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跑道里的“毒跑道”究竟还有多长

校园毒塑胶跑道“伤人”谁之过 有害无害仍存争议
持续发酵的学校“毒跑道”事件,再度暴露出塑胶跑道行业缺乏质量把控和监管的顽疾——
跑道“伤人”谁之过?
学校田径队的小伙子们在百米跑道上挥汗如雨,跑步健身的人们感受着运动的快乐,天真活泼的小朋友们在家长陪伴下享受童年——在秋日京城的柔媚阳光下,北京很多大学的体育场上几乎每天都会上演这一幕幕和煦的场景。不过,这些经常来到体育场的人们也许很难想到,他们脚下的那片塑胶跑道正在经历一场“危机”……
本周,江苏多地学校出现疑似“毒塑胶跑道”引发学生身体不适的消息持续发酵,引起社会极大关注。10月14日,江苏省教育厅专门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调查进展,并决定对江苏学校塑胶跑道进行全面检查。不过,针对疑似“毒塑胶跑道”如何进入校园,建设过程如何监管和检测等外界关心的问题,此次新闻通气会并未给出明确答复。
近年来,塑胶跑道因其质地平整、色彩鲜明、弹性度高等特点,已逐渐取代传统跑道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及健身场馆所使用。然而,有关塑胶跑道安全性和健康型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息。此次出现的疑似“毒跑道”事件,再度暴露出塑胶跑道行业缺乏质量把控和监管的顽疾。
“有害无害” 仍存争议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北京西直门附近某大学体育场完成了新的人造草坪和塑胶跑道的铺设。站在修葺一新的体育场边,包括《工人日报》记者在内的不少足球爱好者都有想上去踢几脚的冲动。不过,弥漫在体育场内的一股刺鼻气味却让大家望而却步。“这新铺的塑胶场地怎么着也得晾上十天半个月,不然对身体肯定有影响”,在业余足球圈小有名气的“吴哥”对《工人日报》记者说道。
“塑胶场地是否存在有毒物质”,这是塑胶跑道在我国引入推广以后一直存在的争议。在此次的江苏疑似“毒跑道”事件中,苏州、常州、南京、无锡等地的学生家长普遍怀疑,他们的孩子出现头晕、流鼻血、喉咙痛等现象与学校新建的塑胶跑道有关。无独有偶,随后西安也有部分中小学生的家长对媒体表示,学校暑假新铺设的塑胶跑道异味明显,“有学生已出现咳嗽、嗓子疼、过敏等症状”,担心影响孩子的健康。
《工人日报》记者在近几天的采访中了解到,有关校园塑胶跑道有毒无毒的争议早在2003年就已出现,当时就有不少专家呼吁“尽快终止学校体育场地铺设塑胶跑道的做法”。为此,北京市从2003年底开始,通过市教委、发改委、体育局、环保局、劳动局、科委等部门组织了体育、环保、材料和分析检测等各方面专家,进行了近两年的分析和论证。在最终发布的《北京市塑胶跑道毒性危害课题组报告》中,调查认定“校园塑胶跑道基本无害,全市大中小学校要继续大力提倡铺设塑胶跑道”。近年来,全国超过50%的省市都启动了塑胶跑道建设工程,提出“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塑胶跑道覆盖率”的目标。
北京市一家专业塑胶跑道生产施工企业的负责人告诉《工人日报》记者,作为国际公认的全天候室外运动场地坪材料,塑胶跑道的安全性是可以得到保证的。“塑胶跑道的主要成分是聚氨酯,日常生活中很多用品含有聚氨酯成分。如果塑胶跑道原材料环保且按照正规工艺生产,对人体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如果原材料质量跟不上,有无良厂家使用有毒材料(如使用含有甲苯、二甲苯等物质的粘合剂),那么塑胶跑道在高温强光下会释放出一定的有害气体,对健康造成危害。”
曾参与过北京市塑胶跑道毒性危害课题研究的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系教授刘素红,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塑胶跑道在阳光照射下温度会很快升高,给周围环境造成一系列的影响。“即便使用环保无毒的天然橡胶等材料铺设场地,仍然无法避免‘热’污染的产生。”
在此次江苏省教育厅的新闻通气会上,发言人表示新闻报道中涉及的疑似“毒塑胶跑道”均为当地自筹自建的项目。有媒体追问,是否意味着这些“自筹自建项目缺乏监管所以出现问题”,但相关部门并未作出明确回应。
塑胶跑道为何“有规难循”
此次江苏疑似“毒跑道”事件,有关涉事学校认为塑胶跑道因为缺乏国家相关标准而无法进行毒性检测,其实是一种误读。据了解,我国早在日便正式实施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参照国际田径联合会《田径场地设施标准手册》相关质量要求,结合环境保护及产品发展需要进行修订的《跑道建造标准》(编号为GB/T1)。
据悉,该标准根据场地用途、竞赛级别、参赛运动员人数与技术水平等因素将室外合成材料跑道分为三类。其中,校园塑胶跑道属于“适用于教学和大众健身”的第三类跑道。标准不仅对其物理性能制订了相关参数,还对其所含有害物质(如苯、甲苯、可溶性铅、可溶性镉等)进行了明确限量。
“塑胶跑道的安全性是可以检测的”,南京林业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系教授罗振扬在江苏省教育厅新闻通气会上表示:“目前除了检测其常规强度外,应重点关注环保方面。检测的标准应及时更新,提高检测标准,保证和提高塑胶跑道的安全性。”
“生产和施工企业随意违规增加稀释剂或伪劣催化剂等,是造成塑胶跑道危害身体健康的主要原因”, 国家体育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国家对于塑胶跑道的生产和检测都有相关标准,但质量把控和安全监管却难以完全落实,这是造成部分校园塑胶跑道质量不达标的主要原因。”他建议,学校在铺设塑胶场地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施工,坚决杜绝伪劣产品。一旦发生由于管理不当,对孩子身心造成影响的事件,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记者 李元浩)
分享该新闻到微信朋友圈:1、打开手机软件“微信”--“发现”--“扫一扫”。2、对准左边二维码进行扫描3、识别成功后,弹出是否浏览该页面,点击确定。4、点击手机右上角分享按钮,分享到朋友圈。
[责任编辑:
12345678910多地学校发生“毒”跑道事件 跑道有毒怎么办?_凤凰资讯
多地学校发生“毒”跑道事件 跑道有毒怎么办?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跑道有毒咋办?家长苦盼权威说法&&
给&毒&跑道&消毒&是谁的事 孩子&中了毒&,家长也
11月12日,深圳外国语中学初中部校园内的塑胶跑道和操场被铲除。此前这所学校的跑道塑胶被检测出甲苯超标140倍。CFP供图 原标题:跑道有毒咋办?家长苦盼权威说法&& & & & & 给&毒&跑道&消毒&是谁的事 孩子&中了毒&,家长也跟着&中了毒&。 10月14日从儿子口中听说&老师不让我们上跑道&后,儿子连续一周流鼻血、双臂出现红疹的症状,才让张女士(化名)突然想到&与几天前有关江苏、深圳几所学校&毒&跑道的报道中学生症状非常类似&。 张女士的儿子就读于北京市丰台区芳草地小学丽泽分校,她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学校的跑道从暑假开始铺设,大概是10月7日完工的。9月开学孩子正常上课时候跑道还在施工,很多家长都不知道跑道有问题,甚至有些孩子在&十一&前就有反应,但当时还没人当回事。& 意识到儿子的病症&或许与跑道有关&后,张女士便与学校开始了漫长的交涉。这时,不少孩子出现类似&症状&的家长陆续找到张女士,家长组建了近250人的微信群,要求&学校公布真相&。丰台区教委和校方先后于10月29日及11月12日向家长出具了跑道生产方在施工之前提供的质量合格检测报告及空气质量检验报告,但这两份结果都显示&合格&的报告并未让家长信服,前者经媒体披露被证实造假,而后者则在封面有明显的涂改&&封面原有室内的&内&字被改成&外&字,但首页相关内容为&室内&;报告编号不统一,第一页注明1109-05,第二页则变成1019-05。随后,校方表明&为了把孩子的健康放在首位,无论操场检测结果是否合格,都决定把操场跑道铲除&,报告公布后不到30个小时,红绿相间的塑胶跑道被下令铲成黑色的沥青。& 12月15日,被铲除了一个月的跑道等来了最终的&判决&,校方向家长公示了送检的混合型跑道样块检测报告:&该样品按国家检测标准《合成材料跑道面层》(GB/T )进行检验,所检项目合格。&这时近250人的微信群还剩下160人,可张女士和几名家长仍在积极寻求法律帮助。从11月下旬按校方要求提交采访申请至记者发稿,校方始终以&还在请示&回应采访要求。 而家长们等待校方检测结果时,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学校小学部也被媒体曝出&至少有38名学生近期出现头晕、恶心等身体异常,多位家长向记者提供了307医院毒检室的检测报告,以及检验科的血液检测报告单。检测报告显示,除了孩子的血液和尿液中含有苯甲酸,其他肌酐和二氧化碳结合力数值呈现下降态势,尿潜血定性呈弱阳。&这些相似的病症,是张女士不能放弃的原因。 &中毒&还是&疑似中毒&? 昨天,张女士将最终的统计数据交到记者手中,总共55名学生的医学数据,其中,毒检报告44份,24人体内含有苯甲酸、1人体内含有尼泊金丙酯、1人体内含有香草醛、两人检出可可碱,另有6名学生的&临床印象&处写有&疑似中毒&、&苯中毒?&或&苯中毒待查&的字样,还有两名学生的&临床印象&分别为&中毒&和&食物中毒&。 &给出这些临床印象的科别基本是儿科门诊,但根据报告来看,并不是苯中毒。&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七医院中毒救治科主任邱泽武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他较为关注&毒&跑道事件,他发现包括广东、太原、哈尔滨和北京等地都出现过类似的事情,截至目前,&至少我尚未看到一例&中毒&的完整病例。& 邱泽武表示,据他了解,塑胶跑道在铺设早期是有毒物存在的,尤其粘合剂中通常含有苯系物,&但有毒物也不一定就导致中毒。&邱泽武解释,人在暴露的环境下接触毒物,接触的量、时间和接触毒物的毒性都会影响最后的结果。国内诸多案例,部分学生出现的头晕、头痛、乏力、眼部不适、身上起疹子等情况,&可能与接触毒物有关,尤其身上出皮疹与过敏体质更相关;脱离接触毒物后,上述症状很快消失,即使到医院检测,没有明确生化指标的异常,多考虑毒物接触反应,不能判断为中毒&。他进一步解释,判定&中毒&通常指毒物进入体内后,对肌体产生损害,并有相应脏器损害的指标呈现,但&在我所接触的许多孩子中,没有看到明显的心、肝、肾功能损害指标异常,因此,不能明确诊断为中毒&,至于备受家长高度关注的少数学生尿中检出的&苯甲酸&,则不能作为诊断&苯中毒&的条件。 邱泽武的观点,与清华附中丰台学校于12月18日的一则通知中,&丰台区卫计委组织307医院中毒治疗室、中毒鉴定室、血液科、朝阳医院职业病科、北医三院职业病科5位专家对学生体检统计表和报告单的会诊分析意见&基本一致。 检测指标给毒物留出空间 但张女士的愤怒仍然存在,&非得等我们的孩子,成为无法挽回的中毒案例,才能有个结果吗?& 可来自医学层面的专业判断,还是让邱泽武对&毒&跑道事件&半信半疑&,&我信的是偷工减料的情况不容忽视,国内对跑道的鉴定也有空白,我不信的是暂时没有任何部门拿出确切资料显示一对一的损害依据,几百万元铺设的跑道也不能因此轻易铲除。如果能把各方面的专家组织起来对&毒&跑道事件系统调查,有了样本,很多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数据和样本&同样是郭中宝认为判定&塑胶跑道对人体有什么伤害&的关键&&作为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化学检验认证部部长,郭中宝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根据现有的国标,即便检测结果显示合格,由于检测的是特征污染物的总量,而非影响人体健康的释放量,因此&合格&也无法说明其对人体健康有无侵害。& 郭中宝表示,目前处在室外的塑胶跑道以往领域划分上归在田径,对其环保的重视力度不足,因此目前关于塑胶跑道面层材料环保方面的规定,无论方法还是指标都不算完善,&但塑胶跑道的环保指标一定需要严格控制,因其自身组成就决定了很可能会含有有害物质。& 郭中宝以目前&毒&跑道事件中颇受关注&若长期接触和吸收可能影响男孩生育能力&的邻苯二甲酸脂为例解释,&目前合成塑胶跑道的塑胶颗粒和胶粘剂中都可能含有这种物质。但标准中并没有对材料中的邻苯二甲酸酯进行规定,一个原因是在制定标准时我们对环保材料不够关注,没有数据的积累,另外,随着我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新的有害物质就提出来了,要关注其存在的潜在风险。& 严格规范是&消毒&前提 塑胶颗粒和胶是塑胶跑道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标检验主要针对苯、甲苯和二甲苯总和、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还有重金属这4个指标,&这些只是特征污染物,而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及室内材料检测中的重要指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却不在塑胶跑道的检测范围中,这通常指其他污染物,有的有毒,有的无毒,长期接触或是浓度较高的时候,对人体会有影响。& 这样的指标,在台湾树德科技大学休闲游憩与运动管理系教授刘田修向中国青年报提供的资料中也能看出差异,&跑道面层铺设之粘合剂和拌和剂禁止使用巨毒之甲苯二异氰酸脂(TDI),因其可能引起职业性气喘及过敏性肺炎等。&而TDI正是目前内地使用的标准中必须进行检测的指标之一。 &大家希望我们的标准向先进地区靠拢,但目前这份起草于2003年定稿于2011年的标准已经是现行使用中比较完善的了。&该标准主要参编人之一、中国环保协会理事师建华表示,目前,&毒&跑道事件曝光后,深圳已经着手对地方标准进行修订,而国标&目前尚未有明确计划,虽然修订是迟早的事情。塑胶跑道的管理应该要上升到食品安全管理的力度。& 事件曝光后,郭中宝所在的检测机构前来咨询和检测塑胶跑道的厂家&明显多了&,&以前大家不够重视,虽然现有标准至少提出了一个要求,让厂家和学校脑海里有根弦,把超出指标的产品排除了,但在污染物扩充、检测方法改进、增加原材料检验等方面重新完善刻不容缓。&郭中宝表示,越来越多的案例已经令短时间内出台更完善的标准更加迫切。 但在国家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总工程师梅一飞看来,需要改进的还有低价中标的模式,尤其面向学生群体的学校及教育部门,应当在选择厂商及监督铺设等环节更加重视,&不要给使用不合格材料的厂商创造条件,事实上,如果原材料把控好,且铺设后留有近14天的晾晒时间,避免在铺设时就让学生接触,塑胶跑道的侵害性并不足以让人恐慌。但前提是,该重视的要重视起来,不能因为标准不全就认为无害,该遵守的就一定要去遵守,别把好事变成坏事。&
[责任编辑:张苗]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578867
播放数:1204792
播放数:1782480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  据统计,目前沈阳全市公办中小学校有561所、办学场所645处,已铺设塑胶操场546处,约占85%。尚有99处办学场所没有铺设,其中81处具备铺设条件。今年年底前,具备条件的中小学将全部铺设塑胶操场。
  10月16号,记者在学校看到,500多名小学生有的带着口罩,他们的活动范围只有一条走廊的宽度。而就在距离教学楼正前方不足五米,一块简陋的铁皮墙隔起来的区域就是还未铺设完工的塑胶跑道。记者仅仅在学校待了不到一小时,就被跑道散发出的刺鼻气味熏的受不了。
  茶山一小三年级一位学生家长陈女士说,她孩子所在班的家长们,有个微信群。前天下午,有家长在微信群里说,他孩子有流鼻血、头晕的症状。其他几个家长也纷纷附和。家长们从孩子口中得知,学校最近用塑胶重新铺了操场。于是,在教室里上课的孩子们,总能闻到浓浓臭味。
  危害最大的,是跑道中使用的有毒塑化剂,它能增加劣质跑道弹性,使其弹性达到国家标准。塑化剂中最常见为邻苯类塑化剂,过量使用甚至将导致男孩绝育。个产品在国外,在儿童产品里是禁用的,因为它对人的影响是长期的,它是一个雌激素,男孩儿接触多了以后就生不出孩子了,死精了。这在国外是有定论的。
·什么造就了毒跑道?
  江苏的确有许多有毒、劣质塑胶跑道。其原因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如果按照标准,20年前生产一平方米塑胶跑道的价格就需150元以上,20年来,劳动力价格涨了,但采购跑道的价格却降了。如今在江苏每平方米塑胶跑道的采购价格,基本控制在90元至120元之间。于是厂家开始使用一些成本低廉的添加剂,如塑化剂等。有毒劣质跑道就“应运而生”。
  其次,裸露的皮肤最好不要接触塑胶跑道。这是因为就算是合格的塑胶跑道,也会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直接接触后,重金属会进入皮肤,对孩子的健康难免造成影响。
  最后,有毒塑胶跑道敲响了校园安全的警钟。这起事件的教训并不限于塑胶跑道建设这个具体问题,也不限于江苏一地,它给全国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监管上了一课。安全和质量监管必须全覆盖、零死角。
·毒跑道”害人,主管部门何在
  塑胶跑道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在室外挥发值达到多少算有毒,固然没有相关国家标准,但是材料是否有毒,却不难检测。专家介绍,有毒、劣质塑胶跑道或者会挥发含有毒性的甲苯、二甲苯,或者含有可能导致铅中毒的铅盐,还有就是使用了有毒塑化剂。有毒气体或材料,怎么可能检测不出来?相关部门说辞,其实是在踢皮球、推卸责任。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职能部门,面对孩子的事,都不该如此冷漠。
  塑胶跑道涉嫌毒害学生,除学校以外,首先更该追问的是,教育主管部门哪里去了?作为主抓学校管理的教育部门,在学生集体出状况、塑胶跑道被指为元凶的情况下,肯定是责无旁贷的,但在相关报道中,公众却看不到他们的影子。按道理,教育部门应该最早掌握相关信息,最快介入调查,及时消除危险因素才对。
·谁来为孩子的健康负责?
  南京林业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系教授罗振扬认为,这种情况出现,不排除一些厂家为了降低成本,违法违规添加一些有害的催化剂和塑化剂。
  令人不解的是,尽管“异味伤人”事件频发,但“涉毒”塑胶跑道大都具有产品检测合格报告。丹阳市教育局副局长谢丹向记者出示了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对前艾小学塑胶跑道原材料的检测报告。报告显示,原材料为合格产品。
  除了江苏苏州、丹阳等地,上海松江、浙江杭州及江西南昌等地都出现了塑胶跑道散发刺激性气味的问题。连日来,各地对“涉毒”塑胶跑道进行检测并调查,相关学校和企业也在纷纷拿出产品检测合格报告,但疑问并未平息:异味对孩子危害多大?为什么合格材料会散发异味?何时能有权威调查为公众释疑?
  令人不解的是,尽管“异味伤人”事件频发,但“涉毒”塑胶跑道大都具有产品检测合格报告。记者梳理发现,从目前相关学校公布的检测情况看,多数“涉毒”塑胶跑道上空空气质量检测合格。但一些家长仍不禁产生疑问,那造成孩子伤害的刺激性异味究竟从哪来的?
  沈阳还专门制定了统一的《沈阳市中小学校塑胶操场技术标准》,其中提到“田径场地的塑胶,胶的无机物含量要低于65%,画线采用聚氨脂漆,材料要通过环保认证,施工单位进场时必须提供国家环保产品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产品检验报告”等。
  时间并没有让一些有问题的做法自动变好起来,当“毒跑道”现象越来越多地出现,我们也不可能全然指望靠运气让孩子们获得安全。塑胶跑道的问题不可能只是交给时间与运气,今天我们是不是有必要重新审视“必须尽快终止学校体育场地铺设塑胶跑道的做法”这个呼吁?
&毒跑道事件&微博讨论
沈阳网新闻中心出品新民网移动客户端
您现在的位置: >
江苏学校毒跑道到底怎么回事?
  【“网闻”问切】
  “网闻”回放
  新学期开学不久,江苏省苏州市元和小学十几名小学生陆续出现了流鼻血、头晕、起红疹等症状,家长纷纷将矛头指向新建的。学生家长李女士说:“距离最近的二年级4班,有莫名流鼻血等症状的学生最多,非常可能与释放的刺激性气味有关。”事发后,校方暂时停课,并拆光了,这一场风波才逐渐平息。同样在9月,江苏无锡、南京、常州等地的小学,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
  有毒跑道为苏南自筹自建项目
  得知频频被质疑后,第一时间展开调查。10月1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公布调查结果。“疑似有毒的校园,均是苏南地区的自筹自建项目,而非省教育厅建设监管。”体卫艺处处长杜伟说,江苏省中小学的建设分为两类:一类属于苏北、苏中地区的“江苏省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塑胶化建设工程”;另一类是苏南地区自筹自建的。由江苏省统一建设的已建成552片,在建113片,从招投标、施工到验收,都有严格程序,至今“零投诉”,没有发现任何带有毒性的物质。苏南地区自建的跑道出现了问题,主要是添加了塑化剂、芳香烃等,含有有害物质。
  表示,接下来,江苏省“塑胶办”等部门将邀请相关专家,对全省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塑胶化工程在建项目和所涉,进行全面督查。如发现问题,将责令立即整改,涉及教育系统相关责任人的,将严肃查处,绝不姑息。
  有毒跑道源于降低成本
  日前,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其中南京林业大学几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观点非常鲜明。
  首先,江苏的确有许多有毒、劣质。其原因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如果按照标准,20年前生产一平方米的价格就需150元以上,20年来,劳动力价格涨了,但采购跑道的价格却降了。如今在江苏每平方米的采购价格,基本控制在90元至120元之间。于是厂家开始使用一些成本低廉的添加剂,如塑化剂等。有毒劣质跑道就“应运而生”。
  其次,裸露的皮肤最好不要接触。这是因为就算是合格的,也会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直接接触后,重金属会进入皮肤,对孩子的健康难免造成影响,比如出现过敏等症状。
  最后,有毒敲响了校园安全的警钟。这起事件的教训并不限于建设这个具体问题,也不限于江苏一地,它给全国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监管上了一课。安全和质量监管必须全覆盖、零死角。
  到底是谁建造了毒跑道
  校园带有毒素,直接伤害了孩子的健康。网友纷纷质疑,有毒校园到底是谁建的?
  体卫艺处负责人告诉记者:首先,全国教育实行的是分级管理,即教育厅不直接管理中小学的人、财、物。市、县、街道、乡镇才是中小学的直接管理部门。所以板子打在教育厅的屁股上是有点冤枉的。其次,有些乡镇、街道,拿着教育的钱,打着为教育办好事的幌子,官商勾结,随意招标,缺少监管是造成毒跑道的主要原因。据介绍,苏州元和小学的有毒,正是元和街道建设的,建好后交由使用。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微信号:xmwb1929有用、有益、有趣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街谈巷议微信微信号:xinminwangshi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更多关于的新闻
数据加载中……
场面火爆的柏阿姨相亲会又来了!今天...
880多个品种的菊花,色彩斑斓的菊...
有“最好吃的大米”之称的黑龙江五常...
今天备受关注的玉佛禅寺首届“佛门僧...
“滴滴打船”今天在黄浦江上进行试水活动。
当地时间日,由...
【看4D大片,玩科技馆!】 最近,小侬给小朋友们的福利一波接一波。报名时间:5月23日—5月27日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社会监督投诉电话、来信来访地址及电子信箱:
1. 投诉专线电话:021-
2. 社会监督来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邮编:201199
3. 来访接待:
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4. 投诉电子信箱: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社会监督电话、来信来访接待、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受理社会各界对新闻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监督。
受理时间接待时间为:
工作日上午9:30--11:00;下午1:30--4: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校园跑道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