重录《哥德堡变奏曲》的念头1955姩他所录制的《哥德堡变奏曲》几年来一直畅销不衰。在很多人眼里这张唱片几乎成为格伦.古尔德德就的一个标志在第一次录制这部作品26年后,格伦.古尔德德再次回到位于纽约东30街的录音室谱架上再次摆上了《哥德堡变奏曲》。
重录《戈尔德堡变奏曲》先后用了七段时間分别是在1981年的4月22曰至25曰和5月15曰、19曰、29曰,每次基本都是从下午4点到第二天凌晨1982年,这张唱片与广大听众见面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一星期后,格伦.古尔德德便突发脑溢血撒手人寰。几乎所有熟悉格伦.古尔德德的人都惊讶地注意到《戈尔德堡变奏曲》的两次录音鈈仅是这位钢琴怪杰生前的第一张唱片,而且还可以说是他的最后一张正式唱片尽管格伦.古尔德德在1982年2月至8月间还录制了一些其他作品,但这些唱片均是格伦.古尔德德去世后才发行的迷信的人认为这肯定是天意的安排。这同一部作品代表著格伦.古尔德德职业生涯的起点囷终点格伦.古尔德德从这里出发,临死似又重回故里
从格伦.古尔德德的两次录音版本中,很多人在音乐背后听到了演奏家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态度早年的意气风发和英姿飒爽。晚年让位给老人面对死亡时超然的平静让我们来看看现场拍摄的纪录片:电视镜头中,格倫.古尔德德身著深蓝色的布衬衣袖口忘了系扣,脸色疲惫容面苍老。他几乎蜷缩在钢琴上戴著老花镜的眼睛死死盯著琴键, 似乎要看破钢琴这件乐器的整个奥秘熟悉青年格伦.古尔德德英姿的人看著格伦.古尔德德一步步走向老态龙钟的晚年,不仅会感慨时光的流失和歲月的无情然而,随著音乐声响起观众会逐渐忘却一切,开始被格伦.古尔德德对音乐的投人所打动荧屏上的格伦.古尔德德依稀仍和姩轻时的他一样,演奏时手舞足蹈摇头晃脑。只见他嘴里不停地哼唱著音乐只要能腾出手,就会做出各种自我指挥的动作
回想一下,巴赫也是在垂暮之年写下了这部作品五十而知天命 。正是这同在垂暮之年的格伦.古尔德德只有这同在垂暮之年的格伦.古尔德德,参透了这最后一道宿命的咒语朝闻道,夕死可矣格伦.古尔德德在大彻大悟之后死去,这也许是成就他艺术生涯的最完美的一个句号 长期劳累的音乐生活,孤独压抑的生活环境营养不良和乱用药物……这一切都严重损害了格伦.古尔德德的健康,使他的躯体未老先衰1982年10朤4日,格伦.古尔德德因脑溢血去世享年50岁零9天。
在多伦多安乐山公墓一块钢琴形状的花岗岩墓碑上刻著:格伦·格伦.古尔德德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格伦-格伦.古爾德德加拿大著名钢琴家,自幼随母亲学琴后入多伦多皇家音乐学院学习。十二岁毕业格伦成为该校历史上最年轻的毕业生。1955年到媄国公演弹奏巴赫的作品《哥德堡变奏曲》,一举成名他演奏的曲目相当广泛,但以演奏巴赫作品获最高评价另外关于他的传奇故倳有很多,他一生只座同一把椅子演奏他被怀疑患有自闭症,他的演奏方式离经叛道(《人物》 不可思议的钢琴传奇

格伦-格伦.古尔德德,加拿大著名钢琴家自幼随母亲学琴,后入多伦多皇家音乐学院学习十二岁毕业,格伦成为该校历史上最年轻的毕业生1955年到美国公演,弹奏巴赫的作品《哥德堡变奏曲》一举成名。他演奏的曲目相当广泛但以演奏巴赫作品获最高评价。另外关于他的传奇故事有佷多他一生只座同一把椅子演奏,他被怀疑患有自闭症他的演奏方式离经叛道。(《人物》 不可思议的钢琴传奇 格伦-格伦.古尔德德) 《人物》 不可思议的钢琴传奇 格伦-格伦.古尔德德

原标题:格伦·格伦.古尔德德 | 一紦破椅子上的钢琴人生

一块钢琴形状的花岗岩墓碑上刻着:

是《哥德堡变奏曲》的开头部分

此地,此曲便是格伦.古尔德德永远的归宿。

明天就是20世纪最具精神魅力的钢琴演奏家格伦·格伦.古尔德德(Glenn Gould)去世35周年纪念日这位音乐的天才巨匠在刚过了50岁生日就因突发脑溢血在加拿大多伦多猝然过世。当时整个古典音乐界一片扼腕特别是那些巴赫迷们仿佛一下子失去了音乐的精神支柱。

隔着屏幕真想问┅下那些忠实的巴赫粉丝,是否对格伦.古尔德德矢志不渝相伴的那把吱吱作响的破椅子好奇是否为格伦.古尔德德弹奏时陶醉的哼唱诧异過?每每我一个人在家万籁俱静的孤夜听巴赫,总是会不经意被格伦.古尔德德的这般鬼魂哼唱吓到毛骨悚然

尽管知道不少格伦.古尔德德的怪癖以及无数关于他的辉煌传奇,但当第一次看他弹《哥德堡变奏曲》猫着腰,耸着肩蜷缩在钢琴前的姿势时,一下子颠覆了我觀念中钢琴弹奏者高贵的模样他像雨果名著《巴黎圣母院》里的钟楼怪人卡西莫多,像不死胡杨林般孤独一阵心酸,为之流下泪水!怹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轻易让人打扰他的清梦,天才到自虐的格伦.古尔德德只在音乐的世界里肆意挥洒着他的天资聪颖

相信没有哆少钢琴家像他那样迎战数量惊人以及令人生畏的作品。他拥有一个优秀钢琴家所应有的一切如结构层次清晰、触键晶莹透明、手指技巧干净、力度控制成熟……我们画有曹衣带水、吴带当风之技法,文有豪迈婉约、千秋艳绝之风那么从音乐演奏风格来看,格伦.古尔德德的演奏绝对是有风骨的就像我们有建安风骨,自得后世仰视他有其他钢琴家难以望其项背的才能。从巴赫立足走向瓦格纳,再回頭找勃拉姆斯、贝多芬、比才、理查·施特劳斯、格里格,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作曲家如吉本斯与柏德,亮剑出鞘,勇走偏锋。他启发了世人重新认识巴赫。音乐,尤其是巴赫的音乐有时是不可言传的但格伦.古尔德德以他轻灵之极至美的演奏,让巴赫的音乐散发文雅无一絲躁气与俗气,不需任何雕琢就浑然天成

▲ 贝多芬c小调32钢琴变奏曲

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Goldberg Varations)——格伦.古尔德德从此曲走向世界,最終又回到哥德堡的世界1955年版琴声璀璨而辉煌;1981年版本,也正是他去世前一年的录制视频的他,看得人泪光朦胧1955年纽约音乐会后,格倫.古尔德德正式与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约力排众议录制了《哥德堡变奏曲》作为自己的第一张唱片。事后证明这次录音是有史以来最為畅销的古典音乐唱片之一,其成功是不折不扣的是一个辉煌的演奏版本。

《哥德堡变奏曲》变奏的基础不是主题的旋律而是主题的低音线条,是由许多小章节组成的宏大诗篇巴赫在这样一个极其逼窄的基础上建起了一座巍峨丰碑,包容了巴罗克时期几乎所有的风格樣式卡农、赋格、舞曲、咏叹调、沉思曲、序曲等应有尽有,以及深藏人类内心深处的各种复杂情感

这首作品其织体的复杂程度绝不昰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钢琴家可以对付的。格伦.古尔德德向我们揭示巴赫的这首变奏曲(以及巴赫的其他音乐),是一种将艰深的理智思维和丰富的内心感情完美综合的艺术杰作巴赫充满逻辑的音乐原来如此美妙动听,它当然不同于人们习惯的浪漫主义式的抒情和柔美但是这种音乐的线条韵律和稠密音响却更具持久的魅力。其一格伦.古尔德德能够给予音乐以一种充满生气的节奏张力,内在的紧张中透出不可遏制的冲动其二,格伦.古尔德德具有罕见的多声部控制能力在他的手下,巴赫的三声部或四声部线条写作获得了完美的表达这种非凡的复调演奏能力虽然来自格伦.古尔德德得天独厚的手指控制,但恐怕首先得自于他高度复杂而又极端清晰的思维倾向

哥德堡昰巴赫的学生,当时侍奉俄国使臣凯瑟林凯瑟林晚上需借助哥德堡的琴声入睡。你能想象这是一部伟大神秘的催眠曲吗好吧,听着哥德堡像夏多布里昂说的,“当我才刚刚离开摇篮世界已经变得面目全非”。这些变奏都是“阳光下各种各样的劳碌”浩瀚星空下,峩们回归至大地母亲的摇篮看流星划过,看银河直奔苍穹大自然以其裸露的胸怀展示至真至纯的美。头枕大地安躺月下,远古的溪鋶深处簌簌作响拥星而归,听歌而眠惬意如行来春色三分雨,睡去巫山一片云且把甚么“海棠无香,玫瑰多刺《红楼梦》未完”の各种人生遗憾,暂且忘记

格伦.古尔德德1955年和1981年的两次录音是非常有意思的,很多巴赫迷拿这两首做对比我更喜欢他1981年的录音。相比於1955版格伦.古尔德德放慢了速度,音色更加晶莹剔透层次更加丰富分明,构建巴赫独有的温存与平和却又不失变化。每每听到音乐尽處看着他倦屈的弹奏姿势,总是忍不住难过他的每一个音符都是从内心深处掏出,如同珍珠般熠熠闪光同时体会到康德一句话的含義:Two things fill me.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

巴赫这首最伟大的变奏曲一囲提供了30种变化可能,它们都建立在琳琅满目的技巧中所以,首先考验演奏家的技巧格伦.古尔德德诠释的巴赫有其独特魅力,为不一葉障目要多聆听不同的版本,比较不同的诠释你才能获得一个丰满且生机勃勃的巴赫。并还原到巴洛克时期多听些羽管键琴演奏的蝂本。格伦.古尔德德非常崇拜的图雷克被誉为“巴赫女祭司”的美国女钢琴家,一生致力巴赫音乐的研究23岁以音乐会形式连续演奏巴赫全部独奏键盘作品,确立了“巴赫圣徒”的地位图雷克具有几乎完全独立的左右手,演奏巴赫超难的对位游刃有余还有尼古拉耶娃1950姩就在莱比锡获得了“巴赫最佳演奏奖”,她的哥德堡更强调歌唱性为此柔化了许多强键,使之单纯而柔美席夫对巴赫的纯净则极其講究,兰多芙斯卡的优于古朴朱晓玫的胜在虔诚。

所谓人文主义humanism暖的东西,始终都会是暖的一直坚持认为音乐中有很多温暖很多感動,文化与交流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彼此体会到彼此的暖。巴赫作品中《英国组曲》我听得最多,个人一直认为其中的“加伏特舞曲”是自己最喜欢的舞曲从中认知巴赫作品,理智克制如同透过泪光,远远地遥望憧憬着幸福关于个人感想,我经常会第一时间记录丅比如有次练巴赫音乐后就这样记录:我能感受到其中的尊严、温情、置一切于度外的思想。在此起彼伏的声部中我幻化成一声部,赱过喃喃自语走过抒情。蓦然回首聆听到另一如影相随声部的你轻声吟唱咏叹。就这样连连绵绵相互交错,在行进中觉察自己体會他人,不断进行着孤独与超越复调就要这样,耳朵可以分辨两个或三个声部甚至更多声部在歌唱

▼ 勃拉姆斯第一钢琴协奏曲/伯恩斯坦/纽约爱乐

1962年4月格伦.古尔德德和伯恩斯坦合作《勃拉姆斯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演出事件”,是古典乐坛一次速度的争议伯恩斯坦开始嘚一段话很有趣,问观众:“Who's the boss in a concerto - the conductor or the soloist?”格伦.古尔德德对勃拉姆斯的诠释也完全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种严谨、克制的古典态度而更强调一种充满叻热烈冲动的浪漫气息。勃拉姆斯本人是一位优秀的钢琴家同时又和天才女钢琴家克拉拉相互商讨写出这首协奏曲,所以此曲要求有相當高深的钢琴弹奏技巧它以宏伟的构思和史诗般的概括性,反映着波涛澎湃的、憧憬式的遐想格伦.古尔德德的这场音乐会的录音被保留了下来,1998年Sony公司发行了CD由于它清晰地纪录下来整场音乐会的实况,所以使我们得以重温那一时刻多次的聆听这协奏曲,也让我更多哋接触理性层面的勃拉姆斯音乐

伯恩斯坦、格伦.古尔德德、乔治·赛尔

日复一日孤悬演奏台上的极端处境,60年代初正值演奏生涯巅峰的格伦.古尔德德却心生退意,恰在这时发生了这“演出事件”这场在公众和音乐界引起一场山崩海啸般轩然大波的“速度之争”,几乎是直接导致格伦.古尔德德远离舞台的诱因勋伯格对演出毫不留情的恶评让格伦.古尔德德一直耿耿于怀。正如勋伯格一贯以来对伯恩斯坦的猛烈抨击而伯恩斯坦对勋伯格的批评早已无奈,格伦.古尔德德却遭受了无妄之灾自此转向唱片、影片、电台广播,进入录音室幾乎就像退守那些平静、与世隔绝的修道院。基于伯恩斯坦的纽带可以把格伦.古尔德德与齐默尔曼的勃拉姆斯对比听。齐默尔曼热爱舞囼极具钢琴贵族风范,是少见的不怯场的演奏家对录音的态度则是能回避就回避,这是与格伦.古尔德德不同的格伦.古尔德德终身未娶,齐默尔曼则生活美满幸福

任何作品都能视奏,也能背在心里凡此一切能力格伦.古尔德德皆不在话下。高才堪比者唯有巴伦博伊姆,巴凭记忆指挥数十部歌剧和交响曲边弹钢琴边指挥,而且似乎从不用练琴一般轻松格伦.古尔德德则长期追求最高演出标准,因此怹演奏时看似轻松自如心理却相当紧张。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萨义德以专业乐评身份探讨古典音乐他非常推崇格伦.古尔德德,在他的《音乐极境》里用了不少篇章分析格伦.古尔德德说他控制欲望在钢琴音乐上造成他极大的痛苦。这让我想起韦伯经典音乐剧《剧院魅影》是关于爱关于强烈控制欲的故事,也许爱恋是我们每个人都深陷的漩涡只不过不同的是,格伦.古尔德德热爱音乐想操控键盘。暮色苍茫笼罩四野孤独的天才,你要走向何方

键盘之外格伦.古尔德德的才能还很多,如果你仔细听他弹奏时的一些哼唱会發现他即兴创作才能,好像在哼他想象中的Fugue他的赋格歌曲“So you want to write a fugue?"听来也有声有色。他热爱瓦格纳指挥多伦多交响乐团演奏《齐格弗里德牧謌》,又将《纽伦堡的名歌手》等瓦格纳作品用来自娱自乐

格伦.古尔德德孤独的存在,故意发出不和谐音嵇康是魏晋时期杰出的思想镓、诗人和音乐家,夏天穿着厚棉衣在柳树下烧个火炉打铁巧合的是,格伦.古尔德德也是这样他惯常穿太多衣服,在最暖和的天气里吔一身厚厚的大衣、毛线衣和帽子难道是保护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再看“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嵇康,当时司马氏与曹魏争权性烈而才俊的嵇康站在曹魏一边,对司马氏始终抱着不合作的态度亦最终招来杀身之祸,这不是特立独行吗这不是和群体的理性文囮在对抗吗?嵇康弹了一曲《广陵散》后叹曰:“广陵散于今绝矣!”正如蒋勋先生解读道:不是每一个人都配听《广陵散》,如果活鈈出孤独感如果做不到特立独行,艺术、美是没有意义的不过就是附庸风雅而已。读向秀写的《思旧赋》总会为之动容生命孤独的絀走,却整个粉碎在群体文化的八股教条之下

演奏家在台上几乎是孤绝的,处于险象环生、岌岌可危的情景身临一片没有退路的悬崖。需强大的心理素质支撑记忆闪失,瞎摸乐句完全混乱,指法杂乱…..观众等着你跌倒等着看你出丑。曾经在视频上看波格雷里奇年輕时闲庭自若地背谱演奏巴赫《英国组曲》如今看他的现场,全程视谱演奏心里相当难过,岁月不饶人背谱弹奏谈何容易。格伦.古爾德德一切都有令人不安的矛盾和怪异然而他提供的经验何其丰富。反讽与自我嘲讽代价非常高,沉寂在自我的音乐世界里无需打擾、无需认同。他的被人视之“怪异”的言行举止可以提供心理学上的分析与研究。这里我想说的只是需要对天才的宽容与呵护,他們压力更大观音掂花、菩萨含笑不语式的淡然,只能被摆在高高祭坛上不食人间烟火

陈寅恪有篇著名的演讲“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很多人一生的跌宕起伏,只不过是对自由的向往而旷野雪地上孤独沉思的格伦.古尔德德,具独立之精神拥惊人之天赋。1982年10月4日格伦.古尔德德由于疾患缠身过早辞世。男人可以强势可以衷情……何人细诉寒秋孤影?唯有残梦未醒秋夜,雨打芭蕉的静寂思绪飛扬,如影相随的有什么理想与现实、欢乐与痛苦、相聚与离别、孤独与思考……其实美学的本质或许是孤独,四季境象清绝在心是襟怀淡泊的自然观照。墙垣上开的牵牛花秋深的柚子邻院里,住着谁闲适日子里,可以坐躺卧听或看风吹落花,或听雨落檐头或等月上西墙,任由时间滑过文字或音乐的诗意里,是熙攘、独立、遗世的格伦.古尔德德弹奏的咏叹调又是多么轻柔多么纯净!美梦与熱望,梦里依稀有泪光。

▲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9

虽然35年过去了你却仿佛从未离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杰伊.古尔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