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一边是漆黑的夜晚,而相反的另一半却是日出(还是日落?),在地理学上是什么原理

已知昼长 求日出日落时间好象是有公式的,原理又是什么呢?一定要告诉我原理,越详细越好,先谢过了~
(24-昼长)/2=日出时间日出时间+昼长=日落时间一天有24小时,包括白天和黑夜,夜长=24-昼长,而凌晨0:00可以看作是黑夜的中点,日出时间=夜长/2,日落时间=24-日出时间.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昼长X小时日出12-x/2日落12+x/2
扫描下载二维码日出日落为什么天空是红色的?其他时候却是蓝色的?
TWDAFRA0263
当阳光穿过大气层时,波长较短的紫光散射衰减较多,透射后“剩余”的日光中颜色偏于波长较长的红光,因此,我们在太阳高度角很低的日出、日落时,看到的太阳光盘是橙红色的,这种偏于红色的阳光再通过天空中散射粒子散射后仍然是波长较长的光居多,因此,霞光大多偏于红、橙、黄等色彩.而且越接近地平线,霞的色彩越偏于红色.在接近天顶方向,阳光穿过低层大气较少,波长较短的光衰减相对少些,“剩余阳光”中仍有一些兰绿色光,因而有时能看到兰绿色霞光.有时,高层大气散射的兰光与低层大气散射的红光“重叠”进入人的眼睛,就会看到显示紫色的天空.一般来讲,在日出日落方向上,从地面向天顶,霞的色彩排列是接近地面为红色,渐次变为橙、黄、绿、兰各种颜色.当大气中湿度较大时,或在系统性云系移近时,空中会悬浮着很多较大的水滴,这些不同大小的水滴对各种颜色光有不同的散射作用.例如,半径比光波波长小的水滴主要散射兰色光;而半径在0.5微米至1微米区间的水滴主要散射红色光.因而有时在近地面天空形成紫红、褐红的颜色.大气中水汽含量越多,霞的色彩就越鲜艳.大气中气溶胶粒子对霞光也有重要的影响,当粒子较大时,各射光色彩将变得复杂,同时会受到较大衰减.当粒子很大时(比光的波长大很多时,如5微米以上),各色光就具有相同的散射能力,散射光仍是白色的.这时,霞光将显得很弱,呈现出淡黄、淡红和灰的颜色,大气中尘埃含量越多,霞的亮度越弱.天空中的云可以把霞光反射到地面,从而显出给白云“染上”霞光的美丽景象.我国劳动人民历来重视朝晚霞与天气的关系,总结了很多用朝晚霞预测未来晴雨的经验.如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写道:“谚云,朝霞暮霞,无水煎茶,主旱,此言久晴之霞也.谚云:“朝霞不出门,暮霞走千里,此皆言雨后乍晴之霞.”在天早已久时,阳光下空气对流旺盛,大气中尘埃较多,此时出现霞光,且红光显得纯净,这预兆晴天.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天气主要来自两个方向,一是受西风带影响,系统性天气过程自西向东移动,如果东方出现早霞,而西方天空有厚云,将有系统性降水天气.另一个是对流性降水过程,随着日照加强而空气对流增强,因此往往随太阳移动,在中午前后形成局地降雨,如果雨后晴天,东方出现朝霞,表现出大气中湿度很大,这是雨兆.而晚霞出现一般表示西方天空没有大范围云层,这是系统性天气已过境的征兆.而且,由于热力对流在傍晚减弱,也就难以形成降雨.因此才有“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然而,霞与天气的关系是极为复杂的.例如,雨后暂晴时出现晚霞,沿海受台风影响,有天气系统从东方移过来时,尽管有晚霞,仍会形成降雨.单纯根据霞光不可能全面了解天气变化,如能结合其它气象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积累大量资料,也会有助于更准确地预报天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日出日落在自己所站的点上看到的阳光是斜射的,而中午则是直射的,所以。。
扫描下载二维码诗句‘日出而作丶日落而息’ 谁写的完整的是什么丶
youloveZV7
击壤歌 [古歌谣]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古歌谣常常是流传,无从考查作者,只是有人整理: )满意请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东阳中学2015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卷
(高三地理)
命题:任江平
一、单选题(共60题,共60分)
下表为石家庄、武汉、杭州、福州四城市
4月16日的日出日落时刻表(北京时间),读表,回答1~2题。
1.表中数字所代表的城市正确的是
& A.①———武汉&&&
&B.②——杭州&&&
&&C.③——石家庄&&&
D.④——福州
2.该日北京时间15:30,王先生在武汉某动车站拍摄照片(上右图),此时正好一列动车启动出发,据图判断该列车的行驶方向是
A.东南&&&
&B.西南&&&
&& &&&&&&C.东北&&&
试题分析:
1、根据日出日落时刻表,可以计算出各地的昼长时间。昼长依次是①地12时47分,②地12时56分,③地12时56分,④地13时12分。4月份北半球是夏半年,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所以①是福州,④是石家庄,A、D错。杭州在武汉的东边,日出时间早,所以②是杭州,③是武汉,B对,C错。
2、结合上题分析,武汉正午时,北京时间约是12:23,此时北京时间15:30,武汉是下午时间,太阳位于西南天空,人影朝向东北方向。图示人影与列车平行,所以列车朝向西南方向行驶,C对。A、B、D错。
考点:昼夜长短计算,太阳方位与影子朝向,地图上的方向。
读右图,回答3~4题。
3、某日,科考队员从小王于北京时间3时30分在图中Q处观测到太阳位于地平线上,当他再次观测太阳位于地平线的时间间隔是
&A.24小时&&&&&&&
&C.21小时&&&&&&&
4、.于2009年1月27日建成的中国极地昆仑站位于南极内陆
冰盖最高点西南方向约7.3千米处。在昆仑站进行天文观测的优势是
A.全天空,观测广&&&&&&&
B.海拔高,气温低
C.极夜长,空气稀&&&&&&&&
D.纬度高,重力大&
试题分析:
3.Q处位于75°E,当北京时间为3时30分时,那么Q处为0时30分,所以此时Q处应为日出,其昼长为23时,当Q处再次位于地平线时,应为日落,其时间为23时30分,时间间隔为23小时。故选D。
4.昆仑站位于南极附近,所以不能观察北半球的天空;气温高低及对天文观测影响不大;纬度的高低,对重力大小没有影响;而极夜时间长,空气稀薄,天文观测较清晰。故选C。
考点:地方时的计算。
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读图结合材料完成第5-7题,
5、地—气系统内存在着能量传递与转换,传递与转换形式多样,其中能促使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6、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A.1月&&&&&&
&B.4月&&&&&&&&
C.8月&&&&&&&&
7、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大
洋环流&&&&&&&
B.大洋环流、海陆分布
&C.地形起伏、海陆分布&&&&&&&
D.大气环流、地形起伏
试题分析:
5、温室效应即是大气的保温作用,主要是由大气的逆辐射导致的。温室效应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大气逆辐射的强弱,所以促使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选项B正确。
6、辐射差额﹥0,大气收入热量大于支出热量,气温将升高;相反,气温将降低。8月——次年4月份,辐射差额﹤0,大气支出热量大于收入热量,气温一直在降低,所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4月份气温最低。选项B正确。
7、该地年辐射差额是负值,说明通过大气收入的辐射热量小于支出的热量,而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由此证明大气从其他途径获得了热量;由于该地属沿海地区,获得热量的途径最有可能是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选项A正确。
考点:太阳辐射
下图为长江流域冬季某时段近地面等压面(单位:hpa)垂直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第8题。
8.若该气压系统东移,受其影响,南昌的风向变化是&&&&
A.东南风转西南风&
&&&&&&&&&&&B.东南风转西北风
C.东北风转西北风&&&&&&&&&&&&&
D.西南风转东北风
试题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在长沙和南昌之间存在一个低压中心,现在南昌在低压中心的东侧,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吹东南风,随着气压系统东移,南昌将处在低压中心的西侧,吹西北风。
考点:常见的天气系统。
下图为两条纬线的昼弧段,M、N、P、Q四点是昼弧的端点,南京位于弧MN的中点。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刻,M、P两地正值日出&&&&&&&
&B.此刻,Q、N两地的太阳高度角同为0°
C.此刻,南京的地方时为13:00&&&&&
D.此日,苏北地区昼长夜短
10、图示时期,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东北地区正值小麦生长时期&&&&
B.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动&&&
C.我国普遍高温多雨&&&&&&&&
D.密西西比河处于枯水期
试题分析:
9、南京位于弧 MN 的中点,表明南京的地方时为 12 点。此时,MNPQ
均落在地平线上,太阳高度均为 0,但是日出还是日落还需条件才能判断出。从图中可以看出,昼弧小于 180°
,说明北半球昼短夜长。
10、从图中可以看出,昼弧小于
,说明北半球昼短夜长,此时北半球为冬季,我国普遍少雨。东部地区的小麦为春小麦,此时还未种植。
读下图“山东烟台附近某山区村庄某时刻等压面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关于图中时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图中等压面一般出现在夜晚 
②图中等压面一般
出现在白天 
& ③此时风向由Q到P &&&&&&&&&&
&④此时风向由P到Q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在晴朗的夜晚该谷地上空会出现逆温现象,逆温层产生的原因是
& A.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升
& B.山顶接受的太阳辐射多,山谷接受的太阳辐射少
& C.山顶离太阳近,山谷离太阳远
& D.在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试题分析:
11、读图,根据图中山谷中的等压面形态,同一高度山谷中部比两侧山坡气压高。根据海陆热力差异原理,白天,同一高度的山坡地面比谷中的空气升温快,气压低。所以图中等压面一般出现在白天,①错,②对。此时吹谷风,风向由P到Q,③错,④对。所以D对。
12、在晴朗的夜晚大气保温效应差,该谷地上空会出现逆温现象,逆温层产生的原因是同一海拔高度的山坡比谷地的空气降温快,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升,A对。B、C、D错。
考点:热力环流,山谷风,逆温现象形成的原因。
右图示意甲、乙两地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之差在一年中的变化情况题。
13.甲、乙两地的纬度值分别可能是
A.20°N、20°S&
&B.10°S、30°N
C.27°N、13°S&
&D.15°S、25°N
14.依照上题结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时期时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B.①日期之后,乙地昼长短于甲地
C.③日期之后,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乙地
D.④日期之后,乙地昼长开始变短
【解析】:
试题分析:
13、正午太阳高度=900-纬度差,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之差也就是各自离当天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之差的差。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两地正中间的纬线时△H为0,当太阳直射点离其中一点的纬度最近时,△H绝对值最大,当太阳直射点在两地纬线外侧移动时△H不变。根据图中△H的变化,△H最小为0时,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两地之间,甲、乙两地的纬度垮了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H最大值为400且一段时间不变,说明直射点离甲地近并在其外侧移动,甲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甲、乙两地相差400。△H最小值是-27,只有一个值,也就是直射点只能有最接近乙地的一天,不能移动到乙地外侧,这一天应该是直射回归线,乙地离该回归线的纬度比甲地近270。由此可以推算出甲、乙两地的纬度值可能是10°S、30°N(或10°N、30°S)。故选B。(如下图L2、L2分别代表甲、乙的纬线)。
14、根据上题分析,依照上题结论甲地纬度10°S,乙地纬度30°N。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有两次最大值900;①时之后太阳直射两地正中的100N并向南移,有段时间乙地昼长长于甲地;③时之后太阳直射100N并向
北移,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开始小于乙地;.④时之后太阳直射点自北回归线开始南移,乙地昼长开始变短。故选D。
15.某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差值,等于
该地区的储水变化量。读四地多年平均储水量变化
图示,判断图中四地
A.①地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小
B.②地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③地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D.④地容易出现水土流失
【解析】:读图可知,①地夏季储水变化量大,冬季小,表明夏季多雨,河流季节变化大;②地夏季储水变化量小,冬季大,表明是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③地冬夏季储水变化量相当且为正值,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应该是常年多雨型气候,河流流量稳定;④地冬夏季储水变化量相当且为负值,蒸发量大,容易出现荒漠化。因此B项正确。
读某大洋局部环流示意图,完成16~17题。
16.若该海域完全位于东半球,则属于图示大洋环流的洋流是
A.墨西哥湾暖流
B.加利福尼亚寒流
C.东澳大利亚暖流
D.西澳大利亚寒流
17.与图中②海岸相比,④海岸
A.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小&&&&&&&&&&&&&
B.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大
C.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大&&&&&&&&&&&&&
D.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小
16.由图示洋流方向为顺时针,可知其分布于北半球的中纬度或南半球的低纬度。由于A墨西哥湾暖流和B加利福尼亚寒流位于西半球,而东澳大利亚暖流和秘鲁寒流组成的大洋环流不全在东半球,同时也可以结全风向判断为南半球的大洋环流。
17.流经④海岸的是暖流,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读某锋面附近示意图(实线表示锋线,且正向西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是雨区),回答18~19题。
18.下列关于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天气转晴、气压下降&&&
下降、气压升高
C.阴雨绵绵,连续性降水
D.疾风骤雨、洪水横流
19.若该锋线两侧a、b、e三点的气压对比是a=b>e,
则下列气压对比正确的是
A.a<c&&&&&
&&B.b>d&&&&&
C.c=d&&&
【解析】:
18、根据题干信息“实线为锋线且正向西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反映雨区位于锋前,故判断为暖锋影响,故暖锋过境时可能带来连续性降雨。
19、该锋为北半球的暖锋,C地位于低压中心附近。
被动式太阳能应用指的是不依赖常规能源的消耗,通过建筑物自身直接对太阳辐射进行吸收和疏导而获得舒适的室内热环境的过程。下图为位于芝加哥的一座房子。读图回答20—21题。
20.图中所示房屋必须开一个玻璃门廊,为了更好地利用被动式太阳能供暖,门廊应该朝向
A.东面&&&&&&&&&&&&&&&&&
B.南面&&&&&&&
C.西面&&&&&&&&&&&&&&&&&
21.为了提高这座房子节约能源的能力,门廊前应该配备的庭院植物是
&A.矮小的常绿灌木丛&&&&&
B.高大的落叶树&&
C.高大的常绿树&&&&&&&&&
D.装饰性的草本植物&
试题分析:
20、墨西哥在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为了更好地利用被动式太阳能功能,门廊应向阳,即朝南面。
21、依据当地(北回归线以北)地带性植被,考虑到为了节约能源的能力,以高大的落叶树乔木为宜,因为林木可以减少温差,改变小(大陆性)气候,从而达到节能目的。
“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汉普顿开往美国纽约,&
横穿大洋时在(50°14&W,41°16&N)处与冰山相撞而沉没。回答22-23题。
22.撞击泰坦尼克号
的冰山很可能是顺着哪条洋流漂来的
A.阿拉斯加暖流&&&
B.东格陵兰寒流
C.北大西洋暖流&&&
D.拉布拉多寒流
23.泰坦尼克沉没的地点东侧是大洋洋脊,该洋脊位于
A.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处&&&&&&&&&
B.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处
C.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张裂处&&&&&&&&&&
D.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张裂处
试题分析:
22.据图中经纬度判断,(50°14&W,41°16& N)处较为靠近纽约或纽芬兰渔场,因此冰山可能是拉布拉多寒流带来的。
23.图示区域的大洋是大西洋,洋脊为大西洋洋脊,其两侧为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
下图为纳米比亚局部区域图。海豹是肉食性海洋动物,克罗斯角的海豹自然保护区不到1平方
千米的海滩上,常年聚集着8万~10万头海豹。回答24~25题。
24.克罗斯角海豹聚集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丰富,植被茂密&&&&&&&&&&&&&&&&&&&&&&&&
B.地势低平,沙滩广布
C.离岸风和上升流明显,鱼类丰富&&&&&&&
D.位于寒暖流交汇处,鱼类资源丰富
25.图示地区可观赏“倒沙入海”的奇景:红色沙漠依偎着蔚蓝的大西洋,高大沙丘的滚滚沙流飞泻入海,这种奇景的形成原因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的影响&&&&&&&
B.入海河流的含沙量大
&C.中纬西风带的携沙能力强&&&&&&&&&&&&&&&&&&&
&D.沿岸洋流侵蚀作用强
24、本题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海洋生物)的影响。
克罗斯角位于非洲西海岸,地处东南信风带内,风向由陆地吹向海洋,盛行离岸风,且此处有本格拉寒流(上升流)经过,营养物质为鱼类提供丰富饵料,海豹以捕食鱼类为主,鱼类丰富吸引海豹聚集。
25.本题考查地貌(沙丘)的形成原因。 图示地区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区,盛行下沉气流,气候干燥,为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广布,又由于此处吹离岸风,故而形成这种奇景。
26.冰壶是深受加拿大人喜爱的一项运动。冰壶为圆壶状,由一种苏格兰天然花岗岩制成。制作冰壶的材料可能来自下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27、读某地质剖面图(③为石灰岩)
,图中岩石按照形成的顺序,由老到新的排列最可能的是
A.①②③④⑤&&&&&&&&
B.③⑤①②④&&&&
C.③①②④⑤&&&&&&&&
D.⑤①②③④
28.读右图,①、②、③代表的土壤类型依次是
A.荒漠土壤,森林土壤,草原土壤
B.草原土壤,荒漠土壤,森林土壤
C.森林土壤,草原土壤,荒漠土壤
D.草原土壤,森林土壤,荒漠土壤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读2013年我国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图。完成29题。
29.该水库储水量最大的时期是
A.1月初&&&&&&&&&&
B.6月中旬
C.6月底&&&&&&&&&&
D.8月中旬
试题分析:读图,由材料可知,水量盈余率大于1,说明流入量大于流出量。图中只要水量盈余率大于1,水库的水量就在增加,所以在6月底时,水库水量达到最大值,C对。6月中旬,只是盈余率最高,水量未到最大值,B错。盈余率小于1时,水库水量在减少,所以A错。7月份水库水量减少的多,8月份略有上涨,但没有达到最大值,D错。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
了兰新铁路。读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图示,完成30-31题。
30.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
主导因素是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31.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
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工程量过大&&&&
D.易受洪水威胁
30.D&& 31.B&&6.B【解析】30.该地位于西北地区,铁路的建设会选择在海拔低的山谷附近,所以结合这个角度,答案也是地形。选D。
31.从图中可以看出,吐鲁番为盆地内部,而兰新线位于盆地边缘,所以最可能是距离城镇远。该地位于西北,降水少,所以洪水灾害威胁小。从图中看出,该铁路线没有穿越等高线,所以工程量不大。B对
地表岩石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华产物组成的壳层,称为风化壳。下为不同气候一植被带的风化壳厚度变化示意图。完成32~33题。
曲线Ⅰ、Ⅱ、Ⅲ分别代表
A.降水、蒸发、气温&&&
&&&&&&&&&&&&&&&&&&&
B.气温、降水、蒸发
C.降水、气温、蒸发&&
&&&&&&&&&&&&&&&&&&&&&&&&&&&&&&&&&&&&&&&&&&&&&&
D.气温、蒸发、降水
风化壳厚度
A.甲大于丁是因为热量丰富、降水量大&&&&&&&
B.伊朗高原总体上大于恒河平原
C.乙大于丙是因为植被茂盛、蒸发量大&&&&&&&
D.刚果盆地总体上大于格陵兰岛
32、【命题立意】运用示意图考查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考点定位:自然环境要素的地域分异规律&
大气的受热状况
【解题思路】森林所需的降水要多于草原和荒漠,因此从图中植被分布特征可以看出Ⅰ线为降水变化曲线;从气温角度讲热带气温高于亚热带高于温带、草原带因降水相对较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同纬度森林分布区较高,所以Ⅲ线为气温变化曲线;草原、荒漠的热容量比森林小,蒸发强所以故Ⅱ线表示蒸发,故选B项。
33、【命题立意】运用示意图考查调用知识迁移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考点定位: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解题思路】风化作用是指暴露于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各种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作用下在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风化壳的发育程度与温度、降水、植物生长量这三个因素都呈正相关。结合32题可知图中因为气温较高、植物量大:风化壳厚度甲地大于丁地、乙地大于丙地;刚果盆地属于热带森林带风化壳厚度应大于格陵兰岛;伊朗高原为温带草原带,风化壳厚度小于恒河平原为热带森林带;故选C项。
读世界某海域表层水温等值线图,回答34~35题。
34.下列关于该海域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中≥30℃的区域南北最宽约为720km
②图中≥30℃的区域面积接近400万km2
③流经图中甲区域的洋流是北赤道暖流
④图中最容易形成热带气旋的区域是乙区域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5.若副热带高压脊处于乙区域附近时,
华北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最大问题是
A.洪涝&&&
B.水土流失&&&
&&&&&&&&&&
D.土壤次生盐碱化&
试题分析:
34、图中≥30℃的区域南北最宽处跨过的纬度超过10°,所以南北距离大于1110km;根据甲地的经纬度判断,甲位于西北太平洋,位于热带海域,能形成热带气旋。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35、读图可知,乙区域为北回归线附近、区域附近处在西太平洋副高压脊,其北侧是锋面雨带的位置,此时长江中下游平原正值梅雨季节,华北干旱少雨.
二、非选择题
(共3题,计30分)
(14分)古代阿拉伯人把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所在地区统称为马格里布地区。甲图为马格里布地区示意图,乙图为该地区瓦德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下表为甲图中①②两城市各月平均日照时数表(单位:小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甲图中断层南、北两侧的主要地形类型,并分析该断层的成因。(5分)
(2)比较甲图中①②两城市冬季日照时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5分)
(3)瓦德地区种植了大量的椰枣树,请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分析椰枣树的生长习性。(4分)
37. 读山东半岛某区域图示,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图中有一锋面系统,在合适
的位置标注其锋面符号。受其影响,
此时A城市的风向是&&&&&&&&&&
(2)经调查发现该区域①、②两
地土层厚度差别较大,请从地形、
气候两方面简要分析原因。
(3)A城西部郊区建有大型冶金
工业,其排放的废气对附近地区
的降水产生哪些影响?
38.(9分)阅读下列材料和摩洛哥周边图,完成以下各题。
材料一:某区域图和兰萨罗特岛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兰萨罗特岛游记摘录:岛上到处都是 环形的山,大片大片的黑色土壤一望无际,该岛屿植被稀少,只有少许棕榈树和仙人掌,显得异常荒凉,且经常性的多发海雾。
(1)兰萨罗特岛位于非洲板块和&&&&&&&&
&板块的&&&&&&
&(消亡或张裂)边界,岛上的黑色土壤主要是&&&&&&&&&&
&。(6分)
(2)描述兰萨罗特岛的温度特征,并分析该岛多雾的原因。(3分)
(1)亚欧(2分)&&&&
碰撞(2分)&&&
火山灰(2分)
(2)终年温和,年温差小(2分);地处海洋,水汽充足(2分);(有寒流经过)气温低,水汽遇冷易凝结(2分)。
试题分析:
(1)从该岛位置判断,该岛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地带,属于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所以火山灰形成黑色的土壤。
(2)从该地气温统计资料分析,该岛气温冬季在0℃以上,夏季气温不高,所以终年温和,年较差小。从形成雾的条件分析,从水汽分析,周围为海洋,水汽含量大。从气温分析,沿岸有寒流经过,气温低,水汽易发生凝结。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
1.BBDCB&&&&
6.BABBD&&&&
11.DABDB&&&&&
21.BDCCA&&&
26.BCDCD &&&&31.BADBC&
36(共14分)(1)断层南侧以高原、丘陵为主(1分);北侧以山地为主(1分)。&&
位于板块交界处(1分),岩层多挤压、断裂(1
分),并产生位移。(1 分)(共5分)
(2)冬季①地比②地日照时数少(1
原因:①地比②地纬度高,冬季昼长更短(1分);①地较②地更靠近沿海,冬季受西风影响更强,阴雨天气更多(1
分);①地处于迎风坡,多阴雨(1分);①地比②地海拔低,日出较晚(1分)。
(3)当地总体年均温较高,说明其耐炎热(1分);当地年降水量少(周边多沙漠分布),说明其耐干旱(1
分);&当地有大量盐沼分布,说明其耐盐碱(1分),同时又喜湿润(1分)。(共4分)
37.7分(1)在低压槽线附近画出向北运动的暖锋(1分)&
 东北风(1分)
(2)①地较薄(1分)因为①地坡度较陡,处在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流水侵蚀
作用强(2分)
(3)废气中的大量烟尘使凝结核增多,促进水汽凝结,增加降水(1分),废气中的酸
性气体与空气中的水汽结合形成酸雨(1分)
38.(9分)
(1)亚欧(2分)&&&&
碰撞(2分)&&&
火山灰(2分)
(2)终年温和,年温差小(1分);地处海洋,水汽充足(1分);(有寒流经过)气温低,水汽遇冷易凝结(1分)。
我的更多文章:
( 08:38:54)( 08:29:09)( 08:56:36)( 08:51:46)( 09:30:34)( 07:29:51)( 07:47:28)( 07:40:31)( 12:16:19)( 09:03:16)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