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电视屏电磁炉驱动电路维修坏了修多少钱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电视屏幕坏了可以维修的,看怎么坏的了,抽丝坏的话,可以修补的,大概几百元,如果是碰坏或者扎坏就要换屏了,换屏价格高,没什么意思,换屏的价可以差不多买个新的了
屏幕是电视机最重要的部件,一般占到整机80%的成本,维修费用也高,如果购买不到一年可以直接换,超过一年的话需要支付费用了。具体屏体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一般在2...
这个不好说.你那个要看你那个电视用了多久了.什么牌子的.价格高低.还有看人品.电子这个东西谁也说不准.人品好你在用十年都没问题.而且那天他自己好了都有可能.主要...
大家还关注拆修索尼CRT三枪背投电视『维修过程+电路分析』|维修达人 - 数码之家
查看完整版本: [--
&Pages: ( 2 total )
赞助商链接
谨以此帖留念濒临灭绝的曾经的土豪家电CRT三枪背投电视![attachment=7492239]本人非专业家电维修仅业余爱好者一个,其实一开始并没想发这个帖,维修过程中发现关于CRT背投维修可参考的资料少之又少(坛子里一篇高人的文章:),能搜到的为数不多的相关帖子也大都有始无终,修完以后才决定发个帖把整个过程记录下来,因此全贴图片不多,文字不少,水平有限,内行看门道,外行就当看热闹吧,如果你觉得既没门道也不热闹,砸俩M币就走人也是对我码这么多字的鼓励和支持。整个过程没有惊心动魄,却也扑朔迷离,一波三折,迷雾重重,抽丝剥茧,终见元凶...不贫了言归正传。家里的索尼KP-FX43M90A背投电视,几个月前开始无规律偏色,颜色怪怪的,说不好究竟偏哪个色,画面人物看起来个个都像喝了酒似的,红光满面,乍一看还以为是正常的,故障频率一天N次或N天一次,极像是某处虚焊或板卡间接插件接触不良,具体现象及前情见此帖:,几番折腾未果,其间也咨询过几个经朋友介绍的家电维修高手,得到三种说法,1、CRT背投?过时淘汰产品,没修的价值了,换液晶吧;2、CRT背投?投影管老化了,甭修了;3、CRT背投?跟普通CRT电视一样啊,只是三枪相对独立工作,你按CRT电视思路修就行,不过我也没修过,那玩意儿不好修...。先谢谢这些高手朋友们对我来说跟废话差不多的建议,我竟无力或不想反驳。先补充一些前求助帖中没说到的细节,最初觉得故障像是接触不良或虚焊引起,于是轻车熟路(以前不定期拆开清洁所以轻车熟路),卸下十四颗螺丝打开背板,所有接插件板卡全部拔下来重装。[attachment=7072587][attachment=7072592][attachment=7072629][attachment=7072593]再卸下侧面板及反射镜后盖三十四颗螺丝,拧得手软。[attachment=7072594]        整个基本全裸了,仔细清洁了三个透镜、反射镜及屏幕里面,积尘较多尤其是透镜完全没有光泽,完了装好开机,整个画面焕然一新,效果比之前好太多,看来早都该清洁了。[attachment=7072595][attachment=7072596]
        但故障并没因此而解决,依旧无规律偏色,看来不是想象的简单接触不良了。上网查找KP-FX43M90A相关资料,可这方面的资料少之又少,稀里糊涂找到一份KP-FX43M90工厂维修手册,后缀少个A,大概看了下理所当然的认为就是这机的维修手册。[attachment=7072597]         再次拆机捣鼓,重点放在视放部分,以为视放部分不稳定导致,对照图纸仔细检查三枪视放板,未见异常(其实最后才知道整个手册也就只有视放板电路跟这机完全一致),但在量电压时却发现蓝枪KB电压明显低于红绿枪,而且测量KR和KG时,对应枪的亮度会明显降低,而测量KB时,蓝枪亮度却明显升高,还以为这跟故障有关,可反复测量发现不对啊,不管画面正常或异常,测量结果都这样,看来这不是故障原因,暂时不管它。三个视放板局部图,可以看出红绿枪电路几乎一样,蓝枪电路有点差别。[attachment=7072598] [attachment=7072604] [attachment=7072659] [attachment=7072661] [attachment=7072664] 继续查找虚焊和可能不稳定的元器件尤其可调电阻之类的,对照图纸找来找去,总觉得图纸和实物不太吻合,最终整机只有两处可调节的地方,一处是控制行输出高压的可调电阻,另一处是聚焦盒,也就是三枪的聚焦和加速电压调节的一个盒子,难道跟聚焦和加速电压有关,尽管觉得可能性小,但也没别的办法了,还是看看吧,于是再次拆掉两块侧板及前面板螺丝十几颗,修这玩意儿,不只伤脑筋,还费体力啊。[attachment=7072609] 聚焦盒6个电位器,上排是三枪聚焦,下排是三枪加速,电位器都有封胶固定,虽然调节后可以按胶的痕迹回原,但为稳妥起见,还是加做标记以便更精准的复原。随后试着轻微调节各电位器,画面都有相应的变化,同时也确定了故障不是聚焦盒上各电位器接触不良引起。[attachment=7072610]未完待续
赞助商链接
装回前面板及侧板,留背板没装,就这样敞开着用,正常或不正常时随时可以量一下电压,到处敲一敲摇一摇啥的...。白天上班各种找资料,下班回家接着折腾。偶然间发现即使不偏色时,画面也似乎蒙着一层很轻微的淡蓝色雾,若有若无,要很仔细观察才能发现,这是肿么回事呢,也没弄啥啊,难道本来就这样的,只不过一直关注偏色故障而没注意到这个问题?抑或之前光通道脏污严重,整体画面亮度和清晰度下降表现不明显,清洁干净了就看出来了?也先不管它吧,没准把偏色的问题修好就一并解决了呢。继续折腾,无意中居然胳膊隔着衣袖被高压刺了两下,之前几天都没这种情况,心里觉得有点纳闷,也没太在意,惹不起躲得起,我离高压远点吧。故障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了,于是就在本论坛发了前面那个求助帖,第二天有热心坛友“飞杨柳”回帖说“是信号输入板( J电路板 彩色解码器 ,3D梳状滤波器)把前面屏蔽拿掉,在左下角找到IC8306 和 IC8310 两个芯片补焊一下就好了(两个芯片都有散热片要小心把散热片拆掉才补焊加焊后记得再把散热片装上,不过要小心双面板上面都是贴片)是虚焊了,之前修好过很多台,故障是缺B-Y信号导致的”,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犹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对着图纸先熟悉了下那块板的电路结构,但觉得跟之前折腾时拆下来看到似乎不一样呢...不管那么多了,下班回到家,麻溜拆出所说的J电路板。[attachment=7072813][attachment=7072752][attachment=7072753]把前面频蔽罩拿掉,我去,里面看起来比图纸上的简单好多,说好的IC8306和IC8310呢,怎么找不到,这不科学啊[attachment=7072754]以为把前后理解反了,又把另一面屏蔽罩打开,里面一个IC都没有,懵了,难道这机器有几种版本,使用的电路板卡略有差异?[attachment=7072755]&&&&&&&&唉,既然说问题在这块板,就先按虚焊处理下吧,找不到IC8306和IC8310,焊谁呢,只有满焊全锡了,宁可错焊一千也不漏焊一个,把三个IC都焊了,其中一个带散热器那个,倒是跟所说的IC8306一个型号。顺便把另一块E电路板,输出RGB驱动信号到视放板的那块板也仔细检查补焊了。[attachment=7072756] [attachment=7072757] &&&&&&&&按此前的理解信号流向大概是从J电路板通过底板到E电路板的,其实焊之前在放大镜下仔细检查了,怎么都不像有虚焊的板,焊完装机,故障涛声依旧,不过当画面正常时,拔掉输入线的Pb(B-Y),画面就变得跟故障时一模一样,这也印证了故障是缺B-Y信号的说法,说明维修的方向是正确的。&&&&&&&&再次打开维修手册,这图纸咋就跟实物不一致呢,手册上标注电视型号是KP-FX43M90,而电视机上标的型号是KP-FX43M90A,难道这是两个型号么,可网上资料啥的大都是没带A的啊,一直以为是把A忽略掉了。于是又是一通搜索,看到一个网友发的KP-FX43M90背投的实物照片,标牌上就不带A,仔细对比跟带A的后面端口啥的排列也有点区别,尼玛,终于确定我一直拿着KP-FX43M90的图纸在修KP-FX43M90A,但不管怎么说,这两个型号电路结构应该是非常接近的。&&&&&&&&由于家里工具简单条件有限,干脆把两块板带到单位上对着图纸慢慢查,这才发现,原来这带A的型号估计是不带A的升级版,电路更简洁,集成度更高,既然如此,之前的维修手册上的图纸也只能做个参照了。下图J电路板上右上角IC CXA2189Q,大概是负责视频转换切换,下面带散热片那个IC CXA2163AQ大概是负责色解码,左边那个小点的IC是负责音频切换,整个这部分电路比维修手册上简单好多。[attachment=7072764] &&&&&&&&再次仔细检查、补焊、清洁J、E两块板,又随手找了个电容和两个带截线的鳄鱼夹,焊起来打算作为故障循迹用,哈哈,就是把信号跳过可疑电路短接注入,这也是走投无路,凭想象,没这么干过也不知道管不管用,所以特地用的小容量高耐压无极性电容,想来就算没有用也应该不至于损坏其他电路,带线鳄鱼夹随手捡的,无视锈迹斑斑,临时用一下无所谓。[attachment=7072765] &&&&&&&&下班回家又一轮折腾开始,装好两块板,开机,咦,有什么声音传出来,转到后面一看,卧槽,居然高压分线盒打火,呼呼冒蓝光,螺丝刀靠近还拉弧,这是闹哪样,玩特斯拉吗,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好在稍后逐渐平息,蓝光减弱声音变小,貌似暂时没太大影响。[attachment=7072835] &&&&&&&&这几天捣鼓都没动过高压相关电路,怎么就打火了呢。关机,取下分压盒,简单擦了下,放大镜下观察,外壳竟然有不少老化的细小裂纹,看起来已经存在很久了,由于裂纹是慢慢形成,过程中又覆盖了一些污垢,长期以来处于一种刚好不漏电的零界状态,回想之前有被高压电刺的感觉,可能正是折腾时衣服把盒子表面污垢蹭掉,改变了本来相对稳定状态开始漏电,加上这两天恰好阴雨绵绵,空气湿度大,诱发了高压漏电打火。把打火部位清洗干净,装回去,开机打火稍有减弱,暂时不管它了,再看偏色的故障依然没解决,拿出“循迹电容”,俩夹子分别夹表笔,在画面偏色时在板卡间只要感觉是信号点的部位各种短接,却毫无作用。&&&&&&&&无意中想到量一下J、E两块板接口对应的输入输出是否开路或接触不好呢(所有板卡是插在底板上,底板主要起供电和联通作用,由于拆底板太麻烦,所以一直没拆底板),这一量可纳闷了,居然想象的两块板应该相连的对应电路却不通,不仅仅是B-Y,包括R-Y和Y都不通,意思两块板之间还有别的电路?可底板上看起来就只有电源、行、场电路啊...此时似乎明白了什么,把另一块板卡取下来,大概叫数字板吧,按图纸标注是AD板,最开始卸下重装时也打开屏蔽罩看过,里面硕大两个IC,背面两个存储器,第一反应是整个电视的中央处理器部分相当于CPU板吧,既然是CPU那就是逻辑部分貌似跟信号通道就没啥关系,所以就装回去再没管过。现在再次打开它屏蔽罩,对应着不配套的图纸分析接口标注,尼玛,居然信号还真是进了这个板,这块板出问题的嫌疑陡然增大。[attachment=7072769] [attachment=7072772] 未完待续
赞助商链接
第二天,把三块板和高压分压盒一起带到单位上,三块板一起带是便于跑线路,分压盒是带出来“补漏”,以前也干过至今无问题,所以还用老方法,这是以前高压包补漏的帖: 分压盒上的细线是接地,并排的5个端口,一个是输入连行输出,三个输出连仨显像管,剩下一个带橡胶帽那个是测试接口,可以接神马高压静电伏特计进行测量。[attachment=7072982] [attachment=7072983] 由于所用的胶固化很慢,所以就先补分压盒吧,把分压盒简单擦一下,裂纹部分稍微打磨,然后取下测试接口橡胶帽,整个清洗干净,最后在裂纹及疑似裂纹的部位大面积敷上胶。[attachment=7072984] [attachment=7072985] [attachment=7072986] 看看原厂灌封的胶,看起来怎么跟我用的胶那么像呢[attachment=7072987] 分压盒敷好胶放一边自然固化,接下来开始查数字板,由于图纸跟实物不配套,同一个信号标注的名称也可能不一样,整个过程只能凭经验分析加凭感觉猜测,像这样把板卡拆下来脱机单独查,只能查静态电阻通断虚焊啥的,信号分为Y、B-Y、R-Y三路,这三路信号处理的电路十分相似,就跟立体声电路两个声道差不多,按习惯思维,那它们各相同对应点对地阻值应该也差不多,就首先从板卡接口找到输入,分别量正反向对地阻值完全一致,再查,通到了这一堆分立元件,大概是缓冲放大之类,乍一看起来很像有虚焊的赶脚,小激动了一下。[attachment=7072988] [attachment=7072989] 不得不说一下这块板,整个感觉都脏兮兮的,残留了很多助焊剂,板子颜色也和其他板不一样,但的确又是工厂生产出来就这样,并未修过。把这一堆分立元件跑了一遍,和图纸上几乎差不多,也没发现问题,而且都是无铅焊接,虚焊的几率很小,但还是抱着宁可错焊一千也不漏焊一个的原则,热风枪伺候了一遍。继续跑线路,三路信号进了这几个滤波器,出来后又进了一个小IC,SN10503PWP,百度了一下,高速轨至轨输出视频放大器,看内部电路应该是一个三通道运放之类的,信号从这个IC出来进了这个大IC CXD3802BQ,可能转换成数字信号后再进入旁边的另一个大IC&&CXD3808Q处理后输出模拟信号到后续电路,这只是猜测,粗略搜了一下没能找到两个IC有用的相关资料,应该可以有啊,但确实真没有。但有没有也无所谓了,信号进到里面怎么处理咱也管不着,只当这两个IC没问题,因为处理的是数字信号,如果有问题,可能就不只仅仅B-Y信号异常了,输入就只能查到这里。[attachment=7072990] 回过头再从接口输出开始倒查,此时有种直觉,觉得离故障点越来越近了,首先量到三路信号分别连到这三个电阻,量对地阻值,B-Y阻值明显大得多,而且还不稳定,忽大忽小,反复测量都是如此,内心狂喜,看来快找到故障点了。[attachment=7072991] 再查,三个电阻连着另一面的一个滤波器组件FL3301,查到这里,已经十有八九确定是滤波器的问题了,再看滤波器另一端,三个电容,都不接地,输入滤波器的信号耦合电容无疑,电容另一端通向大块IC CXD3808Q,也印证了之前的猜测信号从这个IC出来。[attachment=7072992] 现在故障点锁定到滤波器了,测输出对地阻值时用力压,阻值不随按压变化变化,说明虚焊的可能性不大,很可能坏了,照着型号上强大的某宝搜一下,这个可以有吧,遗憾的是这个也没有。只能拆下来想办法修复了,为了尽可能保证拆的过程中滤波器不受到更多损伤,决定不用普通小咀热风枪而用大咀恒温枪,所以先把紧挨着的三个输入电容拆掉,免得一会儿受不了风枪的热情一个个兴高采烈放烟花。[attachment=7072993] 拆下电容,再吹下滤波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陶瓷底板外观完好,三进三出加电源和地一共8个脚的有源滤波器,既然是有源滤波器,那如果短接可能对信号影响会比较大。小心吹下滤波器屏蔽罩,乍一看元件不多,就3个六脚管子(双三极管)加6个电容,猜测大概是每个通道1个管子3个电容,现在只能参照好的两个通道来修B-Y通道了。[attachment=7072995] [attachment=7072996] 通过测量,三通道是完全一致的电路结构,引起B-Y通道不正常的直接原因是对应的管子1、5脚间阻值时大时小,而正常通道管子1、5脚是直通的,取下管子,放大镜下仔细看陶瓷底板上线路,依稀能感觉到1、5脚是有线路直接连通的,用很细的耳机漆包线飞线连接。[attachment=7072997][attachment=7073037]
顺手捡个1N4007放一起做个大小对比参照[attachment=7073039]
再进一步观察测量,这才发现,其实整个滤波器电路不止这3个管子6个电容,还有电阻,是印刷在陶瓷底板上的,这种条纹的部位就是电阻,陶瓷底板两面都有。[attachment=7073041] 既然这个管子1、5脚会不通,那其他还有没有问题呢,继续三个通道相互参照对比测量,又找到几个电容对地阻值差别大,此时才发现这些元件引脚部位都有极不易察觉的黑色氧化,从而导致与电路连接时通时断,用细针一一仔细刮干净加焊处理,确认无误了,盖上屏蔽罩,再装回数字板,电容也归位。又觉得仅仅修好装回去不够稳当,虽然这次把内部会氧化处理了,那以后不还得再继续氧化啊,用点啥密封一下吧,蜂蜡是最佳选择了,以前的老电器尤其高频电路老用它封固,密封、绝缘、防潮、抗氧化效果巨,好现在可不多见了。于是一通翻箱倒柜,从一个很老的无绳电话板上搜刮到一些蜂蜡,把滤波器封固处理,所以看起来像是糊了神马东西,哈哈,估计到下辈子都不可能氧化了。[attachment=7073043]未完待续
继续阅读请打赏50M币,鼓励作者原创更多精彩文章,已有5人打赏支持
謝謝分享,当年几万元的电视机
这货还修毛啊!直接换新机鸟。
楼主继续,支持
我的等离子还拆着等那?
急等直播啊,快
坐等楼主继续详解
支持原创技术贴
这贴更像在写个维修的故事
楼主继续,支持
背投这货的命运和等离子电视其实都很是悲催,当年CRT大行其道的时候,一般的家庭也就是买个二十几寸的大彩电也就够了,也就在那个时候出现了一匹黑马,等离子电视,但是价格高的有些离谱,一台42寸的等离子时价12万多,什么概念呢,就是当时我们一个地级市的楼房才500块钱一个平方。于是等离子我一直的看着挂在电器商城的展示架上播放着当时的高清节目,也就是500线左右的厂家做的宣传视频。后来不久,背投电视横空出世,当时我的老大买了一台,开始买的飞利浦,后来这土货总感觉小日本的好,又拉回去换成了索尼,没办法,这群没读过书的家伙买摩托要买本田125,买车要买本田雅阁,买电器也非感觉小鬼子的好。再后来这种电视还没有等到大面积故障的年代就悄悄的被淘汰了,所以能接触到维修这一块的人并不是很多,所以资料能找也很正常,等离子电视更是悲催,还没有走下神殿竟然悄悄的被液晶占领了市场。
这玩意电费都要花很多啊,到底修好了没
鬼子的人民造的电器比较好。
wsn88: [表情] 这货还修毛啊!直接换新机鸟。 你是来回应我帖子顶楼第十行的吗,可以看看这个帖/read.php?tid=366909&page=1,尤其第70楼和155楼的回复,值得修和不值得修都有相应的原因。
teresa520:这玩意电费都要花很多啊,到底修好了没 ( 17:36) 没怎么觉得费电,引用此帖中的关于背投是否耗电内容:&&&&&&由于三枪背投的投影管和黑白显像管类似,没有彩管中分色荫罩板的阻挡,所以它的发光效率比普通CRT电视的彩色显像管要高得多。普通彩色显像管中电子束在扫描过程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时间会穿过荫罩板上的小孔轰击到屏幕上的荧光粉发光,至少有三分之二是被荫罩板挡住而不发光的,所以发光效率很低。在三枪背投的投影管中没有这个问题,所有电子都可以毫无阻拦地轰击到荧光粉发光,所以发光效率高得多。因此背投电视的体积虽然十分庞大,但是耗电量相对于它的屏幕尺寸来说并不大。一般50寸三枪背投的平均功率是150W左右,仅和20多寸的普通CRT彩电差不多,比50寸的等离子平板省电得多,甚至比50寸的液晶平板都要省电。实际上如果用单位屏幕面积的耗电量来比较的话,背投电视是所有显示技术里面最省电的,这很出乎绝大多数人的意料,因为所有的宣传都是把液晶和“省电”这两个字联系在一起的。这个网站有各种显示技术的耗电量比较,提到实际上背投是最省电的。至于使用古老的电子管CRT技术的三枪背投反而比最先进的液晶省电的原因,我没有找到详细的相关资料,但是我想可以从下面这几个方面考虑:1、前面刚刚提到投影管是单色管,没有分色荫罩阻挡电子,所以效率相对于普通CRT彩色显像管大大提高。2、CRT三枪背投电视的亮度一般要比同尺寸的液晶平板亮度低。3、背投电视适合的观看角度范围比较小,这是背投的一大缺点,但是这个缺点带来的好处是光线集中、利用率高,所需要的功率也就可以小一些。4、液晶本身虽然耗电极少,但是由于液晶不能发光,它必须有背光才行。背光光源的发光效率当然会比CRT投影管高得多,但是液晶由于是靠偏振光被液晶扭曲的原理工作的,液晶显示器内部的多层偏振片和滤色片会吸收掉相当多的光,来自背光光源的光只有一小部分能够最终透过液晶显示器的层层结构透射出来用于显示。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液晶电视中无论显示的场景亮暗,背光都是在同样亮度发光的,就普通的电视节目内容平均而言电视中的图像平均亮度只是在峰值亮度的一半甚至更低,也就是能够穿过液晶显示器的层层结构透射出来用于显示的液晶的背光中平均也至少有一半又是由于显示内容的原因被液晶挡住浪费掉的没有用的光。液晶显示的背光必须始终都保持在图像最高亮度区域所需的亮度来发光,效率也因此比较低。而在CRT投影管中,扫描到图像亮度高的地方电子束流就大耗电就大,而扫描到图像亮度低的地方则电子束流就小耗电也就小,平均而言投影管的耗电量只有亮度最高的区域的一半,这方面效率比较高。在以上多重因素下,CRT三枪背投的耗电量反而比很多同尺寸普通平板液晶的要小。
写的够详细啊!!!支持。。为你这3万多字
从维修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篇能让自己维修习惯与思路都有所触动的好文章。虽说CRT背投的机器真的如过眼云烟,但作来一个维修者,修好继续发挥作用,是对环境保护的一种支持,是废物利用的一个典范。我们往往只注重了GDP的那个值好看,却往往忽视了这GDP是如何来的,也许这是我们是以消耗后人的资源而获得的。万分感谢朋友这样的一个贴子。
楼主蛮有钻研精神,支持一下。
好一顿折腾
一个东芝背投,感觉好模糊,打开看了镜头,上面一层油一样的东西,估计原来主人喜欢闷在房间抽烟,一层焦油
真的够折腾人了。如果是给用户修理,整个过程下来,给800也不干。
謝謝分享,虽然是过时的东西,在当时还真的算高精尖,能找到故障点很牛了,为你的耐性加分!试试换管座
想当年 这可是要一台车的价
拜读大作,受益匪浅,高手,佩服!有实际也把我的长虹背投拆开看看,那画面惨不忍睹。
这也算是物尽其用吧,看点普通免费电视节目绰绰有余了,那些高大上的收费节目咱也没那闲工夫看,哈哈
xjtpolice:拜读大作,受益匪浅,高手,佩服!有实际也把我的长虹背投拆开看看,那画面惨不忍睹。 ( 20:46) 大作可不敢当。如果是画面黯淡朦胧而又从未清洁过的话,建议拆机彻底清洁,效果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手机回帖,回一遍出来两遍呢
楼主你说业余玩的你是想搞死专业的吧?这分析这动手能力......
这钻研的精神 佩服
顶楼主发帖!!!
很有专研精神&&当年我的SONY柱面显示器也时不时偏色 修了半年才找到问题
很有专研精神&&当年我的SONY柱面显示器也时不时偏色 修了半年才找到问题
很有专研精神&&当年我的SONY柱面显示器也时不时偏色 修了半年才找到问题
这个貌似已经有人发过了,楼主晚咯
你这个是数字会聚的,千万别动高压、偏转等等。我曾经2台不一样品牌改过一台,模拟会聚100多个电位器 要是高压包、分压盒这类配件我可能还有,需要pm
妲己的宝宝:这个貌似已经有人发过了,楼主晚咯 ( 00:04) 有人发过背投详细结构原理,不知是不是指的这篇,但绝对没有类似的维修帖,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有中国字的网站都找不到雷同的,要不也不会发了
间隙性故障的确很麻烦,不抛弃不放弃终会成功!
batx:间隙性故障的确很麻烦,不抛弃不放弃终会成功!&( 09:43)&后来修过1台松下51寸的,故障大概20多分钟烧行管,不是阻尼的事,是放电烧。
avrgb:后来修过1台松下51寸的,故障大概20多分钟烧行管,不是阻尼的事,是放电烧。&( 10:55)&最终没有修复,主要是体积大,不方便测量高压。
lz太细心了,现在液晶倒好搞就那几块板。
根据楼主测试,估计是蓝投管己经变劣或蓝视放问题,据我经验,视放供电虑波电容(多为容量变小)最易出现故障,使视放供电异常(纹波过大)导致图像雾状,可查查并果断换之。
绳命在于折腾,修好就好
帕尔:根据楼主测试,估计是蓝投管己经变劣或蓝视放问题,据我经验,视放供电虑波电容(多为容量变小)最易出现故障,使视放供电异常(纹波过大)导致图像雾状,可查查并果断换之。 ( 12:02) 蓝投影管开始变劣倒有可能,但视放电容没问题,三枪同一个视放供电,红枪正常,实际测量,三枪视放电压也完全正常。事实上图像雾状极不明显,不说可能别人根本感觉不到,进手动汇聚显示蓝色十字线时,能看得出比红色十字线更模糊,轻微散焦。CRT老化散焦倒不意外,但是仅仅轻微散焦而其他各方面都正常的话就不知道是不是老化导致的散焦了。
详细的可以做教程了。如果怀疑蓝色显像管老化&&简单的验证方法就是讲蓝色尾板与其他任意颜色尾板对换一下 就基本能验证出是电路问题还是显像管老化了
e21600:详细的可以做教程了。如果怀疑蓝色显像管老化&&简单的验证方法就是讲蓝色尾板与其他任意颜色尾板对换一下 就基本能验证出是电路问题还是显像管老化了 ( 12:50) &&&&&&&&谢谢!是的,理论上是如此,但事实上并不好操作,三枪视放板电路有差异,连的线也不同,要换的就得连线整个一起换彻底,首先可能线不够长,其次如果聚焦加速线也都换了的话,还得重新调整,非常麻烦,可能实际维修中没人会这么干。有点想测一下阴极发射能力,但由于目前状况太轻微了,所以很可能不好判断。
batx:有人发过背投详细结构原理,不知是不是指的这篇/read.php?tid=366909,但绝对没有类似的维修帖,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有中国字的网站都找不到雷同的,要不也不会发了[表情] ( 09:33) 呵呵,介绍你学习一下文件检索。
謝謝分享, 长篇都看了,支持LZ
查看完整版本: [--
Powered by
Gzip enabl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gbt驱动电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