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月有一块体积为100cm3的冰块是80

日期:平方米。
7.一个长方体的药水箱里装了60升的药水,已知药水箱里面长5分米,宽3分米,它的深是多少分米?
答;它的深是分米。
8.有一块棱长是80厘米的正方体的铁块,现在要把它溶铸成一个横截面积是20平方厘米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长是多少厘米?
答:这个长方体的长是厘米。
把12个棱长都是2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有几个不同的答案?
答:...8.有一块棱长是80厘米的正方体的铁块的相关内容日期:多一块 读幼儿园的小女孩小玉到糖果店买娃娃型的巧克力糖。老板问:“你要买男娃娃呢?还是女娃娃?”小玉答道:“当然是男娃娃,因为它此女娃娃多了一块??日期:谢谢,再给一块 爸爸带小阿凡提到一位朋友家去玩。那个朋友给了小阿凡提一块糖。 “接受了人家的东西,应该说什么?”爸爸问小阿凡提。 “谢谢,再给一块?毙“⒎蔡峄卮鹚怠?日期:英国50厘米长超级巨鼠咬3岁儿童脖子致其高烧 3月2日 英国坎布里亚郡四星级的海德罗湖区旅馆最近发生了一件恐怖怪事:一名3岁男童和他的父母在旅馆房间中睡觉时,竟然遭到了一只50厘米长的超级巨鼠的袭击,这只巨鼠像吸血鬼一样咬住该男童的脖...日期:让孩子每年长高4厘米 令许多父母发愁的是,自己个儿并不矮,为何孩子却长不高呢?12岁之前到底孩子每年应该长高多少才正常?为什么我没有别人高? 丹丹:营养也没有催高 王女士的女儿丹丹今年4岁半,身高95公分,和同龄孩子相...日期:幼儿成长挖掘长高潜力多长10厘米 男孩成年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7.5cm 女孩成年身高=〔(父亲身高-13)+母亲身高〕÷2±6cm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孩子的身高,在遗传的基础上,仍有很大范...日期:儿童免票标准拟提至120厘米 发改委称正在与相关部门进行调研 本报记者孙金凤杨超报道昨日,记者获悉,市发改委目前正与相关部门研究调整儿童乘车免票线标准问题,拟提高至120厘米。 近日,有儿童家长通过“首都之窗”反映,儿...日期:幼儿园中班教案案例[数学] 认识正方体 目标: 1、 让幼儿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2、 复习几何图形,并练习按特征分类。 3、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内容:认识正方体 准备:磁性教具:几何拼图――太空城堡。图形标记、数不清字、大...
&最新内容- - - - - - - - - - - -
&&热点推荐
精品专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英语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学学习-  - - -
 - - - - - - - -小学升初中模拟试卷
小学升初中模拟试卷
范文一:小学升初中模拟试卷基础知识部分一、读音节,写汉字。我一定能写得又对又好。(6分)xi xi ng xi ku p i hu i p l w r ch ng f( ) ( ) ( ) ( ) ( ) (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我记得准,一定错不了。(4分)
强迫(qi ng qi ng) 镌着(ju n ju n) 裸露(lu lu ) 活跃(y o yu )
装载(z i z i ) 血泊(b p ) 召集(zh o zh o) 迸发(b ng b ng )三、选词填空。仔细点,别误选。(6分)赞颂 赞扬 赞美1、《卜算子·咏梅》这首词( )了梅花不惧严寒的高贵品质。2、他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 )。盼望 希望 期望1、将来能挑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是老师对我们的( )。2、我们( )着海峡两岸早日统一。爱护 保护 掩护1、五台山的许多文物都( )得非常好,得到了国家有关方面的表彰。2、每一位游人都应该( )公园里的一草一木。四、按要求写词语。我善于积累,就难不倒我。(前两题每条线上写4个词语)(10分)1、描写人物高兴的2、描写自然景物的3、请你根据提示的意思写出有关“眉”的词语。(1)形容喜悦或得意的神态( ) (2)形容高兴的样子( )(3)形容人容貌秀丽 ( ) (4)形容事情非常紧急((5)形容人经过思考,突然想起办法来。( )(6)形容办事不分主次。( )五、按要求写句子。我很自信。(9分)1、用“不假思索”造两个意思不同的句子。(4分)(1)表示办事痛快。(2)表示办事轻率。2、用上“生气”、“绿油油”、“一望无际”写一句话。(3分)3、写出一副自己喜欢的对联,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可别写错字啊!(12分)1、《长歌行》赞美春天的诗句是,
。请你再写出有关赞美春天的诗,
。2、《示儿》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首诗都洋溢着诗人( )情感,但表达的方式截然不同:前者突出了一个( )字,后者突出了一个( )字。3、过去的日子如( ),被( ),如( ),被( );我留着些什么( )呢?
阅读部分一、课内阅读,学过的课文就象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试试看!我很难忘记巴塞罗那奥运会结束的那一天的夜晚,走出蒙椎克体育场,沿蜿蜒山路下山,来到蒙椎克山脚那巨大的喷水池旁,看水花四溅,飞扬起冲天的水柱,在夜灯映照中流光溢彩。我猛然听到随水柱飞扬起奥运会嘹亮的会歌旋律,真是感动不已,忽然那一瞬间旋律如水般清澈圣洁,沁透心脾。我知道那是只有体育才迸发的旋律,是体育才具有的魅力,是体育才能给予我的情感。我发现几乎所有的人都和我一样,在那飞迸的泉水和旋律面前停住了脚步,禁不住抬起头来望着那透明的水柱和星光灿烂的夜空。我的心中产生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会使得这个国家、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民变得多么美好。那一刻你就会明白,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它以自身特殊的魅力影响着一切。1、结合上下文或者生活实际理解下列词语。(3分)流光溢彩:沁透心脾:魅力 :2、用“~~~”标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用“ ----”我感到夜美景美的句子。(4分)3、把“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会使得这个国家、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民变得多么美好。”这句话换一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2分)4、读最后一句话,谈谈你的理解。(3分)5、当你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后,你有什么感受(4分)6、读这一段应用( )和( )的语调,就能读出作者对往事的回味和陶醉。(2分)二、课外阅读。用课内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是挑战也是享受。
啄破硬壳我们无数次地吃过鸡蛋,但很少有人亲眼看见过小鸡雏从蛋壳里钻出来的场面。那一年,我领着女儿到农村去,恰巧遇见了老乡家里的母鸡在孵小鸡。
那是一只芦花色的母鸡,趴在土坑一角草筐里的鸡蛋上倾注着自己全部的母爱。鸡蛋挺多的,我们能听到小鸡雏在蛋壳里面用力地啄壳的声音,“嗒,嗒嗒,,,,”那声音虽弱小,却震撼着人心,这是小鸡雏在用自己的生命撞击着铜墙铁壁似的硬壳。过了好久,一个湿乎乎的小脑袋才艰难地从里面钻了出来。
女儿的目光集中在一个啄壳声响了好一段时间的鸡蛋上了。那鸡蛋壳的上端已经露出米粒大小的孔,从那个小孔里看见鸡雏用力啄壳的硬喙。“嗒,嗒嗒,,,,”几分钟过去了,那小孔还是米粒大小,似乎没有变化。女儿为了要帮小鸡雏,她不顾老母鸡威胁的叫声,伸出手来要去剥那个硬壳。
这时,站在一旁一直没有吱声的老大娘看出了女儿的心思,她一把拦住了女儿。大娘说:“孩子,别去碰它,这小鸡雏只有靠自己啄破硬壳才能活,你帮了它,也许就是害了它。”只有靠自己啄破硬壳才能活。老母鸡是最会护自己的孩子的,可是她却“冷酷”地让鸡雏自己钻出硬壳。农村老大娘无意中说的这句话是那样平凡,而其中蕴含的道理却让人思索。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恰巧( ) 震撼( ) 艰难( ) 思索(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弱小( ) 威胁( ) 平凡( ) 冷酷( )3、读带“-”的句子,再自己提问题,自己回答问题,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4分)问题:答:4、写出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3分)5、大娘的话里蕴藏的道理是(3分)6、假如你在场,你想对大娘说(3分)7、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也很多,请你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来说明这个道理。(3分)三、作文。最后一关,这可是你表达真情实感,显示你写作本领的好机会,好好把握吧!从你懂事以来,一定经历过多次的感动。哪次感动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请把它写下来。(35分)原文地址:小学升初中模拟试卷基础知识部分一、读音节,写汉字。我一定能写得又对又好。(6分)xi xi ng xi ku p i hu i p l w r ch ng f( ) ( ) ( ) ( ) ( ) (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我记得准,一定错不了。(4分)
强迫(qi ng qi ng) 镌着(ju n ju n) 裸露(lu lu ) 活跃(y o yu )
装载(z i z i ) 血泊(b p ) 召集(zh o zh o) 迸发(b ng b ng )三、选词填空。仔细点,别误选。(6分)赞颂 赞扬 赞美1、《卜算子·咏梅》这首词( )了梅花不惧严寒的高贵品质。2、他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 )。盼望 希望 期望1、将来能挑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是老师对我们的( )。2、我们( )着海峡两岸早日统一。爱护 保护 掩护1、五台山的许多文物都( )得非常好,得到了国家有关方面的表彰。2、每一位游人都应该( )公园里的一草一木。四、按要求写词语。我善于积累,就难不倒我。(前两题每条线上写4个词语)(10分)1、描写人物高兴的2、描写自然景物的3、请你根据提示的意思写出有关“眉”的词语。(1)形容喜悦或得意的神态( ) (2)形容高兴的样子( )(3)形容人容貌秀丽 ( ) (4)形容事情非常紧急((5)形容人经过思考,突然想起办法来。( )(6)形容办事不分主次。( )五、按要求写句子。我很自信。(9分)1、用“不假思索”造两个意思不同的句子。(4分)(1)表示办事痛快。(2)表示办事轻率。2、用上“生气”、“绿油油”、“一望无际”写一句话。(3分)3、写出一副自己喜欢的对联,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可别写错字啊!(12分)1、《长歌行》赞美春天的诗句是,
。请你再写出有关赞美春天的诗,
。2、《示儿》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首诗都洋溢着诗人( )情感,但表达的方式截然不同:前者突出了一个( )字,后者突出了一个( )字。3、过去的日子如( ),被( ),如( ),被( );我留着些什么( )呢?
阅读部分一、课内阅读,学过的课文就象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试试看!我很难忘记巴塞罗那奥运会结束的那一天的夜晚,走出蒙椎克体育场,沿蜿蜒山路下山,来到蒙椎克山脚那巨大的喷水池旁,看水花四溅,飞扬起冲天的水柱,在夜灯映照中流光溢彩。我猛然听到随水柱飞扬起奥运会嘹亮的会歌旋律,真是感动不已,忽然那一瞬间旋律如水般清澈圣洁,沁透心脾。我知道那是只有体育才迸发的旋律,是体育才具有的魅力,是体育才能给予我的情感。我发现几乎所有的人都和我一样,在那飞迸的泉水和旋律面前停住了脚步,禁不住抬起头来望着那透明的水柱和星光灿烂的夜空。我的心中产生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会使得这个国家、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民变得多么美好。那一刻你就会明白,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它以自身特殊的魅力影响着一切。1、结合上下文或者生活实际理解下列词语。(3分)流光溢彩:沁透心脾:魅力 :2、用“~~~”标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用“ ----”我感到夜美景美的句子。(4分)3、把“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会使得这个国家、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民变得多么美好。”这句话换一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2分)4、读最后一句话,谈谈你的理解。(3分)5、当你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后,你有什么感受(4分)6、读这一段应用( )和( )的语调,就能读出作者对往事的回味和陶醉。(2分)二、课外阅读。用课内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是挑战也是享受。
啄破硬壳我们无数次地吃过鸡蛋,但很少有人亲眼看见过小鸡雏从蛋壳里钻出来的场面。那一年,我领着女儿到农村去,恰巧遇见了老乡家里的母鸡在孵小鸡。
那是一只芦花色的母鸡,趴在土坑一角草筐里的鸡蛋上倾注着自己全部的母爱。鸡蛋挺多的,我们能听到小鸡雏在蛋壳里面用力地啄壳的声音,“嗒,嗒嗒,,,,”那声音虽弱小,却震撼着人心,这是小鸡雏在用自己的生命撞击着铜墙铁壁似的硬壳。过了好久,一个湿乎乎的小脑袋才艰难地从里面钻了出来。
女儿的目光集中在一个啄壳声响了好一段时间的鸡蛋上了。那鸡蛋壳的上端已经露出米粒大小的孔,从那个小孔里看见鸡雏用力啄壳的硬喙。“嗒,嗒嗒,,,,”几分钟过去了,那小孔还是米粒大小,似乎没有变化。女儿为了要帮小鸡雏,她不顾老母鸡威胁的叫声,伸出手来要去剥那个硬壳。
这时,站在一旁一直没有吱声的老大娘看出了女儿的心思,她一把拦住了女儿。大娘说:“孩子,别去碰它,这小鸡雏只有靠自己啄破硬壳才能活,你帮了它,也许就是害了它。”只有靠自己啄破硬壳才能活。老母鸡是最会护自己的孩子的,可是她却“冷酷”地让鸡雏自己钻出硬壳。农村老大娘无意中说的这句话是那样平凡,而其中蕴含的道理却让人思索。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恰巧( ) 震撼( ) 艰难( ) 思索(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弱小( ) 威胁( ) 平凡( ) 冷酷( )3、读带“-”的句子,再自己提问题,自己回答问题,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4分)问题:答:4、写出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3分)5、大娘的话里蕴藏的道理是(3分)6、假如你在场,你想对大娘说(3分)7、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也很多,请你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来说明这个道理。(3分)三、作文。最后一关,这可是你表达真情实感,显示你写作本领的好机会,好好把握吧!从你懂事以来,一定经历过多次的感动。哪次感动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请把它写下来。(35分)
范文二:1二、登上是非地,准确断一断。(12分)1、图上距离一定,实际距离与比例尺成反比例。
) 2、在1—8这8张数字卡片中任意抽出1张,抽出比5大的数字的可能性比较大。(
) 3、以一个长方形的长为轴,把它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一个长方体。
) 4、将一个大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90度。
)??<2,15、<(
)里可以填写的最大整数是3。
)3566、已知M=2×2×3,N=2×3×3,那么M和N的最小公倍数是48。
)三、走进数学超市,恰当选一选。(12分)1、加入5克糖和20克水,这时的糖水含糖率是(
)。 A. 25%
C. 15% 2、右边的物体从(
)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A.正面和上面B.正面和右面C.上面和右面3、哈尔滨今日气温是最高60C,最低-80C,这天的温差是(
)。 A. 140C
C.-20C4、从A城到B城,甲车要用4小时,乙车要用5小时,那么,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
)。 A. 4︰5
5、钟面上9时30分,时针与分针成(
C. 直角6、小红和妈妈在家洗澡,热水器内装有250升水,小明洗了6分钟,用了50%的水后停止洗澡;又过了6分钟后,妈妈也洗了6分钟,把热水器内的刚好用完。下面的(
)图表示了水量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A、
C、四、游览计算园,细心算一算。(42分)21、直接写出得数:(10分)16.5÷13=
4.9×8.1≈53737113÷0.25=
1÷-÷1=2、递等式计算:(16分)33×4÷4×
44?(?)] (??)?
÷[243、解方程:(8分)x-40%x = 1.2
0.2x-1.65=4.7×0.54、列综合算式或方程计算: (8分)11(1)9.6的加上1除以4的商,
(2)一个数的20%比它的少80,24和是多少?
求这个数。五、画一画,填一填。(第1题4分,第2题3分,共7分。)1、在下图中,按2∶1的比画出正方形放大后
2、下图是某公司中三个小组男女 的图形,再按1∶2的比画出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
职工人数统计图:全车间男工人数比女工人数多(
)%1403第一小组第二小组第三小组六、综合运用,解决问题。(每题5分,共25分)1、雷锋修路队修一条公路,9天修了270米,还剩630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公路一共需要多少天?2、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积是25.12平方米,高是1.5米,将这些沙倒在一个底面积为12.56平方米的圆柱体沙坑里,沙能装多高?3、甲乙两车从东西两站相向而行,4小时后两车在距离中点16千米处相遇,已知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1.2倍,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4、王叔叔昨天卖出了2台洗衣机,每台都按819元卖出,其中一台比进价提高了30%,而另一台则比进价降低了30%,问王叔叔卖出这两台洗衣机总的是亏了还是赚了?亏了多少或是赚了多少?5、四月十二日(植树节),城区园林绿化大队要栽一批树苗,上午栽了210棵,下午栽2了剩下的20%,这时还有总数的没有完成,这批树苗一共多少棵?54
范文三:8.观察下面图形的排列情况,第2012个图形是(
△ △ ○ ▽ ○ △ △ ○ ▽ ○,,,,9A10米。A111213(-3141516.17.a、b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是3,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18.两桶油,第一桶的重量是第二桶 ,如果从第二桶取6千克倒入第一桶,那么两桶油就一样重。第2二桶原有(
)千克油。19.有4枚1元的硬币和8枚5角的硬币,现在要取4元钱去买一本杂志,共有(
)种取法。20.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已知圆柱的高是12厘米,圆锥的高是(
)。3(1)数一数每个图各有多少个顶点,多少条边,这些边围出了多少区域,将结果填人表中。(2)观察表中数据,推断一个平面图的顶点数、边数、区域数之间有什么关系?(3)现已知某一平面图有999个顶点和999个区域,试根据(2)中推断出的关系,确定这个图有多少条边?29.观察下面的算式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13?23?33?36
(1?2?3)2?3613?23?33?43?100
(1?2?3?4)2?100,,,,,,,,通过你的发现计算:13?23?33?43?,,,,?153。五、解答题。301.5倍少19人,五年级有多少人参加演出?312小时相遇。相遇后两车继续前行,当甲车到达B地时,乙车离A603:2。求甲、乙两车的速度。32.甲乙两个商场出售洗衣机,一月份甲商场共售出980台,比乙商场多售出出多少台?41,甲商场和乙商场共售633.六年级一班原有学生42人,其中男生占5。现在全班有多少人?(列方程解)34.老王驾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第一小时行了全程的35%,两小时行了114千米.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35.春节期间,20%的利润定价,然后又打八折出售。(12分)(1)商品A成本是120A(2)商品元,商品B的成本是多少元?(3)商品C和D60元。若C的成本是D的2倍,则C、D成本分别是多少元?4。后来转来女生若干人,这时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6:75
范文四:小升初模拟试卷一一、填空。(本大题共12道小题,共21分)1.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总人口是十二亿五千九百三十三万,画线部分的数写作(
),如果每人节约1元钱,这些共约(
)亿元。2.3:5=9÷(
)%3.在一次篮球比赛中,小明一共投篮24次,有9次没投中,他在本场比赛中投篮的命中率是(
)。4.六年一班有男生30人,女生20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5.一个圆柱底面直径和高均为8cm,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均为4厘米,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的比是(
)。6.停车场原有50辆车,又来了a辆,现在停车厂共有(
)辆。7.地图上的线段比例尺是: ,如果实际距离是450千米,那么在图上要画(
)厘米。8.如右图,大圆半径为2cm,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为(
)cm 面积是(
)cm2。9.把72按1: : ,那么中间那部分是(
)。10.某班学生不到50人,在一次测验中,有 的学生得优, 的学生得良,
的学生及格,那么,有(
)人不及格。11.把一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交换,得到一个新两位数,这个新两位数是原来的2倍还多7,原数是(
)。12.某车间工人的工作时间保持不变,如果工人人数减少20%,要保持产量不变,工作效率要提高(
)。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本大题共12道小题,共24分)13.一个大型体育场最多可容纳观众(
)人。A.50
D.50000014.小明晚上8点钟睡觉,要知道他睡眠时间是几小时,还要提供什么条件?(
)A.早晨6点半锻炼身体。
B.晚上做了个梦。 C.早晨6点醒来起床。
D.妈妈叫小明7点吃早餐。15.一个长方形长5cm,宽3cm, 表示(
)几分之几。A.长比宽多
B.宽比长少
C.长是宽的
D.宽是长的16.用下面(
)可以表示长方体的正方体的关系。A
D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条射线长50米
B.一年中6个大月,6个小月 C.
: 的4:3能组成比例
D.任何整数都有倒数 18.一双鞋若卖140元,可赚40%,若卖120元可赚(
D.30%19.把一个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若干个扇形,然后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下面(
)是正确的。A.表面积和体积都没变
B.表面积和体积都发生变化 C.表面积变了,体积没变
D.表面积不变,体积变了20. 一个九位数,以亿为单位取它的近似值时约10亿。在亿位和千万位上的数可能是(
)。A.(0)(0)
B.(9)(5)
C.(9)(8)
D.(9)(5~9)各数21.四个分数 、 、 、 中最大的一个是(
D.22.甲、乙、丙三种商品原价相同,甲先调高10%,然后再降价10%,乙先降价10%,再调高10%,丙保持原价不变,这三种商品现在的价格关系是(
)。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23.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到B地,甲在一半时间内每小时走5千米,另一半时间内每小时走4千米,乙在一半路程内每小时走5千米,另一半路程内每小时走4千米,他们到达B地的情况是(
)。A.无法确定谁先到达
B.乙先到达 C.甲先到达
D.同时到达三、计算。24、直接写得数72× =
5÷ =25.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6分)16 ×2.4+3 ÷ -2.4(2 +1÷3 ×3 )÷3.5-0.01四、操作题。(4分)26.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厘米和5厘米,用这样4个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你有几种拼法,请画出来。五、解答下列各题。(本大题共7道小题,共35分)27.下图中阴影部分甲的面积比乙多57平方厘米,AB的长为20cm,求CB的长。28.世界上最小的海是马尔马拉海,面积为11000平方千米,比我国太湖面积的4倍多1400平方千米,太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29.甲乙两地相距770千米,客车、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5千米,多少小时后两车相距110千米?30.红旗小学共有学生800人,其中低年级占25%,中年级占35% ,其余是高年级学生。(用直线把所求问题与算式连接)①低年级人数
a.800×25%②中年级比低年级多的人数
b.800×(1-25%- )
③高年级的人数
c.800×( -25%)31、一批水果,做罐头用去总数的20%,其余的按5:3分给甲、乙两个水果店,甲店比乙店多分400千克,这批水果共有多少千克?32.用甲乙两种糖配成什锦糖,如果3千克甲种糖和2千克乙种糖配成的什锦糖,比用2千克甲种糖和3千克乙种糖配成的什锦糖每千克贵1.32元,那么,1千克甲种糖比1千克乙种糖贵多少元?33.某工厂第一车间的人数比第二车间的4/5少30人,如果从第二车间调10人到第一车间,这时第一车间的人数是第二车间人数的3/4.第二车间原来有多少人?34.某次数学竞赛设一、二等奖。已知:(1)甲、乙两校获奖人数的比为6:5;(2)甲、乙两校获二等奖的人数占两校获奖人数总和的60%;(3)甲、乙两校获二等奖的人数比为5:6。甲校获二等奖人数占该校获奖总人数的百分数是多少?35.有两堆煤,第一堆运走1/4,第二堆运走一部分后还剩下60%,余下的第一堆和第二堆的重量的比是3:5,第一堆原有煤120吨,第二堆原有煤多少吨?36.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8厘米,宽7.85厘米,盛有深9厘米的水。另一个圆柱形容器底面半径10厘米,高8厘米,没有盛水。先把长方体容器中的水一部分倒入圆柱形容器,使长方形容器和圆柱形容器中的水深比为2:1. 求(1)两容器各盛水多少?(2)两容器中水深各是多少?(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范文五:昌茂学校小升初模拟试卷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3分,每个字0.5分)zī rùn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
)它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 fēi xiáng(
) ;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感恩您们——我的父母,是
)我生命,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一个富足的家,一个充满着浓浓知识氛围的家。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生字或解释下画“——”。(5分,每个0.5分) 沉甸甸.(diān
扑棱棱.(l?ng
圆茎.(jīng
一幢.(zhuàng
dòng) (竞
协)作 (暮
侍奉.(遵守;侍候)
介.意(放在心里;这样) 三、按要求写词语、俗语。(4分,每空0.5分)__________(表示时间过得快的成语),转眼间我们即将毕业。忘不了__________的小学生活,忘不了_________的老师,忘不了__________的同学,(前3个空填写四字词语)我要赞美老师
。(诗句)我真诚地祝愿同学们
。(俗语)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7分)1、小学六年,李晓东和吴明洋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毕业前夕,我在他们的留言薄上写下了“
。”(填俗语)(2分)2、刘晓虎在马路的行车道上骑单车,只见一辆辆汽车
地从他的身边开过,吓得我和张洋洋
,不禁大声喊道:“小虎,小心!”(填成语)(2分)3、《石灰吟》是____代诗人_________的作品。(前2空每空0.5分)作者借吟诵石灰,表达了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诗中的句子)的志向。像这样“托物言志”的古诗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诗名)(4分) 4、在课文中,我们发现花和人一样各有特点,如广玉兰
,梅花“不要人夸好颜色,
。”真让人赞赏不已。(3分)5、父亲每逢节日出差在外,总会吟诵“
。”来表达他对家人的情感。而每当我的学习取得进步时,他就会吟诵“
。”来勉励我不断进步。(填古诗)(4分)6、在学校里,老师教育我们要把所学的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把知识学扎实学活,正如古诗中所说的:“
。”(2分) 四、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
)里。(2.5分) 1、下列四组词语中,“一”的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 A.数一数二 初一 一会儿
B.一定 一败涂地 一切
C.一起 一把 唯一
D.第一 一致 一直 2、“山可真险啊!”中“啊” 的发音是(
D.wa 3、下面完全正确的一组词语是(
)A.谈笑风生 银妆素裹
B.赞不决口 穷途末路
C.流连忘返 深思熟虑
D.一如既往 五彩斑澜4、近期有个朋友的“书店”(
)和“钟表店”(
)都将开业了,请你帮他各选一幅合适的对联,并将所选对联前面的序号填到相应的括号里。 A.闻香下马,知味停车。B.万千星斗心胸里,十二时辰手腕间。 C.绘声绘香绘色绘影,有水有山有物有人。
D.学海无涯勤可渡,书山万仞志能攀。五、判断题。(对的打“√”,错得打“×”。2.5分)1、“教我们的老师”和“谆谆教诲”中的“教”的读音是不一样的。
) 2、“异口同声、异国他乡”这2个成语中的“异”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
) 3、“让我们一起喊一声吧――人民万岁!科学万岁!”和“轰隆――”中的“――”号都表示声音的延续。
4、“燕子在屋檐下唱着歌,告诉人们春天到了。”这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
) 5、“母亲”中“母”字的第三笔的名称是“横”。
) 六、句子练习。(照样子,写一写。)(6分,每题2分) 1、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祖国大地到处涌动着爱的潮流。
爱,是一盏明灯,能驱走灾区人民心中的黑暗。爱,__________,
。 爱,__________,
。 2、例:风儿不停地吹,小草来回地摇摆。风儿不知向小草说了什么笑话,乐得小草前仰后合。 春天来了,各种各样的花都开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的手上捧着一块儿金灿灿的奖牌。(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综合改错,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中的错误。(4分)《哈里o波特与凤凰社》这本书情节曲折生动,我很早就想看了。今天终于借到了这本书,我非常高兴极了。一拿到书,我就迫不急待地读了起来。读了这本书,受到不少启发。我要像哈里o波特那样,敢于向邪恶势力挑战的好思想。 八、交际表达。(3分)现在有许多同学愿意上网,有人说上网看那些不健康的东西有害,有人说上网能开阔视野有益。就这个问题请你以“小学生玩电脑游戏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进行思考,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3分) (一)《灰椋鸟》节选。(7分)灰椋鸟开始归林了。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没过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它们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先回来的鸟在林子里不停地鸣叫,好像在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好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回来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急急地寻找自己的栖息处所,与熟悉的伙伴汇合。林中热闹极了,到处可以听到灰椋鸟的叫声。1、仔细想一想,作者站在
观察灰椋鸟的。(1分) 2、这段话是按
顺序记叙的。用“︱”把这段话分成两层。(2分) 3、在这段话中,最后三句话之间是
关系。(1分)4、用“﹏﹏”划出作者由眼前的事物展开想象的句子。(2分)5、像文中加点字这样表示气势宏大的四字词还有
。(1分) (二)阅读短文《珍藏》,完成下列练习。(16分)我从不把什么东西珍藏在身边,因为,我总觉得,东西放在身边会遗失的,只有珍藏在心里的,永远都不会忘却,,,,那是一年暑假,我(
)钢琴考级,(
)只能按捺住考上重点初中的喜悦,闷在家里练琴。天那样闷热,我嘴里含着冰,发狠地练着。从早晨到中午,再到傍晚。我终于可以甩一下酸疼的膀子,情不自禁地,我走到阳台上,,,,
忽然,我听到一个声音,和着夏日傍晚那特有的微风,忽而朦胧忽而清晰,伴着清柔.(róu lóu)的风,飘入我的耳朵。哦,听清楚了,是笛声,只有心静的人才能吹得如此之好。我陶醉了,沉静了,,,,后来的几天,我注意到每天傍晚,这笛声都会响起。( )我一放下琴,笛声(
)准时地响起,我就跑到阳台上望着楼下的建筑工地仔细地听,边想着吹笛子的人。
有一天,当我照例.(lì li?)走到阳台上向下看时,我看到一位建筑工人坐在地上,他正在吹着笛子。我惊异地发现,他吹的是我弹的曲子!我无论如何不能相信,一个人仅凭耳朵听曲子,就能用手中的笛子原封不动地吹出来。做到这一切的,还是我往日十分轻视的工人!我感到震惊!晚上,妈妈竟也谈到了这位工人:“你看看人家,天天在太阳底下盖房子,比你累多了吧?人家晚上雷打不动地吹到你上床,人家活得不是挺轻松嘛!”
我不再叫苦。于是,早晨,梦中的笛声把我惊醒;晚上,窗外的笛声陪我入睡。在我练那首曲子时,笛声总悄然响起,只是,轻轻地,似.(sì shì)乎生怕被我听见。终于,他不再害怕。于是琴声和着笛声融会在一起,分外地和谐、优美、宁静,妙不可言。我激动了,泪珠在眼眶里打转,我的感情得到了升华,,,,
考级时,我的耳边始终萦绕着笛声,我以自己的方式理解着乐曲,终于,我考上了十级!当我兴.(xīnɡ xìnɡ)奋地冲到阳台上准备鼓起勇气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那位素未谋面的朋友时,我呆住了。几天的激动与紧张使我忘却了眼前拔地而起的大楼。是的,我将永远不能再与那笛声合作!不知在哪一天的哪个角落,我又听见了笛声。我总觉得这笛声好耳熟,原来,那笛声,那段记忆已被我永远珍藏在我心底! 1.按要求填空:(1分)“忘却”:“却”音序查( ),字义选(
B.退还,不受; C.表示转折语气;
D.去,掉。2.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素未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妙不可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入括号内。(2分)既然,,,,就,,,,
只要,,,,就,,,,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5.仔细读文,回答:①有一天,我看到那位建筑工人坐在地上吹笛子,使我惊异的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使我震惊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在我眼中,那位建筑工人是我的________,我和他交流的方式是________,这种交流给我的感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③短文以《珍藏》为题,你认为作者珍藏的是什么?(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简短的语句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仔细阅读短文,思考第1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之间,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样的联系。(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作文。(30分)回顾自己六年来的成长,伴着欢笑和泪水,写满了酸甜苦辣,你一定有很多故事记忆犹新,请围绕“我的成长故事”为主题,写一个最难忘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成长故事。题目也可以自拟,要求将经历的过程写具体,把当时的体验写清楚。作文要求:1、文章结构要合理,语句要通顺,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范文六:小升初模拟试卷一(附答案)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0分)1.看拼音写词语。(6分)piān pì
biāo zhì
shēn qǐng
pái huái
miǎo shì (
) jīng zhàn
liáo liàng
chú chuāng
shǎn shu?
ch? dǐ (
)2.选字组词。(3分)(呐 纳)____喊
火柴____(梗 便)
气____(魂 魄)
(魅 魁)____力
(嘹 缭)____亮
(溶 熔)____炼3.选词填空。(4分)描写
描绘(1)这件艺术铜鼎深入细致地(
)了当时的风俗人情、桥梁建筑。(2)这部文学作品的第三章极细腻地(
)了江南的风土人情。体会
体味(3)我亲身(
)到,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4)从父亲讲的故事中,我(
)到了一份责任。4.根据前面的提示,把下列带“意”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小心注意”叫_____意;“任凭自己”叫_____意;“沾沾自喜”叫_____意;“任意妄为”叫_____意;“心情爽快”叫_____意;“心术不正”叫_____意。5.修改病句。(6分)(1)杜甫是我国唐朝时期的伟大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管你信不信,事实才是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鲁班带着凿子、锯子、斧子、和木工用具去拜师学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按要求填空。(4分)(1)写一句抒写思念故乡、怀念亲友的诗:_____________(2)写一句借月抒怀的诗:_____________(3)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王强就不这么认为,每当看到他沉迷于各种游乐中的时候,你真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格言警句)(4)你认为教室里应张贴什么样的名言警句或千古佳句,请写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选择恰当的比喻,依次填入空格处。(4分)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扬柳
如小桥流水
若大江东去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于千人之心,出自于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_________,婉约_________,粗犷________,细腻________,洋洋洒洒,蔚为大观。8.下面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③所为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⑤这是求知的阶梯,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A、③②④⑤①
B、③②⑤④①
C、⑤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⑤9.下列诗句中有咏莲的,也有咏菊的,其中咏莲的诗句是(
)(4分) 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②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⑤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A、①③⑤
D、①②④二、阅读理解(30分)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1.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的大意。(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富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其家甚智其子”,为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读了这则寓言,你最想对文中的哪个人发表一些感慨?请写在下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牛现在,我对牛是很熟悉的。第一,我就属牛。第二,我有只小铜牛,我非常喜欢它。我十岁生日那天,爷爷对我说:“今天是你的生日。你属牛,我就把这只小铜牛作为礼物送给你。”说完,就把一只金黄色的小铜牛递给了我。小铜牛好看极了。它有壮实的身骨,稳健的腿脚,尖利的犄角,灵巧的尾巴。爷爷说:“牛的尾巴不仅可以用来驱逐蚊蝇,还时常用来鞭策自己啊!”真的,我意外发现:那条牛尾巴似乎在左右鞭打自己,让它的四肢更使劲地朝前蹬。爷爷还说:“牛是踏踏实实苦干的动物,是从不喜欢偷懒的。”我越发对这只小铜牛感兴趣了,爱惜地用绸布把它包好,放在写字台上。从此,每当我坐在写字台前做作业,写日记时,总要看看这自觉、踏实、耐劳的“牛”。两年过去了。有一天,我又一次坐在写字台前,用双手托着小铜牛。看着,看着,眼前好似出现了一幅壮观的画面:手中的牛动起来,走在广阔的田野里。它腿上沾满肥沃的泥土,低着头,鼻孔里喷出热气,使足劲在用犄角开创道路。它的尾巴用劲地甩在自己的身上,让自己奋力向前。它的身后是一望无垠的耕作过的土地。在它的身旁又出现了成千上万个同伴,向着同一个方向顽强地前进。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熟悉—(
)2. 照样子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写在括号里。(3分)例:(壮实的)身体(
)田野3. 用“鞭策”写一句话。(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_______”画出作者想象的内容。(1分)5. 这些想象,作者是根据生活中的牛“(
)”这三个特点展开的,从作者的想象中,可以看出他平时很注意(
)观察,如果不熟悉牛的习性,也就不可能有如此(
)的想象、细致的描写。(5分)6. 作者写《牛》这篇文章是因为[在括号里打√]。(1分)①对牛很熟悉。(
)②非常喜爱牛。(
)③为了赞扬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精神。(
)挪树院子里那株腊梅奄奄一息了。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姿飘逸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几条筋,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老花匠来了。我劝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腊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
“人挪活,树挪死。”有人说。“腊梅会挪死吗?”我有点担心。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他铲开了!刨开了!瘦小的腊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腊梅啊!它的根须长长的在地下漫延。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产断了!他又抡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不砍断怎么挪呀!”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腊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然而这株腊梅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腊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嚓!嚓!嚓!”一铲,一铲,一铲,,,,“喀!喀!喀!”一锄,一锄,一锄,,,,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一割断了。“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呻吟。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腊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那老土依然沉重。独立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腊梅瘦骨嶙峋地立着。它会死吗?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翌日,那株腊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又过了几天,叶子还是绿的。又长出了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条新枝,,,,腊梅新生了!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腊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人挪活!树也挪活!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一定依然会有腊梅花的黄色的芬芳。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1.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2分)________一息
风姿飘_____ 有声
丰_____ 秀美2. 文中第3段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1分)3. 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出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2分)4. 没有字典和词典可查,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中加红词的意思。(2分) ①像断裂的骨骼,白得 骇人。( )②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 )5. 最后一段中,画“___”线的句子里蕴含着什么意思?把你的体会写下来。(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按要求概括。(2分)①从第3段到第9段,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本文作者在文中赞美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作文。小学就要毕业了,对于多年的小学生活你有什么难忘的记忆呢?或者对于即将到来的初中生活你又有什么美好的向往呢?请以难忘的_________或者我向往的_________为题写一篇回忆小学或者想象初中的作文。参考答案一、1.偏僻 标志 申请 抵御 徘徊 藐视 精湛 嘹亮 橱窗 伶俐 闪烁 彻底解析:此题考查同学们对于生字词掌握的情况。要注意“僻”字不要写成“擗”,“烁”不要写成“砾”,要注意“藐”字不要写成“渺”,“湛”字不要写作“勘”,“嘹”不要写成“缭”,“橱”不要写作“厨”。2.呐 梗 魄 熔解析:这道题要求辨析形近字,“呐”和“纳”,“梗”和“便”,“魂”和“魄”,“溶”和“熔”,也都只是在部首上有一点差异,但字义与用法完全不同,需要仔细辨别。3.(1)描绘(2)描写(3)体味(4)体会解析:这是考查根据语言环境辨析近义词的能力。完成这样的题首先要知道这几个词语在意思、用法上的区别,然后根据整体语境来选择合适的词语。4.留意 随意 得意 肆意 惬意 歹意解析:这是考察辨析词语意思的能力,只是形式与以往有所不同——给出解释,要求填入词语。完成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弄懂相关词语的意思,再根据自己的积累填写合适的词语。5.(1)杜甫是我国唐朝的伟大诗人。(2)不管你信不信,事实就是事实。(3)鲁班带着凿子、锯子、斧子等木工用具去拜师学艺。解析:修改病句是培养同学们的语感,增强语言规范性和合理性的练习。我们不仅要能辨析一句话是否存在语病,而且能够把有语病的地方修改正确。做这样的练习一般要分三步:一是细读句子,明确病因;二是根据病因动笔修改,或“增”,或“删”,或“调”,或“换”;三是再读,检查修改是否正确。6.答案:(1)每逢佳节倍思亲。(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4)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②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③,,,,解析:这是考查同学们积累并准确书写的情况,要注意记忆的准确和书写的准确,不要写错别字。7.若大江东去 如小桥流水 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杨柳解析:这是考查同学们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概括能力。完成这样的题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根据整体语境来选择合适的答案。8. B解析:排列句子的顺序,可以先找出开头句,然后根据其意思往下推想,依次找出与之相衔接的句子。9. D解析:这道题是考查古诗积累情况的灵活运用的一道题,我们先要弄懂各句是什么意思,然后再根据题目要求分类,最后得到合理答案。二、(一)1.略。2.天雨墙坏,不及时修补。富人认为儿子聪明,是因为事情的发生在他儿子的意料之中。3.略。(二)1.熟知 喜爱 顽强2.金黄色的 壮实的 稳健的 尖利的 灵巧的 广阔的3.略。4.手中的牛动起来,,,,向着同一个方向顽强地前进。5.自觉 踏实 耐劳 细致 合理6.③为了赞扬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精神。(√)解析:这是一篇咏物的文章,作者是根据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特点展开的,也赞扬了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精神。做题时应紧扣住这一中心来思考。(三)1.奄奄 逸 铮铮 满2.漫——蔓 产——铲3.卜算子o咏梅 陆游4.①使人害怕 ②达到饱满、充分的程度5.作者相信那株腊梅一定会重新绽放、重获生机的。解析:此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含义应为“作者相信那株腊梅一定会重新绽放、重获生机的。”6. ①老花匠把腊梅移栽到新的地方。②本文赞美腊梅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关注与喜爱之情。解析:此题考查对于文章内容和中心的理解。做这样的题必须认真读懂全文,抓住主要情节,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第三段至第九段主要写老花匠把腊梅花移栽到新的地方。本文赞美腊梅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关注与喜爱之情。三、略小升初模拟试卷一(附答案)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0分)1.看拼音写词语。(6分)piān pì
biāo zhì
shēn qǐng
pái huái
miǎo shì (
) jīng zhàn
liáo liàng
chú chuāng
shǎn shu?
ch? dǐ (
)2.选字组词。(3分)(呐 纳)____喊
火柴____(梗 便)
气____(魂 魄)
(魅 魁)____力
(嘹 缭)____亮
(溶 熔)____炼3.选词填空。(4分)描写
描绘(1)这件艺术铜鼎深入细致地(
)了当时的风俗人情、桥梁建筑。(2)这部文学作品的第三章极细腻地(
)了江南的风土人情。体会
体味(3)我亲身(
)到,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4)从父亲讲的故事中,我(
)到了一份责任。4.根据前面的提示,把下列带“意”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小心注意”叫_____意;“任凭自己”叫_____意;“沾沾自喜”叫_____意;“任意妄为”叫_____意;“心情爽快”叫_____意;“心术不正”叫_____意。5.修改病句。(6分)(1)杜甫是我国唐朝时期的伟大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管你信不信,事实才是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鲁班带着凿子、锯子、斧子、和木工用具去拜师学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按要求填空。(4分)(1)写一句抒写思念故乡、怀念亲友的诗:_____________(2)写一句借月抒怀的诗:_____________(3)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王强就不这么认为,每当看到他沉迷于各种游乐中的时候,你真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格言警句)(4)你认为教室里应张贴什么样的名言警句或千古佳句,请写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选择恰当的比喻,依次填入空格处。(4分)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扬柳
如小桥流水
若大江东去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于千人之心,出自于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_________,婉约_________,粗犷________,细腻________,洋洋洒洒,蔚为大观。8.下面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③所为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⑤这是求知的阶梯,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A、③②④⑤①
B、③②⑤④①
C、⑤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⑤9.下列诗句中有咏莲的,也有咏菊的,其中咏莲的诗句是(
)(4分) 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②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⑤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A、①③⑤
D、①②④二、阅读理解(30分)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1.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的大意。(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富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其家甚智其子”,为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读了这则寓言,你最想对文中的哪个人发表一些感慨?请写在下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牛现在,我对牛是很熟悉的。第一,我就属牛。第二,我有只小铜牛,我非常喜欢它。我十岁生日那天,爷爷对我说:“今天是你的生日。你属牛,我就把这只小铜牛作为礼物送给你。”说完,就把一只金黄色的小铜牛递给了我。小铜牛好看极了。它有壮实的身骨,稳健的腿脚,尖利的犄角,灵巧的尾巴。爷爷说:“牛的尾巴不仅可以用来驱逐蚊蝇,还时常用来鞭策自己啊!”真的,我意外发现:那条牛尾巴似乎在左右鞭打自己,让它的四肢更使劲地朝前蹬。爷爷还说:“牛是踏踏实实苦干的动物,是从不喜欢偷懒的。”我越发对这只小铜牛感兴趣了,爱惜地用绸布把它包好,放在写字台上。从此,每当我坐在写字台前做作业,写日记时,总要看看这自觉、踏实、耐劳的“牛”。两年过去了。有一天,我又一次坐在写字台前,用双手托着小铜牛。看着,看着,眼前好似出现了一幅壮观的画面:手中的牛动起来,走在广阔的田野里。它腿上沾满肥沃的泥土,低着头,鼻孔里喷出热气,使足劲在用犄角开创道路。它的尾巴用劲地甩在自己的身上,让自己奋力向前。它的身后是一望无垠的耕作过的土地。在它的身旁又出现了成千上万个同伴,向着同一个方向顽强地前进。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熟悉—(
)2. 照样子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写在括号里。(3分)例:(壮实的)身体(
)田野3. 用“鞭策”写一句话。(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_______”画出作者想象的内容。(1分)5. 这些想象,作者是根据生活中的牛“(
)”这三个特点展开的,从作者的想象中,可以看出他平时很注意(
)观察,如果不熟悉牛的习性,也就不可能有如此(
)的想象、细致的描写。(5分)6. 作者写《牛》这篇文章是因为[在括号里打√]。(1分)①对牛很熟悉。(
)②非常喜爱牛。(
)③为了赞扬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精神。(
)挪树院子里那株腊梅奄奄一息了。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姿飘逸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几条筋,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老花匠来了。我劝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腊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
“人挪活,树挪死。”有人说。“腊梅会挪死吗?”我有点担心。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他铲开了!刨开了!瘦小的腊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腊梅啊!它的根须长长的在地下漫延。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产断了!他又抡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不砍断怎么挪呀!”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腊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然而这株腊梅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腊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嚓!嚓!嚓!”一铲,一铲,一铲,,,,“喀!喀!喀!”一锄,一锄,一锄,,,,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一割断了。“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呻吟。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腊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那老土依然沉重。独立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腊梅瘦骨嶙峋地立着。它会死吗?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翌日,那株腊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又过了几天,叶子还是绿的。又长出了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条新枝,,,,腊梅新生了!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腊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人挪活!树也挪活!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一定依然会有腊梅花的黄色的芬芳。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1.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2分)________一息
风姿飘_____ 有声
丰_____ 秀美2. 文中第3段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1分)3. 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出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2分)4. 没有字典和词典可查,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中加红词的意思。(2分) ①像断裂的骨骼,白得 骇人。( )②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 )5. 最后一段中,画“___”线的句子里蕴含着什么意思?把你的体会写下来。(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按要求概括。(2分)①从第3段到第9段,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本文作者在文中赞美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作文。小学就要毕业了,对于多年的小学生活你有什么难忘的记忆呢?或者对于即将到来的初中生活你又有什么美好的向往呢?请以难忘的_________或者我向往的_________为题写一篇回忆小学或者想象初中的作文。参考答案一、1.偏僻 标志 申请 抵御 徘徊 藐视 精湛 嘹亮 橱窗 伶俐 闪烁 彻底解析:此题考查同学们对于生字词掌握的情况。要注意“僻”字不要写成“擗”,“烁”不要写成“砾”,要注意“藐”字不要写成“渺”,“湛”字不要写作“勘”,“嘹”不要写成“缭”,“橱”不要写作“厨”。2.呐 梗 魄 熔解析:这道题要求辨析形近字,“呐”和“纳”,“梗”和“便”,“魂”和“魄”,“溶”和“熔”,也都只是在部首上有一点差异,但字义与用法完全不同,需要仔细辨别。3.(1)描绘(2)描写(3)体味(4)体会解析:这是考查根据语言环境辨析近义词的能力。完成这样的题首先要知道这几个词语在意思、用法上的区别,然后根据整体语境来选择合适的词语。4.留意 随意 得意 肆意 惬意 歹意解析:这是考察辨析词语意思的能力,只是形式与以往有所不同——给出解释,要求填入词语。完成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弄懂相关词语的意思,再根据自己的积累填写合适的词语。5.(1)杜甫是我国唐朝的伟大诗人。(2)不管你信不信,事实就是事实。(3)鲁班带着凿子、锯子、斧子等木工用具去拜师学艺。解析:修改病句是培养同学们的语感,增强语言规范性和合理性的练习。我们不仅要能辨析一句话是否存在语病,而且能够把有语病的地方修改正确。做这样的练习一般要分三步:一是细读句子,明确病因;二是根据病因动笔修改,或“增”,或“删”,或“调”,或“换”;三是再读,检查修改是否正确。6.答案:(1)每逢佳节倍思亲。(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4)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②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③,,,,解析:这是考查同学们积累并准确书写的情况,要注意记忆的准确和书写的准确,不要写错别字。7.若大江东去 如小桥流水 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杨柳解析:这是考查同学们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概括能力。完成这样的题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根据整体语境来选择合适的答案。8. B解析:排列句子的顺序,可以先找出开头句,然后根据其意思往下推想,依次找出与之相衔接的句子。9. D解析:这道题是考查古诗积累情况的灵活运用的一道题,我们先要弄懂各句是什么意思,然后再根据题目要求分类,最后得到合理答案。二、(一)1.略。2.天雨墙坏,不及时修补。富人认为儿子聪明,是因为事情的发生在他儿子的意料之中。3.略。(二)1.熟知 喜爱 顽强2.金黄色的 壮实的 稳健的 尖利的 灵巧的 广阔的3.略。4.手中的牛动起来,,,,向着同一个方向顽强地前进。5.自觉 踏实 耐劳 细致 合理6.③为了赞扬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精神。(√)解析:这是一篇咏物的文章,作者是根据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特点展开的,也赞扬了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精神。做题时应紧扣住这一中心来思考。(三)1.奄奄 逸 铮铮 满2.漫——蔓 产——铲3.卜算子o咏梅 陆游4.①使人害怕 ②达到饱满、充分的程度5.作者相信那株腊梅一定会重新绽放、重获生机的。解析:此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含义应为“作者相信那株腊梅一定会重新绽放、重获生机的。”6. ①老花匠把腊梅移栽到新的地方。②本文赞美腊梅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关注与喜爱之情。解析:此题考查对于文章内容和中心的理解。做这样的题必须认真读懂全文,抓住主要情节,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第三段至第九段主要写老花匠把腊梅花移栽到新的地方。本文赞美腊梅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关注与喜爱之情。三、略
范文七:小升初模拟试卷一、看清题目,巧思妙算。(共22分)1、 直接写出得数。(8分)5×4 =
6 - 124.2÷0.5 =
1÷3×1÷3 =
10 +8×= 95656342、 脱式计算(共4分)?314?2????3÷?4125?
420.5 - 294÷2.8×2.13、79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共4分)5614818318÷+× 523823( +-
4、解方程。(共6分)4512χ÷6=9.5
10-5%x=12二、 仔细推敲,谨慎判断。(正确打“√ ”,错误打“×”)(共10分)1、圆的直径与面积成正比例。
) 2、1 的倒数是 1 ,0 的倒数是 0
) 3、周长相等的圆、正方形、长方形,面积最大的是圆。
) 4、六(1)班有50人,今天2人病假,今天的出勤率是98%
) 5、圆柱体的体积与圆锥体的体积比是3∶1。
三、反复比较,准确选择。(共10分)1、把一根直径20厘米的圆柱形木头锯成3段,表面积增加(
)立方厘米。A
942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条射线长50米
B、一年中有6个大月,6个小月
C、2010年是平年3、一件商品原价1000元,提价20%以后,再降价20%,现价是(
)A、1000元
C、960元4.已知a×=b÷62.5%=c×=1(a、b、c均不为0),a、b、c这三个数中最小的是(
D.无法判断5、一列数1,2,2,3,3,3,4,4,4,4,….中的第35个数为(
C、8 四、用心思考,正确填写。(共30分)1、三千九百零四万零五十写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2、25%=3÷(
)=165334=(
):243、2.05千米= (
3小时24分= (
)小时4、1的分数单位是(
),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后是最小的质数。5、16和24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6、甲数比乙数少,甲数和乙数的比是(
)917、把1米长的铁丝截成每段长 5 米的小段,要截(
)次,每段是全长的(
)%。8、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比是1 : 2 : 1,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9、鸡兔同笼,有35个头,94条腿,鸡有 ( )只,兔有 ( )只。 10、口袋里有大小相同的8个红球、4个白球和4个黄球,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是(
)。11、六年级4个班之间将举行拔河比赛,采用单循环制进行比赛, 全年级一共要进行(
)场比赛。 123n12、按规律填空:510 15 ,,, (
)13、把1、167%、1.6和1.606四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14.在比例尺是20:1的图纸上量得一个零件的直径是4厘米,这个零件直径的实际长度是(
)毫米。 15、右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占整个图形的(
)。五、实践操作,探索创新。(第1题6分。第2、3各5分,共16) 1、求阴影的面积。357584)2、画出下面方格图中的长方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0后,再向右平移5格得到(边长是的图形。3(1)在上图中表示出各建筑物的位置:少年宫在小明家南偏东60°方向500处,学校在小明家北偏西45°方向800m处。(2)在图上分别量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长和宽(精确到整厘米),并计算出它的实际占地面积。六、综合应用,解决问题。(共32分)1、粮油批发市场共有520吨大米,第一周批发走总数的40%,第二周批发走总数的。还剩多少吨?(列综合算式解答)2、把一个底面半径为3cm,高为4cm的圆柱铁块,融化变成一个底面半径为2cm的圆锥,求这个圆锥的高;143、两城之间的公路长256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个城市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31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用方程)4、埃及金字塔现在高度大约140高多少米?1米,比建成时低了21,建成时大约5顺序连起来。③时间和路成(
)比例,理由是(
④利用图像估计一下,2.5时行(
)千米,行400千米大约需要(
)时。6、下面是南山区某小学2005年2月份开学时男、女生在校人数的统计表,请根据此表作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
(1)六年级共有(
)人。(2)二年级的男生比女生少(
)人。(3)四年级的女生占全年级总人数的(
)%。(4)一年级的男生比女生多(
范文八:小升初模拟试卷(八)时间:80分钟
分数一、填空题(6分×10=60分)1.=2. 已知2不大于A,A小于B,B不大于7,A和B都是自然数,那么是
。 的最小值3. 四个装药的瓶子都了标签,其中恰好有三个贴错了,那么错的情况共有4. 1000千克青菜,早晨测得它的含水率是97%,下午测得它的含水率是95%,那么这些菜重量减少了
千克。5. 一桶油在用掉70%之后,又向桶内倒入10千克汽油。这时桶内的邮量刚好是一整桶邮的一般,一整桶邮有_______千克。6. A、B两项工程分别由甲、乙两个队来完成。在晴天,甲队完成A工程需12天,乙队完成B工程需15天;在雨天,甲队的工作效率要下降40%,乙队的工作效率要下降10%。现在,两队同时开工,并同时完成这两项工程,那么在施工的日子里,雨天有________天。7. 我们知道,一个正整数的质因数是这样的质数,它大于1并且能整除该数。那么2001的所有质因数之和是________。8. 有一个整数,用它去除70、110、160得到的三个余数之和是50。这个整数是_______。9. 有2527块小立方体木块,搭成三个一样大的大立方体,至少还剩木块。10. 一个质数的3倍与另一个质数的2倍之和等于2000,那么这两个质数的和是二、解答题 (10分×4=40分)1. 某书店出售一种挂历,每出售一本可获得利润18元。出售2/5后,每本减价10元,全部售完,共获利润3000元。这个书店出售这种挂历多少本?2. 一艘轮船所带的柴油最多可以用6小时,驶出时顺风,每小时行30千米;驶回时逆风,每小时行24千米。这艘轮船最多驶出多少千米就应返航?3. 一件工作,甲乙合作需要4小时完成,乙丙合作需要5小时完成,现在由甲丙合作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要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需要多少小时完成?4. 龟、兔在甲、乙两地之间做往返跑,兔的速度是龟的3倍,它们分别在甲、乙两地同时相对起跑,当他们在途中相遇(处于同一地点即为相遇)了12次,龟跑了多少个单程?小升初模拟试卷(八)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2.所以A,B要尽可能的大,才能使得倒数和尽可能小,故A=6,B=7。3. 8首先从四个里面选一个贴对有4中选法,然后剩下的三个都贴错有2种情况,因此总共有8种情况。4. 400 菜中干成分(千克) 下午总重量(千克) 减少了5. 506. 10 在雨天甲的工效为那么3个晴天加5个雨天甲乙的工作进度相同。又 ,乙的工效(千克) (千克)所以一共有6个晴天和10个雨天。7.558.29所以这个整数是299. 340 ,而10. 1999 设这两个质数分别为和则则必然是偶数,所以二、解答题1.250(本)2. 80 速度比为则时间比为驶出3. 20甲+乙=
乙+丙=甲+丙+乙+乙+乙=所以乙=乙单独做需要20小时。4.兔跑三个单程龟跑一个单程是一个周期,在这样一个周期里迎面相遇2次,追及1次。当他们第12次相遇时是第四个周期的第二次迎面相遇,这时龟兔共跑了个单程。其中龟跑了个单程
,,所以最少还剩 , 。
范文九:小升初模拟试卷2006.5姓名
成绩:分项得分:
综合部分语 文 部 分(满分为40分)一、词语练习。(11分)1、先用“望”组成六个词语,再分别填入下文中:(3分)凡卡(
)得到幸福,但他受尽了老板的折磨,生活没有)。他给爷爷写信,(
)爷爷能来接他回家,这是他美好的(出后,他整天等待着。半年过去了,爷爷没有来信,他很(家里捎来信,说爷爷死了,凡卡彻底(
)了。 2、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1)、孙雅说她叔叔是位优秀教师。__________________(2)管,,,,都,,,,”,句子意思不能变。)
(3)一个着这只虫子,感叹的说:“
另一个人注视着虫子,禁不
,错的打“×”。(5%)1、“苏轼与他的兄弟苏辙情同手足,让后人敬仰。”这句话中的“兄弟”读“xiōng
)2成语来形容。
()3春天是个美丽的城市。”这句话是正确的。
4、”意思相同。()5、诸葛亮、刘备、曹操和武松都是《三国演义》里的主要人物。(
)三、阅读理解亲情(14%
看完电视以后,直到九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昨晚的天气预报看”
儿子漫不经心地说:”老王还在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说完就搁下了电话。他刚准备再(拔
乘)虚而入,他还来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
怎么这么不听话
从小就不爱加衣服
停下):“妈,你“雪还在下呢!”在寒潮初袭的清晨,他深深(担心
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了给北风四起的故乡和已经年过七十的老母亲。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老王自己有点发懵(měnɡ)。
1、选择括号内合适的字词,用“~~~~~划出来。(2%)
2、给文中第四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2%)
3、选用文中的词语填空。(3%)(1)老王对儿子的关爱、老王母亲对老王的关爱,同样表现为他们说话时的
。(2)对于父亲的叮嘱,儿子的态度是。
对于老母亲的叮嘱,老王的表现是。
4、老王为什么“不由自主地愣住了”?(2%)三、小华用152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宽、高之比为5:4:3的长方体,接头用去8厘米,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四、右图是甲、乙、丙三个人单独完成某项工程所需天数统计图。请看图填空。 A、甲、乙合作这项工程,多少天可以完成?B、先由甲做3天,剩下的工程由丙做, 还需要多少天完成?五.如图,上衣与裤子的价钱比是5 :4,买一条裤子应花多少元?六、一家商店规定,每20只空啤酒600元,经打假人员鉴别降至60元一件出售,但八、联通公司移动电话有两种计费方式。(1)每月付40元月租费,然后每分钟收通话费036元(2)不收月租费,每钟收通话费056元。 问:①如果每月通话100分钟,按计费方式(1)应该付多少钱?②如果每月通话 300 分钟,哪一种计费方式便宜?综合部分(满分40分)
范文十:12册模拟试卷3.1. 有一根电线长600米,第一次剪去全长的1/3,是第二次剪去的4/5,第二次剪去多少米?2. 有桃树15棵,梨树是桃树的2/3,又是苹果树的2/7,苹果树有多少棵?3. 修一条路,第一天修全长的1/5,第二天修全长的3/8,修了两天后还剩34千米,这条路长多少千米?4. 水果店有苹果300千克,梨的重量是苹果的4/5,又是桃的6/7,桃有多少千克?5. 甲乙两仓共存粮120吨,乙仓存粮比甲仓少2/3。两仓各存粮多少吨?6. 食堂买来面粉和大米共196千克,大米比面粉多1/3。买来面粉和大米各多少千克?7. 粮店运来大米面粉共3700千克,面粉是大米的2倍多100千克,运来大米面粉各多少千克?8. 弟弟身高是哥哥的7/8,弟弟比哥哥矮20厘米,哥哥身高多少厘米?9. 小红读一本书,第一天读全书的1/3,第二天读全书的1/4,两天共读70页,还剩多少页没读?10. 一堆煤甲车单运6小时完成,乙车单运9小时完成,现两车合运2小时,共运20吨,这堆煤有多少吨?11. 针织厂3天生产背心1500件,照这样计算,把5天生产的任务按3:7分给两个商店销售,每个商店各分得多少件?12. 一项工程,甲乙合作10天完成,甲乙的效率比是2:3,甲单独完成需多少天?13. 一项工程,36人要做100天,如果人数增加到120人,可提前几天?14. 加工同样一个零件,甲要用3/4小时,乙用的时间比甲少1/5,加工一个零件乙比甲少用几小时?15. 某厂男女职工人数的比是4:3,全厂有职工364人,这个厂男女职工各多少人?16. 工地有一批水泥,第一天运走40吨,第二天运走42吨,剩下的水泥与运走的水泥重量比是3:2,这批水泥共有多少吨?17. 某厂一、二、三车间人数的比是12:8:21,一车间比二车间多80人,三个车间共有多少人?18. 一批化肥重1800千克,甲队分到总数的1/3,余下的按5:7分给乙丙两队,乙比甲队少分到化肥多少千克?19. 甲乙两筐水果,甲筐水果重90千克,甲筐用去1/3,乙筐用去1/4,两筐剩下的一样重,乙筐水果重多少千克?20. 有两个书柜,第二个书柜放书的本数是第一个书柜的62.5%,如果从第一个书柜取出15本,放到第二个书柜,两个书柜的本数就相等了,原来第一个书柜有书多少本?21. 小明看一本书,第一周看了全书的30%还多8页,这时还有76页没看,这本书共有多少页?22. 书店运来一批故事书,第一天卖出的比这批书的1/6少15包,这时还剩7/8没卖,这批故事书有多少包?23. 一桶油,第一次取出6千克,第二次取出余下的2/7,这时桶内的油与用去的同样多,这时桶内有多少油?24. 一堆石子,运走20吨后,又运走余下的40%,这时剩下的和运走的石子同样多,原有多少吨石子?25. 某长去年男职工人数占全厂总人数的55%,今年调走男职工9人,这时女职工人数占全厂人数的48%,这个厂今年有职工多少人?26. 某班参加便民小队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4,后来又有4人加入小队,这时参加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3,后来这个便民小队有多少人?27. 有一批农药,运出2/5后,又运进210吨,这时的农药是原来的2/3,原来有多少吨?28. 甲乙两个粮仓存的大米重量相等,第一天甲仓运出1/5,乙仓运出1/4,第二天甲仓运出180吨,乙仓运出120吨,这时甲乙两仓剩下的大米仍然重量相等,甲乙粮仓原来各存大米多少吨?29. 要挖两条水渠,第一条水渠的长度是第二条的60%,第一条挖了240米,第二条挖了800米后,两条水渠没挖的长度正好相等,第二条水渠长多少米?30. 有两条绳子,第一条比第二条长1/4,从第一条截去3.6米后,第一条相当于第二条的7/8,第二条绳子长多少米?31. 有含盐15%的盐水20千克,要使盐水含盐10%,需加水多少千克?32. 有文艺书和科技书共630本,其中科技书占20%,后来又买进一些科技书,这时科技书占30%,又买进科技书33. 甲桶有油20千克,乙桶有油12千克,从两桶里取出同样多的油后,乙桶剩下的重量是甲桶剩下的1/5,两桶各剩下油多少千克?34. 有含盐20%的盐水45千克,要使盐水含盐15%,需加水多少千克?35. 有两筐苹果,从甲筐取出18个放入乙筐,则两筐苹果的个数正好相等,如果从两筐各取出30个,则乙筐剩下的相当于甲筐余下的5/8,甲筐原有苹果多少个?36. 有两袋糖,共重14千克,从甲袋取出糖的20%放入乙袋后,甲乙两袋糖的比是2:5。甲袋原有多少千克?37. 把一批玉米放入两个仓库,甲仓存的玉米是乙仓的5/8,后来从甲仓运出36吨,从乙仓运出45%,这时两仓的玉米重量正好相等,乙仓原有玉米多少吨?38. 两袋米共重70千克,从 甲袋取出米的1/8倒入乙袋,这时两袋米的重量相等。原甲乙各有大米多少千克?39. 有盐水 120千克,盐占盐水的20%,现在要使盐水稀释,使盐占盐水的15%,需加水多少千克?40. 学校买来白红两种粉笔,白色粉笔比红色粉笔多72盒,用了一学期后,白粉笔用去了7/9,红粉笔用去了3/5,余下的两种粉笔的盒数正好相等,原来两种粉笔各有多少盒?41. 有两堆煤,第一堆的重量是两堆煤总重量的3/8,如果从第一堆中运走2.6吨,从第二堆中运走10吨,这时两堆煤剩下的重量正好相等,原来两堆煤共重多少吨?42. 一件工程,甲独独做10天完成,乙独做15天完成。甲先单独做4天后,余下的工程由乙独做,还需要几天完成。43. 一批零件,师傅单独加工需要8小时,徒弟单独加工需要10 小时。师,徒二人和做4 小时,正好加工了360个。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44. 车站有一批货物,用甲汽车15小时可运完,用乙汽车12小时可运完。甲乙两辆汽车合运,几小时可运走这批货物的3/5?45.
一件工程,甲独做10天完成,乙独做12天完成,丙独做15天完成。三人合作几天可以完成?46. 一辆小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8小时,一辆大卡车从乙地到甲地需要10小时。两辆汽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4小时后两车共行了5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47. 甲乙两列火车分别从两地同时相对开出,5小时后甲车行到全程的中点,由于乙车的速度是甲车的10/11,所以距中点还有80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48. 师徒二人加工一批零件,师傅单独加工需10天,徒弟每天加工24个,完成任务时,师、徒加工零件的比是3:2,这批零件有多少个?49. 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速度比是7:11,相遇后两车继续行驶,分别到达B、A两地后立即返回,当第二次相遇时,甲车距B地80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50. 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分别从A、B两城同时相对开出。当客车行了全程的60%时与货车相遇,这时货车距中点还有40千米。问相遇时货车距A城有多少千米?51. 甲乙两队合修一条水渠,如果乙队单独修要32天完成。现在两队同时修,完成任务时,甲队修了全长的7/16,已知两队每天共修40米,这条水渠长多少米?52. .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分别从A、B两城同时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比货车多行25千米,客车到达中点后继续前进,又行了全程的1/8与货车相遇,这时货车行了4.4小时,两城相距多少千米?53. .两列火车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客车行了90千米,货车正好行了全程的1/3,客车行全程的5/8时,货车到达甲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54. .甲乙两地相距352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2小时后,一辆摩托车从乙地开往甲地,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相当于摩托车的8/9,摩托车开出几小时后两车相遇?55. 甲乙两人从相距31.2千米的两地相对走来,甲每小时行4千米,乙每小时行4.8千米,相遇时乙行了14.4千米,甲比乙早出发几小时?56. .冬冬骑摩托车从甲地到乙地需10小时,小伟骑自行车从乙地到甲地需30小时,两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相遇时冬冬行360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57. 从甲地到乙地,客车用12小时,货车用15小时,两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客车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当两车相遇时,货车行了几小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孕妇平均红细胞体积8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