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移民纪念馆退休怎么办非要55吗

加入外国籍后办退休 是否移民前终结养老金说法不一-上海频道-东方网
> 滚动新闻
保护视力色:
加入外国籍后办退休 是否移民前终结养老金说法不一
来源:东广新闻台 作者:赵颖文 顾隽洁 选稿:实习生李佳敏
  东方网5月3日消息:市民韩先生近日来电反映,她的妻子加入外国籍后,重回上海办理退休手续,继续领取退休金,引发热议:这样的做法是否合规合理、外籍人士能否继续享受中国养老金?
  听众韩先生说,她的夫人在出国前已经交满了15年的养老金,最近回来准备把此前交的养老金提取出来,但在办理时,却意外地被告知可以办理退休。
  [我的夫人是新西兰籍,但是我上个月19号已经办理了退休手续。我本来的意思,我夫人在92年以后也交金的,她想已经这么长了,十几年了,想把个人部分拿回来。上次我回来的时候,还没有这样的政策。我这次我回来,去问了一下,他说可以办了。她已经没有户口了,他叫我把原来的户口派出所开个证明。]
  既可以拿中国的养老金,同时可以享受外国的养老待遇,碰上这样的好事,韩先生也有些出乎意料。政策真的是这样规定的吗?记者拨通了12333社保咨询热线。第一位工作人员说,按照规定,韩先生的夫人不能办理退休手续,应该在移民之前终结掉养老金账户,一次性把里面的余额取出来。
  [我们政策上的规定,对于出国出境定居的人员,在出国出境定居之前去申请终止。政策上是这样规定的。像她这种人员已经违背了我们的政策!和政策不符。我没有办法向您解释。]
  2011年国家出台新规定,外国人在国内交金满15年,也可以享受养老金待遇。韩先生以为,她夫人可能正是符合了这个条件,才能按月领取养老金。但12333的工作人员说,交养老金时的国籍,应该和领取时的国籍一致。
  [境外来沪工作人员,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时,符合国家和本市交费年限的,可以去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的手续,最低标准就是累计交费满15年。之前是以中国国籍交的,身份不一样。没有办法办理的。]
  但也有接线员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记者:像这种他交费满20年的,可以不办中止吗?以后到了退休的时候办退休可以吗?
  12333:如果他将来符合领取条件,可以办养老待遇的申领。]
  还有一名接线员明确建议,先不要办理账户终止,等到了退休年龄直接办退休领养老金,这样就可以一年一年不断领下去,肯定比一次性提取划算。
  到底是政策不明确,让人有空子可钻,还是韩先生的夫人违规操作?
  在市人社局给出的书面解释中,最后有这么一行字:“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和接续情况复杂,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同,具体是否符合按月领取养老金条件,社保经办机构会按规定予以审核。”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三峡大移民
 经 济 发 展
  就整体而言,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呈二元化结构特征。一方面是重庆主城七区具有发达的都市经济圈特征,另一方面是作为库区的主要区域宜昌至万州、涪陵区段,由于自然、地理和历史等方面因素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则显著滞后。本节所述“状况”除库区生产总值等统计量含重庆主城七区外,其余各项若不特别说明,则主要指宜昌至万州、涪陵区段库区县。
(1)发展相对滞后,经济总量校小
  由于三峡库区自然地理条件较差,加之三峡工程论证几十年,国家对库区投入人为地限制等影响,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市场经济不发达,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总量较小。据1992年统计资料,库区20个区市县国内生产总值为288.59亿元,财政收入18.15亿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42~1160元。
  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国家给予了三峡库区许多优惠政策,并号召、组织全国各有关省、市、自治区以及国家相关部委对三峡库区区市县进行对口支援,给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2000年,三峡库区20个区市县的国内生产总值1131.65亿元(当年价),财政收入51.52亿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元。
  从纵向比较,三峡库区经济发展虽然很快,但由于基础太差,底子太薄,人均GDP只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40%,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只相当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发展仍然滞后,差距仍然很大。
(2)基础设施较差,生产条件恶劣
  由于三峡工程在论证期间,国家投入很少,加之库区自然地理条件较差,基础设施投入成本太高,导致三峡库区基础设施较差。三峡库区的主要区域即万州至宜昌区段,没有铁路、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不到5%,运输主要靠长江水运。交通运输落后,加之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都滞后,严重制约着三峡库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蓄水能力较差,保灌面积比例不到50%,基本上处于“靠天吃饭”状况。由于三峡库区自然地理状况的因素,平坝较少,丘陵、高山占了90%以上,特别是云阳、奉节、巫山、巫溪、巴东、秭归等县,山高坡陡,地质复杂,滑坡、泥石流频繁,35%左右的土地处在25°以上的斜坡上,荒山荒坡、光头山不少,生产生活条件很差。
(3)产业结构矛盾突出,经济效益低下
  三峡库区产业发育不全,结构矛盾突出。第一产业比重较大,除重庆主城七巴、巴南、渝北、涪陵、万州、长寿、江津等区市外,农业是三峡库区的主要产业。加之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产品商品率不高,不少贫困县才刚刚摆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况。第二产业起步较晚,相当部分库区区县系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实行拨改贷政策后才开始发展工业的,自己没有什么积累,基本上靠国家贷款发展,一开始就背上沉重的包袱。诸多因素造成库区工业产口档次低,污染严重,80%的企业亏损,不少企业资不抵债,难以为继。第三产业由于第一、二产业的制约,发育缓慢,交通运输、通信、金融、商贸流通等服务业基础差、实力弱、水平低,又反过来制约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各产业内部子产业之间结构也不尽合理,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较弱,矛盾较为突出。由于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效益普遍较低,工商企业不少难以为继,亏损面达70%以上。
(4)科技教育落后,劳动力素质不高
  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制约,三峡库区科技教育也较为落后。库区移民科技意识不强,对科学适用技术接受力较弱,适宜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农业方面,一些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难度大,传统的种植养殖方式方法占有很大比例,养殖业中,猪、牛、羊等新品种不到40%;工业方面,设备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体现现代科技水平的现代化企业微乎其微,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仅30%左右。科研机构、科研人员数量少,并且主要集中在库区的城市。教育事业投入不足,还有不少学校的危房没有排除,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虽然基本达标,但负债累累。师资队伍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尚有一部分教师没有经过专业学校的培训,学历达不到应有的要求。由于教育的落后,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成年人文盲、半文盲达15%左右。据奉节县反映,2000年,大学文化程度人口仅占总人口0.79%,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0,加上人才外流,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5)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社会贫困面较大
  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直接影响到库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据2000年统计资料反映,库区20个区市县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1800元的有12个,占总数的60%。在2002年国家确定的新一轮重点扶持贫困县中,三峡库区占11个,占库区区市县总数的55%。库区城镇中,下岗职工多,待业人员多,处于政府确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下的居民占10%左右。由于经济发展滞后,财源较差,多数区县财政赤字,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潜伏着社会不稳定隐患,给三峡移民搬迁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和困难。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题资料, 均为新华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华社重庆分社网络中心设计制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峡移民纪念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