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专家说的,上了网等同于http 51luoben.xyz,我们的信息根本无法得到保障,

网上约车、购物、叫外卖……从早上一睁眼到晚上睡觉,“手机控”张静几乎每时每刻都享受着手机App带来的便利,在她看来,没有手机的生活已不能想象。但在2016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上,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的一场主题演讲,把张静讲“懵了”。
只要你的手机里安装了百度、高德等导航软件,无论你在哪里我们都能很快通过手机里App提供的数据找到你。在邬贺铨看来,名字可以造假、身份信息也可以造假,但位置信息是无论如何都掩盖不了的。
“App本身跟位置并没有太多的关系,可是App会强行搜索你的位置信息,而你的位置信息根本屏蔽不了。”邬贺铨解释道。
“那我不是一个人透明人了吗?”听了邬贺铨的演讲,张静自言自语地念叨着。
2015年全球数据泄密的事故1673起,涉及7亿多条数据记录;医疗行业丢失了8000多万份个人隐私数据。阿里研究院数据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潘永花列举出的一组数据更让张静直冒冷汗。
“这不是现实版的《窃听风云》吗?”张静有些后怕,她不知道自己的信息是否已经泄露了。
和张静一样,很多“手机控”在下载安装App时不会注意看授权权限条款,便直接同意安装,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App会完成访问通讯录、读取通话记录、读取短信记录、读取位置信息、监听手机通话等一系列行为,一不留神用户的隐私就泄露了。
就像空气和水一样,数据在我们周围自然而然地存在着。每一次点击鼠标,每一次刷卡消费,每一次拨打电话,每一次驾车出行……数据便已生成。我们每一个人既是数据的消费者,也是数据的生产者,每天都生成海量数据。
“只要一上网,我们基本上等同于裸奔。”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韦青坦言,只要你掏出手机打开App,你今天去了哪儿、你的电话号码是多少、你的实时位置信息……你在手机上进行的一切动作,都被悄无声息地记录在册。
这个搞技术出身的工程师认为:“我们越是享受数字化的便利,隐私越少。”
拥有用户越多的公司往往掌握的数据也越多。
“现在滴滴公司已经覆盖了全国400多个城市,是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我们掌握了3亿多客户端用户的数据。”滴滴公司副总裁凌亢表示,滴滴公司掌握了所有用户交通出行的信息,包括姓名、实时的位置、手机号码、真实出行的轨迹、单位的地址、家庭住址。
在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卢卫看来,企业利用App软件收集用户相关数据的行为存在很大争议。
“在数据价值和产权没有明确分类和清晰界定的时候,数据收集者的动机可能被隐藏,数据安全和各类隐私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卢卫表示了担忧。
“当整个国家的各种数据都汇聚到一个人手上的时候,那我感觉他跟恐怖分子没有什么区别。”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副局长赵林在一场探讨大数据安全的高层分论坛上表达了和卢卫一样忧虑。
同样是在这场大数据安全的高层分论坛上,国家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安晓龙认为,密码是保障大数据安全的有效手段。据安晓龙介绍,密码技术与核技术、航天技术一直被视作国家安全的三大支撑技术,从国之重器的角度上讲,在身份认证、安全隔离、信息加密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和安晓龙的观点一样,京东集团首席技术顾问翁志对个人数据保护同样采取加密的手段,存取要控制,形成日志。让系统能够进行日志的回溯,可以回溯到过去的某一个节点,进行实时监控。
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应该说数据安全这一方面的话题更多地需要技术供应商考虑,但个人隐私绝不只是靠厂家解决。邬贺铨认为不能把保护用户隐私的希望寄托在互联网企业身上,因为它们既是数据管理者又是使用者,这就好比让“裁判员”当“运动员”一样。
邬贺铨认为保护数据最好的方式就是分布式存储,别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我们现有的数据中心技术是不足的,过去大多数安全分析工具方法是针对小数据设计的,直接把它用到大数据上,处理能力不够,直接用来存储大数据,也并不安全。”
数据保护除了在技术上进行突破外,卢卫认为大数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很大的完善和建设空间,应该完善相应的数据交易规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院长龙卫球也主张通过立法来保护个人隐私数据,进行数据资产化立法。但龙卫球认为数据只有通过一系列的处理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数据资产化是立法的前提。
在阿里集团安全部技术副总裁杜跃进看来,上网痕迹是大数据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坏人也最能形成巨大的威慑力,真正的坏人最怕留下痕迹,所以痕迹的留存对保障安全是很重要的,用户本质上并不怕留下痕迹,只是怕痕迹被别有用心的人偷走、滥用。
“保护数据最终的目的是让我们的数据流动起来,产生价值。”杜跃进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编辑:
&|&&|&&|&&|&&|&&|&&|&&|&
Copyright&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29-257538 商务:029-
本网站法律顾问: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专家谈信息泄露:一上网,基本上等同于裸奔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17:35:55&)
13077字(155/1)
( 17:58:32)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专家谈信息泄露:一上网,基本上等同于裸奔
导语:拥有用户越多的公司往往掌握的数据也越多。
网上约车、购物、叫外卖……从早上一睁眼到晚上睡觉,“手机控”张静几乎每时每刻都享受着手机App带来的便利,在她看来,没有手机的生活已不能想象。但在2016中国产业峰会上,中国协会理事长邬贺铨的一场主题演讲,把张静讲“懵了”。只要你的手机里安装了、高德等导航软件,无论你在哪里我们都能很快通过手机里App提供的数据找到你。在邬贺铨看来,名字可以造假、身份信息也可以造假,但位置信息是无论如何都掩盖不了的。“App本身跟位置并没有太多的关系,可是App会强行搜索你的位置信息,而你的位置信息根本屏蔽不了。”邬贺铨解释道。“那我不是一个人透明人了吗?”听了邬贺铨的演讲,张静自言自语地念叨着。2015年全球数据泄密的事故1673起,涉及7亿多条数据记录;医疗行业丢失了8000多万份个人隐私数据。阿里研究院数据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潘永花列举出的一组数据更让张静直冒冷汗。“这不是现实版的《窃听风云》吗?”张静有些后怕,她不知道自己的信息是否已经泄露了。和张静一样,很多“手机控”在下载安装App时不会注意看授权权限条款,便直接同意安装,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App会完成访问通讯录、读取通话记录、读取短信记录、读取位置信息、监听手机通话等一系列行为,一不留神用户的隐私就泄露了。就像空气和水一样,数据在我们周围自然而然地存在着。每一次点击鼠标,每一次刷卡消费,每一次拨打电话,每一次驾车出行……数据便已生成。我们每一个人既是数据的消费者,也是数据的生产者,每天都生成海量数据。“只要一上网,我们基本上等同于裸奔。”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韦青坦言,只要你掏出手机打开App,你今天去了哪儿、你的电话号码是多少、你的实时位置信息……你在手机上进行的一切动作,都被悄无声息地记录在册。这个搞技术出身的工程师认为:“我们越是享受数字化的便利,隐私越少。”拥有用户越多的公司往往掌握的数据也越多。“现在滴滴公司已经覆盖了全国400多个城市,是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我们掌握了3亿多客户端用户的数据。”滴滴公司副总裁凌亢表示,滴滴公司掌握了所有用户交通出行的信息,包括姓名、实时的位置、手机号码、真实出行的轨迹、单位的地址、家庭住址。在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卢卫看来,企业利用App软件收集用户相关数据的行为存在很大争议。“在数据价值和产权没有明确分类和清晰界定的时候,数据收集者的动机可能被隐藏,数据安全和各类隐私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卢卫表示了担忧。“当整个国家的各种数据都汇聚到一个人手上的时候,那我感觉他跟恐怖分子没有什么区别。”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副局长赵林在一场探讨大数据安全的高层分论坛上表达了和卢卫一样忧虑。同样是在这场大数据安全的高层分论坛上,国家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安晓龙认为,密码是保障大数据安全的有效手段。据安晓龙介绍,密码技术与核技术、航天技术一直被视作国家安全的三大支撑技术,从国之重器的角度上讲,在身份认证、安全隔离、信息加密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安晓龙的观点一样,集团首席技术顾问翁志对个人数据保护同样采取加密的手段,存取要控制,形成日志。让系统能够进行日志的回溯,可以回溯到过去的某一个节点,进行实时监控。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应该说数据安全这一方面的话题更多地需要技术供应商考虑,但个人隐私绝不只是靠厂家解决。邬贺铨认为不能把保护用户隐私的希望寄托在互联网企业身上,因为它们既是数据管理者又是使用者,这就好比让“裁判员”当“运动员”一样。邬贺铨认为保护数据最好的方式就是分布式存储,别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我们现有的数据中心技术是不足的,过去大多数安全分析工具方法是针对小数据设计的,直接把它用到大数据上,处理能力不够,直接用来存储大数据,也并不安全。”数据保护除了在技术上进行突破外,卢卫认为大数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很大的完善和建设空间,应该完善相应的数据交易规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院长龙卫球也主张通过立法来保护个人隐私数据,进行数据资产化立法。但龙卫球认为数据只有通过一系列的处理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数据资产化是立法的前提。在阿里集团安全部技术副总裁杜跃进看来,上网痕迹是大数据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坏人也最能形成巨大的威慑力,真正的坏人最怕留下痕迹,所以痕迹的留存对保障安全是很重要的,用户本质上并不怕留下痕迹,只是怕痕迹被别有用心的人偷走、滥用。“保护数据最终的目的是让我们的数据流动起来,产生价值。”杜跃进说。
艾瑞网是艾瑞集团旗下新经济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互联网数据资讯聚合平台。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我们有直面错误的勇气,点击按钮即可发言。
您也可以邮件:| &>&&>&专家谈信息泄露:一上网,基本上等同于裸奔
专家谈信息泄露:一上网,基本上等同于裸奔
来源:网络
网上约车、购物、叫外卖……从早上一睁眼到晚上睡觉,“手机控”张静几乎每时每刻都享受着手机App带来的便利,在她看来,没有手机的生活已不能想象。但在2016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上,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的一场主题演讲,把张静讲“懵了”。 只要你的手机里安装了百度、高德等导航软件,无论你在哪里我们都能很快通过手机里App提供的数据找到你。在邬贺铨看来,名字可以造假、身份信息也可以造假,但位置信息是无论如何都掩盖不了的。 “App本身跟位置并没有太多的关系,可是App会强行搜索你的位置信息,而你的位置信息根本屏蔽不了。”邬贺铨解释道。 “那我不是一个人透明人了吗?”听了邬贺铨的演讲,张静自言自语地念叨着。 2015年全球数据泄密的事故1673起,涉及7亿多条数据记录;医疗行业丢失了8000多万份个人隐私数据。阿里研究院数据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潘永花列举出的一组数据更让张静直冒冷汗。 “这不是现实版的《窃听风云》吗?”张静有些后怕,她不知道自己的信息是否已经泄露了。 和张静一样,很多“手机控”在下载安装App时不会注意看授权权限条款,便直接同意安装,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App会完成访问通讯录、读取通话记录、读取短信记录、读取位置信息、监听手机通话等一系列行为,一不留神用户的隐私就泄露了。 就像空气和水一样,数据在我们周围自然而然地存在着。每一次点击鼠标,每一次刷卡消费,每一次拨打电话,每一次驾车出行……数据便已生成。我们每一个人既是数据的消费者,也是数据的生产者,每天都生成海量数据。 “只要一上网,我们基本上等同于裸奔。”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韦青坦言,只要你掏出手机打开App,你今天去了哪儿、你的电话号码是多少、你的实时位置信息……你在手机上进行的一切动作,都被悄无声息地记录在册。 这个搞技术出身的工程师认为:“我们越是享受数字化的便利,隐私越少。” 拥有用户越多的公司往往掌握的数据也越多。 “现在滴滴公司已经覆盖了全国400多个城市,是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我们掌握了3亿多客户端用户的数据。”滴滴公司副总裁凌亢表示,滴滴公司掌握了所有用户交通出行的信息,包括姓名、实时的位置、手机号码、真实出行的轨迹、单位的地址、家庭住址。 在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卢卫看来,企业利用App软件收集用户相关数据的行为存在很大争议。 “在数据价值和产权没有明确分类和清晰界定的时候,数据收集者的动机可能被隐藏,数据安全和各类隐私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卢卫表示了担忧。 “当整个国家的各种数据都汇聚到一个人手上的时候,那我感觉他跟恐怖分子没有什么区别。”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副局长赵林在一场探讨大数据安全的高层分论坛上表达了和卢卫一样忧虑。 同样是在这场大数据安全的高层分论坛上,国家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安晓龙认为,密码是保障大数据安全的有效手段。据安晓龙介绍,密码技术与核技术、航天技术一直被视作国家安全的三大支撑技术,从国之重器的角度上讲,在身份认证、安全隔离、信息加密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和安晓龙的观点一样,京东集团首席技术顾问翁志对个人数据保护同样采取加密的手段,存取要控制,形成日志。让系统能够进行日志的回溯,可以回溯到过去的某一个节点,进行实时监控。 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应该说数据安全这一方面的话题更多地需要技术供应商考虑,但个人隐私绝不只是靠厂家解决。邬贺铨认为不能把保护用户隐私的希望寄托在互联网企业身上,因为它们既是数据管理者又是使用者,这就好比让“裁判员”当“运动员”一样。 邬贺铨认为保护数据最好的方式就是分布式存储,别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我们现有的数据中心技术是不足的,过去大多数安全分析工具方法是针对小数据设计的,直接把它用到大数据上,处理能力不够,直接用来存储大数据,也并不安全。” 数据保护除了在技术上进行突破外,卢卫认为大数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很大的完善和建设空间,应该完善相应的数据交易规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院长龙卫球也主张通过立法来保护个人隐私数据,进行数据资产化立法。但龙卫球认为数据只有通过一系列的处理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数据资产化是立法的前提。 在阿里集团安全部技术副总裁杜跃进看来,上网痕迹是大数据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坏人也最能形成巨大的威慑力,真正的坏人最怕留下痕迹,所以痕迹的留存对保障安全是很重要的,用户本质上并不怕留下痕迹,只是怕痕迹被别有用心的人偷走、滥用。 “保护数据最终的目的是让我们的数据流动起来,产生价值。”杜跃进说。
更多相关信息已有 0 人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处理的,请在30日内联系本站。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专业生产平垫 | 山东省著名企业 | 产品质量可靠
咨询热线:
地址: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郑家镇工业区
当前位置: >
> 平垫圈:专家谈信息泄露:一上网 基本上等同于裸奔
平垫圈:专家谈信息泄露:一上网 基本上等同于裸奔
  原标题:手机里那么多App,你的信息还安全吗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裴江文来源:中国青年报(日02版)
  网上约车、购物、叫外卖……从早上一睁眼到晚上睡觉,“手机控”张静几乎每时每刻都享受着手机App带来的便利,在她看来,没有手机的生活已不能想象。但在2016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上,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的一场主题演讲,把张静讲“懵了”。
  只要你的手机里安装了百度、高德等导航软件,无论你在哪里我们都能很快通过手机里App提供的数据找到你。在邬贺铨看来,名字可以造假、身份信息也可以造假,但位置信息是无论如何都掩盖不了的。
  “App本身跟位置并没有太多的关系,可是App会强行搜索你的位置信息,而你的位置信息根本屏蔽不了。”邬贺铨解释道。
  “那我不是一个人透明人了吗?”听了邬贺铨的演讲,张静自言自语地念叨着。
  2015年全球数据泄密的事故1673起,涉及7亿多条数据记录;医疗行业丢失了8000多万份个人隐私数据。阿里研究院数据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潘永花列举出的一组数据更让张静直冒冷汗。
  “这不是现实版的《窃听风云》吗?”张静有些后怕,她不知道自己的信息是否已经泄露了。
  和张静一样,很多“手机控”在下载安装App时不会注意看授权权限条款,便直接同意安装,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App会完成访问通讯录、读取通话记录、读取短信记录、读取位置信息、监听手机通话等一系列行为,一不留神用户的隐私就泄露了。
  就像空气和水一样,数据在我们周围自然而然地存在着。每一次点击鼠标,每一次刷卡消费,每一次拨打电话,每一次驾车出行……数据便已生成。我们每一个人既是数据的消费者,也是数据的生产者,每天都生成海量数据。
  “只要一上网,我们基本上等同于裸奔。”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韦青坦言,只要你掏出手机打开App,你今天去了哪儿、你的电话号码是多少、你的实时位置信息……你在手机上进行的一切动作,都被悄无声息地记录在册。
  这个搞技术出身的工程师认为:“我们越是享受数字化的便利,隐私越少。”
  拥有用户越多的公司往往掌握的数据也越多。
  “现在滴滴公司已经覆盖了全国400多个城市,是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我们掌握了3亿多客户端用户的数据。”滴滴公司副总裁凌亢表示,滴滴公司掌握了所有用户交通出行的信息,包括姓名、实时的位置、手机号码、真实出行的轨迹、单位的地址、家庭住址。
  在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卢卫看来,企业利用App软件收集用户相关数据的行为存在很大争议。
  “在数据价值和产权没有明确分类和清晰界定的时候,数据收集者的动机可能被隐藏,数据安全和各类隐私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卢卫表示了担忧。
  “当整个国家的各种数据都汇聚到一个人手上的时候,那我感觉他跟恐怖分子没有什么区别。”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副局长赵林在一场探讨大数据安全的高层分论坛上表达了和卢卫一样忧虑。
  同样是在这场大数据安全的高层分论坛上,国家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安晓龙认为,密码是保障大数据安全的有效手段。据安晓龙介绍,密码技术与核技术、航天技术一直被视作国家安全的三大支撑技术,从国之重器的角度上讲,在身份认证、安全隔离、信息加密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和安晓龙的观点一样,京东集团首席技术顾问翁志对个人数据保护同样采取加密的手段,存取要控制,形成日志。让系统能够进行日志的回溯,可以回溯到过去的某一个节点,进行实时监控。
  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应该说数据安全这一方面的话题更多地需要技术供应商考虑,但个人隐私绝不只是靠厂家解决。邬贺铨认为不能把保护用户隐私的希望寄托在互联网企业身上,因为它们既是数据管理者又是使用者,这就好比让“裁判员”当“运动员”一样。
  邬贺铨认为保护数据最好的方式就是分布式存储,别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我们现有的数据中心技术是不足的,过去大多数安全分析工具方法是针对小数据设计的,直接把它用到大数据上,处理能力不够,直接用来存储大数据,也并不安全。”
  数据保护除了在技术上进行突破外,卢卫认为大数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很大的完善和建设空间,应该完善相应的数据交易规则。
此文关键词:信息泄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098ax 51luoben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