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机箱为什么卖那么贵,好看的小机箱一点的就要三四百???

为什么电脑用的音响要比dvd用的贵啊_百度知道
为什么电脑用的音响要比dvd用的贵啊
为什么电脑用的音响要比dvd用的贵啊]我随便去买个dvd用的那种音响 都很好也便宜啊。 电脑用的音响又小又贵是为什么
提问者采纳
买个山寨的吧,既便宜又好用,坏掉后就换,光使新的多好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音响的相关知识
其他22条回答
电脑也有便宜的
我的是 20 的 有源音箱 一样用
因为小啊,小又要达到一定的效果,做工就不一样.大音响手工就能做.
音响不是从什么上面用来定价,而是以音质来定价,便宜的东西用料差很多,当然对音质没什么要求的随便买一个就行
要看音响的品牌啊,还有要看你 电脑干什么用,如果追求音乐效果的话,音响很重要的,当然会很贵。
首先一点,兄弟你就错了!当然是家用的音响啦 不过你要会比较 你不要拿最好的电脑音响和最便宜的家用音响比 一般的电脑音响 2.1的150元就不错了 而家用音响最蹩脚的怎么也得500吧 好的电脑桌面音响是7.1的 很贵 好牌子的比如漫步者和惠威的和创新的能买到3000元 好的家用音响就更贵了 比如惠威10.1能卖到 8万多 ,电脑音箱200元左右的就已经很不错啦!呵呵。。。希望能够帮到你!谢谢!回答完毕!
电脑用的是多媒体有源音箱,音箱内置了功放。DVD用的家庭影院音箱,大多是无源的,得配功放机,买个一般的功放还要花个300-500呢。大多廉价的家庭影院音箱卖的是外观罢了,效果与中等的多媒体音箱不可同日而语。
牌子和质量问题。。。。。难道家庭影院就不贵的啦。。。电脑也有很便宜的啦。。
你买个便宜的
贵只是一种感觉,你用几千的电脑音响和几百的DVD音响比可顶贵拉,你和100多点的电脑音响比,DVD音响要贵很多哦,其实这些东西只要自己喜欢,再贵都觉得便宜,自己够用就好
电脑的一般都是有源音箱,是有低音炮和高音效果的。而DVD的可能是无源的,但是也有好的。任何事都相对而言的。
不用说这么复杂,就好比买一辆顶级的跑车要比一架一般的飞机还要贵一样。你看的电脑音箱都是最贵的那些,而你看的家用音响都是最便宜的,你去买套JBL或尊宝的高级家庭影院试试就知道了。
用料音质硬件品牌
我同意6楼的!电脑用的是多媒体有源音箱,音箱内置了功放。DVD用的家庭影院音箱,大多是无源的,得配功放机,买个一般的功放还要花个300-500呢。大多廉价的家庭影院音箱卖的是外观罢了,效果与中等的多媒体音箱不可同日而语。
大约是普及的原因吧。。电脑一点点的都已经普及了。。现在用DVD的很少了吧。。。物以稀为贵嘛。。放以前一个DVD用的300+
其实呢。我们又不是从事音乐方面的工作,对于这方面来说只要音色可以就行,无须要求太高。再说了,音响那只是外在多了低音和高音仅此而已,真正的音质在于歌的比特,比如128的要比64的好的多,音质越好,文件就越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找到一样的歌,一个要2兆,一个要7兆。
就有什么效果DVD 音响也是说牌子的。你牌子好 音质好
肯定就要贵杂牌子 效果又不好。肯定不贵阿DVD音响其实和电脑音响都是可以换这用得你电脑一样可以差DVD得音响得
声质!还有牌子!
这么简单的事情,还真热闹、200分给我吧,一样的牌子价格其实都差不多,也是通用的,有的只是接头型号不同而已、喜欢买那个,你就买哪个,放心用吧!
这问题咋回答你呢?MP3耳机的价格还不一样呢~看音质和品牌啊.就象你买鞋,有拖鞋几块钱的,也能穿,很舒服.也有几百几千的鞋,穿着也很舒服.为什么那么贵呢?这是为什么呢?
简单点,好与坏都有,买好音响的话,去买小日本的 YAMAHA 你要爱国就去买冲击波,奋达, 韩国现代的也不错。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转人一个很好的老电脑机箱 - 重庆社区
最新图帖发帖要传图,有效提高点击率...
金币1899个
阅读:9255回复:11
转人一个很好的老电脑机箱
发布于: 12:22
机箱比较老了,不过质量非常好,可以上大板,带三个光驱位,两个硬盘位,并且盖板是免螺丝拆卸的,用的非常厚实的镀锌钢板,这么多年了没有生一点锈,空箱没有十斤也有七八斤,是现在三四百块的机箱没法比的,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前置USB接口,不过我另赠送一个软驱位多合一读卡器,上面带一个USB接口,也算弥补一下这点不足。(不带电源)价格已经很低了,请不要再讲价,机箱清洁我也做的很干净,没有一点灰尘。诚心要可以到家里来看,在黄泥塝市公安局附近。联系电话: (暗号:)
[bestcare于 12:25编辑了帖子]
金币20324个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12:37
这个机箱确实有点年生了,还是多好看的
金币8113个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12:41
老机箱做工确实不错
金币4971个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12:49
价格耶 明盘撒
金币3818个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12:51
金币3818个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12:54
三四百块的机箱都没法比你这个机箱,几千块的才能比一比。
金币112198个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13:18
这机箱应该2000年以前的了 & &我以前也有个老机箱,坐两个人在上面都不得变形
修一切能修的,不能修的让别人去修。
金币27629个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16:54
现在的人都喜欢外表美,还有几个人注重内在美嘛,就算卖10块钱都有人会嫌他太重难得搬
金币6929个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17:19
还有软驱位,好东西。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我感悟。
金币3818个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20:16
这个是58开贴卖100的,一看那术语就是骗别人的,还好意说七八斤重。哪个老机箱没这么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前往 []& &[]&或者&[]
房屋面积平方米
重庆社区成立于2003年,是重庆最热闹的o2o生活平台。
& 2003 重庆社区 --- 重庆生活,有你有我!
最近赞Ta的人查看: 26123|回复: 85
vs2013每建一个project就要三四百M,微软死了算了
话说80多M的sdf是什么文件啊?90M的ipch文件夹又是干嘛的啊?
这些东西就不能放在VS的安装文件夹下吗?每次都创建新的是为了什么?
默认路径竟然是C盘,C盘才多大啊?有几个人会把C盘建成几百G的?
微软已经蠢翻了啊。
话说当年的VC6创建一个project也才三四M——差了一百倍啊有没有。
微软再这么反人类下去,还不如死了算了。
呵呵,这是阴 谋啊! 不是要出M#吗,旧的太好用了,新的怎么推啊!
VS多M我都受不了,还是VS2008好。。。
这个不需要可以搞掉的,在Visual Studio里进入如下设置:进入“Tools & Options”,选择“Text Editor & C/C++ & Advanced”,然后找到“Fallback Location”。然后把“Always use Fallback Location”和“Do Not Warn if Fallback Location”设置成“True”就可以了。
呵呵,这是阴 谋啊! 不是要出M#吗,旧的太好用了,新的怎么推啊! ...
vc还是半吊子呢,学毛M#啊。
这个不需要可以搞掉的,在Visual Studio里进入如下设置:进入“Tools & Options”,选择“Text Editor & C/ ...
VS2010也可以吗?。。。
这个不需要可以搞掉的,在Visual Studio里进入如下设置:进入“Tools & Options”,选择“Text Editor & C/ ...
设置之后会小多少M?
为什么不是默认设置呢?
自己看吧,这是网上转过来的
ipch文件夹和.sdf文件是什么?
分类: windows编程 & MFC
00:29 2687人阅读 评论(2) 收藏 举报
tools2010c
在使用Visual Studio 2010开发C++程序的时候,会发现有一些奇怪的文件被创建出来,比如一个叫ipch的文件夹,和一个与工程同名的.sdf文件,而且ipch下面的文件和.sdf文件都很大,至少有10M,大项目可能超过100M,那这些文件是干什么用的呢?这些文件是Visual Studio用来保存预编译的头文件和Intellisense用的,删除这些文件对于工程的开发完全没有影响。那如果我既想使用预编译的头文件和Intellisense,又不想看到这些无聊的文件该怎么办呢?
在Visual Studio里进入如下设置:进入“Tools & Options”,选择“Text Editor & C/C++ & Advanced”,然后找到“Fallback Location”。然后把“Always use Fallback Location”和“Do Not Warn if Fallback Location Used”设置成“True”就可以了,如下图:
如果想把这些文件保存到特定的文件夹,就要设置一下Fallback Location,否则Visual Studio会用系统的临时文件夹来保存这些文件。
然后重启Visual Studio,那些讨厌的文件就不见了。这个设置对于像我这样使用Dropbox来同步代码的人来说尤其有用。
反正我写51和AVR的代码是不需要这些东西的
微软还是死了算了。
学习了。。。
用的中文版vs2013,fallback location竟然翻译成“回退位置”……
虽然这么翻译没错,但,说什么好呢……
都是用空间换时间的东西
硬盘现在不值钱,时间很值钱。
硬盘现在不值钱,时间很值钱。
微软堕落到连优化的本事都没有了吗?那么请问VC6创建的工程那么小不也照样用吗?我也没发现vs2013比VC6多了什么。
建个公共库有多难?别说微软做不到。
就比如说office,动辄安装文件就要占去一两个G,但其中90%的功能90%的用户一辈子也用不到。看看人家金山,几十M的wps轻松搞定所有工作。
所以说,还是那句话,微软死了算了。
支持楼主,软件写的蠢大蠢大的,硬盘都装不下了
有C盘大于60G的吗?请举手。
当初我天真的以为40G的C盘足够大了。
结果装完VS2013,C盘变红了。MSDN的帮助文档还没装呢。
结果折腾了两天,从D盘切了20G过来。
C盘单一个80SSD的路过支持一下,好久没用VS了
本帖最后由 nengcai0313 于
00:27 编辑
微软堕落到连优化的本事都没有了吗?那么请问VC6创建的工程那么小不也照样用吗?我也没发现vs2013比VC6多 ...
微软有他的考虑,因为VS可以说是工业用软件,需要协同,需要通用,需要能编写几乎你能想到的任何程序,实际上VS也确实能做到,它需要兼顾的东西太多了,小并不一定是好的,你没感觉使用VS写程序非常简单舒服吗?
基于这些考虑,我的C盘分了100G空间,并使用了西数企业级黑盘。希望你能冷静,毕竟不影响使用才是第一位的,空间什么的在不紧张的情况下其实是不用太多顾虑的。毕竟微软没过分追究咱们用盗版已经很厚道了,而且硬盘也不贵是不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还在用vc6的围观
VC6路过一下。
john78 发表于 1&小时前
还在用vc6的围观
我都不用vc了,想当年调VC6的程序,每次都要rebuild的,要不运行结果还和代码没改前一样.这是用惨痛经验得出的结论.
MFC太笨了,界面太丑.现在玩QT或者java去了,不搞VC了.
历史经验表明,微软就没有一个学习了能用一辈子的技术与产品,学习成本高.来自: Android客户端
用起来确实爽,最近有个项目要做个web service服务器,用cb2010找好久都不知道怎么弄,结果用c#三两下就搞好了,以前还从没接触过vs,更别说c#了.
用起来确实爽,最近有个项目要做个web service服务器,用cb2010找好久都不知道怎么弄,结果用c#三两下就搞好了 ...
听说c#比c++简单,是真的吗?
微软堕落到连优化的本事都没有了吗?那么请问VC6创建的工程那么小不也照样用吗?我也没发现vs2013比VC6多 ...
应该是其中99%的功能99%的用户一辈子也用不到
250G的SSD做C盘的路过
微软有他的考虑,因为VS可以说是工业用软件,需要协同,需要通用,需要能编写几乎你能想到的任何程序,实 ...
好大的硬盘。。
听说c#比c++简单,是真的吗?
我是一个初级使用者,感觉简单的多。
可以通过设置来避免的就不要去大骂。你用不上的功能对于别人可能是救命的东西。
听说c#比c++简单,是真的吗?
应该是吧,反正我只会c, c++和c#一概不懂 ,虽然c++builder也用4,5年了.
反正你用VS也不花钱买,掏钱的都是服务器端共享project的,他为什么要照顾你的感受?
1. 如果你买正版的,你可以联系微软的工程师咨询这个问题。
2. 做为一个工程师,用盗版的,出了问题后不想办法解决,去骂软件问题,什么心态
VS多M我都受不了,还是VS2008好。。。
有么,我VS2010建的项目很正常,空项目1~2M。
我就知道这帖子会引来一群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傻逼。29,31,32楼。
发发牢骚不行吗?我跟同类型产品比较一下不行吗?
你管天管地还管我用不用正版?一辈子不用盗版才可以评价一个软件是吗?
加速编译的东东,居然不要?移动的时候删掉就是了
同样的代码,编译速度我就不吐槽了,微软死了算了
微软有他的考虑,因为VS可以说是工业用软件,需要协同,需要通用,需要能编写几乎你能想到的任何程序,实 ...
电影(H),1.8T,亮了求种子
本帖最后由 wangyi1e 于
17:53 编辑
编辑原因:
微软确实可以去死了
VS打包源代码时把 ipch&&debug&&文件夹删了,执行一下编译清理。再把M的pdb文件删了,项目代码就可以导出了。
学习了 不明觉厉
进来 学习了
这么多20xx 真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用VC6+SDK的
就一个c盘1T的路过,工作过的大公司it准备的电脑都是全盘一个c盘的。
因为需要自动化部署软件。
如果有10个程序员同时做一个大项目 有上千个模块,预编译的威力是明显的,使用vs2003 build需要1天的,用vs2013 几个小时就能好,这是msra 微软亚洲研究中心的师弟告诉我的。
如果有10个程序员同时做一个大项目 有上千个模块,预编译的威力是明显的,使用vs2003 build需要1天的,用vs ...
编译个linux都不用一天的……很好奇是啥项目这么庞大?
编译个linux都不用一天的……很好奇是啥项目这么庞大?
很多人的很多文件,每个文件都有不同的版本组合, 编译出一堆结果,跑,仿真 ,试错
自己看吧,这是网上转过来的
http://blog.csdn.net/bill_ming/article/details/7464214
谢谢ls共享!
正常,各种常用库的预编译结果,各种符号表的导出信息。没这些信息,自动完成之类的就会很慢或者没办法搞。
用高级功能都是有代价的,基本不存在马儿跑还不吃草的情形。
有C盘大于60G的吗?请举手。
当初我天真的以为40G的C盘足够大了。
我很后悔,C盘太大了!分个150G足够了,这样把剩余的50G给E盘多好!东西太多,位置安排习惯了不想改,所以只有等着买新盘再拷过去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VC6路过一下。
以前搞VC6,编译的时候经常无故的就死掉了,只能重启编译器。。。
应该是吧,反正我只会c, c++和c#一概不懂 ,虽然c++builder也用4,5年了.
c++builder也用过,插件用得很爽
就是编译出来的文件体积比较大
c++builder也用过,插件用得很爽
就是编译出来的文件体积比较大
现在可以开发android,ios,mac的程序了.
我很后悔,C盘太大了!分个150G足够了,这样把剩余的50G给E盘多好!东西太多,位置安排习惯了不想改,所 ...
当时还在想240G SSD要不要分个盘呢,庆幸当时没分两个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很多东西都需要以空间来换取时间啊
如果有10个程序员同时做一个大项目 有上千个模块,预编译的威力是明显的,使用vs2003 build需要1天的,用vs ...
我晕倒,不会编译DLL库提供接口吗,这样分别自己编译自己的部分就行了.为什么要一次全部编译?
该更新观念了…… 现在的硬盘都是500G,1T,装Windows一个分区就够了…… 要备份数据用Windows的备份功能备份到USB硬盘或第二块硬盘上
自从NTFS以来,从来都是一个硬盘一个分区
如果有10个程序员同时做一个大项目 有上千个模块,预编译的威力是明显的,使用vs2003 build需要1天的,用vs ...
他们不懂什么叫动态连接库和接口吗?
呵呵,这是阴 谋啊! 不是要出M#吗,旧的太好用了,新的怎么推啊! ...
只听说地F#,什么时候出来个M#?
依然在用VS2010……
120G SSD当C盘路过。。
大点就大点,又不是非得装C盘。
别动不动就让人家去si。。人家这样做自有他的道理。有种你别用人家的产品?
有C盘大于60G的吗?请举手。
当初我天真的以为40G的C盘足够大了。
C盘 240G ......
有C盘大于60G的吗?请举手。
当初我天真的以为40G的C盘足够大了。
150G呀,分个250给他。
用过VS2008,感觉还不错,编译后的文件工程也只有几兆,支持的功能比VC6.0强太多了~~
微软堕落到连优化的本事都没有了吗?那么请问VC6创建的工程那么小不也照样用吗?我也没发现vs2013比VC6多 ...
为啥要用微软的东西呢?
或者说,为啥不用VC6呢?
微软再这么反人类下去,还不如死了算了。& &
看看我的分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太大了 卸载还卸载不干净。
100M硬盘空间不是问题,如果上传同步什么的就有点慢了。
我很后悔,C盘太大了!分个150G足够了,这样把剩余的50G给E盘多好!东西太多,位置安排习惯了不想改,所 ...
我的C盘300G,看看:
所有软件全在C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管用,收藏先
一直用vs express 版本的飘过,express 版是免费的,占用空间较少。另外vs是可以安装在非系统盘。为什么不好用就让人家死,你就当它死了,不用它的东西就是了!
我真心希望微软垮掉!越搞越复杂,越搞越难用。
我真心希望微软垮掉!越搞越复杂,越搞越难用。
软件变大是发展的必然,软件涉及的功能越来越多,界面元素越来越花;微软的VS还算好的,你安装一个RAD Studio (原来的delphi和C++builder)试试!
还有,其它大型软件如AutoCAD,Matlab,Altium Designer,还有各类机械设计软件,每一个省油啊。
你要搞操作系统么?一般也就是几M吧
搭车问一句:VC6不能用了,换什么比较好?因为系统升win8了。
为啥我建的VS2013工程就只有几M呢,
我的VS2010建的C#工程只有几百K..
有C盘大于60G的吗?请举手。
当初我天真的以为40G的C盘足够大了。
100G,所有软件都装在C盘
一直在用vc6,只有需要x64时才用vc2005,之后的vc不感兴趣
预编译的头文件
加速第二次的编译速度的
这个不需要可以搞掉的,在Visual Studio里进入如下设置:进入“Tools & Options”,选择“Text Editor & C/ ...
mark一记 学习了
阿莫电子论坛, 原"中国电子开发网"为什么在京东看的耳机两千多,在淘宝就要三四百。都是假的吗?但看着包装,样子,评价也差不多啊_百度知道
为什么在京东看的耳机两千多,在淘宝就要三四百。都是假的吗?但看着包装,样子,评价也差不多啊
提问者采纳
只有你买错没有你卖错 几千是几千的质量 几百是几百的质量 淘宝评论都是能刷的 不过一个耳机没必要太贵 我以前上初一考试的时候 有一个牌子oppo的耳机 用到现在都没有坏
那才八块钱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4条回答
能花钱买假的人,爱面子指定是假的,能听就行,目标也不太高
耳机水很深,兄台还是到店里自己体验,
听大家得意见吧,网上得东西很坑。经常网购得人都知道
便宜没好货
应该是假的
要我感觉我觉得也是假的
实体店吧建议
记住一句话,便宜没好货
淘宝的评论可以刷的
应该不可能假这都是堵信用的
要是看得出,还了得
可能是假的
有的是刷单刷的,
你都看出来了,就没人能制假了
京东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耐心的等: 两个人时让一点,人多时忍着点。孙总无论做人还是投资都有视野。 - 雪球&来自两个人时让一点,人多时忍着点。孙总无论做人还是投资都有视野。:融创中国2016媒体发布会看了很多家媒体的报道,这一篇是最全的,老孙面对媒体,似乎比业绩发布会上更加畅所欲言,信息量很大,收藏
&(字数超过雪球限制,删掉少数次要内容)日下午,融创在上海静安香格里拉大酒店举办“臻生活,心精彩”2016融创中国品牌发布会,发布会上,融创执行董事兼执行总裁汪孟德透露,2015年融创已实现销售额734.6亿元;2016年,融创的目标是超过800亿元,计划2017年超过迈入“千亿俱乐部”。谈及融创未来发展,融创董事会主席孙宏斌表示,如何准确判断市场,更好布局以及控制风险是融创2016年的三个重点关注方向。未来将会继续完成广深、珠三角以及其他核心二线城市的布局。对于近期各界广泛关注的“万宝之争”,“并购狂人”孙宏斌则表示,这就是一个买卖,别较劲。斗则两败俱伤,还是要坐下来谈,怎么打,也得坐下来谈,最后弄到特别僵硬的地步,对谁都不好。以下为孙宏斌演讲全文及答记者问:孙宏斌:融创2010年销售80个亿,现在到个亿,在这里面最好的城市,可以有这样的成长;我想跟以后,在年2014年是710个亿,个亿,其实这两年我们即使在这些年里面。我们从2010年上市到五年多的时间里面,已经有从80个亿一直到736个亿,但实际上我们看到,年还是原地踏步。其实2016年是我们新的开始。年为什么是在原地踏步,因为年我们都在帮助别的开发商干活。因为为什么我们对这几年的发展受到特别大的影响?因为我们是用了基本上集团一半的管理力量,从2014年一整年到2015年一整年,我们全部的精力都不在融创,集团的管理内部,包括各个区域公司,田强在去年做了绿城八个月的总经理,书平在佳兆业做了半年多的总经理。其实用了一半的集团管理资源。资金上也占很多,我们在2014年,四五月份的时候,绿城五十几个亿一次性付清。在2015年1月份的时候,把佳兆业的6亿美元付清了。也占了很多的资源,占了很多钱。绿城五十几个亿在2014年年底12月31日回来,佳兆业的资金是在最后一批,前几天,12月28日付清。占了我们很多管理资源,也占了很多资金。这两年,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实际上是在原地踏步。但是我想至少证明了,有时我说,我们这两年有一半是在外面干活,说明多了一半人,人太多了,有一半人没有了,也一样干活。但另外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再多一倍的工作,公司再发展一倍,管理力量还是足够的。我想这几年对于我们公司的发展有特别多影响。但我们也确实学习了很多东西,我们也证明了我们这种能力和判断力。去年,三月份,我跟绿城谈的时候,那个时候杭州整个是风声鹤唳,所有人都觉得杭州这个城市快死了,七八月很火,今年我一直说深圳没有问题,到七八月深圳又火了,第一个是我们的判断,第二个证明了我们团队的判断能力和执行能力,证明了虽然我们也停牌了,但我们也不怎么消停。去年我们一直是原地踏步,有时我觉得我业绩不满意,但想想我们这两年什么都没干,有什么不满意?去年绿城三大项目、四大项目,都是我们给揽的,西山庄等三个项目,包括宝钢拿了一万多,因为那个时候有争议,就把那个项目我送给别人。其实我们去年是在没有钱的情况下拿了五个项目,当然都是给别人干活。我想说,孟德刚刚说2015年是什么起点?我想说的是2016年有什么起点,2015年前我们花很少的精力给自己干活,主要给别人干活。2016年我们三个关健词。第一个是判断。什么都是判断。因为这个世界有很多人不判断,其实中国的经济怎么样?世界的经济怎么样?房地产行业怎么样,哪个城市怎么样。其实很难判断,但你不判断的话,就不知道。当然你推着走,过一天算一天也不需要判断。确实判断是很难的事,我们也在努力的判断。这就是为什么我们2015年进入了八个二线城市算上合肥,为什么?就是因为北京、上海的地没法弄,算算就亏钱,房价涨50%还亏钱,我们拿来这个。我想大家都是老朋友,都认识了十几年,我们上海、北京一线城市很坚决。前十几项目都是在上海,去年苏州、南京也发展,因为我们看好北京和上海,过去我说北京和上海你什么地都可以拿,现在我看北京和上海什么地都不能拿。过去我们关注南京,关注成都,关注武汉,但我们去年坚决进了,为什么?北京上海没法弄。这就是判断,就是你判断完以后,当然也许我们判断错了,北京明年涨50万,上海也许涨30万,不重要,重要就是你的判断,你在判断下做的决策。我想今年,我们还得继续的判断,判断真的挺难。你说现在的地皮越来越便宜,我们2015年比2014年降很多,2016年比2015年还会降很多。一直会降吗?现在是在降息的通道里面,我说哪一天,可能马上会有。因为很多人说房价不断的涨,地价不断的涨,房价一涨就停不住。股票一涨起来也停不住。房价和股价有过说不涨就不涨,说掉就掉的时候。2009年房价多火,到2011年的时候,我们拿望京的项目时基本上独家报名,没有人报名。我一直不相信地价一直涨,房价一直涨。你说利息一直降,我也不相信。美国在加息,中国在降息,中国原来利息不动的时候,你加息钱往外跑。美国在加息,中国在降息,现在钱肯定是呼呼外跑,接着跑的话,我觉得汇率会崩盘。没准哪一天突然加息、降息就结束,也许是一年也许,也许是有这么一天,也许是半年以后,不知道。但是你不判断的话,就不知道你下一步做什么。我想判断这也是我们融创过去我们的判断力还是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我们对一线城市的判断,包括我们去年对二线核心城市的判断。包括更早的预期和判断。都是对的时候稍微多一点。我想在2016年,我们继续判断这个市场,这是第一个关健词。第二个是“继续布局”。因为去年我们快速进入到八个城市,而且项目都拿的挺好,我们都觉得挺满意,今年我们将继续布局,布局广深,珠江三角洲有九个城市,我们今年会在六个城市里面,至少布局一两个城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我们加大广深的布局,继续完成核心二线城市的布局。当然如果说北京上海地价跌下来了我们就在北京和上海继续拿地,如果地价继续的涨,我们就会快速的完成布局。这是第二个关健词。第三个关健词是“控制风险”。因为中国的经济不好是全世界的共识。有一个朋友跟我说,元旦时聊天,我说你怎么看我们的股票?他说你们的股票别看了,你们的股票肯定涨不上来。他说在中国的经济见底前,香港的都涨起来。大家都公认中国还没有见底,现在中央还有很多办法,去让它能够维持一段。而且地价都贵的邪门。但有的贵不是真贵,有的贵的是真贵。所以说控制风险对于融创来说,变得特别特别重要。我一直说,我们一定不能把自己弄进一个坑里,买了一块很贵的地,好几年的地。我相信我们现在所有的项目里面,我们最差的项目,我相信不挣钱也会很快卖掉。我们的项目都挺好,我一直说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从来就没有机会的时候,任何一个时期都有它的机会,关键是看你有没有能力,看你有没有判断,看你有没有能力,所以活着,包括你以后的机会还会有,“控制风险”变成2016年融创的关键词。控制风险不是说不发展,控制风险是说你在北京买地,还是在武汉买地。你是在深圳买地还是在佛山买地,控制风险不是说你慢,慢不见得风险低。很多人都想着房价涨这么快,你怎么知道2017年比2016年贵呢?50%的概率因为2017年的房子我觉得比2016年的便宜。不一定卖的时候你的风险就地零,赶紧把房子卖了之后,把钱套了现,那么风险就是最低。我想2016年这三个关键词,继续判断,继续布局,继续控制风险。谢谢。以下为答记者问环节网易提问1:孙总好,我是网易的,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您是怎么看待规模问题的,因为刚刚看汪总的PPT里面,其实虽说我们去年有两个大宗的收购没有成功,绿城和佳兆业,但其实我们收购和并购的土地面积非常大,4000多亿的土地,刚才汪总说要在三四年内消化,这说明我们对于规模对于周转的要求很高,您怎么看待规模这个问题。第二个问题,万科这个事情发生以后,你们有没有在内部讨论过这个问题,比如说我要买一部分万科的股份,谢谢,两个问题。孙宏斌:我觉得规模很重要。我觉得规模这个事,一直觉得不是很重要,但现在,我们目前的公司,你现在有4400亿的货源,而且4400亿我的钱已经付清了,如果一年不卖的话,利息就二三百亿。如果我卖掉的话,就升了两三百亿,如果要留下的话,你不周转的话,我想说,现在我们这种货源和土地储备量,一年必须要卖一千亿以上,才能有发展,才能买新的地。所以说规模虽然不重要,但是到了今天,你不上一千亿的话,其实不行。你必须要上一千亿,所以回答你问题就是规模不重要。第二个问题,我们真的没有讨论过,因为不需要讨论,因为,现在万科没有我们好,我有钱的话,就买自己的了。你听我的理由,现在万科2700亿,我们现在是150亿,我们是万科的1/20,这个挺扯的,你说我还有这么便宜的公司我不买,我买那个不是有病吗?当然万科最近涨了就算没涨也贵十几倍,涨了之后贵三十倍,但没有道理,我们现在的销售额是万科的1/3还是1/4,所以我们的价值是1/4的话,我是认的,但我们的增长今后会比万科高很多。回答你的问题,我很有可能会考虑,是因为太贵了。当然,我想因为万科这个事,在座很多人,包括我每天都能够收到信息,收到微信说“要问我什么看法”。我没法说,因为原来,他们曾经对不起过我。我要说的话好像是报仇式的,我不是这种人。所以我就咬着牙,就不说。但既然我不打算买,那么我说说也没关系。因为说多了,也会告我的。但我要说的话,你们一定要准确的表达我的意思,不准断章取义,因为过去,我想说第一个观点,就是万科的管理团队真的是非常优秀的管理团队,因为能够把一个公司,在很多年前,我们跟他们打架的时候,我们要做一百亿的时候,王石觉得那是不可能的,现在万科利润已经两百亿,万科这么多年也一直在学习我们,但他能学我们做这么大,那也是了不起的团队。你们笑我好像说的不是真的,这是真的。因为当时确实因为我们的周转,我们布局很坚决的时候,万科当时每个月有关于顺驰一份报告,每个月。因为我觉得,我想第一个观点,我想表达的就是万科真的是非常好的一个管理团队。他们能够把公司做到最大的规模,最好的公司,真的是特别好的管理团队。我相信,任何一个要买他的股票,做他股东的人都不想换管理团队。而且我是坚定不移的支持万科的管理团队。为什么?因为我也是管理团队的。因为这些年很多人找过我们。但我们首先是管理团队,有很多人找过我们,最起码是四家大型的,有国企有香港的公司,说你们能不能给我们增发10%,15%,甚至有人提到了30%,做我们第二大股东,我说你回家歇着去。我说你那么多钱,然后你占我30%,等我有点事,你一增持,就没我事,我说你愿意买就市场买去,我不可能给你增发。因为我们管理团队不可能把控制权让给他,就是管理团队保护自己的控制权是天经地义的,所以我们的管理团队,我们不想失去控制权,我们也不希望万科失去他的控制权。这一点,我是坚定不移的支持万科。其实这些年想找我们想让我们增发一点,我说你在市场上买我管不了,但你想让我增发门都没有,我好不容易把大股东卖掉了,你再来一个,这点还是挺麻烦的。我觉得第一个观点,我坚定不移支持万科的管理团队,他们真的是非常优秀的最优秀的管理团队。这是第一点。第二点,这个规则,甭管是宝能也好,还是万科的管理团队也好,我觉得还得按规则,规则是什么玩意儿,规则就是挺扯淡,但你不听又不行,我们吃了很多规则的亏。我举一个例子,我们给绿城的收购,是因为香港联交所一直没批准,不是1就是2,我想让问一下香港的媒体,问一下香港联交所,为什么中交就批准,中交的合同都超过我的合同。你问一下香港联交所为什么,为什么我就没批准,批准他呢?是何用心?但他不批,我也没辄,他不批你弄不了,所以你也得认这个规则。我没有什么说的,我最多就是你问一下他什么意思,香港的朋友们。问一下香港联交所什么意思,没办法,这是规则。我也想把这个房子气得烧掉,但是怎么办呢?规则,咬着牙要牙往肚子里咽,这是没办法的。还有我们跟佳兆业的交易,我们从第一天的合同就签了,钱就付清了,为什么不能够交易?结果香港联交所说我要通过股东大会,通过股东大会的话,你就得有托牌,托牌就得等我的财务报表,我的财务报表三月份才能出来,我必须要等到三月份,这个阶段跟佳兆业没有关系,我没有财务报表出来,我就做不了。我才买47%,我找到股东,那个股东占47%的股东已经同意了,香港联交所说也不行,如果香港联交所没有这样的规则,那么我在一月份就完成了,但因为我的报表没有出来,因为香港联交所必须是12月31日,你在12月收购的话,就可以用6月份的,但你超过了12月31号的话,就要用12月31号的,所以我没有办法,我只好等到3月27号的报表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出事。但怎么办呢?这是规则。没辄的。为什么有的是规则呢?我想想买股票的其实就是买一张纸,没有这样的规则的话,大家就胡来。规则一多,肯定有人吃亏、有人占便宜。规则当然通过很多事情推动这个规则,香港联交所,我们后来的收购中,佳兆业没有报表,我的报表有了,佳兆业没有报表,我也弄来了,我可以跟联交所说我不要佳兆业的报表,我收购行不行。香港联交所说你不要报表的话,那对于融创的要股东不公平。那怎么办?我说我也是股东,我都觉得合适,小股东肯定觉得合适,他说你怎么觉得合适。我说我们开会投票,他说投票也不行。就没法弄。但是你在那儿,人家上市,你就要听人家,我们也改不了规则,所以我们也是把牙咬碎往肚子里咽。你也可以说它的规则不对,我就说它的规则不对,但还得听。不管是宝能也好,管理层也好,都要在规则里面弄。我觉得,就挺好的。第三个观点,我说其实你研究规则的话,其实没用。第一宝能是控制不了万科,它不可能超过30%,因为超过30%就要收购,收购2700亿的收购,2700亿的市值,你收的时候30%的话,就是3000亿以上,那肯定是太贵太贵,很多的基金经理17、18块钱的时候就抛了,但是17、18块钱也就是已经很高的,但现在是24%,将来到30%的话,我就说不可能是超过30%,不到30%以下,要证监会通过也不太可能,那里还有70%,我相信那70%也会支持管理团队,我觉得宝能也做不了什么。当然万科也做不了什么,它已经是第一大股东,你再增发,摊薄了还是第一大股东,你让谁接,谁接呢?所以说谁也干不了谁。我觉得大家,最后还是得坐下来谈。最后谁也没赢、谁也没输,大家还是坐下来谈。替我跟姚老板带个话,这就是一个买卖,别较劲。你想控制万科也不可能,万科已经是大股东,你跟大股东较什么劲,大家坐下来谈,不可能你都满意,你也让一步,他也让一步,最后就是这么一个事,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好斗的,但我这些年,自从我长大以后,从来不想斗了,为什么?因为你只要斗就是两败俱伤,任何斗都是这样。为什么我们在绿城、在佳兆业,都是进的坚决,放的也坚决,我不想在那里缠斗诉讼,然后结仇,你跟谁结个死仇。法律上天天出庭,天天弄一堆律师挣你的钱,媒体也高兴。这些都没有意义。所以我说大家都还得坐下来谈。坐下来谈最后,怎么打,也得坐下来谈,最后弄到特别僵硬的地步,对谁都不好,非要起诉谁,那怎么弄?没法弄。这是我第三个观点。第四个观点,我还是说,它就是一个买卖,再大的买卖也是一个买卖,我觉得大家按照生意场上的规矩来做,按照规则来做。别扯情怀,我最恨的就是“情怀”。我也是个有情怀的人,但别说,你扯的话,就显得很露骨。我有的时候你说我没情怀,我说苏州桃花源我就想盖一个好东西,亏钱我也认了,我想干有意思的事情。佳兆业也好,桃花源也好,有意思的事,亏钱我也认了,包括绿城也是,这也是一种情怀,我就不多说了。谢谢。记者提问2:您说港交所有很多的限制,未来国内的一些企业变成A+H,在港股1块几毛钱,回到A股股价上到29,最低26、27,港股上我们算是中高端的,未来通过其他的路径,国内的A股有什么样的上市?孙宏斌:我们不回到A股,A股也不是全傻,等到我们回来又便宜了,现在A股的,你都是在赌博,净资产1块钱,股票10块钱,涨到11块钱的时候你就欢欣雀跃了,涨到12块钱的时候高兴死了,但有一天回到两块钱,因为净资产就是1块钱。所以我们不会回来。记者提问3:我想问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融创在去年八个二线城市,想问您对于区域房产市场的看法,包括什么样的二线城市是您所看好的城市。此外,目前地价很高,在豪宅这块的积淀,包括对中国豪宅有什么样的看法。孙宏斌:其实前几年我们一直都比别人硬的地方,我们在一线城市他们在二三线城市欢欣雀跃,但我们回来以后,等他们回来的时候我们该躲开了。因为我们确实过去几年就在北京和上海很坚决,现在我说你们都会算术,坚决完了以后就是傻子,所以我们自己还是觉得,我们见过很多你们在座的都知道很多一线城市的项目是不对称的,2009年拿的地,2010年拿的地,2013年拿的地,拍卖的地王其实很多都不挣钱。基于判断,北京和上海的市场我一直看好,毫无疑问,房价会涨,房价将来会涨20、30%,地价已经翻了两番了,怎么干。这就是我们的看法,我们进了这些二线核心城市,二线我们认为好的城市,或者这些城市我们认为好的区域。当然你说哪个二线城市好,哪个二线城市不好,这个我说完了你也不信,这个我就不再多说。记者提问4:孙宏斌:谈物业服务与上市,略记者提问5:我想问一下孙总,刚才说今年的房地产市场是风险特别大,我想问一下您得出这个结论,主要是因为一线城市地价的高企,如果这么高的风险,融创的应对,在战略上的应对,会不会做出调整,尤其是北京市场,想问您,对一季度市场的判断,因为很多业内的预计一季度比较低迷,业绩也不会特别乐观。想问问融创怎么看?谢谢。孙宏斌:我觉得我们也不想预判市场,但房地产风险确实挺大,中国经济中国就风险挺大的。因为现在看着开发商的钱挺多,因为市场的钱多。老百姓买房的钱,是明显少了。这个行业我们一直说了很多年,其实中国经济现在下行了,这个行业要好的可能性很小。一线城市好的地方,地价又很贵。我觉得不用说,风险都挺大。但对于我们选择好的城市,选择好的项目,把风险控制好了,这点是最重要的。我们原来,试图告诉投资者,为什么我们的判断对了,现在我们也放弃了,因为跟他们也说不明白。但我们的判断也不一定对,但在这个时候,确实是需要去判断。这就是我一直说的,我们不断的判断,有些判断我们可能也不一定会对,但一定要在判断,这个行业肯定,因为知道现在开发商的日子很难过,原因就是因为房子卖不好,贷款再聚到一起的话,所以2016年好一点,2017年会更好。因为中国很多的措施,总有用尽的时候,市场经济不是以谁的客观意志为主,你想涨就涨,你想跌就跌,你可能管一时的,但管不了永远。这个市场也一样。这个说的太累了。记者提问6:我代表房地产杂志问孙总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们都知道2015年融创在北京推出了两个单价在十万以上的顶级的住宅项目,也在第四季度,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那么2016年,您也提到了您对一些市场地价的高企,也有自己的判断。您觉得,在2016年高价项目会扎堆入市的激烈格局下,您对这两个产品的销售有多大的信心?您会不会在这两个项目上也会持续追加更多的物业投入,还有其他的增值服务的投入。第二个去年的这个时刻您提到了融创暂时不考虑跨行业,多元化的布局,今年您还是坚持这个战略吗?谢谢。孙宏斌:北京,去年很多的项目,十万我觉得很多项目会非常困难,因为像2013年的时候,有一批项目,到现在,也没入市,主要是不敢入市,一堆的十万块以上的出来的时候,其实很多项目很难受,因为当一个房子到了两千万以上的话,它选择余地太大了,可以有很多的选择余地,我们这两个项目,如果说我们这两个项目根本不用担心,这两个项目卖不掉的话那北京房地产就死了。我们根本不用担心。我们的物业服务,北京是“壹境界”,从一开始就会挺认真的,因为确实是挺豪的。第二个我们现在不太会去转行,不太去转型,因为经济在往下走,市场中钱很多,资产价格很贵,你往别的行业的话风险会特别大。这也是说给别人的,我们不会去,也不会弄。我们很坚决的,把这个行业做好,虽然这个行业很难,但有很多的机会。你要把城市选好,把项目选好,把产品做好,有很多机会。记者提问7:大家好,我是中国房地产报新媒体中心的记者,我想问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想问孙总,因为您刚刚前面说到了,2016年的关键词,有去判断,去继续做布局,那现在的话,我们去往二线城市,在这样布局的扩张的速度会保持什么样的频率去扩张,比如说今年,我们有考虑,进入新的城市的话,会有哪些?第二个问题,因为您也谈到,现在北京和上海,像这样的一线城市的地价,贵的有一点我们觉得算不过来帐。那么北京壹号院其实也卖的挺好的,您有没有想过,现在的价格达到40万一平米,但我了解到,现在国家有的部门,就在号召开发商降价,您有没有想过,我们会有*打出头鸟的风险?谢谢。孙宏斌:谁说的?没听说。我们没那么贵,没40万。现在也就20万。社会体系会把我抓起来。什么意思?我们不怕。去库存,降价,我们融创做的项目都跟这些没关系。那些项目,我想都是三四线城市,或者是供求关系特别失衡的地方,可能政府会收一些房子,做一些廉租房或者是做一些经济适用房、保障房,这些所有的东西都跟我们不太会有关系的。记者提问8:孙总好,我是观点地产网记者王静,之前我们有两个收购佳兆业和雨润,他们的困惑都跟政治上有关系,但我们都介入了,我们在并购事情上是不是不会考虑政治的风险。还有我们刚刚收购雨润的时候,部分市场不是很认可,我们的股价下跌幅度比较大,未来收购过程中,如何平衡资本市场的看法,以及我们自己的规划?后来雨润这个事情是由您个人公司继续跟进这个事情,您今年九月份也从行政总裁这个位置上退下来,未来您是否会更专注于个人的投资,然后未来融创的并购跟您的家族或者是因为之前也有关于您弟弟投资五洲国际的说法,未来家族投资和融创的并购是不是两条路在走,谢谢。孙宏斌:其实并购有很多的风险,比如说领导人在政治上的风险,还是你的财务的风险,还是你的投资决策的风险,都有的。我想,不管是绿城、佳兆业、雨润这几个项目,我想能证明我们对于风险的把控还是比较严格的,就是说我们宁可,比较友好的退出,或者是比较友好的去协商,我们以后比较坚决的放弃,我想都是一种风险控制。肯定都有风险的,你说的风险是一方面,我想在这几个项目上,我们的风险意识,我们的风险把控,我觉得还是挺好的,这种风险是多方面的,我刚刚所说的,两个打破脑浆打出来,那种风险也很大。各种风险都要有好的把控,但想把控的话,我们的原则很简单,就是一个买卖,合适就干,不合适就不干,算了合适,干的费劲也干。算着不合适了,愉快了也可以凑合着干,就是一个买卖嘛。第二个资本市场这块,我原来还想平衡一下,现在我觉得平衡不了,大家考虑问题不一样,你不要怪他。他考虑的是一年的事,半年的事,你考虑的是十年的事,或者是说一万年的事,不太一样,所以我现在基本上不用平衡,怎么好,我认为好,我们团队认为好的,我们就去做。这个不平衡。我个人没投资。我们也是为雨润趟趟道,我将来也不会有个人的投资,那个跟我没有任何的关系,那个是谁的钱我也不知道,那个跟我没有任何的关系。投资者有时还要考虑,但是平衡就算了。&记者提问9:我是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我想问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刚刚您在那儿演讲,比如说房价和地价一直涨,您就会怎么样?后面没记清楚,能再详细说一下吗?第二个问题,我看融创,对于自己的规模,的确有一个很好的规划,但是这些年,可能在盈利这块表现不是很理想,不知道您这块怎么把控。第一个问题,补充一下,比如说现在北京一拍地就是地王,那以后你们就不打算在北京拍地了那?您想进深圳,其实深圳现在地价也挺高,全国最贵的地价都出现在深圳,所以不知道该怎样平衡这些东西?谢谢。孙宏斌:其实,北京、上海、深圳,肯定永远是我们的重点,但在某个阶段的话,北京过去几年拍的几块地,最好的几块地就是浏阳府的地,当时我们把这块地放弃了,当时我说好合作的,后来放弃了,远洋帮我在苏州的江南里,那个项目相当于我们其实是在判断的同时,肯定北京和上海、深圳我们继续会判断,就像前两天,北京接了项目,也是我们八万块堆在那里,我们觉得八万块能做的。看看哪块地块,来地块高价,我们觉得做豪宅有点不太踏实。北京地块我们自己觉得合适就干,不合适就算了,完全是市场的。利润率的事,我觉得这个事,其实我们没有什么担心的,就是因为你什么太多了,因为2005年我们上市时净资产太少了,当时我们上市的时候,货值四五百亿,现在每年还要增加那么多土地筹备,还要卖那么多的房子,所以你这些费用,这些利息,一年得多少钱。四千亿的获值,至少一到两千亿的地钱。这个利息怎么算?所以我们利率低,是正常的。你要发展的快的话,因为我们的净资产,我觉得作为三五百亿就比较舒服了,利润率也能做的挺高的,但想做到这样的规模的话,我觉得是一个常态。而且我们的利润率其实都不低。记者提问10:比如说到了千亿规模之后,您觉得您的利润会是什么样的状况呢?您刚刚也说了三四百亿其实是比较好的状况。孙宏斌:这里面有战略的关系。你要做到一千亿的时候,保持一千亿的规模的话,你的利润率逐步提高,如果做到一千亿,你到两千亿的时候,可能你的利润率还是挺难提高。你要做到四千亿的时候,你的利润率挺难提高。这是一个战略的问题,你要做到一千亿还是四千亿,这是一个很复杂的战略的问题。我觉得单单算我们的利润率不低,你做了三个项目,又买了五个项目,那些利息算进来。提问11:您对西南地区包括重庆未来的房地产市场有怎样的看法,是否会加大对重庆市场的投入?(略掉关于互联网+的问答)孙宏斌:西南,我们一直挺看好的,因为重庆跟成都都是,长远来说特别看好。但重庆和成都眼下的供应量比较大,短期内,尤其是年,土地供应量太大了,政府缺钱,就是卖的地太多了,所以长远来说,我们特别看好的,因为整个西南就成都和重庆,这两个地,四川成都、重庆占中国一亿一千万的人口,整个大的市场,所以它的前景,重视我们都特别特别重视。但眼下压力比较大的时候,我们也很看好。现在确实是压力很大,各开发商,成都、重庆的开发商压力都挺大。记者提问12:我是来自于凤凰房产天津的记者。您曾经在2015年说过拿地要小心,这一年里您也通过并购取得了很多土地以及扩张,2016年这样的策略会不会继续?第二个今天是2016年第二个工作日,回顾2015年您能否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来总结下您的2015年?谢谢。孙宏斌:我觉得买地这块,我们2016年更得小心。当然,你判断什么有风险,什么没风险的时候,大家的判断不一样,我认为这个东西没风险,你觉得有风险。他觉得没风险,我觉得有风险。这是大家水平的事。但我觉得一定要很小心。经济下行压力挺大的,中国的经济,我觉得离筑底还有一段的距离,我其实挺不乐观,我一直比较悲观,包括行业很悲观,中国经济压力这么大,行业能特别好?我觉得也不太现实。一定要特别特别小心,尤其是在拿地上,或者是在发展上。当然,小心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对于小心的定义跟其他人小心的定义,不太一样。但还是要特别特别小心。那个词想不出,因为我自己总结,我自己年对于我来说都是一个成长、学习的。因为这两年,我进步特别大,我觉得我进步特别大。当然两年前我就觉得自己已经很成熟,但这两年你会发现,你有巨大的进步。巨大进步在哪儿呢?你真的是一个心态,我一直说我的心态好,很多朋友,在2005年就说,我的心态好。但当你面对巨大的,你觉得让你不可理解的事以后,你还要想得开。这点还是挺难的。我觉得你总给自己说,这就是一个买卖,你较什么劲,这也是挺难的,慢慢你经过这些事之后,慢慢你的心态会越来越好,你会觉得这个事都过去了,还有什么事过不去?包括我们对投资标的,不管多大,不管多小,你要把风险控制好,什么东西可以舍,什么东西不可舍。我们做雨润的过程中,跟很多的银行,跟很多的合作伙伴打交道时,我经常听到一句话,这是非常高级别的领导都说,他说宏斌,这回一定得做成,第一次没做成,第二次没,第三次要做成了。我说我为什么要做成?我说合就干,不合就不干,这是一个买卖,我跟谁较劲,我给谁证明?它就是一个买卖,说起来容易,什么东西可以舍得,我们经济可以舍,我们费用可以舍,但你的投资不能错。当你一直做,一直做,没有效果的时候,你其他的包括对于投资的判断,我们确实两年里面看过三家超过一千亿的公司,我看到三家超千亿的公司里面,光房地产项目我们看了300,融创目前为止100个项目,绿城100个,佳兆业看了100个,我们看了400个项目,这个可能有很多公司做不到的,当你有了这么多,看了这么多,经过这么多,经过这么多的纠结,经过这么多的愤怒,当然愤怒不说了。其实你进步就有什么。有时觉得,你非要找一个词,年对我个人就是成熟,不是说原来不成熟,而是更成熟了。我想这种成熟也会带给我们企业,也会因为我们企业这么多人参与了这三家项目,天翔上次我们在南京吃饭的时候,我说我们在座的都是绿城的,宏斌当然是绿城的,我是前董事长,来了前总经理,还有前什么O,都是绿城的,这种进步这种长进,真的年挺好的,还买那么多的地,长进挺好的,但也确实是原地踏步了,但原地踏步也是在积累,我们要是这样的话,上海也不可能有这样的局面。也是一种积累。这个词就是成熟。记者提问13:我是地产自媒体,地产研究院,问您两个问题,一个是空间的问题,一个是能力的问题。空间就是,没有一个企业可以永远的打下去,尤其是融创有七百亿八百亿往千亿走,地产业尤其是住宅进入到天花板的领域,这个企业不可能永远发展下去,融创又不转型,又不做商业地产其他的新的业态,只专注于住宅,而且只专注于高端,而且现在高端这么过剩,所以想问一下融创面向未来的不转型,也不做其他的产品业态,专注住宅这个空间的可持续性未来到底是多大?第二个我也参加了很多战略的发布会,总结下来房地产就是九个字,好城市好产品好服务,我基本上听厌,听下来融创也基本上是选对城市,做好产品和好服务。我想请教的是融创到底是,战略已经趋同的情况下,融创你竞争力到底在哪些地方?因为大家都在听这些好产品和好服务,我想听听融创这把尖刀在哪些地方?或者您讲究的类似于万科的均好线是什么?孙宏斌:均好线是什么?提问13:万科他们提这么多年,他们能力不是一招鲜,是追求均好线,是产品、服务、品牌、营销我都强。综合能力的均好线。孙宏斌:首先是说这个行业的空间我觉得还是挺大的。因为我们离这个空间还很远,我们觉得这个行业你说的高端产品过剩了,不够的,为什么?因为过这些年,大家都做刚需,真正踏实做产品,做高端产品类的公司其实并不多,所以你的能力又跟不上,包括这个行业典型的是大公司越来越好做,小公司的费用越来越小了。整个行业的空间不大,这里面做公司的空间其实挺大的,这个判断是大家不一样。这个行业十万亿,再往上走很难,但你前十位的比重越来越高,在这个空间就比重很大。我想这个空间还是挺大的。至少现在转型,我们也不是不考虑将来下一步走,但现在我觉得现在钱那么多,资产价格那么高,你往哪儿转?你说买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本身就亏钱,卖给我们又齐贵,银行,银行的风险,我觉得银行的不良资产至少20、30%,现在才报1%,这个骗人的,这个东西曝出来,银行还很值钱吗?你现在想,就是太贵了,再过三年这个东西报出来很便宜,你还会去买,因为还是不挣钱。所以我觉得不是不转型,而是往哪儿转,你转什么?我觉得,在这个行业的空间还挺大的。比如说我们的企业,别的不敢说,做两千亿不难,我觉得我们现在16个城市,我估计我们会在二十个左右,这一两年二十个左右或者二十多个。在二十到三十个城市里面做两千亿,不是很难的事。但你要知道,做一千亿的销售额的公司在这个行业很难很难,我们有这样的优势,我们产品也好,品牌也好,融资也便宜,不把这个空间做出来的话,你其实也不对。你有这样的规模,有这样的现金流,有这样的利润,再做什么的时候,可能更简单一点,这就是空间方面。第二个是产能能力、精力。我觉得这个行业,你总结的挺好的,好城市、好产品、好服务。我一直说一个行业分两段,一段是投资,一段是做产品,做产品,一个是品牌,一个是把产品做好了,定位你的销售,你的品质,你的服务,但别忘了,前半段的投资本身就很难很难,你总结不了,你说投资投哪个公司,投哪个行业,投哪个公司,投哪个项目,这个太难太难,这些年里面我们一直说我们一定要分享我们的投资能力,你的核心能力一定是投资能力,而不是融资能力。因为这个世界上从有狗那天起,就有很多的中介机构做融资,银行上市,投行,很多的公司都在中兴信托,证券很多公司做融资中介的服务,但是投资能力是任何工具代替不了,是互联网代替不了,我们这些年打造最核心的能力就是投资能力对市场的判断,对城市的判断,对地块的判断。这个能力是最最难的,而且这个投资能力,比投别的行业还难是因为你杠杆很大。因为你投完之后,等到能不能进到上市要两年以后三年以后,你投股票以后明天就知道涨不涨,这块地投完涨不涨要三年以后才知道。我觉得投资能力是特别特别重要。第二点就是投对,投不对你做什么产品做什么服务都是亏钱的。但你投资之后要把定位做好,要把产品做好,要把投资做好,也是很难很难的事。这两个核心能力都是挺难建成,建成之后也挺难。好象你复制挺好,其实也挺难。光投资就挺难,又弄成品牌,又弄好的产品,又弄好的服务,也挺难的,这个核心能力,我觉得其实就是投资策略,还能有一个好的品牌,还能有一个好的产品,这两个都挺难的。记者提问14:孙总,我是来自天津新浪乐居的记者,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您觉得融创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最欠缺的是什么?有什么急需完善和供给的地方。第二个就是刚刚有一位朋友说了,大家都在朋友圈里分享老孙语录,很喜欢听您说话,您有没有考虑建一个微信公众号,平时多跟大家分享这些好玩的语录。谢谢。孙宏斌:我更喜欢私信。还是私信,不要说公众号。我们融创这个,我觉得确实我们自己,这些年来,其实我有时候觉得,我们这两年收购,让这个公司站一下之后,整个公司安定下来,稳定一下,真的挺好,如果这两年还是快速的弄,因为现在我们真的是很坚实的基础,项目素质也好,团队的素质也好,其实这几年,我们上海公司举例,去年我们弄绿城的时候,上海公司管理团队一大半到了绿城,过了绿城一大半又回来,回来之后那帮人又回来,把那帮人弄回来,这堆折腾,折腾来折腾去,其实大家都成熟了,心态都好了。我觉得,这两年我们站了一下做的,其实这两年我们真的不是快速的增长,年真的是原地踏步,原地踏步的过程中我们也成长了,也成熟了,我们再往前走的时候,就会很踏实。现在你们看所有的房产公司里面,我们公司的项目素质最好,找不到一个项目是亏钱,找一个项目卖不动,顶多是卖的快和慢,卖的多少,哪个公司都有亏钱的项目,都有卖不动的项目。所以我们觉得我们对于自己,其实我们知道,可能五年前我们是八十亿的公司,现在是800亿的公司,不能拿80亿的公司来管800亿的团队,在这个过程中所有人都进步的话,那就把这个能力张力很大。这两年的过程中我们在管别人,替别人干活过程中,我们也练手了,也锻炼了队伍。我觉得我们还是成熟,这个团队怎么成熟,能够把管80亿的公司,成长到一个管800亿,管1000亿,比较从容的状态,这几年,其实我们过去两年中,确实不是高速增长,是原地踏步,但是一个快速,是原地踏步。记者提问15:对西安市场看法 (简化)孙宏斌:我一直很看好西安,因为西安也是中心城市,西北五省一个核心,有那么多的学校,每年有那么多人留在西安,西安人又不愿意出来。其实,西安的购买力还是特别好。西安的前景,我们特别看好。但其实,我们进入到西安跟天朗的合作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好的机会,因为天朗在西安也是很优秀的公司,我们打交道的时候孙茵是很大气的人。合作非常好,在我们合作过程中,涉及到西安,涉及到济南,涉及到成都,涉及到南京,我们涉及到五个城市。我们还是谈的特别好,而且进了西安之后,除了去年两个项目,今年还有四五个项目进入到到市场。没有跟天朗合作,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一个是我们跟天朗的合作特别好,因为孙茵是特别大气的老板非常好的老板,这是对于市场的判断。另外就是西安,我们觉得整个西安的供应量偏大,其实包括重庆和成都的供应量都挺大,包括武汉,但现在开始分化了,比如说曲江,比如高新区,金开区的供应量已经非常大,非常好。过去我们做高端的东西都是在高端的地点做,我们对西安还是挺有信心的。西安这座城市,真的是因为它的汇聚能力也好,还是它的前景都还是很有信心。因为今年我们开年底会才知道,其实我们在天津一个城市做了170多亿,这两年真的我没有管这个事,在天津一个城市做170亿,在两年前是不可思议,我觉得天津保持100亿就不错,而且我们明年还会增加。其实一个城市做好之后,你对一个城市太了解之后,你的空间还是挺大。我相信我们对于西安非常有信心,在西安的前景一定很好,我们一定会以比较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好的判断,在西安买什么样的地,好的判断、好的产品、好的服务,能够在西安落地。提问16:对杭州市场看法(简化)孙宏斌:我们跟杭州的感情特别深,因为绿城因为宋总,我们对杭州真的是特别有感情,就是在我们没有收购绿城之前,我们对杭州就特别有信心,在去年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我经常说一句话,去年三四月份的时候,在杭州市场,德信开始降价了,杭州是中国率先降价的地方,所有人都觉得杭州特别难的时候,我经常说,杭州要不行的话,中国就不行。杭州的房地产不行,中国的房地产就不行。我也说,去年和前年,浙江的经济也特别不好的时候,我也经常说浙江的经济不行的话,中国的经济就完了。浙江杭州我们特别看好的城市,而且我们对于这个城市,真的是非常有人缘,大家都很认可。我们最近,有给杭州,我们包括在浙江义乌也好,绍兴也好,温州也好,领导都特别认可,我们在杭州,跟浙江是特别发展重点的地方。因为我们跟绿城去年的收购,对于杭州公司来说,真的是锻炼了队伍。去年我们杭州公司团队管着绿城所有杭州地区的项目。加起来,大概有接近40个项目,这一团队得到了特别多的锻炼。我们不合作以后,我们现在团队里面,很多的人都是从绿城过去的,绿城好多都跑到那儿去了,我们团队已经很强了。前些日子我们拿了奥体的项目。合肥的项目也在杭州那里管着,杭州我真的对于我们杭州公司团队也挺满意,对杭州市场也很重视,我也挺喜欢杭州,因为杭州是一座过日子挺好的地儿,比较风花雪月。因为有的时候我觉得很奇怪,很多城市一下雨你就觉得心情很不好,但在西湖边,你觉得下雨时走走也挺好,这是别的城市没法比的。记者提问17:孙宏斌:谈自媒体和王石,略记者提问18:今年你肯定会花大代价去深圳,不管你进不进,我想代表深圳的媒体说,据我身边的朋友,媒体不管是男的还是美女记者,非常希望你到深圳去,不管你去什么地方,那个地方都不会缺新闻,我们非常欢迎你。孙宏斌:深圳我们肯定会进,但不一定是今年,因为有不合适的机会我们也不会进,这也还是做生意。但我们一定会做旧改,你不做旧改就别去深圳,这是肯定的,如果完全做陌生市场在深圳没有发展,我们一定会做旧改,旧改从什么阶段谈呢?是从主体确定还是哪个阶段,我们还没认定,但我们看深圳这么多的项目,佳兆业光旧改项目我已经看过五十个以上,我们一定会进深圳,但不一定是什么时候,我们一定会做旧改,不做旧改就别去深圳。记者提问19:我是和讯房产的记者,问一个严肃的话题,过去两年您的提法是城市深耕,缩小管理半径,挖掘城市的价值。但现在融创是大举布局城市,包括太原和西安第一次进入,这些城市未来是不是保持深耕的战略,现在管理半径的扩大,公司的架构是否会有应对和调整呢?&孙宏斌:我们其实这几年已经说了好几年,我们在关注南京,在关注西安,关注武汉,但我们今年为什么进了这么多?就是因为北京和上海的地太贵,促使我们快速,加快速度,因为北京上海的地我们觉得合适的话,我们可能速度再慢一点,我们的战略一直没变,这些区域我们进入到这个城市就会深耕,因为你想做到两千亿三千亿的时候,每个城市不深耕你是做不好的,我觉得我们肯定会深耕。另外我们管理架构肯定会变的。现在我们的架构比如说天津管西安,北京管着济南都挺好的,将来我们这本来就会变,将来怎么变,我们怎么能够对这个公司发展好,我们怎么来。&提问20:孙总您好,我代表房产物业问一个问题您您刚刚说投资能力很关键,就是问一下您投资的秘诀是什么?简单一两句,谢谢。&孙宏斌:&投资的秘诀,我觉得这个事,真的是,我觉得这个很多年前,我给一个投资者,后来他就老跟我提,他说,你怎么比别人买的地对吗?后来说急了,我说那就是一个常识。我觉得投资投对了就是一个常识。别人都在抢的时候,你别在抢。别人都不抢的时候,你力度大一点。这个可能是我觉得常识,投资就是常识,有时说开发商有那么傻吗?开发商怎么怎么。我一直觉得开发商跟大妈买股票没什么区别。市场不好的时候地便宜都不买,地贵了,都抢,这也就跟大妈的水平都一样。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常识,要投资好的话就是要保持平常心,做一个大买卖,你最后觉得买卖做了以后就可以怎么着,最后做不成就算了,然后你觉得大家都在抢的太狠就算了,这个东西就是市场经济,买的多了就价格抬上来了,尤其是拍卖的。这个是常识。为什么我们跟别人的合作特别容易谈成,两个人你就让一百万就成了,你就死活不让,然后一堆人,十几二十多家,举的时候,一举一手一个亿,十手十个亿举上去了,好象那不是钱,我不理解,为什么两个人很难谈,举拍的时候好举。我觉得两个人谈的时候,大方一点,让出一两百万,一举牌一两个亿,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常识为什么我们跟大家谈合作容易成?他说什么样,我说行了,就这么着了。容易成。就就是常识。两个人你较什么劲。两个人的时候你较劲。一分钱不让,举牌的时候,一个亿眼睛都不眨这真的是一种病。我们投资的秘诀,两个人的时候让一点,人多的时候忍着一点。提问21:我是南京新浪记者,我想问问,你们在苏州打造的桃花源成为中国中式豪宅标杆之作。我想问问南京桃花源是否融入其他的元素做创新。刚刚提到了南京市场特别好,2015年的南京土地市场也非常疯狂,地王频出,能否谈谈未来融创在南京的战略布局,谢谢。孙宏斌:南京桃花源肯定会比苏州桃花源更好,因为苏州桃花源团队已经在苏州的整个营造过程中,从产品的研发到工程的实施到全年的交付已经有一定的经验,也有很多的收获,但以这样的经验团队带到南京去,首先它的基础就非常好就会更好。第二南京桃花源土地的基本条件要远远好过苏州桃花源的条件,因为容积率更低,周边它的环境也远远好。虽然苏州也在湖面,但它的湖的尺度,以及它更加宁静,更加自然,里面也有很多的野鸭,更加生态化的环境,在这些方面,它的土地条件也好过于苏州桃花源,从这两个角度来说,我想南京挑花源在土地本身的基础条件,肯定能更加好或者是更加出彩。第二个是南京的发展,南京肯定是我们上海区域公司非常注重的一个城市,或者是说非常注重前面更加一点,特别注重的城市,包括南京城市的一些基本的城市面貌,包括盈利能力,包括基础设施的条件,高效的汇集以及医疗条件方方面面对于周边包括安徽、苏北人口的聚合的基本条件来说,南京都符合在南京生根的条件,就是一个房产公司在南京生根聚集的条件。至于2016年我们会拿多少项目,还要看我们对每块地,每个区域价值的理解,包括公开市场和区县市场我们的各个判断决策。也许拿好地块,也许一个没拿着,这都有可能,不管怎样,我们对于这个城市,会特别的聚焦,或者是持续的关注。我想是这样。记者提问22:孙宏斌:谈情怀记者提问23:孙宏斌:谈工作生活平衡打赏打赏支付成功才能发起提问重新支付成功打赏该贴1元分享到雪球动态支付宝支付立即支付支付即代表同意 同时转发到我的首页发布分享到微信扫一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机箱好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