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能源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所到中国石油广州能源研究所培训中心多远

夏小平(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_百度百科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夏小平,男,1977年生,汉族,重庆市人,理学博士,研究员。200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获地球化学和电子工程学双学士学位;年于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学习,获博士学位;年,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研究助理,博士后, 并担任荣誉助理教授。2009年12月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
夏小平基本信息
姓 名: 夏小平
职 称: 研究员
学 历: 研究生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科华街511号同位素室
夏小平研究领域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开发及应用;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仪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以及方法开发;华北克拉通早元古代地质演化;华南陆块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物源分析及古地理古地貌重建
夏小平代表论著
1.Xia X.P., Sun M., Zhao G.C., Wu F.Y., Xie L.W., 2009. U-Pb and Hf isotopic study of detrital zircons from the Lüliang khondalite, North China Craton, and their tectonic implications. Geological Magazine
2.Xia X. P., Sun M., Zhao G. C., Wu F. Y., Xu P., Zhang J. H., and Luo Y., 2008. Paleoproterozoic crustal growth in the Western Block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Evidence from detrital zircon Hf and whole rock Sr-Nd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the khondalites in the Jining Complex.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3.Xia X. P., Sun M., Zhao G. C., Wu F. Y., Xu P., Zhang J. H., and Luo Y.. 2006. U-Pb and Hf isotopic study of detrital zircons from the Wulashan khondalites: Constraints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Ordos Terrane, western block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4.Xia X. P., Sun M., Zhao G. C., and Luo Y.. 2006. LA-ICP-MS U-Pb geochronology of detrital zircons from the Jining Complex, North China Craton and its tectonic significance. Precambrian Research
5.Xia X. P., Sun M., Zhao G. C., Wu F. Y., Xu P., Zhang J., He Y. H., and Zhang J. H.,.2006. U-Pb age and Hf isotope study of detrital zircons from the Wanzi supracrustals: Constraints on the tectonic setting and evolution of the Fuping Complex, Trans-North China Oroge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6.Xia X. P., Sun M., Zhao G. C., Li H. M., and Zhou M. F.. 2004. Spot zircon U-Pb isotope analysis by ICP-MS coupled with a frequency quintupled (213 nm) Nd-YAG laser system. Geochemical Journal
7.Wang Y.J., Zhao G.C., Xia X.P., Zhang Y.H., Fan W.M., Li C. Bi X.W. and Li S.Z., 2009. Early Mesozoic unroofing pattern of the Dabie Mountains (China): Constraints from the U-Pb detrital zircon geochronology and Si-in-white mica analysis of synorogenic sediments in the Jianghan Basin. Chemical Geology, in press
8.Sun Y.L., Chu, Z.Y., Sun M. and Xia X.P., A simplified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Re, platinum group elements and Os isotopic ratios using Ni-Fe sulfide fire assay preconcentration, submitted to Applied Spectroscopy
9.Yin C.Q., Zhao G.C., Sun M., Xia X.P., Wei C.J., Zhou X.W., and Leung W., 2009. LA-ICP-MS U-Pb zircon ages of the Qianlishan Complex: constrains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Khondalite Belt in the Western Block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Precambrian Research, in press
10.Wong P.M., Sun M., Xing G.F., Li X.H., Zhao G., Wong P.W., Yuan C., Xia X., Li L. and Wu F., 2009, Geochemical and zircon U-Pb and Hf isotopic study of the Baijuhuajian metaluminous A-type granite: Extension at 125-100 Ma and its tectonic significance for South China, Lithos, in press
11.He Y. H., Zhao G. C., Sun M.; XIA X. P., 2009. SHRIMP and LA-ICP-MS zircon geochronology of the Xiong’er volcanic rocks: Implications for the Paleo-Mesoproterozoic evolution of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Precambrian Research
12.Yuan C., Sun M., Xiao W., Wilde S., Li X., Liu X., Long X., Xia X., Ye K., Li J., 2008. Garnet-bearing tonalitic porphyry from East Kunlun, Northeast Tibetan Plateau: implications for adakite and magmas from the MASH Zon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13.Chen S.G., Gong S.L. Sun M., Li X. Y., XIA X. P., Wang Q. Y., Wu F. Y., Xu P., 2009. Precambrian evolution of the Quanji Block,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ibet: insights from zircon U-Pb and Lu-Hf isotope compositions.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14.Luo Y., Sun M., Zhao G.C., Li S.Z., Ayer J.C., Xia X.P., Zhang J.H., 2008. A comparison of U-Pb and Hf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detrital zircons from the North and South Liaohe Groups: Constraints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Jiao-Liao-Ji Belt, North China Craton. Precambrian Research
15.Sun M., Yuan C., Xiao W., Long X.P., Xia X.P., Zhao G.C., Lin S.F., Wu F.Y., Kr?ner A.. 2008. Zircon U-Pb and Hf isotopic study of gneissic rocks from the Chinese Altai: Progressive accretionary history in the early to middle Palaeoz. Chemical Geology
16.Yuan C, Sun M., Xiao W., Li X.H., Chen H. L., Lin S.F. Xia X.P., Long X.P.. 2007. Accretionary orogenesis of the Chinese Altai: Insights from Paleozoic granitoids. Chemical Geology
17.Long X., Sun M., Yuan C., Xiao W. J., Lin S. F., Wu F. Y., Xia X. P., Cai K. D.. 2007. Detrital zircon age and hf isotopic studies for metasedimentary rocks from the chinese altai: Implications for the early pale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Tectonics
18.Zhou M.F., Zhao J., Xia X., Sun W. and Yan D., Comment on &Revisiting the &Yanbian Terrane&: Implications for Neoproter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western Yangtze Block, South China& [Precambrian Res. . , Precambrian Res.
19.Zhou M. F., Zhao J. H., Xia X. P., Sun W. H., Yan D. P.. 2007. Comment on &Revisiting the &Yanbian Terrane&: Implications for Neoproter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western Yangtze Block, South China& . Precambrian Res
20.杨守业, 蒋少涌, 凌洪飞, 夏小平, 孙 敏, 王德杰 2007. 长江河流沉积物Sr-Nd 同位素组成与物源示踪中国科学 D辑, 地球科学
21.杨守业, 韦刚健, 夏小平, 孙敏, 唐珉, 2007. 长江口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研究:REE和Nd同位素制约. 第四纪研究
22.陈能松, 夏小平, 李晓彦, 孙敏, 徐平, 柳小明 2007. 柴北缘花岗片麻岩的岩浆作用计时和前寒武纪地壳增长的锆石U-Pb 年龄和Hf 同位素证据。岩石学报
23.李晓彦, 陈能松, 夏小平, 孙敏, 徐平, 王勤燕, 王新宇, 2007. 莫河花岗岩的锆石U-Pb和Lu-Hf同位素研究:柴北欧龙布鲁克微陆块始古元古代岩浆作用年龄和地壳演化约束. 岩石学报
24.Zhao G.C., Kroener A., Wilde S. A.,Sun M., Li S. Z.,Li X. P., Zhang J., Xia X. P., He Y.H.. 2007. Lithotectonic elements and geological events in the Hengshan-Wutai-Fuping belt: a synthesi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evolution of the Trans-North China Orogen. Geological Magazine
25.Yuan C., Sun M., Long X.P., Long X.P., Xia X.P.,Xiao W. J., Li X.H.,Lin S.F., Cai K.D.,. 2007. Constraining the deposition time and tectonic background of the Habahe Group of the Altai.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26.吴昌华, 孙敏, 李惠民, 赵国春, 夏小平, 2006. 乌拉山-集宁孔兹岩锆石激光探针等离子质谱(LA-ICP-MS)年龄——孔兹岩沉积时限的年代学研究. 岩石学报
27.Wang Y., Zhao G.C., Fan W., Peng T., Sun L., and Xia X.P.. 2007. LA-ICP-MS U-Pb zircon 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Paleoproterozoic mafic dykes from western Shandong Province: Implications for back-arc basin magmatism in the Eastern Block, North China Craton. Precambrian Research,
28.Zhang J., Zhao G. C., Li S. Z., Sun M., Liu S. W., Xia X. P., and He Y. H., 2006. U-Pb zircon dating of the granitic conglomerates of the Hutuo Group: Affinities to the Wutai granitoids and significance to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Trans-North China Oroge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9.Zhao G. C., Liu S. W., Sun M., Li S. Z., Wilde S., Xia X. P., Zhang J., and He Y. H., 2006. What happened in the Trans-North China Orogen in the period Ma?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30.Luo, Y., Sun, M., Zhao, G.C., Li, S.Z. and Xia, X.P., 2006. LA-ICP-MS U-Pb zircon geochronology of the Yushulazi Group in the Eastern Block, North China craton.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31.Zhou, M. F., Y. X. Ma, D. P. Yan, X. P.Xia, J. H. Zhao, and M. Sun. 2006. The Yanbian terrane (Southern Sichuan Province, SW China): A Neoproterozoic are assemblage in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Yangtze block. Precambrian Research
32.Li S.Z., Zhao G.C., Sun M., Han Z.H., Luo Y., Hao D.F. and Xia X.P., 2005. Deformation history of the Paleoproterozoic Liaohe assemblage in the eastern block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33.Luo Y., Sun M., Zhao G. C., Li S. Z., Xu P., Ye K., and Xia X. P.. 2004. LA-ICP-MS U-Pb zircon ages of the Liaohe Group in the Eastern Block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constraints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Jiao-Liao-Ji Belt. Precambrian Research
34.张兆峰,彭子成,贺剑峰,夏小平,蔡演军,刘卫国, 2002. 岩溶石笋的古环境研究进。 地质地球化学[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陈华勇(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_百度百科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男,36岁,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2年入选中科院引进海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2001年获北京大学硕士学位及“北大研究生学术十杰”荣誉称号,2008年获加拿大皇后大学矿床学博士学位。2008年至2012年5月在澳大利亚国家矿产研究中心(CODES)工作。2011年被选为国际矿床学家协会(SEG)会士(Fellow)。
陈华勇研究领域及成果
主要从事铜金铁等金属矿产成矿模式研究及找矿勘探应用。已发表SCI/EI论文30余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目前国际最新矿床类型“铁氧化物铜金(铀及稀土)矿床”(IOCG)(即“奥林匹克坝型”-全球最大综合型金属矿床)成矿模式及其勘探意义研究方面处于国际前沿。基于秘鲁Marcona铁矿-Mina Justa铜矿的博士论文研究成果2010年发表于《Economic Geology》及2011年《Mineralium Deposita》。在博士论文研究中所提出的岩浆-岩浆热液-外部流体综合作用成矿模式为IOCG成矿理论提供了新方向。根据此项研究得出的找矿勘探模式在一些大型矿业公司已开始得到初步应用。(2) 自2008年以来从事新兴的矿物地球化学勘探研究,主持及参与全球多个国家的大型斑岩及浅成低温铜金矿床研究。项目组在全球两大主要类型铜金矿床的成矿模式及隐伏矿体的定位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在矿床蚀变矿物微量元素变化研究上走在世界前列,并成功地运用该方式进行了斑岩型(铜,金,铜金,铜钼)矿床的类型区分,矿床规模鉴定及隐伏高品位矿体的定向预测。在长期困扰国际矿产勘探界的浅成低温金矿蚀变带研究中,项目组已经开发出综合多种方法的“侵入体”定位工具,首次在世界上为浅成低温矿区隐伏侵入体及矿体的准确定位提供可靠手段。这些手段已经开始在世界各大矿业公司得到实际应用。(3) 在中国主要特色矿床类型—造山带型金矿、矽卡岩型金矿和全球热点类型—斑岩型及浅成低温铜金矿床方面有深入研究。早期造山带型金矿研究成果曾发表于《中国科学》和《岩石学报》等期刊,在国内首次鉴定新疆望峰金矿和萨瓦亚尔顿金矿、以及北疆额尔齐斯金矿带为典型造山带型金矿或金成矿带,为中亚造山带成矿作用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陈华勇获奖及荣誉
澳大利亚国际矿床地质勘探应用(AMIRA)特等奖, 2012
教育部一等奖(自然科学),2010,大陆碰撞体制的成矿作用研究及找矿应用
Queen’s Graduate Grant, , Queen’s University
SEG Research Grant, 2003, Society of Economic Geologist
David Money Memorial Prize, 2002, Queen’s University
Reinh -Geology Scholarship, 2001, Queen’s University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术十杰,2001
北京大学光彩奖学金,2000
北京大学“挑战杯”鼓励奖,2000
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学者会议优秀论文奖,1999
北京大学光华奖学金,1999
北京大学学习优秀奖,1999
北京大学五四奖章,1998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优秀共产党员,1997
北京大学优秀学生干部,1997
北京大学学习优秀奖,1996
北京大学优秀学生干部,1995
北京大学新生奖学金,1994
陈华勇代表论著
1. Chen, H.Y., Chen, Y.J., and Baker, M., 2012, Isotopic geochemistry of the Sawayaerdun gold deposit, northwest China: Implications for ore genesis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Chemical Geology, v. 310-311, p. 1-11
2. Chen, H.Y., Chen, Y.J., and Baker, M., 2012, Evolution of ore-forming fluids in the Sawayaerdun gold deposit in the Southwestern Chinese Tianshan metallogenic belt, Nor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v. 49, p. 131-144
3. Chen, H.Y., Yang, J.T., and Baker, M., 2012, Mineralization and fluid evolution of the Jiyuan polymetallic Cu-Ag-Pb-Zn-Au deposit, eastern Tianshan, NW China: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v. 54, p. 816-832
4. Chen, H.Y., Tian, W., Falloon, T., Chen, M.M., 2011, Pyrite trace element geochemistry of mafic granulite xenoliths from Xikeer: implications for the source of Cu in the exotic sediment-hosted mineralization of the northwest Tarim Basin (Northwest China): Mineralium Deposita , v.46, p.
5. Chen, H.Y., Clark, A.H., and Kyser, T.K., 2011, Contrasted hydrothermal fluids in the Marcona-Mina Justa iron-oxide Cu (-Au-Ag) deposits, south-central Perú: Mineralium Deposita, v. 46, p. 677-706
6. Chen, H.Y., Clark, A.H., and Kyser, T.K., 2010, The Marcona magnetite deposit, Ica, Central-South Peru: A product of hydrous, iron oxide-rich melt: Economic Geology, v. 105, p.
7. Chen, H.Y., Clark, A.H., Kyser, T.K., et al., 2010, Evolution of the giant Marcona-Mina Justa iron oxide copper gold district, south-central Perú: Economic Geology, v. 105, p. 155-185
8. Chen, H.Y., Chen, Y.J., Liu,Y.L., 2001, Metallogenesi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orogenesis of Erqs auriferous belt, Xinjiang: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44(3), 245-255
9. Chen, H.Y., Bao, J.X., Zhang, Z.J., 2000, The isotope Tracing of the Sources of Ore Metals and Fluids in the Wangfeng Gold Deposit, Xinjiang:-a contribution to collisional orogenic metallogenesis: 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43 (supp):156-166
10. Chen, H.Y., 2011, Mesozoic IOCG mineralization in the Central Andes: an updated review, in Porter, T.M., ed., Hydrothermal iron oxide copper-gold and related deposits: A global perspective, v.3 – Advance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IOCG Deposits, PGC Publishing, Adelaide, p. 259-272. (invited paper)
11. Zhang, L., Chen, H.Y.*, Chen, Y.J., Qin, Y.J., Liu, C.F., Zheng, Y., Jansen, N.H., Alteration, Mineralization and Fluid Geochemistry of the Wangfeng Orogenic-type Gold Deposit, Western Tian Shan, China, Ore Geology Reviews (in review)
12. Li, Y.J., Wei, J.H., and Chen, H.Y., 2012, Origin of the Maodun Pb-Zn-Mo polymetallic deposit, eastern Cathaysia Block, China: geological, geochronological, geochemical and Sr-Nd-Pb-S isotopic constraints: Mineralium Deposita
13. Fu, L.B., Wei, J.H., Kusky, T.M., Chen, H.Y., Tan, J., Li, Y.J., Shi, W.J., Chen, C., Zhao, S.Q., 2012, The Cretaceous Duimiangou adakite-like intrusion from the Chifeng region, northern North China Craton: Crustal contamination of basaltic magma in an intracontinental extensional environment, Lithos, v. 134-135, p. 273-288
14. Fu, L.B., Wei, J.H, Kusky. T., Chen, H.Y., Tan, J., Li, Y.J., Kong, L.J., and Jiang, Y.J., 2012, Triassic shoshonitic dykes from the northern North China craton: petrogenesis and geodynamic significance: Geological Magazine, v. 149, p. 39-55
15. Chen, Y.J., Chen, H.Y., Zaw, K., Pirajno, F., and Zhang, Z.J., 2007, Geodynamic settings and tectonic model of skarn gold deposits in China: an overview: Ore Geology Reviews, v. 31, p. 139-169
16. Chen Y.J, Bao J.X., Zhang Z.J., Liu Y.L., Chen H.Y., 2003, Laumontitization as an Exploration Indicator of Epithermal Gold Deposits: A Case Study of the Axi and Other Epithermal Systems in West Tianshan,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v.22, p 289-301
17. Sui, Y.H., Wang, H.H., Gao, X.L., Chen, H.Y., 2000. Ore fluids of the Tieluping silver deposit of Henan Province and its illustration of the tectonic model for collisional petrogenesis, metallogenesis and hydrothermal activity: Science in China (serial D), 43 (supp): 108-121
18. Chen,Y.J., Chen,H.Y., Liu,Y.L., et al., 2000, Progress and records in the study of endogenetic mineralization during collisional orogenesi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5 (1):1-10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官方网站[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熊小林(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_百度百科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熊小林,男,1963年3月出生,汉族,江西高安人。博士。2008年11月加入九三学社。现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成矿动力学实验室副主任。
熊小林简介
熊小林,男,1963年3月出生,汉族,江西高安人。[1]
熊小林研究方向
深部过程实验地球化学。[1]
熊小林履历
中国地球化学学会实验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0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1997年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后。2003年3月至9月澳大利亚Macquarie大学访问学者;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德国Bayreuth大学实验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研究所(欧洲高压实验中心)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深部过程实验。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项目和973项目子课题等项目十余个。发表SCI论文40余篇,SCI引用400余次。[1]
企业信用信息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于1966年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分设出来在贵阳成立。长期以来,该所在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的领导下,建立和发展了我国地球化学和领域的许多新兴分支学科。1987年正式批准建立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分部,与1978年建立的原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科技力量共同组成,同时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分部和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两块牌子运行。
1993年经中国科学院批准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分部独立建所,暂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名称运行;1994年经中央编制委批准,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2002年初,按照中国科学院关于建立南方海洋科学创新基地的战略部署,与原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1961年成立为中国科学院中南大地构造及地球化学研究室,1978年定名为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异地整合,整体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二期试点系列,仍沿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所名。
广州地化所自1993年成为独立建制研究所以来至1998年期间,主要发展有机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实验地球化学、遥感地质、经济地质、和天体化学等学科。
1999年广州地化所进入中科院定位试点序列,有机地球化学进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一期。根据科研力量的优势积累、国家需求的变化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总体要求,学科方向逐渐调整为有机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边缘海地质学、极端环境地质地球化学和成矿动力学,科技创新目标主要集中在海陆岩石圈演化与矿产资源和区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两大领域。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2年初与原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整合进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二期,科技创新目标进一步凝练为大陆边缘动力学与矿产资源、海陆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两个主要领域,同时开拓了极端环境地质地球化学(主要是地球深部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深海地球化学)探索性领域。
整合前的两个研究所在国内外地学界均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在涂光炽、、、、等老一辈科学家的领导与带动下,广州地化所取得了一批为国内外认可的研究成果。创立了地洼区构造与成矿学新理论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发展了陨石冲击变质理论,发现了超高压系列新矿物;提出了东部岩石圈强烈减薄的机理、模式和时间限定,系统确证了峨眉山地幔柱的存在。开展了生物标志物研究,为石油勘查提供了评价指标;研制出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耐高温矿物材料;对、低温矿床和超大型矿床的研究丰富了传统成矿学的理论。对珠三角地区毒害有机污染物的研究,为该区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南海及邻区全球变化响应的研究,丰富了对全球变化的认识;对广东省及各市进行可持续发展水平动态评价研究,为广东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所现建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同位素年代学与地球化学、边缘海地质2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利用与保护、矿物物理与矿物材料研究开发2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与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联合建立的“化学地球动力学联合实验室”以及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广州质谱中心;设有极端环境地质地球化学、成矿动力学两个重点实验室;为承担国家重大需求任务,2007年中科院批准建立中科院珠江三角洲环境污染与控制研究中心,2008年研究所组建石油天然气与矿产资源研究中心;“有机污染物的区域环境地球化学过程”和“地幔柱动力学及其在华南大陆演化中的作用”2个研究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岩浆作用与成矿”研究团队获得中国科学院、国家外国专家局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珠江三角洲危害健康的环境毒害物的污染机理与防治技术”和“珠江三角洲人地系统演进与人地关系协调研究”2个研究团队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
迁所广州以来的历任所长是:傅家谟(主持广州分部工作)、孙大中(先后主持广州分部及独立建所后的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工作)、赵振华、夏斌、。现任所长是研究员。
研究所拥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完备的开展固体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研究的测试分析仪器,其中包括地质和环境样品物质成分与物质性质分析、地质年代学测定、矿物结构与形貌观测、高温高压实验模拟等四大系统,为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分析测试、观测和实验提供了必要条件。
经过20多年的积累与优化,广州地化所已经初步形成了学科结构相对合理,研究机构与支撑平台相对配套的科研结构与组织体系,建立和发展成为我国地球化学、环境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印度和日本等国家以及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的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保持有长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人员状况现有正式职工281人,其中科技人员148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创新岗位研究员50人、创新副研究员49人、3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科技人员120人、“百人计划”获得者1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5人(其中4项为杰出青年基金B类)、中科院海外学者合作研究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重大项目主持人1人、国家重点级项目主持人13人、683人、在站博士后50人、客座研究人员15人。研究所拥有6个硕士学位授予点、4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2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机构设置职能部门:综合、人事处、科技处、教育处、财务室。
其它部门:综合服务中心、长沙矿产资源勘查中心、 和编辑部。
创新研究机构:、中科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极端环境地质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正在筹建中科院环境污染与控制研究中心;
正在规划石油天然气与固体矿产资源研究中心。
其它科研机构:、广东省矿物物理与材料开发重点实验室、国家质谱广州中心、中科院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中心广州分中心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学科方向主要学科方向为演化与、区域环境与。科研项目及创新成果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自2002年中科院实施的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二期以来,代表性创新成果有:1、极端高压矿物学与学;2、典型地区地幔物质组成及动力学演化;3、及周边地区气候环境演变的地球化学记录研究;4、新技术方法发展与应用;5、珠江三角洲毒害的区域地球化学与污染机理研究;6、海洋资源勘探开发新技术新方法研究。
年,全所每年承担的科研课题均超过200项,在研项目数每年也超过200项,平均每年到位科研经费4300余万元。年,全所共争取科研项目数510项,争取科研经费2.3413亿元。
年,作为第一主持单位获准国家基金5609万元,其中主持国家基金重大项目1项(800万元);国家基金创新群体项目1项(360万元);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6项(1020万元);国家基金重点项目11项(1350万元);
主持973项目二级课题6项(1706万元);国家攻关项目专题3项(270.5万元);863重大专项课题2项、独立课题2项、专题3项,共计622万元。获准地方科技攻关经费824万元。2002年以来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8项,其中国家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
年,全所共发表学术论文2051篇,其中SCI收录的国际刊物论文416篇、SCI收录的中国刊物论文140篇、中国核心刊物及统计源刊物论文1199篇。学术刊物与馆藏主办地学核心期刊《地球化学》、《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和 。其中,《地球化学》2000年获中科院优秀期刊一等奖,2002年、2004年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和挂靠该所。研究所图书馆馆藏中英文书刊近12万册,图件近2万件。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年,共接待来自美、英、德、法、澳、荷、加、俄、日、、等二十多个国家以及港、澳和台湾地区的专家、学者共240批494人次,主办国际学术会议2个,主办双边学术研讨会6个,与北大等单位合办国际学术会议2个。在派出方面,5年来共派出229批330人次分别赴美、英、法、德、荷、俄等十多个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参加学术会议、合作研究和专业考察等。与美、英、德、澳、荷、加、俄、日等十多个国家以及港澳地区开展的国际项目达30多项。
年,60人次获资助出国留学或合作研究,其中,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30人次;中科院人教局资助21人次,国外资助9人次。获资助经费约500万元。创新文化建设2002年以来,的创新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系统化发展的新阶段。通过创新文化建设达到内聚人心、外创形象、培育价值、规范行为,提升全所知识创新能力,促进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目标的全面实现。几年来研究所在行为规范、形象标识设计推广、“广州地化所精神”方案征集和凝练、创新文化座谈研讨会、组织编写创新案例和研究生等青年科技人员科学/人文精神教育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凝练出“创新、求是、协同、奉献”为广州地化所精神方案。通过该项活动促进了全所各界人士对研究所价值理念和前途的关心与思考。园区建设年,已对全所的基础设施、有机矿物和同位素实验大楼、流动人员公寓和长沙中心供电系统等进行了全面改造,改造面积约4.2万平方米。与合作兴建了2.8万平方米的职工住宅楼;15000平方米科研综合大楼投入使用;一座4100平方米的客座人员办公公寓也已建成。现在的广州地化所整体园区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外形优美,色彩和谐,内部使用功能齐全、完备。园区内绿成荫、花芬芳,率达52%。所区安静、清新、幽雅,体现了强烈的现代意识和文化内涵,给人一种流连忘返的感觉。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在视察广州地化所时指出“广州地化所的园区环境已达到科学院园区一流水平”。
科研办公条件和园区环境的极大改善给广大科研人员创造了较为舒适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稳定和吸引人才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在招收高质量研究生和博士后以及吸引更多的海内外优秀科学家来所开展合作研究等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主持研究所全面工作、战略研究与发展规划、制度建设、科研大项目的组织协调。出生,人,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导。1981年毕业于地质系,获;1984年、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分别获硕士、博士学位。1984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工作,1986年任助理研究员,1991年任副研究员,1995年任研究员、所长助理;1999年调中国科学院任资环局副局长;2006年4月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主持研究所党委工作,分管人事、园区建设工作。1962年2月生,广东人,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导。1982年7月毕业于获学士学位,1986年和2002年在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86年-2007年11月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工作,年科研处长,1999年-2002年任所长助理,2002年11月-2007年11月任副所长;2007年12月起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傅家谟,1933年5月生,汉族,原籍湖南,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负责和参加完成国家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中国科学院重大等三十余项科研任务。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专著5本、译著1部。研究成果获国家级奖7项,部委级奖20项。1966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室(现为)。系统总结了海相碳酸岩油气生成演化理论与评价指标方法。丰富和发展陆相生油理论,在中国陆相沉积物和陆相原油中首次发现烷(烯)、含硫有机化合物等20多种新生物标志物。1993年组建广东省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重点开展环境中毒害有机化合物,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和内分泌干扰化合物(EDs)的生物地球化学与调控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大气、水、沉积物/土壤和生物中毒害有机物的检测技术与含量分布、污染源解析、存在状态、界面作用与区域/全球迁移、生物/非生物降解作用机理与环境治理/修复技术等。主持研究开发了以“水杯子”为品牌的直饮水深度处理工艺。培养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40多名。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院士,男,1934年10月出生,汉族,江苏人,中共党员,现任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科协名誉主席。1994年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外藉院士,2001年当选为院士,1997年成为会员。
1952年入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1959年毕业于前苏联第聂伯罗彼得诺夫斯克矿业大学,获地质矿物学硕士学位,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院长兼广东省科学院院长,科协主席,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1990年被选为国际矿物协会主席。专业方向为近代矿物学。是、、、涂氏磷钙石、陈国达矿等八种新矿物的主要发现者之一,在中国首次地下核试验场的选定及爆后效应研究,以及中国首次地面成坑核试验的地质效应研究中做出重要贡献。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天体矿物学和动态超高压矿物学的研究,先后对受人工超高压、地表陨石冲击坑矿物和在太空中遭受过撞击的进行了微观研究,取得了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丰富了动态高压矿物学和地幔矿物学的内容。他还是“广东沿海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广东东江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广东海平面上升及其影响与对策研究”和“广东沿海地质环境与灾害防治研究”等几个省重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为广东省的资源和环境研究做出了贡献。主笔或参加编写专著12部,译著1部,发表论文220余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2项,最佳论著奖1项。培养博士生和博士后20余名。
显示方式: |
组织分类树
在社会科学领域,“组织”是以人为基本构成要素的社会性实体,组织出现的历史可以与人类社会的历史相提并论,但构成当今社会主体,主宰我们生活的基本组织形态,却是在20世纪才大量涌现的。
共有178个词条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科技管理研究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1次
参与编辑人数:6位
最近更新时间: 15:43:17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