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语音怎么消除人声 知乎

517656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华生(TM))
第三方登录:我思考的时候,脑子里怎么有人在说话?
人思考时脑海里的那个「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张翼飞,心理学本科生,数据控
脑海中的声音,无论是在阅读这一过程,还是在思考这一过程,虽然存在着生理机制上的差别,但都是以语言的方式出现的,所谓声音,我认为其实是语言在大脑中的语音表征。因而这一问题就可以变成对于阅读过程和思考过程中语音编码的探讨。
阅读过程中的语音编码
看到一段文字时脑海中&读&出这段文字的&声音&
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看待这一现象,是在语言理解过程的初期,在将文字视觉的输入匹配到相应的意思的过程当中存在着语音的中介。即&文字 -&语音 -&语义&这一过程,对于看到的文字,要么通过你的长时记忆,要么通过&正字法&(你可以不费力地读出&zill&或&栢&,即使你之前不认识它,甚至它根本是个假字(词))来内隐地读出它,然后通过语音信息来理解文字或词语的含义。这一模型被称为两通路模型,是一种严格前馈式的模型,另外一种模型&交互激活模型&则考虑到语音或语义对于文字的视觉加工的反馈影响。但归根结底,这些模型都在说明在语言理解的过程中存在着&读&出来的阶段。
这么说来感觉有些扯,但一些实验的确证明了这一点。比如,Lesch and Pollatsek (1993), Lukatela & Turvey (1994)的实验,先后给被试呈现两个词,让被试判断后呈现的词是否是真词,有以下四种条件:
1、rose - flower 控制条件
2、rows - flower 语音相似语义不相似
3、roze - flower 语音相似,假词
4、robs - flower 语音不相似
实验结果发现前三种条件下对于第二个词的判断都显著地高于第四种条件,心理学上说是产生了启动(priming)的效应。因为语音的启动,使得任务成绩提升,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语言理解的过程中语音过程的参与。
一些失语症的病人同样说明了这一点,感觉性失语病人在优势半球的颞上回后部受损,患者丧失了以前贮存的词汇声音信号,不能将听到的词汇与以前记忆词汇的意义相比较,故无法理解别人的所说话的意思。失语症患者大多伴随着阅读上的障碍,也从侧面说明了阅读过程中的语音编码过程。
当然,也有研究者认为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跳过语音编码这一阶段,再扯就远了~
思考过程中的语音编码
在思考的过程中,比如我们进行推理或计算的过程中,脑海中也会浮现出声音。在这里,我认为大脑是将语言作为一个脚手架来帮助我们进行思考。因为在思考这一动态的过程中,信息是在不断更新的,因此需要一个空间来存储新的信息,同时对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这个空间被称之为&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工作记忆当中有两种存储加工信息的方式,其一是&视空间画板&,存储的是图像或空间的表征,其二则是今天讨论的&语音回路&,存储着声音的信息。当我们进行思考时,如果涉及可以具象化为语言或难以具象化为图像和空间的问题,则往往需要我们调用语音回路。语音回路存储的信息是语言,而存储的方式则是语音的编码。
一个简单的实验,找出难度适当的 20 道口算题,先正正经经地做前 10 道,计个时;做后 10 道的时候嘴上一直重复念着一个无意义的字,比如&烧&,再计个时。你会发现做后 10 题时由于你的听觉系统有意识无意识地接受了无意义的词,占据了语音回路的空间,导致了完成速度及准确率的下降。当把无意义字变成有意义词句时,如&烧死异性恋&,那么可能对任务的影响会更大。这也是为什么不提倡一边干活一边听音乐的原因~
这些语音编码有音色么?
音色,从物理上来讲大致是指的是声音波形中各个成分(频率)的组成比例,有音色首先是需要有振动,但是根据之前所说的,无论是阅读还是思考过程中,所谓的&声音&只是大脑中的语音编码而已,它跳过了声音的物理属性,直接提取语音的内在信息为任务所用,因而在一般的情况下,大脑不会再去向前反馈营造出一个音色的表征。但如果你在构想一个类似于戏剧的情境,想着一个彪形大汉和一个纤弱女子的对白,或者回忆自己和父母的聊天,可能大脑会相应地对音色、音调等物理信息进行加工。但如同视觉表象一样,对于一般人来说,这些加工都是极其脆弱且不稳定的,一方面容易受到干扰,一方面也难以对其进行深层次加工。至少对于我来说,如果实现戏剧不同音色的构想,至少得摘下听音乐的耳机,找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才行。
语音编码受谁的影响?
如上文提到的,这些语音的编码一般不存在音色的信息,因而在声音物理特性这一层面上几乎可以说是不受到谁的影响。但是,在其他层面上,比如加工速度,它还是受到一定程度上多方面的影响。无所谓是自己还是他人,正是人与其周围环境的交互构成了个体的经历,而这些经历会影响到个体的发展,无论是生理上还是认知上。从小周围人语速都快,于是你往往也会自主不自主地提高自己的语速,同时工作记忆中的听觉回路会得到更高强度的训练,所储存的信息可能也会比一般人更多,在处理一些需要听觉回路完成的任务时,可能就会表现地更好,体现为&思维更快&。但这些都是潜移默化的、涉及多个认知系统的过程,如果一概而论为语速快思维快,未免有失偏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鸡皮肤怎么消除 知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