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达到上限怎么办几级才能在腾讯新闻上评论

圆桌对话:痛点与新模式
核心事实内容生产、流量变现、粉丝积累、品牌与商业化的实现,自媒体人是如何思考的?
摘要:内容生产、流量变现、粉丝积累、品牌与商业化的实现,自媒体人是如何思考的?各类自媒体正面临着运营中的“痛点”,从保持高质量的内容生产,到避免同质化,求解差异化的定位;从使用新的叙事手段和创作模式来摄取用户流量,到升级自我变现模式与品牌的打造……内容生产、流量变现、粉丝积累、品牌与商业化的实现,关于这些关键词,这些痛点,自媒体人是如何思考的?无论是平台方还是内容生产者自身,合理的应对之策有哪些?3月1日,腾讯芒种计划发布会现场,政事儿项目负责人、新京报编委全昌连,混子stone、混子曰微信公号创始人陈磊;二更创始人、资深媒体人丁丰与腾讯网总编辑王永治一起,以“痛点与新模式”为主题进行了讨论。(图注:从左到右依次为:腾讯网总编辑王永治,二更创始人、资深媒体人丁丰,混子stone、混子曰微信公号创始人陈磊,政事儿项目负责人、新京报编委全昌连。)根据现场嘉宾的投票的结果,王永治就现场嘉宾最关心的三个话题分别进行了探讨。如何打造特色内容,几乎是媒体/自媒体行业永久的话题。怎样才能做到与众不同?“政事儿”谈道,作为机构化自媒体,差异化和独家性非常重要。“二更”则认为,我们的定位就是发现身边不知道的美,所以特色内容从产品设计和粉丝的阅读习惯上都会有所体现。对于这个话题,一向走知识娱乐化风格的“混子曰”则笑谈,打造特色内容并不是有意而为之的事情,更应该是发源于自己的兴趣并在其中逐渐摸索出来的特色风格。有了特色内容,该如何让粉丝死心塌地?当谈到这个话题时,嘉宾们一致认为:真诚的对待粉丝,给出高质量的作品,并抓住粉丝的痛点,能够将公号有魅力和人格化的概念体现出来,对于吸引粉丝死心塌地很有帮助。作为机构类媒体,在内容生产的过程中更多的体现品牌的标识、价值和作用,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多学习和成长空间。在拥有了特色内容和粉丝之外的,中小型自媒体如何成长?谈到这个问题,“混子曰”代表中小型自媒体坦言道,核心内容和运营是我们遇到的最关键的两个问题。对于中小型自媒体而言,如果能够将精力集中在核心内容上,可以说成为一个期许。这个观点也得到了其他嘉宾的认同,大家纷纷表示,如果能够在腾讯的企鹅媒体平台上获得更多的支持,对于自媒体而言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以下是对话实录:王永治:刚才中间环节做了一个调查,希望能够释放出来。五个问题按照占比,如何让粉丝死心塌地28%,第二个中小型自媒体如何成长24%,第三个20%,第四个如何平衡温饱与情怀17%,第五个传统媒体如何转型11%?问题有的大,有的小,这是目前所关注的问题。下面先围绕三个,相对问题比较聚焦,请出我们论坛2的三位嘉宾。政事儿项目负责人、新京报编委全昌连先生,二混子stone、混子曰微信公号创始人陈磊先生,二更创始人、资深媒体人丁丰先生。如何打造特色内容,几乎是一个永远的问题。从我做互联网时代,大家说如何差异化?怎么跟别人不同?全昌连:谢谢王总,谢谢各位嘉宾!今天借腾讯这个场子,跟各位同行做一个交流。先介绍一下我们的项目,是新京报政事儿依托部门的采编资源,原创能力打造的一个新闻信息产品,它不是一个自媒体,是一个机构媒体,它是依托报社的资源和采编队伍来打造的一个新媒体项目,从小细节解读大时政,有两点可以分享一下,如何去打造特色内容。那我们主要发力在两点,一个是选题的差异化,可能时政类的选题,每天热点可能大家有个根,这个选题,这个话题找不到一个特别好的角度,那可能就放弃,宁愿不做了。差异化从选题的角度来讲的,我可以举几个例子。第二点我们也会去强调这种独家,因为作为机构媒体来说,新京报积累了很多采访的资源,包括跟政府的关系,专家类资源这些,很多时候也会在独家这一块去发力。动车事故的时候,铁道部的发言人王永平他退休了,我们就做了一个独家的访谈。我们有的时候也会利用好机构媒体采访的资源和采编的资源去做独家和差异化,我觉得我们主要是从这两点来打造我们的特色内容。王永治:混子确实很明显,直观上跟大家很不同,跟大家分享一下?陈磊:我只能说我们目前的帐号,运营的情况来给大家说一些心得。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混子曰”的帐号,我们的帐号目前做的一件事情叫做知识娱乐化,用各种手段,当然目前采用的是漫画,用段子,用各种好笑的笑话来给大家解释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人文科学的,社会科学的,以及自然科学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目前发生的世界大事。其实我觉得并不是一个有意而为之的问题,这个事情发端于我自己的一个兴趣。算是自己的兴趣里面慢慢摸索出这样一个特色和风格,我会觉得在我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其实说白了,是没有人在做这个事情,见缝插针。在结合个人的特长,目前打造出的这些内容,它是一个非常特色的内容,目前可能比较好地结合我个人的能力和目前市场的需求。对于有类似的东西,我觉得非常棒,假如它是我们的模仿者的话,我也很高兴,因为首先我们做的事情,叫做知识曰,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提高全民认知水准的事情。我特别喜欢这件事情能够推而广之丁丰:二更一直在做原创视频,短视频就是一个特色的内容。我们还有一个公众号深夜食堂,现在叫二更食堂,做图文为主。关于打造特色内容呢?就从二更的视频来说,我是传统媒体出身。当初在策划二更这个产品的时候,朋友圈里面看到的第一视频很少,第二有的视频,大量的是泰国导演的电影,或者说是短片的,还有很多搞笑的。其实一直没有类似于纪录片形式的,从另外一个视角。说得通俗一点,正能量的角度来做一个,从自媒体角度,或者视觉的角度来呈现整个当下。首先定位我们叫“发现身边不知道的美”,这个美我们发明一个关键词,叫“快乐自由爱”。整个内容围绕这几个,发现身边不知道的美和快乐自由爱。选题端,我们做了大量的,我印象当中可能我们是在自媒体当中做公益做得最多的一个公众号,我们大概做了将近十几部公益的纪录片,非常有幸跟腾讯公益、壹基金等合作。第二块也做了大量手艺人,做了很多国家级的、省一级非物质文化传承。还有做了自由职业者,如果从特色内容角度来说,二更走了一个完全跟其他自媒体不一样的,切入点就想用视频的角度去呈现。总体来说叫微记录,以人为主角,之前纪录片有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或者各个省台也有,包括国外纪录片的时间比传统的娱乐时间还要多。其实在国内大量的纪录片有很普遍的观众基础,传统的渠道上在电视或其他渠道。另外一块它很强,整个节目形式往往节奏比较慢,不太适合传播,现在把它做成三到五分钟的,节奏会比较快,要求我们导演在镜头把握上做得非常酷,或者动用一些无人机,早几天我们报道了一个杭州做20多年鱼丸的,就做一个上午。但是在拍摄过程当中,我们用无人机来拍,把鱼丸放在城市的高架下面,最后收尾的时候,把这家店跟城市发生了变化。通过一个微小的人物在节目的呈现当中,就跟城市的历史发生了关系,所以我们觉得特色内容主要看你在产品设计上,对产品的打磨上,等一下第二条,对粉丝喜爱上阅读习惯上。王永治:生产流程非常复杂,虽然是一个公众号,其实从采集到编,到拍,以及超越了多数电视台的门槛,这种高门槛是不是也构成了一个特色?这个东西外边是看不见的,在后台能看到?丁丰:我们可能是所有自媒体当中,我们有一个机构,我们叫编委会,我们有总编辑,我们有副总编辑、总编室,目前我们已经有150余人的规模。我在传统媒体待了20年,10年的时间都在做跨媒体运营,把传统电视台的节目时间段买下来,通过内容的制作,加上运营,这样跨媒体运营。到了13年的7月份,我们开始研发我们的纪录片,所以其实我们当初在二更前身是传媒公司下面的事业部,7月份开始研发,到了11月份上线,所以我们在做微信公众号的同时,一条应该是9月份、10月份才出来,他们做的那个东西刚好论证了我们在做纪录片的过程中,我们觉得公众号可能是个未来。至于说两家关系,首先对短视频学习我们,我们是值得学习的,我认为他在这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有一个本质上的区别,我们有导演制的,用导演的视角拍的纪录片,一条是杂志视频化的标杆,某种程度上基因是不一样的。这个来讲,未来发展趋势也会不一样。王永治:我们进入第二个问题,如何让粉丝死心塌地?混子曰的号是陈总自己在运营,包括一些主要的漫画都他一个人来画,非常辛苦,你是怎么样让粉丝死心塌地的?陈磊:我觉得让粉丝死心塌地的,当然目前不敢说有这样的经验。只能说首先一个你要真诚地对待你的粉丝,所谓真诚地对待,首先作品的质量一定要高,抓住大家的痛点,这个当然是一个比较虚的词。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而且我们的帐号现在尝试的一点,叫做公众帐号的人格化。我觉得这样有可能吸引到大家的关注和喜爱,以及提高它的黏性。举个例子为什么大家会喜欢那些明星?因为明星是有血有肉,有脸孔,有性格,一举一动都可以牵扯到各个粉丝的心。那我在想,其实大家喜欢的是那些有个性的东西。我们混子曰目前生产到现在,它跟其他的微信公众帐号可能性质上会有一点点区别。因为我们特别强调自己的个性化,这些个性化表现在我们的语言是有强烈风格的,我们的配图是有强烈风格的。包括我在后台跟他们的对话,以及我给大家所有的评论,所有的这些都在告诉大家,混子曰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是一个真实的人,可能生活在你们周围的一个兄弟也好,一个朋友也好,它不是一个冰冷的公众号。在这个过程中,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跟粉丝之间保持了特别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一部分提高了这个平台用户对它的黏性。我相信这个公众帐号人格化这样一个概念,是有助于让粉丝死心塌地。王永治:很好的一个概念,腾讯新闻做了一个新闻哥,用户天天在给“新闻哥”找媳妇,找丈母娘,其实我们的核心团队是一帮小女生,运营得非常成功,丁总这边呢?丁丰:说到让粉丝死心塌地,原来有一个号叫深夜食堂,现在叫二更食堂。我们这个公众号跟二更是互补,它是做图文,现在也在做漫画。这个公众号每天晚上我们CEO大概已经坚持了两年多了,每天晚上他写一个晚安语,所以这个晚安语每天晚上将近2万多人次后台会跟大家留言,为此还出了一本书,而这本书第一版已经也脱销了,为此还会拍电影。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案例。作为二更,每期节目完了以后,因为除了视频以外,二更的文字也是粉丝非常喜欢的。因为二更的文字总是体现出一种真诚,从对人物的刻画,从文字的角度再去补充一些关于人物的背景资料。最后会有一个“二更君语”,代表二更的观点,对整件视频做一个高度的总结,其实就有点人格化的东西在这里面。而且这样的话,因为往往很多粉丝在互动过程当中,他看一条视频,关了就走了。其实通过我们的高度总结以后,可以让粉丝对你做的这件事情,他可以不动脑子,你提的很多建议或者很多的观点,我可以在我朋友圈转发,代表我的一种思想,我的心得是这在自媒体运营过程当中,尽量让整个自媒体的形象更活跃。王永治:晚安语可以赢得几万的互动,这个是很难想象的,这些小窍门大家是忽略的。回到传统媒体这边,一天到晚讨论国家大事,这个用人格化能实现吗?你的粉丝怎么样看待你这个号?全昌连:第一个,让粉丝死心塌地,我有一个体会。我觉得粉丝这个概念用户可能更好一点,让看这些文章和支撑内容的人,会有时间看。生产内容必须是好的东西。举一个例子,要不你生产这些内容,对他来说能长知识,能开阔眼界,获得一个独家的消息,或者说看到一个视频很好玩,很有意思,让他慧心一笑,或者晚上有谈资,或者很有回味,内容足够好,大家才会死心塌地,天天守在这里有所期待。第二点,其实刚才陈总跟丁总讲到了人格化,我理解的更多的是,其实跟人格化的概念差不多,我想讲的是品牌的意识和标识,以我们政事儿来讲,是新京报出品的,大家看到这个可能会想到机构的公信力,以往的这种形象,可能有这些机构的公信力,声誉、影响力作为背书,更多的时候可能大家对这个内容吸引度就更高。在内容生产和传播的过程中,我们也会更多地去强调品牌的标识,品牌的价值和作用,这是我对第二个问题的理解。王永治:政事儿的用户是不是相对比其他两个号,两位更容易聚焦一些?对时政感兴趣的比较好筛选?全昌连:可能有这个因素在里边,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好象是一个幕布一样,尤其对政治的事情,不是很公开,不是很透明。越是这样的,越想知道这些东西。一个是解释,一个是消息,这两块可能有很大的需求。王永治:你们会一步步怎么成长,未来还有什么计划?全昌连:对于新京报来说,对自媒体和全媒体不一样,信息分发的渠道也来自于报纸,现在更多在谋求一些转型。我们的思路和策略,新京报是鼓励每一个部门和团队,依托自己的采编能力和采编力量,去打造新闻信息产品。第一个要做好的内容,第二做好传播。这一点对于很多传统媒体出身的人来讲是非常欠缺的,因为很多传统媒体人的工作模式和节奏,比如他以前是依托一个出版中心,比如他是杂志可能是月刊,一个月才出一期。周刊才是一周才是一个工作周期,日刊是一天就是一个工作周期。对于自媒体更快更加迅速,这种工作模式和节奏就要适应和发生改变。所以,依托团队的这种力量去打造好的内容。从传播的角度来说,依托更好的推广平台,像腾讯这样的推广平台,其实传统媒体分发渠道是并不占优势,现在腾讯有微信、有QQ,据说加起来有十几亿的用户覆盖,所以非常好的利用好这样一些渠道,我觉得对于这种自媒体产品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提高它的传播效率和效果,所以我觉得利用好这个传播渠道是非常重要的。王永治:在最后一个,毕竟是常年多年做传统媒体,刚才说了,转型做微信号之后,整个工作节奏、压力都不同,能具体说说这种节奏跟压力变化在什么地方吗?全昌连:开场的视频短片讲道,除了新媒体的人都会讲到非常抓狂,感觉才思枯竭,时间非常不够用,非常疲惫,很多时候我们也会碰到这样的状况。对于机构的微信号来说,它会更加严格和严苛,我们实行三审制,从编辑到主任,到分管的高管每天都要严格的审核和把关,所以这个工作节奏也是非常累的。和以前传统媒体工作节奏完全不一样,压力非常大。王永治:陈总你作为支撑这个号,整个未来的发展痛点在哪里?除了这个辛苦之外?陈磊:我觉得这个问题,我是一个分享者,倒不如说我是这个问题的诉求者。我们应该这个问题里面的中小型自媒体,也是碰到了成长诸多的问题。首先我觉得所有自媒体的成长都会碰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它的核心内容,第二个问题可能就是后面非常现实的问题—运营。为什么中型、小型自媒体都会有一个问题,所有的人员除了有才华什么都没有,也就意味着他们在运营方面基本上一穷二白,所以在这样一个团队的成长过程中,很难把精力集中在所有的核心内容上,包括我们自己也是这样。我个人经常会为内容之后的这些支撑,所有的这些事物忙得焦头烂额,这个我个人是非常有体会。对我来说,如何成长里面运营的问题,它是作为我们的痛点存在,所以我个人有一个期许,既然我们依托在大平台上,那我不知道有没有比如像腾讯这样的大平台,或许是孵化也好,或许是后面的支撑也好,也许可能能提供后面产业的支柱,能让我们的内容创业者把真正的才华,把真正的时间和精力全部用在核心的内容上。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的话,我觉得可能对所有中小型自媒体是天大的好事。王永治:谢谢,我们今天芒种计划就是想达到这种目的,给大家解决发展的痛点,希望大家能专注内容生产,商业变现相对少一些,而给大家变现的率远远超过自己去操作,尤其是对于小机构来说。丁总这边,你现在规模足够大了,下一步怎么发展?丁丰:非常感谢腾讯的生态让二更能快速地成长,从前年年底上线发展到现在,其实也超出我们的预期,因为我们在传统媒体,公众号确实让我做传统媒体,我是做经营出身的。以前做经营的,都不知道自己的粉丝在哪里?不断地加任务指标。我非常认同陈总说的意思,其实我一直觉得,因为我在体制内待了20年,内容端就是内容端,销售端就是销售端,不能让内容端去做内容端的事情,做的事情不一定能够商业化。我更希望像以腾讯这样内容生态,而且能有这么大支持,不管是资源还是流量,都是对中小型自媒体有非常大的帮助。这样的话,其实可以帮助在当地比方说导演,他有拍摄能力,他有情怀,他有视频制作能力,但是他没有像一个二更的平台来帮助他。我们想说能不能利用二更现在的一个运作能力,品牌的经验和商业客户变现的能力,去帮助这些有才华的,刚才除了才华就是才华的,我们在这方面多做一点开阔。王永治:你们在商业化方面帮助这些PDC商业化有什么样的计划吗?丁丰:反过来说,我们可以跟采购他们的一些内容,包括做一些选题。未来的话,2B的商业客户来了以后,可以分配给他们的内容,做微电影,可以对接大平台方的宣发平台。王永治:我们的大目标是一致的,正好做的机构媒体,一个小型平台媒体,说到底都要做平台化,都要把媒体生态做到最大化,我们一起共赢,谢谢三位嘉宾分享。var sogou_ad_id=731545;
var sogou_ad_height=90;
var sogou_ad_width=980;深度 | 腾讯新闻、天天快报、微信、QQ各自发力,腾讯能成为移动资讯霸主吗?|品途商业评论
品途菁英会服务商···所有登录没有账号?没有微信账号?昵称限制字数为1-10个邮箱限制字数为6-36个,格式如:密码限制字数为6-16个已有账号?注册邮箱限制字数为6-36个,格式如:重设密码修改密码旧密码:新密码:确认新密码:深度 | 腾讯新闻、天天快报、微信、QQ各自发力,腾讯能成为移动资讯霸主吗?观点刘旷强大的社交基因使得腾讯在移动资讯上颇具优势,然而,其他的移动媒体扛着专业和技术的大旗也招徕许多用户,那么孰优孰劣,比过了才知道。移动资讯的发展初期,从2012年一直到2013年,整个市场份额基本上被网易新闻、搜狐新闻、新闻三家瓜分。不过到了2014年之后,格局开始发生变化,腾讯新闻逐渐拉开与对手的距离,同时今日头条凭借着个性化推荐,迅速跻身移动资讯第二梯队。进入到2015年下半年之后,格局又发生变化,今日头条逐渐从第二梯队脱颖而出。不过在腾讯推出天天快报之后,这种局势面临被打破的可能性。腾讯本身在内容积累上就拥有优势,天天快报则大幅扩张了腾讯的内容分发渠道——这将使腾讯的内容优势得到更大程度的释放。腾讯新闻一路向左,成移动资讯第一霸主<img src="/article/0a880-4d51-442e-81cb-6fb10766da2d.png" alt="深度 | 腾讯新闻、天天快报、微信、QQ各自发力,腾讯能成为移动资讯霸主吗?"根据QuestMobile6月份的统计数据显示,腾讯新闻APP的日活跃用户数以及月活跃用户数均已排名第一,已经遥遥领先其他移动资讯类平台。腾讯新闻一直主打“事实派”,虽然也增加了兴趣类推荐内容,但是只是将其作为辅助,腾讯新闻整体上还是接近新闻,不刻意突出趣味性。腾讯新闻一路向左奔跑,成为移动资讯行业老大,刘旷个人认为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腾讯新闻基于过去传统门户的媒体资源以及优势,拥有一支庞大的媒体内容采编团队,这为腾讯新闻持续、精准的优质内容提供了强大的后盾支持。今天腾讯新闻在移动端仍然秉持和延续了在传统门户时代对优质内容的持续投入。其二,腾讯新闻客户端在产品运营以及用户体验等方面也在不断优化,同时也在坚持改革创新。比如在个性化兴趣推荐方面,腾讯新闻虽然没有把兴趣推荐作为主打,但是也并不忽略用户对于兴趣推荐资讯的阅读,他们正在不断加强这方面的努力。其三,腾讯新闻借助微信、手机获得了强大的社交属性,同时借助微信、手机QQ、应用宝等渠道和入口支持,获得了强大的流量来源。其四,企鹅媒体推出“芒种计划”,对于那些坚守原创、深耕优质内容的媒体/自媒体,腾讯还将给予全年共计2亿元的补贴,这极大地刺激和吸引了媒体、自媒体创造大量优质的原创内容。内容、产品、渠道、平台实力成为了腾讯新闻雄踞移动资讯APP排行榜榜首的四驾马车。不过腾讯新闻虽然稳居新闻客户端榜首,却也正在受到来自今日头条的威胁。今日头条通过基于大数据挖据分析,向用户推荐有价值、个性化的信息,成为了仅次于腾讯新闻的移动资讯平台。于是,在今日头条的紧追下,腾讯媒体系另一个杀手锏——天天快报冒了出来。天天快报一路向右,成移动资讯最大黑马与腾讯新闻不同,天天快报虽然也有硬新闻,但更侧重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以趣味性、好玩的内容为主。根据前面QuestMobile6月份的统计数据显示,仅仅只有一年多的时间,天天快报月活跃用户数达到了7203万,紧逼今日头条9637万的月活跃用户。比较有意思的是,一开始本来是今日头条对腾讯新闻造成了威胁,现在却是天天快报给今日头条造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根据腾讯媒体的用户统计数据显示,腾讯新闻和天天快报的用户重合比例只有2%。腾讯新闻更侧重新闻报道,与主打兴趣类资讯的今日头条用户重合度并不高,直接竞争关系实际上也不大。反倒是同样主打兴趣推荐资讯的天天快报,成为了今日头条最大的竞争对手。基于“兴趣阅读”的天天快报,自“出生”以来,便汇聚了“年轻化”、“有料”的特点、力图通过“精准算法+运营”进行内容推送,让不同兴趣圈层的读者都能在天天快报找到感兴趣的内容。天天快报最大的价值是释放了腾讯的内容潜力天天快报对今日头条最大的威胁是什么?其实未必是相似的算法推荐模式。刘旷认为,天天快报最大的意义,是为腾讯庞大的内容生产力,提供了一个足够宽广的释放出口。这才是对今日头条们最大的威胁。如果说内容是腾讯最大的优势,应该没有人有异议。内有强大专业的内容生产团队,外有公众号平台刺激下的海量自媒体内容源。这种内容生产力绝非其它对手一朝一夕所能赶超的。不过就像整个互联网内容生态所遇到的内容一样,腾讯所拥有的海量内容,在过去并没有得到足够充足的内容出口。腾讯新闻的“事实派”定位,使其在内容筛选上要注重严肃性,另外一点就是作为一个主打新闻资讯的平台,腾讯新闻还要注重内容的“价值性”。这使腾讯新闻不太可能为那些以趣味性为主,或是面对小众兴趣的内容提供足够多的分发机会。至于微信公众号,在内容分发上足够强,但它并不是一个最佳的内容推广平台。基本上用户关注一个自媒体,或是获取内容,要么靠口口相传的推荐,要么所在社交群体的相互转发。这种带有强烈随机性的内容获取方式,让每个用户所能接触到的内容,只能是整个腾讯内容体系中的沧海一粟。估计腾讯自己也意识到了内容存量和出口宽度不对称的问题,所以天天快报在相当程度上,起到了拓宽内容分发出口的作用。在内容的选择上,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天天快报几乎就只存在一个限制:用户感兴趣——这几乎已经是内容筛选的最低限制了。因此,天天快报在内容源上,可以说几乎是不设限的,只要兴趣+算法推论出该内容可能会让当前用户感兴趣,它就有“见光”的机会。天天快报总经理在近期一次谈话中,也特别提到天天快报的内容源在广度上,是远大于腾讯新闻的。打个比方,这就像武侠小说中某主角,体内被几大高手同时注入了不同的内力,但苦于不会运用,战斗力依然没有提升。这时另一位高人出现,帮主角打通经脉,教给他如何释放内力,于是主角的战斗力马上就爆表了。所以说,天天快报用户量快速提升的背后,实际是因为它引导了腾讯所积累的内容“内功”——这个腾讯最主要的杀手锏,并使之充分运用和释放。天天快报反哺内容生产,促使自媒体生态进一步繁荣在帮助内容拓宽分发出口后,天天快报还为自媒体们找到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对于自媒体来说,天天快报通过“算法+兴趣”的模式,可以帮助自媒体选择与自身属性更加契合的频道,并通过和精准用户的互动,快速了解用户反馈,提升自媒体对于内容方向和质量的把控。与此同时,通过将内容推荐给感兴趣的用户,能够帮助自媒体挖掘更多的垂直用户价值,在垂直领域实现更大更强的曝光。另外借助“芒种”计划,天天快报也给自媒体带来了新的商业变现途径,让自媒体拥有持续产生优质内容的动力。<img src="/article/ccd86e-c2f4-4651-aa0f-20fbc030ebd0.png" alt="深度 | 腾讯新闻、天天快报、微信、QQ各自发力,腾讯能成为移动资讯霸主吗?"腾讯媒体最终会一统江湖吗?在移动资讯领域,腾讯在拥有腾讯新闻这一张王牌的情况下,随后又打出了天天快报这一张牌。从天天快报的迅猛发展来看,已经验证这是腾讯媒体打出的一手好牌。伴随着用户对于个性化兴趣阅读推荐需求的日益增强,天天快报也正在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移动资讯应用,腾讯新闻和天天快报共同成为了整个企鹅媒体的左膀右臂。如果把微信公众号、QQ公众号、腾讯新闻、天天快报全部加起来,说腾讯媒体在整个行业是霸主确实无可厚非。但是刘旷认为腾讯媒体想要在短时间内一统整个资讯江湖,这也有些难度。在社交媒体上,微博凭借着明星大V们的优势,成为了区别微信社交的重要力量。尽管微博的用户活跃度已经大不如此前,但是微博的社交媒体属性在短时间内是其他平台难以替代的。在移动资讯媒体上,虽然腾讯新闻客户端遥遥领先,天天快报也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成长为了行业老三,但是今日头条、一点资讯这类兴趣阅读媒体通过此前的积累已经得到了相当一部分用户的喜爱,其实力并不可忽视。而网易、搜狐、、凤凰等传统门户借助PC端的积累,同时也开始纷纷发力兴趣推荐,短时间内他们同样还是移动资讯媒体的一支重要力量。由此看来,今日头条这类兴趣推荐媒体的崛起,反而是给了腾讯帝国一个觉醒,这也促使着腾讯媒体不断改革、创新,借助腾讯新闻客户端、天天快报的迅猛发展,腾讯媒体的市场份额还将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在今日头条、微博等媒体力量存在的势态下,企鹅帝国想要一统江湖也并非那么容易。关注微信公众号品途商业评论(pintu360),精彩内容每日放送,还有福利与互动。扫码分享到朋友圈[ 本文为
品途商业评论
作者: 刘旷创作,责编:占太林。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品途商业评论观点。 ]以禅道参悟互联网,微信公众号:liukuang110微信号:liukuang110近期热点123456789123456789123456789延伸阅读匿名评论登录{{ if (!commentItem.deleted) { }}{{ } }}{{ if (!commentItem.deleted) { }}{{ if (commentItem.replyTo) { }}{{ } else { }}{{= commentItem.content }}{{ } }}
{{ } else { }}{{= commentItem.content }}{{ } }}没有更多轮到你发言了获得品刀× 5分享文章到微信品途
专注于商业模式的变革与创新,通过覆盖全行业的商业模式分析,为企业主、管理者及创业者提供最具参考价值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q文件个数达到上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