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建水紫陶壶泡什么茶好工艺美术师同连和

建水紫陶:那些值得尊敬的大师们!
建水紫陶在历经多年历史的洗礼,越来越走进人们的视野,特别是喜爱收藏的藏家,不失为一个收藏的好途径,好东西,在紫陶的名师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工艺大师,一个共同的特点我都是对自己的工艺品精心备至的呵护,每做一件产品都注入了极大的心血,这些真品一件很少有人可以一饱眼福,为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就是紫陶,为大家逐步介绍一些工艺大师,今天为大家介绍两位我最尊敬的大师。
一、向逢春
向逢春(1895年—1964年),建水碗窑村人,民国后期迁居县城内北门街。制陶世家,父亲是光绪年间的武举,后弃官回家制陶。当时建水碗窑村制陶者甚多,但数向氏所制最为精美,故有“向氏紫陶”&之称。向逢春早年上过1年多学,文化程度不高,所制陶坯要拿到当地书画名人家里,请他们在陶坯上作书画,但这些书画名家大多吸鸦片,生活毫无规律,很难按时完成,往往延误入窑。于是向逢春立志自学书画,发奋成名。中年以后的作品都是他独立完成的,其配色雅致,用笔清劲,脱尽匠俗之气,造型上较王永清更为流畅优美。1946年蒋介石60大寿,当时云南省政府要向逢春制作高1米的“博古”花瓶和“胆”瓶各一对。据说磨光工艺一道是用白银打磨的(一般用硅石打磨),达到光可鉴人的程度,成为建水陶的绝品。据县志载:民国22年,曾选送紫陶到美国参加“百年进步博览会”。1953年文化部举办全国民间美术工艺品展览会,向逢春的作品参展,并被邀请到北京参观。1957年向逢春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会议”,他制作的紫陶大花瓶得到很高评价,从此云南建水紫陶进入全国名陶之列。1958年向逢春被划成右派,从此再无新作。1964年病逝。
代表作品:
二、陈邵康
1939年6月生,云南省建水县人。云南省建水县工艺美术陶厂高级工艺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云南分会理事。出身于制陶世家,13岁就随父亲学习制陶,练就了扎实的手工制陶功底,有所创新。能书会画,善于雕刻设计,谙熟一整套建水陶器的制作工艺流程,设计制作的紫、黑、白、黄陶器作品,吸取了古今陶瓷艺术和青铜器造型的精华,制作时先在陶坯上书画、雕刻,然后用各色泥料镶嵌成色彩斑斓的书画篆刻图案,烧成后,再用特殊的工艺磨光,使作品光可鉴人,达到了新奇古美的境界,有较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曾分别于1988年、1991年、1997年三次赴京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紫陶残帖十头综合文具获云南省创作优秀奖,清香罐、三足笔筒先后获国家轻工部颁发的“百花奖”优秀创作二等奖;博古瓶、中号笔筒、仿青铜器台灯等陶器珍品被国家收藏;大型紫陶花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陈列。作为联合国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家,陈绍康正是紫陶工艺当今的“当家人”之一。他出生陶艺世家,祖上从江西来云南开窑,到他这里已经是第三辈。现在他的小儿子陈沛成了传人;二儿子陈俊也是远近闻名的才子,朱家花园修葺时,留下了他不少丹青作品。陈绍康一辈子钻研紫陶艺术,中国工艺美术馆也将他的多件作品作为珍品收藏。因此作品数次在省内外获奖,如&&紫陶残帖十头综合文具&&获云南省创作优秀奖,&&清香罐&&、&&三足笔筒&&先后2次获国家轻工部颁发的“百花奖”优秀创作二等奖;&&博古瓶&&、&&中号笔筒&&、&&仿青铜器台灯&&等陶器珍品被国家珍宝馆收藏;大型紫陶花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陈列;部份作品被选送到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菲律宾、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展销。1979年、1988年先后出席全国第二、三届工艺美术艺人创作设计专业技术人员代表大会,被评为全国工艺美术优秀工作者;1995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组织和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评委会授予“全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代表作品:
(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两位导师的尊敬更是源于是自己可以学习的典范,向大师学习的不仅仅是其作品,更多的要学习的是他们的精神,做人的典范,在艺术说藏届以我个人的愚见,大师的为人思想更加坚定作品的价值,在未来的收藏中,对于新生代的大师作品价值如何?升值空间大小,快门就需要对大师的为人进行一定的研究。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   |    
承办:云南网 &&
云南文产网 滇ICP备号-9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 &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11.06
未经云南文产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建水紫陶大师】_厨房_建水紫陶大师图片_价格 - 淘宝网
淘宝全球购为您提供最新最全面的包括美国、日本、澳洲等海外建水紫陶大师代购,建水紫陶大师洋货直邮,建水紫陶大师海外品牌等全球购商品
您是不是想找:中国名陶建水紫陶《名家大师》作品_云南建水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544贴子:
中国名陶建水紫陶《名家大师》作品收藏
向逢春(1895年—1964年),建水碗窑村人,民国后期迁居县城内北门街。制陶世家,父亲是光绪年间的武举,后弃官回家制陶。当时建水碗窑村制陶者甚多,但数向氏所制最为精美,故有“向氏紫陶” 之称。向逢春早年上过1年多学,文化程度不高,所制陶坯要拿到当地书画名人家里,请他们在陶坯上作书画,但这些书画名家大多吸鸦片,生活毫无规律,很难按时完成,往往延误入窑。于是向逢春立志自学书画,发奋成名。中年以后的作品都是他独立完成的,其配色雅致,用笔清劲,脱尽匠俗之气,造型上较王永清更为流畅优美。1946年蒋介石60大寿,当时云南省政府要向逢春制作高1米的“博古”花瓶和“胆”瓶各一对。据说磨光工艺一道是用白银打磨的(一般用硅石打磨),达到光可鉴人的程度,成为建水陶的绝品。据县志载:民国22年,曾选送紫陶到美国参加“百年进步博览会”。1953年文化部举办全国民间美术工艺品展览会,向逢春的作品参展,并被邀请到北京参观。1957年向逢春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会议”,他制作的紫陶大花瓶得到很高评价,从此云南建水紫陶进入全国名陶之列。1958年向逢春被划成右派,从此再无新作。1964年病逝。
百度沸点搜索榜单权威发布!我们这一年都干嘛了?
陈绍康 1939年6月生,云南省建水县人。云南省建水县工艺美术陶厂高级工艺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云南分会理事。出身于制陶世家,13岁就随父亲学习制陶,练就了扎实的手工制陶功底,有所创新。能书会画,善于雕刻设计,谙熟一整套建水陶器的制作工艺流程,设计制作的紫、黑、白、黄陶器作品,吸取了古今陶瓷艺术和青铜器造型的精华,制作时先在陶坯上书画、雕刻,然后用各色泥料镶嵌成色彩斑斓的书画篆刻图案,烧成后,再用特殊的工艺磨光,使作品光可鉴人,达到了新奇古美的境界,有较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曾分别于1988年、1991年、1997年三次赴京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紫陶残帖十头综合文具获云南省创作优秀奖,清香罐、三足笔筒先后获国家轻工部颁发的“百花奖”优秀创作二等奖;博古瓶、中号笔筒、仿青铜器台灯等陶器珍品被国家收藏;大型紫陶花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陈列。作为联合国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家,陈绍康正是紫陶工艺当今的“当家人”之一。他出生陶艺世家,祖上从江西来云南开窑,到他这里已经是第三辈。现在他的小儿子陈沛成了传人;二儿子陈俊也是远近闻名的才子,朱家花园修葺时,留下了他不少丹青作品。陈绍康一辈子钻研紫陶艺术,中国工艺美术馆也将他的多件作品作为珍品收藏。因此作品数次在省内外获奖,如&&紫陶残帖十头综合文具&&获云南省创作优秀奖,&&清香罐&&、&&三足笔筒&&先后2次获国家轻工部颁发的“百花奖”优秀创作二等奖;&&博古瓶&&、&&中号笔筒&&、&&仿青铜器台灯&&等陶器珍品被国家珍宝馆收藏;大型紫陶花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陈列;部份作品被选送到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菲律宾、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展销。1979年、1988年先后出席全国第二、三届工艺美术艺人创作设计专业技术人员代表大会,被评为全国工艺美术优秀工作者;1995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组织和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评委会授予“全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谭知凡 1950年出生,云南建水县人,工艺美术师,曾任建水县政协第六届委员。 1973年投身于工艺美术陶事业,师承誉满滇内外的陶瓷世家—老艺人向逢春之子向福功。三十余年来醉心于建水紫陶工艺美术探索,练就了深厚的功底。对紫陶的设计造型,装饰,书画有较高的造诣。其书法善行草,所画梅,兰,竹,菊自成风格。1975年参与研制成功了“空心刀雕刻艺术”,使紫陶工艺流程产生了新的飞跃;1978年参与制作北京人民大会堂大花缸;1984年曾到云南艺术学院深造,其毕业作品成为留院珍藏品;1987年其作品《半币壶》被选送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并被列为珍藏品;1988年其作品《陶艺文具》荣获省级“创作设计优秀奖”;1991年被评为“红河州首届工人学科学,用科学积极分子”;2004年被红河州人民政府授予“民间制陶工艺美术师”;2007年被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并别云南省经委授予“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7年12月,在云南省工艺美术首届“工美杯”精品评选中,其紫陶作品荣获金奖;2009年11月,在第十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其紫陶作品《华夏永联》获2009“天工艺苑.百花杯”铜奖。其精湛的陶艺,精美的书画,巧妙的构思不仅展示了大师深厚的书法与绘画艺术功底,也带给了人们一种质朴,醇美的艺术享受。其作品无论造型,色彩,还是纹饰所展示的内在气质都深得同行的赞誉和肯定。每一件作品都能尽显典雅古朴,墨艺飘香的大家风范,以“经典之作”,“紫陶之珍”而享誉国内外,成为了闻名遐弥的建水工艺美术陶承先启后的传承人,对陶的设计造型、装饰、书画颇有造诣。书善行草,所制梅、竹、兰自成风格。2004年被红河州人民政府誉为“民间制陶工艺美术师”
向炳成 向炳成,1968年生,号曲石老农,建水贝山陶庄主人。多年从事紫陶和民间艺术的开发与研究,紫陶奇石、书法、绘画维持生计,所制紫陶、书画装裱、木座、画框、工艺锦盒深受人们喜爱,特别是濒临灭绝的“吹鸡儿”民间工艺,经过多年的学习,开创吹鸡儿新一派。捏制吹鸡儿上万件,2007年7月以云南省十一届史密森民俗艺术节,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播使者,受到驻美大使的亲切邀请和慰问。是把建水紫陶带到大洋彼岸大力宣传推介的第一个建水人。2006年创办贝山陶庄,专业化、规模化研究制作建水紫陶,开创通景装饰新局面,第一个成功试验“窑变”的烧成技术和搅泥彩填,搅泥彩填更是开创紫陶装饰新格局。2007年红河电视台”专题播出“玩泥巴的美术大师向炳成”。
云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云南观赏石协会会员红河州书法家协会会员建水县第八、九届政协委员助理工艺美
他是一个身材矮小但有远大抱负曾经的官厅放牛娃!
他是一个早有成就的陶人:由他设计陈绍康老师制作的“仿青铜台灯”一九八六年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哥哥些”请记住——那年他才三十二岁!
他是烟酒茶都“好”而且“会”的人。他的说法——抽烟是让自己停下来休息且想问题;酒可以让你忘掉些东西,让自己兴奋;喝茶是慢慢品生活是享受。
他是一个多面手。二十岁进陶厂前打过铁;能做好吃的饭菜;能设计并制作服装;自学点医术能开药方;懂些风水玄学;能吟诗赋歌;还教过书。
在陶艺上他是一个技艺全面的人。从泥料的选取,一直到烧窑到打磨抛光他无所不能。他是一个窑子最多的人,有气窑.电窑.和自己设计制作的“土柴窑”。
他是一个肚子里面“东西”较多的人。对中国传统文化领悟较深,特别是青铜文化.秦汉文化.远古岩画.民族图腾文化。琴.棋.书.画.歌.舞都有所知。
他把剪纸与木板年画的表现形式带入了紫陶中。他的器型设计颇具特色,造型神来。他在传承前人的基础上创造了一些独具民族与民俗特色的器型,如哈尼樽.彝族酒瓶.乐器及各具风格特色的茶壶等。他的东西真正是全手工做出来的。
他的装饰手法独特,题材多样,融古炼今。在陶上的题材:悠闲品茶,歌舞升平,儿童嬉戏,牛耕马奔,钓鱼自得,老者修身,历史诗词,鸟儿自乐,鹰击长空,鱼儿畅游,山水风景,十二生肖迎新年等!
他是最具个性的陶艺家。传统与创新,经典与时尚结合,大雅与大俗融合;在他身上体现了艺术追求中的霸气与大气,以及创作中的时代性。
他在陶上落款最具文人浪漫与梦想情怀。我知道的有如下:瓦渣波(彝名),秋野(亦作秋雨),小陶人(亦作小泥人),甲午(54年生),以及各种自创关于汉字“马”的款名。
马成林,彝名瓦渣波。1954年3月出生于建水县官厅少数民族聚居区,自幼酷爱民间美术。1974年进美术陶厂工作,从取泥炼泥起学习制陶各项工艺。1975年跟随民间老艺人向福功学艺,并受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杨大申老师系统指导,对制陶原理和操作实践均有有研究。其作品的造型和装饰在传承古法又极富创新,在陶上所表现的民族文化和坯体的结合,充分体现了一个民族娃儿对陶的热爱。因此,而激发的创作激情是不同凡响地。
1978年省政府恢复人民大会堂云南厅,使用建水紫陶烧制四只大花缸,分别刊刻杜鹃、山茶、玉兰、报春四大云南名花,受托参与器型的设计与绘画装饰。其作品造型优美,线条流畅;装饰古朴,清新。
1982年考入福建省工艺美术学校(现为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专攻工艺绘画与造型设计。期间得到刘宝森等专家的指点。
1983年创作彝族图腾花插获百花奖。
1985年毕业回建水县工艺美术陶厂,从事器型设计与装饰工作。
1986年与陈绍康共同创作的“仿古台灯”被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珍藏。
1989年加入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年兼职建水县第一职业中学美术专业班,教授绘画与工艺美术课,为红河州培养了大批美术人才。
90年代起创作了大型公共陶艺作品,有浮雕,立雕等手法。竖立绿春县民族广场的哈尼民族墙,被称为“一堵墙”;建水步行街仿古灯托、灯罩,被称为“一盏灯”;还有就是:文庙棂星门里的仿“青花盘龙缸”、陶乐器等。
1993年评为工艺美术师。
1996年自建土窑(就是把传统的龙窑缩小),按土法烧造泥坯,开始了创作之路。
2003年获“红河州民族民间优秀美术艺人”称号。
2004年被红河州人民政府命名为“民间制陶工艺美术师”。
2004年成立建水紫陶成林研究工作室。集教学、研究、开发新产品,培养人才于一体。创作出了哈尼壶、彝族酒器、仿青铜宝塔等经典作品。
从2006年起,在碗窑村不同的陶艺坊进行指导与创作。
2006年遇恩师杨大申与其亲密合作,在泥料的研究上、坯体的造型设计上、绘画装饰和烧成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粗陶,上釉陶的创作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2007年评为云南省高级工艺美术师。
2009年多件作品入选云南省博物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
2010年评为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
作为传统的陶产区的陶艺家,他的视野是全局的。土生土长的他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其文化底蕴深厚,又能借鉴西方当代艺术。做陶对他而言,是一种愉快而自信的过程,是内心情感的释放和文化叙述的过程中,他的心与陶同在。在梦想与现实的差,中,美妙的构思总是在他的心灵深处不段撞击,真情、实感的流露在陶坯上。在坯体上的写生,时时留露着怀古、寄意、舒怀、言志、写意人生,人生如照亦如梦。他的多才多艺,刻化出一副副动人的诗篇。
动手能力强,集造型、设计、雕塑、书法、绘画、篆刻、陶艺于一身。在泥料配方上有其独特的一面,在取泥、炼泥、成型、修坯、坯体装饰绘画上有其独到之处,在雕刻、彩泥回填、烧成、打磨上都能上手。他是一个全能的紫陶艺术家,集工艺美术与装饰绘画于一身的大师。
纵观他的作品,地域性和民族性极强。其作品吸收了古滇国的青铜文化和当地的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化;在图案装饰上独树一帜,其线条装饰,结合了西方的素描写生,同样源于其书法功底的深厚;对彩陶、青铜、岩画等传统图案的研究。无论人物、山水、花鸟等均韵律生动,线条流畅,圆润而苍劲有力,作品金石味甚浓。
他的神来之笔,更值得称奇的是他把装饰绘画与器型包括烧成后打磨的颜色相结合,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而是形式与内容结合,是文化思想的融合,形神皆备,一件精品更是一个生命的诞生。
他对紫陶的执著有着宗教般的狂热,陶就是他的生命。他活在现实与理想,当下与远古。博学、质朴、童趣、激情使他的作品更具亲和的感召力与思想艺术性。
“我在废纸上画出了一个又一个夜晚
我在轮盘上渡过了一个又一个白天”
这就是他艺术之路的真实写照。云商汇编辑:建水紫陶[]
1.7米高美女瓶
谢恒 1957年生,云南工艺美术师,中共党员,现供职于建水县人民政府,任建水县人民政府助理调研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美术陶瓷分会理事,云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建水紫陶研究会”主席。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传统工艺大全.陶瓷卷》(建水紫陶部分)特聘撰稿人。陶瓷、书画作品及论文多次入选省级、国家级展会并获奖。
毛耀宏 红河州建水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云南红河州专家协会会员,云南红河州文博协会理事。2007年参加建水首届“向逢春杯”建水紫陶大赛中,其紫陶作品获金奖,2008年参加云南省首届陶艺展其紫陶作品获金奖,2009年参加杭州“第十届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 获银奖。
袁应德 生于1948年,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建水紫陶研究会会员,云南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于紫陶极具天赋悟性,13岁即得名家向逢春之子向福功亲传陶艺,制泥、拉坯、雕刻、填泥、烧制、打磨等各道工艺无不精通,尤以拉坯最为精湛非凡。其作品造型古朴洗炼,保有“建水紫陶”传统器形的厚重典雅之美,亦有自我个性的流畅通达之神。远观其器造型,线条变化谐美,犹如水墨国画寥寥数笔尽显气势神韵。器形美是陶器价值及魅力的首要决定因素,袁应德以此绝技成名,建水陶界的拉坯领军人物。作品以茶壶、玉兰瓶、博古瓶最具代表,茶壶轻巧精致,关水性能收放自如。玉兰瓶则为建水陶界一绝,以拉坯难度甚大,至今能制此瓶者屈指绝无。博古瓶古朴大方,造型优美。其作品深受文人雅士、民间收藏家的喜爱。  袁应德研究紫陶几十年,毕生致力于“传承延续紫陶传统工艺”,始终坚持用成品率极低的“传统土窑”烧制,追求天然偶得的“窑变”色泽,使建水紫陶特别于其它陶类的独特魅力得以展现。  鉴于袁应德在建水紫陶界的影响,中国中央电视台华夏文明栏目组于2005年以袁应德紫陶坊及袁应德本人为主体进行了《雅陶出建水》节目的摄制宣传。2006年中国云南电视台也以袁应德为代表进行了《守望陶艺》节目的摄制宣传活动。在2007年10月其作品依据《中国创造·民间文化品牌评定(民间艺术品牌产品质量等级标准)试行草案》获“中国创造·民间文化品牌AAA珍贵艺术品奖。2008年9月中国云南电视网《民生关注》栏目也祥细报道了袁应德的陶艺人生。在云南省首届“工美杯”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作品评审中,《如意壶》获得金奖,《大号大号玉兰瓶》获铜奖。2009年10月云南省第三届“工美杯”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作品评审中,《茶壶套件》获银奖,《圆茗壶》获铜奖。2009年10月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画筒》获得铜奖。在县级举办的各种艺术品评审活动中也多次获奖。尽管现在获得了一些荣誉,但是袁应德仍然十分注重作品造型、装饰、烧制、打磨等许多工序,力求自己满意,追求每道工序的完美。在保持传统工艺的同时,发展创新,推出紫陶精品,极品。
肖春魁(浪鬼),一个近来在建水陶艺界初展头角的年轻人,酷爱工艺美术设计制作的他,在经历了玻璃刻花、皮鞋设计制作工艺的探索后,最后在紫陶----这个泥巴的工艺里找到了展示自己天赋的天地。
1996年,他跟随建水制陶名师马成林学习陶艺。从拉坯开始一步一步学习制作,他不但努力学习、继承紫陶传统工艺制作,尤在器型设计方面勤奋钻研,掌握了一种特技制作技能,在建水紫陶的壶艺园地中,他制作的壶独具特色,每件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1973年生,云南工艺美术师,云南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理事。1997年-2003年一直出事美术陶瓷设计工作。2004年自主创立专业制作美术紫陶工作室。2005年成立陶茶居紫陶茗壶工作室。
2007年首届建水紫陶《向逢春杯》由田波设计创作的作品荣获金奖一名,铜奖一名。
2007年云南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主办首届工美杯田波设计的作品《窑变美女瓶》荣获金奖.
2008年田波设计创作的作品《陶茶居记》荣获首界云南美术家协会主办的陶艺大赛一等奖.
2008年第二届建水紫陶向逢春杯田波设计的《蒜头瓶》作品荣获金奖.
2008年为赴全国工艺美术“百花杯”举办的云南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第二界“工美杯”田波设计的作品《瑞鸟长联梅瓶》再次摘得金奖,《残贴大缸》获银奖的好成绩。
2008年在全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的“百花杯”评选中由田波设计创作的作品《斯文在兹》荣获银奖。
2009年田波作品《陶茶一味》茶盒获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举办的全国“金凤凰”创新设计大奖金奖。
2009年田波对建水紫陶文化产业发展作出特殊贡献,荣获云南红河州首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红河新发展”创业州长奖,青年创业导师。
2010年田波获得了第二届“青年创业省长奖”的殊荣。
童年时光中,田波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最终影响了他的紫陶之路。小时候,在建水县东门楼附近有个茶室,只要花几分钱,就可以在那里喝茶聊天。田波的爷爷是个茶迷,只要一有空就会带着田波去茶楼喝茶,幼小的田波不但养成了爱喝茶的习惯,而且对爷爷及茶友们摆弄的各种茶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参加工作后,才知道自己所学的知识不够用。1995年,田波考取了北京广播学院,接受了4年大学教育。  2004年,田波在建水创建“陶茶居”,专门销售建水紫陶,销售过程中,田波发现,建水紫陶这门传统的产业、伟大的文明、厚重的文化、悠久的历史、无尽的宝藏、民族的工艺应该得以发扬光大,走向更大的辉煌、创造更大的财富。基于之前对茶具的研究, 2004年底,田波邀约了几个朋友,投资在建水县碗窑村创建了“陶茶居”紫陶作坊,为了改进紫陶的工艺, 2006年,田波远赴江苏宜兴、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学习考察;田波聚众家之长,创作生产现代紫陶作品;2007年,在建水地政府的组织下,去北京参加了全国性的工艺美术博览会。参展回来后,田波从造型设计、书画装饰两个方面,再上一个台阶。
挂机一个月得百万,你还蓝瘦香菇么?
沈卫东 的名人简介没找到
沈克坚 沈克坚,字以柔(原名更夫)戊子生人(1948年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云南分会会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云南分会会员、云南省建水县第一届书协主席   云南省曲溪人氏,书法幼承家教,书法篆刻皆精,绘画先研油画,后研国画,学古而不泯古,国画犹钟宋人画之神韵,作画法无定法,法皆由画定、由画生,故貌不与他人混;艺事之外,喜爱收藏,美之古物皆喜,犹喜收藏高古器,今有所藏。余时喜欢摄影,其品亦可入眼。1984年5月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云南分会;1986年5月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云南分会;曾任建水县第一届书法协会主席、建水县第四、五届政协委员;2000年加入云南省文物博物馆协会。被中国亚细亚艺术研究院、 中国亚细亚艺术研究院书法研究所、中国亚细亚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聘问中外书画鉴赏家。收录于《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润格大全(—)》、《中国当代青年书法家辞典》、《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当代书法篆刻大观》、《中国现代美术家人民人名大辞典》等大型丛书。85年3月——87年3月毕业于无锡书法艺专函授部;87年9月——88年12月于无锡书法艺专函授部书法研究班结业;88年12月加入无锡书法研究会89年——90年加入山东鲁南书画社并任理事  他的隶草行书,兼容古今技艺,运笔飞动,气势雄浑,旋腕的笔韵中流露着几分平和风雅,和谐悦目而且清新,散发出潇洒脱俗之美。他大胆采用传统书法技艺结合中国画写出的书法,造型别具一格,构思十分有创意,具有一种融汇古今,勘透人生的意味。  沈克坚生在滇南山中,长于山中,却能吸纳吞吐山内外的文化气息,吸纳古今中外的艺术精髓升华已养,早先是绘出滇南山景的油画,作品进京参展并获奖;而今却将中国传统的笔墨书画视为立身的要务。  山中有奇人,山中有奇事,大智应该若愚钝。观看沈克坚的作品,会随着他的笔墨和镜头走进云深的山中去享受自然与艺术。古人苏东坡所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说尽了现实中的多样性。现在来看沈克坚作品中的艺术追求,也有着现实而又古朴的展示,从多方面透露出一种清爽韵秀顺应自然、朴实无华的人生求索
1975年生于云南省建水县,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2007年出版《进兴作品集》,作品被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民俗博物馆、云南省美术馆等单位收藏。
陈沛 陈 沛---原名陈俊沛,工艺美术师,生于中国四大名陶之一---云南紫陶之乡建水县碗窑村制陶世家,是曾和国家三代领导人合影的工艺美术大师---陈绍康之子。自幼酷爱制陶,书画。深得其父嫡传,掌握了从;配料---制泥--拉坯---修坯---装饰---雕刻---填泥---粗.精修---烧制---抛光全套完整制陶工艺,再加上自己别具一格的书画装饰风格,使其陶品成为同辈中的极品,近年来在同行中获得较高的荣誉: 1991年3月,在毛笔书法比赛中获奖;1991年5月,剪纸作品入选《云南省第三届剪纸展览》刊登于《云南剪纸新作》,2007年8月,获《工艺美术师》称号。2008年8月,《梅石图》获奖。2010年8月,获云南省工艺美术第四届工美杯铜奖。
邹科 邹科,建水县碗窑村人,助理工艺美术师,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父辈皆以制陶为生,早年间家制“陶吹鸡儿”曾名及一方。儿时常嬉戏于父之左右,识得泥土一二,青年时曾就读美术专业班习西洋美术兼修书法碑帖数年。2007年创办“陶怡轩”紫陶工作室,得到了谭知凡、马成林等多位名师的精心指导,制陶多年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08年曾荣获云南省第2届“工美杯”优秀作品奖,首届云南现代陶艺展优秀作品奖,2008年第一届“向逢春杯”紫陶大赛中获铜奖。2009年第2届“向逢春杯”紫陶大赛中获优秀奖,云南省第3届“工美杯”优秀作品奖,2009年7月前往江苏省宜兴市考察学习茶壶制作工艺。
陈燕飞 助理工艺美术师,陈沛之妻,1991年进工艺美术陶厂工作,主攻雕刻,填泥。1993年跟随工艺美术大师陈绍康学习制陶,熟悉并掌握了完整紫陶制陶工艺。2007年获助理工艺美术师,是建水紫陶界的才女。2010年8月荣获云南省工艺美术第四届工美杯‘优秀奖’。
的名人简介没找到
自古夫唱而妇随。在姚军的影响和带动下,其妻王主晶也对制陶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随姚军到宜兴学习制陶工艺后,她也练就了一手精细的制壶技艺,以制作花壶而在业内崭露头角。其陶艺作品工艺细腻、造型雅致、温婉圆润,给人以优雅妩媚的审美感受。2011年8月,在第四届泛亚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上,王主晶制作的陶艺作品《报春梅花壶》获得云南省工艺美术第五届“工美杯”精品评选银奖。
自古夫唱而妇随。在姚军的影响和带动下,其妻王主晶也对制陶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随姚军到宜兴学习制陶工艺后,她也练就了一手精细的制壶技艺,以制作花壶而在业内崭露头角。其陶艺作品工艺细腻、造型雅致、温婉圆润,给人以优雅妩媚的审美感受。2011年8月,在第四届泛亚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上,王主晶制作的陶艺作品《报春梅花壶》获得云南省工艺美术第五届“工美杯”精品评选银奖。回复 收起回复 找好久没找到作品呢?
  蓝嘉澍岁老功深,是云南著名的书画家和陶艺家。在书画入陶的艺术实践中,他主张笔墨简约、色彩单纯、内涵丰富的美学观点,书画紫陶洗练传神。  祖籍大理鹤庆,生于文化之家,舅舅诗书画造诣非凡,母亲是剪纸文化的好手,家中传藏之书画汗牛充栋。蓝嘉澍受乡风和家学熏陶,自幼喜爱书画艺术。他小学时开始习画,中学时受毕业于杭州国立艺专的美术老师胡先觉导引,循传统之门入道中国画。17岁时,他在《边疆青年报》上首度发表美术作品,小荷露尖角的艺术才华开始受到社会关注。  59年,蓝嘉澍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也即现在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时任院长是国画大师张汀,他先后受教于陈叔亮、梅健鹰、郑可、杨永善诸先生,在陶瓷美术系全面深造雕塑、国画、装饰等艺术学科。美院科班的专业功底,为其后来的书画紫陶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蓝嘉澍现为省工艺美术专业高级工艺美术师评审委员会委员、省紫陶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主任、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陶瓷学会会员、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专业客座教授。其书画紫陶简约、洗练、传神,实现了中国画笔墨写意和建水陶工艺的高度融合。找好久没找到作品呢?
汉族,建水紫陶研究会会员,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云南省工艺美术师。日出生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碗窑村。祖祖辈悲以制陶为生,其曾祖父黄占林在建水有“泥王菩萨”之称,为建水陶一代宗师,其作品已成为收藏家追捧的珍品。因家传熏陶,不满10岁黄木忠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传统紫陶制作工艺,1985年17岁时进入建水县工艺美术陶厂工作,其紫陶制作技艺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极大的提升,至今从事紫陶制作已30余年。
经过数十年的实践、摸索、研究,黄木忠早已精通制泥、拉坯、书画装饰、雕刻、填泥、打理、烧制、打磨等紫陶制作的各项工艺,特别以拉坯、装饰见长,其作品古朴、典雅、陶味浓郁,独具风格。近年来,黄木忠在传统制陶基础上,融入现代人文意识,近年来多次与社会贤达、文化名流合作,孜孜探索,锐意创新,不断提升紫陶文化品位,在继承与发展紫陶传统文化进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品位。2004年独立创立陶坊,2007年正式成立“木忠陶坊”。
2009年6月与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名家袁付国、李惠昌、等名家合作,为北京宋庄艺术节打造精品紫陶作品1200件,深受行家好评。其作品得到中国著名作家、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先生的高度赞扬。 2010年,中国著名美术教育家、画家徐悲鸿先生的夫人廖静文女士收藏了黄木忠制作的紫陶作品,并欣然提笔为陶坊题写了 “木忠陶坊” 匾额。
木忠陶坊秉承“本分做人,诚实做陶”的宗旨,恪守紫陶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项传统制作工艺,精越求精,视紫陶艺术为毕生的事业。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大型联展并获得大奖:2010年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获两个金奖、一个银奖;荣获2010年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银奖;之后作品被省文化厅选送到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云南周”参展,并与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等领导合影;2010年,应省文化厅邀请参加“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系列活动”,荣获优秀奖等;2011年1月,被省文化厅选送参加“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迎春展示活动”并被认定为“全国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2011年6月代表省文化厅在“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参展评选,荣获一等奖。
黄木忠秉承家族文脉,深悟紫陶传统制作真谛,在前辈的熏陶和丰厚的民间学识滋养下,艺术的灵感在如膏脂的陶泥中升华,其塑造的作品典雅大方、线条流畅、雅俗共赏。他的最大心愿就是把自己的名字融在紫陶里,让自己的心灵冶陶中等到净化。黄木忠多年的实践探索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紫陶制作大师荟萃的建水陶界,他无疑是最受瞩目的陶艺大师之一。
女,工艺美术师。2004年开始陶艺创作,建水若水陶艺坊主创。作品在传承建水紫陶工艺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创新,尽管半路出家,但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其陶艺作品以独特的风格为建水陶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气,给人新的视觉冲击和审美愉悦。
在造型上,余丽芬突破了建水陶的余丽芬作品 双层透雕牡丹壶传统器型,在创作中同现代生活和现代造型艺术紧密结合,使自己的陶艺作品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在技法上,她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融进了堆塑、浮雕、透雕等多种技法,创作了大量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现代陶艺作品。她的探索不仅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创作特色,带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而且为建水陶的创新发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2008年红河州电视台曾作过专题报道。
2008年10月,余丽芬携自己的陶艺作品《病树前头万木春》首次走出建水参加首届云南现代陶艺展荣获铜奖:
2009年10月作品《陶鸟巢》荣获云南省工艺美术第三届“工美杯”优秀奖:
2010年8月参加昆明(中国)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博览会,她独特的陶艺作品一亮相就引来了众多人的关注,在展会期间举办的云南省工艺美术第四届“工美杯”精品评选中,她参评的作品《双层透雕牡丹壶》夺得了银奖:
2010年9月作品《品荷茶具》荣获云南省陶艺名家作品邀请展暨第四届“向逢春”杯建水紫陶作品大赛优秀奖:
2011年8月,在第四届昆明泛亚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上其作品《双层透雕四君子壶》征服了专家评委,一举夺得了云南省工艺美术第五届“工美杯”精品评选金奖。
2011年9月作品《双层透雕龙凤壶》在建水孔子节荣获铜奖:
2011年9月作品《岁月落地灯》荣获云南第二届现代陶艺作品展银奖:
2011年10月作品《四君子套壶》在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2011“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铜奖:
2011年11月,在云南省首届陶瓷作品大奖赛暨爱心捐赠活动中,她送评的作品《双层透雕牡丹壶》又获得了大赛铜奖。
2011年其作品《双层透雕连年有鱼壶》在美国哈佛大学展出受到好评。既是对余丽芬大胆创新的肯定和褒扬,也是对建水陶发展的积极推动。找好久没找到作品呢?
红河州建水县碗窑村人,1966年生,工艺美术师,建水朝凯紫陶坊创始人。
近年来,潘朝凯的紫陶作品多次在省、州、县的各种比赛中获得奖项。2005年和2006年,在“中国红河.建水孔子文化节”上举办的建水紫陶工艺技术竞赛中,其两次荣获拉坯项目的第三名;2007年首届“向逢春杯”建水紫陶大赛中,其《蒜头瓶》、《大号博古瓶》两件紫陶作品分获银奖和铜奖;2007年10月,在第四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暨2007中国创造.民间文化品牌评选活动中,其紫陶作品荣获AAA级珍贵艺术品奖;2007年12月,在云南省首届“工美杯”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其紫陶作品分获银奖、铜奖和优秀奖。不仅为自己的艺术生涯写下了辉煌的篇章,而且扩大了建水紫陶的影响力,推动了紫陶文化产业的发展。
杨春丽——1972年生,红河州建水县人,省级工艺美术师,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理事,“雅陶轩”创始人。
建水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在明代粗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紫陶更是以其古朴的造型、独特的工艺、深厚的文化底蕴在20世纪中期跻身中国“四大名陶”之一,陶文化光耀古今。出生于建水制陶世家的杨春丽自幼深受父辈影响,对建水陶文化情有独钟。参加陶厂工作后,记得苦学习建水紫陶制作技术,虚心向紫陶名师请教技艺,广泛收集古今中外制陶资料,吸取传统陶艺精华,谙熟建水陶艺泥料配方、雕刻、填充色泥、修坯、烧制温度的控制,以及特殊的无釉磨光等一整套制作工艺。在继承建水传统工艺和表现手法的同时,把现代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融入其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推动了建水陶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其作品雍容典雅、富丽堂皇,给人以新奇古美的艺术感受,具有较好高的欣赏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杨春丽的美术陶瓷作品曾多次在国家、省、州、县的各种评比中获得奖项。2007年12月,其紫陶作品《扁腰窑变小口梅瓶》获云南省首届“工美杯”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大号蒜口花瓶》获铜奖。2008年10月,《象牙黄大号蒜头瓶》获云南省第二届工艺美术“工美杯”银奖;2008年11月《象牙黄画筒》获中国“百花杯”银奖。
青年陶艺家,云南建水紫陶工艺美术师,建水紫陶研究会会员,云南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杨庆祥先生出生于云南省建水县碗窑村紫陶世家,其祖辈世代以陶为业。据说其祖父手脚粗大、技艺超群成为民间一代宗师,被当地人称之为“泥王菩萨”。杨庆祥先生深得家族的真传,为建水杨氏制陶集大成者,对于制泥、拉坯、书画、雕刻、填泥、打磨、抛光等无不精通。经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使其作品典雅大方、线条流畅、特点鲜明而富有灵性。
男,生于1979年,云南民间工艺美术师,助理工程师。师从建水制陶艺人“泥王”的后人杨庆祥,曾到宜兴拜师学艺,得到名家指点。其紫陶壶的造型严谨,线条明快,追求古朴、典雅、意趣之美感、精美别致,艺术价值颇高。作品的修饰常与建水书画家卢文俊先生(笔名淡者)合作。作品深受广大紫陶爱好者及收藏行家的好评和收藏。
徐荣洪 ——云南省建水县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理事。
从事紫陶制作工艺二十七个春秋,少时就承受当地制陶艺人学习建水陶的制作工艺,经过多年的工艺摸索和传统书画学习,在建水紫陶拉坯、装饰、刻填、烧成、磨光等全部工艺流程中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积淀了深厚的艺术功底,其所制作的紫陶工艺品无论造型和书画装饰都本着精品化的态度,力求全面阐释出建水紫陶古意盎、朴实端庄的特质。在其20余年的工艺创作中,参加过五项建水紫陶的新产品、新工艺开发研究,为建水紫陶工艺的传承、创新和产业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堪称建水知名的紫陶工艺制作大师。并在近年来参加的各种工艺美术评选中屡获大奖。
2006年,荣获建水紫陶传统工艺全能第一名;书法荣获铜奖。2007年荣获云南省工艺美术首届“工美杯”精品评选银奖;书法被红河州博物馆收藏;2008年荣获云南省工艺美术第二届“工美杯”铜奖、优秀作品奖;荣获首届云南省现代陶艺展铜奖;2009年荣获云南省工艺美术第三届“工美杯”铜奖;书法作品荣获建国六十周年“临安春秋杯”银奖;紫陶作品《青铜壶》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收藏;在第十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紫陶作品《铜瓶》获得2009年“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
有知道单鹰么?
李半根的没有
单鹰男,云南省陶瓷研究学者、陶艺家、建水陶制壶师。作品简洁大方、做工细腻、新颖、严谨、典雅且与适用完美结合,收到壶艺爱好者的好评,作品频频在各种展览会上获奖,深受国内外壶家的喜爱和赞赏!其作品多采用古法柴(龙)窑烧制,常混搭于生活陶缸、陶瓮、陶窖附烧,出窑时作品常常呈灰头土脸相,现惨不忍睹状(烧成品少之又少)。烧成品中会有紫砂壶烧制早期出现的“飞釉”和“火疵” ,及传说中的“缸坛釉泪”现象。 其中最为难得一见的是皱皮龟裂纹建水紫陶壶(建水紫陶无釉而能开片,更是陶中一绝。)那些有“飞釉”和“火疵” 、“缸坛釉泪”、皱皮龟裂纹的建水紫陶茶壶可谓是他的独门绝技。单鹰壶艺的作品以荷系壶、竹系壶、梅系壶、福缘杯(也有人叫知足杯、反贪杯、戒溢杯等的,主要是源于在使用此杯子时,杯子里面的茶水不可过满,过满的话,杯子里面的茶水会如同变魔术一般全部消失殆尽,当然只要茶水不过满的话,杯子可照常使用。)等为长。
单鹰壶艺的作品简洁大方、做工细腻、新颖、严谨、典雅且与适用完美结合,收到壶艺爱好者的好评,作品频频在各种展览会上获奖(如:在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等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广州国际工艺品艺术品收藏品展览会获一个金奖及一个银奖;在2012“中国·金艺奖”国际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奖,获“中国·金艺奖”最佳创意奖一个、最佳工艺奖一个; 在2013年中国精品茶具“金羊奖”获一个金奖、两个银奖),深受国内外壶家的喜爱! 这些柴烧的建水紫陶壶作品不单单美丽,原料取自天然,完全没有毒素。更神奇的是,这些柴烧杯壶能够改变水的味道,杯拿来泡茶,甘醇无涩;用来喝酒,高浓度的酒立刻变成陈年老酿,润而不呛,酒精浓度降低。由于火痕和落灰会因烧窑的薪柴材质不同、坯表的落灰多寡、烧窑时间的长短、坯体在窑内的位置及所受的温度差异而呈现各异及不确定性造成了柴烧效果的偶然性,这也决定了每件柴烧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柴烧的建水陶品与一般窑的差别在于灰烬和火焰直接窜入窑内,产生的落灰经高温融熔成自然的灰釉,其色泽温暖,层次丰富,质地粗犷有力。特别明显而难得的是烧成的陶品有受火面与背火面的阴阳变化与明显的火焰痕迹,它散发一种自然、质朴、浑厚、古拙的美感……………………………………柴烧的陶品无论是黑色还是肝色,其呈色都具有浑厚、深沉的特点。偶遇难得的窑变陶品,则具有变化莫测的颜色,其色系分明,且色带过渡自然! 单鹰壶艺柴烧的建水紫陶壶有如下优点:一是个性十足,外表常有柴火在土窑烧制过程中,柴火掠过所留下的那一波又一波的火痕,显得窑气十足。二是通透性好,看得见的、会呼吸的茶壶、好养、而且短时间内就可养得出效果来。柴烧茶具可以净化茶汤,同时柴烧茶具经过长时间茶汤滋养,色泽更加温润喜人。这与市面上一般常见的建水紫陶有很大的区别。三是常有窑变的茶壶出现,这可能要归功于因柴火不容易均匀的控制,在土窑烧制过程中产生的忽大忽小的火候。窑变的茶壶,有变幻莫测的颜色,有明显的色系,且色带过渡自然。四是柴烧的茶壶,不论肝色、黑色等色都有一个共同点:色深、色沉稳、色厚实。五是火痕及落灰的不确定性造成了柴烧效果的偶然性,每件柴烧作品都是真正意义上的独一无二的。六是茶水明白单鹰柴烧壶的好,因为,那是有身份证的壶。那历经柴火所留下的、独特的“火痕”、“落灰釉”,其色系分明、且过渡自然!因其成品率低、不可复制性及与生俱来的稀缺性而显得玩味十足。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水紫陶壶泡什么茶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