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20有"驼背的矫正方法"而c17没有,是否落后

声明:论坛言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立场
Powered by Discuz &
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最具影响力中文军事论坛 -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Military Forum专家:运20还属于过渡机型 不应装备太多
资料图:运20运输机。运20机体尺寸离美军C17还有一定差距,未来或研制载重量更大的运输机。鲲鹏”、“耿直”、“环球霸王”三雄会珠海“运-20”VS美俄军用运输机多位军事专家:中国将来应该会有更好、更强的国产大运面世本报记者屠晨昕本届珠海航展,身躯庞大、气势逼人的大飞机是一群格外抢眼的明星展品,其中,中美俄的三款大型军用运输机首度聚首,更是在坊间引来纷繁的议论。美国C-17“环球霸王”战略运输机现身珠海,是1984年美国空军“雷鸟”飞行表演队在北京南苑机场作飞行表演以来,美国空军主力机型再度来华公开展示。而俄制伊尔-76“耿直”是中国现役主力大运,自然不会缺席,更何况展会上的空警2000,平台也正是伊尔-76。与前两者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运-20“鲲鹏”,在两位“前辈”的陪衬下,在飞行表演时显得更引人瞩目。与前两者、尤其是当代战略运输机标杆C-17相比,运-20的斤两究竟如何?记者请教了多位军事专家,他们总体认为,运-20基本能满足中国未来一段时间的需求。不过,它只是解决有无问题,将来应该会有更好、更强的国产大运面世。看肚量:不算最大,但也够用了机身货舱空间,是军用运输机的技战术核心指标之一,甚至比最大载重更重要。因为,飞机要想稍微“超载”,少装一点燃油也可以做得到,可是运输机的肚量大小,决定了它能装多大的货物,多一寸都不行。运输机肚量这个东西,从机身尺寸可以大致推测。有军迷网友根据正面照片分析,推测运-20货舱的宽度大约在4&#米之间。这比伊尔-76的3.46米要大不少,运载一辆约3.5米宽的99大改主战坦克不成问题。不过天外有天,C-17的货舱宽度达到了5.5米之多,这已经与巨型战略运输机C-5“银河”的货舱宽度很接近了。从许多公开的照片看,C-17的肚子里可以并排放下两辆,甚至两辆集装箱重卡。不过,在运输主战坦克或直升机时,C-17相比运-20就没啥优势,都不过能装一辆或一架因此,论运汽车,C-17效率极高,但论运重武器装备,C-17的宽敞货舱就有些奢侈了。其实据美军近年的统计,在C-17的运输任务中,98%的情况下用到的货舱宽度不超过4.5米。而因为货舱超宽导致机身过于肥胖沉重,反而增加了油耗,恶化了起降性能。另外,C-17的货舱顶部凹进很大一块空间,被主翼翼盒所占据。主翼缩进机身,其用意是减少飞行阻力,却压低了载货空间了。而运-20则采用了类似于伊尔-76的“驼背”造型,让主翼翼盒贴在货舱顶部以上,虽然增加了风阻,却保证了内部“天花板”不被“横梁”隔断,更为通透。看起降:短距起降并非急迫需要在野外恶劣条件下的短距起降能力,是美俄设计大运时极为看重的能力。在这方面,伊尔-76可称天下第一,降落滑跑距离不到900米,C-17紧随其后,为915米。这两款运输机,都可以在冰原、草地、平整的浅滩甚至沼泽上降落,“越野”能力惊人。而从运-20的外形看,西飞科研人员为强化其短距起降能力,也花了很大心思。新华社军事专家郑文浩认为,“鲲鹏”的主翼不仅采用了改善高亚音速飞行性能的超临界机翼,更采用了三缝襟翼,降落时完全张开时如同一只极力展翅的大鹏,能有效降低进场速度,提高稳定性。“反观C-17,虽然仅仅采用双缝襟翼,但采用了外吹襟翼增升技术,大大增强了起降时的升力,缩短了起降距离。”这一增升技术,是C-17的独门绝技,使其降落进场时速可以慢至213公里。国内有分析者提出:C-17的主起落架,每侧纵向有三排轮子,降落时有8道车辙印;而伊尔-76的前起落架和单侧主起落架,更是都有四排轮子,降落时齐刷刷12道车辙印,降落时形成巨大的阻力和抓地力,使两者的降落滑跑距离非常之短。而运-20前起落架和主起落架都是双排轮子,6道车辙印,降落滑跑距离不容乐观。“轮子排数的多寡,只是影响滑跑距离的一方面而已,还有发动机反推、减速板、减速伞等多项措施呢。”《世界军事》主编陈虎对此笑道。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znguan]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深度:C17靠一设备获超级运力 中国下血本给运20装上|C17|运-20|中国_新浪军事_新浪网
深度:C17靠一设备获超级运力 中国下血本给运20装上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美军的C-17大型运输机可在沙土材质的简易机场上进行降落,这么大重量的飞机具备这一能力,而且是现役飞机,全世界能做到的只有C-17这一种。虽然俄制的伊尔-76理论上也具备这样的能力,不过根据俄罗斯近些年实战中对伊尔-76大型运输机的实际使用来看,就连彪悍的俄罗斯人都不敢轻易尝试这一高难起降动作,那是因为什么呢?
美军C17大型运输机
  首先要让重载运输机能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下落地,你首先要确保你的起落架能够在满载的条件下有足够的支撑,用通俗化的话就是大胖子落地,别崴脚。这只是第一步,飞机在触地瞬间的压强骤然变大,地面条件复杂平整度不高,极有可能会导致起落架上的轮胎碰到坚硬的物体,本来落地是速度就大,你再万一爆胎了,轻者让你落下去再也起不来,重的偏离跑道,直接栽倒在一旁。这些事故都是真真切切美军亲身实践过的。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美国人有切身体会,特别在设计C-17运输机的时候加强相关野战起降性能的部分设计。中国的运-20大型运输机担负的任务跟美军的C-17运输机差不多,所以在最初设计运-20运输机的时候,我们非常羡慕美国的这种超级出色的起降能力,也把学习C-17这样出色起降能力为目标。
C17具备了出色的起降能力
  羡慕不顶用,要想也有这样的实力,就必须真金白银的去做。我们以C-17运输机的设计为例子,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地面超复杂的情况,C-17采用的是前三点,多支柱,多轮式的起落架,配备了中压的导电橡胶制成的超厚加尼龙钢索加固的轮胎。这其实是以牺牲飞行性能的前提来保障了起降性能。因此C-17的主起落架和机身机轮都是收在机身外侧的保型舱里,收不进去机体中,这还只是初步设计。为了能够在复杂的地面机场起降对C-17运输机起落架的液压系统提出的超高的要求,液压动作筒设计的强度要求比C-5运输机的时候还要高1.5倍,轴承这些部件的要求也提高了1倍以上。可以说你国家工业实力不过关,综合技术不过关,想造这样的大型运输机,痴心妄想!日本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C-2运输机已经因为质量和工业设计问题反工2次了!
  所以大型战略级运输机的设计难度,比客机要求高多少倍都是正常情况。要想设计出来一架合格的大型运输机,难;但是你想造出来,更难!中国用了30多年的时间,花了血本才开始逐渐在这些高精尖的制造领域追上美国和曾经苏联(现在的俄罗斯仍然是在吃前苏联的老本,而且还有倒退的趋势)。
中美俄大运起落架细节对比
  中国的运-20运输机在起降机构上,也采用了液压可收放式前三点起落架,采用的是并排前轮模式以2:2:2的布局来安放,降落的时候大家会发现在跑道上呈现出整齐的6道车辙印,美国的C-17降落的时候会显示8道车辙印,俄罗斯伊尔-76则会是12道车辙印。车辙印越多,说明轮子越多,可能大家总会觉得数量上越多落地的抓地力和阻力更大,其实并不然,还要看你接地时候的接地面积和发动机反推力系统和碳刹车的作用距离。还有一个情况要了解到,你轮胎越多,对于地勤的维护难度越大。给这类大家伙换轮胎,还是在野外机场那就是白日做梦。
中国运20大型运输机
  单单这一项就说明我们在轮胎的橡胶制造技术、耐磨耐腐蚀性能,以及落地的性能上获得了较大的提升。在2005年前,我们军机轮胎还是需要依靠进口橡胶和技术来制造,到了运-20运输机时代,不仅仅用上了我们自己制造大飞机轮胎,其余的核心部件刹车盘,液压系统也都是我们在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只要是中国人想要去做的事情,一定要办到,哪怕是下大本钱甚至不惜血本,也要把这样的国之重器造出来!(作者署名:无名高地)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金正恩屹立不倒内幕曝光:看完的都沉默了!详情查看《出鞘》,搜索微信号:cqjs123运20比的上印度买的C17吗?
导读:近来我们的运20飞机起飞了,而印度从美国买的C17第一架也到账了。我很想知道我们的运20能够比的上C17不,貌似这飞机已经出来几十年了啊!
近来我们的飞机起飞了,而印度从美国买的C17第一架也到账了。我很想知道我们的运20能够比的上C17不,貌似这飞机已经出来几十年了啊!运20C17
猜你感兴趣
47楼xiaoniuge作为战术性的大型飞机来说,运20已经算是望一坐二的了,咱们不必妄自菲薄那么从战略角度看待,战略性的重型飞机咱们确实还暂时不具备制造能力,相信未来10-20年,属于中国的全球覆盖投送能力的战略级别重型飞机也能面世其实重型飞机和大型飞机在投送能力的角度来看待,区别也不是很大,各有各的优势和弱点最大的区别是作为载运平台而研发的电子战飞机,重型飞机所能载荷的电子设备和空中飞行时长是大型飞机远远及不上的汗,运输机的最大作用,不是用来运坦克滴而是用来运装备滴,比方说你有几百几千辆坦克,几百架武直在前线作战,战损了的怎么维修啊?要维修设备生产线对吧,把大型机床铣床什么滴重型设备运到前线保障基地去,就能节省时间和成本了因此,运输机的关键数据一个是他的最大载荷,另一个就是他的舱的宽高,能否搭载更多类型的设备,能否把载物汽车直接开进去节省装卸时间,第三个关键就是能否提供足够的动力去运转各种电子设备,假如在飞行的过程中,亢余动力连一台冰箱都启动不了的话,那还谈什么改装成电子战预警机加油机
42楼xiaoniuge我靠,你那么激动干毛啊?我没有任何贬低的意思吧,我只说有差距而已。再说了,运20在设计上就是瞄准C17的,客观的从数据上比较一下没错吧?中国虽不需要全球部署,但是你想想前几年的撤侨行动,假如以后还有呢?加入撤侨地的大型机场被破坏,不具备起降能力,那么有野战起降能力的大型战略运输机撤侨是不是更高效?还有在救灾的时候,加入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灾区和灾区附近的机场被破坏了,理论上是可以用运输机运送物资到距离灾区最近的机场然后用车辆和直升机转运。但是如果有野战起降能力,大型运输机可以在简易的跑道和公路上起降,把物资尽可能快的送到一线,效率岂不是更高?呵呵,基本正确,但有一句错了,运20不是盯着C17来设计的,而是全面超越伊尔76作为战术性的大型飞机来说,运20已经算是望一坐二的了,咱们不必妄自菲薄那么从战略角度看待,战略性的重型飞机咱们确实还暂时不具备制造能力,相信未来10-20年,属于中国的全球覆盖投送能力的战略级别重型飞机也能面世其实重型飞机和大型飞机在投送能力的角度来看待,区别也不是很大,各有各的优势和弱点最大的区别是作为载运平台而研发的电子战飞机,重型飞机所能载荷的电子设备和空中飞行时长是大型飞机远远及不上的
39楼中华龙图腾百度百科的截图数据如上,算出来是605.163798的容积。当然运货量这个差距不是最大的。问题在于,C17优秀的起降能力,C17经过空中加油以后,可以执行远程战略运输任务,又可以像战术运输机一样在野战机场起降,是一种“战略战术运输机”。运20赶超C17尚需时日。不是一个级别的拿来比有意思吗?一个有百年工业史的大国比我们强是很正常的事(人家造飞机的时候,我们连自动枪都不会造).我们应该看到我们国家在不断进步,不断追赶!这才是我们应该肯定的!!另外中国不需要全球部署,全球到达,航程不是问题!
33楼用户名板砖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背背佳对驼背有用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