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双氧水用的滴管的使用方法

(2013o柳州)水煤气是一种工业上常用的气体燃料,一般用焦炭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制得,含有少量的CO2和水蒸气杂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水煤气的主要成分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
(1)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成蓝色;
(2)Na2CO3与少量盐酸反应生成NaHCO3和NaCl,与过量盐酸反应时生成NaCl,H2O,CO2
【实验假设】
①可燃气只是CO
②可燃气体只是H2
③可燃气体是CO,H2的混合气.
【实验过程】
实验小组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水煤气中CO2,H2O已被充分吸收);
实验中,发现黑色氧化铜变红,且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证明水煤气含有H2;还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水煤气含有另一可燃气体为一氧化碳
【实验反思】
根据实验结论,甲同学认为实验应保证安全,防止中毒,对尾气的处理方法是用容器收集起来
【实验拓展】
(1)实验后,乙同学认为欲检验所用NaOH是否完全消耗,可向溶液中滴入几滴稀盐酸,若没有气体产生,则溶液中还有NaOH剩余,但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设计是错误的,理由是如果氢氧化钠被完全消耗,生成的Na2CO3与少量盐酸反应生成NaHCO3和NaCl,也没有气体产生
(2)丁同学通过本次实验,结合查阅的资料发现,不用任何其它试剂,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就可以鉴别稀盐酸和碳酸钠两种无色溶液.正确的鉴别方案及结论是
把两种溶液分别加入两支试管中,用胶头滴管吸取其中的一种溶液,向另一只试管中滴加,如果开始时没有气泡产生,滴加一会儿后产生气泡,说明胶头滴管中的溶液是稀盐酸,另一种是碳酸钠溶液;如果一开始就有气泡产生,说明胶头滴管中的溶液是碳酸钠溶液,另一种是稀盐酸
解:【实验过程】
实验中,发现黑色氧化铜变红,且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证明水煤气含有H2;还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水煤气含有另一可燃气体为一氧化碳.
故填:无水硫酸铜变蓝色;一氧化碳.
【实验反思】
实验应保证安全,防止中毒,对尾气的处理方法是用容器收集起来.
故填:用容器收集起来.
【实验拓展】
(1)如果氢氧化钠被完全消耗,生成的Na2CO3与少量盐酸反应生成NaHCO3和NaCl,也没有气体产生,所以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设计是错误的.
故填:如果氢氧化钠被完全消耗,生成的Na2CO3与少量盐酸反应生成NaHCO3和NaCl,也没有气体产生.
(2)正确的鉴别方案及结论是:
把两种溶液分别加入两支试管中,用胶头滴管吸取其中的一种溶液,向另一只试管中滴加,
如果开始时没有气泡产生,滴加一会儿后产生气泡,说明胶头滴管中的溶液是稀盐酸,另一种是碳酸钠溶液;
因为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开始时稀盐酸较少,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没有二氧化碳产生,当滴加的稀盐酸较多时,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这时有气泡产生.
如果一开始就有气泡产生,说明胶头滴管中的溶液是碳酸钠溶液,另一种是稀盐酸;
因为碳酸钠溶液和较多的稀盐酸反应时,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这时有气泡产生.
故填:把两种溶液分别加入两支试管中,用胶头滴管吸取其中的一种溶液,向另一只试管中滴加,
如果开始时没有气泡产生,滴加一会儿后产生气泡,说明胶头滴管中的溶液是稀盐酸,另一种是碳酸钠溶液;如果一开始就有气泡产生,说明胶头滴管中的溶液是碳酸钠溶液,另一种是稀盐酸.
【实验过程】
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说明有水产生;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产生;
【实验反思】
有毒的物质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
【实验拓展】
(1)如果实验设计不合理,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2)根据物质的性质可以判断鉴别物质的方法.关注今日:1 | 主题:462351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下载丁香园 App
即送15丁当
【求助】如何检测过氧化氢的浓度
页码直达:
这个帖子发布于9年零347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我用过氧化氢做细胞凋亡模型,用的过氧化氢是向别人要的,,如何简便的检测过氧化氢的浓度?非常感谢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滴定法,简便,准确.实验原理在稀硫酸溶液中,过氧化氢在室温条件下,能定量地被KMnO4氧化,因此,可用高锰酸钾法测定过氧化氢含量,利用MnO4-离子自身的颜色(可被察觉的最低浓度约为2×10-6mol·L-1)指示终点,其反应式为:2MnO4- + 5H2O2 + 6H+
2Mn2+ + 5O2↑+ 8H2O开始反应时速度慢,滴入第一滴溶液不易褪色,待Mn2+生成之后,由于Mn2+的自动催化作用,加快了反应速度,能顺利地滴定到终点。市售的KMnO4常含有少量杂质,需用间接法配制准确浓度的溶液,且应定期进行标定。本实验以Na2C2O4基准试剂标定(75~80℃,自身指示剂):2MnO4- + 5C2O42- + 16H+
2Mn2+ + 10CO2↑+ 8H2O器材和药品1.器材
玻璃砂芯漏斗,电炉,容量瓶(250mL),吸量管(1mL),移液管(20mL),酸式滴定管(50mL),锥形瓶等。2.药品
KMnO4(A.R.),Na2C2O4(基准试剂),H2SO4(3mol·L-1),MnSO4(1mol·L-1),双氧水样品(约30%H2O2水溶液)等。实验方法一、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浓度标定1.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约0.02mol·L-1)称取0.8gKMnO4溶于250mL蒸馏水中,盖上表面皿,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状态1小时,冷却后,用玻璃砂芯漏斗过滤,滤液贮于清洁带塞的棕色瓶中备用。2.KMnO4溶液浓度的标定准确称取0.13~0.15gNa2C2O4基准试剂三份,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40mL水使其溶解。加入10mL3mol·L-1H2SO4溶液,加热到75-85℃(开始冒蒸气时的温度),趁热用待标定的KMnO4溶液进行滴定。开始滴定反应速度很慢,待第一滴红色消失再继续滴定。随后可稍快,但仍须是逐滴加入(以红色能及时消退为准),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内不褪即为终点。滴定结束时溶液的温度一般不应低于60℃。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浓度的计算:CKMnO4=2×mNa2C2O4/(5×134×VKMnO4) ,取三次测定的平均值。二、双氧水中H2O2含量的测定用吸量管移取双氧水样品1.00mL,置于2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后,用移液管移取20.00mL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3mol·L-1H2SO45mL及1mol·L-1MnSO4溶液2-3滴,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呈微红色,半分钟内不褪即为终点。平行测定三次。过氧化氢含量计算:ρH2O2(g/100ml)=(cV)KMnO4×5×34.2×100×250.00/(.00×20.00) ,取三次测定的平均值。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有没有更简便一点的,,感觉这操作起来还是很麻烦啊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滴定法可以说是最方便的了,对仪器和试剂的要求相当低,再简便可能只有不测含量或者去找个有标示量的过氧化氢来用.不过,个人认为这个含量也不是非测不可,毕竟没有必要和分析化学一样要求对试剂精确定量.拿到的时候应当有一个大致的含量范围,按文献剂量上下取几个浓度梯度,同时设阴性和阳性对照,只要模型成功,以大致浓度为准应当也可以.个人浅见,仅供参考.祝顺利!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我的实验计划在培养基中添加葡萄糖氧化酶(25 mU/mL),通过氧化葡萄糖不断的生成H2O2,来刺激细胞。据文献报道,半个小时后H2O2浓度就可以稳定在7.5 mM,不知道怎样检测培养基中的H2O2浓度?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那你就买进口的双氧水浓度检测试纸或者双氧水浓度测试仪,而且双氧水浓度仪只有手机大小,操作起来非常方便。START键按下3秒开机测试前首先用清水校正归零,将清水滴入测试玻璃镜片内,按下,校正完成。将清水倒出,用擦镜纸将玻璃镜片表面擦拭干净。取一滴待测溶液滴入测试玻璃镜片内,按下,测试结果即为实际浓度值。将待测溶液倒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倒出清水,用擦镜纸将玻璃镜片表面擦拭干净。START键按下3秒关机。目前深圳和上海区域就有卖,像深圳市方源仪器有限公司、深圳方技仪器有限公司都有卖,上海申方源仪器也有。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关于丁香园用户等级:学而思培优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29 小时
金币:6418
等级:学而思培优
<em id="authorposton14-9-2 22:10
查看: 39003&
回复: 1085
本帖最后由 南京浦江 于
16:05 编辑
22:15 上传
& && && &各位亲们不好意思,老师来晚了!!一眨眼今天都是开学第二天了,老师还在帝都北京一边儿培训一边儿紧锣密鼓地给大家准备秋季的课~双氧水团队的其他老师更是不遗余力地精心给大家准备秋季课程!!
& && &&&肿么样~初三刚开学,给位家长们和同学们是不是都感觉有一点儿不一样的氛围了?童鞋们是不是顿时觉得自己成长很多,周围的筒子们一下子认真很多,自己不禁也一下子想起了一直以来的梦想,于是都嘎吱嘎吱地开始努力了!家长们是不是也感觉自己的孩子仿佛变了一般,或许变得更努力了,或许也开始感受到了压力?学霸们是不是已经开始跃跃欲试了?
& && & 哎呀,好多暑期班的小童鞋都来跟老师分享开学心得,这边都快忙活不过来了…
& && & 废话不多说,下面直接切入正题:
& && & A学霸君:老师,今天第一次去学校上化学课,有一米米小失望哎,老师讲的那点东西我早就在暑假就学过啦so easy~老师布置的那些作业根本吃不饱啊,怎么办?!
& && &&&B童鞋:老师,一开始学校老师就讲得跳脱又飞快,除了知道回去背元素周期表,其他的好难自个儿消化啊,我该怎么办?
& && & 不要急!有我们双氧水团队在!
从9.2开始,学而思双氧水团队贡献的”每日一题“登场了!
啦啦啦~撒花欢迎!!~\(^o^)/~
& &每日选取经典好题,题目由浅入深,主要涵盖中考高频题、重难点、易错题…和秋季化学同一进度,帮助A学霸们再上一台阶,帮助B童鞋们巩固消化!
& &第二天公布前一天选题的答案~
&& 在这里呢希望:
& & 同学们能够坚持,初三的学习就像一把天梯,每日向上一级,暑秋寒春,日积跬步,最终你会看到最美的风景,实现曾经看似遥远的梦想!
& &各位筒子们和家长们也还多多捧场,让咱们有动力写下去哈~
9.2& &基本实验操作(文字题)& & (2楼)& & (17楼)
9.3& &基本实验操作(图片题)& && &(18楼)&&(42楼)
9.4& & 物质的变化 & && && && && && && & (43楼)& & (58楼)
9.5& &蜡烛的人生五部曲& && && && &&&(59楼)& &(64楼)
9.7& &中秋假期
9.9& &空气的组成& && && && && && && && & (74楼)&&(89楼)
9.10 空气中主要成分的用途& && &&&(90楼) (106楼)
9.11 空气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 &&&(110楼)(131楼)
9.12 空气污染& && && && && && && && && &&&(134楼)(148楼)
9.15&&PM2.5专题& && && && && && && && && &(149楼) (175楼)& &
9.16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一) (176楼)(更正过)(188楼)
9.17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二) (190楼)(194楼)
9.18 氧气的理化性质& && && && && && && & (195楼)(203楼)
9.19 氧气的用途& && && && && && && && && &&&(204楼)(216楼)
9.22&&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 & (217楼)(221楼)
9.23&&氧气的制备基础题& && && && && &&&(222楼)(233楼)
9.24&&氧气的制备提升题& && && && && &&&(234楼)& &(244楼)
9.25&&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 && && && &&&(245楼)(253楼)
9.26&&催化剂& && && && && && && && && && && & (254楼)(267楼)
9.29&&物质构成基本概念& && && && && &&&(268楼)(283楼)
9.30&&物质的构成& && && && && && && && && &(284楼)(297楼)
10.1~10.7&&国庆假期
10.8& &分子、原子(一)& && && && && && && &&&(298楼)(更正过)(309楼)
10.9& &分子、原子(二)& && && && & (311楼) (322楼)
10.10 原子的定义和结构& && && && & (323楼)(327楼)
10.11 原子结构示意图& && && && && && && && && & (328楼)(344楼)
10.13 元素的基本概念& && && && && && && && && &&&(345楼)(358楼)
10.14 元素的分布& && && && && && && &&&(359楼)(364楼)
10.15 元素的分类及意义& && && && && && && &&&(365楼)(366楼)
10.16 微观粒子综合题& && && && && && && && && &&&(368楼)(375楼)
10.17 离子结构示意图&&& && && && && && && && &&&(376楼)(383楼)
10.20 水的净化& && && && && && && && && &(385楼)(392楼)
10.21 电解水实验& && && && && && && && && && && && && &&&(393楼)(402楼)
10.22 电解水图像题& && && && && && && && && && && &&&(403楼)(411楼)
10.23 化学式& && && && && && && && && & (412楼)(417楼)
10.24 氢能源 & && && && && && && && && && && && && && && && && &(418楼)(429楼)
10.27 化合价与化学式的意义& && & (430楼)(440楼)
10.28 化学式的意义& && && && && && && && && && && && &(441楼)(449楼)
10.29 化学式的计算& && && && && && && &(450楼)(457楼)
10.30 相对原子量的计算& && && && && && && && & (458楼)(467楼)
10.31 相对原子量的计算(二)& & (468楼)(481楼)
11.3& &质量守恒定律(一)& && && && && &&&(482楼)(489楼)
11.4& &质量守恒定律(二)& && && & (490楼)(497楼)
11.5& &质量守恒定律(三)& && && & (498楼)(504楼)
11.6& &质量守恒定律(四)& && && && && & (505楼)(514楼)
11.7& &质量守恒定律(五)& && && && && & (515楼)(523楼)
11.10&&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 && && && && &(524楼)(529楼)
11.11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二)& &(530楼)(538楼)
11.12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 && && &(539楼)(547楼)
11.13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二)& &(548楼)(552楼)
11.14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三)& &(553楼)(559楼)
11.24 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 && && && && && && & (566楼)(572楼)
11.25 碳的化学性质套题& && && && && && &(573楼)(584楼)
11.26 还原反应& && && && && && && && && && && && && && && && && && & (585楼)(590楼)
11.27 还原反应(二)& && && && && && && && && && && && & (591楼)(596楼)
11.28 二氧化碳的制备文字题(一) (597楼)(609楼)
12.1 &&二氧化碳的制备文字题(二)&&(609楼)(612楼)
12.2&&二氧化碳的制备图片题& && && && && && & (613楼)(621楼)
12.3&&二氧化碳的制备图片题(二)&&(622楼)(627楼)
12.4&&碳的氧化物的性质& && && && && && && && && && &&&(629楼)(633楼)
12.5&&一氧化碳的性质& && && && && && && && &(634楼)(644楼)
12.8& &一氧化碳的性质(二)& && && && && &(647楼)(658楼)
12.9&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综合& && &(659楼)(672楼)
12.10 二氧化碳的实验题& && && && && && && &&&(673楼)(680楼)
12.11 二氧化碳的实验题(二)& && && && &(681楼)(685楼)
12.12 金属的性质和用途& && && && && && && & (686楼)(695楼)
12.15 金属的性质和用途(二)& && && && &(696楼)(703楼)
12.16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 && && && && && &&&(704楼)(708楼)
12.17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二)& && && && &&&(709楼)(716楼)
12.18 金属与酸的反应& && && && && && && && && && && && && && && && &(717楼)(730楼)
12.19 金属综合推断& && && && && && && && && &&&(731楼)(740楼)
12.22 金属生锈条件的探究& && && && && && &&&(741楼)(744楼)
12.23 金属综合实验探究& && && && && && && &&&(745楼)(749楼)
12.24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 && && && && &&&(750楼)(753楼)
12.25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二)& && & (754楼)(766楼)
12.26 阶段复习综合题& && && && && && && && && &(757楼)(767楼)
12.29 溶液的形成& && && && && && && && && && && &(771楼)(776楼)
12.30 溶液的分类& && && && && && && && && && && &(777楼)(781楼)
12.31 溶液的配制& && && && && && && && && && && &(782楼)(789楼)
1.4& &&&固体的溶解度& && && && && && && && && && &(796楼)(802楼)
1.5& &&&溶解度曲线& && && && && && && && && && && &(803楼)(807楼)
1.6& &&&期末复习——化学方程式& && && && && &(809楼)(820楼)
1.7& &&&期末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 && && &(824楼)(833楼)
1.8& &&&期末复习——金属与金属材料(一)(834楼)(842楼)
1.9& &&&期末复习——金属与金属材料(二)(843楼)(848楼)
<font color="#ff& &期末复习——溶液& && && && && && && && & (850楼)(854楼)
第廿周(期末复习打好基础!从这周开始!)
<font color="#ff&&方程式复习专题(一)& && && && && && &&&(857楼)(863楼)
1.14&&方程式复习专题(二)& && && && && && & (864楼)(877楼)
1.15&&方程式复习专题(三)& && && && && && & (878楼)(883楼)
1.16&&化学式、俗名及化学常识& && && && && &&&(884楼)(891楼)
1.19&&质量守恒定律& && && && && && && && && && && && && && && && && && && && &(895楼)(902楼)
1.20&&化学方程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903楼)(912楼)
1.21&&化学方程式标准格式计算& && && && && && && && && && &(913楼)(924楼)
1.22&&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制备& && && && && && && && && && && && &(926楼)(929楼)
1.23&&传统化石燃料与新能源& && && && && && && && && && && && &(930楼)(933楼)
1.25&&金属综合& && && && && && && && && && &&&& && && && && && &(936楼)(937楼)
1.26&&还原金属氧化物综合探究& && && && && && && && && && & (938楼)(939楼)
本学期的每日一题就到这咯~祝大家考出好成绩
3.5& & 酸和碱的定义&&& && && && && && && && && && && && && && && && && & (958楼)(961楼)
3.6& & 常见的酸和碱的用途 & && && && && && && && && && && && &(962楼)(更正过)(963楼)
3.9& & 常见酸和碱的性质 & && && && && && && && && && && && && && &(971楼)(975楼)
3.10&&酸的化学性质& && && && && && && && && && && && && && && && && && & (976楼)(980楼)
3.11&&酸碱中和反应& && && && && && && && && && && && && && && && && && & (981楼)(984楼)
3.12&&碱和盐的反应 & && && && && && && && && && && && && && && && && && &(985楼)(990楼)
3.13&&碱的性质探究 & && && && && && && && && && && && && && && && && && &(991楼)(996楼)
3.16&&常见盐的用途 & && && && && && && && && && && && && && && && && && & (1001楼)(1003楼)
3.17&&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 && && && && && && && && && &&&(1004楼)(1009楼)
3.18&&酸碱盐反应综合& && && && && && && && && && && && && && && && && &(1010楼)(1017楼)
3.19&&酸碱盐综合——中和反应的验证& && && &&&(1018楼)(1023楼)
3.20&&酸碱盐综合——图像题& && && && && && && && && && && &&&(1024楼)(1033楼)
3.23 酸碱盐综合——图像题(2)& && && && &&&(1036楼)(1040楼)
3.24 酸碱盐综合——图像题(3)& && && && &&&(1041楼)(1047楼)
3.25 酸碱盐综合题& && && && && && && && && && && && && && && && && && && & (1049楼)(1051楼)
3.26 酸碱盐综合题(2)& && && && && && && && && && && && && && & (1053楼)(1065楼)
<font color="#ff 粗盐提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66楼)(1072楼)
3.30 综合实验探究& && && && && && && && && && && && && && && && && && && &(1074楼)(1081楼)
每日一题暂时停更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金币 + 85&
用户等级:小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7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12-19 13:44
本帖最后由 化学赵灵瑜 于
13:46 编辑
12.19 金属的化学性质(推断题)难度星级:☆☆☆☆☆& && &已知:①金属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②难溶于水的碱受热分解生成相应的氧化物和水.A、B、C、D、E、F、G、H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甲、乙、丙是三种金属.其中甲最活泼,乙是红色金属,丙能被磁铁吸引.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
& && && && && && && && && && &
13:41 上传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E、G的化学式:A_________,E__________,G__________(2)操作X的名称是_________(3)①无色溶液D与蓝色溶液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金属甲与无色液体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___________;③蓝色沉淀H受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4)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无色气体C在点燃或加热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
附件请猛戳这里:
(324.08 KB, 下载次数: 165)
13:4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金币 -1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08 小时
金币:2456
<em id="authorposton15-3-7 12:09
本帖最后由 南京浦江 于
23:46 编辑
B、D、E、G、H、I、J、K、L、M
一个个分析吧:
B错,熟石灰具有较强腐蚀性,不能用来中和胃酸。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有两个: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
D错,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的是稀盐酸+碳酸钙
E错,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根
G错,土壤偏酸才会板结,熟石灰改良酸性恰恰是消除板结
H错,浓盐酸不会使纸张碳化(没有脱水性)
I错,氨气会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2NH3+H2SO4=(NH4)2SO4,所以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可以用碱石灰
J错,用于铅蓄电池的是硫酸,不是盐酸
K错,NaOH碱性太强烧坏庄稼
N对,比如硫酸铵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08 小时
金币:2456
<em id="authorposton15-3-13 18:11
本帖最后由 化学姚叶 于
18:13 编辑
3.13 碱的性质探究难度星级 ☆☆☆1.研究氢氧化钠性质实验中的部分实验及现象记录如下,其中现象不合理的是(  )&&序号&&实验现象A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固体受潮,逐渐溶解B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C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氯化钠生成D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2.氢氧化钴[Co(OH)2]受热易分解,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和清漆的干燥剂,制备方法为:①Co+2HCl═CoCl2+H2↑②CoCl2+2NaOH═Co(OH)2↓+2NaC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钴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弱B.①为置换反应,②不是置换反应C.氢氧化钴的化学性质稳定D.氢氧化钴可以干燥氯化氢气体
附件猛戳这里:
(337.29 KB, 下载次数: 56)
18:1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金币 -1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08 小时
金币:2456
<em id="authorposton15-3-20 15:16
3.20 酸碱盐综合——图像题难度星级 ☆☆☆☆
15:15 上传
15:15 上传
附件请猛戳这里:
(340.53 KB, 下载次数: 62)
15:16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金币 -1
用户等级:学而思培优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29 小时
金币:6418
<em id="authorposton14-9-2 22:36
本帖最后由 南京浦江 于
22:38 编辑
咱就不客气了,先来9.2的第一题哈~关于咱们的化学实验操作
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 && &)
A.实验室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但可丢入垃圾堆中
B.试管加热固体时管口略向下倾斜
C.胶头滴管用过后,平放在实验台上
D.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必须检验其纯度
E.给玻璃器皿加热时都需垫上石棉网
F.用托盘天平称得12.8g食盐
G.手持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H.取用试剂后将滴管清洗再放回原滴瓶
I.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用小烧杯盛装
J.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添加液体时,应将滴管伸入试管内,以防液体溅出
K.取用液体药品时,要把瓶塞反放在桌面上,标签朝向手心,放回原处时标签向外
L.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试管内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一半
M.给液体药品加热时,试管与桌面成45°角
N.浓硫酸不慎沾在手上,立即涂上大量的氢氧化钠
O.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P.加热后的试管应立即用冷水冲洗
Q.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洗涤干净
用户等级:小学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12-9 07:39
南京浦江 发表于
陈俊帆老师的头像萌萌哒
一贯风格~~
用户等级:小学六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27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12-10 15:04
双氧水团队的老师非常感谢。
用户等级:小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6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12-22 12:56
本帖最后由 化学周帅 于
15:58 编辑
&&亲爱的同学们,我是你们的小伙伴周帅老师,这周我为大家带来每周一题。话不多说啦,先揭晓上周五金属综合推断的答案啦~
12.19答案(1)H2OCuO FeSO4(2)过滤(3)2NaOH+CuSO4=Na2SO4+Cu(OH)2;& &2Na+2H2O=2NaOH+H2↑ 置换反应& && &
12:51 上传
(4)甲、丙、乙验纯
解析:乙是红色物质,丙能被磁铁吸引,说明乙是Cu,丙是Fe;金属甲和无色液体A反应生成无色气体C和无色溶液D,由题干:“金属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可以判断甲是Na,无色溶液D为NaOH。D与蓝色溶液F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溶液,则F应为CuSO4,H只能为Cu(OH)2。又根据:“难溶于水的碱受热分解生成相应的氧化物和水”,可知黑色粉末E应为CuO。
用户等级:小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6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12-25 13:22
本帖最后由 化学周帅 于
13:51 编辑
12.25 气体的检验和除杂方法(实验题)难度星级:☆☆☆☆在高温下赤热的焦炭能与水蒸气发生反应,对其反应后的生成物,探究小组同学作了如下探究:(1)猜想与假设甲认为有H2、CO生成;乙认为有H2、CO、CO2生成;丙认为除有H2、CO、CO2外,可能还有N2生成.探究小组组长丁认为丙同学的猜想不合理,丁同学做出判断的理论依据是& && && && &&& .(2)设计与实验甲乙同学为了证明他们的猜想是正确的,设计了如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提示:无水硫酸铜遇到水变蓝色,H2和CuO反应生成Cu和H2O,CO与CuO反应的原理与工业炼铁的反应原理相似.)& && && && &
13:19 上传
①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H2,相应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②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相应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③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2,相应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3)理论与思考①写出符合甲同学猜想的焦炭与水蒸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丁同学认为此设计不够合理,如果在A、B装置之间再加一个洗气瓶,内装&&_____溶液,才能弥补上述设计的不足.
附件请猛戳这里:
(79.09 KB, 下载次数: 104)
13:2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金币 -1
用户等级:小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6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4 16:34
本帖最后由 化学周帅 于
16:44 编辑
16:43 上传
附件请猛戳这里:
(80.69 KB, 下载次数: 130)
16:4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金币 -1
用户等级:学而思培优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29 小时
金币:6418
<em id="authorposton15-1-5 09:59
如梦相似 发表于
看了小子拿回家的台历才知道原来双氧水团队有这么多老师呀!老师们辛苦了!
用户等级:小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6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5 15:17
本帖最后由 化学周帅 于
15:20 编辑
分析:(1)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根据t1℃时A的溶解度和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考虑;(3)①加硝酸钾至饱和,溶质增加,溶剂不变,温度不变所以溶解度不变;②将该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至饱和,溶剂减少,溶质不变,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
解答:解:(1)从溶解度曲线图不难看出,M点是A、C两曲线的交点,即两物质在t2℃时溶解度相等;(2)t1℃时A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将1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若想使它的饱和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加入溶剂的方法;(3)①加硝酸钾至饱和溶质增加,溶剂不变,所以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增加,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②将该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至饱和,溶剂减少,溶质不变,溶液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增加,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故答案为:(1)t2℃时,A与C的溶解度相等;(2)不饱和;加水或降温;(3)①④;②④.
用户等级:小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6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5 15:21
15:20 上传
附件请猛戳这里:
(95.76 KB, 下载次数: 120)
15:2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金币 -1
用户等级:小学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3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6 13:20
& &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赵本阳老师,这周由我为大家带来每日一题~先看昨天的答案
& &<font color="#ff&&答案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应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
& &&&(1)曲线中交点表示该温度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t1℃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是20g;
& &&&(2)t2℃时a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则50g水中最多溶解25g,所以30g a加入50g水中,有5g没溶解,故属于& && & 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为50g+25g=75g;
& &&&(3)从t2℃向上作垂线,与曲线的交点在上方的溶解度就大,所以t2℃时它们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
& &&&(4)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有关,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是b&a=c,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a、b的溶解度都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还是b&a,由于c升温后溶解度变小,会析出晶体,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所以最后3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b&a&c;
& &&&(5)由题意人们冬天捞碱,说明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大,图中的a曲线与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 &&&(1)t1℃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为20g
& &&&(2)75
& &&&(3)abc
& &&&(4)D
& &&&(5)a
用户等级:小学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3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6 13:23
本帖最后由 化学赵本阳 于
13:43 编辑
12:27 上传
附件请猛戳这里:
(52.48 KB, 下载次数: 152)
12:29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金币 -1
这题一开始题目C选项错了,现在已经改正了
用户等级:小学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3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7 12:45
本帖最后由 化学赵本阳 于
12:50 编辑
12:42 上传
12:42 上传
12:43 上传
12:50 上传
附件请猛戳这里:
(118.68 KB, 下载次数: 134)
12:4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金币 -1
用户等级:小学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3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9 12:04
12:01 上传
12:01 上传
12:01 上传
12:01 上传
附件请猛戳这里:
(120.33 KB, 下载次数: 130)
12:0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金币 -1
用户等级:小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6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20 02:59
1.19 答案1.由赤铁矿石的质量、氧化铁的质量分数、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根据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列式计算出炼出生铁的质量。解:设理论上可炼出含铁96%的生铁质量为x.
02:58 上传
x=583.3t.答案:B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注意代入方程式计算的必须是纯物质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 根据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碳元素的质量,而这些质量的碳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碳后又与氢氧化钙反应转化为碳酸钙中的碳元素,所以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混合物中的碳元素质量与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相等。解:氮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4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故碳元素的质量为40g×30%=12g,12g的碳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碳后又与氢氧化钙反应转化为碳酸钙中的碳元素,所以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混合物中的碳元素质量与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相等.设碳酸钙的质量是x
02:59 上传
x=100g故选C,此题不用分别计算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只需知道不管是原来的二氧化碳,还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的二氧化碳,其中含有的碳元素都来自原混合物中的碳。
用户等级:小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6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20 21:16
<font color="# 发表于
1.7到1.19答案无法下载全,老师能换种文件格式吗
家长你好,目前只有pdf版本的答案,我现在把1.6到1.10的答案发上来。
(234.04 KB, 下载次数: 16)
21:16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金币 -1
用户等级:小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6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20 21:20
1.20 答案根据第①次反应和第②次反应进行比较,发现生成物质量相同,每一次反应时有一种物质过量,分析出真正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再进行分析x:y的值。解:根据第①此反应是10gA与2gB反应生成了6g生成物,说明A并没有全部参加反应,即2gB全部参加了反应,且生成6g生成物,再根据第②次反应知道B是剩余的,因为2gB参加反应就能生成6g生成物,所以A完全参加了反应,即4gA与2gB恰好完全反应,所以A与B的质量比为2:1,要生成9gA3B2需要参加反应的A质量为9g×2/3=6g,B的质量为9g-6g=3g;A和B中有一种物质质量可以过量.A、如果是3:1说明A是过量的所以B完全反应,因为参加反应的B是3g,所以A是9g,参加反应的A只有6g就可以了,反应前A和B的质量之和正好是12g故A正确;B、如果是3:2说明A完全参加了反应,因为A是6g所以B是4g,反应前A和B的质量之和小于12g,故B错;C、如果是1:2说明B剩余,A完全参加了反应,因为A是6g所以B是12g,反应前A和B的质量之和大于12g,故C错;D、如果是1:1说明B剩余,A完全参加了反应,因为A是6g所以B是6g,反应前A和B的质量之和正好是12g,故D正确.故选A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计算出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再根据质量比判断出谁过量。
用户等级:小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6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21 19:31
本帖最后由 化学周帅 于
19:41 编辑
1.21答案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与二氧化碳,结合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解决.故答案为:
19:40 上传
.解:设至少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x.
19:39 上传
& && && &&&160& && && && && &112& && && &&&5000t×76%&&98%x则
19:41 上传
,解得x=2714.3t答:该厂理论上可以日产含铁98%的生铁的质量是2714.3t.标准格式注意点:1. 必须要有解设答。2. 注意方程式的书写不要出现瑕疵,漏了条件,忘了气体符号等等。3. 数据需要对应好相应的物质,同时需要列出比例式。
用户等级:小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6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23 13:04
1.23 传统的化石燃料和新能源难度星级:☆☆☆新能源是一个考试热点,灵活多变。今天我们就针对性看看这类题~对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1)三大化石燃料指的是煤、_______和天然气.(2)煤的气化是一种重要的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其过程如图I所示.合成气中的(H2、H2O)物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物质C和D,其微观过程如图II所示
12:51 上传
①气化炉中主要发生了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②A、B、C、D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③物质C不仅是一种清洁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写出物质C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④在反应A+B→C+D中,B和C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附件猛戳这里:
(85.68 KB, 下载次数: 53)
13:0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金币 -1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08 小时
金币:2456
<em id="authorposton15-1-25 16:55
这学期每日一题就到这了,希望大家把基础打牢,考前好好调整心态哈~
用户等级:学而思培优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29 小时
金币:6418
<em id="authorposton15-3-6 23:45
1、酸的定义:在水溶液中能够解离出阴阳离子,且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物质;
& &&&碱的定义:在水溶液中能够解离出阴阳离子,且阴离子全部为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根据定义,酸中必须含有氢元素,而其余的没有规定。
用户等级:学而思培优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29 小时
金币:6418
<em id="authorposton15-3-7 00:04
本帖最后由 南京浦江 于
00:06 编辑
3.6&&常见酸和碱的用途难度星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胃液中的少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B. 熟石灰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C.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以除去铁锈D. 硫酸可用于实验室制备CO2E. 硫酸可以除去氯化钠中的氢氧化钠F. 热的纯碱溶液可以用于洗涤油腻的餐具G.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但会使土壤板结H. 浓硫酸和浓盐酸可以使纸张炭化I. 浓硫酸可以用来干燥氨气J. 盐酸用于铅蓄电池K.火碱也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L. 用烧碱可泡发鱿鱼M.氢氧化钠能除去油污,做炉具的清洁剂N.硫酸可以制作化肥
附件请点击这里:
(273.42 KB, 下载次数: 103)
00:05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金币 -1
用户等级:学而思培优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29 小时
金币:6418
<em id="authorposton15-3-10 14:46
3.10 酸的化学性质难度星级 ☆☆☆
14:45 上传
附件请点击这里:
(194.21 KB, 下载次数: 89)
14:45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金币 -1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08 小时
金币:2456
<em id="authorposton15-3-15 14:55
<font color="#ff 答案
1、答案:C
A选项是氢氧化钠潮解过程,吸收空气中的水,最后变成液滴
C错在不是一个现象,而是一个结果,具体生成了什么物质,我们通过观察是观察不到的。
2、答案:B
本题是一道信息题,虽然我们没学过Co元素,但是他可以发生的反应都已经告诉我们了:
与酸反应可以置换出氢气,所以A错误,氢氧化钴受热易分解,所以C错误,根据反应1可以知道D错误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08 小时
金币:2456
<em id="authorposton15-3-15 14:59
追一 发表于
第一题的D选项,有点不懂。怎么看出小于5%?
氢氧化钙的溶解性是微溶:微溶相当于100g水中能溶解氢氧化钙0.01g~1g,所以质量分数一定远小于5%。
事实上,100g水中能溶解氢氧化钙只有不到0.2g。
易溶:&10g
可溶:1~10g
微溶:0.01~1g
难容:&0.01g
用户等级:学而思培优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29 小时
金币:6418
<em id="authorposton15-3-17 00:00
3.16 常见盐的用途难度星级 ☆☆☆
1.下列物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食盐--调味品& &B.干冰--灭火 C.明矾--软化硬水 D.金刚石--切割玻璃
2.下列物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盐酸-金属除锈&&B.纯碱-治疗胃酸过多C.干冰-人工降雨&&D.小苏打-焙制糕点
(219.45 KB, 下载次数: 48)
00:0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金币 -1
用户等级:学而思培优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29 小时
金币:6418
<em id="authorposton15-3-17 19:09
本帖最后由 南京浦江 于
19:10 编辑
3.17 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难度星级 ☆☆☆
下列实验中无明显现象的是(  )A.向H2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B.向Mg(NO3)2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 C.将浓硫酸加入蒸馏水中并不断搅拌 D.将(NH4)2SO4和熟石灰混合研磨
(161.12 KB, 下载次数: 46)
19:1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金币 -1
用户等级:学而思培优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29 小时
金币:6418
<em id="authorposton15-3-19 16:32
3.18 答案DA:可能是碳酸氢盐,可以是活泼金属单质B:可以是酸和金属氧化物的反应:CaO+2HCl=CaCl2+H2OC:举个最简单的反例:电灯泡发光D:正确如果改成“碱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是碱”就错了,碳酸钠是盐,它也有碱性,也可以使石蕊试液变蓝
用户等级:学而思培优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29 小时
金币:6418
<em id="authorposton15-3-19 17:00
本帖最后由 南京浦江 于
17:04 编辑
3.19 酸碱盐综合——中和反应的验证难度星级 ☆☆☆☆
17:00 上传
(186.45 KB, 下载次数: 56)
17:0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金币 -1
用户等级:学而思培优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29 小时
金币:6418
<em id="authorposton14-9-3 19:11
9.2答案公布:B、D、F、I、K、M、O、Q
详细解析:
A.实验室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可随意丢弃,应放到实验室制定容器内
C.胶头滴管使用过后,不能平放在桌面上,会污染试剂或腐蚀胶头
E.不能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需要垫石棉网,如烧杯、锥形瓶、烧瓶等,而试管等可以直接加热,不需要垫石棉网
G.量筒量取液体必须平放在桌面上
H.取用试剂后将滴管直接放回原滴瓶,不需要清洗
J.使用胶头滴管的正确操作是:垂直悬空于试管上方0.5cm处,不能伸入试管口,防止污染胶头滴管
L.试管内溶液不能超过1/3
N.浓硫酸不慎沾在手上,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后涂上碳酸氢钠或者硼酸溶液
P.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否则会炸裂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08 小时
金币:2456
<em id="authorposton14-12-6 01:52
咖啡浅滩 发表于
姚老师您这叫每日两题啊
这两题做起来都比较快啦,而且比较基础。
浦老师有时一个选择题,选项从A出到K。
我可比他体贴多啦~
用户等级:学而思培优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29 小时
金币:6418
<em id="authorposton14-12-6 23:13
化学姚叶 发表于
这两题做起来都比较快啦,而且比较基础。
浦老师有时一个选择题,选项从A出到K。
我可比他体贴多啦~
黑我!!被我发现了!!八十大板!!
用户等级:小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7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12-11 13:02
本帖最后由 化学赵灵瑜 于
14:21 编辑
亲爱的同学们,我是美丽可爱的赵灵瑜老师,就直接说下面由我来带大家一起学习每日一题~有疑问的同学们可以随时联系我哦~~话不多说啦,先上昨天的答案啦~
12.10 答案
(1)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图2(2)漏斗颈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或液面不再下降)(3)吸收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
12:58 上传
;& && & 干燥二氧化碳;浓硫酸(4)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上方的导管口附近(5)C装置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6)
12:59 上传
(7)35.1kg解析:第(3)问,虽然题目中故意没有将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与后续反应装置画在一起,但大家要记得二氧化碳的制备需要用到盐酸,盐酸很容易挥发出来,混合在二氧化碳中。
用户等级:小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7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12-17 10:58
本帖最后由 化学赵灵瑜 于
11:03 编辑
12.17 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难度星级:☆☆☆& &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红色的物质析出,且产生少量的气体.于是,他们重新配制硫酸铜溶液,再次实验,又观察到相同的现象.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 && &①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 ②完全反应后溶液呈黄色;& &&&③实验中一定发生了置换反应;& &&&④由实验可以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Cu>Fe;& &&&⑤硫酸铜溶液可能显酸性;& &&&⑥重做实验没有任何意义.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附件请猛戳这里:
(293.29 KB, 下载次数: 98)
10:58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金币 -1
用户等级:小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7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12-19 13:38
12.18答案:
(1)2、4、5& && && &金属N恰好与盐酸反应,金属M有剩余(2)1、3、6解析:(2)图像B可以表示随着金属的加入生成的氢气的变化情况,x轴表示加入金属的质量,M线和N线的斜率表示的是单位质量的金属产生氢气的量。(或表示随着反应时间生成的氢气的变化情况,x轴表示反应时间,用M和N都可能剩余)若x轴表示的是反应时间,M线和N线的斜率表示的是产生氢气的速度,显然M产生氢气的速度更快,所以金属活动性顺序为M&N
用户等级:小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6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12-22 13:03
本帖最后由 化学周帅 于
13:08 编辑
12.22 铁生锈的条件(实验探究)难度星级:☆☆☆某同学为了探究铁生锈的条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一周后发现:A、B中铁钉未生锈,C中铁钉已生锈.
& && && && && && && &
13:06 上传
& && && && && && && &(1)A中蒸馏水的上面加入一层植物油的作用是& && && & 。(2)由B中的现象获得的结论是& && &&&。(3)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写出一种常用防锈方法:& && && && & (4)制品表面若出现锈迹,可用一种物质将其除去,请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 & & && & 。
附件请猛戳这里:
(65.34 KB, 下载次数: 77)
13:0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金币 -1
用户等级:小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6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12-24 16:43
本帖最后由 化学周帅 于
16:59 编辑
12.23 答案
【探究实验】①由于金属易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金属的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所以,将黄铜在放在稀盐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除去合金表面的氧化膜;③由于从溶液中过滤出的物质的表面一般沾有溶液,所以,将过滤出的物质需要进行洗涤、干燥;【反思与评价】在步骤1中,若试样用蒸馏水洗涤之后,不干燥,称量的a值偏大,求出铜的质量偏小,则计算出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将偏大;【拓展探究】②(1)锌和硝酸盐溶液反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是:Zn+2AgN03=Zn(N03)2+2Ag.(2)将黄铜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锌先与硝酸银反应,当锌反应完后,铜再与硝酸银反应.当锌的量不足时,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有:硝酸锌和硝酸铜或硝酸锌、硝酸铜和硝酸银;(3)方案一: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在滤液中插入一根铜丝,如果铜丝表面无变化,说明了溶液中无硝酸银,则猜想①成立;如果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说明了溶液中有硝酸银,则猜想②成立;方案二:可以根据稀盐酸(或其他氯化物溶液)与硝酸银的反应鉴别溶液中是否含有硝酸银,所以,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如果滤液无明显变化,说明了溶液中无硝酸银,则猜想①成立;如果生成白色沉淀,说明了溶液中有硝酸银,则猜想②成立.故答为:【探究实验】①除去合金表面的氧化膜,③洗涤、干燥;【反思与评价】偏大;【拓展探究】②(1)Zn+2AgN03=Zn(N03)2+2Ag(2)②硝酸锌、硝酸铜和硝酸银;(3)& && && && && && && && && && && && && && && && && && &&&
16:59 上传
总结: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会根据物质质量的多少进行正确的猜想,然后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选择有特征的实验选择试剂进行验证.
用户等级:小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6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12-24 16:50
12.24 常见气体的检验和除杂方法难度星级:☆☆☆
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认其组成,某同学取一定量该气体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步都充分反应或吸收),结果装置①中无明显变化,装置③增重1.8g,装置④增重2.2g.下列关于气体X成分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 && && && && && && &
16:48 上传
&&A.一定没有二氧化碳B.可能含有甲烷和氢气 C.可能只有甲烷D.可能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
附件请猛戳这里:
(75.42 KB, 下载次数: 78)
16:49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金币 -1
用户等级:小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6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12-25 12:30
本帖最后由 化学周帅 于
13:50 编辑
12.24 答案
根据各装置的作用进行分析,①装置可以检验是否含有二氧化碳,碱石灰能吸收水分和酸性气体,浓硫酸是用来吸收水分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来吸收二氧化碳。装置①中无明显变化,排除了CO2;装置③增重1.8 g,说明生成了1.8g水;装置④增重2.2 g,说明生成了2.2g二氧化碳;根据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可计算出碳、氢元素的质量比,进而可以确定气体X的组成。解:A、气体X通过澄清石灰水时无明显变化,说明一定不含二氧化碳,分析正确;B、该气体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装置③增重1.8 g,说明生成了1.8g水,1.8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8g×(1×2)/18×100%=0.2g;
装置④增重2.2 g,说明生成了2.2g二氧化碳,碳元素的质量为2.2g×12/44 ×100%=0.6g,气体X中C:H=0.6g:0.2g=3:1;CH4中C:H=12:4=3:1;故X的组成可能是①只有甲烷,②可能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③可能同时含有甲烷、氢气和一氧化碳(本情况违背题干“一种或者两种的前提”,排除.通过以上分析,此项错误,符合题意;C、通过以上分析,此项分析正确,不合题意;D、通过以上分析,此项分析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
气体燃烧产生了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说明该气体中既含有氢元素,也含有碳元素.但我们在确定气体的组成时,还要根据碳氢的质量比来确定混合气体的组成.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08 小时
金币:2456
<em id="authorposton14-12-26 22:44
carey8czh 发表于
要做死人的
每一天点点滴滴的积累最终一定会看到回报哒~
用户等级:小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6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12-27 23:10
本帖最后由 化学周帅 于
23:37 编辑
小伙伴们做完礼拜五的每日一题没答案对,一定很难受。以后我们就在礼拜六公布答案,让大家尽快检验做题成果~
12.26答案& &【讨论分析】(1)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是500,极易溶于水,如产生的气体是氯化氢,它不会从溶液中释放出来.(2)氧气有助燃性,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看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X的化学式是H2O.& &【设计方案】①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如果产生的气体是O2和H2,存在爆炸的安全隐患.②用拇指堵住试管口,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靠近酒精灯的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证明气体不纯,可能发生爆炸.& &【实验结论】将收集到的干燥的气体从a处通入,过一会儿点燃C处的酒精灯,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变为光亮的红色,说明气体具有还原性;氢氧化物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停止通气,再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无增减,说明气体不是一氧化碳,从而能确定是二氧化碳。【实验反思】(1)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干燥气体,以利于后续实验.(2)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由于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所以氯化铜溶液显酸性.故答案为:【讨论分析】(1)HCl;(2)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看是否复燃;H2O;(3)【设计方案】①易发生爆炸;②堵住试管口,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靠近酒精灯的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尖锐的爆鸣声.【实验结论】氢气
【实验反思】(1)干燥;(2)酸性.总结:这是一道信息题,题目中告诉了我们一些气体的性质,通过这些信息来完成题目。这种类型的实验探究题非常的热门,非常的灵活,大家遇到这类信息题主要是找准关键信息,比如这道题中HCl和Cl2 的在水中不同溶解度,从这个信息出发来判断生成的气体是什么,当然了,回答问题的语言叙述一定要精练标准,这道题目中涉及的氢气验纯就要标准化的书写:实验前应先收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靠近酒精灯的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若没有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证明氢气纯。
用户等级:小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6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12-30 12:19
本帖最后由 化学周帅 于
12:22 编辑
12.29 答案
1、【分析】若要使B中尖嘴导管有“喷泉”产生,则A中要快速产生大量的气体,使A装置内气压增大,依次分析下面四个选项,根据物质间的反应特征判断.A、氯化钠和水不反应,不能使A瓶中的压强增大,故此项错误.B、硝酸铵溶于水会吸收大量的热,使A瓶气压减小,此项错误.C、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快速释放出氧气,增加气压,使B瓶导管口产生“喷泉”.D、铜的活动性比较弱,不与稀硫酸反应,故此项错误.
2、【分析】根据洗涤的作用考虑,从溶解和乳化作用这两点对四种清洗方法进行判断.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溶解作用B.内壁有碘的试管用酒精清洗是溶解作用C.用水清洗蒸发皿中的少量食盐是溶解作用D.内壁有植物油的试管用洗洁精是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答案】D
用户等级:小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6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12-31 11:01
12.30 答案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解析:A、溶液具有均一性,在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相同,不会因为溶液倒出一半,而使溶液的质量分数减少,故A错;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说明该温度下得到的是饱和溶液,故B错;C、溶液处于饱和状态,温度不变,溶质的溶解度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改变,故C错;D、稀溶液、浓溶液与溶液是否饱和没有必然的联系,故D对.
用户等级:小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6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12-31 11:06
本帖最后由 化学周帅 于
11:12 编辑
12.31 溶液的配制
难度星级:☆☆☆☆
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意义.(1)将面粉、食盐、汽油、碘4种物质分别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__.(2)某同学在一定温度下,向质量均为100g的四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搅拌至充分溶解(如有不溶的硝酸钾,则过滤除去),得到溶液.该学生在实验中记录数据如所示:
11:08 上传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实验______(填实验序号)得到的溶液属于饱和溶液.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液度是_______g.(3)为了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进行如下操作:①计算:计算出配制50g质量分别为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②称量:用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_(填字母)A.调节平衡螺母&&B.减少适量的砝码&&C.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D.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③量取:用_________(填“10mL”或“20mL”或“50mL”)④溶解:将两者置于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⑤若要使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A.加入10g氯化钠晶体&&B.加入20g氯化钠晶体& &C.蒸发掉25g水&&D.蒸发掉50g水(4)若锌和镁混合物的质量为4.8g与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5% B.10% C.15%&&D.20%
附件请猛戳这里:
(89.4 KB, 下载次数: 86)
11:05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金币 -1
用户等级:小学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3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8 12:09
12:07 上传
附件请猛戳这里:
(47.31 KB, 下载次数: 128)
12:08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金币 -1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08 小时
金币:2456
<em id="authorposton15-1-13 14:19
本帖最后由 化学姚叶 于
14:46 编辑
快到期末考试啦~~~前面我们也一起攻克了不少难题,但是光有难题是不够哒,打好基础也很重要
今天开始的每日一题将是基础复习:分为方程式书写专题、计算专题、实验探究专题。
废话不多说了,上菜!
1.13 方程式复习专题(一)难度星级:☆☆☆
一、部分重要的燃烧反应:(11×5分)1、白磷在空气中燃烧:2、硫在空气中燃烧:3、木炭在空气中完全燃烧:4、木炭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5、镁条在空气中燃烧:6、铝在空气中燃烧:7、铁丝在氧气中燃烧:8、氢气在氧气中燃烧:9、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燃烧:10、点燃酒精灯:11、沼气主要成分的充分燃烧:
二、氧气的制备:(4×6分)1、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2、加热氯酸钾分解制氧气:3、二氧化锰催化双氧水分解:4、电解水:
三、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并说出其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2×10分)1、氢气还原氧化铜:2、木炭还原氧化铜:
友情提示:配平、条件、气体、沉淀!
附件请猛戳这里:
(192.28 KB, 下载次数: 169)
14:46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金币 -1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08 小时
金币:2456
<em id="authorposton15-1-14 13:03
本帖最后由 化学姚叶 于
21:03 编辑
13:02 上传
13:03 上传
21:02 上传
附件猛戳这里:
(214.75 KB, 下载次数: 94)
21:0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金币 -1
都是基础方程式哦,看看能不能得满分啊~
要注意满分是99哦~
用户等级:等待验证会员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9-2 22:52
老师辛苦啦,让孩子每天坚持做
用户等级:学而思培优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29 小时
金币:6418
<em id="authorposton14-9-2 23:07
悦胖胖cy 发表于
老师辛苦啦,让孩子每天坚持做好类~我们会好好编,让孩子们有收获!
用户等级:等待验证会员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9-2 23:14
今天迟了点,明天一定做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02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9-3 07:05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23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9-3 09:17
谢谢老师!!!
用户等级:小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24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9-3 09:21
挺好,天天做一题。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13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9-3 09:27
谢谢老师!
用户等级:小学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6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9-3 09:52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98 小时
金币:1240
<em id="authorposton14-9-3 09:58
用户等级:学而思培优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29 小时
金币:6418
<em id="authorposton14-9-3 10:33
谢谢大家支持,今儿晚发第二题顺带把昨儿的答案公布了哈~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108 小时
金币:2663
<em id="authorposton14-9-3 10:38
双氧水团队太给力了,今天就给孩子做,持续关注中……
建议以文档形式,可以直接下载打印
用户等级:大学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224 小时
元宝:1652
金币:7869
<em id="authorposton14-9-3 12:13
才看到,谢谢老师,喜欢这样的贴子!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27 小时
元宝:1588
金币:1769
<em id="authorposton14-9-3 13:07
家长帮十周年纪念勋章,参加十周年用户印记活动获得。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s滴管的使用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