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是去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好还是回小城市好

283312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邋遢大王)
(杨洋女朋友)
(想怎么样就怎样)
第三方登录:大城市好还是小城市好
  他们是一群30岁左右的年轻人,曾经都怀揣激情与梦想来到一线大城市打工,经历10年左右的时间,他们决定返乡或是到小城市重新开始。这不同于以往那些厌倦了都市生活到丽江晒太阳或是去乡下农耕的选择。而他们不断反复、挣扎到坚定的经历,对你我而言并不陌生。
  去大城市读名校,留下来找个体面的工作,这是多少年轻人的梦想,并努力付诸实践的人生轨迹。就像电视剧《蜗居》里的海萍,如愿以偿地离开那个成长的小地方,甘愿受苦也要在大城市扎根下来。但是,这两年却渐渐出现回流的迹象,一些在大城市里打拼多年的青年人,由于各种原因,开始将目光转向故乡或者二三线城市。
  “只有时间是真正向前的,我也是在上海十年之后才明白这个道理。从大学刚刚毕业进入外企,奋斗到年薪30万元,我却觉得想要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越来越没有指望了。”
  35岁的王雨一直没有在上海买房子,每次想要买的时候,算下来都要花光手头的积蓄并背负沉重的还贷压力,这让她很没有安全感。同时她又不希望因为买房让自己的生活水准下降,故而一拖再拖。在大城市里生活,所有的梦想都被具体的数字所替代。其间有人能安之若素的享受这种“激励”方法,而另一部分人,像王雨一样,还记得自己的梦想,这种落差会让他们陷入严重的都市焦虑症。
  城市不是纵向的高楼,
  而是横向的人群
  “我不想被钱打败,但是我已经输了。算了一下,要给自己和父母分别在上海城郊买两套不怎么样的房子再留一点不怎么丰厚的退休金,至少需要600万元,那就意味着,我要为房子奋斗20年。钱好像永远都不够用的感觉让我很崩溃。我并不真正的拜金,现在即使是
版的LV包也不能带给我多少喜悦了,物质带来的简单快乐也没有了。因为我知道他是们不能给我的生活带来实质性的改变。”最终王雨选择离开上海,回到家乡兰州市,“我的资历就是我最好的奢侈品。”
  回去后,王雨很快在市中心买了一套房子,24层的高度,让她能够俯瞰整个城市的繁华,最重要的是,她终于有时间和心境来感受兰州的温度,这曾经是她多么希望逃离的城市。“最大的幸福是,我不再自责。我无须给父母提供上海的好生活,而他们也不必晚年背井离乡。”
  金钱成为很多在大城市打拼多年的年轻人心中无法言说的痛,近来媒体一直在关注“蚁族”现象,在北京,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了留在首都谋求发展,只能聚集租住低廉的房子。他们和蚂蚁有很多类似的特征:高智,弱小,群居。有专家直指这是中国教育体制的失败。然而在这背后,与大城市资源密集发展,社会价值标准向前看齐等等方面都有着诸多联系。
  32岁的吕世锋在北京工作10年后,于2007年底回到石家庄。他用卖掉北京四环外那套房子的钱,在石家庄市中心买了3套房子。这样的选择……是他历经两年的深思熟虑的结果。这个理性的年轻人分析自己之所以走这步棋,出于几点考虑:
  1、距离父母近,于父母和自身的健康相互间都有照应,也就是兼顾了孝道和生活的便利;
  2、自己在老家石家庄人脉关系更多,30多岁了,虽然在北京个人发展得不错,但还是想自己能做点事情,不是老给别人打工;
  3、以自己在北京积累的个人经验,放在三线城市,个人发挥余地更大,更有竞争力,更容易得到认可,事实证明也是如此;
  4、无论从精神还是物质上,在小地方生活收入支付比较大,除了买房,手头还能留下不少活钱;
  5、最重要的是,老婆在石家庄工作相对稳定,曾试图全家到北京发展,老婆不适应,也就作出了让步。
  吕世峰的这些考虑因素,其实囊括了大多数人的心声。当37岁的杨帆踏出常州车站的那一刻,看到接他的朋友围成一大圈,“城市并不是纵向的高楼,而是横向的人群。我知道自己作了正确的决定。”
  空间转换也未见完美
  没有共同长大的朋友、没有世交亲人,也没有老街坊邻居……关系链条的断裂让在大城市的每个外来移民都无所适从。就像盆栽一样,扭曲着枝干来迎合花盆,最多也就是自顾自美丽罢了。小时候的教科书写着“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而现在更为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人口众多、资源紧缺。
  但是换个城市重新活过,毕竟是人生一次重大的抉择,况且是在人生而立年之际,要将自己前10年的经历重新洗牌,重新排列,未知的前途,让每个面临改变的人都曾经历了不安,反复,甚至恐惧。个中滋味,唯有自己最清楚。
  作为国家公务员,35岁的王瑛选择从上海调到南昌,让所有同事大跌眼镜,从高处往低处走,在这整个系统内都前所未有。收入至少损失一半,年迈的父母都在上海,他们也从未想过一直当家作主的大女儿会有一日离他们这么远。
  还有,曾经是物质女、月光族的王瑛,下班就会去淮海路逛大商场,而南昌远远没有那么繁华,她变成了宅女。爱情使然,让她克服了这一切。先生是南昌人,不喜欢大城市的拥挤生活,王瑛为爱作出了让步。“人生总要有取舍,看你想要什么。仔细想想,大城市那些无谓先进浮华的东西其实跟自己无关,我现在没有上下班机车的问题,单位与家的距离只有一座桥,中午都来得及回去补个觉。现在的生活很世俗,就是上班然后回家带孩子,但也很幸福。你会越来越觉得生活在哪个城市并不重要,关键是和谁在一起。”
  当然任何选择的背后,新款女包,都犹如藏了一把双刃剑。尽管被访的大多数人是选择回到故乡,但是重新融入的困难远比想象来得真切和深入。习惯了的节奏突然改变,就像是血压出了问题,头晕倒还罢了,还会有其他未知的危险。工作未必顺心、薪水未必如意、朋友也未必个个贴心……秀怡的回归就没有那么顺利。乡音已改仿佛还好,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却会让她觉得别扭。“老家人说话的语气很硬,一开口就像是找茬一样。”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很多行业显然缺乏市场规范化的训练。
  大城市和小城市,幸福与安宁
  吕世锋也无法再像以往周末那样去北京工体一带娱乐消费或者去看演唱会,回归到传统生活,父母唠叨不免多起来,不像以前一个人那么自由。“虽然二线城市有不少人脉可利用,但同样的人脉产生的价值利润并不是特别高,做的活儿总体质和量都无法和北京相比。”因为石家庄地区现在有不少业务都包给北京公司做了,这对吕来说必然是一份挑战。
  2008年3月,为了让孩子能拥有童年的记忆,沈荷在成都买了套房子,以前在北京总是搬家,她担心会对孩子造成不稳定的影响。但是,在媒体工作的丈夫因为发展缘故迟迟无法过去。两地生活让他们终究要做出选择,“我想完整、平凡的家庭生活,父母都在身边,过得去的经济条件才是最重要的,至于房子,学校那都是外在因素,可以克服的。”这也是沈荷在与丈夫两地分居过程中逐渐衡量出来的。下个月,她就会带着儿子从成都再次返回北京。“很可惜,给儿子联络的双语幼儿园要泡汤了,她特别喜欢那的环境。我很珍视孩子的成长期,但我也不希望丈夫错过。”
  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有的人思前想后,有的人原地踏步,有的人勇敢改变,也有的人走了又回来,每一个身处其中的的人不断地掂量,而这一切无非都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获得幸福与安宁。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看到这个问题不由想起了,爸爸让回老家去煤矿上班的日子。大学毕业后,我拒绝了他的意见,不想再去找关系,然后去煤矿,再去当一辈子的工人,因为我认为我自己不需要这样固定的工作,它就像个枷锁,少了这个枷锁我可以生活的更好。起码我以前是这么认为的。到了后来今年过年,我去了一次姥姥家,姥姥和姥爷老了,都没有力气去工作了,说白了也没人会要了,靠的一亩三分地,自己的菜种着吃一年,姥姥很自豪的说一冬天只买了1块5的菜,当时很心酸吧。突然就想到爸爸之前说的:你这辈子太能闹腾了,怕你将来活不了,50你能养活自己,60呢?人老珠黄你靠什么生存?那一瞬间我替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我这样的月光族,50岁之后还有谁要你去工作,你的思维,你的身体都已经跟不上了吧。所以我在那个时候终于懂了父母的心。读懂了他们的苦心。很多人父母希望子女在他们身边是希望自己可以照顾他们,也是希望找到一个稳定的工作,老了有一个养老金,让自己衣食无忧的一辈子。我们总是很叛逆的反对父母的决定,你可知道你已经伤了他们的心,当你去争吵的时候他们会多难过阿。多理解,多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这就是换位思考。有些决定就是你已经做了,就想好未来,不去后悔,尤其不要在已经逐渐年迈的父母面前说你多么后悔当时没有怎么怎么样,这样他们会更难过。大城市小城市只要你有梦想,你都可以征服。
&p&忍不住来答,因为几年前我曾面临同样的抉择。&br&当时刚工作没多久,父亲骤然去世,只留下年逾六十的母亲一个人住在山里的老家。&br&每次打电话回去,母亲都告诉我她很好,让我好好工作。&br&但每当我想到,母亲要一个人在冷冷清清的家里自己做饭、自己吃饭、自己干农活、自己和自己聊天……就觉得非常难过。&br&出来这么多年,第一次,我动了回老家的念头。&br&瞒着母亲,报考了老家的公务员;同时,我还在网上接连投了好多老家的单位,其中有一家,是在离老家仅仅几公里的镇上,一个不大的生产工厂。他们领导跟我电话聊了几次,基本确定要我了。&br&工资虽然不高,但我回去工作,却可以每天都住在家里,陪着母亲吃早饭、晚饭,甚至中午骑个电瓶车也能回家吃午饭,周末可以和母亲一起干干农活,去赶个早集……&br&&br&在下决心回去之前,我犹豫了很久,自己做了一个假设:如果我真的回去了会怎样?&br&那我就能陪着母亲住在家里的老房子里,过着轻松简单的生活,我可能还会在老家附近找个家境差不多的老婆,然后生个小孩,孩子在镇上上小学,如果ta成绩不错,还可以考进县里去读中学,然后再参加高考,然后再到省外读大学,然后……&br&好熟悉的场景,一如我当年。&br&是的,我自己就是这么一路走出来的,从山里走到县城,从县城走到大城市。如果我选择回老家,我的后代将会继续复制我曾走过的这条路。&/p&&p&更重要的是,因为老家的收入不高,一旦我回老家后母亲身体出现什么状况,我将不可能像在北京工作时那样,轻轻松松地将她接到北京来就医。&br&&br&所以,我最终选择留在了北京,并且,更努力地奋斗着。&br&又过了几年,我终于定居在北京,成了家。然后,将母亲接到了这里,每天晚上,我和爱人陪着母亲一起吃晚饭,周末,陪着母亲去逛公园。&br&而我那几乎从未离开过农村老家的母亲,则第一次坐上了飞机,第一次出了省到了北京,第一次吃上了烤鸭,第一次进了电影院,第一次去国家大剧院听了交响乐……&/p&&img src=&/f79fbb5d23f04_b.jpg& data-rawwidth=&788& data-rawheight=&10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8& data-original=&/f79fbb5d23f04_r.jpg&&&p&(过年前陪着母亲去走了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爬到仰山上,给母亲照了张相。母亲已经六十多了,这两年却越活越年轻,本来白掉的头发竟然慢慢长黑了,还学会了很多城里年轻人的姿势,比如——剪刀手。)&br&&br&对母亲而言,大城市里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一切又都是那么美好。有一天晚上,我和母亲坐在家里看电视,屋外寒风凛冽,屋内温暖如春,母亲突然很感慨地说:我真是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啊……你爸要是还在,该有多高兴啊……&br&&/p&&p&&b&我的眼里瞬间充满泪水。&/b&&/p&&p&&b&在那一刻,我觉得,我在这城市里所有的拼搏、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b&&/p&&p&&br&
——————&br&世间道路千万条,没有哪条路是唯一的一条。许多时候,大城市又或者小城市也不过就是围城,真正应该选择的,应该是自己能接受的,最适合自己的。&/p&&p&说到底,在哪里生活都一样有苦有乐,有遗憾、有抱怨。&/p&只是,请不要再以父母为借口,因为,无论人在哪里,你都可以尽孝。&br&&br&&p&所以,我也只是以自己为例,让大家看看那可能有的一条路。如果你和我一样出身农村,身上背着很重的负担,同时又希望能有所作为,那你可以尝试在大城市里闯一闯,拼一拼。这其中当然会有很多的痛苦,包括现在,我也只是奋斗路上的普通一员,工作、房贷、生活……每一样都如重担一样压在身上。我的老家在西部,是一个悠闲、适宜的地方,在那里生活压力当然会小很多,我又何尝不知道我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道路,我又何尝不时不时想回到老家,但我觉得评论区有个知友的话挺提气的:总要有一代人背井离乡,从农村到城市去过,就我开始吧。&/p&&p&所以,我选择继续留在这里。&/p&&p&也有知友好奇我的工作经历,有兴趣的可以戳这里看看。&/p&&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谈谈你们的第一次晋升经历,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得到升职机会的? - 李栩然的回答&/a&&br&&/p&&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你觉得最庆幸的克制是什么?克制成功给你带来了什么? - 李栩然的回答&/a&&br&&/p&&p&其他隐私问题,我不再回复,但欢迎私信交流,感谢阅读与赞同。&/p&&br&&p&——————&/p&&p&有位知友最近看了这个答案给我私信,写的让我挺感动的,征得本人同意,将她TA的来信内容补充在下面:&/p&&p&我刚工作一年多,尚未像你一样修成正果。不过能接妈妈做我们航空公司的头等舱来美国过圣诞还是很有成就感的。特别是圣诞夜屋外大雪纷飞,妈妈在壁炉前给我写贺卡“妈妈从没想过可以来美国过圣诞节...”,和你写的那段简直太有共鸣了。只愿天助自助者。Home is where your heart is.&br&&/p&&p&&a data-hash=&ee157fb12364ff& href=&///people/ee157fb12364f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ee157fb12364ff&&@霍安吉&/a&&/p&
忍不住来答,因为几年前我曾面临同样的抉择。当时刚工作没多久,父亲骤然去世,只留下年逾六十的母亲一个人住在山里的老家。每次打电话回去,母亲都告诉我她很好,让我好好工作。但每当我想到,母亲要一个人在冷冷清清的家里自己做饭、自己吃饭、自己干农活…
&b&△ 怀着沉重的心情,敲下这些字。&/b&&br&&br&- 这个问题从去年年末开始一直困扰我,加之上周都在面试,挺感触的。&br&&br&- 上周去了几家公司面试,都给了offer,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拒了。&br&&br&&b&有的公司面试时提的薪资上限不到之前招聘里写的下限,有的HR明明早上都还在跟你发消息等到了公司却说投的岗位现在不招人了问我愿不愿意做行政公关......&/b&&br&&br&- 我一个人,在大风大雨又降温的上周各种奔波。当我脸被大风吹红伞差点被吹走几近冻哭的时候,鼻子酸酸的,我偷偷问自己:真的有必要非得留这儿吗?&br&&br&&br&&b&我不知道。&/b&&br&&br&&br&- 爸妈想让我回家,我不愿意,差点闹僵,最后我妥协,去参加报社考试。报录比碾压绝大多数考研学校的初试过了,进面试。他们说要去联系谁谁谁,我拒绝。&br&&br&- 我说我凭自己考的进就进考不进拉倒,你们再干涉,我就不去了。他们无言。&br&&br&&b&- 之后去面试,我才知道,其实招考的名额都是几近内定的。&/b&&br&&br&- 保安特别客气地跟一个姑娘打招呼:“今天怎么还来上班?” 姑娘笑:“今天面试呀。“ 保安也笑:“你还要面什么~& 姑娘连忙示意他别再说话。&br&&br&- 其他的都是分社的人考总部而已,他们知道面什么题知道谁来面,更知道什么时候人力资源部会打录用电话。&br&&br&&br&&blockquote&&b&地方越小,&/b&&br&&b&关系网越复杂,&/b&&br&&b&谁跟谁都认识。&/b&&br&&br&&br&&b&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确实有,&/b&&br&&b&但我不喜欢这层关系。&/b&&/blockquote&&br&&br&- 女神老师之前跟我说,越有能力越要留在大城市,&b&大城市因为大,关系网会稀疏很多,因而会相对更公平一些。&/b&可是好多工作都要工作经验。悲伤辣么大~~&br&&br&- 我之前一直在纠结,留在家乡会不会更能照顾到爸妈,他们也更放心我一些。&br&&br&&br&&b&- 可问问自己的心,真的不想。&/b&&br&&br&&br&- 我不喜欢某国特色的人情世故,总觉得就算当时真的靠关系进去心里也会一直有结。之前和朋友聊天,&b&他说完全难以想象我以后的生活不再充满各种情趣而是打牌烤串平庸日子。&/b&&br&&br&&br&&br&&blockquote&&b&真的不想一眼望尽余生啊。&/b&&/blockquote&&br&&br&&br&&br&&b&-- 看了各位的评论,谢谢大家~&/b&&br&&b&分享今天偶然遇到的油菜花给你们~&/b&&br&&b&希望一切都好~&/b&&br&&img src=&/2b92fbcd4a9db40c01eda981bd77a6e9_b.jp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2b92fbcd4a9db40c01eda981bd77a6e9_r.jpg&&
△ 怀着沉重的心情,敲下这些字。- 这个问题从去年年末开始一直困扰我,加之上周都在面试,挺感触的。- 上周去了几家公司面试,都给了offer,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拒了。有的公司面试时提的薪资上限不到之前招聘里写的下限,有的HR明明早上都还在跟你发消息等到…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旅行爱好着,科技爱好者,情感纠结者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关于“大城市”和“小城市”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了,但一直以来也没有一个四海皆准的真理答案。
  大城市立足难一些,但胜在做梦容易。
  小城市立足很安稳,但梦想容易夭折。
  在大城市,你的无助和彷徨的另一面,是你的独立和自主;
  而在小城市,你的安稳背后有更多的人情世故和礼尚往来。
  你以为那是安逸,可或许那是透支。
  这种透支是拿未来的可能性来换的当今的惬意,这个事情无所谓对错,人各有志不好勉强。
  每一年,依旧有几百万的年轻人在为“留下”或者“回家”而纠结。
  有人说:父母在不远游;
  有人说:生活不止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有人说:父母尚在,谈什么诗和远方;
  有人说:男儿志在四方。
  有人说:落叶要归根;
  有人说:不去奋斗宅在家中啃老,父母更加痛苦。
  有人说:人生最遗憾的事情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在;
  有人说:你没有财富和地位你怎么去赡养父母?
  有人说:父母不求你多富贵多成功,只求你常回家看看。
  “父母尚在,需要陪伴”是那些主张“回到家乡”的人最主要的理由。
  诚然,几千年的儒家中国所形成的家庭观念与西方“独立”、“自由”的家庭观截然不同。在福利完善、知识水平相对较高的西方,父母在子女年满十八岁之后便不再承担抚养义务,子女可以完全自由独立地选择自己的人生,父母也无需子女来照顾度过晚年;但是在“以孝为大”的中国,在社会福利不完备的中国,在老年人普遍空虚孤独的中国,“家庭”永远是年轻人追求自己生活的的羁绊。
  这是传统文化、是国情、是现实,我们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这些,但我们依旧可以试图在自我和家庭之间追求一个平衡,寻求一个最优解。
  首先,我们从性格角度来分析,你到底适不适合留在大城市。
  大城市是冒险者的乐园,但小城市也并不意味着可以安享天年。
  不同的性格,适合在不同的地方发展。
  如果你的性格叛逆,如果你个性鲜明、人格独特;
  如果你常常脑洞大开,对一切新的事物充满好奇;
  如果你并不合群,如果你喜欢折腾,喜欢变化;
  如果你会常常思考人生和宇宙的终极问题;
  如果你无法忍受体制内的条条框框;
  如果你从小就不是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但却在某一方面有着超人的天赋;
  如果你相信“自己”超过相信“一切其他人”,那么,你适合大城市。
  大城市的包容、变化、自由、竞争,以及大城市中的卧虎藏龙的聪明人,会让你过得非常快乐。
  如果你的性格沉稳,待人处事老成;
  如果你更偏向人情世故;如果你喜欢传统、喜欢怀旧;
  如果你能和所有性格的人都成为朋友;
  如果你不喜欢折腾,不喜欢变化;
  如果你活在当下,只看重脚下的路;
  如果你能在任何的体制内都如鱼得水;
  如果你从小就是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
  如果你爱好广泛,兴趣众多,但却也没有特别热爱和擅长的;
  如果你更相信“别人”而不是相信“自己”,那么,你更适合在小城市发展。
  小城市中的按部就班、人情关系、传统文化等,会让你生活的安逸并且满足。
  其次,我们从你的职业或者事业方分析你到底是否适合在大城市奋斗。
  如果你喜欢充满变化、充满竞争的工作;
  如果你把创意、创造、创业作为你生活激情的来源;
  如果你是媒体从业者、互联网人、创意营销人、各类技术的研究者、律师、音乐人、创业者,那么大公司将是你命中注定的选择。
  如果你追求安定安稳的生活;
  如果你更习惯于体制内的工作,更偏向于事业编制和大集团的工作;
  那回到家乡更适合你。毕竟,无论是大城市的事业单位和小城市的事业单位,两者相差无几。而且,回家的你,还有更多的优势。
  如果你迷茫,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工作,你不知道你自己的擅长于理想。那么,请给自己三到五年的事情,在大城市中漂泊三到五年。当然,在这漂泊的时候,你必须要主动地去与不同的圈子、不同的人碰撞,你需要不断地尝试大城市中的林林总总的机会,你需要不断地自我反省。五年之后,你再来决定你的去或留。
  最后,我们从你的父母或者家庭角度,来分析一下。
  1)如果你的父母尚且不算老(55岁以下),身体健康,还有着自己的工作,那么我不建议你为了你的父母而放弃在大城市中的一切永远回到家中。因为你的父母还并没有急切地需要你陪在他们身边,你现在需要做的绝对是在父母老去前的几年里,赚到足够多的财富。只有这样,你才能在父母真正老去的时候,拥有足够多的时间和财富,去陪伴他们。
  2)如果你父母的职业是生意人,或者你的父母也是喜欢变化、独立人格的人,那你就不应该早早地回到家乡,和你父母在一起。拥抱变化、创业革新,这应该是你家族的优秀的传承。包括你的父母,也会希望你能依靠自己创造事业,而绝不是回家在一个安逸而按部就班的环境中做一枚毫无前途的螺丝钉。
  3)如果你的父母是即将面临退休的工薪阶层,或者常年体弱多病,你也许应该考虑一下回家。或者,不要让自己离家太远。年纪大、工薪、文化层次较低、体弱多病,当这些特征集中在一位即将老去的中年人身上的时候,他们所需要的远不仅仅是物质与金钱,他们有着极为强烈的不安全感,他们需要最亲近的人的陪伴。所以,如果你的父母也有着强烈的不安全感的话,请多陪伴他们。也许你的性格和事业让你坚持不回家,但至少,不要离家太远,至少常回家看看。
  4)如果你的家庭特别富裕,如果你是一个富二代,那选择权完全在于你。你可以选择回家继承父母的事业,回家享受富裕带来的美好青春;你也可以去大城市中,和那些普通的年轻人一起竞争。
  你是一个幸运的人,你所要做的,是让你的幸运能够延续。
  5)如果你的家庭特别贫穷,如果你出生在一个极度偏僻、闭塞的山村里,那无论你的性格、职业、爱好如何,无论你的父母是包容还是传统,离开吧!来到更大的城市,看到更大的世界。你要改变你家庭和家乡贫困的方式绝对不是在年轻时候就回家陪伴父母,在大城市中不断汲取,积累能够改变命运的资本。
  世间道路千万条,没有哪条路是唯一的一条。许多时候,大城市又或者小城市也不过就是围城,真正应该选择的,应该是自己能接受的,最适合自己的。 说到底,在哪里生活都一样有苦有乐,有遗憾、有抱怨。
  百态君:没有绝对的答案,仅供参考。
校园百态交流群:
交流兴趣部落:校园百态部落
  内容整理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评论部评论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认证顾问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今日新帖:5485 在线学员:21264
论坛等级:钻石会员
学术级别:会计员
回帖:2516
经验:8457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79
做会计 在大城市好还是在小城市好在大城市好还是在小城市好,一直是很多人热烈讨论的话题。持两种观点的人都各有道理,也不可能达成一致意见。的确,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好与不好就如同“舍”与“得”一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却有显而易见的差距。 会计人也可能会问:在大城市做会计好,还是在小城市做会计好?针对这个问题,中华会计网校编辑特别编辑了一组稿件,把这个问题说一说,和大家交流一下。另外,编辑们还是希望大家能到中华会计网校论坛一起讨论。会计在大城市:你去过 你才懂大城市的好与不好,只有真正在大城市住上几年,在这座城市里痛苦过、快乐过,哭过、笑过,从内心深入把大城市的生活和原来在小城市的生活作对比,才能真正地体会到在大城市的好。大城市好不好,你去过,你才懂。   会计在大城市:不曾爱过 怎么留恋 年轻人撤离北上广的话题被很多人关注过,而且被挖掘出很多原因。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那些曾经在大城市摸爬滚打了几年却回家乡的小城市生活的人们,在离开的那一刻以及回到家乡的前两三个月,心中对大城市肯定有不舍。   会计在小城市:“差不多”与“没多差”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了解的深入,你会越来越觉得生活在哪个城市并不重要,关键是和谁在一起,以及在做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说,会计在小城市和在大城市都“差不多”。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有好的生活,幸福的生活,那么,可能在小城市更好一些。   会计在小城市:收获的不仅是你所见的  在财务工作中养成的细心、缜密,让陈达峰为自己回老家找到了几个理由:1、离父母近,2、在老家人脉关系更多,3、个人经验在小城市发挥余地更大,4、无论从精神还是物质上,在老家小地方生活还是很不错的。原文链接:
最美女会计
2016年的考试安排好紧张。珍惜属于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
楼主其他文章
论坛等级:钻石会员
学术级别:会计员
回帖:2516
经验:8457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79
大家一起来讨论吧……
2016年的考试安排好紧张。珍惜属于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
论坛等级:钻石会员
学术级别:会计员
回帖:2516
经验:8457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79
回复#2楼wangkaicpa15tese的帖子也有人说小的好……
2016年的考试安排好紧张。珍惜属于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
论坛等级:钻石会员
学术级别:会计员
回帖:2516
经验:8457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79
回复#5楼胖大宝的帖子大宝肯定喜欢大城市 ,对不对?
2016年的考试安排好紧张。珍惜属于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
论坛等级:钻石会员
学术级别:会计员
回帖:2516
经验:8457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79
小城市没什么发展,但是可能安逸点吧。大城市生活压力太大了。呵呵,好像我也没去过什么大城市呢。 想往明天发表于 17:14:16你在“非”大城市当会计吗?有什么体会?
2016年的考试安排好紧张。珍惜属于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
论坛等级:钻石会员
学术级别:会计员
回帖:2516
经验:8457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79
回复#11楼闰强的帖子大城市的竞争也大啊。
2016年的考试安排好紧张。珍惜属于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
论坛等级:钻石会员
学术级别:会计员
回帖:2516
经验:8457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79
在大城市,很多人离乡背井,离父母很远呢。
2016年的考试安排好紧张。珍惜属于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
论坛等级:钻石会员
学术级别:会计员
回帖:2516
经验:8457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79
其实,不管选择什么,总是有得有失的。每次选择,都会得到一些东西 ,也会失去一些东西 。选择,代表着收获,也代表着失去。
2016年的考试安排好紧张。珍惜属于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
论坛等级:钻石会员
学术级别:会计员
回帖:2516
经验:8457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79
回复#22楼XGAQQL的帖子毕业之后就一直留在大城市工作吧?
2016年的考试安排好紧张。珍惜属于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
论坛等级:钻石会员
学术级别:会计员
回帖:2516
经验:8457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79
回复#25楼*笑傲江湖*的帖子为什么先去小城市再到大城市呢?有什么讲究吗?
2016年的考试安排好紧张。珍惜属于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
论坛等级:钻石会员
学术级别:会计员
回帖:2516
经验:8457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79
回复#31楼大白兔Henry的帖子本来去大城市或小城市是由机遇定的,没什么讲究,但是,既然楼主讲究了,不妨先试试小城市,相对于大城市来讲,小城市的业务肯定会少些,账务处理也会简单些,等积累了一定经验,再飞去大城市,心里就有底气了。 *笑傲江湖*发表于 12:45:53这是一个办法。说得有道理!
2016年的考试安排好紧张。珍惜属于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
论坛等级:钻石会员
学术级别:会计员
回帖:2516
经验:8457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79
回复#41楼张家小胖妞的帖子看来还是倾向于大城市的啊……哈哈。
2016年的考试安排好紧张。珍惜属于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
论坛等级:钻石会员
学术级别:会计员
回帖:2516
经验:8457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79
大城市压力可真的不是一般的大,小城市也容易呆烦……
2016年的考试安排好紧张。珍惜属于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
论坛等级:钻石会员
学术级别:会计员
回帖:2516
经验:8457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79
乐乐1213发表于 10:45:49大?
2016年的考试安排好紧张。珍惜属于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
论坛等级:钻石会员
学术级别:会计员
回帖:2516
经验:8457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79
回复#53楼vcl1314的帖子其实我们重点不是在讨论以分出好坏,而是从自己的角度和经历出发,给他人一些建议和借鉴。现在很多人都在问大城市和小城市如何选择。
2016年的考试安排好紧张。珍惜属于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
论坛等级:钻石会员
学术级别:会计员
回帖:2516
经验:8457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79
回复#68楼zz映芳的帖子说得好!个人态度有很大的影响。
2016年的考试安排好紧张。珍惜属于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
论坛等级:钻石会员
学术级别:会计员
回帖:2516
经验:8457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79
在一个小县城的上市公司工作了3年,感觉这里生活安逸,人们没有什么压力和进取心,这里还有的就是信息闭塞,发展缓慢每次回到省城,看到繁华的街道,车水马龙,灯火通明,感觉是刘姥姥进大观园后来决定会省城发展,虽然经过一些挫折和折腾,但这里的机会确实更多,人的成长也更多当时作为人才被挖到小县城的工资是月薪4000元,如今回到省城快十年了,能拿年薪30W以上了 dacong发表于 11:43:58过来人啊,有很参考价值的信息。
2016年的考试安排好紧张。珍惜属于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
论坛等级:钻石会员
学术级别:会计员
回帖:2516
经验:8457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79
回头再看看这个贴子,依然觉得这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谋事在人,努力求上进就好了。
2016年的考试安排好紧张。珍惜属于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
会计培训 正保培训项目
  您尚未登录,发表回复前请输入学员代码和密码,或。
学员代码:
密  码:
59.151.113.122:Execute time :0.0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从大城市回到小城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