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降温30分钟后,体温未降且与2016脉搏短绌体温图重叠,怎么表示

如何给高热病人降温
如何给高热病人降温
  ●市第一医院外一区黄黎明
  体温是指机体内部的温度,是人体新陈代谢和骨骼肌运动等过程中不断产生热能的结果,正常人的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状态:口腔舌下温度为37.036.3―37.2℃,直肠温度为36.5―37.7℃,腋下温度为36.0―37.0℃。由于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体温中枢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体温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发热可分为:低热37.3―38.0℃,中度热38.1―39.0℃,高热39.1―41.0℃,超高热41.0℃以上。发热时人体各系统产生一系列相应的变化,如新陈代谢加强、呼吸、心跳加快,特别是细胞对高热更敏感可发生神经细胞变性,严重时可出现谵语,神志不清,全身抽搐甚至昏迷。因此,对高热病人应及时降温,细心护理,减轻病人痛苦。
  那么,该如何给高热病人降温呢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
  1、辐射散热:机体深部的热量以热射线的形式散发于周围温度较低的空气中,应尽可能保证周围环境温度低于病人体温,有条件的可通过开空调降低室温,一般冬季以18―22℃,夏季以19―24℃为宜。儿童房应维持在20―24℃。
  2、传导散热:机体深部的热量以传导方式传至机体表层皮肤,再由皮肤传给直接接触的衣物。可将湿毛巾放入冰箱冷冻室,半小时后取出,敷于病人前额、头顶、体表大血管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
  3、对流散热:借助空气不断流动而将体热散发到空间的一种特殊的传导散热方式,受风速大小的影响,如用电风扇进行降温。
  4、蒸发散热:外界温度等于或高于体温而不能借助辐射、传导及对流方式散热时,则借助蒸发进行散热,可以借助汗液蒸发带走大量体热。常用的方法有用温水水温32―34℃或酒精浓度25―35%,量100―200ml,温度30℃擦浴。应注意:1擦浴前先置冰袋于头部,以助降温,并防止由于擦浴时表皮血管收缩,引起头部充血。置热水袋于足底,使病人舒适,并使足底血管扩张,间接减少头部充血。2枕后、后项、耳廓、阴囊等处忌冷以防冻伤;心前区忌冷以防反射性心率减慢,心房、心室纤颤及传导阻滞;腹部忌冷以防腹泻;足底忌冷防发射性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散热或引起一过性的冠状动脉收缩。
  在运用上述方法降温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绝对卧床休息。高热时由于新陈代谢增快,摄入减少而消耗增多,病人的体质往往比较虚弱,应安置舒适的体位,使其卧床休息。
  2、注意体温变化。至少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药物或物理降温30分钟后应复测体温一次,防止体温骤降。
  3、补充营养和水分。高热病人的消化吸收功能降低,而机体分解代谢增加,糖、脂肪、蛋白质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大量消耗,应及时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高热病人呼吸加快,皮肤出汗多,水分大量丧失,应鼓励多饮水。
  4、皮肤清洁:高热病人退热时往往大量出汗,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床单和衣服,保持皮肤清洁,防止受凉。
  5、口腔护理:发热病人由于唾液腺分泌减少,口腔粘膜干燥,同时机体抵抗力下降,极易引起口腔炎和粘膜溃疡。应协助病人在清晨、餐后及睡前漱口,或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口腔,如口唇干裂可涂润唇膏保护。
  经上述处理,病人体温未见明显下降或体温骤降,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冰冷等虚脱或休克表现时,应立即送往附近医院,配合医生处理,不可在家等候,延误时机。中医护理文书书写要求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医护理文书书写要求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8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体温单填写规范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体温单填写规范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已有答案 (1)
护理病历书写规范(zt) [
13:59:00 | By: jiangman ] 目 录 1.护理病历书写一般规则2.1体温表2.2长期医嘱单2.3临时医嘱单2.4入院病人评估表2.5首次护理记录2.6护理记录2.6.1一般病人护理记录2.6.2危重(特殊观察)病人护理记录单2.7 护理记录(送手术记录)2.8手术护理记录单2.9出院小结与指导2.10病人健康教育评估表2.11住院病历排序1、护理病历书写一般规则 1.1记录内容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1.2各种病历表格除特殊规定外,一律使用蓝黑色笔书写,体温表中曲线用相应颜色签字笔标识和连线。 1.3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通用的外文缩写或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1.4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达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别字,应用同色笔画双线在错别字上,不得采取刮、粘、涂等方法掩盖原来的字迹。每张记录划改不超过两处,每处不超过3个字。 1.5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书写,并由相应的护理技术人员签名。实习期间或试用期护理人员(新毕业一年,未取得护士资格证书)书写的护理病历,应当经过本医疗机构取得合法资格并注册的护理技术人员审阅并签名。进修护士应当由接受进修的医疗机构根据其胜任本专业工作的实际情况认定后书写护理病历。 1.6上级护理人员审查、修改和补充下级护理人员书写的护理病历时用红笔,修改人员在原签名旁签名并注明日期,并保持原记录清晰、可辨。1.7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米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um 升L 毫升ml 千克kg 克g 毫克mg 微克ug 毫米汞柱mmHg。1.8因抢救急危重患者未及时书写护理病历,护士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1.9 使用规范汉字,简体字,异体字按《新华字典》(1992年重排本)为准,杜绝错别字。语句中数字可使用汉字,双位数以上则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1.10 书写时间一律用24小时制。2.书写规范2.1.体温表 2.1.1楣栏:用蓝黑色笔填写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日期、科别、床号、住院号。 a.入院日期:年份必须写4位数。b.床号、科别:填写入院时安排的床号、科室,有转床、转科,在原床号、科室后加“→”号,并写明转往的床号、科室。例如:内二科→外一科,2→3。2.1.2日期栏:用蓝黒色笔填写。每页第一日应填写年、月、日,中间用短横线隔开(如),其余6天不填年、月,只填日;如在6天当中遇到新的月份或年度开始时,则应填月、日或年、月、日。年份写4位数。 2.1.3住院日期栏:由当天第一次绘制体温时,用蓝黑笔填写,从入院当天为第一天写“1”,连续写至出院当日。 2.1.4手术后(或分娩后)日数:由当天第一次绘制体温时,用红笔填写,手术当天写“0”,手术次日为手术后第一日,写“1”,依次填写(分娩后日数填写相同)。如遇第二次手术,则停写第一次手术日期,改写为“Ⅱ-0”,以回病室时间为手术后“0”日期,依次填写,例如:号第一次术后第9天,11:45PM第二次手术结束回病室,在原来已填写好的“9”后面加填“(Ⅱ-0)”,则写成“9(Ⅱ-0)”;如号0:30AM回病室,则在12月19号手术后日数栏内写上“Ⅱ-0”。手术(分娩)日数连续填写到手术第10日。 2.1.5 42~40℃栏:在相应时间栏内,用红笔纵行填写入院/手术/分娩/转入/出院/死亡后,用短竖线隔开(占一格)再写时间,按12小时记,具体到时和分,填写死亡时间应与医生一致。手术不写时间。 a.转科由接收科室填写,如下午5时30分由内一转入内二,由内二接受时填写“转入—五时三十分”。 b.急诊科送“绿色通道”病人直接入手术室者,由术后接收科室按照手术护理记录单入室时间填写“急诊入院手术”及时间,。 c.私自离院、拒绝监测体温者护士可在体温单42℃下注明 “外出”、“拒测”,填写次数按照体温监测常规,私自离院外出者需每班书写护理记录注明。 2.1.6 34~36℃栏:用蓝色签字笔在34℃上填写重要诊疗措施和特殊用药,停止时注明“停xxx”,例如:在使用日期填写“冰毯”、“地高辛”、“人工辅助呼吸”;停止日期填写“停冰毯”、“停地高辛”、“停人工辅助呼吸”。35℃下用蓝色签字笔填写降温方式等。 2.1.7体温曲线的绘制: a.用蓝笔绘制符号:口温“●”,腋温“×”,肛温“О”,相邻两次体温用蓝直线连接,在粗线上不必连线,体温表上注明“冰毯”或私自外出未画体温者,相邻两次体温不连线。b.物理降温半小时后所测得的体温,画在降温前体温的同一纵格栏内,以红圈表示,并以红虚线与降温前温度相连,下一次体温应与降温前体温相连。例如:测得体温39℃,处理后半小时复测39.5℃,则在39.5℃处用红圈表示,红虚线连接39℃,若处理后半小时复测体温38.5℃,则在38.5℃处用红圈表示,红虚线连接39℃。在纵行35℃以下填写降温方式如(酒精擦浴、温水擦浴、冰敷),如果采用两种以上物理方式降温的写“物理降温”。c.如患者高热经过多次采取降温措施后仍持续不降,受体温单记录限制须将体温变化记录在护理记录中。d.如体温和脉搏重叠时,在蓝叉外画红圆圈表示;肛温与脉搏重叠时,在蓝圆圈内画红圆点表示;口温与脉搏重叠时,在蓝圆点外画红圆圈表示。 e.如体温不升者,不需绘制体温,在35℃以下写明“体温不升”(需低温计测试者除外),相邻前后两次体温不需连线。f.病人体温突然上升或下降应给予复试,复试符合,在原体温上方用蓝笔以一小写英文字母“v”表示核实。临时外出回病房后一定要补测。2.1.8脉搏曲线绘制:a.脉率以红圆点表示,相邻的脉搏用红线相连,心率以红圈表示,相邻的心率也用红线相连。b.脉搏短绌的病人测量脉搏的同时必须测量心率,并在体温单上绘制,以红圆圈表示心率,红圆点表示脉搏,两者之间头尾相连。C.如脉搏、心率超过180次/分,一律画在180次处,并在脉搏右侧同格内用红笔画一向上箭头。 2.1.9呼吸用数字表示,不做常规测试,根据病情或医嘱测试并记录。用蓝黑钢笔在呼吸栏相应时间内填写,相邻两次呼吸上下错开,先上后下。 2.1.10总入液量栏:用蓝黑色笔填写。按护理常规和医嘱要求,每24小时(7AM~次日7AM)统计一次总入量(包括输液、饮水、食物等),下夜班把数字(不写单位)填入前一日栏内。 2.1.11排出量栏:用蓝黑色笔填写,只填写数字。a.大便次数:每隔24小时填写一次,记录昨天中午12时至今天中午12时期间的大便次数。如无大便,则以“0”表示;如系灌肠后的大便次数,则以“1/E” “0/E”表示(分子记录大便次数);若因手术需要,对已解过大便的病人仍需灌肠者,则以“13/2E”表示,(即灌肠前已解过大便一次,经二次灌肠后又解大便三次),大便失禁或假肛则用“*”表示(无法控制大便次数者,为大便失禁),清洁灌肠后多次大便用*/E,若需要记录大便量,画斜线,斜线上记录大便次数,斜线下记录大便量。例如:2/500(g)。 b.尿量:按医嘱要求,每24小时(7AM~次日7AM)统计一次尿量,下夜班把数字填入前一日尿量栏内。导尿病人尿量以ml/c记录,小便失禁用“*”表示。 c.排出量空白栏:每24小时(7AM~次日7AM)统计总量一次,下夜班把数字填入前一日栏内。按医嘱要求,记录各种引流量,一条引流管记录一栏,引流量用词统一,如“腹腔引流”“胃管引流”“胸腔引流(左)/(右)”“膀胱引流”“T管引流”,如2栏填满,则在药敏试验栏下面填写。根据医嘱可将24小时的痰量、抽出液等记入空白栏。 d.按医嘱统计24小时总量者,除在体温表上填写一次总量外,必须在特殊观察病人护理记录单上分次记录出、入量。 2.1.12血压栏:用蓝黑钢笔填写,血压单位用mmHg。 a.按照医嘱测量并记录,每周最少一次,新入院病人当天须测血压一次。 b.医嘱每天测一次血压,则填入上午栏,每天测二次血压,则填入上、下午栏。 c.按医嘱要求每天测量血压3次以上(含3次)者,除危重(特殊观察)护理记录单上填写外,把8AM及4PM的血压填入相应栏内。 2.1.13体重栏:用蓝黑色笔填写。病人入院时应测量体重一次,如不能测量时,应注明“平车”或“轮椅”。住院期间,每周测量一次,暂不能测量者,应注明“卧床”,病情需要可增加测量次数。2.1.14药敏试验栏:a.根据医嘱用蓝黑色笔填写药物名称,青霉素简写“PG”, 链霉素简写“SM”, 破伤风抗毒素简写“TAT”,碘过敏试验简写“I”,普鲁卡因、细胞色素C等无规范简写者均用文字填写。例:PG皮试(-),普鲁卡因皮试(-)。 b.药敏试验结果:蓝黑色笔写括号,阴性结果用在括号内写“-”;阳性结果,用红笔在括号内写“+”,并在第一页体温表的背面用红笔写上某年某月某日某时间某药敏试验阳性,并注明两个感叹号,例“日10AM青霉素药敏试验阳性!!”。c.记录时间:在相应日期栏内填写结果,同一天做两种药敏试验时,一格填写一个结果,依此纵形排列。同一天做两种以上药敏试验,则在栏下加写。d.入院评估时,询问病人有过敏史者,记录方式例:第一页体温表背面用红笔记录为有某药物过敏史,后注明两个感叹号,例:“有青霉素过敏史!!”。 2.1.15周数:用蓝黑色笔依次序填写。 2.1.16体温测试要求:
相关问题略懂社热议相关搜索
hey! 我们在略懂,邀你速体验发热了 这样做帮你正确降温
12:50:00 | 来源: | 投稿:张圆 | 编辑:小柯
原标题:发热了 这样做帮你正确降温
  秋冬季节到来,天气渐凉,昼夜温差很大,抵抗力下降,发烧感冒就容...
  秋冬季节到来,天气渐凉,昼夜温差很大,抵抗力下降,发烧感冒就容易出现。很多人一发烧就吃药,或者直接到医院挂点滴,自认为这样就好得快。实际上这样很容易导致自身的抵抗力下降,更易生病。许多人并不知道高烧低烧的区别,什么是低烧?什么是高烧?如何正确治疗发烧?由小编为大家详细说明一下。
  发烧的原因及各种表现
  发烧又称发热,一般表现为体表温度超过正常温度,或者自身感觉不适的情况,是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中枢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或散热减少。正常人体温一般为36~37度,成年人早上在安静状态下的口腔体温在36.3~37.2度;肛门内体温36.5~37.7度;腋窝体温36~37度。一般体温计测腋窝体温超过37.2度。
  发热的原因有很多,像各种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是最最常见的原因,其次就是是结缔组织病(即胶原病)、恶性肿瘤等。其实发热不是百无一用,它对人体有利也有害。发热的时候,人体的免疫功能明显增强,有利于清除病原体和促进疾病的痊愈。它不是一种疾病,只是一种症状,是疾病的标志之一。因此,当体温不是太高时,可以通过多喝水来减少发热带来的不适感。
  按体温状况,发热分为:低热:37.4~38度;中等度热:38.1~39度:高热:39.1~41度;超高热:41度以上。不同的发热程度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发烧的治疗方法
  一、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的作用是能够迅速、安全地降温,尤其适用于高热。在做物理降温时要注意:每隔20到30分钟应该量一次体温,同时要注意发热者的呼吸、脉搏以及皮肤颜色的变化。物理降温主要有冷热敷法、酒精擦浴、温水浴等。
  1、冷热敷法:如果体温过高,可以采用冷敷帮助降低体温。在额头、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块湿冷的毛巾,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当冷敷布达到体温时,应更换一次,反复直到烧退为止。平时不大使用的冰块这时候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将冰块包在布袋里,放在额头上来降温。
  如果体温不是太高,可以采用热敷来退烧。用热的湿毛巾反复擦拭病人额头、四肢,使身体散热,直到退烧为止。但是,如果体温上升到39℃以上,一定不要再使用热敷退烧,应以冷敷处理,以免体温继续升高。
  2、酒精也可以帮你降温:其实,我们在很多影视剧里就看过类似方法,小朋友高热不退,家长就用酒精擦拭全身,这种方法就是酒精擦浴。我们知道酒精易挥发,而蒸发气化是需要带走热量,所以采用酒精擦浴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
热点 / Hot
站长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