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雌型抗病耐热海阳白玉黄瓜瓜种子

几种植物激素对黄瓜种子发芽的影响--《种子》2016年03期
几种植物激素对黄瓜种子发芽的影响
【摘要】:为了解除黄瓜种子的休眠,缩短黄瓜种子的发芽时间,提高发芽效率。本实验选取2个品种的黄瓜种子,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3种植物激素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进行浸种,比较促进黄瓜种子发芽的最适植物激素浓度。结果表明:低浓度的赤霉素(GA3)100~200mg/L、吲哚乙酸(IAA)5mg/L、萘乙酸(NAA)0.5mg/L浸种既可以减少黄瓜种子的发芽时间,同时明显地增加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高浓度的赤霉素(GA3)350mg/L、吲哚乙酸(IAA)200mg/L、萘乙酸(NAA)50mg/L对种子的发芽起到抑制作用,而且对种子萌发的抑制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明显。在相同条件下,植物激素对豫艺黑优黄瓜品种的作用更明显。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S642.2【正文快照】:
植物激素和种子的萌发在理论及生产实践上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并且植物激素与种子的活力有密切相关,在所有的植物个体发育中,激素控制着种子发芽、营养生长、繁殖器官形成以至整个成熟过程[1-2]。为了解除黄瓜种子的休眠,缩短黄瓜种子的发芽时间,提高发芽效果,利用不同的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农友;[J];山西农业;2002年09期
王桂新;;[J];农药市场信息;2002年12期
黎晓霞;[J];西南园艺;2003年03期
王娟);;[J];农药市场信息;2003年21期
寇英欣;[J];农民致富之友;2004年02期
严晨;[J];世界农药;2004年06期
陈惠珍;[J];农村实用技术;2005年05期
王桂荣;[J];安徽农学通报;2005年02期
;[J];农技服务;2006年06期
阿加拉铁;薛大伟;李仕贵;钱前;郭龙彪;;[J];中国稻米;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董文轩;束怀瑞;黄化成;;[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薛红卫;;[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黄丛林;张大鹏;;[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论文集[C];1995年
萧浪涛;王若仲;李劲;沈国励;;[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刘丹如;宋长征;张更林;;[A];山东省药学会2006年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周燮;夏凯;甘立军;;[A];2007年全国植物生长物质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周燮;夏凯;;[A];2005年全国植物生长物质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洪艳云;萧浪涛;;[A];2007年全国植物生长物质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霍飞凤;白玉;刘虎威;;[A];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学术交流会(2010景德镇)论文集[C];2010年
胡美华;;[A];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现代农业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孟东梅;[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5年
江苏涟水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刘远江;[N];中国医药报;2006年
;[N];云南科技报;2002年
杨霞;[N];广东科技报;2002年
方敏;[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刘继瑞;[N];安康日报;2011年
王济宪;[N];中国特产报;2000年
黄再元;[N];中国花卉报;2003年
本报记者 陈磊;[N];科技日报;2006年
黎彬;[N];中国医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元娜;[D];湖南大学;2011年
李晓峰;[D];兰州大学;2009年
卢巧梅;[D];福州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安全检查中...
请打开浏览器的javascript,然后刷新浏览器
<.cn 浏览器安全检查中...
还剩 5 秒&耐热黄瓜种子种苗栽培技术_农业_中国百科网
耐热黄瓜种子种苗栽培技术
&#160;&#160;&#160;&#160;一、植株调整:
  1、吊蔓:在植株长到6-7片叶时,根基部有个小弯时再吊蔓防止折断瓜秧。
  2、绑蔓和落蔓:当瓜秧长到架绳高时,朝一个方向进行落蔓盘圈,有助于营养物质的输入,绑蔓时应注意抑强扶弱,绑蔓后黄瓜生长点高矮一致,同时对于长势过旺植株可绑紧些;而对于长势弱的植株应绑松些,绑蔓不仅在于调整瓜秧在绳上分布均匀,保持良好通风受光状态,同时还具有调节秧果关系的作用。
  3、摘叶:在每次落蔓之前,基部叶片老化,变黄,同时由于近地处空气湿度较高,光照弱,易于发生多种病害,因此及时摘叶既可以节省养分,又可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产量,摘瓜方便。
  ①在早春茬口应保留两片叶覆盖地面,减少水分的蒸发。
  ②秋延越冬茬口应把下部的老叶全部打掉,光照能射到地面,能较快提高地温,有利于黄瓜的生长。
  4、疏瓜:由于强雌类型黄瓜座瓜多,膨果快,因此需要我们及时的疏瓜
  二、肥水管理:
  每亩选用:腐殖酸类生根膨果肥料10公斤+5公斤20-10-30+Te大量元素水溶肥随水冲施或者随滴灌浇水。这样冲施既可以生根壮秧,有可以加快膨瓜速度,还可以防止秧子早衰。
  三、温度控制:
  1、温度:黄瓜喜温暖,不耐寒冷。生育适温为10&&32℃。一般白天25&&32℃,夜间15&&18℃生长最好;最适宜地温为20&&25℃,最低为15℃左右。最适宜的昼夜温差10&&15℃。黄瓜高温35℃光合作用不良,45℃出现高温障碍,低温-2&&0℃冻死,如果低温炼苗可承受3℃的低温。
  2、光照:华北型品种对日照的长短要求不严格,已成为日照中性植物,其光饱和点为5.5万勒克斯,光补偿点为1500勒克斯,多数品种在 8&&11小时的短日照条件下,生长良好。
  3、水分:黄瓜产量高,需水量大。适宜土壤湿度为60&&90%,幼苗期水分不宜过多,土壤湿度60&&70%,结果期必须供给充足的水分,土壤湿度80&&90%。黄瓜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60&&90%,空气相对湿度过大很容易发病,造成减产。
  4、土壤:黄瓜喜湿而不耐涝、喜肥而不耐肥,宜选择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一般喜欢pH 5.5&&7.2之间的土壤,但以pH值为6.5最好。
收录时间:日 20:26:42 来源:中国农药第一网 作者:匿名
上一篇: &(&&)
创建分享人
喜欢此文章的还喜欢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产抗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