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ra怎么读 digest什么意思

知乎是否真如大多数人所认为的一样不及 Quora?
来源:互联网
【前几天上Quora看了看,不知道是自身英语水平不过关还是不太熟悉Quora,发现其实Quora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1、用户参与度,发现Quora里虽然用户views很高,但是明显vote和comment比较少。 2、用户体验, Quora引导式的任务让我这种不喜欢强迫式引导的人略为不爽。 Quora首页的Top Stories只会出现自己关注的领域,且似乎没有相关的编辑推荐,直接是按更新时间排序。对比知乎首页,前几位基本都是关注较高的问答。 Quora好像也没有本月最热、今日最热这种筛选式的编辑,也没有收藏这种功能。 右边栏好像也没有充分利用起来。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许多人吹捧Quora呢(除全球用户的思想交汇)?求各位大神解答】
Jesse Chan:
其实我倒是认为知乎已经走上了和Quora完全不同的一个发展道路,单纯地比较两者的好坏已经没有意义了。一个新用户来到知乎知乎,知乎最先鼓励的并不是让用户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生产内容,或者提出自己的问题。知乎似乎更鼓励用户在知乎上阅读。你在知乎上提出的问题没有大V关注,不邀请大V回答就无人问津,知乎上你辛辛苦苦写的长答案没有大V点赞就难以传播。这一点在知乎移动端的App就能体现出来,没有便捷的查看自己关注的话题动态入口,右滑菜单打开之后除了全是回答和赞同动态的首页之外,另一个最大的按钮是编辑推荐的「发现」。而在Quora,首先是首页有新添加到你关注话题里的问题。然后下面的Bar上还有专门的OpenQs按钮以查看单独的一个只有新问题的页面。这是对用户去解决他人的问题,去创造内容的鼓励,这样同时你的问题也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又鼓励了提问。和知乎的方向是不一样的。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知乎仍然将是由少数大V创造内容,其他人阅读,点赞,这些人从社交平台迁移过来的朋友继续点赞的微博式内容平台。这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由中国人的社交属性决定的,相对于欧美的民众,中国人更喜欢追随少数大V的脚步,听他们的言论。用「得到大众认可的观点和内容」来包装自己,而不是跟在网上随机碰到的陌生人进行交流。所以,知乎和Quora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知乎的答案很大程度上,是写给你的Follower,所有在「发现」栏目下看到这个回答的人甚至是知乎的编辑看的。而Quora的答案,100%的是写给提出问题,以及跟题主有相同疑问的问题关注者看的。我倒是觉得既然已经有知乎日报的存在,又为什么还要开放知乎的注册呢。既然已经是走以阅读为主的平台,那为什么不干脆专注内容质量呢?大量垃圾用户涌入,每个问题下面都一大堆「回贴式」的回答,倒是真的再这样下去,就要变成下一个豆瓣或者微博了吧。============更新============估计有很多同学不理解什么是「垃圾用户」,或者误解了我口中的「垃圾用户」。这个问题并不是这个问题所问的东西,只是当时一时牢骚发在下面。有人新开了一题质疑我的「垃圾用户」言论,放在这里:
知乎挺好的啊。600万知乎用户的平均知识水平在国内来说绝对名列前茅,略低于专业论坛,大于门户网站,有相对强大的自净能力(跟很多论坛比起来都好太多啦)。在很多问题上都有很高质量的回答,让我个人能迅速找到看问题的新角度。经常被指责的问题:1、提出的问题无人问津:恩,这些问题要么太大,要么太小(仅对个人有用),要么太伸手党,大家都是上知乎解闷找认同感,肯定不愿意回答这类问题。2、有数万关注者的知乎大号产出了主要内容:明明是匿名用户产出了最多最有价值的内容。大号往往珍惜羽毛,匿名答题:)对我个人而言:1、Quora比知乎好的是Quora Digest没有知乎日报里面那么多的段子。2、Quora中的答题都是条目清晰的思路或者直接图片说明3、Quora中没有知乎中那么多故事(真相是我看不进去大段的英文)知乎已经完成B轮融资,融资2200万美元,每年还要至少烧掉1000多万的人工成本(知乎现在开放了23个职位的申请,那我保守估计知乎现在已有将近40人的团队了。这么多人的工资成本都要一年上千万),300万的服务器存储数据库网络成本,100万以上的办公室租金,资本家每年烧钱的目的不是为中国网友免费建立一个问答网站,而是做大用户群,面向中小企业进行广告推广,把自身的影响力变现,给股东和员工回报。所以,喜欢这个网站而又力所能及的知友,就点个广告或者产出点高质量内容帮助知乎发展呗。不要小看广告啊,很多小公司的单个用户获取成本都接近30元/人,每年能有30万人次买单就意味着900万的年收入了,那知乎就可以去向投资人描述更美好的前景。最后,引用 在2013年中提到的,知乎的目标是社交网站。知乎为乐于输出高质量内容的人提供了一个展(zhuang)示(bi)的机会,核心还是社交。说到社交,请问有哪些北京的知友群比较有趣,欢迎新成员的:)
我在quora提过几个问题,持续地得到了很多高质量的回答,其中也有大牛的回答。但是我在知乎上看到很多关注度小的用户提问或是回答关注的人都寥寥无几。本人更倾向于使用quora,因为quora的参与感很强,而很多普通用户在知乎只是一个旁观者或是阅读者,很多人把大V说的当成标准。这或许也是中国的习惯,习惯于树立权威,而忽略普通人的声音,而我觉得这普通人的杂七杂八的声音中,才可以看到事物的全面。
个人觉得,推崇Quora的原因之一正巧在于题主所说的“知乎有热门推荐balabalabala,而Quora没有。”在知乎,一个问题如果没有一两个大神的关注,又有多少人会注意到呢?多少人会去翻新出的问题?这导致了知乎大量的问题被淹没。正如别的大神所说,知乎把知乎做成了一个社交网站,个人认为可以知乎和现在的微博差不多,如果没有一两个那大V的带动,你的微博想火?难呦。但是微博好歹还有人家自个儿的圈子呢,而知乎的性质注定不行啊~题主说Quora vote少啊这我真没觉得,还是那句,知乎大V效应。Quora上我的问题二十分钟后就有人答,一天后有五个答案,而在知乎我们这些小透明用户想都不敢想啊~另,Quora客户端比知乎舒服多了,知乎一大堆问题我就不好意思说了。不过Quora的问题之一就是情感类过于泛滥。太多了。以上。~~~~~~~~~~~~~~~~~~~劳资辛辛苦苦爪机码的新答案不见了……不负我的那句话!!!!心情糟透了,扔提纲。1.知乎跑题问题严重,不着边际抖机灵答案太多,往往还能得高票。Quora上大部分都抱着严肃认真的心态回答题主问题。2.知乎某些人优越感太强,总以自己之长嘲笑别人之短。我把我自己的无知困惑显露给你,你却又哈哈笑我真没文化捅了我两刀。知乎整体氛围都如此,而Quora明显不是。3.给知乎发邮件提过两次建议。第一次压根儿没有回复,第二次回了我,我发过去又是石沉大海。我同样发的索尼(索狗汪汪汪)先有自动回复,之后还有专人回复,反正一定是索尼的邮件结尾。别拿知乎公司人少来说事儿,弄个自动回复很难吗我不觉得。4.综上,既然我的英语水平摆在那儿,那我为何不去一个让我舒服的地儿。就酱。彻底走啦。
不,知乎和Quora各有千秋。知乎的用户很有深度,好答案很多,只不过在文化上比较单一。Quora由于林子大,用户间文化差异很普遍,但由于大家的常识的交集较小,很多问题其实浮于表面,大量的文字用来「科普」从而缺乏深度。我在知乎和Quora上都泡过很久,这个问题有发言权。我是在刷了半年的知乎以后转投Quora的,因为那会儿大V们在知乎上无论说什么都能被狂赞,哪怕他们跑题了,而新手的有见地的答案往往被埋没在众多答案之中。我尤其不能忍的是关于iOS、安卓和互联网的内容在我的时间线上铺天盖地。当然了,这里的「跑题」和「见地」都是我自己的看法。从知乎撤退的时候我还把自己的烂答案们删了个干净。相比之下,Quora上的大V效应和答案排名机制相比而言要好很多,少见跟风现象。说得好但没有回答问题、把评论做为答案或者观点不错但缺乏论证的答案都会被大家指出来。转投Quora后我发现,作为一个中国用户,很容易陷入中国问题的讨论。我写了很多科普中国情况的答案,也就敏感问题和老外们争得不可开交。Quora上有很多中国通,但芸芸众生还是用自己的一套来评价中国,很多讨论的水平并不高。陷入中国漩涡以后,我的timeline上往往被中国的问题刷屏,即使使劲follow别的topic,想多看到别的问题也是难上加难。Quora上有不少印度用户,很多人也表示他们被印度内容淹没了,无法自拔。其实大家来到Quora还是想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别人怎么说,而不是纠结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Quora上混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又回到知乎看了看,惊喜的发现对问题的约束越来越合理了,跟风大V似乎有所改善,而我每天在Quora上苦苦寻觅的「非中国话题」遍布整个知乎啊!所以我现在是知乎和Quora两栖用户,在两个平台上期待不同的内容,分享不同的经历和知识!
Quora已经是印度人网站了,我也不明白印度人为什么这么热爱Quora。你去alexa看看就知道,Quora来自印度的访问量已经超过40%,美国本土才20%多。出现上述情况以后,我真的是对Quora没什么兴趣了。我想要的是一个更加丰富的平台,而不是一群印度人的英语作文大赛。
知乎的意思就是: 嘿,小样,你造吗?哦原来你不造啊,那赶紧的来看咱这的答案啊。 Quora的意思是: 嘿小样你有啥不造的?不造你还不赶紧来咱这提问啊
上周开始用的Quora. 同样一个问题,在这两个网站上提问,知乎上根本没人响应,除非是邀请,但在Quora上几分钟后就会有人回答,而且不用邀请。总觉得吧,可能我不是大咖,所以关注的人也少,问题被搜到的机会也少,看到的人就更少,所以我的问题除了邀请之后,不会有人回答的。
在Quora,我的问题基本都会有人回答,虽然我只问了几个问题,在知乎,我的问题基本没有人回答,虽然我已经问了几十个问题。注:在Quora和知乎我都没有加好友,没这习惯。
CHARLIE SONG:
上个月开始用quora,一直用得很开心。upvote和comment的问题,我认为其实是知乎上的用户过于随便,自己并不了解某一个领域,看答题人写了几句自己觉得很高大上的句子立刻点赞,其实根本没什么理解。当然,这只是知乎的一部分用户。而且quora上答题的人,我看了这么多问题,从来没有在答题同时自己炫耀或是对提问者冷嘲热讽的,知乎上现在这种风气真的很让人恶心,你的人生多失败要到知乎上找优越感。quora的友好度真的比知乎强的不是一星半点。而在答题速度上,很多比较冷一点不是大众所了解的话题在知乎上发了以后基本没人搭理但是在quora上肯定会在几个小时之内得到回复。而且由于quora的领域式设计,答题的基本都是比较擅长的人,你在quora上关注的也是你喜欢的领域,没有什么热门精选这种俗套的东西,每个人的需求和爱好肯定不一样啊。另外quora实名用户居多,而且整体素质确实感觉比知乎高很多,当然也有提比较傻问题的,一般都是印度苦逼大学生提的。。。。。。所以,如果英语水平可以还是多上quora吧 现在回知乎看到什么舍友和情感的问题真的想吐最后再补充一点,quora上我从没跟人吵过,也没看人吵过
yours sincerely:
就知乎的搜索功能而言,简直了,往往是知乎上搜索不好用,去百度搜索这个问题,再加上知乎二字,有时候更加准确
不具可比性。知乎根基在中国,现在有朝社交平台发展的趋势。(好坏参半)。Quora是美国人做的,可以绑定FB和google账号。用户文化背景复杂。就界面的易操作程度和话题关联度,还是知乎好用。楼上说的知乎大V效应,很大程度是因为国人的从众心理和相信权威。Quora没有这个困扰是因为每个答主都觉得:自己最牛逼。说Quora问题和回答质量高的。别闹了。今天timeline上的一个问题是:What do I do if the woman I m in love with has small hips?在知乎应该已经被打出去了。嗯。
学术类和专业类问题,知乎比Quora还差的太远。这不是知乎的问题,而是用户的问题。看一下国内大学里面对电脑和互联网的使用方式,再看一下国外。再看看国内有多少人在知乎或者在其他网站上谈论与工作有关的专业性话题,对比一下国外(或者简单比较一下slideshare和豆丁之类的内容质量),就很容易发现,互联网在国内主要还是娱乐和消费平台。对互联网协作性和工具性的利用,国内比国外差太多了,这就是两种用户水平的差距。
知乎更大的是在维护一种关系,而q维护的是内容。毕竟中国的传统就是人际关系。
YANG YANG:
我也一直用Quora。现在知乎的大问题是娱乐化,就是爆照得千赞之类的,还有就是意见摊化,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变成吵架的地方。但是精彩答案还是很多很多的。有牛人走,但是也有牛人进来。应该说答案的平均质量变低了,但是不代表好答案变少了,因为饼变得更大了。Quora本质上已经不是一个美国(用户)网站而是一个印度(用户)网站,占比40%左右。Quora的问题完全不一样,Quora是吹牛化,空洞化, 鸡汤化。随便一个答案点进去基本都是吹牛,无干货。说一句政治不正确的,除非Quora封印度ip,否则Quora会越来越烂。
从技术的角度说,知乎的界面做的没有quora好用。比如我现在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拉倒页面最下面来回答。quora就可以在上面回答。又比如quora可以修改回复,而知乎只能增加和删除。不要小看这个差别。这说明知乎背后的存储系统落后quora一个时代。更不用说作为一个海外用户,我常常遇到replica不能reconcile的问题,以至于一个问题回答了,回头在想修改的时候,草稿却load出一个旧的版本,内容少了一段。作为一个已经成名已久的网站,这种bug都是很低级的。从社区环境来说,我觉得大概是中美文化的差异了。中国的网民年纪较轻,喜欢娱乐八卦多过专业知识,喷人拍砖,站队,扣帽子,孤芳自赏也是常有的。这就是题主所说的comments高,upvote高了。我所见的是知乎的发帖常常都很文艺,故弄玄虚的多。虽然quora也是如此,但是逼格质朴一些,有没吃过猪肉,至少见过猪跑的专业精神。譬如说如果我问买了苹果放多久会烂,要不要放冰箱。quora上面会说,市面上有的苹果是某某技术加工过(某某技术写的专业一些,配上注释图标论文数据。),很难腐烂,但是某某苹果就要快点吃。其实也是现学现卖,wikipedia上看来的。知乎上大概会这么开篇 “遗传学之父孟德尔在著作……因此,xxx年的xxx讲颁给了yyy博士奖励他的zzz成就,从此开启了@#¥%%的时代……”。而且西方人的成年人往往都有自己的爱好,天天耗在网上的人很少,阅读可以是爱好,上网upvote,comment就有点是青少年才玩的东西了。最后吐槽一个东西,知乎上upvote似乎不在于你的回答有没有内容,或者观点如何,更多在于大v的气场。大v说些陈词滥调也是upvote第一,你说什么都沉到底。
Yakumo Ran:
知乎到现在都不能看自己关注的话题下的题目 话题里点进去也默认是按热度排序的
Quora:成为你自己。知乎:成为我。Quora:“你本来就很美!”知乎:“饿货,来个士力架吧!”Quora:生活就像强奸,记得带上枪。知乎:生活就像强奸,不能反抗就默默承受。未完…天下产品慢慢抄,就看你会抄不会抄。
Tingting Shieh:
知乎向左,果壳朝右日 12:36:02 文/阑夕在移植硅谷创新产品的历史中,问答社交网站Quora是相对比较特殊的一个审视对象——它既距离商业路途遥远,也受到搜索引擎与社交网络的共同挤压——所以除了兵行险着的风险投资商对其期望颇高,中国诸多秉承实用主义的创业团队大多对Quora意兴阑珊,缺少临摹的动力。所以,迄今为止,Quora只在中国下了两个蛋,左边的蛋取了Quora的形,名曰知乎,右边的蛋得了Quora的意,叫作果壳。而知乎与果壳,也隔着浩瀚辽远的太平洋,辉映出Quora在另一片文化土壤中所能够涌现出的两种迥然相异的可能性。这场货真价实的互联网实验,非常值得回首和总结。Quora的“原力”越是接近进化之树的根部,我们就越是能够发现基因突变的秘密,所以一切叙事的开端,仍然需要回归于Quora。在有着奠基石地位的科幻电影《星球大战》里,“原力”这一设定十分令人着迷,这是指的一种超自然力量,源自所有生物的能量场,也是绝地武士和西斯大师双方都在追求的宿命,“愿原力与你同在”亦成为电影荧幕之外的常用祝福,对美国社会影响深远。对于Quora而言,属于它的原力,就是人类永无穷匮的求知欲。米兰?昆德拉在一九八五年五月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时引用了犹太人的一句格言:“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一方面是自嘲,另一方面也是自省。互联网的兴起,让《大英百科全书》迅速贬值,Google和Wikipedia汇整全球信息,成为内容的索引,而Facebook和各种社区提供用户之间的互动功能,搭建沟通的桥梁。看起来,知识的免费交易市场已经足够成熟,在流程上,用户首先使用Google和Wikipedia搜索现有知识,当遇到知识盲区后,再通过基于人脉或是专业的社区提出疑问获取回答,包括Yahoo! Answers、百度知道等平台也在一些通用型知识沉淀上树立了知名的品牌。而在2009年,Facebook的工程师Charlie Cheever和首席技术官Adam D' Angelo离职创办Quora时,他们的设计理念在于“主观知识提取”:“通过将答案投票机制和奖励回报制度与严格的身份要求和一对多的关注者模型结合起来,Quora从人类集体智慧产生的高质量经验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甚至利用大量的用户来对答案进行排序。”从产品出发,Quora认为Google和Wikipedia过于结构化,机器算法愈完善,在为求知提供答案时就愈偏重浅显与通俗,满足大多数用户的代价,就是不得不抛弃有着个性、深度需求的少数用户。而普通的社区,则对问答交互的支持极其有限,不仅无法突出优质内容,而且检索起来也不够便捷。至于垂直的问答网站,它们大多是巨头的附属产品,除了受重视程度不足之外,应答者无法得到显著且具有效能的激励,同样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由于寻找到的细分市场有着充足的想象空间——Google、Wikipedia、Facebook、LinkedIn甚至Wordpress或多或少都可归纳进“受到冲击”的范围内——Quora的成长十分顺利,今年4月,这家仅有70名员工的公司宣告完成了8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估值达到9亿美元,要知道,这是在缺乏合理商业模式、而且有意遏制社区扩张规模的情况下完成的。美国资本市场的动作,再度刺激了Quora在中国的两枚私生子。就在本月,传出知乎获得2200万美元的B轮融资的消息,同时,一直很少在科技媒体曝光的果壳网,其创始人姬十三也首次对外发声,讲述果壳模式,一篇《果壳网到底做什么》引发行业关注。这是一个拔赵帜易汉帜的黄金时代。知乎与果壳,太极生阴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如此描述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堪称辨证。2010年3月,Quora获得首轮融资,初创估值已是8600万美元的规模,同年11月,果壳上线,12月,知乎上线,几乎是在同一时期,这两个致力于经营高质量内容及高素质用户的网站开启马达并驾齐驱,而这个互联网中的小众市场在中国也再无后来者加入。在创办初期,知乎与果壳的用户重合度极高,尤其是领袖级的活跃用户,往往既在知乎贡献回答,又出现在果壳撰稿文章。果壳在2012年推出果壳问答,切入知乎严密继承Quora的问答平台领域,一度让知乎团队如临大敌,而知乎于2013年推出知乎日报,抢夺果壳坚持的知识媒体领域,也令果壳团队感到紧张。同时,最新公布的流量数据显示——知乎的日均PV约为600万,而果壳的日均PV约为400万——前者在体量上略胜一筹,但是考虑到知乎的内容更为宽泛,而果壳目前仍然深耕泛科学行业,所以二者整体差距甚微,并未分出高下。日月如流,上层建筑的泾渭分明,让知乎与果壳逐渐由异曲同工转向貌合神离。知乎的工程师文化(三名联合创始人当中,有两名是技术出身),帮助它在产品的开发上如拾地芥,当知乎App发布第二版时,它在iOS社交分类排行榜的热度就曾超过微信和陌陌攀至首位,而知乎日报App也在推出两个月后即突破百万下载,这种产品导向的运营思维,让知乎高效率的保持着俘获用户的速度。而果壳的科学家文化,使它深刻重视媒体借力的作用,在新浪微博鼎盛时期,果壳就建设了从创始人到产品的微博传播矩阵,移动端亦配置了客户端和公众号,所以在新闻敏感性方面,果壳屡屡都能抓住热点——最早是在2011年春天日本因8.9级地震发生核泄漏事件时,恐慌情绪频繁滋生谣言,而果壳迅速纠集人马针对抢盐风波等话题进行科普,得到大量媒体的转载,恰到好处的扩大了果壳的品牌及公信力——这种四两拨千斤的传播效果决定了果壳预先布局媒介矩阵的运营思维。而且,太极的阴阳双面,还远不止表面上的两仪之别,若以2013年为新的标尺起点,知乎与果壳各自踟躇前行的道路,已是截然不同。知乎:混合型的经验互助平台今天看起来,知乎像是在讲“一个更好的豆瓣式故事”。知乎创始人、现任CEO周源曾对媒体表露自己创立知乎的初心:“知乎将持续产生高质量、可沉淀的信息,并让有价值的信息和人都关联起来。”而知乎围绕这份初心所选择的实现路径,其实与豆瓣在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的平衡与取舍极为接近:积年累月的打磨产品,相信算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追求用户规模却不主动接触具体的用户(少数KOL除外),不急于建立商业模式,认为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所谓的将“有价值的信息和人关联起来”,豆瓣靠的是书影音等介质,而知乎靠的是问答互助的纽带。在早前微博曾经流行的“鄙视链”中,知乎和豆瓣的排位都在上游,大有傲视群雄的优越。事实上,据投资机构对我的转述,知乎团队在融资时会参照三个对象,除了豆瓣之外,还有Quora和LinkedIn。Quora自不必多说,没有它就没有现在的知乎,LinkedIn的出现,主要是它在变现人脉价值上的耀眼成绩——早在2010年,LinkedIn就实现了全年盈利——其模式在B端(企业)和C端(用户)都能完成货币化,如果知乎可以说服投资者相信它与LinkedIn的未来有着共通的地方,那么同样有利于在现阶段抬高估值。也就是说,知乎通过豆瓣的故事,劝诫投资者“放长线钓大鱼”,给知乎提供一个可以“慢”下来的空间,然后通过LinkedIn的故事,给投资者画饼充饥,证明未来的高回报率。反而是Quora,这个对知乎而言真正意义上的产品鼻祖,现在却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诚然,在运营步骤上,知乎仍然对Quora亦步亦趋:2012年年底,Quora推出博客服务,让有兴趣的用户不必拘泥于问答形式,可以直接撰写文章,并进入关注者的Feed;几乎是在同一时期,知乎也开始测试知乎专栏,并试图拉拢自媒体资源。2013年年初,Quora筛选了科技、食物、法律、文学等18个类目的100个最佳问答,并将内容集结成册,制作了一份400页的PDF电子书;一年之后,知乎与中信出版社合作,将知乎成立三年以来“创业”类目下的精华问答整理出版了一本纸质书《创业时, 我们在知乎聊什么》。2013年3月,Quora上线了官方博客Spotlight,采编Quora内的优质问答,以媒体的形式转载传播,主要聚焦时效性较强的热点话题;同年5月,知乎公布了知乎日报这一全新产品,并对媒体承认这是一份“互联网报纸”,每天精编知乎网站内的数十条问答,结合时事热点,取悦那些非常驻用户。甚至连创始人的公开发言,知乎都与Quora同步率爆表——2012年,Quora的创始人之一Adam D'Angelo在描述自己创业项目的价值时如此说道:“绝大多数的人类知识尚未上网,以经验的形式存储在人的大脑中,或存在于只有专家能读懂的书籍和论文中。”同一年,知乎的创始人之一周源在回答网站里关于知乎由来的一个提问时,称“一个人大脑中从未分享过的知识、经验、见解和判断力,总是另一群人非常想知道的东西。”但是,知乎的产品导向,使其平台属性有着身不由己的被动:是用户,而非站方,决定着这个平台上的内容偏好。在知乎上,有一条名为“知乎和Quora的差距在哪”的问题,吸引了23个回答,其中大部分用户反应知乎在专业性上远不如Quora,卖弄机灵的居多,真正贡献知识的偏少。我也曾在微博上说,知乎日趋步入经验分享的俱乐部形态,诸如“百万年薪的人都是怎么过日子的”、“如何恰当地回答‘女友的三个经典问题’”等问答内容充分享受喜闻乐见的围观,用户似乎更愿意流连忘返于一个又一个段子手式的神回复。而在Quora,频繁邂逅常青藤高校的教授们交流学术问题,并不是什么难事。如果我们将有价值的信息渐进的分为“经验”、“观点”和“知识”——“经验”是个人历史的归纳,强于阅读观赏性,弱于可复制性,“观点”是“经验”的升级,尽管仍然不失主观,但已具有初步的指导意义,“知识”则是经过多种模型检验之后仍然正确的“观点”,普世性最强——坚持高端人群的Quora在平衡上把握得更为稳重,比较精巧的规避了因用户数量膨胀而带来的“社区水化”效应,但是知乎则在羽翼渐丰的过程中多少有些失焦,难免受到喧宾夺主的干扰。不过,如果将事实判断转为价值判断,那么这种马后炮对知乎而言也不太公允,因为知乎做出的是“最不坏”的选择——从微信朋友圈的沦陷就不难看出,中国互联网的用户结构仍然是金字塔而非六边形,这是扩大用户规模之后必须承担的风险,也是知乎一定要在风控层面谨慎迎接的挑战。换句话说,如果知乎一味追随Quora而不考虑地缘因素——比如控制用户增长、拒绝主动转化低端用户等——那么这种政治正确的结果,很可能是灾难性的。以前,洪波和刘韧做过5GSNS,王兴做过海内网,它们都和知乎一样,前期从科技圈中导入大量种子用户,也迅速奠定了内容与关系的品质高度,但是最终,沉湎于闭关锁国的5GSNS和海内网,都湮灭于历史的烟尘中,正是因此,知乎不惜叛离Quora的灵魂,才是不得不做出的“最不坏”的选择。何况,中国的资本市场,始终都以用户数量为单位来换算产品价值,知乎当前的600万用户,其实还经不起风雨飘摇。虽然在知乎的三名创始人里,COO黄继新的出镜率最高(《非诚勿扰》助力不少),但是CEO周源才是知乎的领头人,这是一个跨界的复合型人才——早年写过代码,又很成功的转型科技记者,在知乎创办之前也已有过创业经历——他认同“只要有用户将来就有一切”的理念,只要知乎还没有度过攒用户的上升时期,那么包括商业模式在内的未来就存在无尽的变数,而知乎也不会仅仅“围绕一个定位思考”。也不能否认,在“Time Killer”类型的产品横行的今天,知乎竭力倡导的学无止境,是更为纯净的正能量。孔丘讲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正是知乎的引以为傲的践行。果壳:要做启蒙,也要做生意在罗永浩主演的最新一集《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里,他低着头,喃喃细语:“我不是为了输赢,我就是认真”,然后引爆了拥趸的充沛情感,他们争先恐后的对着这个宣称继承了乔布斯的衣钵的中年男人送上手机的预付款并大声呼喊:“你只管认真,我们帮你赢”。毫无疑问,这是在现实压垮一切稻草的谋生时代,理想主义的一次完美复辟。如果邀请罗永浩去知乎分享他的秘诀——虽然他本人多次表示自己讨厌知乎的“装逼”文化——哪怕罗永浩事无巨细到连个人家谱都翻出来供人研究,其理想主义的名利双收仍然不可复制,就像上面所言,经验之所以不是知识,是因为它不适用于所有人。果壳的创始人姬十三,对这种理想主义的情怀颇为冷暖自知。姬十三是复旦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博士,而后跟随兴趣扮演“科学布道师”的角色,走上“文以载道”的发展道路。在创办果壳之前,他是NGO公益品牌科学松鼠会的创始人——科学松鼠会最初以多人协作的博客项目展开运作,有趣的是,在参与创办知乎之前,黄继新也是多人协作博客Apple4us的核心成员,这是知乎与果壳的又一处巧合——在脱离科学松鼠会转而进入创业者身份、创办商业媒体果壳之后,姬十三就一直在为自己的理想主义支付学费。用姬十三自己的话来讲,果壳因为过于沉迷理想化的蓝图,“走了2年弯路”,而且自己因为没有创业经验,在团队搭建上也犯过错。果壳诞生的时代背景,正值伪科学借助互联网大行其道。所谓伪科学,始终建立于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不可求证或是难以证伪是其生存的必需土壤,而且越来越产业化,比如以前人们伪造UFO照片只是为了单纯的从报社骗取线索费,如今的“绿豆养生”等宣传则是在幕后推动某些产业的利益输送。而果壳虽然也研究过Quora的发迹,不过由于科普的门槛更高,问答的机制可能造成内容分散,所以果壳还是决定用优势切入商业市场,即打造媒体品牌。可能鲜为人知,也可能孤陋寡闻,知乎和果壳其实都有付费获得内容的传统(邀请用户有偿供稿),在果壳这边,要将晦涩的专业知识转化成平易的传播文章,其实也是一笔成本开销。果壳之所以投入大量的科普动作,是希望间接带出果壳作为新媒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用品牌背书商业。而弯路在于,新媒体本身就缺少大的盈利空间,而果壳以新媒体为目标,本身就钻进了扩张的局限。但是对果壳来讲,这也是通往彼岸的必经之路,因为如果没有媒体品牌的铺垫,就根本就没有资格进行二次转型。2012年,果壳的作者将一个名为A4M(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的医疗机构标榜的虚假宣传逐一揭露,并以果壳社区为舆论平台频繁出击,引起大量传统及网络媒体的关注,最终获得了理想主义和实效主义上的双赢:A4M在中国的布局受挫,从此销声匿迹,而果壳的名声也随着相关的话题热度几何裂变。在果壳的历史上,这种案例不胜枚举,每一次都提升了果壳的社会影响,但是弊端亦很显著:用户感到疑惑,无法明晰分辨商业品牌果壳与NGO科学松鼠会的区别,投资者也很迷茫,毕竟影响力无法直接变现,互联网的媒体品牌迭代速度很快,没有万古长青,只有永垂不朽,吃不到定心丸的感受,很心塞。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果壳酝酿并启动了转型计划,在宏大的理想下面,需要有更多务实的生意来做支撑,姬十三将战略重点放到了商业模式的探讨上,并引入了COO、搭建了高层团队,在商言商。用当下流行的概念来看,果壳风格鲜明、有大量活跃粉丝的品牌特征,就像一个大号的自媒体。而果壳从2012年起在商业化上的探索也像自媒体们的商业探索,与一些商业科技品牌合作,为他们讲述品牌故事。根据果壳网COO姚笛在果壳网三周年上的演讲,这个商业玩法在2012年、2013年分别给果壳网带来了500万、1000万的人民币收入,在2014年的目标则是2000万。但是,这显然会使果壳面临新问题,如果果壳大量用内容与企业合作,就会丧失赖以为生的公信力,而靠社区广告变现,也要依靠量变引起质变来实现,这就需要导入庞大的用户量,又与优质社区的定位背道而驰。更重要的是,参照天涯社区的商业化进程,仅仅基于线上社区的一亩三分地做文章,收入的速度上不去,而且也看得到天花板,资本更不感兴趣。最终,我们看到,果壳决意发力的,是将知识传播下沉,进军在线教育市场。这个方向不是果壳的心血来潮,在2012年夏天的时候,果壳在线下举办了名为“知识与学习的未来”,效果超出预期,而在Quora之后,Coursera、Udacity等对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将用户变成学生的网络课堂的兴起,也让果壳相信自己的品牌受众与在线教育的目标用户高度重叠。这里要稍微讲一下Coursera,这是一个免费的网络公开课项目,其创始人之一正是在今年5月离开Google加入百度的斯坦福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吴恩达。Coursera目前累计已经获得总额达到7000万美元(B轮6300万美元,A轮600万美元)的三轮融资,被誉为颠覆美国传统教育行业的未来产品。2012年,“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概念逐渐炙热,美国包括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在内的多所一流大学都与Coursera,提供专门针对网络用户的高等教育内容——而非普通网络公开课那种课堂录像——并尝试颁发学历证书。显然,中国的大学受限于体制,而且本土的教育质量也良莠不齐,照搬Coursera的模式,不太现实。果壳想要改变的,是传统的留学模式,留学是一个高成本的教育模式,仅是肉身翻墙一项,就阻碍了教育平权的设想。果壳成立了MOOC学院,首先与Coursera、edX等海外教育平台合作,翻译并引进海外的教育资源,然后导入学习欲望强烈的自有用户,进而利用媒体品牌去寻求更多的课程授权,试图打造全球在线教育在中国地区的分发入口。最后,针对那些为了提升知识层次的学生,果壳就可以在商业上大做文章,循序渐进的销售增值服务。根据艾瑞咨询的《年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发展报告》统计显示,随着国务院取消和下放高等学历在线教育的审批权,2015年中国在线教育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人民币,职业在线教育和在线语言培训属于用户的刚性需求,且用户付费能力较强,将会成为在线教育发展较为突出的领域。也就是说,即使占据1%的市场份额,果壳的分羹数字也有12亿,加上海外市场的增量,数字会更加可观。对于这个目标的追求不仅知行合一的兼顾了理想与商业,也可以由姬十三去给投资者讲述更有余韵的故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轲如此周转与出世和入世之间,果壳也是如此,在普渡智性的同时,不忘记赚钱反哺这份不易的创业。知乎与果壳的殊途同归以平台起家的知乎越来越媒体化,从媒体出身的果壳开始努力搭平台,Quora在中国产下的这两枚蛋,各自绕了一个大圈,又开始回到相互平行的原点,再次探索分道扬镳的未来。知乎与果壳的基因分别,就像是硅谷与斯坦福大学的差异,一个先做后想,顺水推舟,一个想了再做,开山立派。知乎是标准的互联网公司,善于用“轻”的方式解决问题,其商业触角随着用户生长可以伸都够远、够散,并且试错成本很低:出版、付费阅读、有偿咨询、社交招聘、自媒体、移动媒体……每一条方向都有不可估量的回报,知乎可以继续不紧不慢的推进,互联网早已证明,有用户就有一切。只不过,如果知乎真的体量再扩大10倍,如何确保社区的独特性和秩序?社区做大,会迎来两个死结,一是拉帮结派,及其可能引起的“劣币驱良币”现象,从论坛时代过来的人,应该都不会感到陌生;另一个死结是反智文化的侵蚀,这个是普通社区可能算不上大问题,但是知乎比较特殊,尤其是它的投票制度,很容易将民主诱发成民粹,2009年的时候,天涯社区做过一次“天涯车友会Logo征集大赛”,希望以投票选出最多用户支持的自主设计作品,而最后勇夺桂冠(得票率超过50%)的神作则更像是一场由数千用户共同谋划的恶作剧,让天涯社区的运营方颇为哭笑不得,也令那些提交了精心设计作品的作者感到一种无奈的愤懑:果壳则是不折不扣的学院派公司,擅长做一些“重”的事情,在做MOOC学院以前,果壳一年的时间可以在高校举办上百场活动,利用学生志愿者和校园渠道做泛科学的演讲,最后下沉到在线教育行业,是对群众基础的深度利用。但是想想李开复和他的“我学网”以及罗振宇和他的罗辑思维社群,果壳在文化产业、粉丝经济上也有机会,包括众筹,只要姬十三的胆识足够,果壳的价值潜力还有大片原矿亟待挖掘。然而,果壳的短板,在于中国的科教品类及其市场相当初级,在笑贫不笑娼的社会风俗下,无论是科普还是教育,都受功利左右,姬十三认为果壳是要“把先进生活方式带给一部分人”,但是汝之蜜糖,或为彼之砒霜,在浮躁的尘世推销修养,恐怕太过奢侈。真正勤奋好学的用户,可能没有那么的时间在网络上和果壳一块玩耍,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将是决定果壳突变的一把钥匙。盛唐时期,著名诗人王维官至尚书右丞,其弟王缙亦功名出众,两任当朝宰相,兄弟二人并以科名文学冠绝当时,在朝野间有“朝廷左相笔,天下右丞诗”的称誉。恰好想起如此风雅的典故,不妨也借花献佛,祝愿向左的知乎和朝右的果壳,都能攀上各自的高峰,中国的互联网有这些小清新产品,确是幸事。
「vote和comment比较少」还可以解释为,用户群体素质高,不会对自己不懂的东西随意点赞,随意评论。用户体验其实我觉得各有有点吧。总体 Quora 好一些啦,比如一开始的引导,还有用户做某些操作前需要一定的 reputation。而且我在 Quora 上提的问题不会出现没有人回答的情况。Quora 的搜索比知乎好了不止一星半点。Quora 没有用户动态,这个不爽。也看不到自己给那些问题点过 vote。找起来不方便。没有类似于「发现」这样的东西也比较遗憾。不过不是有weekly digest 嘛手机端倒是知乎的比较好用,Quora那个各种不顺手...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文字、视频等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大家学习与交流。相关内容如涉嫌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请向本站发送有效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反馈邮箱&&&&。
学生服务号
在线咨询,奖学金返现,名师点评,等你来互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uora怎么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