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单元下册语文书上八仙传说的神话故事事传说中的人有谁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编辑本段1、传说中铁拐李

八仙中,铁拐李是年代最久,资历最深者,见诸于文献则较晚。亦作「李铁拐」。元剧《吕洞宾度铁拐李岳》始有其名。

乃西王母点化成仙,封东华教主,授铁杖一根。

本名洪水,常行乞于市,为人所贱,后以铁杖掷空化为飞龙,乘龙而去为仙。

姓李名玄,遇太上老君而得道。一日神游华山赴太上老君之约,嘱他的徒儿七日不返可化其身。然而徒儿因母亲病而欲归家,六日即化之。第七日李玄返魂无所归,乃附在一跛脚的乞丐的尸体而起,蓬头垢面,袒腹跛足,以水喷倚身的竹杖变为铁拐,故名李铁拐。

李玄俗称铁拐李,著名的道教仙人,八仙之一。他原是一个眉清目秀、文质彬彬的读书人。因考场腐败,多次考试都名落孙山,从此他灰心丧气,看破红尘,离家出走,去学道访仙。

从第三种说法来看铁拐李以前是读书人

八仙中,铁拐李是年代最久,资历最深者,见诸于文献则较晚。亦作「李铁拐」。元剧《吕洞宾度铁拐李岳》始有其名。

乃西王母点化成仙,封东华教主,授铁杖一根。

本名洪水,常行乞于市,为人所贱,后以铁杖掷空化为飞龙,乘龙而去为仙。

姓李名玄,遇太上老君而得道。一日神游华山赴太上老君之约,嘱他的徒儿七日不返可化其身。然而徒儿因母亲病而欲归家,六日即化之。第七日李玄返魂无所归,乃附在一跛脚的乞丐的尸体而起,蓬头垢面,袒腹跛足,以水喷倚身的竹杖变为铁拐,故名李铁拐。

铁拐李在民间传说中为八仙之首,有的书中称其姓李,名洪水,隋朝峡人,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则说他姓李,名玄;赵翼的《陔余丛考》中又说他姓刘。有说他是唐玄宗开元、代宗大历之间人,学道于终南山,一次元神出壳,没曾想尸体为虎所食,只得投身于一个跛乞丐。《历代神仙通鉴》称,其原本一俊伟丈夫,善道术,会使导出元神法术,修练于砀山岩穴中,有次应师父老子之约,行“元神出壳”法术,赴千里之外华山,数日后回归,发现其尸体被其徒误焚,突见附近一饿殍,灵机一动说“即此可矣。”即从饿殍脑门而入,神魂归壳后则成一蓬头卷须、黑脸巨眼,并且还跛了一只右脚的丑陋汉子。看来他是一位民间口耳相传,诸事附会而成的道家仙人。

铁拐李又称为铁李,原名叫李元中,又有人说李凝阳,还有人说李孔目,还有人说他叫李洪水,小名拐儿。

至于他的时代更是其说不一。

是隋朝人,一种说法是唐玄宗、代宗时代人。 《列仙全传》里说他曾与李老君交往,那就是春秋战国时人了。但《历代神仙通鉴》则说他本是远古之神,曾经在黄、炎之前当过人王。

这些事本来就难于查考,假如世上真有那么一个姓李的拄着铁拐的乞丐的话,估计最早也不会超过隋、唐两代。而乞丐也不会有什么“元中”的雅号,至于“凝阳”,那不过是道士们顺着正阳、纯阳编下来的,更与乞丐无干,所以铁拐李称做“李洪水”妥当。

李洪水的事迹实在不够辉煌,简略得很,据《续文献通考》记载:隋时人名洪水,小字拐儿,又名铁拐,常行丐于市,为人所贱。后以铁杖掷空化为龙,乘龙而去。这样还是道士们编的故事更易流传,也容易为人津津乐道。

据说,民间李凝阳即李拐儿生得本来很魁梧,是个很体面的伟丈夫。虽然善于修炼之术,但还未得到真道,便跟随老子和宛丘先生学道,隐居在砀山的岩穴之间。这一天他接到老子的请帖,请他一起去游华山。他便把躯壳留在洞中,元神出壳。临行前叮嘱一位新来的徒弟说:“如果七天我的元神还不回来,你就把我的尸壳焚化。”为什么要焚化呢?道家认为人的魂藏在肝里,魄藏在肺里,元神出游时魂要跟着,魄却留下看守躯壳。过七天元神不返,躯壳就要腐败,所以要烧掉。李凝阳的元神逍遥自在地去游山逛水了,徒弟却要看守着躯壳不能离开,怕是一离开就成了虎狼的点心。

无巧不成书,到了第六天,徒弟的哥哥跑来说是母亲病危想见他一面,让他赶快回家尽孝道。这徒弟恪守师命,又坚持一夜。到了第七天,师父还未回来。一直等到晌午徒弟等不及,便一把火烧了尸首,跑回家去看望母亲了。到了傍晚,李凝阳才赶回洞府,但出来进去寻找不见尸首,只好自认倒霉了。李凝阳没了魄的躯壳,飘泊无依,已经有些流落街头乞丐模样了。这时见到林子中一具饿殍,他便饥不择食地从囱门中钻了进去。跳起来之后觉得有些不对劲儿,这才知道饿殍是个跛子。急忙来到水边照一照,只见自己的尊容:黑脸蓬头,卷须巨眼,形极丑恶。

他正惊讶之间,只听背后有人拍手道:草脊茅檐,窗毁柱折,此室陋甚,何喜获丰收寄寓!李凝阳回头一看,原来是老子。他急忙想把元魄跳出,老子又制止住他道,真道应该在表相之外求得,不可只看相貌。只要你功行圆满,便是异相真仙。这一番说教使李凝阳死心塌地地不想换躯壳了,老子便给他一只金箍束住乱发,又给他一根铁杖拄着瘸腿。他又用两手揉眼,把眼眶揉得象两个大窟窿,于是自号李孔目,而人们常忽视他这特征只注意那条拐腿,所以便叫他铁拐李。

铁拐李是八仙中最早得道成仙的。铁拐李本名李玄,他原是一个眉清目秀、文质彬彬的读书人。因考场腐败,多次考试都名落孙山,从此他灰心丧气,看破红尘,离家出走,去学道访仙。

李玄学道心切,在深山幽谷中寻找茅庵道舍。经历数月的风餐露宿,涉水登山,终于在一个山林幽僻的岩洞里居住下来,几年过去,李玄自感收效甚微。他从沉思中悟出不长进的原因:修行道业没有名师的指点,靠自己的一得之见,事倍功半,道业难成。他猛然想起华山上的太上老君李耳,乃是同族仙祖,去拜他为师,必能得道成仙。

李玄想到这,就直奔华山,吃尽千辛万苦,李玄终于来到华山,登上莲花峰,李玄正想休息一会,想不到前面走来两个道童对他说:“你是李玄吗?”

李玄觉得很奇怪,“两位道兄怎么知道我的姓名?”两个童子微笑着说:“你不是千里迢迢到华山来寻访太上老君的吗?我们是太民上老君派来接你的。”李玄听了又惊又喜,暗想:“看来我李玄同太上老君还大有缘份呢,不然怎么会派童子来迎接我呢!”

于是他随童子来到太上老君隐居的草堂,只见太上老君端坐堂上,在他身旁还坐着另一位仙人。李玄上前拜见后,老君问明来意,“学道没有老师,没有天生缘份,而要靠自己。你只管专心去修行,总会有成功的一天。”

李玄聆听太上老君的教诲,叩别两位仙祖,回到原处,潜心修研道家经典。他经常一打坐就是一天,还时时到高旷之处呼吸,吐故纳新。久而久之,炼到了形神分离的境地。

一日李玄修炼已毕,在山上漫步游赏,骤听仙乐嘹亮,抬头一看,空中祥云缥缈,霞光万丈,仙鹤飞近,只见太上老君和宛丘两位仙祖,慌忙跪拜。老君说:“你的道术大有长进,实属不易,我和宛丘要到各地出游,想带你同去你在十天后神驰我处,不可失约。”言罢,驾仙鹤而去。

转眼十天已到,他对徒弟杨子说:“为师就师祖之约,神魂离去,肉身留在这,你要悉心看护,过了七天不见我的神魂归来,你就将我的肉身焚化。以七天为期,千万记住!”说完李玄盘膝而坐,运转丹田气,神灵出窍,飘然而去。

杨子寸步不离地看着他的肉体,到了第六天,杨子的叔叔来说他的母亲病重,想见他最后一面。杨子恸哭不已,经叔叔再三催促,他指着李玄的肉体说:“师父的神魂已出游,临行叮嘱我小心看护,限期七天,如今已到六天,我现在走了谁来看护?”叔叔觉得他胡说八道,有谁死了六天,还能还魂的,不由分说拉着他就走。杨子不走,叔叔就说:“速将你师父的尸体火化掉,同我一起走吧!”。说完,就叫杨子一起动手,搬来柴草,将李玄的尸体火化了。

待李玄神游回来,与老君话别时,老君赠他一偈:“辟谷不辟麦,车轻路亦熟。欲得旧形骸,正逢新面目。”李玄哪知偈中的奥秘。回到洞中,不见自己的肉身,李玄大吃了惊,出洞寻找,来到山坡,见焚烧遗体处幽烟寂寂,明白自己的肉身已被火化了。神魂无处归宿,仙路断绝,这时发现不远处有一具乞丐的尸体,便不顾一切地投魂,等起来到河边一照,发现自己衣衫褴褛,蓬头垢面,袒腹跛足,手拄拐杖。

相传明末崇祯年间,八仙之一铁拐李一次云游到江西时,路过腾桥镇荣坊村,看见村中有棵古樟树长得挺奇特,不禁脱口称道:“妙境”。于是按下云头,落座树下。在古樟不远处,有座私塾。屋里依稀可见一位年长的先生教十几个弟子在念着:“子云诗曰”之类。铁拐李经不起凉风一吹,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过往的行人见他这个老头形貌丑陋不堪,衣不蔽体,坦胸露背,一条溃烂的跛腿上,爬满了追腐逐臭的苍蝇,嗡嗡作响,都恶心地走得老远。

一会儿,私塾散学了,一群小孩见铁拐李这样,当时吓跑了大半。只有几个胆大的围着铁拐李叫:“叫化子,烂腿子。”叫了几遍,铁拐李才长长地打了一个哈欠,响声如雷,又吓跑了几个小孩,最后只剩下一个十来岁的男孩站在他面前。铁拐李见是个憨脑的小孩站在自己面前,便说:“你叫什么名字?刚才是你吵醒了我么?”小孩见问自己,也不胆怯。他不先回答他的问话,倒反过来问他:“你是什么人,怎么睡在这里?”铁拐李见小孩问他,又呵呵一笑:“我是什么人?你猜不着,但我能猜得到你的名字,你相信吗?”“我不信你能猜到我的名字,你骗人。”小孩连忙摇手回答。铁拐李说:“不信?那我们打赌。”小孩说:“打赌就打赌,要是你猜不着,给我当马骑。”铁拐李说:“好,要是我能猜到你的名字,你就给我舔这条烂腿,怎么样?”小孩点头答“行!”因为他想,这个拐子肯定是个外地人,他怎么能知道我的姓氏名字呢。小孩怕他赖帐,还与他拉钩“谁骗人,谁是小狗。”其实,他哪里知道,坐在自己面前的这个拐子就是神仙。铁拐李指着小孩说:“你的名字叫王钦,今年十岁,对吧?”王钦眼睛一下子瞪得老大,咦,他怎么真的知道自己的名儿。唉,这下可输了,要舔他那吓人的烂腿。可事先已经发誓拉了钩,王钦是个说话算数的小孩,不想赖账,就俯身来舔铁拐李的烂腿。喜得铁拐李呵呵地笑着,扶着王钦的小脑袋说:“你是个诚实的孩子。”王钦本想在铁拐李的腿上舔上一二口就算了,打赌就算完事。谁知,他舔到的味道是甜的,如蜜似糖,于是他越舔越有味,竟把铁拐李整条腿下的脓血全舔干了才起来。“好,谢谢你,王钦,我们后会有期。”说完,铁拐李起身一瘸一拐地走了。

本来,王钦在私塾里读书,成绩并不算好,十几个同学中,他是倒数第二。可从舔了铁拐李的烂腿后,学业大有长进,不出半年,由原来的倒数第二变成顺数第一。先生感到十分惊异,一日,特将王钦留下,问他是怎么回事,于是王钦便将自己碰到一个拐老头的故事讲给他听,末了说“从舔了那拐子的烂腿后,我的记忆力便特别好,所以先生教我的书,我都能记住。”“噢”,先生又问:“你碰到的拐老头是个什么模样的人?”王钦也一一向老师作了描述。先生是个老人,对于神仙的传说自然见到的很多。他想,王钦遇到的一定是个神仙,然而天机不可泄漏,这事他没有再问下去,也没有告诉别人,只是比从前理加努力地教王钦,他认为王钦将来一定是个有出息的人。

转眼间过了五年,王钦已十五岁。这年秋试时,他一举夺得了二榜进士,被朝廷命为四川省重庆府知府。荣耀乡里。第二年初,王钦走马上任了。

重庆府沃野千里,物阜民丰,向称天府之国。王钦到任之后,雄心勃勃,想趁着自己韶华年少,为百姓办点好事,谁知事与愿违,向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重庆府,在王钦上任以后,连续三年大旱。重庆这个地方,饿俘遍地,一遍民不聊生,凄惨景象。对此,一些流氓地痞却乘机闹事,趁火打劫,整个重庆搞得乌烟瘴气。没有办法,王钦只好率领文武官员筑坛祭殿,求助苍天降雨了。

一个月后,一座高高的土坛筑成了。按照巫师道人的授意,王钦作了七七四十九天的戒斋沐浴后,然后登坛求雨。一天、二天过去了,天上仍是碧空无云。愤怒的饥民们在一些人的煽动下,说什么王钦是妖怪,是他前世造了什么恶,因而上任以来,给重庆带来了灾难。因而在这次王钦登坛祈祷时,抱来一捆捆干柴堆放坛下,准备在王钦求不下雨时,就放火活活烧死他,以解心头之恨。站在坛上的王钦,看看坛下遍地的干柴,心中明白了八九分。他知道,要是真的不来雨,自己的命算是完了。他不禁哀叹起来,明知自己与天旱毫无关系,可怎样向老百姓解释呢,老百姓又怎么会相信他呢。唉,今日落到了这步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地步了。这样想着不觉地埋怨起孩童时遇到的拐老头来,他想,当年要不是碰上他,和他打赌舔腿,使自己变得聪明好学,就中不了进士做不了官,也就轮不到自己碰上这件麻烦事,他开始恨起了那个拐老头来。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正当王钦犯难的时候,忽见天上飘来了一片乌云朝这飘来。至近前时,触手可及。王钦又泄气了,这小片云顶什么用,重庆可是赤地千里呀。正在他泄气哀叹时,云朵不见了,一个拐老头站在了他的面前。啊,这不是儿时见过的拐老头吗。只见老头穿着的衣服都还没换呢。他正待开口,老头倒先发话了:“王钦,怎么,不认得我了。”王钦不无悲叹地说:“都是你干的好事,不然,我在家种田岂会有这种麻烦。”语气中带着埋怨。铁拐李明知王钦遇到什么事,可要他自己说出来,于是又问:“你到底遇到什么困难,说给我听听,兴许我能帮你的忙呢,啊,哈哈!”

事到如今,王钦也没有办法,心想:告诉他与不告诉他是一回事,于是就将自己上任以来,重庆大旱三年的经过宏观世界及现在筑坛求雨,百姓要烧死他的情况说了一遍。完了,闭上眼睛又哀叹起来。谁知铁拐李听完后却大笑起来,说:“王钦,你怎不早告诉我,这算什么难事,不就是天旱吗?我给你下个七天八夜的大雨总够了吧,何必愁得这么要死。”王钦看了拐老头一眼,心想:你是什么人,敢说这样的大话,要天下雨岂和猜我的名字一般容易。因而说道:“仙长,你是何方大神,真能帮我这个大忙?”

铁拐李早已看透了他的心思,于是说道:“王钦,你不相信我能呼风唤雨?那咱们又来打赌,条件吗,我赢了,你还给我舔腿,怎么样?输了还是给你当马骑。”说着,只见铁拐李从腰间取下一个破碗递与王钦,叫他拿着,自己口中念念有词,说声“水”,碗中登时不知从哪里来了一碗水,又说了声“起云”,刹时,乌云骤起,狂风大发,铁拐李又叫王钦将碗中的水向空中一撒,说了声“下吧”,顿时大雨倾盆而下起来。见真的下起了雨,王钦高兴的手舞足蹈起来,赶忙跪下给铁拐李磕头:“多谢仙长搭救黎民,敢问仙长尊姓大名,仙居何方?”“哈、哈、哈,王钦,这个你就别问,还是给我舔舔腿吧。”王钦岂敢违约,跪下连忙就舔起他那腥臭的烂腿来,舔完后,铁拐李起身告辞:“王钦,我去也,今后三年,重庆一带又会风调雨顺的。”说完,纵上云头不见了,只留下一串笑声。

这场雨一起下了三天三夜,使干旱的重庆恢复了生机。以后三年,重庆果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三年后,王钦告假回乡省亲时,重庆百姓为了表达感谢王钦为民求雨之情,送了他许多东西,其中有一头珍贵白黎木,派专人送至王钦的故乡荣坊村。王钦回乡后,盖了一幢官厅,特用这头黎木做梁。至今这座官厅还在乌龟山边,保存良好。

相传有一个江湖游医,其拿手的本领就是,用草药外敷,专治跌打损伤、叮、疮等之类的小外伤病。也就是将草药捣乱,敷于创面,用布块包裹。其效果一般,却很麻烦,但他心地善良,颇有医德,只要是寻上门来的,无论贵贱,他都精心地为其治疗。若是病人贫困无钱支付药费,他就分文不收。铁拐李得知后,有心要提携游医,于是,化作乞丐前去故意考验一下游医。铁拐李来到游医的门前,要他为其治疗瘸腿,并声明无钱支付医费。游医见铁拐李着实可怜,二话没说,每天为其治腿换药,不厌其烦。谁知,那腿越治越糟糕,铁拐李不由破口大骂。游医心有愧疚,让他在旅馆住下,又为其买狗肉补养身体。铁拐李吃完狗肉,还骂他药是假药,把游医的药料倒在狗肉汤里翻搅,然后将熬成糊的药料,往墙上的狗皮上乱拨,只见铁拐李在狗皮上用手沾上一点,再敷在他的瘸腿上,游医担心铁拐李被烫着,赶忙把药料揭开,却发现他的腿完全好了。正在游医发愣之时,铁拐李隐身远去了。游医这才明白,是神仙在点拨他。后来,他就用铁拐李教授的方法给人治伤,十分灵验。这或许就是“狗皮膏药”的起源,只不过是,由于一些江湖游医心术不正、昧着良心,专心去行骗,而败坏了“狗皮膏药”的原本意境,使人们一听“狗皮膏药”,就与江湖行骗等同起来。

单县的民间故事之吕宾洞游单父的传说

山东单县为古单父邑。相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来此一湔,此地至今还流传着一些吕洞宾的故事。

吕洞宾来到单父城,按落云头,降到琴台东侧的一个土台子上,变作醉翁睡卧在地,头枕二瓶,在那里闭目养神。恰好此时有个八岁的少年陈勖下学路过此处,见一老翁头枕二瓶,灵机一动,心想,两个瓶口相接,不是个“吕”字吗?就脱口说道:“你这个老吕!”吕洞宾一看,便知陈勖来历,顺口说:“你这个侍(死)郎羔子为何惊吾!”说到这里,自知失口泄露天机,便转换话题说道:“今天被你识破,明天你还能认出我吗,”陈勖随口回答说:“怎地不能!”

第二天下学后,陈勖又从大堤路过,已不见醉汉踪影,只见一位衣衫灿褛的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婴儿,正坐在那里咀对咀地给孩子喂食。陈勖刚要走,猛然省悟过来,口对口还是一个吕字,便高喊“老吕”!喂食妇女一眨眼就不见了,原来这也是吕洞宾的化身。后来陈勖果然中了进士,当上户部侍郎。吕洞宾晒太阳的土台子,被取名为叫“晒仙台”,至今遗址犹存。

单父城内水井虽多,但多为苦水,居民百姓要到城外担水吃。但今城南关,古城北关护城堤内却有一口井,水是甜的,群众叫它“仙人井”。说起井的来历,又与吕洞宾有关。

一天傍晚,吕洞宾出游归来,路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妈妈艰难地提着一瓦罐水,三步一停,五步一歇地往前走着,非常吃力。吕洞宾上前问道:“老妈妈,您这是从哪里提来的水呢,”老人说:“我家就住在城北关,房前虽有一口井,可井水苦涩难吃。城里别处也没有甜水井,只好从城外提水吃。我无儿无女只好自己去提,年岁大了,不行喽!”说着掀起衣裳,擦擦脸上的汗水,又提起水罐一步步地向前走了。

吕洞宾看着老妈妈的背影,顿时起丁怜悯之心,急忙追上去说:“老人家,从明天起,您就不用到城外提水了,您房前的那口井会变甜的:”说完就先走了。等老妈妈赶到家门口时,见这位过路客人向她房前的那口井内投了几把沙土,转眼就不见了。

老人觉得奇怪,记起刚才过路客人的话,半信半疑地从井里打了一瓦罐水,一尝惊呆了。井水的苦涩味没有了,变得甜滋滋的,比从城外提来的水还甜。

此事顿时传开了,大家都说老妈妈遇上了仙人。从此,大家都从这口井里打水吃,再也不用跑到城外去提水了,把这口井取名“仙人井”,成为单城八景之一。

单父城南有家姓钱的地主,又刻薄,又吝啬,对待长工总是天不明就催着下地,不到星星满天不准收工。长工们出的是牛马力,吃的却是猪狗食。他的为人远近出了名,穷人家宁愿挨饿,也不愿意到他家干活。

吕洞宾得知此事,存心想惩治他,就化作外乡的流浪汉,到他家当长工。钱财主看这汉子有四十出头,虽而带饥色,却膀人肩宽,是个出大力的庄稼汉。就笑脸相迎,讲好工钱,叫他上工了。

第一天干的活是给高梁间苗。几十亩地一方的高梁地看不到边,吕洞宾头顶烈日干活,又渴又累,刚插下锄头想歇歇,钱财主来了。一看锄了半垄地,就火了:“人得凭个良心,要不是我钱某人收留你,你连个栖身的地方也没有。我黄灿灿的小米饭,可不能养闲人啊!”说罢气呼呼地回家了。

吕洞宾见东家走了,咬咬牙,把绿油油的高梁苗隔一垄毁一垄,一下子锄掉了一半。晌午,东家又米验工,—看就气炸了肺。可他并不立即发作,阴阳怪气地说:“我看高梁苗留得是不是稠了点?”吕洞宾听了正中下怀,就说:“稠了不要紧,有法治!”

第二天,钱财主到地里一看,一方高梁地总共留下了五棵苗,四个角各一棵,地中间一棵。钱财主惊呆丁,故意反着说:”这苗子你留得也太稠啦:”吕洞宾把心一横说:“那好,东家你看着。”说着走上前去抡起锄头把四个角的四棵苗也全砍掉了,只剩下当中的一棵苗。钱财主急红了眼,大叫:“你赔我的高梁,赔我的高梁!”吕洞宾微微—笑说:“你嫌苗子稠,怎么能怪我?”钱财主还是不依不饶,要去告官。吕洞宾用锄头捣着地问:“你这地能收多少粮食,”钱财主伸出两个手指头说:“二百石!”吕洞宾拍拍胸脯说:“那好,今年秋季我保你收二百石就是了!”钱财主半信半疑,但一时他没有别的法子,便一跺脚,气呼呼地走了。

转眼秋收时节到了。钱财主到地里一看,地中间留的那棵苗已长成了一棵合抱粗的高梁树。他万万没有想到这裸高梁苗竟成了气候。笑嘻嘻地说:“您还真行啊!可这棵高梁怎么收法呢?吕洞宾说:“那好办,我爬到树上用竹竿打,你在下面看着。啥时你说够了,我再下来。”财主连声说:“好。”吕洞宾爬到高梁树上,一竹竿打下去,高梁象下雨一样落下来,满地都是,没了钱财主的脚脖子。他高兴地说:“再打!”两竹竿打下去,没了他的膝盖。钱财主笑得合不上咀,高喊:“再打!”三竹竿打下去,没了他的腰。钱财主眼晴里看到的只有粮食,别的也顾不得想了,高叫:“还不够,给我打!打!打!”吕洞宾挥动竹竿又连打了三下。就象一阵暴雨倾泻下来。地上已成了粮山粮海,那还有钱财主的影子。等家里来人把他扒出来,早已没气了。再看地上哪有什么粮食,全是土坷垃。再找那个长工,已是无影无踪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八仙传说的神话故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