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罗那圣心教堂圣殿地面高度多少米

Placa de Tibidabo
winderzc的其他更多点评
/review/278209/欧洲。城记。巴塞罗那
在欧洲大陆旅游,大家第一个想起的可能是法国,或者德国,亦或是瑞士意大利荷兰,然后才会想到伊比利亚半岛。很多人说起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西班牙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皇马和巴萨,但当你来到这里时,你会为你先前的无知而感到懊恼,你绝对不会想到这里会有如此多让人大开眼界的美景和艺术品。除了美景,这里的人热情似火,除了工作外,他们会抽出很多时间举行大大小小形式不一的节日,所以西班牙也被称为“节日王国”。他们有着不一样的生活节奏,不为都市的繁忙所吞噬,也由此诞生了有着许许多多异想天开主意的艺术家,这里和欧洲大陆其他国家不一样的浓浓的拉丁风情也会让你流连忘返。而说到伊比利亚半岛上最美丽的一座城市,当属巴塞罗那无误。
加泰罗尼亚地区作为西班牙经济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这里有着西班牙的热情,伊比利亚半岛的美味,与地中海的灿烂阳光完美的融为一体。巴塞罗那则是加泰罗尼亚的首府,也是西班牙的第二大城市。可能最近大家都听过这里像苏格兰一样在闹独立,主要原因就是加泰罗尼亚地区的税收占了西班牙的几乎四分之一,而这里的面积只有全国的十分之一。这个数据足以见得,巴塞罗那人不仅像其他地中海地区一样会享受,而且认真工作起来也相当不含糊。不过你可以在这里发现,这里的本地人和西班牙其他地区的确实有着很大的不同。最大的一点就是这里有着自己的语言--加泰罗尼亚语,你在大街上都会看见这里的路标都用两种语言显示,虽然和真正的西班牙语看起来差不多,但是就连西班牙人自己也分不出这两种语言的区别,也就难怪为什么这里的人想独立了,当然这个的真正原因我想你了解上个世纪的西班牙内战的历史的话就会知道。
如果你足够了解并喜爱西班牙的文化,那么巴塞罗那将会是你的天堂。用我的话来说,巴塞罗那是一个属于“疯子”的城市,这里有神级建筑师高迪的众多作品,也有西班牙各大现代艺术家像毕加索和达利的足迹,也有那支曾经在欧洲赛场所向无敌的宇宙队巴萨,也有古罗马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当然这里也少不了地中海的沙滩与阳光。只要你来到这里,它真的会让你为之倾倒,流连忘返。从旅游的角度来说,这里其实并没有多大,景点都集中在市中心,相比起中国大城市的市中心也是小得不行,四通八达的地铁会让你很轻松地往来整个城市。虽然城市很美,但是巴塞罗那也是全欧洲治安最差的城市之一,大家在这里旅游多少要留个心眼就是。
巴塞罗那也有着西班牙人最典型的气质--热情,只要你愿意,每个晚上都有聚会等着你,如果你在这里订的是青旅的话,就能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他们大多白天悠哉,太阳晒到懒,到了晚上又瞬间精力充沛地去通宵派对,酒吧、夜店通宵营业,灯红酒绿是这座城市的真是写照。到了周末,他们的生物钟更是更加泯乱。所以你会发现这里的商店和景点的开放时间比欧洲其他国家的要晚上不少,怪不得西班牙的经济会拖累了欧盟的后腿。当然高迪、毕加索、胡安米罗和达利这些等等大名鼎鼎的艺术家们也让巴塞罗那充满了文艺气息。在这个地中海懒人国,请记得放慢脚步,围观下街头艺人,倾听下游荡在大街小巷的琴音歌声,那些色彩缤纷的涂鸦也可能是某个名家的杰作呢。
去过欧洲那么多城市,很少见到会有一个人代表了整座城市,而安东尼奥高迪则是当之无愧的一个。离开巴塞罗那之后,深深印在你脑海里的不是球王梅西,也不是只在这里带过很短的一段时间的毕加索,而是这位鬼才建筑师。他有一句名言“只有疯子才会试图去描绘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这句话大概就说的是自己吧。很难说他的建筑作品属于哪一个流派,因为你出了巴塞罗那就很难再发现和他的作品相似的建筑了,不过根据维基百科来说,他是属于新艺术建筑风格。他初期的作品近似华丽的维多利亚式,后采用历史风格,属哥特复兴的主流。他的作品并不多,但是已经有7个建筑被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而且都是在巴塞罗那。如果你是一个超级建筑迷的话,不妨去把高迪的作品都游览个遍。作为巴塞罗那的代表性建筑,高迪到死也没能完成的神作烂尾楼--圣家堂,来到巴塞罗那的第一天就马不停蹄地来到这里吧。这座教堂从1883年开始建造,直到1926年高迪的去世,这里一度停工,他在生前的最后12年,他完全谢绝了其他工程,专心致志于这一座教堂。但是直到现在还没能完工,主要原因我个人认为是西班牙人的懒人属性所导致的,据说完工日期将会是2026年,也就是高迪的百年忌辰,但个人认为按照这种不紧不慢的进度跳票的可能性不小。这是高迪一生心血的结晶、荣誉的象征。当你从地铁口出到地面的时候,你无法不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170米的高塔、五颜六色的马赛克装饰、螺旋形的楼梯、墙上栩栩如生的雕像,令庞大的建筑显得十分轻巧。当你走近的时候,则会觉得毛骨悚然,它也被巴塞罗那人成为“石头构筑的梦魇”。教堂的三个立面都用着密密麻麻的雕像讲述着耶稣的诞生、受难和上帝的荣耀。受难立面则是其中的经典之作,它用来传达耶稣在苦难与折磨下所产生的悲痛。如果要到内部参观则要买票,而且如果你不在网上订票的话,排队要排死你,门票也不便宜,但是还是建议要加上一个语音导览器,有中文的,可以让你更好地感受高迪各方面设计的灵感来源和每一部分的用途,相信就算你不懂建筑也会被这里打动,高迪在100多年前运用的采光和通风技术放到现在都是一流的。教堂内部则运用的大量的仿生学,设计则是以大自然的洞穴、山脉、花草动物等为灵感。你会看到教堂的立柱都犹如树干、树枝和树眼,朴素的淡黄、乳白色立柱和石壁在黑色铁艺曲线的勾勒下构建出一个又一个奇妙的空间,放慢你的脚步,细细体会一下,你会发现在这里色彩反倒成了配角。和其他教堂一样,这里的彩色玻璃窗在阳光下映衬出五彩的花朵,整个教堂宛如一个万花筒的世界。如果你想登塔的话则要另外买票,170米的塔高已经是巴塞罗那市区内的最高建筑,在这里你可以不用辛苦地怕上去,因为有电梯喔。不过巴塞罗那的登高点非常多,就不用浪费这个钱了。想跟教堂合影的童鞋可以到教堂对面的公园,那里就可以把整个教堂尽收眼底。关于圣家堂,你眼睛所能看到的远远比我所能描述的更多,如果不能亲眼见证,这辈子真要遗憾不少。
除了鬼斧神工的圣家堂外,高迪还有很多让你看了叹为观止的作品,其中一个就是古埃尔公园。古埃尔公园坐落于巴塞罗那的市中心边缘,身处一座小山丘上,这里位于巴塞罗那其中一个最美的小区之一,就是格拉西亚区,这里是巴塞罗那其中一个最具文化气息的地段。这里被评为巴塞罗那最适合居住的区域,也是最生机勃勃的区域,这里远离了市中心的喧嚣。充满了各种和谐可爱的小广场,小清新的独立小店以及众多各有特色的小餐馆。到了夏日的夜晚,年轻人们都跑出来三五成群的坐在广场的地上喝酒聊天,谈谈吉他唱唱歌。你从离古埃尔公园最近的地铁站走出来后还要走一段距离才能到达目的地,这段路上你得一直上坡,虽然有扶梯,但是得花去你不少精力,不过一路上的风景绝对会让你觉得值了,如果你在傍晚来到这里,落日的余晖将会把这片高低不平的街道变得更加美轮美奂。在古埃尔公园,高迪把他的惊世天赋从建筑转到园林设计。公园的开放时间比较长,整个巴塞罗那最适合看日落的地方就是这里。以前公园曾是公共财产,也就是说本来是免费的,但由于游客太多和经济需要,现在把高迪作品集中最多的地方圈起来收费,在现场买票要8欧元,网上订票则是7欧元。一走进古埃尔公园的正门,让你感受到最深的不是高迪惊艳的作品,而是成堆的游客。不过就算人再多,这里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超现实主义公园,你什么都不用做,就这么静静地坐在高迪设计的波浪状椅子上,欣赏着巴塞罗那美丽的街景和日落,已经觉得非常享受了。公园里游客聚集最多的地方则是门口那只用马赛克涂漆的蜥蜴,你还能在高迪的其他作品中发现这种彩色马赛克风格,这应该是他最标志的设计风格之一了。公园里还有高迪的故居,这座粉红的小房子现在已经变成了博物馆,也是挤满了人。公园的公共区域侧有很多运动设施,在商店都关门的星期天,附近的人都会来到这里踢踢球运运动,在童话世界里玩耍你试过吗?
除了教堂和公园外,高迪还设计过私人公寓,而且都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其中两座最受欢迎的就是巴特罗之家和米拉之家,这两座公寓的地理位置都很近,而且都位于同一个区域,那就是L'Eixample区,圣家堂其实也位于这个区域。相信大家都看过网上流传的巴塞罗那的鸟瞰图,那就是那些队列整齐,正正方方的街道,就是以L'Eixample区为中心的。这里也是现代派建筑的天下,沿着市中心的格拉西亚大道一路南下,你会发现道路两旁有很多精致的豪宅。除了高迪的作品外,还有很多具有特色的建筑,这些知名建筑大多是展览厅或奢侈品商店,使L'Eixample名副其实地成为巴塞罗那最奢华的黄金地段。说回巴特罗之家和米拉之家,先说说高迪的蓝色童话之家巴特罗之家。巴特罗之家内部以海底世界为设计理念,楼顶造型奇特,值得围观。巴特罗之家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加泰罗尼亚地区的民间故事--圣乔治屠龙救公主,你可以在公寓里看到一个CGI动画生动形象地诠释了这个设计理念。公寓里的每一个设计都有特别的意义,其中包括了高迪常用的仿生学:楼顶十字架状的烟囱代表英雄,如同鳞片般拱起的屋顶代表巨龙的背脊,而阳台则是以面具的形式出现,整个房子的构架也参照了人骨的造型。镶嵌彩色陶瓷和玻璃的外墙在阳光照耀闪着华丽的光芒。若是晚上来观赏于是另一番景致。房间的内部被打造成海洋的世界。连高迪自己都说过“这看起来就像是一座天堂的房子”。虽然门票价格不菲,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排队,建议还是提前网上订票,而且公寓内部绝对比外部要值得参观。下一个米拉之家则是高迪设计的最后一个私人住宅。这里三面波浪型的墙面,扭曲回绕的铁条的铁板构成的阳台栏杆、宽大的窗户非常吸人眼球。这里最值得参观的当属屋顶阳台的烟囱,造型有人说就像一个一个的日本蒙面武士,也有人说这是高迪设计的外星人形象,你在巴特罗之家就可以看见高迪对烟囱设计与众不同的理念。如果天气不好的话阳台则会不开放,这样的话票价将会大打折扣,因为其实内部并没有那么的惊艳。这里已经被一家银行买下,但是部分公寓还是有人居住,票价也同样的不菲,网上也可以提前订票,但这里排队的人没有其他地方那么多。
当然除了高迪外,巴塞罗那还有数不清的美景,要不然这里也不会连续几年被世界知名旅游指南Lonely
Planet评为欧洲最佳旅游城市。其中就要数市中心的兰布拉大道了。这里可以说是西班牙最有活力的大街了,也被称为流浪者大街。色彩缤纷的兰布拉云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游客。白天,这里是街头艺术和美食的天堂,午夜钟声敲响后,这里便成了巴塞罗那夜生活的游乐场。兰布拉大道西至加泰罗尼亚广场,东至巴塞罗那海边的哥伦布纪念柱,在地中海的无敌阳光下,沿着兰布拉大道漫步到海滩,一定会让你切身体会到巴塞罗那的多彩和欢乐。大道的左右两旁都有这很多值得探索的东西,其中就包括闻名世界的波盖利亚市场。由于Lonely
Planet的大力推广,这里已经成为来到巴塞罗那不得不去的地方了,这个市场就坐落在兰布拉大道上,从地铁站出来很快就会发现。在里面你会找到金灿灿的火腿,色彩缤纷的新鲜水果,眼花缭乱的香料,还有活蹦乱跳的生猛海鲜,肚子饿时还能找一间吧台式餐馆吃几个Tapas,不仅是视觉还是味觉都是高级的享受。这里不仅聚满了参观的游客,还有闲逛的本地人,时不时还能看到在写生的艺术家,当然也少不了伺机而动的小偷,参观要切记以防万一。除了波盖利亚市场外,兰布拉大道边上还有一个高迪的早期建筑--古埃尔宫,这里虽然比起高迪的其他作品名气要小上不少但是你在这里可以看到高迪早期设计的灵感,还有他那依然奇形怪状的烟囱。除此之外还有些值得参观的景点就是加泰罗尼亚音乐厅,据说是目前世界上最精致典雅的音乐厅之一,有梦幻般的"道钉屋"之称。其瑰丽的色彩,充满象征意义的装饰,使得这座音乐厅具有神奇而温馨的特色。至今仍在使用中,每天都有音乐会。艺术爱好者则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加泰罗尼亚地区独有的特色音乐会,也可以在白天跟导游进去参观,只是价格有点坑爹就是。
其实你从兰布拉大道左右的小巷走进去都会发现许多惊喜,朝着大海的方向的左手边则是历史悠久的哥特区,这里是巴塞罗那的旧城区,许多建筑建于中世纪,有一些甚至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走在里面你会深刻地感受到这里和现代化的巴塞罗那城区的不同。巴塞罗那的主教堂便坐落于这个区域,外形当然比起圣家堂是要差上不少,但还是极具特色。在老城的小巷你会找到许多各式各样的纪念品店,总体价格要比兰布拉大道上的要便宜不少。除了大教堂外,这里还有几座宫殿都是老城区可圈可点的亮点,这些就要看你自己慢慢探索了。同时你还能看到几个罗马城墙的遗址。哥特区的附近还有一座毕加索博物馆,这里是除了巴黎的毕加索博物馆外藏有他作品最多的地方了,只不过你来这里参观时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你会发现毕加索的画非常正常,你都会有点自己是不是被骗了的感觉。不用担心,这些都只是毕加索的早期作品。因为他的大半生以及黄金时期(就是鬼画符时期)都是在巴黎度过,而他在年轻时就在巴塞罗那求学,早期的灵感也就是在这里所获得的,我就说过巴塞罗那是一个属于“疯子”的城市。即使你对毕加索无感,但记得这里的学生票是免费的哦。
兰布拉大道的左边则是属于巴塞罗那移民者的世界,这里叫做El
Raval区,里面浓浓的波西米亚风会让你觉得自己好像走进了哪个东欧城市一样,但也是艺术爱好者的天堂,不过治安也是非常的捉急。当然,芝麻绿豆都有人爱,有人喜欢这里肆意弥漫的嬉皮风,喜欢这里的活力与真实,喜欢这里入夜后人声鼎沸的小酒馆,喜欢这里看不尽的独立书店、画廊及展厅;也有人厌恶它红灯区的历史,厌恶这里偷盗抢劫的种种不安全。这里的博物馆也不少,其中就有巴塞罗那现代艺术博物馆,博物馆的广场总是聚满了玩滑板的年轻人们,博物馆内部则是一个蹭免费WIFI的好地方。
另外一个欣赏巴塞罗那美景的地方便是蒙锥克山,你在这里的旅程一般都会由山脚下的西班牙广场开始,虽然现在叫西班牙广场,独立后就不知道叫什么了。从西班牙广场的地铁站出来你就会马上看见坐落在半山腰的加泰罗尼亚宫,这里是1920年巴塞罗那世博会时期建造的,据说在加泰罗尼亚独立后将会成为国家的首府,但这都是加泰罗尼亚人的一厢情愿罢了。加泰罗尼亚宫山脚下的喷泉会在晚上的某个时间段变成音乐喷泉,但其实真正的效果和自己想象得要差一段距离,但喷泉本身已经够美得了。加泰罗尼亚宫内部收藏了世界上最精美的宗教壁画和罗马式艺术,以及加泰罗尼亚的地区的历史和城市规划,虽然没有特别有名的藏品,但是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参观的地方,另外就是免费WIFI。
参观完加泰罗尼亚宫后请继续沿着山路往上走,不过你也可以坐巴士,走到一半还会发现游览车,不过其实路程并不断,身体好的童鞋这个钱就可以直接省了。在加泰罗尼亚宫的右上方是奥林匹克公园,就是1992年巴塞罗那的举办地兼开幕式和闭幕式用地,在2008年以前,这里还是巴塞罗那另一只西甲球队西班牙人的主场。体育馆本身没什么特别,要参观的在外面即可,不需要另外买票进去。加泰罗尼亚宫的左上方有一座米罗基金会,这里是由西班牙著名超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胡安米罗自己建立的,里面展出了他几乎一辈子的作品,但是像我一样对他不感兴趣的童鞋就别进去了,票价略坑爹。不过博物馆外观却充满了现代主义特色,倒是值得围观一下。继续往山上爬便来到了蒙锥克山顶,其实还有另外一种更刺激的到达山顶的方式就是从海滩上坐缆车上来,但是票价不菲就是。蒙锥克山顶则是一座城堡,这里曾经是监狱,用来关押和处决犯人,现在被改造成了一个园林式建筑。在城堡上你可以将巴塞罗那城区360度的美景尽收眼底,包括海滩,圣家堂还有蒙锥克山正对着的迪比达波山顶上的圣心圣殿,那是个每到晚上点起灯后你再巴塞罗那到处都可以看到的教堂。在蒙锥克山顶,你则可以感受到巴塞罗那无所不在的魅力,也理解了为什么那么多艺术家都会来到这里寻找另改,那么多球员拼死了命都要来到这里踢球。
来到地中海沿海城市怎么能不参观地中海的海滩呢?由于巴塞罗那典型的地中海气候,这里一年365天估计有300天都是阳光明媚,就连圣诞节期间西欧各大国都在为不停的雨雪而烦恼时,这里的阳光还是大得让人睁不开眼。海边则是你晒太阳的好地方,虽然冬天太阳还是高照,但是温度也不低所以海滩上几乎没有人穿着泳衣。据说这里夏天时人多得就像一个个排队下油锅的饺子。西班牙人的开放也是众所周知,如果见到有真空上阵的西班牙美女千万不要感到惊讶,但也同时管好自己的眼睛和相机,再开放都好但也不会接受变态。巴塞罗那的海岸线很长,从南边到北边一共有几公里,其中基本上都是开放的海滩,大部分游客取得都是最靠近市中心的巴塞罗内塔海滩,这里毗邻着巴塞罗那的港口,附近的老港上停着很多私人游艇,风景也是无敌。海滩边则有很多餐厅会招揽游客,这里的价钱一般都比市区内的贵上不少,但在这里吃饭可以一边吹着海风,一边晒着太阳,却是不一样的享受。
慢着,说到这里你是不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巴塞罗那当然少不了足球迷们关心的巴萨主场诺坎普了,我很有幸在诺坎普观看了一场巴萨的主场比赛,诺坎普球场是目前为止全欧洲容量最大的球场,就连皇马对巴萨这样的比赛你也不用担心票会很快卖光,我看的是一场对鱼腩队的比赛,山顶位的票价也要29欧,但你能同时看到梅西内马尔和苏亚雷斯还能感受全场九万多球迷的呐喊这个票价也就差不多了。球票很容易买,普通球赛的话网上订票或者现场买都能买到,比起英超真心要容易很多。来到诺坎普你会发现这里不仅仅是球场那么简单,球场旁边还有很大一块商业区,那里有餐厅商店还有娱乐区,这样一比英国的那些屌丝球队的主场真心不值得一提,当然皇马的主场也是一样后面我会提到。这也是为什么皇马和巴萨会成为全世界最成功的商业性球队。其实关于巴萨我也不用费尽口舌去介绍了,不过来到西班牙不看一场足球那真是一种遗憾。
我们现在来说一说吃的,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巴塞罗那真的是一个吃货的天堂,这里有来自西班牙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美食,还包括了地中海新鲜的海鲜,是不是光听起来就已经流口水了。如果说要在欧洲找出一个美食最适合亚洲人口味的那肯定要数西班牙了,西班牙人的重口味比起中国的北方人可是有过之而不及,其中就少不了大名鼎鼎的西班牙海鲜饭,西班牙语为Pallea,你不能用英语的发音来读这个单词,具体怎么读其实西班牙各地都有不同的口音,我也不知道怎么形容大家可以自行google一下。不过西班牙海鲜饭的发源地其实并不是来自于加泰罗尼亚地区,而是瓦伦西亚地区,后面我会讲到。你在巴塞罗那大街小巷都能找到吃海鲜饭的饭店,但其实可能最默默无闻的餐厅可能会更好吃,看到游客比较多的反而不要进去。除了海鲜饭外。西班牙还有一种美食叫做Tapas,其实Tapas不是一种食物的名称,它是西班牙饭前小吃的总称,菜式可谓是千变万化无奇不有,不过你也可以点几个直接当饭吃,相当经济实惠,比起老麦什么的要强上不少。想吃火腿的童鞋可以把肚子留到味道更加正宗的安达卢西亚地区,在巴塞罗那肯定要尝一尝这里的地中海海鲜了,在很多饭店你都可以吃到相当新鲜的海鲜,虽然烹饪手法可能比不上中国人,但是海鲜只要是新鲜的话白煮或者生吃都已经好吃到不行,巴塞罗那有一家海鲜连锁餐厅叫La
Paradeta,各大旅行指南都有推荐,进门时你会看见点餐桌上琳琅满目的生猛海鲜,虽然服务员英语不好,但是指手画脚便可以吃到你想吃的海鲜,然后他会向你推荐这种海鲜最合适的作法,不过你也听不懂直接点头就是,交完钱后则可以大饱朵颐了。你还会发现由于西班牙的物价普遍较低,巴塞罗那的海鲜比起巴黎或者其他地方的真要便宜上不少,这对于海鲜爱好者来说简直就是天堂。另外要说一下的是西班牙的作息时间和其他人很不一样,他们是中午两点中午饭,晚上八点晚餐,很多餐馆都是这个时间开门,对于习惯早吃饭的人来说真是有点要命。
对于巴塞罗那,我可以毫不吝啬的说,这里是全欧洲最值得去的地方,没有之一,它是旅行者们遗落的瑰宝,它能满足你对于一个完美城市的所有想象。这里有梦幻般的圣家堂,独一无二的美景,让人羡慕的天气,各种各样的美食,让人惊喜的物价。你一踏进这片土地,只会让你舍不得离开,无论你是来膜拜高迪也好,巴萨的脑残粉也好,总会找到一件爱不释手的事情。这里适合短暂的度假,也适合长期的生活,如果你有幸来到这里的话,寻找一个属于你自己的生活方式,静静地感受这座热情似火的城市吧。
下一篇是巴塞罗那南部的地中海城市瓦伦西亚(Valencia)。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巴塞罗那制高点--提比达波山
提比达波山(Tibidabo),意思是极高的山。位于巴塞罗那偏西北的提比达波山海拔512米,距离海岸线只有7公里多,所以看去就算是个极高的山吧。山上有一个提比达波游乐场,一个电信塔(Torre
de Collserola,288.4米),山顶上是一座天主教教堂--圣心教堂(Temple Expiatori del Sagrat
↑提比达波山
在提比达波山顶圣心教堂始建于1902年,设计师是Enric
Sagnier,建造时间耗时60年,1961年正式落成,后面的设计工作由Enric Sagnier的儿子Josep Maria
Sagnier i Vidal完成。1961年由教皇约翰22世(Pope John XXIII)升格为乙级宗座圣殿(minor
basilica)。
↑圣心教堂
↑圣心教堂
↑电信塔,远观的时候,总是作为巴塞罗那的背景
Tibidaba有轨电车'Tramvia
Blau'1901年开通,上车在Av.Tibidabo地铁出口,电车可以开到半山腰,票价单程2.8欧,往返4欧。从半山腰转乘与有轨电车同时开通的上山索道车。
↑Tibidabo有轨电车'Tramvia Blau'
↑Tibidabo有轨电车'Tramvia Blau'
↑车外的风景
↑Tibidabo有轨电车'Tramvia Blau'
Tibidabo半山有很多住宅,看上去是高尚社区,也可以俯视巴塞罗那。
↑Tibidabo半山住宅
↑Tibidabo半山住宅
↑遥望圣家教堂
索道车上也可以看到巴塞罗那的风景。
↑索道车上看巴塞罗那
↑索道车上看巴塞罗那
Tibidabo游乐场和附属的轨道交通和索道工程在1900年开工,1901年建成,是世界上最早的游乐场之一,也是巴塞罗那的一个标志。
↑Tibidabo游乐场
↑Tibidabo游乐场
↑Tibidabo游乐场
↑Tibidabo游乐场俯视巴塞罗那的著名教徒,各种介绍照片上经常出现的摩天轮不见了
提比达波是巴塞罗那的最高点,自然是观看巴塞罗那的最佳地点之一。
↑提比达波半山的小镇
↑俯瞰巴塞罗那
↑俯瞰巴塞罗那
↑俯瞰巴塞罗那
↑俯瞰巴塞罗那
↑俯瞰巴塞罗那
↑俯瞰巴塞罗那
↑俯瞰巴塞罗那
↑俯瞰巴塞罗那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离开伦敦的那天天空下起了雨,但巴塞罗那的气候却很好。两地人的性格跟天气也有关联,伦敦人彬彬有礼,而西班牙人则热情开朗。至少表面如此。飞机穿越法国上空,在太阳下山时我看到了巴塞罗那的城市灯火。巴塞罗那时间要比伦敦早一个小时,6点的飞机在降临巴塞罗那时就变成了7点。过海关很顺利,海关官员看了下我的护照,然后说:“哦,达利。”因为我护照照片上留着西班牙画家萨瓦多-达利一样的胡子。我朝他点点头“是的。”我就这样进了西班牙。这次我没有住饭店,而是选则在旧城中心地段的老公寓。用相当于一周的住宿预算订了一个月的公寓房间。当然不指望能和星级酒店比啦,不过巴塞罗那有太多的东西要看,对我来说房间只是用来睡觉。公寓就在著名的 Rambla 兰布拉大街 Liceu 剧院的后面,是巴塞老城“哥特区”。放下行李上街吃饭,9 - 10点钟是西班牙人的晚饭时间。吃完饭就在 Lambla 兰布拉大街上闲逛。第一天没拍照。一早起身上街。阳光明媚。二月中的时节,毛衣已经穿不上了。徐徐的微风,吹得人进入梦游状态。那就梦游吧,我对自己说。这幢楼正对着我居住的小巷,上面有龙有扇有伞,还有日本人形象,估计是 ATR NOUVEAU - 新艺术流行时期的作品。巴塞罗那新艺术的代表人物是 ANTONI GAUDI 安东尼-高迪。人称巴塞罗那为“高迪之城”。下一篇我会带大家去 一 一 欣赏高迪的作品。今天的计划是逛老城。既然我住在 LICEU 剧院后面,那我们就从这里出发,沿着兰布拉大街往海滨走。这就是剧院正门,可以参观,门券分普通和讲解: 6 - 12欧。歌剧院外观古朴低调,但内部则非常华丽。现在大家所看到的是最近修复的,在保留原有风格的同时,加入了现代化设施。沿途有许多街巷,这是另是一个剧院。时到今日,我已经在兰布拉大街旁住了5天,并没有看到其它文章中提到的街头“活雕塑”, 一个都没看到。在一巷底有一座巴塞罗那蜡像馆。12欧,我嫌贵,没进去。不过我也发现它周边的小巷很漂亮,有许多特色小店。兰布拉大街不长。哥伦布纪念柱就在兰布拉大街的尽头(南部起点)。昨天上网查信息得知,这根纪念柱是可以坐电梯上去的。以前没发现。改天去瞅瞅,据说便宜,而且居高临下景色不错。这就是巴塞罗那的外滩了,奉献一组照片 - “水边憩息的人们”。这是水边的一座商业大厦,镜面屋顶反映出下面的餐桌和海水。远处有一个张相 菲律宾的美妇在拗造型。“咿......”“蹲下来拍,把我修长傲人的美腿一起拍进去。咿......”&再拍20张。咿......“”咿.....咿.......“ 半个小时过去了。看到一家餐厅,于是问服务生:“我是不是可以点那只凤爪?”服务生愣了下:“我们卖海鲜饭,不卖凤爪。”“你们卖海鲜,为什么要在招牌上挂一只大凤爪呢?”这个是巴塞罗那的外滩,不过晚上黑漆漆的,没有泛光灯。这么好的资源,巴塞市政府却不好好利用。Carrer de Pau 。与兰布拉大街平行的一条街。第一天上街的任务就是摸地形。走着走着被这座古朴的围墙所吸引。围墙下有一对年轻人在闲聊,动静结合,给这座古老的围墙增添了活力。随便按下快门都是景致。老城处处透着历史的沉淀与时尚的灵动。加载更多图片巴塞罗那主教堂在老城区,建于13 - 15世纪。但外墙一直到19世纪才完工。最初修建是为了纪念巴塞罗那的守护圣女 Saint Eulalia ,巴塞名建筑,哥特式。门券 6 欧 。这座具有加泰罗尼亚风格的哥特建筑有一个雄伟的正殿和28座偏殿,它们列于支撑天花板的梁柱之间。这些梁柱高约30米。每年的基督圣体圣血节,教堂会在回廊的喷泉上举行鸡蛋舞庆祝活动。通常是把一只掏空的鸡蛋放在喷泉上,让它随着水流上下跳动。一段古罗马城墙巴塞罗那“叹息桥”- 我给取的名加载更多图片这个就是巴塞著名的 La Boqueria 盖伯利亚市场了。一般都是以大篇幅来介绍的。我当然也不免俗,拍了许多吃的照片。市场里有许多(看似)家庭式的厨房。你可以选一家你喜欢的厨房坐下来。我后来试过,但是看不懂菜单,好在周围食客都乐意相助。总的来讲手艺不错,但也谈不上便宜。我选了一家,点了西班牙美味黑猪火腿 - 14欧。此外还有上面呢个不知道什么的丸子 3.8 欧,菜一上我就开吃了,所以后面的西班牙蛋饼和炒甜椒都忘了拍照,价钱也全都忘记了。加载更多图片一圈转下来又回到了家门口。还是那幢有着日本图案的房子。老城就是容易走叉。肯德基(上) - 麦当劳(下) - 是不是有写的必要?后来两个我都去了。麦当劳要比肯德基好吃,点单上菜都快。又转进一个美丽的巷子。街头温度计显示 20 度。加载更多图片兰布拉大街北面起点是加泰罗尼亚广场。巴塞罗那的市中心。我们去看看。加泰罗尼亚广场位于哥特区(老城)与Eixample区(新城,其实也不新了)的交界处。是众多交通的起始点(比如机场班车)。因此游客认识巴塞罗那往往从这里开始。广场有50000平方米,许多雕塑和喷水池,是约会的好地点。大眼睛都市游览车从广场边驶过一个20岁出头的金发美女清洁工。远处 TIBIDABO 山上的 TIBIDABO 教堂。当我还在飞机上的时候就能看到它。今天我徒步爬上了这座地处540米高的山顶教堂。为什么不坐缆车要用脚走?改天向你叙述。记得在苏格兰时,3点多太阳就落山了,有时心里郁闷 - 才过了半天呢!伦敦4点。巴塞罗那6点,还算可以。昨天查西班牙各城市天气预报,发现大加那利群岛竟然8点还挂着太阳。这是情人节的前一天,月亮已经是圆圆的了。之所以选在情人节前奔西班牙,其实是想过一个非比寻常的浪漫节日。谢天谢地,第二天依然是个美丽的日子。突然想起刀郎唱过的一句歌词“.......环球之旅到了西班牙。”4个月过去了,还有8个月的漫漫旅程。加载更多图片有人说巴塞罗那是“高迪之城”,也有人说高迪是“巴塞罗那之子”。不管哪一种说法,都把高迪和这座城市紧紧连在了一起。高迪在巴塞罗那留下了20多件作品,其中有7件被列为世界遗产。这条街又称“不和谐街区”,位于格拉西亚大道的西南侧,这个街区拥有巴塞罗那最重要的四位现代主义建筑师的建筑,是巴塞罗那的一个旅游景点。要去“巴特略之家”还是早上去比较好,正面迎着阳光比较上照。我每天起起床都很晚,所以下午才去得了个背光。正面骷髅般的阳台是她的招牌。而柱子又仿佛是鱼骨。没太多人排队,所以进去算顺利。语音解说包括在门票里,21 欧虽有点小贵,但是对于高迪的作品多少钱都值,谈钱就俗了。高迪曾说“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属于上帝”。在他的作品中很少运用直线。楼梯扶手符合人体工程学,当你把手搭上去,你的手指就会传达给你这个信息“正正好好,恰到好处”。下次你去的时候不妨也试一下,感觉肯定比你公司的楼梯扶手要舒服许多。这个壁炉好贴心,里面有两个座椅。一个是双人座 - 那是给情侣的。对面是个单座,那是给“奶妈”的,她们一般是“小姐”的监护人。(这里的小姐是有身份的小姐,与最近媒体报道的东莞“小姐”是两码事)这个屋顶极受推崇,形似大海的漩涡,让人有种在海上漂荡的感觉。两个厅之间有道门可以阻隔,从这个角度你可以看到门框并非直线除了波浪似的天花,她的大窗户也是亮点。卫生间的洗手池设计现代。通往二楼平台的大厅,两根柱子诡异的站在门前方。。从平台望巴特略之家的后里面。没有正面骷髅般的阳台。色彩斑斓的采光窗。大楼中间有采光天井。由于光线在顶部较强,所以瓷砖的蓝色也较深,越往下色彩就越浅。同样,顶部窗户较小,底部光线弱,那么窗户也随之扩大。上层有洗衣房。阁楼在整修一新后向公众开放,以纪念巴特略公寓建成一百周年。同时开放的还有烟囱和别具一格的屋顶。前者可以说是高迪最受人喜爱的设计了;而在屋顶的露台上则能从一种独一无二的角度俯瞰巴塞罗那。这些都是原汁原味、令人着迷的杰作。高迪在这里似乎营造了一个属于童话中的世界,让人们的想象得以自由驰骋。这个小房间做什么用?它原本是屋顶水箱。6楼和5楼瓷砖的颜色是有区别的。等到3楼就变成了珍珠灰,2楼就是灰白色。高迪同时还设计家具。这一段街区位于格拉西亚大道的西南侧,介于一百街(Carrer del Consell de Cent)路口与阿拉贡街(Carrer d'Aragó)路口之间,俗称“不和谐街区”。这些住宅包括“狮子与桑树之家”(上图),位于格拉西亚大道35号,由路易斯·多梅内克·蒙塔内尔设计。路易斯·多梅内克·蒙塔内尔有两件世界级“联合国遗产名录”建筑,一是“加泰罗尼亚音乐宫”,二是“圣保罗医院”。下一篇我将详细介绍。Casa Mulleras,在格拉西亚大道37号,由Enric Sagnier设计;阿玛特约之家,在格拉西亚大道41号,由何塞·普伊赫·卡达法尔克设计Casa Bonet,在格拉西亚大道39号,由Marcelolí Coquillat i Llofriu设计巴特略之家由安东尼·高迪设计。离开不和谐街区,我步行前往米拉之家,两地相隔不远。如果在其他地方看到这般情景,我一定会认为自己眼花了。不过这是“不和谐街区”,名副其实,见怪不怪。你可以说这是艺术,也可以说“她与不和谐街区”正合适。其实我不关心这是不是艺术,只是担心她一头栽下去跌个满头包。加载更多图片与巴特略之家同在格拉西亚大街,相隔3个街区,步行约10分钟。跑去一看,在装修,很失望啊。一幅大型汽车广告挡住了大厦正面,气愤!只得上网找来装修前的一张照片做补充。过马路是碰上游行。在巴塞呆久了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情景。西班牙经济不景气,不得不执行紧缩政策。不过在市区景点充满了各国游客,倒看不出多少衰退迹象。门券 16欧,没要语音解说。米拉之家设计的特点是&它本身建筑物的重量完全由柱子来承受,不論是外墙内墙都沒有承受建筑本身的重量,建筑物本身沒有主墙&,所以內部可以隨意隔间改建,建筑不会塌下來,而且,可以设计出更宽大的窗户,保证每个房间的采光。这幢大楼是有居民居住的,除了顶楼,开放的还有左侧部分公寓。(见上图)展出的主要是20世纪早期巴塞罗那中上阶级的家庭装饰和生活物件。挺有意思。米拉之家最引人入胜的部分是他的屋顶。上面有许多类似骑士或外星人状的烟囱和通风塔。可以看到地中海这两个人偷偷摸摸在“伤风败俗”。走廊 - 像是走在鲸鱼的胸腔内。它的灵感也许真来源于此。高迪的设计大都源于自然界。这里有一个小型展览结构设计这里展示的是20世纪初那个黄金年代,巴塞罗那中上阶级的居家生活。儿童房佣人房厨房浴室,卫生间书房女主人房客厅和餐厅天花板已经摒弃了巴洛克式的繁复装饰,线条更轻盈简洁。卧室加载更多图片出了米拉之家你就可以看见圣家堂 - 高迪的又一杰作。步行过去不到10分钟。几乎所有欧洲的旅游景点都有这种现象 - 淡季维修,比较影响外观。看到排队的人很多,那天并没有进去,打算在网上订票后再说。碰巧第二天和一位澳洲朋友见面,他在巴塞罗那生活了20年,中间做过4年英语导游,说可以带我参观。这可要比语音器强不知多少倍啦。到时候把圣家堂TEMPLE EXPIATORI DE LA SAGRADA FAMILIA,桂尔宫PALAU G?ELL,桂尔公园PARK G?ELL一起介绍。3个均是世界遗产在周围社区锻炼的老者。描绘圣家堂的艺术家从圣家堂出发,斜角漫步 Av de Gaudi 高迪大街,尽头就是 Hospital de de Sant Pau 圣保罗医院。这是高迪的老师,另一位“现代主义”大师 路易斯·多梅内克·蒙塔内尔的作品。圣保罗医院和加泰罗尼亚音乐宫同为世界遗产。这不是现实照片,而是几十年后建成时的影像。等主塔建成后,圣家堂会比现在高许多。加载更多图片路易斯-多米尼克-蒙塔内尔 是极具影响力的西班牙加泰罗尼亚(新艺术风格)建筑师。高迪在中国名声显赫,多数人没有听说过 路易斯 - 蒙塔内尔,可是在西方,蒙塔内尔并没有被学生的光芒所掩盖,同样是声名显赫的建筑师。 他有 2 幢建筑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遗产”。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欣赏他的名作《加泰罗尼亚音乐宫》,《圣十字圣保罗医院》,以及另外两件作品。加泰罗尼亚音乐宫,兴建于1905年到1908年,新艺术风格。最先进入我视线的部分并非他的原作,这部分是后来加建的。“新艺术 Art Nouveau”在西班牙被称为“现代艺术Modernista&加泰罗尼亚音乐宫坐落在狭窄的街道,立面装饰丰富,而且结合了多种元素,包括传统的西班牙元素和阿拉伯元素。之前在一本画册中看到过这一组14根立柱,每根立柱都饰有不同图案和色彩的马赛克,当时甚是惊艳。不过今次参观,这个临街阳台不开放,所以只好远远地拍一张。好在“科技发达”,我从网上下载了2张近照供大家欣赏。音乐宫的设计是典型的加泰罗尼亚现代主义modernisme,曲线凌驾直线、动态强于静态,丰富的装饰,强调花卉和其他图案被广泛地应用。20世纪初的音乐宫的设计非常合理。它严格注重功能,充分利用最新的材料和可用技术 : 例如钢架。建筑细部音乐宫建在狭窄的街巷中(Carrer de Sant Francesc de Paula),一般镜头几乎拍不到全景。这也间接地使人想亲自前往。参观门票包含导游,你可以选择不同语种,不同时间来参观。没有中文,可以选英语,如果随便什么语言你都不在乎就更好了。买票直接进去。门券12欧。买完票可以在咖啡厅里等,时间充裕的话可以在建筑周边转转。日本人很多,从少男少女到大叔大妈,就是缺中间那一辈苦命的“机器人”。在巴塞罗那能看到的亚洲面孔中国人不少,日本人更多。在这个排练厅观看10分钟的介绍影片,随后开始正式参观。加泰罗尼亚音乐宫从一开始就属于加泰罗尼亚合唱团,至今仍是私人产业。它一年有约400场音乐会,几乎对所有音乐形式保持欢迎态度,真正属于自由交流。音乐宫的另一特点是它采用自然光线,是整个欧洲唯一可以采用自然光线进行表演的音乐厅。舞台两侧精美的雕塑,由路易斯-蒙塔内尔亲自设计舞台背后有16位手持各种乐器的缪斯女神。在开头的影片介绍中许多音乐家都谈到“在初次登台时被这些精美的雕塑所震撼。独自站在舞台中央时,那些女神像似在对你低语。”不过这座音乐宫最为世人称道的是这个无与伦比的透明顶棚。任何赞美词汇在这里都显得苍白。这位女神手持的乐器我叫不上名,据介绍这是欧洲最早的乐器,约有3000年历史 (上图)参观完底层我们上楼。那14根立柱就在玻璃门外,可惜被门挡住无法细看。音乐宫的玻璃顶棚(自然光)一反普通顶棚上弓的造型,向下突出,似女性乳房,(是否蕴含有“音乐哺育人类灵魂”之意?)灵感又似来自向日葵。周围饰有许多缪斯女神形象。啊,那个就是我们的语言导游了。立柱的上部是孔雀形象,象征高贵和美丽。音乐宫顶部还饰有900朵瓷玫瑰。是九百,不是邰正宵的“999朵玫瑰”。如今音乐宫外部有扩建。右面第一幢就是大名鼎鼎的《巴特略之家》,而左面第一幢则是老师 蒙塔内尔的《狮子与桑树之家》。至于为什么是这个名字,我没有做调查。加载更多图片狮子与桑树之家拐角凉亭的细节。凉亭顶部有粉红色马赛克图案。阳台细节欣赏。在圣家堂旁,有一条呈45度斜角的步行大道 - “高迪大道”。高迪大道一头连着圣家堂,一头通向路易斯-蒙塔内尔的另一杰作《圣十字圣保罗医院》。师生俩的两件作品均为“世界遗产”。让我们去观赏一番。在高迪大道上,有许多餐厅咖啡馆把桌子放在路中间,看到一位帅哥在服务,像是同胞,赞赏年轻人自食其力的做法。门口有施工,找不到入口,于是沿着右边的马路边走边欣赏。走到这里看到有入口,有人往里走,于是我也跟进去。看见有一大队人马身穿防护马甲在领队带领下往里走,我上前询问,回答是“可以参观”。赶紧去付了10欧元,加入了团队。圣十字圣保罗医院兴建于1901年到1930年,由巴塞罗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路易斯-多米尼克-蒙塔内尔设计。是世界遗产。直到2009年6月,这里一直完全作为医院使用。目前正在改为博物馆和文化中心。虽然圣保罗医院目前的建筑兴建于20世纪,但是这座医院是创建于1401年,由6个较小的中世纪医院合并而成。医院的旧建筑建于15世纪,位于巴塞罗那市中心,现在设有艺术学校(Escola Massana)和加泰罗尼亚图书馆(Biblioteca de Catalunya)。我目前借住的公寓就在老城区,与旧圣保罗只隔一个街区。看到一些旅游网站都有其标签,却没有介绍和照片,于是跑了趟,拍了几张照片,在以后的游记里会介绍。2009年之后原本的医院陆陆续续地搬去了新院舍,这里就开始了大整修。因为工程大,难度高,所以至今还没有完工。为了防止各种传染病互相交叉传染,每一幢小楼就是一个科系,重症病人在地下室。虽说是地下室,但顶部窗靠近地面,有自然光射入。这样的小楼的总共有18幢,但原始的设计是40幢。这是整个院区内装饰最简单的一幢大楼。那是修女(也是护士)的宿舍。大楼中间有一小教堂。简单的装饰符合修女的生活习惯以及信仰。医院员工和病人转运全部都在地下通道进行。花园中共有2对 - 4个地下出入口。地面花园只做欣赏用。这是一家非常“高级”的医院。我们进入一幢正在整修的小楼。那里有一个小型展览,讲述装修工艺和理念。由于全手工一块一块地拼贴,整旧如旧,所以耗时很大。我在一个病房的天花板一角发现这块绿色的瓷砖夹在旁边的白瓷砖中,照片上看不清,这块绿瓷砖是双层带孔的,有通气作用。花园中央只有一幢房子 - 见上图 - 已经整修完毕。据导游讲,这里每一幢小楼各有用途,全部名花有主,唯有这一幢花园中央的大屋却还没有归属。哪位有兴趣的可以考虑租下或买下。投资文化产品。墙上的壁画这就是医院的主楼了。呈V字形走进大厅,里面的拱形天花板是粉红色的,让人心情平和。上图1905下图1910代表着幢楼的建造和完工年份。总共花了5年时间。穿过大厅就是正面了。投资建造的“老板”PAU的塑像正对着“高迪大街”。大楼的前立面装饰繁琐,富丽堂皇。来一个远景。接着导游带我们返回大楼内部继续参观。我被楼梯上部的玻璃天窗所吸引。翼楼的天花上有许多装饰。整个医院只有两个房间的地板属于原始设计。请看其中之一。改建后的会议室原先医院分男女。如何区分?很容易。每幢楼门楣上均有一雕塑。雕塑是男子形象即为男用,女子形象即为女用。当然在医院开始使用之后并没有按照这个设计分男女。加载更多图片Castell dels Tres Dragons “三龙城堡”在 Parc de la Ciutadella (城市公园)内。这是闲逛时无意中发现的。当时只是喜欢它顶上蓝色的塔楼,拍了几张照片,回来一查,原来也是蒙特内尔的作品这栋楼是结构体系中的一个里程碑,因为它第一次暴露了砖,铁与陶瓷装饰。后来由设计师自己重新装修作为历史博物馆。路易斯-多米尼克-蒙塔内尔 的早期作品,在L'EIXAMPLE 区。圣家堂可能是高迪最出名的作品了。建筑风格属于加泰罗尼亚现代主义 Catalan Modernisme,是“新艺术运动”的一支。它是世界上唯一 一座还未完工即被列为“世界遗产”的建筑。上次因为人太多没有去排队,回家后上官网订票却无法交易。无奈只得去排队。人依旧很多,好在移动快。排到后被告知所有刷卡机全都故障,一定要用现金(是不是无法在网上订票的原因?)。现金就现金,反正刷卡也不会便宜一毛钱。BASILICA 宗座圣殿 14.80 欧,蹬塔4.50 欧,没有要语音讲解器。教堂有东南西三个立面。“诞生立面”(Nativity fa?ade,位于东侧)、“受难立面”(Passion fa?ade,位于西侧)“荣耀立面”尚未完工(Glory fa?ade,位于南侧)。入口处是西立面 - “受难立面” Passion fa?ade 以基督的死亡为题,高迪为了表现基督受难的痛苦,特别设计了有棱有角的现代线条,雕塑刻画了由最后的晚餐到被钉十字架,到基督升天的故事。这个教堂的设计带有强烈的自然色彩,高迪以动植物为蓝本进行设计。更以圣经中的各个场景融汇在整个建筑物中,如同画卷一般随着你的脚步慢慢展开,使每一位来访者都可以读到一本关于天主教的问答书。当然前提是你必须对圣经有所了解,像我这般(对圣经)一窍不通的人是体会不到其象征意义的。柱子好似树杆,而天花板就像是树顶上的树叶。各种色彩的光线透射进来,就好象是童话国度的梦幻仙境。人在大殿中第一感觉是高大,第二感觉是明亮。相较于传统的大教堂阴暗的氛围,圣家堂采纳了尽可能多的自然光线。传统教堂的彩色玻璃一般都描绘着圣经故事,而圣家堂是极简约的色块组合。因为我没有租语音讲解,所以不晓得其中的象征意义,可是我依然十分享受这斑斓的色彩。这里要说明的是“圣家堂”在1882年就动工了,是由于原设计师与金主的关系不和才由高迪接手的。接手时,地下圣坛已经开建,无法修改设计图。所以等到地下圣坛完工后才开始重新设计。我很欣赏这座耶稣和十字架的雕像。与传统的耶稣受难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不同,在这个造型中,耶稣仿佛腾空而起,有一种向上飞的姿态。形象在此由“钉死”转变成“升华”。光线的设计也助了一臂之力。在宗座圣殿你可以透过几个窗口窥探到地下圣坛的部分情形。这部分由第一任设计师Francesc de Paula del Villar主导设计,属于新哥特式。忘了介绍,这座耶稣雕像的顶部是个开放式空间,似有一种飞升入天国的感觉。天顶阳光灿烂,而四周则由放射状的金线表达着天国的光芒。自然,华丽(请看下图)。教堂外面东,南,西每个立面都有四座钟塔,共计12座,分别代表12门徒。建筑中央另有6座高塔,其中4座代表圣经四福音书作者,一座代表圣母玛利亚,代表耶稣的高塔高达170米。这是东侧的“诞生立面”,以基督诞生为主题,墙壁上的雕塑展现了由玛利亚怀孕到基督成长的故事。因为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所以人物形象自然生动,与之前我们在入口处看到的“受难立面”截然不同。这张照片并不算很漂亮。之所以留着是可以展示旧建筑(右侧)颜色较深,后建部分(左侧)颜色较浅,而在建部分(左上方)颜色雪白。一百多年过去了,大家依旧在为这幢建筑而忙碌。在教堂下层还有一个展览厅,主要展示圣家堂的设计理念。高迪的设计方法与众不同,他没有 设计稿,而是制作模型。可惜他的原始设计模型全都在西班牙内战时期被无政府主义者摧毁,所以这里展示的大多是后来制作的。你甚至还可以看见里面的设计人员在忙碌。登塔。从教堂上部浏览巴塞罗纳的景致。原先高高在上的白鸽与橄榄枝,现在近在眼前。“巴塞罗纳小黄瓜”之前有说圣家堂的设计围绕着自然,圣殿像森林,而外部小尖塔的顶部都结着娇艳欲滴的果实,色彩丰富。这是塔的内部下塔后回到大殿,只看见西斜的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照射进来,把大殿染得一地色彩。斑驳温暖的色调让人产生对天堂的神往。在这片灿烂的阳光中,人们不住地赞叹它的华丽,与早年天主教堂阴暗的设计截然不同。透过玻璃俯视地下圣殿。管风琴也被染成了一个调色板。走出西大门,再一次抬头欣赏“受难立面”的雕塑作品。加载更多图片又称桂尔宫,业主是加泰罗尼亚工业大亨桂尔(Eusebi Güell),建于19世纪80年代,算是高迪“早期”作品。同样被列为“世界遗产”。与圣家堂最大的不同是对光线的运用。总体感觉比较暗,不知道是顾客的要求还是当时的高迪未意识到光线对建筑的重要性。门票12欧,购票进宫。这对铁门是可以走马车的。这所住宅有一个中央沙龙,用来招待上流社会的客人。客人乘马车通过前面的抛物线拱门进入,马匹可以走下舷梯,进入仆人居住的地下室的马厩,而客人登上楼梯到达接待室。我们先去看看下面的空间。参观完宽敞的地下空间,让我们沿着红色的地毯往上走,参观奎尔宫的主体。这是二楼。天花板令人赞叹。这里是客厅,光线比较暗,还放着百叶窗。左面有一架钢琴,右面是餐厅。沿窗的座椅,细细看竟然还刻着精美的花纹。走出客厅你可以看见这个带百叶窗的船型窗台。穿过天井是个活动室。我们进入中央沙龙。中央沙龙有着高高的天花板,在顶部附近有小孔,在夜间,挂在外面的灯笼,形成星空的外观。奎尔宫的铁制工艺品是一看点,异常精美。管风琴沙龙右侧竟然还有一神龛。从旧照片看,里面原有一尊圣母玛利亚塑像。灯光打在背后的铜质墙壁上,金光闪闪。四周有名画,但我没有细看。整个大厅自然光不多,估计在当时靠的是人工照明。更上层楼是主人居室。主人可以通过小观景窗从楼上看到他们的客人,以便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装束。古代人也拍撞衫哦女主人房间。小姐的闺房可以细看高迪对一些室内装饰的独到设计。顶层有个展览是室。走上天台豁然开朗。各种形状和色彩的小烟囱像一个个精灵。加载更多图片高迪的建筑是巴塞罗纳的名片,再贵都是要去看的。那巴塞罗纳有没有又好又便宜的景点呢?今天我们就随便走走,探访几个既好又不花钱的景点。首先我们从兰布拉大街的滨海段出发,沿着巴塞罗纳旧港往东南方向走。沿途一边是碧蓝的海水,一边是古老的大厦 - 我称它“巴塞罗纳的外滩”。因为在第一辑里已经介绍过海滨了,所以今次省略。路上还能看到不少市民在健身。街头艺人也在做准备。我们要看的第一个景点是巴塞罗纳的城市海滩。它就紧挨着老城区,地段真的很好,从市中心步行即可到达。夏日过来的话先泡个水,再喝上一罐冰啤酒那真是享受。别担心冲澡换衣,西方的海滨一般都有这些设施。你要做的就是躺在沙滩上,呼吸着纯净的空气数星星吧。沙雕艺术家,属于街头艺术一类。冲澡的水龙头。游玩城市海滩:免费加载更多图片丽人行 - 时尚的巴塞女子引得路人直回头。那天有20度。怪不得穿得那么清凉。我们要去的第二个景点是 Parc de La Ciutadella - 城堡公园,成立于1877年,曾是该市唯一的一片绿地,今天仍是最受欢迎的一个公园。它坐落在老城区的东北边缘,从城市海滩往北走只需要几分钟时间。它的面积有70英亩(280,000平方米),包括动物园,加泰罗尼亚议会,湖泊,喷泉,和几个博物馆。为什么叫城堡公园我不知道。但我之前介绍的蒙塔内尔的“三龙城堡”就在公园里,是不是与它有关联?三龙城堡和它旁边的另一幢大楼都是博物馆。公园内的植物棚一群可爱的小天屎。还有咱中国大妈在湖上泛舟,嘹亮的笑声响彻云霄。这里要推荐的是这个喷水池,看照片似乎一般般,但在实地要比照片高达和宽敞,得用震撼来形容。土豪金自然金光耀眼,更有它的皇家气派。据信当时还是个学生的安东尼-高迪也是其中一个参与设计者。真是可惜,照片把原有的气势削弱了。雕塑中站在贝壳里的是爱神维纳斯。游览城堡公园:免费三龙城堡前的天使喷泉。加载更多图片从“城堡公园”的北门出来,你就能远远的看见一座红色的拱门,那是 Arc de Triomf 巴塞罗纳的“凯旋门”。“凯旋门”作为1888年世界博览会的主要入口而兴建,用红砖砌筑,属于摩尔复兴风格。前面的门楣上雕刻有 &Barcelona rep les nacions&(“巴塞罗那欢迎各国”)。凯旋门的顶端装饰着西班牙其他49个省的省徽。巴塞罗那凯旋门地处通往城堡公园的Passeig de Lluís Companys宽阔大道的尽头。有青年在凯旋门下欢快地唱歌。看情景,这全世界都在经济危机,唯独西班牙还在“歌舞升平”,一副于己无关的模样。吃过午饭,我们接下来要去的一个地方叫 Tibidabo “迪必达波”, 是伍迪-艾伦的电影《情迷巴塞罗纳》的拍摄地,看过电影的朋友一定会对我下面的照片是曾相识。它在巴塞罗纳的西北侧,海拔500多米,是观赏巴塞罗纳景色的绝佳之地。它有一个漂亮的白色的天主教堂,还有巴塞罗纳最早的游乐场。当我还在飞机上的时候就远远的看见了山丘上的那座白色教堂,印象深刻,所以 迪必达波是一定要去的。怎么去呢?我上网查了资料,先坐 L7 地铁到底,换196路巴士到底,再坐登山缆车。事实证明这是错的。不知道是不是季节的缘故,还是游乐场在检修,那天缆车不开,也没有工作人员可以问。所以不得不徒步登上500多米的高山。这是后话。先看看我是怎么去的。登上196巴士,正如网上(还有旅游咨询处)所说的,马路两边都是富豪的别墅,相当养眼。等196到终点,养眼变傻眼,缆车不开。转了圈也没见个人影,想搭原车返回,谁料车已经开走了。还好那天不冷不热,是运动的好天气,得,我也向别人学习,徒步上山见圣母,就算做运动。看,教堂就在不远处。看着不远但并非直线,山路得绕道山背后才能上去。好在一路上不寂寞,运动的人特多。绕过白色的佛罗里达饭店。我们已经在山背后了,可以看到白雪覆盖的比利牛斯山脉。不要以为是白云喔,山顶上是白雪。这里有巴塞罗纳最早最有名的游乐场,正在冬季维修,不知道跟缆车不开有没有关联。加载更多图片The Temple Expiatori del Sagrat Cor 圣心圣殿 - 建于,是巴塞罗纳的一座宗座圣殿,与著名的圣家堂平级。参观教堂是免费的,但如果你想登高远眺的话,须花费 2 欧。自动投币买票,有人帮你开电梯。电梯通往二层平台。如果你还想往上走,就要自己动脚了。沿着盘梯上行,就到了耶稣的脚下。啊,太美了,让我呼吸一口地中海的空气吧~~~~~~~有位翘臀美美在盘梯上拍照。这是海拔标牌,541.8米。我至少徒步爬了300多米。如果你想省力的话,请看本文最后,有正确的前往路线。设计旁白:“妹杂,让俺们在‘伤风败俗’一次吧”。“嗯~~不要啦不要啦,今天你都‘伤风败俗’三次啦,给人看见多不好”。“没事的妹杂,这里没人。你放心,不会有人拍照的。”回到二层平台。加载更多图片这里我要告诉你正确的方法回市区了。我在圣心圣殿旁看到有巴士 111路车站,于是问司机是不是可以换乘 Train? 司机说可以。司机很负责任,到上图这个站点就回头告诉大家“要换Train的这里下车了”。大部分人都要换地铁,所以停得比较久。我不知道这个就是地铁站,跟着大家走进去咯,啊,原来这才是登山缆车喔,遗憾进门时没拍照,于是对着墙上的老照片“咔嚓”一下。反正一百多年了来还是这个样。巴士,缆车都用10次票,挺方便的。缆车只有3-4分钟的光景,(爬山路要走一个半小时)。到达 Vallidrera-Superior, 无需打票出站,直接换乘 S1, S2 进市区。又快又方便。要想去的话倒过来走就行了。桂尔公园(古埃尔公园)在巴塞罗那的北面山坡上,是由大建筑师高迪设计的一个烂尾工程。投资人奎尔伯爵原本是想把它建成一个高尚住宅区,只可惜离市区太远,最后只卖掉2块地皮,最后交给了巴塞罗那市政府,1922年改建成公园对市民开放。并在1984年被列为为“世界遗产”。你可以乘坐地铁3号线在Vallcarca站下车,按站内地图步行几分钟即可到达山脚。看第一张照片觉得山坡很陡,好像有30多度斜角。还好只有这一小段需要攀爬,其他路段有几部电梯接力送你上山。还是挺方便的。这位大婶做足了准备,穿着10公分高跟鞋爬山来了。公园有一部分在2012年后开始收费了,但绝大部分还是敞开免费的。这里的视野开阔,是欣赏巴塞罗那都市美景的好去处。公园核心部分 8 欧元,排队购票的人还是很多的,常常是买好票不能立马进园,要等待票上的时间才能进去。也好,在等待的时候可以逛一逛免费的那一部分。淑女在行动这好像也是高迪的作品。等到11点半,这才算正式进去。正门口童话一般的小屋。据说这就是世界上最长的椅子。上面拼贴了各色瓷片,充满了色彩和想象力。中间是一大广场。其实在山上并没有这么大的一块平地,是人造的,下面有几十根柱子支撑着。顶部还有一些装饰。我都不相信运气会这么好,在著名的变色龙四周竟然没有人。赶快照一张,这是桂尔公园的标志其中一座小屋是小卖部,可以进去参观。美女成行柱子造型各异,上面象是通马桶的“马桶吸”,下面的柱子象凤爪。这栋建筑就是“桂尔小学”了,在公园的中心地带。想必所有的妈妈都盼望着自己的孩子能进这样的学校 - 教学质量高不高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空气好啊,只要能多活5年,能不能成为科学家又有什么关系呢?眨眼之间,“变色龙”周围已经插不进一只脚了。这是高迪纪念馆,高迪在这里居住了20年直到过世。里面有他生平介绍还有他设计的一些家具。公园周边拍照留念的人很多。选2张。加载更多图片下面我再介绍一些安东尼-高迪的其他一些作品。文森斯之家(CASA VICENS)(),属于世界遗产。在格雷西亚区,好像是私人住宅不让参观。但在门口有一小布告,当天晚上府上有音乐会,可以购票,这倒是个参观的好机会。可是布告上没有网址,不知道怎么订票。街道很窄,没办法拍全照。如今街道扩展后更小,同该地区其他建筑一样。然而,这座住宅却相当大,四层楼面积约12500m2。铁门很好看,在桂尔公园也看到一样的。一个游客在拍那只文森斯之家的“贵族猫”。可惜那猫爱理不理的。离开文森斯之家后在街边一蛋糕店看到这只可爱的蛋糕 - “睡美人蛋糕”这么可爱怎么舍得吃?一口咬下去会有罪恶感的,应该让她睡在象“文森斯之家”这样的宫殿里哦。加载更多图片这一幢我吃不准是不是高迪的作品了,看风格是百分百的高迪。那屋顶,窗口包括下面的大门,都是缩小版的“巴特略之家”。不过即便不是高迪作品,也同样是一座漂亮的加泰罗尼亚现代主义建筑。这上下两张是我在 L'Exiample 区逛街时拍的,当时只是觉得它好看,后来才发觉这也是高迪的作品 - Casa Calvert 卡尔凡特(卡尔倍特)公寓。一下几张全是“圣家族学校”的照片。圣家族学校就在“圣家堂”的旁边,被围栏一起圈在里面。您若参观“圣家堂”,那也可以一并参观“圣家堂学校”。虽然同名“圣家&, 但是风格不同。你看不到多少象“圣家堂”般的高大雄伟,学校显得很简朴。 里面依旧被布置成学校模样。看看一百年前巴塞罗纳的学校是咋样的。日高迪在“圣家堂”工地外被过往的电车撞倒,因为他穿得破破烂烂被人误认为是乞丐,所以没有得到及时医治,第二天被发现是高迪时,为时已晚,6月10日死在圣克鲁兹医院,终年73岁。当时高迪的葬礼引得巴塞罗纳全城出动,万人相送。加载更多图片航海博物馆位于哥特老城区。运来是皇家造船厂,在14世纪是西方最大最完整的造船厂。上世纪70年代这里改建为博物馆,展品有模型船,航海图等。其中最了不起的是在1571年海战中击败土耳其舰队的“无敌舰队”的旗舰。这是船头海神金像。等一下介绍该船的模型,上面也有个一模一样的雕像。美人鱼我们见多了,这条船上的是“美男鱼”,比较少见。如果你以为雕刻“美男鱼”是避嫌在船上出现女性,其实不是,在船尾部有女妖美杜莎的头像,据说美杜莎的头发全是毒蛇,凡是见了她的脸的人都会化作石头。在其上方另有男女“海上欢乐园”雕刻。船身上有一个洞,可以一窥船中间的场景。船厂旁的城塔。现在船厂里港口越200多米,但当年船厂外就是海港,船出厂直接下海了。西班牙也很自豪他们的南极探险。下面是部分介绍。西班牙的“雪龙号”。这个就是我刚才说的旗舰模型,这个海神雕像只有蚕豆大小,可是细节精细,跟大船十分相似。在这里我还发现了十八世纪的英国战舰胜利号。看过我英国游记的朋友一定还记得我在“朴茨茅斯”的文章,介绍的就是“英雄尼尔森大战西法舰队的特拉法加战役”,他的旗舰就是这首胜利号。我在游记中有这个角度的船尾照片,与模型相比,相似度9成以上。加载更多图片Mercat del Born - 本市场 (博物馆)博物馆在巴塞罗那老城区东南角。国内没有介绍。据说是欧洲最大的有顶广场。之前我曾说“大英博物馆的中庭是欧洲最大”,现在看来这个更大。在1971年以前它曾是个有着众多高级咖啡馆和餐厅的集市。建筑由 Antoni Rovira i Trias 在1873年建成,市场是由铁和玻璃交织成的交响乐,上面覆盖着琉璃瓦顶。1971年市场关闭整修,市场转移至其它地方。原先打算建立一个州图书馆,但在2002年发现了古代遗址,于是决定保留。遗址的性质十分有趣,甚至和今天加泰罗尼亚的地位还有一些联系 —— 那就是加泰独立战争。就如今天的加泰罗尼亚,300年前也在争取独立。出于某些政治原因,当时英国和荷兰同意帮助加泰罗尼亚独立,但最后却没有。这个遗址就是当时的加泰的“军事指挥部”,独立失败后被西班牙摧毁。如今的加泰罗尼亚依然在谋求独立,这是一个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堂建在老城区。以为街道狭窄,故很难拍摄全貌。海之圣 - 不知道玛丽亚如此神通广大,还掌管海上事物,就如大陆的“南海观音”或台湾的“妈祖娘娘”?反正她是海上女神。教堂看上去古老且高大。它很有名又在老城中心地段,所以朝拜者混合着歇脚的游客,教堂里面人很多。写到这里才发现这不是个博物馆。没关系,反正是个热门游览地。终于得到一张较完整的正面照片。加载更多图片也是在老城的巷子里。因为毕加索不是我的偶像,所以等到第二个月的免费日才去参观。(每个月的第一个周日)虽然博物馆地处小巷,却不可小视内里乾坤。据说它曾是毕加索的住宅,让人好生羡慕做“名人”的好处免费日,人山人海,那天我还偏偏有点不舒服,排了25分钟才得以进馆。不过能省12欧元也不错,毕竟西班牙工资低,25分钟挣不到12欧元。里面不可以拍照,所以这得等你自个儿来发现。趁人不备偷拍几张。这么大,一个人怎么住?太夸张了。加载更多图片据说西班牙的每个大城市都有西班牙广场,甚至是对西班牙“恨之入骨”的巴塞罗纳。这是巴塞罗纳的西班牙广场。首先是 Les Arenes bullring - 原先巴塞的斗牛场,现在斗牛在整个加泰罗尼亚被禁止了。说是动物保护,我想原因应该是“西班牙的产物”,凡是西班牙的,加泰恨不得都禁止。Les Arenes bullring 的外形有点像罗马竞技场,但是看了门窗细节后就发现,它们全是科尔多瓦清真寺的拷贝,是摩尔式。现在该斗牛场已经改建成了一个大商业中心,外面还有观光电梯直通楼顶。而楼顶上都是优雅的餐厅,客人可以边用膳边欣赏巴塞罗纳都市美景。西班牙广场是加泰最大的广场之一,建于1929年的“世界博览会”,是多条主要大道的交汇处。这个广场以前曾是绞刑场,1715年建造现已拆除的城堡时,将绞刑架移走。广场设计于1915年,兴建于1929年。1928年,西班牙独裁者里韦拉下令拆除建造只有10年的加泰罗尼亚标志四圆柱(Les quatre columnes)广场中心的喷泉由Josep Maria Jujol设计。中间雕塑有三组,各有其象征意义,不过代表什么和我们没太大关系。往蒙特维锥山上走,回头望还可以看见两座“威尼斯塔”,灵感来自威尼斯,跟圣马可广场上的塔楼真的很相似。不过在维修。这大概就是“四圆柱”了,当年曾被独裁者弗朗哥拆除了的加泰罗尼亚的象征。为什么“四圆柱”会象征加泰?我还没有做调查,但是看外形它和加泰的区旗很相似。圆柱背后就是“国家宫” - 加泰罗尼亚国家艺术博物馆 - 是在1929年为“世界博览会”建筑的。国家宫前的喷泉十分壮观,即便是在以大为美的中国人的眼里。每周六下午3:30分后博物馆免费,我去的时候3点刚过,所以就在博物馆周围转了一圈消磨时光。蒙特维锥山上还有当年92年奥林匹克建造的运动场。好了,3点半到。直接进场如入无人之地。真的真的好后悔,直到快要离开巴塞罗纳了才来这里参观,可又真的是庆幸,最后还是来了。原本以为一路罗马,巴黎,伦敦,这个 “加泰罗尼亚国家艺术博物馆”可能没多少令人激动之处。真的大错特错。它建筑优美,场地宽敞,最主要的是它的收藏实在是精美,美得让人一次次倒吸冷气。谢天谢地没有错过。哈哈。好了,让我们进去参观一下吧。走上楼梯左手边是“古代艺术”,有11 - 14世纪的加泰美术作品,多半以宗教为题材。难得的是大量从教堂墙上直接剥下的绘画,连带拱形,我不知道如何操作。出“古代展厅”对面是中世纪艺术馆 。丰富的收藏,而且异常精美,可以慢慢看半天。更上一层楼是“巴洛克艺术”。我没有拍很多照片,相比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的收藏,这一部分不是加泰罗尼亚国家艺术博物馆 的长处。出“中世纪展厅”,这个就是从这幢建筑最高的圆拱了。非常漂亮。现代艺术馆 - 精华所在。这里值得呆 4 小时。大家慢慢看吧。就这两幅画就够12欧门票了。很好的印象派作品,虽然没有法国荷兰出名,但水准不在其下。达利(上图)毕加索(下图)的作品不多,只1-2副。因为其它作品也都是实打实的优秀。从博物馆内往外看,巨大的窗口好似一个画框,巴塞的景色的确无与伦比。6点半-落日时分 - 这是我在巴塞罗纳的最后一个博物馆 - 不虚此行。加载更多图片一个是老城区,一个是新贵区。在巴塞罗那,很多罗马时期的建筑都已毁坏,但在历史名区- 哥特区,你仍可以看出昔日的格局,一些残存的古罗马时期的城墙被用于建造拉苏大教堂,19世纪城市扩建,又经历了一轮拆城墙运动,只在巴塞罗那主教堂边还有一段保留较好的老城墙。哥伦布纪念塔在兰布拉大街尽头。当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就是从巴塞罗那出航,发现了美洲大陆。好多人不知道可以登塔参观。4欧元电梯费远眺城市美景,值不值各有各见解。纪念柱四周有八头狮子环绕。可谓“神气”。统一西班牙,资助哥伦布远征的伊莎贝拉女王。通道很窄,电梯只够3人(连工作人员)乘坐。观光台在哥伦布铜像脚下的圆球内,空间不大。下面是360度拍摄的巴塞罗那全景。照片里你能看到的,几乎就是巴塞罗那的全部了。(市区好像不大噢)巴塞旧港这个建筑就是古代巴塞罗那的造船厂了,现在是“航海博物馆”。兰布拉大街鸟瞰。从高处看似乎看不出什么好,其实挺漂亮的。我之前提到过的“巴塞罗那外滩”可以坐跨海缆车上蒙特维锥山,是去蒙特维锥城堡的最佳路线。加载更多图片老城处处是小巷,很有味道。一个月后差不多每一条街都踩过了。在国内很有名气的 La Boqueria 盖伯利亚市场,其实并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干净的,更不是最便宜的。只是地段比较好。这个好像也是个著名的市场,目前正在维修。无论从建筑形式或是面积,都要比盖伯利亚市场气派。前面提到象征加泰罗尼亚的四圆柱像加泰区旗,这里有一面加泰旗帜,那四圆柱和四道红线也许有关连。另一个市场。巴塞的集市都很干净。我在前面介绍了一位金发美女清洁工,这里有一位英俊的小伙子在兰布拉大街清洁垃圾桶。论身高长相,做模特都有剩。近年西班牙经济危机,年轻人失业很多。前几天在马拉加(安达卢西亚首府)看到一家餐厅门口排了长龙,大概有6-70人,年轻人,中年人都有,心想这家餐厅的美食难道要排长队?凑近一看才发现餐厅门口有招聘广告,需要一名服务员。墙上有上千个探头。加泰罗尼亚广场上的喷泉之前在兰布拉大街没看见活雕塑,是时间和地点不对。活雕塑都在兰布拉大街南头近旧港,上午去是没人的,得下午时分去才有表演。周日在某一小巷有卖杂货的地摊,全是“垃圾”,真怀疑会有客人。其实我错了,回来看照片还真发现几张有人在挑选有人在付款。这个是“圣十字圣保罗医院”的前身。我介绍过。1600 - 1749 是一座古老的医院现在这里是一个图书馆和艺术设计学院。中午时分童鞋们三三两两在休息。同时这里还是无家可归者的地盘,很多衣衫破烂的人在聊天或睡觉。退休老人和拾荒老人都在晒太阳。傍晚的旧港和哥伦布纪念塔哥伦布时代的西班牙一时风光无限,称霸海上世界,而今落得“欧猪五国”之一。真所谓风水轮流转。好在它有丰富的历史遗产,是世界旅游大国。入夜后的兰布拉大街依然热闹。我最晚在12点左右路过,行人如织和白天没太大差别。广场上的餐厅晚10点以后的生意是最好的。卖海鲜饭和皮萨的“中餐厅”。兰布拉大街尽头的哥伦布纪念碑。夜晚的航海博物馆旧港静悄悄,一轮明月挂在天空。说实话生活在巴塞罗那实在惬意。英国宫夜景加载更多图片近代巴塞罗纳的发展是由十九世纪的城市工业化开始的,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城市扩张,原来巴塞老城已经容不下了,急需扩大版图。现在我们看到的棋盘状的城市规划就是那时的设计。L'EIXAMPLE 在老城的北面,高迪的大多数建筑都在此。目前是巴塞中产阶级的居住区。来巴塞罗纳旅游十有八九是来看建筑的,闻名遐迩的高迪是其中之一,但巴塞罗纳可不止高迪一人,真可谓人才辈出,争奇斗艳。在L'EIXAMPLE 随便走都是观看旧时建筑的好机会。这一篇主要以图片为主,配以少量文字。这个建筑离高迪的“米拉之家”只有一个街区,我看到它的外形很有意思,于是探头张望了一下。看门的老先生向我招手,示意我可以进去看。我猜想他一个人可能也无聊。方尖碑路上的法拉利加泰罗尼亚区旗,四条红杠像国家宫前的四圆柱L'EIXAMPLE 是世界著名的“同志区”,酒吧桑拿以及其它相关的设施非常集中。我在英国游览的时候发现许多英国大城市的同志街总是和唐人街连在一起,不过巴塞罗纳没有唐人街,所以就没有连在一起的可能了。地铁1号线终点 FONDO - 芳都,是华人(浙江人)集中的地方,我特地抽空转了一天,想做个专辑。不过那里不是旅游区不太上照,因此作罢。这是巴塞罗纳大学。有网站把它列入旅游景点,其实它就是个学校没太多旅游资源,大门紧闭。若真想进去看看,右面拐角的边门可以进去。学校前的广场人挺多,是观察巴塞市民的好地方。这里不像兰布拉大街,走来走去全是游客。虽然这里环境优美,各项设施齐全,但房价却要比京上广便宜。同样面积的公寓要是在京上广,可能只够在城乡结合部找了。远远的的迪必达波山,我已经介绍过了。跟国内一样,马路中间有书报亭,仔细一看,妈呀,它连A片都在大街上公开卖。男男,女女,男女......什么都有。一起卖的还有巧克力和口香糖。这样的书报亭在 L'EIXAMPLE 不止一家。只是没必要都上传。格蕾西亚大街。著名的不和谐街区就在这条街上。大家都知道兰布拉大街在老城哥特区,其实它一直向北延伸到L'EIXAMPLE 区,叫做“加泰罗尼亚的兰布拉”。这是条典型的L'EIXAMPLE 街道,两边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式建筑。是巴塞罗纳资产阶级的据点。这里有无印良品呢!好意外。路易斯-多米尼克-蒙塔内尔 的作品夜色中的 L'EIXAMPLE 区文华酒店橱窗照片2枚英国宫夜景高迪童话般的“巴特略之家”在灯光的衬托下更显梦幻色彩。加载更多图片没有了标志性的景点,我把它聚焦巴塞罗纳人。假如你看多了千篇一律的景点游记,想深入观察一下巴塞人的日常生活,就花几分钟阅读一下吧。这是辑“放松篇”,没有针对性主题。这是在拍电视。有一个镜头是这位“戴绿帽子”的小伙子要踩滑板从铁扶手上滑下。因为比较高,大家看起来都很紧张。开始.......起跳.........摔倒........我没看重拍。真替他捏把汗。幼儿园放学的小朋友一个很老旧的店门,这种设计流行于半个多世纪前。帅哥美女卖完菜回家。老年人互相帮助。看了都要晕过去的雕塑。这是格雷西亚区,像这种形式的市场在巴塞罗纳很普遍,只是兰布拉大街那个比较出名。这一个月我已经跑了不少。所有集市都很干净,价格也差不多各种各样的面包,还有招财猫的形象。这是在兰布拉大街边的一家“性博物馆”,有人扮成梦露在阳台上揽客。一家甜品店。喜欢它的玻璃拼画。这是干什么?这么大阵仗原来是拍电影。好多人围着。这位就是我们的“明星”,抬头往上看很俏皮。其实楼上并没有什么值得看的东西,就几件居民晾晒的衣服。大概是狗仔队兰布拉大街边的乐器店。照片显不出大小,它们其实只有真乐器的一半大小。好可爱。红唇烈焰“便器”穿着民族服装的年轻人。很漂亮。加载更多图片星期天的城堡公园,很多市民在做运动。喷水池也开始喷水了。第一次去没有喷水,那些带喷水的照片其实借用了这次拍的。公园里的乒乓桌旁,年轻人在打乒乓球。加载更多图片加泰罗尼亚国家剧院,看上去是新建的这个带有巨大镜面屋顶的建筑原先我以为是一个汽车站。很大很大。其实它是一个有3-4层楼的旧货摊,杂货摊加廉价货摊。如此巨大连“以大唯美”的中国国内都没见过。请看镜面屋顶反射,下面有上千个摊位。别以为摩托车载客是亚洲国家的专利,这里也有哦。只是为避免纠纷,我没直接面对面拍。这个就是巴塞罗纳的新地标 - “小黄瓜”了。大约有145米高,排第三。最高的是海边的双子楼,都超过150米。巴塞罗纳的高楼是不能和国内比的。小黄瓜旁边有一个展览馆,正在展出新城市规划哪里的新规划?就是小黄瓜前面的大型立交桥,拆掉高架重新设计。这是当地居民在拍照,记录这历史性的一刻。展览馆里放着许许多多的设计模型供市民参观投票。虽然近年西班牙遇到经济危机,但我相信靠着西班牙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未来的日子一定会更好。离开加泰罗尼亚下一站是西班牙南部的安达卢西亚,那里有西班牙的精神和灵魂。我将在那里呆上一个月加载更多图片THE ENDqjxamcb662945&#xf0分享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篮圈距地面高度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