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face pro4 必备软件 4怎么用

16:48:58 修改
<font color="#15年<font color="#月<font color="#日在美国西雅图买了微软的Surface&Pro&4(以下简称SP4)。到今天(美国时间<font color="#16年<font color="#月<font color="#日)使用了近半个月。整体上来说,使用感受非常不错。想到已经很久没有在太平洋上发帖了(上次应该是<font color="#12年了),所以觉得可以写一篇文章来给国内的朋友们看看。&先简单自我介绍一下。我在国内英语培训机构工作了<font color="#年,现在在美国读研。教育技术专业,一方面学习教学原理、课堂设计、学习评估等,同时也学习交互设计、可用性测试、网站/APP前端设计与开发等。原来用的笔记本是联想ThinkPad&X201T,购于<font color="#10年。日常使用的软件包括:评论大型软件:l&&Windows&10&(10586)l&&Blackboard、Moodle、Canvas、Sakai,都是在线学习管理软件l&&Office&365(Office&2016)l&&Photoshop、Illustrator、Dreamweaver,版本都是CC&2015l&&Axure&RP&7、Abbyy&FineReader&12、Nitro&PDF&Pro&9(以上这些软件都由学校或系里的实验室提供,可以有效避免盗版。)免费软件:l&&猎豹浏览器(日常主用)l&&Chrome、Edge、IE、Firefox、Safari、Opera,主要用于测试所开发的网站的兼容性l&&QQ、微信电脑版、酷狗、灵格斯、XMind&7免费版&等通过以上介绍,大家应该对我的使用需求和常用运行环境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我的SP4是作为主力机使用,而X201T退下作为后备机。SP4的规格如下:i7&+&16GB内存&+&256GB硬盘。因为我是学生,所以有<font color="#%的教育优惠。这样再加上TypeCover键盘以及<font color="#.5%的购物税,共<font color="#00美元。按<font color="#.4的汇率算,比国内同配置便宜约人民币<font color="#00元。评论&选这个配置的考虑是这样的:<font color="#.&&&&原来的X201T越来越慢,已经不能胜任Adobe&CC&2015和Axure&RP&7这样的软件了。项目文件稍大一点,电脑的运行速度就非常慢,延迟非常严重。<font color="#.&&&&经常要运行大型软件,并且打算使用<font color="#年,所以CPU选了i7。<font color="#.&&&&因为SP4可升级性几乎为零,所以内存方面直接选择了最大<font color="#GB。<font color="#.&&&&而存储方面则可以依靠U盘、移动硬盘、M-SD卡和网盘来作辅助扩充,所以就没选择<font color="#2GB。<font color="#.&&&&购买之前也考虑了Surface&Book和ThinkPad&X1C。因为对便携性还是比较在意,所以考虑一番后还是选择SP4。<font color="#.&&&&本人是微软粉,生产力工具暂不考虑苹果。&网上关于SP4的评测已经很多了(附上太平洋的SP4评测文章:),所以标准化测试(跑分)我就不做了。就说一下我的主观感受(还有一些闲聊唠叨扯淡),给还在考虑的朋友们做个参考。&便携性跟iPad&Pro比,SP4要稍重一些,但完全可以承受。捧在手里看书、看网页比较不错。<font color="#04年时记得索尼有一款笔记本电脑,型号是X505,只有<font color="#5克。当时我一直在想这么轻的笔记本电脑捧在手里不知是什么感觉。现在手捧SP4,终于明白了——就是真的可以把它当成一本书或一个本子。评论评论&电源适配器很轻(<font color="#V&2.58A,大约<font color="#W没错吧?物理基础没学好),比X201T的<font color="#W适配器轻很多很多。外出携带不容易变成累赘。&操作中心操作中心是Win10的东西,本不该算入SP4的使用感受。但通过操作中心,我们可以感受到SP4的便捷,所以还是写在本文中。&操作中心中的很多图标都对应SP4本身自带的某一硬件设备,这使得管理和使用SP4变得方便快捷。使用方法和手机上差不多,就不多说了。只是对于一台电脑而言,能像手机那样方便地管理它,我觉得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比如,SP4的屏幕可以根据手持姿势旋转。但有时(比如侧卧在床看电影时)会不希望屏幕旋转,此时用手指在屏幕右侧一滑,打开操作中心,点击“旋转锁定”即可。评论性能与速度没装软件时,单运行Win10(<font color="#240)很快,开机大约<font color="#秒,关机<font color="#-8秒。装了软件(包括办公、设计、开发、安全、影音、聊天、压缩、输入法、浏览器等)、升了Win10(<font color="#586)后,开机约<font color="#秒,关机<font color="#-15秒。&得益于PCI-E接口的SSD,软件安装包在<font color="#MB以内的基本都是秒装(即看不到安装进度条)。打开<font color="#MB的Word文档需要<font color="#秒、<font color="#MB的Excel文档需要<font color="#-4秒、<font color="#0MB的PDF文档需要<font color="#秒。从U盘拷贝<font color="#GB的文件夹需要<font color="#-4分钟,文件夹里有文档、音频、视频,U盘和USB接口都是<font color="#.0标准。整体来说,现在是够快,不知<font color="#年后能否保持这么快。&我不打游戏。所以未测试游戏性能(也没什么好测的是吧?)。看了下显卡天梯,i7-6650自带的IRIS&540显卡大概略低于<font color="#11年的GTX460,和AMD&5750差不多。跑《虚空之遗》开中低画质应该可以吧。评论&在国内读本科时,对硬件的性能存在盲目追求。新买来的电脑,总要做很多跑分测试。看到高分,心里总是很满足。即便自己的电脑不是顶配,也会找各种软件想办法把硬件性能发挥到极致。但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压力的加大,生活中有了更多的关注点。买电脑之前会了解一下其性能表现,买来后就不愿花时间再去做跑分、评测了。以前是把电脑当玩具,要玩出各种花样;现在是把电脑当工具,能让我用好、创造价值就行。&这里说个猜想:传统的Win32应用程序运行久了就会越来越慢。而微软应用商店里的软件很多都是从传统应用程序那里简化而来。所以,用应用商店里的软件来代替传统Win32应用程序不知能否减缓系统变慢的趋势?比如,用店里的QQ应用代替腾讯官网下载的QQ,用店里的PDF应用代替Adobe&Reader,等等。这个想法来自对iPad的观察:我母亲的iPad1购于<font color="#11年,很多应用装了卸、卸了装,到今年已经第<font color="#个年头了,感觉也没怎么慢。但同样是MAC就慢很多很多。不知是软件原因还是硬件架构不同。散热、噪音、续航、光污染西雅图这边的气温目前是-2到<font color="#度。室内如果开火炉或暖气的话,可以达到<font color="#-23度。如果屏幕是A面,那背部就是B面。正常打字、看网页的话,B面基本没有热度(就是手摸不出温度来)。看高清电影的话,B面靠USB接口这一块会有些微温。&而在大部分情况下,风扇并不会转。有时使用一天风扇也不会转。加上SSD没有读盘声音,所以SP4使用起来非常安静。不过,风扇真要转起来也是很响的。我没有做过压力测试,但有那么几次因为某个程序,CPU占用达到了<font color="#0%。这时风扇会转起来,声音就像你旁边放了一台鸿运扇并开到了中档那么大。&买来的第一天,一直在升级、上网、装软件,带有<font color="#-6次重启。<font color="#小时后剩<font color="#%电力。因为现在是寒假,没有太大的学习任务。我平时主要是看网页、PDF文档、用OneNote和XMind作笔记,每天大约可用<font color="#-8小时。从<font color="#电充到满电大约需要<font color="#.5小时。&最早在评测里看到“光污染”这个词是在空气净化器的评测文章中。就是指开机或待机时,设备的灯光对人的视觉产生的影响。有些设备使用蓝色LED灯,在夜间关了灯的卧室里会很刺眼。对于SP4大家大可安心。主要光源是屏幕和键盘,键盘贴着屏幕一合上,什么光也没有了。电源接口上有一白色LED灯,但光线很柔和,白天几乎看不到,夜间也不刺眼。评论&触摸屏、触控笔、触摸板标题有点绕,哈哈。&不得不说,屏幕可以直接用手触摸让人觉得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在浏览长网页、长PDF文档、电子地图时,或者打字、聊天、写文章要上下翻动一下页面时,用手直接操作比用鼠标或触控笔要方便很多,也有意思很多。其心理学原理是:用户能直接接触到屏幕上的内容,而不仅是通过工具(鼠标、键盘、触控笔等)来与屏幕互动。不过,不知什么原因,猎豹浏览器打开的页面一律无法手触(后经证实是Win10补丁导致Flash崩溃,微软已修复此问题)。&触控笔并不是新东西。<font color="#、<font color="#年代的IBM笔记本电脑很多就带有触控笔。我的X201T也有。但与X201T的触控笔相比,SP4的触控笔要重很多;X201T的笔头是塑料,而SP4的笔头是橡胶,所以使用起来顺滑很多(没有刻玻璃的感觉)。<font color="#24级压力感应挺好,就是说:画图时,轻轻地在屏幕划与用力地在屏幕上画,所绘制出来的线条粗细不一样。但对我来说作用不大。我虽然也用PS和AI,但主要是简单拼接作图,并没有专业绘图需要。笔末端的按钮单击、双击、长按都可以呼唤相应的程序,而且支持自定义程序。但这三个操作我也不常用,还是习惯点图标。常用的只有橡皮按钮,这个功能X201T的笔也有。评论&说说触控笔的缺点。<font color="#.触控笔上的右键按钮与末端的笔夹刚好位置相反。我使用笔的时候(无论是真笔还是触控笔)会下意识地让笔夹朝上,结果右键按钮就被转到笔的另一面去了,不太方便点按。而X201T的笔则没有这个问题,用大姆指点右键按钮非常方便。<font color="#.触控笔与SP4的机身是用磁力相吸的。虽然这个磁力比较大,但当人手持SP4侧面时,还是很容易把笔给带下来。相比之下,X201T因为机身大,所以有专门的笔槽可以收纳笔。SP4如果不能做笔槽的话,是否可以在机身侧面做一个夹笔的装置?<font color="#.笔很容易落下,笔上是不是得绑跟绳儿?另一端可以绑在出风口的小栅栏上。&触摸板够长,但还是窄了一点。多点触控很好用,两点上下左右移滚动页面、三点呼唤Cortana、三点下移显示桌面、三点上移切换桌面、三点左右移切换窗口、四点打开操作中心。这些都大大方便了操作。&键盘键盘是我买SP4之前顾虑比较多的一项。因为X201T的键盘相当不错,键程、回弹都很不错,甚至我个人觉得比一些普通台式机键盘还要好,所以我一直怕不适应SP4的键盘,甚至还脑洞大开地搜过有没有可能把X201T的键盘(包括小红点)拆下来改装成SP4的键盘。等到了买SP4后,用下来发现,自己多虑了,情况也没那么槽糕。&当然,TypeCover(以下简称TC)和ThinkPad键盘肯定是没法比的。主要差距在于布局、键程和回弹上,还有个别键的键帽面积。我所说的情况没那么槽糕是指经过几天的使用后,我觉得TC键盘整体可以接受。夜光键盘的亮度可以调节;在大小写键、FN键上都有指示灯;但没有提供数字小键盘。评论评论&以下所说的完全基于我个人对于X201T的TP键盘的习惯之上,未必对每个人都有参考意义。设计布局方面<font color="#.左CTRL和左ALT键之间间距太大,导致我在使用QQ截屏快捷键(CTRL+ALT+A)时经常把FN当成左CTRL键。<font color="#.右SHIFT键太短,方向键中的上、下两键非常窄,导致我利用右SHIFT+方向键在Word中进行块操作时经常按错,把“/”当成右SHIFT。<font color="#.右上角的PRTSCN、HOME、END、PGUP、PGDN、INS、DEL键布局与ThinkPad键盘中的完全不一样,需要重新适应。<font color="#.默认情况下,F1-F12不起作用,变成亮度调节、播放控制、音量控制键,以及第<font color="#条提到的几个文档操作键。要按F1-F12需要先按FN。这与ThinkPad键盘又不一样,同样需要适应。键程<font color="#.键程较ThinkPad键盘短一些(但并非短很多)。主要的使用感受差异来自TC键盘底部。TC键盘的底部是空的,按下键后会觉得不踏实(好比用中指指节去叩中空的墙壁一样),声音也不好听。回弹<font color="#.回弹一般,不如ThinkPad键盘,有点偏软。所谓“回弹偏软”,我的理解是:键盘有时会给人一种错觉——如果我不稍用点力把手指往上提一提,按下的键可能无法自己弹上来。当然,正常情况下,键肯定是会自己弹回来的(除非你故意按住),差别是:ThinkPad键盘不会给你这种错觉,而TypeCover键盘会给你那么一点点。所以说它“回弹偏软”。&屏幕屏幕是镜面屏,阳光下反光很严重,关机时可以当镜子使。但小屏幕高分辨率着实让画面更加细腻,看着会觉得更舒服。相比之下,X201T的<font color="#英寸<font color="#80*800分辨率实在粗糙了点。&当然,高分屏也有坏处。目前看来,很多软件还不支持这么高的分辨率。比如,QQ五笔是我最常用的输入法(微软自带的五笔不好用)。在X201T的屏幕上,它的工具条是正常尺寸。但在SP4中,它变得非常小,长和高只有X201T里的一半。这时看提示码和候选词会非常费力。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极点五笔和Notepad++上。评论&<font color="#:2的屏幕横看没什么,竖过来看会觉得屏幕特别长(或者特别高),长到(高到)不像一本书。不过,竖屏看PDF文档(比如论文)、长网页(比如新闻网站)或OneNote里保存的文章可以减少翻页次数。再配合触控笔做笔记就更方便了。我经常在火炉边坐着看一下午文章。评论评论评论&USB接口原生USB3.0的速度很快。从X201T转移数据到SP4的过程中,连接读取(从U盘拷<font color="#.8GB高清视频到SP4)可以稳定在<font color="#0MB/s,小文件读取(从U盘拷<font color="#,000个Word、Excel、PPT、TXT、PDF文档到SP4)平均约<font color="#&MB/s。我觉得已经难能可贵了。连续写入和小文件写入我没有测试。&在电源适配器上还有一个USB接口。但那个口只能用来给手机等设备充电,不能用于数据连接。&电源接口SP4的电源接口采用了Macbook&Pro相同的磁性接口,插上、拔出都很方便。但误碰掉也很频繁。因为电源接口的磁吸力实在很小,远不如触控笔的磁吸力,所以经常轻轻一碰就掉了,尤其是在床上使用时。经常是我在床上半躺着看电影,电影都快看完了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起已经变成用电池工作了(电源线可能是被手压到,一扯就扯下来了)。&摄像头与麦克风这两个小件没有太多地使用。主要是和家人视频时用一下。和我爸视频过一次,挺好用,前摄像头画面很清晰,后摄像头拍照也不错,麦克风音质也可以接受。&摄像头旁边还有红外摄像头、光敏感应器之类的硬件,但没有使用过。亮度一直是我手动调节的;Win10的Windows&Hello被我关了,省电。&我在买SP4前也看了很多相关的评测文章和体验视频。这些文章和视频帮助我了解了SP4,为我的选购提供了大量参考信息。因此,我也希望这篇文章能为大家提供一点绵薄之力。有问题欢迎留言。
漫步在陽光嫵媚的山澗小路上,累了能否登上你的花亭雨軒小息????
先买个尼康df还是先买个surface,还是省下钱吃喝玩乐,穷人很纠结。&
&发表于&21:45&先买个尼康df还是先买个surface,还是省下钱吃喝玩乐,穷人很纠结。&
光是这两个产品就说明你不是穷人了,哈哈。
本来以为看的人会很多。以前发的帖子一般都几千浏览量,好的能有几万。难道是因为我没做跑分评测,所以大家都兴趣不大?
&发表于&07:29&
感谢留言和顶!
/note.png?name=小浣熊&say=爱你等于爱自己。
&发表于&19:01&
多谢留言!
昨天晚上&看见了这个/去买个鼠标&不到20元&就可以返利2元多现在就等收货了&等拿返利了
这个可以流畅运行cad&&proe之类的软件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其他登录方式:实用技能Get:如何假装自己买了一台Surface Pro 4 - 动点科技
实用技能 Get:如何假装自己买了一台 Surface Pro 4
在我收到来自微软的 Surface Pro 4 的评测机之后,立即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 那就是我到底应该对这个机器做些什么好呢?
看了国内外媒体关于此事的所有报道,结果发现这个机器基本上连底裤都被翻出来了,不管是细节还是实际体验之类的,都已经有媒体做过了充分的测试。 在这个时候再收到评测机,简直有一点不知道该怎么写好的感觉。
为此我专门询问了微软钦定的品牌宣传员兼信仰充值顾问(误)可可苏玛,他的回答者是这样的:
可能因为我们已经编译了大部分国外网站关于 Surface Pro4 的评论,而拿到的机器和国外是没有差别的,唯一可能就是关心
国行跟海外版相比有什么区别 ,我们现在就主要来探讨一下。
主要是,我们可以让你在看完本文之后,假装自己已经买了一台 Surface Pro 4,可以放心大胆的跟小伙伴们吹 zhuang 牛 bi 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包装。
Surface Pro4 的包装盒跟 3 是大小完全一样的,连里面的尺寸和给机器留下的空间也是完全一样的,国行在封面上会贴上一个中国能效标志,这个东西你可能会在其他的电脑、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东西上见到(但并不会在手机和平板上见到)。这个东西的耗能是一级,典型能源消耗是 24.8 千瓦时,产品类型属于 a 类——不知道在所有贴了能效标志的里面到底是高还是低。
翻过来背面,在 Surface Pro4 的包装上会根据具体型号贴一张贴纸在上面,我们收到的这个机器是 i5 256G,而内存是 8GB,应该是整体的产品线中配置第二高的机型。
微软告诉我们说,因为现在微软官方商店的问题,还不支持单独选择配置来定制产品。Surface Pro4 理论上最多支持一个 T 的硬盘存储空间,但是现在在市面上销售的类型最高也就只支持 512G,如果想买具有 1T 硬盘空间的,需要到美国官网去买。
在包装盒的右侧是包含了系统需求,以及一些免责声明。
当我们把包装盒拆开之后,可以看到电源适配器放在右侧的一个长方形笔盒大小的盒子里面。左侧把主机取下来之后,是一个放置触控笔和说明书的小区域。因为 Surface Pro4 的触控笔是比 3 代要长一点的,所以你把三代的笔放在四代包装里面是可以放得下的。
在说明书当中包括一叠比较厚的免责声明,一个比较薄的只有十几页的小册子,一份装箱清单,还有一个三包凭证。
我们现在就来给大家拍一下那个小册子的内容,首先是介绍各个部分应该怎么称呼,采用 USB3.0 接口,底下的充电线接口有一个官方名称叫 Surface Connector,因为不仅是可以放置充电器,还可以放置扩展坞,多出 3 个 USB 接口(扩展坞本身要卖 1488)。
接下来是介绍笔的,需要拆开换电池的时候要把笔头和笔帽的那个位置向右旋转 10 度,然后竖起来就可以更换电池了。其实 Surface Pro4 笔身上的按钮并没有消失,只是放在了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右键单击和选择的按钮放在了那个竖长条里面,我们很容易会忽略,以为那个地方是接触不良。
再接下来要看一下键盘盖,小册子上给我们演示了五个不同的摆放姿势。
设置 Surface Pro4 一共需要 5 个步骤,其中有一个过程是要识别你的触控笔,只要按住笔帽的橡皮擦 5 秒钟就可以了(实际操作是 10 秒钟)。如果你一开始没有及时配对也没关系,你可以跳过这个步骤,在系统安装完毕之后进入设置-设备-蓝牙界面,打开蓝牙并且重新按住顶部按钮 5 秒钟。
Surface Pro 4 会在最初使用的几天内自动下载更新,我们之前询问微软也提到,不会保证每一台最新开箱的电脑硬件都自动安装最新版本 Windows 10。
在这里讲到了怎样激活小娜并且做笔记,注意最新版的小娜无需登录微软账号也可使用。在做笔记的时候是使用 Universal 版的 OneNote 来完成的,如果你安装了 PC 版的 OneNote 的话,并不会接管这个系统功能。但是 UWP 版 OneNote 对中文处理不太好,有时候会吃字和光标奇怪的移动,还有一点是复制粘贴到微信的时候不是纯文本,而是一张图片,很奇怪,必须用记事本中转一下。所以还是 x86 版用着舒服。
最后是讲到了 Surface 特有的功能,就是摄像头实现 Windows Hello。这个面部验证的过程是非常简单的,你只要以正常的姿势,并不需要正襟危坐或者刻意的梳妆打扮,只要在摄像头前面坐上 20 到 30 秒钟,就可以让它来识别你的面部,以后你可以不输入密码就登陆了。
至于键盘盖的包装跟上一代也是完全一样的。
所以,当你完成了拆开包装盒的过程,再结合媒体上铺天盖地的评测,你就真的可以在你的小伙伴面前,假装自己是一个完全体验过 Surface Pro 4 的人了,希望这个简单的开箱体验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下一篇
动点科技和 TechCrunch 中国特约作者。
网站 http://lishuhang.me
微博 @lishuhang
微信 lifeissohappy
TechNode TV
乐视 Cool1 dual 手机上手评测
开启微信,扫一扫
如果你的产品足够锐意创新,欢迎
输入您的邮箱地址:
开启微信,扫一扫【Surface Pro 4 用户指南】(简述)_surface_pro4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673贴子:
【Surface Pro 4 用户指南】(简述)
以下内容均为官方网站给出的用户指南,楼主仅仅是做了翻译与简化。官网在Dock和Surface Pen上花了很大功夫进行介绍。所以Dock和Surface Pen将会单独腾出一部分来介绍。这一部分只是简单的介绍。大家很熟知的内容也没写太多。------主要都是官网给出的一些提示与告知。-----------------------------------------------------------------------------------------------------------------------------------1、Surface Pro 4充电时间一般为2-4小时,当你在充电时使用一些比较耗电的程序(例如:大型游戏,3D处理软件)可能会导致充电时间增长(目前由于Surface充电器电压很低,在充电时过度使用甚至会掉电)。在充电的同时可以通过USB数据线给你的其他设备充电(比如手机),但不可以使用数据传输(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官方提示不要用,咱就不要用了..)。当然,和其他电脑一样,你可以在右下角查看电池属性及电量。2、官方提示:在您使用Surface的时候,开启平板模式会增加续航,同时将键盘盖反折在Surface后面不会导致误触键盘。而且当你合上键盘盖时会让Surface进入休眠状态,减少电量损耗。Surface Pro 4键盘盖增加了全新的指纹识别功能,键盘键程增大,打字手感更舒适,触控板使用高精度玻璃,面积增大40%,同时进行了大量优化,实际体验更加优秀!但是键盘打字时仍有声音(这点比较不爽)3、使用Surface Pen时,系统默认按一次按钮快速呼出OneNote,两次开启截图,长按1~2秒呼出Cortana,当然,你也可以更改该选项。点击Windows徽标&Surface&Surface Pen,可以选择更改呼出对象。(此部分会单独介绍)4、官方更加希望大家能开启自动更新。因为由于Windows10不是很完善,Bug较多,所以自动更新能帮助大家解决一些固件的问题。(在这里也希望Windows10越来越完善,方便大家工作、生活)-----------------------------------------------------------------------------------------------------------------------------------------------其实官网给出的介绍也是十分简单易懂的。总体上说,Surface是需要实际体验才能了解到具体的一些操作详情,如果您身边有实体店,您可以去实体店去体验手感。
上面的描述确实比较简单。关于Surface Pen和Dock,我会在单独的帖子中详述。谢谢大家!如果您也有什么使用小技巧,可以单独发帖或者在回复中阐述。我会予以整合分类。以供大家查询。
卓越性能替代笔记本电脑,又具有平板电脑的轻巧便携,厚度仅为8.4毫米,重量更仅为786克.配备令人惊艳的12.3 英寸PixelSense显示屏.键盘盖触控板增大40%,提供更高效生产力.
谢谢lz分享
谢谢分享,加油楼主
希望统计一下硬件相关的快捷键,例如:强制关机,UEFI启动,启动到系统恢复镜像,启动到U盘恢复镜像,等等
楼主,求问英文手写功能是灰色的,怎么搞啊
楼主我的sp4屏幕上边灰色的框有缝隙。而且越往两边月大,最大有0.04mm吧,怎么办,会进灰吗
青铜星玩家
百度移动游戏玩家均可认证(限百度账号),
)。在充电的同时可以通过USB数据线给你的其他设备充电(比如手机),但不可以使用数据传输(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官方提示不要用,咱就不要用了..)。======================================================貌似这个说的是充电器上的usb线给其他设备充电。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根本就不能。
pro4 支持widi吗?
我感觉PRO 4 的续航不好,最多才5-6小时;;官方宣传有9个小时,太坑爹了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Surface Book/Pro 4怎么与Surface Pen配对?
作者:佚名
字体:[ ] 来源:互联网 时间:12-16 11:06:59
Surface Book/Pro 4怎么与Surface Pen配对?入手了Surface Book/Pro 4的朋友却不知道怎么使用Surface Pen,我们知道,只有配对成功才能使用Surface Pen,微软官方分享了配对的图文和视频教程
本周微软将针对Surface系列产品使用技巧进行讲解,昨天为用户分享了Surface Book屏幕与键盘拆卸分离的正确方法,今天微软又带来了Surface Pen与Surface Book、Surface Pro 4等设备的配对过程详解。还不了解或正打算购买Surface的用户可以了解一下。
一、更新Surface设备
请保证你的Surface设备已安装最新固件,打开开始&设置&更新和安全,在Windows更新中安装所有必要的更新。安装完成后重启设备。
注意:必要的话,需要为Surface Pen安装电池
如果需要更换Surface Pen电池,拧开顶部部分,将一节AAAA电池放到Surface Pen内部即可,注意电池正极朝向笔尖一端,最后拧上顶部即可。
二、配对Surface Pen
请注意,Surface Pen可以与Surface Pro 4、Surface Book以及Surface 3、Surface Pro 3配对。
&&打开开始&设置&设备&蓝牙;
&&打开Surface蓝牙,如果Surface Pen已出现在已发现设备列表中,此时可能无法正常连接。选中它将其从列表中删除;
&&按住Surface Pen顶部的按钮不动,Surface会重新扫描到Surface Pen,这大概需要7秒时间,直到Surface Pen上的指示灯开始闪烁。
&&当Surface找到Surface Pen后,选中选择&配对&即可。
再次提示,如果配对时提示&无法连接&,请确保Surface已安装所有必要的更新。
Surface Pen与Surface Book配对视频教学:
相关推荐: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12345678910
最近更新的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软surface pro4贴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