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围棋 象棋有什么不同用数字来形容

第三方登录:用户等级:幼儿园大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4 小时
等级:幼儿园大班
<em id="authorposton13-1-12 13:03
查看: 12607&
本帖最后由 那地那民 于
18:52 编辑
绝大多数家长都知道并且认可,学下一种棋对于孩子的智力开发和性格塑造大有脾益。棋下得好的孩子基本上数学成绩都会很出众。
& & 然而,棋坛之棋类五花八门精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 有被体育部门称为“三棋”的围棋、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还有跳棋,军旗,国际跳棋,五子棋等等,甚至还有“日本将棋”(不说也罢o︶︿︶o 唉)等等许多人听都没听说过的棋类。那么,究竟让孩子学什么棋才是上上选呢?
& & 笔者对于三棋都比较熟悉,所以本文主要就自己的认识谈一下在当前国际化的趋势之下如何根据孩子的志趣和父母的理性判断,在“三棋”中挑选最适合自己孩子学习的棋类。
& & 关于围棋:围棋源于中国的“黑白二元乾坤”,盛行于东亚中日韩三国,三国以外问津者很少。围棋的特点是:361个交叉点构成的混沌世界给黑白双方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 “取势还是占地?这是一个问题!”不过最终取势也是为了占地!黑白两家既可以井水不犯河水,各占一方相安无事地比一比圈地速度和规模;也可以绞杀一番拼个你死我活决一雌雄。“无为无不为”的道家思想给围棋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的一位围棋迷朋友说:“围棋是无序的”!
& & 关于中国象棋:中国象棋是中华民族之独家瑰宝,仅仅属于华人圈,反映楚河汉界两军对垒的内战风云。参战兵种有攻击型的“车”“马”“炮””加上走“卒”(或“兵”勇)”和宫廷型的太监党“士”与“象”, 核心人物“将”(或“帅”)躲在九宫内运筹帷幄却足不出户,部下与对手拼得头破血流,而自己却至死不敢与死对头碰个面。其他兵种也各有特色:车:横冲直撞,威力无比;马跳“日”子,一旦被围住就动弹不得彻底瘫痪,不再八面威风;炮虽然可以横冲直撞地行走,却只能躲在其他棋子的背后打人;小“卒”子(或者“兵”)不渡过河就没什么大出息,而冲到底就更没有什么远大前程。
& & 关于国际象棋:国际象棋是全世界最广泛,棋迷最多的棋类,世界上有奥林匹克团体比赛,还有世界杯和世界锦标赛等等无数国际大赛。欧美国家的国际象棋俱乐部多如牛毛,甚至在公园里白天常常也能看到许多下棋的老人。国际象棋没有楚河汉界,也没有线与线的交叉点,有的是方块型的立足据点--64个黑白格子。
& & 是不是要把东亚三国中日韩排除在外还有待确认:日韩两国对国际象棋基本上没有感觉,不过最近有一位美籍日本人(名叫“中村光”)已经进入了世界超一流棋手行列。目前,中国只需派一个无锡队就可以踏平日韩两国最高水平棋手组成的联队,都用不着江苏省队出场。中国的国际象棋开展正处在风起云涌形势的阶段,随着天才少女侯逸凡(江苏小城兴化人)获得棋后称号以来,更加激励一大批少年儿童学习国际象棋。中国成为国际象棋世界强国的目标已经快要实现了。
& & 在国际象棋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可以运用来作战的兵种有“后”(王后Queen)“车”(城堡Rook)“马”(骑士Knight)“象”(主教Bishop)“兵”(Pawn),被保护者“王”(国王King)必要时可以出国访问并且御驾亲征;一个“后”抵得上两个“车”的威力;“车”在国际象 棋里没有中国象棋里的老大地位,威力仅仅强于“马”或者“象”。“马”“象”争艳与中国象棋的“马”“炮”争雄类似,各有千秋。对于“马”,国际象棋不设什么别腿的障碍规则;“象”也可以出国打仗,双“象”在不同色的格子里犹如两道闪电。“兵”的区别与中国象棋太大,要一大篇文章才能说详细。要点概括如 下:八个“兵”摆出的兵型是局面的灵魂,直走斜吃,一辈子可’蛙跳”一回,除此之外只能像蜗牛一样向前走一个,但是兵冲到底线就可以得到最高奖赏--- 升变为“后”“车”“马”“象”之中的任意一种。
& & 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有一比。本人若干年前在新浪博客发表过两篇拙文题为“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 ── 民族的?世界的?(一)(二)”,点击率颇高。本来想写到八甚至十,后来因为懒而停掉了,希望以后有机会再补上。说句俏皮话:中国象棋拐个弯就是国际象棋,就像西班牙语拐个弯就是葡萄牙语。会中国象棋的孩子学习国际象棋就算很有基础了。学棋形势分析:
& & 目前学围棋的孩子用“趋之若鹜”来形容那是不够的!仅龙江地区相隔几百米就有两家“清源围棋学校”,合起来学生共有两千多人。一个围棋棋校十几个教练大班化培训天天排满了课,外面还有无数孩子要挤进去学,从幼儿开始。别的棋校如“三连星”,“妈咪宝贝”等等学生也是不计其数。芳草园小学南面的清源围棋学校隔壁最近开了一家国际象棋俱乐部,目前学棋的学生仅有30人左右。1000比30!真是冰火两重天!不过据说发展势头还不错,目前越来越多的孩子和家长愿意让孩子来尝试这个国际化的棋类。
& & 学围棋的孩子家长们考虑到围棋既可以培养孩子的一门兴趣,“打上多少段”又能孩子对升学有帮助,就让孩子纷纷来学围棋。恐怕最大的原因还是围棋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聂卫平打败全日本,马晓春赢不了李昌镐,古力抗韩有功等等都是棋界大新闻。据说南京市目前学围棋的少儿有两万之众,围棋在南京可以算是三棋中独霸一方!只有少数城市例外,例如青岛则是另一番景象:那里的国际象棋已经超越了围棋成为 了第一大棋类,学国际象棋的孩子数以万计,是国内最强的国际象棋棋城。深圳也做到了国际象棋与围棋并驾齐驱。这跟深圳比较注重国际化有关。上海的国际象棋棋校也很多。目前我国的一线城市国际象棋的发展都有加速之势。
& & 中国象棋的优势:普及程度最高。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三叔四舅七姑八姨都会下,孩子们潜在的对手是自己的“堂表兄弟姐妹”们。对于中国象棋的培训界来说,普及型的教育根本不需要,只有提高班的需求。中国象棋的劣势:中国式思维,难以国际化,比较封闭保守,进攻的兵种少。
& & 围棋的优势:精深莫测,变幻无穷,对于计算的要求很高,训练空间感和抽象思维都不错。另外,围棋的普及程度高,喜欢围棋的家长多,有一定的国际性--- 在中日韩三国盛行,台湾也比较流行。围棋的劣势:比较抽象,幼儿入门偏难,训练和比赛比较耗时间和体力。国际化程度不高,仅限于东亚中日韩三国(含台湾)。
& & 国际象棋的优势:国际化程度极高:全球有十亿多人在下,是欧亚非澳南美北美六大洲各国都推崇的“智力体操”。围棋在欧美就是不吃香,主要是文化背景的问题。即使古力连赢李世石十盘也不会成为欧美的体育新闻;然而两位江苏姑娘侯逸凡(泰州兴化)和阮露斐(南京)争夺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之后,16岁夺得棋后称号的少女侯逸凡就被纽约时报连篇累牍地报道过,连比尔盖茨都是“小猴子”的大粉丝。有句名言:“国际象棋是人类智慧的体操”(列宁语)。比尔盖茨肯定佩服侯逸凡智商比自己高,羡慕嫉妒爱。国际象棋立体棋子形象生动,很容易吸引孩子们的兴趣。
& & 围棋和国际象棋的胜负概念差异很大:围棋基本上非输即赢,比较残酷。国际象棋有则“胜、负、和”三种结局,而且和棋是一种艺术(最佳结局或者最高境界)。
& & 有人做过试验:让三棋都没有碰过的幼儿们第一次面对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和围棋(展现棋盘和棋子),结果80%以上的幼儿都是选择国际象棋。
& & 其实不管孩子选择了什么棋都不错,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要用心学棋和多参加比赛并且持之以恒,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可能成为棋类高手。
用户等级:幼儿园大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3-1-13 09:56
什么棋都无所谓,都是锻炼宝宝思维的。
用户等级:禁止访问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6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3-1-14 11: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用户等级:小学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771 小时
金币:1351
<em id="authorposton13-1-15 14:30
必须要顶一下!!
用户等级:幼儿园大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4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3-1-15 20:19
原创。首次在e度露脸呢!
还有几篇,从文化角度剖析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的异同。
可以从西祠转过来。
用户等级:小学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2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3-1-16 14:34
:lol顶一下
用户等级:小学六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059 小时
金币:2419
<em id="authorposton13-1-17 23:44
支持楼主继续原创些棋类的文章
用户等级:幼儿园大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4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3-1-19 11:21
好的,我有两篇现成的原创,先从西祠搬过来。
用户等级:小学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8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3-1-20 18:38
无论什么棋,赞成孩子学习,顶了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26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3-2-1 13:31
国际象棋没有劣势啊~
用户等级:禁止发言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32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3-1-31 11: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用户等级:小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76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3-2-1 10:48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93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3-2-4 12:56
谢谢分享自己的观点,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623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3-2-17 09:51
也想让孩子今年学棋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93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3-2-19 13:45
培养兴趣最重要
Powered by您的位置:&&&孩子学围棋好还是学象棋好
孩子学围棋好还是学象棋好
日 10:47出处:亲亲宝贝网作者:LHL阅读次数:1363
孩子学围棋好还是学象棋好,一般认为,这主要根据孩子的喜爱来选择,喜欢围棋就选围棋,喜欢象棋就选象棋,但是象棋相对而言比围棋更难,围棋比象棋更灵活多变,各有好处,孩子学哪一个都行!
孩子学好还是学象棋好
专家回答:一般认为,象棋和围棋并无谁好谁坏之分,主要看小孩子对哪一种比较感兴趣,是喜欢两军交战的谋略,还是黑白两子的单挑围攻。
围棋相对于象棋而言入门比较简单,因为围棋的基本规则比较简单,目标也很明确,说白了就是围攻而后吃掉对方的棋子,占领自己的地盘。而象棋的入门需要熟记一些口诀,因为象棋的每个棋子都是一个角色,因此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一种固定的走法,我们必须以掌握每个棋子的走法之后再进行自己的布局谋略。因此,围棋入门相对于象棋而言稍微要容易些。但是这并不是就意味着围棋就要简单些。就因为围棋没有什么固定的角色,所以它自由发挥的空间、灵活性就更多,而这也是对下棋者思维能力的一种考验和磨练。
大多数家长都倾向让小孩子学习围棋。
一、是因为围棋棋子比较简单,相对于象棋而言较容易上手;
二、是围棋趣味性叫强,能够吸引小孩子的兴趣;
三、是围棋自由发挥空间较大,便于孩子发散思维,独立思考,灵活创造。一般认为,象棋和围棋并无谁好谁坏之分,主要看小孩子对哪一种比较感兴趣,是喜欢两军交战的谋略,还是黑白两子的单挑围攻。
孩子学围棋的好处
孩子学象棋的好处
1、开发。围棋是一项智力运动,每一着棋都要经过大量的计算和判断后才能落子。一旦下出未经思考的“随手棋”,胜负的天枰都将会倾斜,这就是所谓的“一着走错,满盘皆输”。所以下围棋,能有效帮助孩子养成爱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
2、陶冶情操。围棋是一项高雅的运动项目。围棋中深奥的哲学理论以及围棋所特有的文化内涵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有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围棋盘上始终都充满了紧张激烈的战斗,任何时候都不能有所松懈。对手的每一着棋,都要认真地评估和判断之后才能作出正确的应对。因此下围棋对于孩子集中注意力有极好的帮助。
4、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强大的对手,每一着棋都有可能会面临困难的境地。孩子必须学会在没有任何支援的情况下独立提出问题,继而独立解决棋盘上的纷争。因此,下围棋能有效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5、对孩子的挫折教育。在围棋的胜负世界中,让孩子在胜利中获得快乐,在失败中品尝痛苦。一次失败就是一个挫折,经得起挫折,才能成为高手。
6、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围棋亦称“手谈”,即对局双方不是用语言而是用手执的棋子在棋盘上就可以达成心灵互通。与对手下棋,其实就是利用围棋达成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1、通过下棋让孩子注意力高度集中,避免听课、做作业时三心二意。
2、通过下棋纠正孩子学习中敷衍、马虎、粗心大意的习惯。
3、通过下棋使孩子学会举一反三地思考,并且进行逻辑推理和准确判断。
4、通过复盘、背记定式等记忆训练后,可以显著提高孩子的记忆能力。
5、通过下棋进行趣味性计算训练,能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
6、通过对弈,培养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勇于承受挫折的能力.
7、通过下棋可以让孩子交到更多的棋友,也可以参加市、省、全国的少儿象棋比赛,可以锻炼自己。
8、高考还可以加分数,最高能加65分,下好中国象棋就可以上清华、北大!
孩子学围棋的最佳年龄
孩子学象棋的最佳年龄
从开发智力的角度来说,4岁半左右的儿童就可以起步学习围棋了,但还是仅局限于一些简单的计算和判断。从棋的内容、学习的效果来讲,6岁左右开始学围棋为佳。毕竟随着一盘棋下的时间越来越长,需要计算的地方会越来越多,6岁左右的孩子学起来,进步会比较快。
一般来说,3岁到6岁是孩子思维能力发展是最快时期,而棋类是提高孩子思维及逻辑力的,抓住这一敏感期开发是最好的。由于象棋需要识字,所以稍晚一点,以6岁以上最为适合。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学围棋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学象棋
其实,只要孩子感兴趣,无论好动或好静,都适合学围棋。
比较安静的孩子,特别喜欢比较,譬如他能发现,妈妈包的饺子和奶奶的不一样。所以像拼图一类的游戏,足以让他快乐地摆弄上几个小时。这类孩子有耐心,而且观察细致,有比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参加围棋兴趣班十分适宜。
另外,如果对围棋感兴趣,好动的孩子在下围棋时也可以很专注。而且,据非官方统计,通常围棋赛获奖的孩子都是比较调皮的。
学习象棋,和学习围棋一样,只要孩子感兴趣,无论好动或好静,都适合学象棋,只是由于学习象棋需要识字,因此,前提是要先教孩子识字。
孩子学围棋的注意事项
孩子学象棋的注意事项
1、围棋强调自学,过于依赖别人和老师,进步就会迟缓,家长在家要督促孩子使用围棋软件和书籍,另外就是多鼓励和支持。
2、学围棋的学员中,男生占的比例偏大,特别是随着级别的升高,女生只占班里的1/4或1/5。女生学围棋有独特的优势,心比较静,能沉得住气;但弱势是抽象思维方面差一些,需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琢磨。
3、儿童5~7岁开始学围棋比较适宜。该年龄段的孩子大脑对数学和数字比较敏感,学围棋比较容易“入门”。而3~4岁的小孩太小,接受、理解能力不足,真正学到的东西很少,容易导致家长放弃。
1、象棋强调自学,过于依赖别人和老师,进步就会迟缓,家长在家要督促孩子使用网络象棋和书籍,另外就是多鼓励和支持。
2、学象棋的学员中,男生占的比例偏大,特别是随着级别的升高,女生只占班里的1/10左右。女生学象棋有独特的优势,心比较静,能沉得住气;但弱势是抽象思维方面差一些,需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琢磨。但女孩子学象棋益智受益也很大。
3、象棋教练均表示,儿童6到7岁学象棋比较合适,而4到5岁的小孩太小,接受、理解能力不够,真正学到的东西很少,容易导致半途而废。
4、学习象棋最好能大小课兼顾,大课是一种气氛,在这个环境里合作、交流、讨论以及与不同对手较量,有利于发现问题,有利于学生自己不断犯错和纠错;而小课有利于老师全面指点学生。但不宜太密,要根据学生水平而定,最好是大小课兼顾。时间:&&&&&&
内容简介:中国是一个沉淀了中华五千年的战争谋略的古老的运动,它如同现代军事的沙盘推演一般,是最为形象模拟战争的棋种。
本文章由棋牌休闲游戏中心(www.36qp.net)搜集整理,讲述一段棋牌故事,传授一个游戏技巧,提供一份快乐的心情。希望象棋与围棋这篇文章能给你提供帮助。
&&&&&&&& 中国是一个沉淀了中华五千年的战争谋略的古老的运动,它如同现代军事的沙盘推演一般,是最为形象模拟战争的棋种。      先看看象棋与古兵书渊源,&&武经》云;”象棋之阵。象士卒为正。马炮为g“。《阵纪》云:“战国巧士以象棋三十二子倍之。或方或圆。内外四层而为象棋阵也。”
  &过去,人们对中国象棋表现的中国文化的反面作了反省,但对其表现的中国文化的正面却言之甚少,这不仅有损于中国象棋的形象,也有损于中国文化的形象,流露出了一些无知者在历史浩劫之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和漠视。      中国古代兵家讲究的是“智、信、仁、勇、义”。      何谓智?其一,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所以,不同于西洋象棋的王可以四处移动,中国象棋的将帅闲坐九宫之内。其二,在古象棋的演变中,士相(“士”,原来可能是偏将,故威力强大,而“车”,发音同汉官职“车骑将军”,应该是官职名,而非战车,而象应是象战部队,由此笔者妄猜,古象棋应发明于汉代王莽新政时,驱百兽助阵,以知兵法者百家为将佐,好事者模仿而创造了古象棋)在西洋象棋中演变成了“后”,而 “象”演变成了“传教士”,而在中国象棋中,成了谋士和丞相,显示了中国文化中智胜于力的定论。其三,西洋象棋棋子个个有十八般武艺,连小卒都能升变(所以你得多备一幅棋在身边,而后还要多加一个,不然,升变多了,你拿什么来变?诚欧洲贵族胡思乱想之作),然而六十四格中三十二格为棋子,且双方子力相同,虽有一身本领,限于兵链等防御体系,也施展不出拳脚,多数在兑子之后消耗殆尽。而中国象棋中大子活动空间大,能纵横往来。由于双方子力相等,小子也是胜负天平上重要一码。低手能用车炮,中手善用马卒,高手善用士象。有无知无能者常恨马蹩脚,相塞眼,残局炮无架。然高手眼中,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棋谚:“卒能制马,士能制车,象能护子”。中国文化中“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概念表现得一露无疑。        何谓信?其一,三军对垒,车、马为左右军,将帅坐镇中军,当上下同生共死。西洋象棋在规则演变中,出现了“王车易位”,开局未已,“王”已藏于一角,未战先怯也。中国象棋在演变中,将格化为点、线,增加了河界,扩大了棋子的活动范围,而棋盘一大,杀死老将变得困难,故为了便于攻击,中国老将虽枪林弹雨,坚守于九宫之内,以示破釜沉舟,决战之心。若未战先藏,士卒谁肯卖命?其二,士相环绕,士不离九宫,象棋不过河界,专心护主,忠信也。        何谓仁?棋至残局,虽大子尽失,然士相全可和一车,小卒终局对面笑,不至于战至一兵一卒之惨烈。所谓得饶人处且饶人。        何谓义、勇?春秋战国时,小卒感大将吴起吮疮之恩,足不旋踵,战死于阵。小人之类何必聒聒言西方之“升变”?士为知已者死,虽小卒亦知义。        另西洋象棋形成于欧洲封建时期,等级观念严重,棋子有高低之分,而中国象棋流传于市井之间,上下平等,显示中国象棋的平民文化。有无知者反议论中国象棋等级观念强,不知从何而起。        又有无知者怪言“中国象棋级别越高越无能”,恐怕也是来源于“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同一时期的谬论。在现代企业中,管理和技术人员(白领阶层)的作用是不言自重的。如前面所言,中国象棋是斗智不斗力的游戏,士相是运筹者的象征,一个重视知识、尊重文化传承,尊重人才的民族才能绵延数千年,笑傲东方。         由此可以看出,象棋的布局,与古代战争中的战阵有很深的渊源。阵同陈,也作“乘”。据宋?陈博良《历代兵制》引《魏书》说,汉承秦制,会五营士为八阵,名叫“乘之”,故而阵又通乘,其本义是指战车和徒(步卒)的队形排列,也就是起源于车战时期的专用军事术语,以后则泛指军队战斗队形。战阵的优越性,就在于训练有素的密集队形和纪律严明的计划性行动。《六韬?均兵篇》说,车、骑、步(即车马兵)三个兵种,在平坦的地形上作战,如果是单个战斗,则一名骑兵抵挡不了一名步兵,但若列成队形战阵,则骑兵可以和数量八倍于已的步卒作战。春秋时的军事家,把战阵训练列为第一位,把个人武功列为第二位,因为任何无组织、无纪律的乌合之众,即使个人本领再高超,也无法和有战术素养的战阵队列相抗衡的。古时的步兵,以五人为“伍”为基本单位,然后便“两”,为五“伍”二十五人。横排成“行”竖排成“列”。早期的阵,都是战车和甲士兵卒混合编队的。25乘战车的编制称为“偏”;战术上有时因要攻守兼顾,左右两偏车卒混队的阵形互相掩护、交叉变换阵形,或方阵、或圆阵、或“六花阵”等。比较有名的阵名有“鱼丽之阵”(郑国子元创立)、“魏舒方阵”晋大夫魏舒创立)、“雁行阵”(《孙膑兵法?十阵》)、“鹅鹳阵”(名将吴起创立)等。                象棋的发明,一开始便是两阵对圆,不像那样需要一子一子添加上棋枰,所以象棋更像古代时的战阵对峙,布局的多种多样,也很像古代战阵之阵法演变。《司马法》中说:“攻战守,进退止,前后序,车徒因,是谓战参。”也就是说攻守兼备、进退有限度,次序井然,车兵与步卒相互依存,交叉掩护,这多么像象棋中的战术和杀法呀!象棋中的士、象,属防御体系,古代战争中的防御寨栅称为“战格”。唐?杜甫《潼关吏》一诗中有:“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之句。象棋布局如战争之布阵,都是要争先夺势,掌握战争之主动权去夺取胜利。正如《战国策?秦》所说:“缀甲历兵,效胜于战场.             而象棋以“战争之象为棋势”,开始时,战阵严整,兵将齐全,随着双方激烈厮杀,棋子凋零。至残局时棋盘一片空茫,一将功成万骨枯.直面战争的残酷性,十足如李华《吊古战场文》所言; ‘浩浩乎,平沙无垠,覆患恕:铀哟荷骄婪住w鲑獠毅玻绫贞帧!迮倘肥等缯匠 !!!           最近看到一些文章谈到中国象棋很不是味儿,把个中国象棋说得一无是处一钱不值大加达伐,大有置之死地而后快的意思。我却不以为然。我们知道中国象棋源于古老的战牟⒄梗匠墒熘辽儆猩锨甑睦贰K⒄怪两裰辽儆屑盖У睦贰K侵泄爬衔幕木庥虢峋АT谥泄袼孜幕杏胁豢商娲奈恢茫泄惴好裰诨∥蠹蚁参爬旨挠蜗贰K亢敛谎怯谄渌謇唷K舻先嗣堑闹腔郏菀锶嗣蔷实娜松找绷巳嗣堑那椴伲俳擞镅缘姆⒄梗脑衔妒贾毡蝗嗣墙蚪蚶值馈K谥诙嗟挠蜗分卸懒旆缟АK凶派詈竦奈幕自毯屯寥溃还苁欠贩蛲雷樱Ы娜搜攀浚癜傩斩级运皇褪中宋栋蝗弧K嗣谴吹暮么ζ袷且涣骄浠澳芩档昧说摹K邪尥蛳笾螅掏掠钪嬷疲猩锨畋搪湎禄迫肝芯斓仄砩裰睿腥酥掌湟簧材训闷渲兄痢S行┤讼敕穸ㄋ拖缘糜行┣潮×恕L痪制迦嗣强吹降氖鞘裁?元帅将军看到的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之壮阔和激烈。文人雅士看到的是雕虫小技,庶民百姓看到的是深不可测,居心叵测的人看到的是鬼计和陷阱。而我们看到的是人生美妙的谜宫。浅薄的人就觉得无聊了。
      在浩如烟海的古今棋谱,棋论中有谁能掘取一二呢?……我不得而知。一篇阿城的小说&&棋王&&读来感受颇多……前些时中央电视台第五频道播的乐节目我很爱看里面几位大师的精采讲解非常到位。自认为对我的棋艺有很大的长进。还有其它的一些内容我也很爱看真是其乐溶溶,到了每周星期三晚十点我端坐在床沿上准时观赏。但不知在什么时候没有了我每周照例打开电视象期待天使一样然而我真正失望了。。我真正产生了一种失落感,我在网上一查有但是看不到。后来才知道现在不能白看了,现在要进行商业运作了。我认为很可惜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看着荧屏兴味索然了。我想中央电视台不是全国人民的么?广大民众喜欢的,广大棋迷情有独钟的精品节目怎么就不播了呢?要是哪一天春节联欢会也来一下商业运作,也不播了可能就有人骂人了,我想商业运作还是要要的,您就一月一次吧或者两个月一次吧。总不能束之高阁藏之名山成为少数人的屠龙之剑吧。象棋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广大民众中。
      我们知道象棋源于古老的战俏奘南日苊窍脍故驼芙嵴傅颊6鸪傻囊恢种橇τ蜗贰5撬从彻爬系恼枪爬险淖芙崴孀耪褪贝姆⒄;战男问胶湍谌荻挤⑸耸抵市缘谋浠笃寤鼓芊从痴庵终?不能绝对不能。然而正象列宁教导我们的一样:"象棋是人类智慧的体操"。它的真正韵味和意义在于社会生活中。它的灵魂广泛沉淀于社会生活中,它有极强的益智性和娱乐性。所以才能留存至今历久不衰。
     宏扬象棋文化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呢?中国象棋和中国的是在中国这块土壤里生长出来的一对并蒂莲花。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可以说下棋是最廉价的,最简洁的体育运动之一。
      下象棋,下围棋,只要一方石桌,两个石凳一幅棋子两人坐下。第一句话就是一个"请"然后摊开棋来,那神情就好象是两国交兵下战书一样。正式下棋,两个人坐下,围着一大堆人在那里床恍荨S行┡怨壅呱踔炼肿咂鹱永础U饩褪俏倚∈笨吹降那榫啊N蚁肷先タ矗乙环煜锻锞妥辏蝗耸忠煌:"挤什么挤,我还看不到呢?"我又换一个方向往里一钻,一人一推:"钻什么钻你没看到我站都站不稳了吗"?我踮着脚往上怎么也看不到。直到棋局终了,围着的人散了。一人走出来一脸迷茫:"原来是这样,高实在是高,真是棋高一着犹如泰山压顶哪"。有人下棋十分专注,有时扼首思之,双眉紧锁,目不转睛。有时唏嘘长叹,两手一摆无可奈何。有时漫不经心,心里却在打鼓:"看你认不认得拖刀计"。有时两脚一跳,拍案而起,连声叫绝"看你哪里跑,还不快快投降。这回你死定了。"竟到了物我双忘的境地。引得那路人瞠目结舌,不解其味。象棋,围棋,真是一尺见方,波诡云翻,风起云涌,波澜壮阔,曲径通幽。妙味无穷。令你三天三夜不得安宁。围棋的产生要比象棋简单得多,象棋一开始是模拟战争而产生的一种游戏,而围棋却是人们对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关系的对抗最直接的理解和体会产生的。即一一对之,倍则攻之,三四围之。只是它的韵味。是人们以后在下棋时慢慢体味到的。中国象棋的棋盘上有90个交叉点。围棋有361个可放子的地方。可谓空间大矣。围棋为了解决变化小的缺陷,不断增大空间最早的围棋只有十三道169个点。后来十五道225个点,再后来十七道289个点。最后要演周天之不易,变成今天的纵横19道的围棋。看看,围棋为了变得更复杂。不断地,一次又一次地拓展空间,扩大战场,增大兵力。中国象棋呢,空间没有增大,子也未见增多。现在看来,就是中国象棋增加十几个子都也不为多。当然在增加子时,必然要考虑到中国象棋子的特点特征,又要在现代的战争中吸取营养。中国象棋比围棋直观,拥有更多的爱好者。因为它直观易学,每一个子都有鲜明的性格特征。易于把握。围棋呢,围棋的子没有性格特征。只有通过这一子在棋盘上的位置和其它子的关系以及先后秩序来看它作用。不通过十天半月的学习,揣摩。很难得其韵味的,也很难说叫做下棋。下一盘围棋比下一盘象棋所需时间要长得多。这正是那些为了生计而疲于奔波的人难于涉足的原因。而围棋一子失利牵动全局使得全局的战略战术发生变化。又因一子的得利而再一次发生战略战术的变化,你如果在一个地方着意一子而另一个地方就可能失一先。是在不断交替进行着。下围棋一子下去坚如磐石,稳如泰山。有时轻弃一子犹如侦察兵。有时犹如神兵天降,威震敌胆,出奇制胜。有时深入敌后。在后院点起一把火使敌兵顾此失彼。溃不成军。只是这围棋是后来想到的。它是自然天成的。所以好象围棋比象棋更加得到人们的赏识。
      可中国象棋比围棋对语言的促进要大。
      现在下象棋有点象电脑下棋朝着精准的方向发展失去了精妙的妙之味。软件伤害了思考的乐趣!"闲敲棋子落灯花"这是一种雅致,一种心境。在这里,何曾看到战争的气份。围棋在不断的扩军不断扩大战场。每一次都使它变得更为复杂,变化更多,更能体现战争的宏大场景。事实上它对战争并没有起到实际的指导意义。围棋一开始人们并不是用围棋来演绎战模挥械搅讼执耪业搅似鹾系恪7⑾炙胝刑嗟南嗨频恪9沤裰型夂苣颜业揭晃晃逑碌煤谜逃执虻煤玫慕褪钦飧鲈颉
      象棋和围棋的危机。我们知道象棋和围棋的精髓是它的变化万千。由于电脑的功能的神奇扩大,象棋和围棋的变化终有被穷尽时。。。中国象棋虽遭冷落却终有重振雄风的一天。我们有理由相信因为它的特点可以不断创新。它有更大的空间可以扩展。这就是中国象棋的希望。围棋呢?我却看不到。
&&&&& 从中国象棋看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象棋运动参与人数之多、流传地域之广、浸透社会层面之全,以及精神内涵之博大深厚,皆令其他式样的文化活动难以望其项背。可以说,人无论男女老少,地无论城乡厅幽,无不为其魅力所感染、所陶冶,尊之为国粹瑰宝,实乃当之无愧。事物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厚聚,方能喷薄而发;源远,方能流域而广。象棋运动深入社会生活,形成如今的规模、气势,自有雄浑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        上溯到战国时代,就有许多文学、戏剧作品描绘象棋运动。并有不少故事流传下来。明代初年,明成祖朱棣的太子朱高炽(明仁宗)见两个小太监在宫中对弈,遂命进士曾子ひ允街Tぢ约铀妓鳎奔匆饔匠銎呗梢皇祝骸傲骄缘辛⑺松窕鏊郎GЮ锓饨厶恚淮ú硕鸨S菁Ц栉璞蛳拢航浩毂瞥恰P司〖魄钫髡桨眨梢趸ㄓ奥彖摇薄U馐仔从谑氖兰统跻兜氖缓笫烙魉邢笃逶硕拇碜鳎纳裨舷拭鞯亟沂玖嗽谥谢褡寤曰徒讨姓加兄匾匚坏某褐胶拖笃宓难庵怠S氪送被蛟诖饲懊媸赖南笃迤住栋俦湎笃迤住罚1532年重刊,初刊的时间相传为元代至治二年,即公元1322年)、《梦人神机》(约刊于十三世纪中叶)等书所标明的象棋制艺中,也明确地标出了“河界”或“楚河汉界”,以及分为黑、红双方对垒。&&
与围棋相比,  象棋有更深刻的文化内涵,更富于哲理,更能够辨证地、全面地、客观地揭示宇宙万物和社会、人生的种种规律及其内在联系。    或者有因偏爱而生偏见之嫌,但我还是愿将自己的看法和盘托出,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 行棋目的之比较    围棋的终极目标是在有限的枰面上尽可能多地争夺空间,评判胜负只看占地多少,自始至终仅仅围绕一个“量”的概念做文章,始于“量”,终于“量”,略显苍白和单一。比较而言,象棋就生动、丰富得多:首先,象棋的终极目标是擒“帅(将)”,是击敌之要害,这显然是一个“质”的范畴,较围棋单纯地以“量”论输赢,明显是一个认识上的飞跃,境界上的提升;其次,象棋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既有空间上的争夺,又有力量上的扬弃,还有结构上的调整。有量变也有质变,还有量变质变的不断转换。尤其在空间问题上,既考虑子力效力的充分发挥,强调对盘面的总体控制,又不斤斤计较于一城一池的得失。在象棋中,抢占空间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抢占空间只是擒“帅(将)”的诸多手段中的一个辅助手段而已。由此观之,象棋较围棋的内涵更为丰富和复杂,是不言自明的。
  请问:现代战争中你抓住美国总统,美国必然就战败吗?未必吧,现在比的是综合实力,你说的量其实就是 综合实力的体现。围棋讲究筋和形,体现了棋的合理性及结构美,著名的围棋美学大师,大竹英雄九段你没听说过吧?哪个棋种都要追求棋的效率和局部与全局的配合,不单是象棋。
  二、 棋子功能之比较    围棋所有的棋子都是一副面孔、一样肚肠,它们的作用和能力几乎没有差别,在行棋过程中只是因占位的不同而效力略有不同。而象棋无疑复杂得多,她既有同一兵种因占位不同而产生的效力差异,又有不同兵种之间自身作用和能力的差异,还有不同子力的不同配合所产生的差异……。从反映客观世界这一角度看,围棋无疑是机械的、单一的、偏执的,而象棋则既承认了事物的同一性,又强调了事物的特殊性,充分反映了客观世界复杂、多样、充满差异的本质。
&&&&& 可笑:这正是象棋不合理的地方,围棋强调众生平等,对于每个子都赋予了相同的价值,不过落到盘上会因落点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率,就像人处在不同的岗位上一样。在象棋上反倒是壁垒森严,没有开局,棋子就有了等级,而且还有奇怪的规定:卒竟然只能有去无回(这是最可悲的),象只能走田字,马只能走日子,为何有这些束缚?
    三、 行棋方法之比较    围棋的棋子,除被对手吃掉“提走”外,全都落子生根、永居不动。而象棋的每个棋子都始终处于一种待动状态,每个棋子都能够随着局势发展的需要而即时地调整存在方式,变换攻防位置。这显然揭示了“物质是运动的,是发展变化的”这一永恒哲理。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俗语讲“一动则百变”,事实上一动何止百变、千变?诚然,围棋的变化是个天文数字,但毕竟容易计算,而象棋的变化却是一个不断运动着的变化,有谁能够轻易推算清楚呢?
&&& 围棋只能做了两只真眼才能算是活棋,局势也是一直处于变动中,形势随每个子的子效不同而消长。棋手要判断某个局部对杀的利益得失,同时还有考虑全局配合。学学围棋再说话吧,嘿嘿。要不就不会说围棋容易计算的傻话了。象棋老帅只能呆在深宫大内,连“微服私访”都不肯,不是很官僚吗?都21世纪了,还是这么死板。将士用命,难道只为了保一个无用的昏君?
    四、 行棋韵味之比较    围棋在行棋过程中,黑白双方自始至终都处于一种锱铢必较的高度紧张状态,越是高手对搏,越无一丝喘息之机,双方为争一先都殚精竭虑,绞尽脑汁,稍显枯燥而缺乏韵律,难有艺术美感可言。象棋则不然,她始终刚柔兼济,张弛有度,尤其高手对弈时,每每在犬牙交错、间不容发之际停一着、等一步,妙手顿挫,顿时给人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既充满了辨证意味,又饱含了韵律美感。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围棋是很难望其项背的。
&&& 战争中不是锱铢必较吗?高手相博,比拼的是内力,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这种华山论剑般的巅峰对决难道没有魅力吗?了解一下战争你就知道了,你在战争中停一下,等一会儿,恐怕早就失去战机了,这也是象棋不合理的地方。把弱点说成优点,嘿嘿,我无语。
  五、 结束状态之比较    围棋终局时往往非胜即负,鲜有和棋。即便偶遇一盘双方连环劫争、且均不愿消劫的无胜负局,也属不得已而为之。象棋则不然,除胜负外还有大量和棋,这无疑是反映世界更为全面、客观的表现,是一种认识上的成熟。她避免了看问题的极端化倾向,承认了客观世界在两极之间存在着过度,黑白中间尚且有灰色。在启人心智的教化作用上,象棋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某种意义上讲,围棋只是一个数学游戏,象棋则是一个哲学命题。围棋每每依赖于强劲的计算,而象棋往往更需要高深的修养.所以近代的政治领袖大多数与象棋有缘,而少与围棋相关.凡战争总有胜负的一方,和谈是需要某一方以丧失某种利益为代价的,所以鲜有双方55开的休战。大量和棋也是象棋不合理的地方,几乎所以现代竞技运动都是以某一方的胜利为结果,难道它们都不合理吗?倒是象棋搞那么多和棋,颇显另类了。
&&& 围棋是数学游戏?我不想说您弱智,但是您的智商,嘿嘿,确实有点儿低。一看就没下过围棋,或者只是管中窥豹。其实象棋和围棋都是以计算为基础的,围棋在布局和中盘阶段有时需要靠感觉的,因为没有人能算清所有的变化,在有时间限制的条件下对弈更不可能办到。“多算胜,少算不胜,况无算乎?”(《孙子兵法》)战争也需要算计的,难道也是数学游戏?
&&& 关于哲学命题问题:围棋的黑白棋子代表着阴阳,棋子和棋盘表示当初老祖宗们猜想的天圆地方。想想黑夜和白天,对着镜子看看你的眼睛的色彩,黑白就是这个世界色彩的根本啊,还不够哲学?请作者看看《棋经十三篇》体会一下里面的哲学思想。象棋基本上是打打杀杀,下到最后尸横遍野,其实很血腥很暴力,哈哈,围棋就不同了可以不怎么杀戮,照样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正所谓不战而屈人兵(当然也可以血流成河)。这里面的哲学思想,请作者参阅《孙子兵法》。还有好像“闲敲棋子落灯花”敲的恐怕不是象棋子吧。苏轼和王安石等文豪的好多关于围棋的诗也请文章作者看一下,体会一下围棋的源远流长以及历代社会中坚力量对它的痴迷。好多关于围棋的传说,希望作者也看看,看着玩儿呗,没准下次能写出有水平的两者比较呢?
&&& 关于政治领袖的关注:王安石好像做过宰相,不知道算不算国家领袖,如果不算还有唐太宗,乾隆等不少皇帝也喜欢下围棋。而围棋的起源据说是三皇五帝之一的尧为了启迪其子丹朱的心智而创造的,当然这只不过是传说而已。至于近代的,陈毅元帅不知道算不算国家领袖,据说他的围棋下得不错。中日围棋擂台赛期间,邓小平,胡耀邦都鼓励老聂,老聂可是邓老爷子的坐上客,不知道算不算关注。(说实话,拿领袖说事很无聊,我只不过来说明一下而已,个人认为,无论围棋还是象棋都是属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没必要特意抬出来给某个棋种撑腰)。
&&& 关于启迪心智:围棋需要良好的大局观(象棋棋盘确实小了些,更像围棋的一个局部战争),淡定自若的心态,坚韧不拔的毅力,精深的算路。其实除了第一点,后面的和象棋差不多。
&&& 相比较而言,象棋容易掌握,所以比较适合贩夫走卒,也就是说比较亲民,围棋易学难精,所以曾经只限于社会上层人士。在普及性方面,我觉得围棋一定会超过象棋,现在除了日本韩国,连欧美都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围棋了,中国前几年就有了专门的围棋频道《天元围棋》,(我前一阵专门申请开通了这个数字频道,就是贵了点儿,每个月12块大洋)。可能我孤陋寡闻,没听说哪个电视台专门开通象棋频道。有一点不足,围棋在便携性方面还是逊于象棋的。
&&& 共同点就是两者都是游戏,都是供人消遣娱乐的工具。除了围棋稍微复杂一些之外,其它的两者其实差不了多少。我是看这篇文章的作者好多论点不太合理才回复一下,让大家对围棋有个大体的认识。呵呵。
你可能感兴趣的:
我们向您推荐的:
3661268119837012637424973364965360833868
&&&&&&&&&&
29351449612586029383710691355880
?[]?[]?[]?[]?[]?[]
& 棋牌休闲游戏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 文网文编号:浙网文[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围棋 象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