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纲而万纲举目张的意思,解一篇而万篇明.这句话什么意思

查看: 2266|回复: 6
古人云: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篇而万篇明.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发表于 07-10-27 11:43
1,古人云: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篇而万篇明.请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录取为公务员后,你要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3,有人说:'忠孝两难全',也有人说'忠孝可两全',对此你是怎样看的?
请诸位解解~~~~
发表于 07-10-27 16:05
期待高手来解惑
发表于 07-10-27 16:13
1,古人云: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篇而万篇明.请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的意思说只要我们明白一个纲领或一篇文章,就应该对总体的文意有所把握,对于这句话,我是从——
第一这句话告诉我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有一种前瞻能力,在事情之初就有一个预算。
第二另一方面不能以偏概全。
第三联系工作中——
发表于 07-10-27 16:14
发表于 07-10-27 19:21
1举一纲而万目张,纲举目张,是说国家治理方面,一项好的政策会带动多方面问题的解决,比如,我国建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其实就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比如,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和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和谐,德治与法治 的和谐等等。所以这句话,可以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的理解“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
然后就是引用一下2楼的
quote]引用第2楼康乔于07-10-27 16:13发表的&&:
1,古人云: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篇而万篇明.请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的意思说只要我们明白一个纲领或一篇文章,就应该对总体的文意有所把握,对于这句话,我是从——
第一这句话告诉我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有一种前瞻能力,在事情之初就有一个预算。
第二另一方面不能以偏概全。
第三联系工作中——[/quote]
发表于 07-10-27 21:26
高手阿,后面的题能答一下不?
GMT+8, 17-3-20 17:38
Powered by Discuz!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浅析如何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新课程理念下的高考突出能力立意的命题思路,侧重对;纲举目张,结网捕鱼;教育专家王敏勤教授提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需要;一、重视“两纲一题”的研究,精研教材;新课改形式下,面对课时少的现状,要提高课堂效益,;二、集思广益,优化集体备课,开展“煮”教材,画知;我们集体备课按照每周“小组备课→个人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浅析如何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考突出能力立意的命题思路,侧重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测试,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在我们高考阅卷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堆砌答案,缺乏逻辑,遗漏要点。基础知识不牢固,掌握不系统是学生失分的首要原因。因而,在教学中,我们应当突出主干,把握分支,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争取让学生在宏观中把握,微观中落实。
纲举目张,结网捕鱼
教育专家王敏勤教授提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需要两个支点:一个支点是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另一个支点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不管课程改革怎么改,钻研课标、把握教材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如果教师本身对课程标准和教材都没有吃透,就很难有效地引导学生。”要让学生构建体系,教师必须先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大多数老师都有这种意识,但总感觉找不到头绪,不知从何入手。我们同样存在这种困惑,在不断的探索和尝试后,我们开始认识到要吃透教材,按照先宏观、后微观的原则,遵循全书―单元―课―目―主干―分支的顺序,理顺知识内在逻辑,全面系统的掌握教材。在教学中,根据整体建构的原则,在一个学段的开始,要引导学生粗知一个学段的知识结构;在一个学期初,要引导学生粗知一册教材的知识结构;在一个单元初,要引导学生粗知一个单元的知识结构。而每学完一个单元要及时回归到整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学完一册教材要及时回归到整个学段的知识系统。
一、重视“两纲一题”的研究,精研教材。
新课改形式下,面对课时少的现状,要提高课堂效益,必须精研课本,结合课标研究高考题,有针对性的对教材进行处理。为此,我们以课标、考纲、考试说明和历年的高考试题研究为突破,聚焦主干,兼顾分支,对政治各个模块进行教材梳理,并提出处理建议,(研究环节有:近四年的高考试题分析;高考题在各个知识点的分布和总结分析;模块教学建议;命题预测;模块教材主线;模块误区归纳)在教研活动中展示交流。并通过诸城教研室FTP共享资源,强化与兄弟学校的沟通和交流。
二、集思广益,优化集体备课,开展“煮”教材,画知识树活动。
我们集体备课按照每周 “小组备课→个人研究→集体讨论→研究课”程序依次完成。
1.小组备课:⑴要认真研究课标、考纲、教材、教师用书和其他资料,提前一周分课时准备教案、学案、课堂及课后所用习题,教案、学案要注明周次及使用时间。⑵备课组将下周的教案、学案于本周集体备课时间提前一天准备好,发至本组教师及级部领导。
2.个人研究:每位老师必须在集体讨论前对材料进行研究,必须提出自己的问题或建议。
3.集体讨论:⑴集体讨论时,重点解决老师们提出的具体问题。⑵集体讨论要深入到各知识点的难度、广度的把握,课堂教学中具体的处理方法。⑶各小组要根据讨论结果对学案、课堂及课后所用习题进行修改、完善,然后方可印刷学案。⑷各位老师要认真记录讨论过程,然后根据集体备课进行个人备课。
4.研究课:⑴研究课要尽可能安排在周四之前,以起到研究课的作用。⑵各备课组周五下午认真填写《研究课统计单》并上报级部,级部于周五上午将下周研究课安排张贴。⑶研究课要在当天进行评课,全组教师都要参加研究课的听评课。⑷上课教师评课时要首先说课,然后根据评课情况写出本节课的教学反思。
集体备课的优化,也深化了我们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和处理,更有利于我们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学案编写的质量。
“知识树”将教材结构以树状形式呈现,形象直观,脉络清晰,便于学生把握教材结构和内在逻辑。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知识结构图理清教材的思路和各部分知识内在的联系。为此,我们学校开展 了“煮”教材,师生共画知识树活动。教室内张贴师生画
的知识体系,在教学楼的走廊和宣传栏上都喷绘了各科的“知识树”,形成了“用知识树绿化课堂,用知识林绿化校园” 的独特校园文化。
点面结合,突出主干
每次考完试,总有学生会说:“题目看看都很简单,老师讲讲,一听就懂,可是答起题来,却总是出错?”其实这里的原因不外乎几个方面:基础不牢,理解不深,分析不透,当有人指点才豁然开朗;学习只重视简单重复,不重视联系应用,知识不成系统,犹如乱堆于仓库里的杂货,用时不能及时提取一样。常言道:“教师搭台,学生唱戏”。教师的引导为“搭台”,教师构建体系就是为学生准备展示的舞台和剧本。学生的构建才是“唱戏”的主角,“戏”唱的如何关键还要看学生的“演技”。那么,学生到底该如何培养自己的“演技”呢?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的体系构建恰恰与教师相反,应遵循一个由易到难,由微观到宏观的顺序,结合考点梳理教材,准确把握知识的内涵外延,争取小步推进,步步为营,夯实基础,颗粒归仓。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知识按层次进行梳理,应当注意“问题―目题―框题―课题”的阐述,一是重点知识梳理要分清要点与层次,二是某一范围内的重点知识构成框架,最后形成模块知识体系。梳理必须到边到沿,全面覆盖,不留知识“死角”, 既不能有知识盲点,又不能漫天撒网,做到以干带枝,融会贯通。这样学生答题时就能思路开阔,左右逢源,全面思考,不至于挂一漏万,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引导学生注意点面结合,突出主干,要根据知识间的内在逻辑进行整合,打破章节界限,形成教材的知识网络,构建起科学的知识体系。譬如:《政治生活》就是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主线贯穿全书,在前三个单元中都浓墨重彩地铺陈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绚丽画卷,多层次、多角度论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问题。在第一单元中阐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我国公民享有的广泛民主权利、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与途径等。第二单元阐述了建设服务型的政府,政府的权力受公民的监督等。政府的权力受到有效的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体现,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三单元阐述了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途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设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等。掌握这条逻辑主线,学生体系的形成就容易了。
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落实是关键。教学中,我们按照潍坊教科院“345”优质高效课堂和诸城教研室“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要求编写学案,优化课堂环节,引导学生强化基础知识的落实和体系的构建。
一是“查点”,即明确考点和重点,通过【课堂延伸】引导学生明确每个考点,做到一清二楚。二是“连线”,通过【知识整合】引导学生梳理整合,将知识按逻辑线索进行串联。三是“成面”, 通过【合作探究】和【体系构建】夯实双基,深化认识,理出完整的线索和脉络,构筑基本框架。通过【时政链接】【当堂训练】和【课后拓展】等环节及时引导学生拓展升华、学以致用、查漏补缺和巩固完善。学案应注意简洁实用,注意回归教材,注意点面结合,突出主干,防止 “眉毛胡子一把抓”。
常言道:“不管白猫还是黑猫,抓着老鼠就是好猫。”只要我们敢于尝试,恒于坚持,一定能引导学生处理好主干与分支的关系,建立起牢固的知识体系。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各类资格考试、文学作品欣赏、应用写作文书、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70等内容。 
 与孔子这一 观点蕴含近似哲理的选项是 A.智者顺势而谋,愚者逆理而动 C.堤崩归于蚁穴,防微方能杜渐 B.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D.试玉当烧三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 2 3 4 5 C.③④ D.②④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6 7 8 9 10 ...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这就是自私 2.与“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哲理相同的是 A. 九仞之积,犹亏一篑之功 C.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须系铃人 C.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8、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其蕴含的思想内容...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往寻常百姓家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D.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7、下图漫画“...  ( ) ①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②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③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④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 A.①②...  ③④ 31.下列古诗词与右图漫画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A.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6.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5 【出处】汉?郑玄《诗谱序》 【讲解】纲:渔网上的总绳。目:网上的眼。这句活的意思是:提起渔网上的总 绳一...  不深不浅种荷花”蕴含哲理一 致的是 A.有心插柳柳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B.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须系铃人 C.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D.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举纲举罐举碗举瓶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