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武术乡到赣州到万安的汽车黄金海岸有多远

发表日期:
摄影器材:
点击数: 投票数:
&&&每年到了这个季节的时候,从南部山区吹来阵阵和暖的风会顺着万安县城南门口外的山谷吹到了我们的设计代表处的住处,我站在办公楼窗口,好似等候久违的朋友一样迎候,吮吸着随季风带来的暖湿清新的气息。每当感受到这样的风到来,即预示着夏季已经来临,随之,赣江两岸鲜艳夺目的牡娟花从山脚开始渐渐山顶染红。我喜好户外的活动,常在这样征候的季节四处游玩,领略自然界的广博。&&&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得知水文站要派水文测验队去库区测量水文断面,在好友的协助下,并遵得他们站长的同意,随他们的测船进入万安赣江的库区,承诺将他们的工作的过程用摄影记录下来。&&&6月6日上午阳光明媚,我依约来到万安水文站,参与此项测量工作的队员已经在作出航前准备了。岸边停靠着水文测船船体并不大、但马力强劲,此次任务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对万安库区的8个水文断面实施水文测验,随行的主负责人是我的朋友,由他和另外二位同志负责水文数据采集,船长与另外三名水手负责驾驶及后勤保障。&&&我们的船是赶在午前进发的,万安水电站纵向围堰正施工建设,将赣江不均匀地一分为二,堰左侧为施工区,堰外侧是施工期的主航道,水流速极快。我们的测船逆流而上遇到极大的阻力,不断增加动力才驶过工程施工区的上游。只到进入库区平静的水域,大家才松了口气。船前行,风平浪静,两岸山影后移,碧绿的水波倒影着墨绿重叠的山体,水流拍击到船舷边溅起花白的浪花,发出哗哗的声响,远处青山绿水相互映衬,显现出一幅富饶的水乡景致。&&&船过了绵津,航道左拐东行,两岸的山顶突然如秃了顶,形成的丘陵状的山包连成一遍,山除了黄土看不到树木。水平浪静的河道两旁,少有农屋,偶尔可见一些山边小田。大约半小时后,我们的船到达万安武术乡,准备在此作短暂的停靠,负责后勤的同志上岸买一些这几天我们在船上生活需要的肉、菜等食物。&&&&&&&&&&&武术乡位于万安县东南部,距县城有20公里,东与枧头镇、宝山乡相邻,南与涧田乡毗连,西临赣江与五丰镇、沙坪镇、弹前乡隔江相望,北接芙蓉镇,,倚山傍水风光绮丽,是座典型的山村集镇,也是万安水电站主要库区乡。乡镇所在地在公路没有通达前是众多的山脉交汇处以及山民进出必过通道。主要交通工具是坐船,而穿山越岭的山路往往要行走数日才能达到县城。&&&&&&船靠拥挤的河坝,抬头望去,岸边一条延伸而上的青石小路没入一颗巨大的榕树绿荫之中,再往后便是重重叠叠、绵延无际的山脉,从众多的山脉中流出的数条溪水汇集一体流入赣江。因陆地交通不畅,阻断并制约了这里对外的交流与发展,长期闭塞至今仍没有高等级公路相通,山乡之间的物质交流主要还是靠简易车辆与行走为主。前几年的一个夏天,我与郭伟(同事)专程骑自行车到此游玩,记得当时因路途较远,太阳也大,我们在中午就喝了些酒,结果倒睡在河边的草地里睡着了,竟无返意。&&&这个集镇,有一条卵石与青石块交替铺就的路,被来往的山民踩得亮闪闪泛着青幽幽的光。逢赶集之日,街道会顿时热闹起来,川流不息的都是背着背蒌、扛着大包农贸物质的老表,其中还有赶着一群小猪,推着五六层笼子里装着鸭、鸡的木轮车子或背着大捆青菜来售卖的农人。他们不倦地讨价还价,在街边做着最为原始的交易。街道两旁,还有各式各样的老式店铺,布店、小吃店、日用品百货店、农资商店等一个接一个目不暇接,可谓应有尽有,走到街道中间的时候还设有一个邮局,其旁边居就是镇公所和乡派出所。&&&&&&&在一个路口许多人围成里外三圈,我好奇凑近一看,原来是卖耗子药的,他在摆的地滩上演示现场灭耗技法,据他说耗子只要沾上他的药粉跑不出三步,居然还进行了活体试验。沿途店铺的墙上悬挂着很多布标,上面写着各式各样的广告。外表老道的算命先生蹲在地上等待顾客的光临。手举祖传“治痔”大旗的游医在街头走来走去。不远处,一支竹杆将一块红布上用黄色字写着“无痛镶牙”的横幅挑高高,特别引人注意的是牙医把“土法治疗仪”专用板凳直接放到路边,当街治牙。我亲见他手持一把口腔探镜,在一老者口腔内敲来敲去,指到其中一粒牙,告诉老者此为疼痛所在之根源,然而要拨除这颗患齿,左右忙了半天却下不了手,最后还是没能拨出牙来,无奈之下他解释说这颗牙长得太歪了,从一个淡黄色瓶子里取出几片药片打发那老者,让他回去如果还痛,过两天再来看看,不知是真还是假。而另一位光头壮汉身边旁摆放着标牌,上写着“祖传禅密气功治百病”只见他让前来看病的农人反转过身,仅通过手掌上下探查一次,就说出对方患了什么病,或知道了什么地方不适,把价格说好了就发功治疗。我们在此购买行程中所需的食物,返回船上并吃了晚饭开船向库区深处进发。船在行进中,我走到驾驶舱,船长在观察前进的方向,大副在撑着舵。船长是位四十年多数半壳顶中年人,说实话从他那儿我并不打算问出这九龙十八滩的传说及故事由来。因为他是位“自学成才”的船长,拿行船执照才二年,好在我早已查到赣江流域发展的历史。&&&据《二十五史?明史卷?043 志第十九?地理四》中记载:万安府南。东有蕉源山,产铁。城西有M江,江之滩三百里,在县境者十八滩,皇恐樽钕铡S帜嫌邪o口江,自M县北注入M江。有造口巡检司,在县西南。又|东北有滩头巡z检司,又东南有西平山巡检司,U。&&&源于武夷山的贡江与源于罗霄山脉和南岭山脉交汇的章江各自纵横五百里后,于赣州八境台下合抱成一体,章江和贡江在赣州合流后,汇成了江西的母亲河――赣江,巨龙般由此又轰然东去,顺流而下。名闻遐迩的十八滩就在这段航道中。十八滩由储滩、鳖滩、横弦滩、天柱滩、小湖滩、铜盆滩、阴滩、阳滩、会神滩(以上在赣县境内)、良口滩、昆仑滩、晓滩、武术滩、小蓼滩、大蓼滩、棉津滩、漂神滩和惶恐滩(以上在万安县境内)组成。万安上游的十七个洲滩个个水急滩险,每当瀑雨或汛期常有死人翻船发生,有“水石惊天变”。之说。其中尤以惶恐滩更是水恶滩险。惶恐滩原名黄公滩,相传苏东坡为了目睹十八滩之真面目,特由赣州雇一舟顺流而下,好在有滩师导航、熟练的船工掌舵,才闯过一滩又一滩。嗣后,他在万安县城西大江口停歇,挥笔写下了抒发自已无限感慨的名诗:“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黄公滩从此改为惶恐滩。&&&站在船头任轻风拂面,波光鳞鳞,远望江水尽头,心胸无限宽阔。午饭我们是船上吃的,管伙食的师傅将菜炒得香飘千里,闻到香味才发现前肚饿得快贴近后肚了,在每个人的碗里分配好菜、米饭各自吃去。船仍在行走,午后坐在船甲板边用不了一会我就昏昏欲睡了。&&&下午3时许,船到了万安县的良口乡。良口地处三县交接,两县交界处,恰好是赣州与万安赣江上的水路中点。一九四九年以前,这地方叫良口区,管辖着包括涧田在内的很大一块地面。四九年后,这一带分成五个乡,良口乡是其中之一,后来五乡合并为涧田公社。这里江流迂回,四围青山平缓,地方富庶,人烟繁盛,良口的繁荣,依靠的是赣江这条黄金水道,小镇商贾如云,素有“小南京”的美名,是这个地区在交通、经济和政治上始终处于龙头地位的繁华市镇,也是赣江上的一颗闪亮明珠。在镇上,建有一座“万良阁”,它是一座结构精巧的楼阁,依山而临水,供风雅人士登临吟风弄月的地方。还有古寺“三慧寺”,磬音袅袅,香火鼎盛。还有一座精美的教堂,“良口天主堂”,每当祷告的时候来临,钟声便飘荡在清幽古老的小镇上,越过小镇边林立的桅樯,播向赣江,播向远近的田野村庄。&&&镇子到处是青山萃竹,恰当涧田河与赣江的汇合处,两边青山夹耸,一泓碧水流贯,镇子外边,赣江缓缓而来,又缓缓而去,温柔地打了一个很大的转折。临江码头旁,有一棵盘盘根错结的千年古榕,巨大枝叶覆盖住了青石介梯,村妇在树下水边用粗木棒洗着衣物,发出喔喔有节奏的响声,孩子们在水边嬉戏,绿溪水中竟找不到一丝被污染的痕迹,溪流上建有一平直端庄的石板七墩桥,连接着两岸村落,我命名“良口桥”也。一条萃绿的小溪弥弥而出,我们正逢赶集的日子,街头热闹非凡,老表们背着物什、推着独轮车穿行其中,穿着朴素的补丁服饰谁家媳妇打着遮阳&在桥上闲走,带有浓厚乡土风味的低矮木结构宅院首尾相连,鸡犬声相闻。&&&小镇赶集的时间并不长,大部分山农完成了自己的买、卖后,各自翻山越岭回去了,街道也随之冷清起来,我来到了的一户摆摊的人家,其实也并非想买什么东西,一位堆满笑容的老妇人热情迎了过来,硬要倒水我喝,让我感激不已,我问她,知道要移民了吗?她说:知道。但从她的眼中看得出她依然不愿离开这祖辈生活过的地方。&&&之后,因要测量良口的水文断面,我随水文测量队员们去登附近山头,他们背着经纬仪在指定的地点进行河道的测验,船只与山上的人相互测定位置,然后要经纬仪进行水文数据的核查记录,同时用对讲机与江面船上进行数据交换,我在赣江弯曲的河道的山的高处,俯瞰良口迷人的小镇,想象着几年以后电站建成这座小镇将淹没,这里会成为历史,心里感到无限惋惜。&&&完成测量任务后,我们的船开进入江流最大的转折处,江面豁然在眼前展得很宽阔。展眼望着平静而碧透的江流,暮色已淡淡地从那片辽阔的水面上升起来了,&&&我们开船赶到悠镇已是傍晚的6时,太阳已经斜到了西边的山边了,江水映照得通红夺目。悠镇隶属赣县,是赣江流出赣南境地的最后一个圩镇,或者溯水入赣,进入赣南境地的第一个古镇。从地理位置上看,他居于十八滩之中间,下为下十八滩,上为上十八滩。古时,溯水入赣者,过了下十八滩,历尽惊险,这里也因离城市较远比较偏,至今还没有电,测量队员们抢在天完全黑下来之前把水文测量任务完成。在一个黄土坡上我支起相机拍摄,阳光透过云层射出万丈光芒,岸边的萃竹随着轻风飘拂,江波在暮色下荡漾,日落时的江景美极了。当他们干完工作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船就近停靠在一个不知名的小滩旁,大家全部回到船上后,轮机长就动手生火做饭。在这样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船只能靠自身的动力来提供照明,当饭菜做好后,大家在黑暗中吃完晚餐,此时江面吹起了风,感觉寒气逼人。有经验的水手告诉我,吹的这是北风,寒潮马上要来了。我将脚放到江边就发现惊人的凉,不可能下到水里去洗澡了。气温骤降,因船少人多,我们原来计划睡在驾驶室内后舱的船顶上、或机舱里、或甲板,可还没到夜半时分,大家都冷得进了船舱了,狭小的驾驶室挤得到处是脚、是头。&&&整个夜晚我睡得还算好的,加上白天还可以休息。第二天一大早,天空微亮,他们就都起来工作了,气温低得如冬天。他们仍下到冰冷的水里去测量水位、查看标尺、记录数据。我坚持与他们一起走在水边,拍摄下工作时的场景。&&&天大亮的时候太阳没有出来,但已雨已停,气温仍然很低,幸好没有风,江面异常的平静,群山印在水里纹丝不动,空中飘荡着我相机快门的声音,划破了宁静的山谷,这是一种说不出的享受、一个人无边无际独特的感觉。只到我们发动机启动船开动之后,这样的纷围才被打破。大家都迫切希望能见到太阳,可厚厚的云在低空浮游,越积越厚,直到最后天公忍不住大把大把地落下泪来,将原本平静的水面打出许多小坑来。&&&整个上午都在下雨,当我们抵到达大湖江后还在下个不停。大湖江北临吉安市边境,南距赣州30公里,是赣县北部客家民系集居的一个名乡重镇,也是一个铺满客家人文荟萃的地方,还曾是客家人的摇篮和发祥地。走进湖江,空气中似乎弥漫着豆粑的香味,视线中也不停的闪现着那色泽光亮、爽滑柔韧的赣府鱼丝,令人垂涎三尺。涛涛赣江贯穿而过,两岸青山风景秀丽。水陆交通便利,地理环境优越,历史上是赣南北端水陆交通要塞,兵家必争之地,素有赣南水上“北大门”之称。&&&我站在船头直打寒颤,测量员们则冒雨涉入齐腰的江水中测验水情,我是绝不敢再冒险与他们一起下到水中去的.由于岸边波缓水浅,测船不能开到指定的水域,他们肩背设备淌着水,登到岸边的土坡上架设经纬仪,与江中的船只配合,用了一个半小时完成了测量河道地形的任务。返回时,只见他们下半身全是黄色的稀泥,冒出的汗在脸上留下道道黑迹。&&&&中午12时到达距赣州城以下25公里的新庙前断面,这里水流湍急,有鹭鹚颈、泡洞石、桥桅石、人头石、莲花石、冷石等十多处危险滩石,是十八滩中四滩是横弦滩所在之处。此时,天上的雨下小了。为抓紧雨停的时候我们赶忙做了些小菜吃完午餐,接着启动测船,迅速完成了新庙前及大禾场的测量任务,我仍然疲倦,就是睡觉去了。&&&当我醒来时,船已经驶到曲潭的水文断面了。天色近黑,看来已经无法进行水面的作业,决定到赣州过夜,第二天一早好先完成上游的其他测点任务。于是加速向赣州驶去。&&&到达赣州,船靠在章江边的一个不知名的码头上,好在能接通岸边的电力,大家一起动手生火做饭,虽然干了一天都累得不行,但吃起饭来觉得特别的香。这个码头看来是专供临时船只停靠的,离赣州城区可能还有些远,晚间没洗漱直接睡觉了。&&&一早天微亮,就被外面船只开动时的噪杂声响吵醒。原来是开往到贡江方向船要提前开动,因为去贡江上游必须经过一个叫建春门的浮桥,为通行船只,它每日定时开启,半小时后合起。这个古老交通设施的由来是有其原因的,赣州古城被章江、贡江和赣江三条大江环抱,南边原来还有护城河,是一个‘浮州’。宋代以来,赣州经济发展较快,商业贸易日益兴盛,商贾往来频繁。为了沟通赣州城与外界联系,方便百姓来往和货物交通,赣州在宋代陆续在章、贡两江之上架设了三座浮桥。知州刘瑾在章江上架设了第一座浮桥--西津桥;南宋乾道年间由著名的文学家洪迈主持在贡江上建造的“惠民桥”(公元1165年至1173年)是赣州第二座浮桥,这座桥后来改名东津桥,这就是现在的建春门浮桥。赣州的第三座浮桥是在南宋淳熙年间(公元1174年至1189年)由知军周必正在南门外的章江上架设的南河浮桥。目前保存了最长的建春门浮桥。此桥全长400米,共用100只木舟,每3只为1节,整座浮桥分为33节,每日定时开启,以通行船只,此古老的交通设施已沿用900多年。这些浮桥不仅对沟通城乡之间的交通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还可起到“锁江”的功效。古代赣州城设有“赣关”,对过往商船进行收税。浮桥定时开启,过往商船要查验税票后才能放行。现在,每天早上建春门浮桥仍然定时开启,以方便船只通过。主持建造建春门浮桥的洪迈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也是一位有民族气节的历史人物。洪迈学识渊博,一生写了大量的涉及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方面的著作,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他的《容斋随笔》。&&&船靠码头,洗、漱、饮用的水都是用吊着长绳的桶从船边将江水直接提上来使用。亲眼所见靠我们前面一条船尾上,有人翅着屁股对着江面拉肚子,而我们的船头正对他们的船尾,大家好似相安无事地仍在那里在洗米、洗菜、洗漱。初见此景我确有些不习惯。&&&据我们的测量队同志说今天的工作任务不仅多而且路程分散,必须个个紧接才能完成。我们的船加足马力很快就开到贡江的七姑村断面,各自分头去做自己的工作。我背上相机上岸四处拍摄,最后随大副去木材厂船队去借小船,因为有的地方我们的船去不了。大家全力以赴抓紧时间最后在上午10时多就完成这里河段的水文测验任务,中午就返回了赣州。下午全体人员放了假,各自上街逛去。&&&&赣州是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2000多年历史,是全国宋朝古迹保存最完好的城市之一,被誉为“宋城”。有不少的文化特色,集中了许多宋代和民国时期文化景点,主要有保存完整的赣州宋代古城墙、巍然壮观的赣州八境台、郁然孤峙的郁孤台、完整壮观的文庙、艺术宝库通天岩、蒋经国先生故居等。赣南是江西的一个特区,此地民风骠悍,不服管教,地方势力颇大,外人难以插足,在抗日战争时期,赣州又是中国东南抗战的后方,在政治、军事上都具有重要地位。1939年3月蒋经国来到赣州市郊梨芫背督练新兵,1939年6月在赣州就任江西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0年兼任赣县县长,制定《建设新赣南三年计划》,提出“推行新政治,建设新赣南”,推行“赣南新政”,在此还颇得民心,不少实业家得知赣州社会安定,经商环境好,纷纷将工厂迁往赣州。而蒋经国也筹到一批建设资金,还设立浙、皖、闽、赣四省盐务督运处,作为自己的金库,接着又是摸彩建桥、植树种桃,开办造纸厂,倒有一番新景象。&&&后来我还去了赣州公园,这里在明清时期为道署衙门,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于衙东建甓园。乾隆二十四年(1759)累土为山,取名丰台,旧有甓园12景、丰台10景,1933年辟为赣州公园。回到码头。仍觉天冷,借了一件破棉衣,早早地睡了。&&&天晴了,这也是我们这次库区测验任务的最后一天。我们从赣州顺江而下,返回前日没有进行水文测验的曲潭断面进行测量,大家心情随着天气的晴好欢快起来。&&&从赣州至曲潭只需2个小时行驶时间。船停靠后,我独自进镇转悠,以后再到这里来的机会几乎是没有的,随着万安水电站建成,万安以上河段形成水库后,这里的绝大部分集镇将会淹没于水底,这些江边小镇数千年的文化沉淀也将眠于波涛之下,再有美妙精伦的语言也代替不了即将流逝的历史景致,怀着这份忧叹,手里的相机成了留存历史见证之物。&&&曲潭的断面很快就被他们“拿下”了。船开足马力向良口方向开去,在那&里我们上岸买些菜做饭,吃了这次库区之行最后的午餐。之后,我们把船开进一个小小的河岔,全体人员上岸,我支起三角架,拍了一张不会再有的合影,将成为我、我们、水文测量船、赣江库区的历史。&&&&&&&&&&&&&&&&&&&&&&&&&&&&&&&&&&&&&&&&&&&&&&&&&&&&&&&&&&&&&&&&&&&&&&&&&&&一九八七年六月九日&&&&&
作者:原子
《忆1987年6月---赣江上游行万安库区见闻》观音寺(江西省万安县观音寺)_百度百科
?江西省万安县观音寺
(江西省万安县观音寺)
观音寺,地处江西省造口村对岸的老,东接巍巍,西邻滔滔赣江水,南下万安三十公里,北上赣州七十公里,面对国家重点水电枢纽工程库区,茫茫平湖,山光水色,碧波蓝天,辉映成趣。寺院建筑古今结合,白壁红瓦,朱红油漆,别具一格。有大雄宝殿、观音殿、天君殿、祖师堂和功德堂。
观音寺基本信息
观音殿外门柱上有气势轩昂笔力遒劲的楹联∶
万脉聚流赣水滔滔源始粤闽章贡贯通长江大海情牵岱岳美媲潇湘锦绣河山今胜昔;
安鼎事佛香云渺渺禅崇汉唐乾隆德泽婆娑世界几经沧桑适呈清晏辉煌法教史空前。
东依五里隘南望西飞弥陀山北座滕王阁王阁万层玉锦飘此地更壮观;
春光沐香兰夏雨润天荷秋风拂金菊冬雪傲红梅百舸争流景佛德满宇宙。
大雄宝殿门柱楹联为∶
宝刹傍山居庄严国土十八滩头赏风月;殿宇迎水立清静胜地一片平湖壮胸怀。
观音寺的创建和沿革,可谓历史悠久,艰难曲折。自晋、汉、唐、宋、元、明、清各朝代,把持,香火不断,并充满了传奇色彩。尤其是明末清初以後,建有大王殿、真君殿、财神殿、康王殿、观音殿等,取名为一粒庵,又称大王庙,进入鼎盛时期。
南宋建炎三年(西元一一二九年),金奴侵入中原,国土大片沦陷,一支追赶宋高宗赵构伯母隆裕太后的军队自到,隆裕太后逃至吉水石村庙,托梦避虏後即发舟至造口,登岸入庙潜身。随後金兵追至,突然江水怒吼,汹涌澎湃,大雾茫茫,不见踪影。金酋惊慌,大肆烧杀後,急令北返。太后化险为安,深感菩萨显灵,神仙保佑,遂驾幸经弹前至。从此以後,庙内香火更旺。西元一一七六年,驻在赣州的江西提点刑狱辛弃族经过造口时,回忆起这段历史悲剧,触景生情,感受颇深,诗兴大发,写了《菩萨蛮.书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深山闻鹧鸪。」随著这首诗词的闻名於世,寺庙的名气也更大了。
清代康熙二十六年(西元一六八七年),「洪水泛滥,山崩地裂」,一粒庵内诸殿被春洪冲塌一空,庙宇成了废墟,诗记随之化为乌有。适时有一白须渔翁在赣江十八滩打鱼,发现水面飘流一物,视之乃一菩萨,连忙捞起一看,原是一尊石质送子观音。细察之,菩萨背面雕刻有字,文曰∶「睦山,郭某所造。」遂在老同前加一小庙,将观音菩萨安於庙中,朝拜者络绎不绝。一天,有一赴京考生名叫朱开第者,路过该庙,许愿祝曰∶「若名登金榜,我定将大兴土木,建造庙宇。」果然遂愿,小庙建成了大庙,信者也日益增多。该庙史存资料,有「德泽两江」匾额一块,有朱开第敬刊竿版若干;还有石狮一尊,洪钟蒂一顶。那尊飘来的石质送子观音仍存寺内,供人朝拜。到了民国四年(西元一九一五年),「连降特大暴雨,赣江洪水猛涨」,寺庙又一次遭到洪水袭击,建筑纷纷倒塌,有诗为证∶「民国天下第四年,妖怪出动到江边。冲掉多少高梁屋,毁灭多少好良田。百姓饥寒难度日,请求官府把粮免。历朝涨水皆知有, 象当今乙卯年。」幸好史料保存完好,各方信众再次修缮庙宇。
一九七八年五月一日,发电量为五十万千瓦的国家重点工程万安水电站动工兴建;一九九三年五月二十六日,库区九十六米高程全面蓄水,辛弃疾、苏东坡、文天祥、杨万里、解缟等文人墨客赋诗的赣江十八滩成为茫茫平湖,大王庙也是必淹之地。是年,十方善信捐资捐工,聘请僧人,汇集僧缁居士举办「求清保泰万佛大法会」,推荐公正人士组织管理,将原庙迁建於就地高程一百馀米之山颠上建筑面积达八百多平方米,改名为观音阁。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一日,经万安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合法宗教活动场所,并发文更名为万安观音寺。寺内大雄宝殿庄严肃穆,巨型观音菩萨塑像精致秀美,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弥勒佛、地藏王菩萨、药师佛以及十八罗汉塑像神态自若,栩栩如生。宝殿右侧建有厨房、斋堂、宿舍、浴室、挖有十八米深的圆形水井,使用电动水泵抽水,遇热可浴,遇晚供宿,遇饥有食,十分方便。站在山颠遥望库区两岸,山河锦绣,林木茂密,茶叶满山,瓜果遍地,库内网箱养鱼,星星点点,鹅鸭戏水,成群结队,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优美的自然风光,壮美的人文景观,丰富的佛教文化,完备的生活设施,实为旅游观光之胜地。
观音寺地理位置
省万安县武术乡老同前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蒋万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