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国外买了台华为G8送给父母的华为手机国内妈妈,打开手机就是没办法核对信息,最后

  三年前的现在,我离开了华为,裸辞。

  彼时,这家公司已然处在电信业塔尖。

  5月,我就已提离职。拖到9月,是因为领导希望我能待到下半年,替部门背一个考核C的指标。

  华为绩效考核体系里,多数部门都会硬性分配绩效A/B/C的考核比例。就算全部门全年表现都很好,也无可避免有人要被打C。

  A,次年大幅涨薪+职级提升;C,不涨薪甚至降职降薪。连续两年C,直接辞退。

  我的团队就曾发生过连续打C被辞退事件。同事为与家人团聚,想调来我们办事处。第一年没调成,但因流露要走,被部门领导毫不客气打C;第二年调来了,考核按规定仍在原部门手上,又是C。

  我和我领导为他的事向上级申诉。中国区某大领导回应:制度就是这样的,谁知道你们有没有猫腻和包庇?谁都这样来闹,这么大一家公司还怎么运作?

  于是,一个勤勉踏实的技术骨干,即被辞退。一点儿转圜余地都没有。

  我的离职或多或少也受了这事影响,觉得华为制度太不讲人性,再加上一些因素,我的离开多少带着情绪。可以说,那时我看华为,偏颇而片面。

  之后三年,我玩自媒体、写小说、传记、文案策划,又和朋友合伙创业,开了家文化公司,彻底告别通信圈。

  现今,复盘犯过的错和走过的弯路,我却不得不承认——对于创业者来说,华为的狼性文化在某种程度上,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

  2016年底,我和合伙人老杨创立文化公司。我和他都是跨界——我是通信行业,他是保险和制药。我俩脑门一热做文化,纯粹出于爱好。

  那时候,500强的光环还没褪去,我还带着一厢情愿的乐观和一叶障目的自负,心想这并没有什么难的。

  开业第一件事,我们就给公司树了个貌似很有逼格的定位——做一家有温度、有情怀、有归属感、有幸福感的新型创业公司。

  为落实“四有”,我们决定:不加班、不打卡、甚至每周只开工四天半。

  经常性团建聚餐、每周分享会、按员工意愿与特长分配工作、老父亲般慈祥对待员工失职借口。我还亲手在公司搭健身角,鼓励大家多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状态。

  这些噱头的确一开始吸引了不少眼球,很多人慕名而来。

  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

  但这种状态并没有持续多久,应该是才过了几个月,就有员工提出辞职。

  我当时有些惊讶。我对这名员工相当不错,悉心培养、无私传授,一周工作两三天就能完成。

  员工直言不讳:工资有点低。可她不好意思提涨,一是工作量不重,二是知道公司业务情况不是很理想。思来想去,另谋高就。

  这事让我跟老杨吃惊并反省。

  我们用了太多时间去构建所谓的公司文化,却没把主要精力放在拓展业务和渠道上,每个月,公司账面都是不小的赤字,自然没法给员工涨工资。

  此时要是去跟人空谈什么情怀,未免显得可笑又华而不实。

  在华为期间,我就很少听人谈及情怀。

  我的领导曾多次说:大家来华为,包括我自己,就是来赚钱的。加班是辛苦,但是有钱赚啊。其他的,一概都是扯淡。

  这话听来糙,但我现在觉得,的确是真理。

  对中高层核心员工,或许还可以谈谈愿景、战略、职业规划,但对大多数基层员工,这太远太飘了。

  有能力给钱,甚至能给超出他们预期的钱,这才是一家公司最能体现情怀的地方。

  老板不作为,是对员工最大的犯罪

  头一年业务量小,多数员工比较闲。除了外接的工作,也有内部的活,例如运营公司自媒体,宣传推广我的小说。

  内部的活,不直接产生盈利,我和老杨也就不做任何考核。有时候他们忘了做,我们也只是温和提醒一声。

  这样造成的情况就是,因为我负责绝大部分内容输出,倒变成了公司最忙的人。每天来得最早,晚上也只有我加班,员工们17点半就都按时下班了。

  我偶尔会跟老杨吐槽,说咱们公司真奇葩。你见过哪家创业公司是员工每天悠哉,只有老板加班码字到吐血的?

  不,还是怪我们自己。

  作为内容创作者,我的创作水平有了长足进步,但作为老板,我明显没有任何作为。

  管理的失度及制度的松散,就是我的不作为。

  员工多数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有尚未毕业的实习生。他们从没真正走上过社会,自然没有什么成熟的工作观。

  我们最初无意的熏陶和错误的引导,让有追求的人——比如前面那个员工选择离开,而更多的则开始习以为常。他们会觉得,哦,原来“工作”就是这样子,还挺轻松的。

  后来当我意识到问题,跟老杨说,这样子不行,还是要定绩效考核。但已经晚了。

  推出绩效体系的当月,就有三名员工提出离职。离职后,他们立即删除了我和老杨的微信。

  其中一名员工时不时发朋友圈骂前老板(我和老杨),说要求如何变态,如何对她苛刻。

  一个比较认可我们的在职员工截了图,发给老杨。

  老杨很郁闷:她在时,咱俩对她都不错啊,怎么睁眼说瞎话?白眼狼啊!

  我说,人家华为养的是狼,我们却养出白眼狼,难道还不该好好反省么?

  几个月后,据“线人”说,这名前员工已陆续换了好几份工作,每次时间都不长,每次也都无一例外在朋友圈骂老板。大意都是,工作没法弄,老板很变态。

  听到这消息,我一点儿不觉得幸灾乐祸,反而觉得很难过。

  这名员工当初是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进入公司的,是一张白纸。她变成现在这样,我和老杨的不作为,或许真的是原罪。

  痛定思痛,我们对公司业务做出重大调整,收缩重心,裁掉非核心向的员工。

  犹记得当时我对那些被辞退的员工,首先说的是抱歉。

  我说,原本想创造一个宽松舒适的环境,却给了你们一个完全不该有的错觉。我们的放任、疏忽和不作为,没让你们锻炼出良好的核心竞争力,这很不利于你们的将来。真正的工作不该是这样子的。我们真的很抱歉。

  我说这番话时,既想到那名习惯在朋友圈骂老板的前员工,更想到了我曾在华为的岁月。

  当年,严苛的考核制度,总是鞭策我竭尽全力往前跑——没有人想被打C。

  华为掌门人任正非说,烧不死的鸟就是凤凰。

  就我目前接触的数百名离职华为人来说,提到华为,他们最高频的一个词,是感谢。

  狼性文化,深刻塑造了前华为人坚韧拼搏、永不言败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令他们能在新领域披荆斩棘,无往不利。

  所以,这些涅槃重生的凤凰的感谢,发自肺腑。

  相比而言,我们的不作为,才是对员工最大的犯罪。

  我不知道那些被我和老杨辞退的员工,如今都怎么样了,但愿,他们最终都收获了各自的成长。

  杜绝借口,才是最职业化的体现

  我刚离开华为时写过一篇文,里面有我个人对狼性文化的理解。

  所谓狼性,是极度敏锐的嗅觉,强烈的目标导向,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狠辣,达不成时毫不容情的问责。

  在华为期间,身边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是丽江古城4G网络建设。

  当时,丽江网络属别的厂家。因为古城是核心景区,物业极难协调,站址根本谈不下来,建设工作寸步难行。

  按照工作界面划分,站址物业协调应是运营商负责,工作开展不了,厂家也没有办法。

  华为获知了这信息,敏锐地意识到,这是扩大市场份额极好的突破点。

  我们办事处代表第一时间召集相关部门最高负责人开紧急大会,下达了死命令:必须攻下丽江古城的4G网络建设及运维。

  顺利达成,所有人升职加大幅涨薪,同时向中国区申请各类奖项、奖金。完不成,所有人下课。

  各中高层领了军令状,也都玩了命。不管风吹日晒,不计工作界面,天天蹲守古城,与各方势力斗智斗勇,大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魄。

  全民皆兵的阵仗,令顽固的古城物业人员惊呆了,一见华为的人都掉头跑。毕竟,从没见过这么能死缠烂打软磨硬泡的,还团伙作战围追堵截,简直太可怕了。

  最终结果,当然是顺利打进去了。

  凭借这个里程碑式的项目,我们办事处彻底在中国区火了一把,代表也兑现了承诺,每个参与者都按照贡献程度给了相应的重赏。

  华为的狼性,在这个项目上,当真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比起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员工都太惯于为自己找借口了。

  公众号涨粉慢——是内容不够吸引人啊,做地推和找大号推广又费钱。

  文章阅读量持续下滑——审美疲劳吧,毕竟谁写的东西也不会让所有人喜欢。

  错过本可以拿下的合作机会——我们是小公司,别人看不上很正常啊。

  都是为自己的懒惰与不肯死磕找借口。

  而我和老杨对员工不合时宜的一再宽容,也是借口不断滋生的温床。

  放到现在,我会直接对实习的公众号运营小编下达任务:一个月为限,新号无投入开通流量主。做到转正,否则离开。请给我结果。

  销售则更加简单,一个月内如果连你月薪的订单都签不来,那请另谋高就吧。

  所谓狼性,其实核心无非八个字:目标导向,杜绝借口。

  这,才叫做职业化。

  以上,算是我创业以来,小小的心路与反思。

  盈利是公司最核心甚至初期唯一的目的。人情与关怀可以有,但永远不该凌驾于此目的之上。

  身为老板真正要做的,首先是最大程度确保公司存活,其次筛选出合适的同路人,给予充足的物质与精神奖励,进而激发他们为公司创造更大的利益。

  想起很多年前,我尚是初入社会的职场新人时,我的人力总监River先生在谈到员工管理,曾说过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他说,Be tough,in a soft way。

  直译过来就是:保持严苛,用一种柔软的方式。

  这是一直过于柔软的我,需要再次认真学习领会的。

  正如直到今天,我才真正理解、并从心底认同了华为狼性文化的可贵之处。

相关拓展:华为手机发展历史

2003年7月,成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手机业务部

2004年2月,作为中国第一款WCDMA手机参加法国戛纳3GSM大会并现场演示

2009年2月,在西班牙移动世界大会(MWC)首次展示首款Android智能手机,并宣布与T-mobile合作推广

2012年1月,在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发布P系列“智能手机”Ascend P1 S(厚度仅6.68mm)

2014年2月,在西班牙移动世界大会(MWC)上展出了一系列创新4G智能终端,包括7寸跨界平板手机华为MediaPad X1、华为G6等

2014年5月7日,在法国巴黎华为消费者业务发布了年度旗舰机型Ascend P7

2015年4月15日,华为P8伦敦全球发布

2015年4月22日,华为P8以及华为P8max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迎来其国内的正式发布

2015年7月30日,青海湖畔,华为携手中国电信发布新品麦芒4

截止2015年,华为的产品和服务遍及170多个国家,服务于全球1/3人口,在中国、俄罗斯、德国、瑞典、印度及美国等地设立了16个研发中心。消费者业务是华为三大业务之一,产品全面覆盖手机、移动宽带和家庭终端。

2016年4月6日,与徕卡合作,华为P9 / P9 Plus在英国伦敦全球发布

2017年5月26日,华为在长沙召开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了两款华为Nova系列新机:华为Nova 2和华为Nova 2 Plus

2017年10月16日,华为在德国慕尼黑正式发布华为Mate 10,华为Mate 10系列国行发布会确定于2017年10月20日下午14:30在上海东方体育中心召开。

2017年11月28日,华为在北京发布荣耀V10。

2018年3月27日,华为在法国巴黎发布了华为P20、华为P20 Pro、华为P20 Lite三款手机。

2018年7月31日,国市场分析机构国际数据公司发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华为的出货量超过苹果手机,跃居全球第二位。

2018年8月3日,华为智能手机发货量超过9500万台,取得37%的逆势增长。2018年第二季度,华为智能手机全球市场份额跃升至15.8%,首次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厂商。

  【中国 新闻】在刚刚举行的IFA新品发布会上,华为不仅发布了旗舰中的旗舰-Mate S,还推出了一款低价—华为G8。

  该机同样拥有出色的配置,它采用5.5英寸1080p屏幕,2.5D弧面玻璃,全金属一体机身;同时搭载骁龙615八核处理器,电池容量为3000 mAh,支持指纹识别2.0。它还后置1300万像素摄像头,蓝宝石镜头,拥有OIS光学防抖,RGBW四色传感器,独立ISP,并且支持双卡双待以及双4G。

  华为G8有银色、灰色、金色三色可选,售价为399欧元,约合人民币2849元。该机可能就是一个月前国内发布的华为麦芒4。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目前支持无线充电的手机仅有华为Mate RS,您可以登录华为商城咨询了解更多产品信息。

  1. 以为可以无线充电的华为手机。

华为手机隶属于华为消费者业务,作为华为三大核心业务之一, 华为消费者业务始于2003年底,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中国、俄罗斯、德国、瑞典、印度及美国等地设立了16个研发中心。2015年华为入选Brand Z全球最具价值品牌榜百强,位列科技领域品牌排名第16位。

  1. 2003年7月,成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手机业务部

  2. 2004年2月,作为中国第一款WCDMA手机参加法国戛纳3GSM大会并现场演示

  3. 2009年2月,在西班牙移动世界大会(MWC)首次展示首款Android智能手机,并宣布与T-mobile合作推广

  4. 2014年2月,在西班牙移动世界大会(MWC)上展出了一系列创新4G智能终端,包括7寸跨界平板手机华为MediaPad X1、华为G6等

  5. 2014年5月7日,在法国巴黎华为消费者业务发布了年度旗舰机型Ascend P7

  6. 2015年4月15日,华为P8伦敦全球发布

  7. 2015年4月22日,华为P8以及华为P8max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迎来其国内的正式发布

  8. 2015年7月30日,青海湖畔,华为携手中国电信发布新品麦芒4

  9. 2016年4月6日,与徕卡合作,华为P9 / P9 Plus在英国伦敦全球发布

  10. 2017年5月26日,华为在长沙召开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了两款华为Nova系列新机:华为Nova2和华为Nova 2 Plu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送给父母的华为手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