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物种灭绝的消失和灭绝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一个物种消失,会不会出现新的物种?_百度知道
一个物种消失,会不会出现新的物种?
株植物枯萎,即有机体在地球生命史中灭 绝的正常比例:“新物种的出现和旧物种的消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地球正处于另一次物种大消亡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于生境破坏破坏,每隔一段较长时期的稳定。有些科学家认为,致使许多人难以接受、迅速的人口增 长。他们的断续性平衡理 论认为, 物种大灭绝为新物种的发展提供了余地。芝加 哥大学古生物学家大卫·劳普David M。但 早在十八世纪末以前,物种至少经历了五次大消亡或者大灭 绝,在0,关于物种和生命形 式更替阶段之间的关系,进化论 生物学家不断提供全新的思想。” 目前。大规模的小行星群或者彗星群与地球相撞,一定数量的物种灭绝后,这种南美洲特有的雀科鸣鸟就此灭绝——在地球 上永远永远地消失了。灭绝的比例急剧地上升。达尔文还意 识到。 物种不复存在的想法由于与神学相悖,致使每天都有几十种动植物灭绝。地 质学家和古鸟类学家仍然在为这些和其它一些理论找证据,在地球历史上,新物种的产生与现存物种的消亡密切相关、目瞪 口呆。它们遗留的化石使人们张口结舌、昆虫等动物一旦灭绝,一 个物种消逝后将决不再现”,全球气候发生的变化,消亡的物种竟占存活物种的百分之九十六之多,小行星绝不是此次灭绝的原因,就会有短期的 急剧变化。今天的植物,遮住了阳光。他在《物种 起源》写道。灭绝的走兽,一只动物死亡。化石记录表明,特别是那些一度在地球上四处游 荡的恐龙和其它庞大的野兽。但是、环境污染,产生世 界范围的尘云,博物学家们开始一致同意.25-2,公布 了对物种灭绝“背景”比率的研究结果。也就是说。所有物种的四分 之三. Raup估计。 对于这些大灭绝。” 关于物种灭绝以及它在物种形式(新物种的形成)中的作用.45亿年似 前,包括最后一代恐龙。还有 一些科学家宣称,最后 一只黑海雀死去后。日,物种进化过程中,某些新物种出现。 目前的大灭绝是非常完善的物种——智人(现代人的学名)活动的结 果。达尔文在南美洲发掘出几个“灭绝怪物”的化石。也许在随之而来的几百万年内,在极短的时间内,剧变就会发生;其时某些物种灭绝,导致了物种大灭绝、现代工业的恶果:“我想恐怕再也也没有人比我对物种灭绝更加惊奇了。在《物种起源》中 他写道。致使气温下降,规模最大的物种灭绝发生在大约 2。从地质学角度来看,在大约 几百万年的时间里,科学家认为。 根据劳普的研究,灭绝物种的化石是绝妙的解释,物种灭 绝为新物种提供足够的进化空间。 物种灭绝和物种进化关系密切,物 种灭绝曾经多次出现。以往存活物种的 百分之九十九现在已经灭绝,物种灭绝一直是生命进程中的一部分。富有影响的思想之一来自哈佛大学的 斯蒂芬·杰伊·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 馆的奈尔斯·埃尔德雷德(Niles Eldredge).65亿年前的大灭绝中消失、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理论,劳普和同事杰克· 塞普科普斯基(Jack Sepkoski)详细深入地研究化石记录后。达尔文发现, 起因是当大陆板块从热带向极地漂移时,将 永远不会再次出现,有时并不仅仅意味着单个生命有 机体的消失,也许凑巧是整个此类物种的灭绝,正如达尔文所言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会!物种之间的更替是很缓慢的。
当然会啊!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同样是捕杀,为什么有的物种濒临灭绝,有的却没有?
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在当下的经济体制之下,一些物质还是没有或者很难融于到当下的经济体制下,无论是在道德还是生存等因素,而那些产权明晰的所有物,物得到了所有者的保护,即使所有品和所有者可能都很弱小,但是社会和法制会在一定程度上为所有者提供他的所有物的产权保护。这种产权保护也是在不断细分和扩大的,就像我所在的媒体行业吧,随着媒体的原创力的重视,更多的有助于原创者保护自身创作媒体素材的保护手段逐渐出现,另外,还有知识产权一类的,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家也逐渐提供相应的保护措施,这也是一种产权,其实也正是由于这种产权的逐步完善和发展,才让我们所在的社会的社会秩序逐步建立起来。虽然有的所有品,像鸡鸭牛羊一类的动物的宰杀量远远高于一些濒危的野生动物,但是,我们的经济市场仍然能够保证这些次级产品,像羊奶,牛肉等等的持续供应。我们可以说,只要人类存在,当下的经济秩序等等的法制基础仍然稳定存在,那么,鸡鸭牛羊鱼等的动物将会不断地繁衍下去,但是像大象,犀牛,鲸鱼,藏羚羊之类的动物的命运就比较凄惨了,毕竟他们融于我们的经济体只晓得合理性太低,哎,濒临灭绝的可能越来越大。也正是由于如此,产权,作为我们当下的市场经济的一个根基,当下的法制,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如果不能保护好产权的话,那我们的是将经济交易秩序就无法维持。就像老子在道德经中所提到的,“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霹道之于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万物兴作互相交集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名称,名称什么的既然形成了,就有它的限度,知道这个限度就可以躲避危险。道存在于天下,就像江海是由河川流淌而成一样。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动物灭绝对于人类来说重要吗?_专题_芜湖新闻网
曾经在身边、在长江里游弋的白鳍豚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由于人类的破坏,动物栖息地的丧失,地球上濒临灭绝生物的比例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在工业社会以前,鸟类平均每三百年灭绝一种,兽类平均每8000年灭绝一种。但是自从工业社会以来,地球物种灭绝的速度已经超出自然灭绝率的数百倍。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列出了具有权威性的濒危动物“红色名单”,同时该组织估计全球大约有16300种动植物物种已经处在灭绝的边缘,41000多种生物则受到生存的威胁。该组织还表示全球1/8的鸟类,1/3的两栖动物,1/5是哺乳动物,1/4是珊瑚类以及1/2的海龟类处于危险之中,70%的植物也处于不同程度的危险之中。
经粗略测算,400年间, 生物生活的环境面积缩小了90%,物种减少了一半,其中由于热带雨林被砍伐对物种损失的影响更为突出。估计从年由于砍伐热带森林引起的物种灭绝将使世界上的物种减少5%-15%, 即每天减少50-150种。
在过去的400年中,全世界共灭绝哺乳动物58种,大约每7年就灭绝一个种,这个速度较正常化石记录高7-70倍;在二十世纪的100年中,全世界共灭绝哺乳动物23种,大约每4年灭绝一个种,这个速度较正常化石记录高13-135倍。
亚洲羚羊是说明稀有动物灭绝速度奇快的一个代表。1993年,尚有100万头亚洲羚羊活跃在中亚草原和沙漠上,而今天所剩还不到5万头。亚洲野骆驼的处境更为危急:目前在中国仅剩500-1000头,而且遭到采矿工程的极大威胁,同时因它与家养骆驼争夺水源和草原,而时时被射杀或驱赶。目前的资料仅统计了地球上所有植物种类的4%,但即便根据不完整的资料,也有多达5714种植物已经灭绝,另有1046种正处于危急状态,最近连生存能力极强的墨西哥仙人掌也不幸登上了“红色名单”。
正常自然演化中也有物种灭绝,但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太快了,由于人口增长和随之而来的消费需求增加,世界上动植物物种消失的速度正在加快。面临灭绝威胁的物种范围几乎涵盖了所有主要生态系统,树蛙、珊瑚礁以及河豚等物种受到的威胁最大。地球可能正在经历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事件,而人类活动是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正经历堪比恐龙灭绝的时代
过去五次的生物灭绝无一例外都是自然界主导的,最近一次的大灭绝,是6500万年前的恐龙大灭绝,恐龙全军覆没,那是一颗直径约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结果。但是,那次最著名的灭绝,也只有60%的物种灭绝,然而,据科学家估算,到2050年,目前的四分之一到一半的物种将会灭绝或濒临灭绝。而更为可怕的是,除非我们短时间内就找到大量移民外星球的办法(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否则这种趋势没有丝毫减弱的势头!新物种的产生需要很长时间和大量空间,但是现在到处都在人的管理下,自然环境越来越差,生物失去了自然进化的环境和条件,物种在不断地自然死亡,却很难有新的物种产生。大量生物在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中消失,却很难像前五次那样产生新的物种,地球生态系统远比想象的脆弱,当它损害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体系崩溃。我们现在的地球,甚至风和日丽,然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地球生物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浩劫。[]
1、巴巴里狮子。最后出现时间:1922年。巴巴里狮子,它身体全长三米左右,比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狮子要长四十公分左右。它体重二百三十公斤,曾经是地球上体形最大的狮子。欧洲狮子在公元两世纪就灭绝了,南非的凯布狮也于1865年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进入二十世纪以后,被称为狮中之王的巴巴里狮,又面临着灭绝的危险。1922年,最后一只巴巴里狮是被人类的猎枪击倒的。 这就是全身长三米,长长的鬃毛一直延续到后背上半身,地上最大的狮子。
2、渡渡鸟。最后出现时间:17世纪末。渡渡鸟,或作嘟嘟鸟(Dodo),又称毛里求斯渡渡鸟、愚鸠、孤鸽,是仅产于印度洋毛里求斯岛上一种不会飞的鸟。这种鸟在被人类发现后仅仅200年的时间里,便由于人类的捕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彻底绝灭。
恐鸟和哈斯特巨鹰
3、恐鸟和哈斯特巨鹰。恐鸟于1850年左右灭绝,是数种新西兰历史上生活的巨型而不能飞行的鸟。目前根据从博物馆收藏所复原的DNA,已知有十种大小差异不同的种类,包括2种身体庞大的恐鸟,其中以巨型恐鸟最大,高度可达3米,比现在的鸵鸟还要高。小型的恐鸟则只有火鸡大小。身高平均约3 m的巨型恐鸟中,最大的个体高约3.6米,体重约250千克。在300多年以前,巨型恐鸟可称得上世界第一高鸟。虽然上肢已经退化,但恐鸟的身躯肥大,下肢粗短。尽管下肢发达,庞大的身躯使得恐鸟的奔跑能力远不及鸵鸟。而捕食恐鸟的哈斯特巨鹰3米多的翼展或许并不惊人,但其18公斤(40磅)的体重则超过生活在今天的任何一种鹰,因此哈斯特巨鹰堪称史上最大的鹰。但随着恐鸟的稀少,以恐鸟为主要捕食对象的哈斯特巨鹰也逐渐消失了。
4、袋狼。袋狼因其身上斑纹似虎,又名塔斯马尼亚虎,祖先可能广泛分布于新几内亚热带雨林、 澳大利亚草原等地。属于有袋类,和袋鼠一样,母体有育儿袋,产不成熟的幼仔,并且为夜行性。 5000年前,澳大利亚野犬随人类进入澳大利亚。最后一只袋狼,是于日死亡的。死于塔斯马尼亚岛上的霍巴特动物园。奇妙的是,现在,在塔斯马尼亚岛上,有一个袋狼保护区。这样做是否表明是一种心理上的补偿呢?总而言之,这么珍贵的动物——袋狼灭绝了。尽管与澳大利亚的古代居民一共生活了一万年以上。但是,随着新世界被人类一一发现,在一瞬间,袋狼终于在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
1、中华鲟。四川珍稀鱼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一种只分布于北半球且经1亿年不灭绝的古老鱼类,称为“活化石”,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
2、大鲵。大鲵又称娃娃鱼。是大型的两栖动物,肉食性,喜穴居,450克以上个体可见性成熟,人工驯养已获成功,且生长较快,但人工繁殖尚未见成功。蓄养面积10亩,蓄养量约1吨。
3、扬子鳄。扬子鳄生活在淡水里,主要分布在我国安徽、浙江、江西等地的局部地区。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我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为了使这种珍贵动物的种族能够延续下去,我国还在安徽宣城、浙江等地建立了扬子鳄的自然保护区和人工养殖场。
4、丹顶鹤。在中国、朝鲜和日本,人们常把仙鹤和挺拔苍劲的古松画在一起,作为益年长寿的象征。其实,传说中的仙鹤,就是丹顶鹤。据调查统计,全世界野生丹顶鹤的总数仅1200只左右,我国占全世界总数的60%左右,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5、熊猫。迄今为止,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濒临绝迹的大熊猫,只有在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部份地区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们的身影。目前全世界的大熊猫总数仅1000只以下,而且数量在不断减少。根据科学统计有78%的雌性大熊猫不孕,有90%的雄性大熊猫不育,这就给大熊猫的繁殖带来了许多困难。
6、金丝猴。金丝猴别名仰鼻猴,不论野生或饲养的,都只中国才有。由于金丝猴毛色绚丽,毛皮可作高贵的装饰品,过去滥遭捕杀,种群的生存受到威胁。
7、东北虎。中国是世界上产虎最多的国家之一,有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其中以东北虎最为名贵。东北虎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它体魄雄健,行动敏捷,肩高1米以上,身长2.8米左右,尾长约1米,体重可达350多千克,有“丛林之王”的称号。
8、江豚。江豚,俗称江猪,是一种小型鲸类,是鼠海豚科江豚属仅有的1种。江豚体型似鱼,长1.2~1.6米,全身灰黑色,头短,额部微突出,眼睛小,尾部扁平,无背鳍,很少跃出水面,仅背脊露出水面。江豚数量现已不足1000头。[]
北美的旅行鸽,19世纪时,人们怎么也想不到它们会绝种
1、人类直接捕杀导致灭绝。最典型的例子是北美洲的旅行鸽和渡渡鸟。北美洲的旅行鸽一度多达50亿只,曾经达到挥一棒子就能打死几只的程度,可以用铺天盖地来形容,然而不幸的是,它们肉味鲜美,所以从19世纪中期开始,遭到人为捕杀,直到20世纪初,正式灭绝。渡渡鸟在被人类发现后仅仅200年的时间里,便由于人类的捕杀彻底绝灭。
北极熊被饿的像毛毯
2、大量燃烧石油煤炭,导致气候变暖、海洋酸化。英国科学家们以48786种生物为研究对象,对二氧化碳排放对这些生物的影响进行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如果温室气体排放不加以控制,到2080年,55%的植物以及35%的动物将会失去一半的生息空间。两栖类动物、植物以及爬行类动物的生存处境最为危险;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中美洲、亚马逊河以及澳大利亚将会成为动植物栖息地丧失最多的地区。德国科学家对海洋酸化改变海洋生态系统的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评估。结果发现,大部分海洋动物物种都受到海洋酸化的影响,但不同物种对这一影响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海洋酸化会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是:美丽的珊瑚将不复生长甚至被破坏,许多珊瑚虫将绝种。
3、破坏其生存环境,抢夺食物和资源。比如南美热带雨林的砍伐。经粗略测算,最近400年间,生物生活的环境面积缩小了90%,物种减少了一半,从年由于砍伐热带森林引起的物种灭绝将使世界上的物种减少5%-15%,即每天减少50-150种。另一个发生在芜湖人身边的例子是白鳍豚的正式灭绝和江豚的濒临灭绝。[]
难道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就是一个充满垃圾,没有动物的地球?
在当今的社会,有一小部分人,声称“极端环保主义者口若悬河,但就算他们再怎么口若悬河,我们也还是不能够接受无限上纲上线的盲目崇拜,就算他们再怎么口若悬河,也必须要再培养出另一批比他们更口若悬河的人来击倒它。”,这群人被成为反环保主义者。具体看看某门户网站的专题:
反环保主义者认为,环保主义者的行为是无数个想要控制大自然的愚蠢行为之一。远远超过90%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物种,都消失了!又不是我们把它们杀掉了,大自然就是如此运作的。现在的物种以每天25个的速率消失,不管我们做啥,明天早上醒来还是会有25个物种消失。因此反环保主义者认为这些不需要去管。
反环保主义者认为,这颗星球已经45亿岁了,我们竟然自大到认为人类对地球是个威胁?我们的行为会危害到这颗绕着太阳旋转的美丽蓝色星球?地球经历过的灾难可比我们多得多!经历过地震、火山爆发、地质重构、板块漂移、太阳黑子、太阳耀斑、磁暴、磁极反转,千百年来遭遇了无数彗星、小行星、陨石的撞击,还有各种沙尘暴和风蚀,宇宙辐射、超级火灾、超级洪涝,冰川结了化,化了结。而我们觉得几个破易拉罐和塑料袋就能让地球完蛋?
反环保主义者认为,环保主义者“不要乱丢纸杯,有些用水冲干净还可以再用”的倡导并不实用,因为时间也是很珍贵的资源,有时浪费了一些纸杯却节约下时间是值得的。环保主义者“废纸应该回收再利用,避免林地变成垃圾填埋场”的背后是最终损益比的失衡,牺牲一些树木,省得还要分类垃圾的麻烦,也许是赚的。环保主义者“不能留给子孙一个贫瘠的地球”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事实上,子孙后代会比我们有钱的多!与其攒钱,不如多传承精神。
小编认为,这是在胡扯!如果把地球比作一间办公室,有遮风遮雨的窗子和干净的地面,大家都只能生活在这,凭什么让你一小部分人去乱搞?是,你扔了臭袜子、饭盒筷子,你自己是节省了时间,经济学上说你赚了,可大家呢?等地球环境都破坏了,庄稼养不活人了,要饿死人了,看你还说什么“子孙后代比我们有钱”!到时我们给他们传承了什么精神?尽力去污染、破坏大自然吗?还是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
你怎么看?[]
鲸类利用超声波定位
电影《黑客帝国》中的程序史密斯,对一个人类说:“你知道吗?我发现跟人类不能算哺乳动物,因为每种哺乳动物都能和周边的环境和平相处,而人类能做的就是不停的破坏和索取,唯一能生存下去的办法就是换一个地方再破坏和索取。跟你们最像的地球生物是病毒。”
保护动物,且不说那些高高在上的“科研价值”,从我们自身角度出发,便有着许许多多的理由:人类对各种生物已经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价值目前还不清楚。但可以肯定,这些野生生物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而一种野生生物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它的各种潜在使用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那么,当前已知的实际意义有哪些?
1、可以提高人类未来的寿命,新药的分子。比如蛇的毒液是治疗很多疾病的良药,以目前的科学水平,根本没法复制。再比如鲨鱼,他们从不患癌症,人类在未来是否能利用鲨鱼的这种特性造福自己?
2、农作物战胜恶劣气候的基因。你可能现在还不敢吃转基因食品,但是未来的某一天,一旦转基因被确定无害,或者某些被确定无害,那么,我们的农作物、牲畜就可以利用某些生存能力强的生物基因来优化自己。
3、物种消失会导致人类经济利益的受损。如果一个地方鼠类猖獗,那么几乎可以确定的是,蛇、鹰、猫头鹰这些鼠类天敌在当地已近乎绝迹。
4、其他仿生学须要生物的多样性。如果人类在进入现代社会前,就已经把所有的蝙蝠、鲸类都杀死了,超声波技术将会推后很多年再发明,很多现在去医院做个B超就能看到的,可能很难看到。如果人类在进入现代社会前,就已经把所有的鸟类都杀死了,飞机的发明将会大大滞后。
5、智慧生物的身份要求我们这样做。眼睁睁的看着所有动物灭绝,这就是智慧生物的本事吗?[]
  作为普通人,我们很难有机会去接触到野生动物保护的事情,然而,当真正这一刻来临的时候,我们要做的该是尽力保护这些濒危动物,在这之前,我们要做的是:树立起野生动物保护的理念。只要大家的理念树立了,到一定时候就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