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您一个帖子,ansys post26后处理中如何在/post26下显示柱坐标的结果?请问您解决了吗?

¥71.80(8.0折)
《ANSYS 14完全自学一本通》是针对最新版本ANSYS 14在工程分析中的应用进行编写的。根据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全书可分为基础、专题两个部分。基础部分是按照ANSYS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流程和基础操作,将...
¥62.90(7.1折)
¥76.30(8.5折)
¥76.30(8.5折)
¥51.80(7.6折)
《ANSYS 14.0有限元分析从入门到精通》以ANSYS的最新版本ANSYS14.0为依托,对ANSYS分析的基本思路、操作步骤、应用技巧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结合典型工程应用实例详细讲述了ANSYS的具体工程应用方法...
¥63.20(8.0折)
《ANSYS Workbench 14.0超级学习手册》详细介绍了ANSYS公司最新版本的有限元分析平台Workbench 14.0的功能及应用。通过学习,读者不仅能掌握软件的操作,同时也能掌握解决相关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思...
¥63.20(8.0折)
《ANSYS 14.0超级学习手册》采用GUI界面操作与APDL命令相互对照的方式,从基础知识、专题技术、工程应用3个层面,详细地讲述了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 14.0的使用方法与使用技巧。基础知识部分为...
¥62.40(8.0折)
《ANSYS Workbench基础教程与实例详解(第2版)》融有限元分析的基础知识和ANSYS Workbench应用实例为一体,配以大量的案例分析,从而在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应用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全书共14章,分别...
第1章&ANSYS基础操作入门1.1&ANSYS图形用户界面1.1.1&GUI布局1.1.2&GUI使用介绍1.1.3&对话框组件介绍1.2&ANSYS使用环境1.2.1&程序处理器1.2.2&ANSYS数据库1.2.3&ANSYS文件1.2.4&ANSYS启动和交互1.3&图形化选取1.3.1&鼠标按键选择功能分配1.3.2&空间选取和实体选取1.3.3&查询选取1.4&ANSYS分析入门1.5&实例:添加Tiff格式照片输出快捷按钮设置1.6&本章小结第2章&几何建模2.1&ANSYS建模概述2.2&坐标系2.2.1&全局坐标系2.2.2&局部坐标系2.2.3&节点坐标系2.2.4&其他坐标系2.3&工作平面2.3.1&创建工作平面2.3.2&工作平面操作2.4&几何建模2.4.1&图元基本操作2.4.2&几何建模通用操作2.4.3&布尔操作2.4.4&查看几何模型性质2.5&实例:斜齿轮几何建模2.6&模型文件导入2.7&本章小结第3章&建立有限元模型3.1&几何模型网格划分3.1.1&划分方式3.1.2&定义单元属性3.1.3&网格划分控制3.1.4&网格划分3.1.5&网格检查与修改3.1.6&螺栓网格划分3.2&直接生成网格单元简介3.3&耦合与约束方程3.3.1&耦合3.3.2&约束方程3.4&本章小结第4章&加载与求解4.1&对象选取与组件、集合4.1.1&对象选取4.1.2&组件与集合4.2&加载4.2.1&加载过程4.2.2&施载对象4.2.3&载荷类型4.2.4&载荷步通用设置4.2.5&施加载荷方式4.3&求解4.3.1&分析类型4.3.2&求解器4.3.3&求解与输出4.3.4&多载荷步求解4.3.5&重启动分析4.4&本章小结第5章&后处理5.1&后处理概述5.1.1&后处理器类型5.1.2&结果文件5.1.3&后处理中的数据5.2&通用后处理器(POST1)5.2.1&读取结果数据5.2.2&图形方式查看结果5.2.3&面操作5.2.4&列表显示结果5.2.5&将结果映射到路径5.2.6&结果查看器5.2.7&部分其他操作5.3&时间历程后处理器(POST26)5.3.1&时间历程变量查看器5.3.2&定义变量5.3.3&变量数据运算操作5.3.4&查看变量5.4&本章小结第6章&ANSYS参数化处理6.1&APDL概述6.2&使用参数6.2.1&标量参数6.2.2&数组参数6.2.3&参数表达式6.2.4&函数处理6.3&APDL程序控制6.3.1&宏的调用6.3.2&无条件转移控制6.3.3&条件转移控制6.3.4&重复操作6.3.5&循环6.4&本章小结第7章&线性静力学分析7.1&线性静力学分析概述7.1.1&线性结构力学知识基础7.1.2&有限元模型属性7.2&线性静力学分析过程7.2.1&前处理7.2.2&加载求解7.2.3&后处理7.3&算例1:非均匀截面梁受扭矩分析7.3.1&问题描述与分析7.3.2&前处理7.3.3&加载与求解7.3.4&后处理7.4&算例2:开孔板应力集中分析7.4.1&问题描述与分析7.4.2&前处理7.4.3&加载与求解7.4.4&后处理7.5&算例3:各向异性材料与热膨胀7.5.1&问题描述与分析7.5.2&前处理7.5.3&加载与求解7.5.4&后处理7.6&算例4:轴对称结构承受函数载荷和角速度7.6.1&问题描述与分析7.6.2&前处理7.6.3&加载与求解7.6.4&后处理7.7&本章小结第8章&非线性分析8.1&非线性分析概述8.1.1&几何非线性8.1.2&材料非线性8.2&静态非线性分析基本过程8.2.1&前处理8.2.2&加载与求解8.2.3&后处理8.3&算例1:桁架大变形分析8.3.1&问题描述与分析8.3.2&前处理8.3.3&加载与求解8.3.4&后处理8.4&算例2:多线性各向同性强化材料应力-应变分析8.4.1&问题描述与分析8.4.2&前处理8.4.3&加载与求解8.4.4&后处理8.5&本章小结第9章&屈曲分析9.1&屈曲分析概述9.2&线性屈曲分析步骤9.2.1&前处理9.2.2&求取静态解9.2.3&求取屈曲解9.4.4&后处理9.3&非线性屈曲分析步骤9.3.1&前处理9.3.2&加载与求解9.3.3&后处理9.4&算例1:中间铰支增强稳定性线性分析9.4.1&问题描述与分析9.4.2&前处理9.4.3&求取静态解9.4.4&求取屈曲解9.4.5&后处理9.5&算例2:中间铰支增强稳定性非线性分析9.5.1&问题描述与分析9.4.2&前处理9.4.3&加载与求解9.4.4&后处理9.6&本章小结第10章&模态分析10.1&模态分析概论10.2&模态分析过程10.2.1&前处理10.2.2&加载与求解10.2.3&后处理10.2.4&施加预应力效应10.2.5&循环对称结构的模态分析10.3&算例1:带集中质量结构扭振分析10.3.1&问题描述与分析10.3.2&前处理10.3.3&加载与求解10.3.4&后处理10.4&算例2:音叉固有频率分析10.4.1&问题描述与分析10.4.2&前处理10.4.3&加载与求解10.4.4&后处理10.5&算例3:循环对称结构振动模态分析10.5.1&问题描述与分析10.5.2&前处理10.5.3&加载与求解10.5.4&后处理10.6&本章小结第11章&谐响应分析11.1&谐响应分析概论11.1.1&谐响应分析简介11.1.2&谐响应分析理论简介11.2&谐响应分析过程11.2.1&完全法分析过程11.2.2&缩减法分析过程11.2.3&模态叠加法分析过程11.3&算例1:机翼谐响应完全法分析11.3.1&问题描述与分析11.3.2&前处理11.3.3&加载与求解11.3.4&后处理11.4&算例2:机翼谐响应缩减法分析11.4.1&问题描述与分析11.4.2&前处理11.4.3&模态分析求解11.4.4&谐响应分析求解11.4.5&后处理11.5&算例3:机翼谐响应模态叠加法分析11.5.1&问题描述与分析11.5.2&前处理11.5.3&模态分析求解11.5.4&谐响应分析求解11.5.5&后处理11.6&本章小结第12章&瞬态分析12.1&瞬态分析概论12.2&瞬态分析过程12.2.1&完全法分析瞬态过程12.2.2&缩减法分析瞬态过程12.3.3&模态叠加法分析瞬态过程12.3&算例1:悬板瞬态响应完全法分析12.3.1&问题描述与分析12.3.2&前处理12.3.3&加载与求解12.3.4&后处理12.4&算例2:悬板瞬态响应缩减法分析12.4.1&问题描述与分析12.4.2&前处理12.4.3&加载与求解12.4.4&后处理12.5&算例3:悬板瞬态响应模态叠加法分析12.5.1&问题描述与分析12.5.2&前处理12.5.3&模态分析求解12.5.4&瞬态分析求解12.5.5&后处理12.6&本章小结第13章&谱分析13.1&谱分析概述13.2&谱分析过……
ANSYS14是2011年年底推出的最新版本,它为工程分析提供了充分的分析手段。目前,ANSYS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应用,结构分析领域无疑是ANSYS应用的成功案例之一。本书针对ANSYS在结构分析领域成功应用的结果及国内机械类、土木类等领域急需进行结构工程分析的专业人才的需求,编写了本书。 本书分为两部分共26章,第一部分为基础部分(第1~6章),第二部分为专题部分(第7~26章),各章内容简单介绍如下。 第1章:ANSYS基础操作入门。主要介绍ANSYS图形用户界面、使用环境、选取操作和分析基本流程等内容,主要为ANSYS新用户介绍部分基础知识。 第2章:几何建模。主要介绍坐标系、工作平面、几何建模等。在几何建模部分,详细介绍了关键点、硬点、线、面、体的创建、一般操作和布尔操作的命令方式和GUI方式。另外,还通过案例说明了从其他CAD软件建立的模型导入到ANSYS中的方法。 第3章:建立有限元模型。主要介绍建立有限元模型的相关内容,包括几何模型网格划分、直接生成网格单元和耦合与约束方程等内容。 第4章:加载与求解。主要介绍加载与求解过程相关的设置和内容,为了进行合理地加载,首先介绍了对象选取相关内容;在加载相关内容中,详细讲解了加载过程、施载对象、载荷类型、载荷步设置和施载方式等内容;在求解相关内容中,介绍了分析类型、求解器、输出控制、多载荷步求解和重启动等内容。 第5章:后处理。主要介绍在通用后处理器和时间历程后处理器进行结果处理的方法,包括在通用后处理器中,查看特定时间点或频率点上整个模型的响应状况;在时间历程后处理器中,查看特定模型实体求解结果在整个时间或频率范围内的变化情况。 第6章:ANSYS参数化处理。主要介绍标量参数和数组参数的使用、参数表达式和参数的函数处理方法,以及APDL设计语言中宏的调用、无条件转移控制、条件转移控制、重复操作和循环等方面的内容。 第7章:线性静力学分析。主要介绍线性静力学分析的相关理论和分析过程,并通过算例详细说明了分析过程。 第8章:非线性分析。主要介绍非线性分析的种类及其相关内容,并通过算例比较了在几何非线性条件下结构的响应与线性条件下结构的响应的区别,还通过算例分析了非线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响应情况。 第9章:屈曲分析。主要介绍线性屈曲分析和非线性屈曲分析,并通过算例对这两种方法的分析过程进行了说明,并对结果进行了简单对比。 第10章:模态分析。主要介绍模态分析的相关理论与模态分析过程,并通过算例分别说明了简单模型、实体模型和循环对称结构模态分析的基本步骤。 第11章:谐响应分析。主要介绍用完全法、缩减法和模态叠加法求解谐响应分析的基本过程,并通过算例分析对分析过程进行了说明。 第12章:瞬态分析。主要介绍使用完全法、缩减法和模态叠加法求解瞬态分析的基本过程,并通过算例分析对分析过程进行了说明。 第13章:谱分析。主要介绍单点响应谱分析、多点响应谱分析和功率谱密度分析等3类谱分析的方法,并通过算例分析对分析过程进行了说明。 第14章:线性扰动分析。主要介绍线性扰动模态分析、线性扰动屈曲分析和线性扰动谐响应分析的操作过程,并使用算例进行了线性扰动模态分析。 第15章:密封垫片分析。主要介绍密封垫片类材料分析过程、单元类型、材料属性和建模方法,并使用算例进行了说明。 第16章:断裂分析。主要介绍断裂参数J积分、能量释放率和应力密度的计算方法和断裂区域建模方法,并使用算例进行了说明。 第17章:脱落分析。主要介绍基于接口单元或基于接触单元的建模方式,并使用算例对基于VCCT法分析和基于接触单元建立的裂纹扩展模型的脱落分析过程进行了说明。 第18章:复合材料分析。主要介绍复合材料支持的单元、构造、失效准则等,并使用算例对复合材料壳单元和实体单元的建模分析过程进行了说明。 第19章:疲劳分析。主要介绍疲劳计算的参数设置和疲劳分析过程,并使用算例对疲劳分析过程进行了说明。 第20章:梁单元模型分析。主要介绍主要介绍梁单元的截面构造及建模过程,并使用算例对不同的梁单元截面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第21章:壳单元模型分析。主要介绍壳单元的截面构造及建模过程,并使用算例对不同的壳单元截面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第22章:强化材料建模分析。主要介绍离散强化和层片强化的建模方式及分析过程,并使用算例对两种强化方式进行了说明。 第23章:接触分析。主要介绍接触分析的交互工具、单元类型,以及多种接触类型的分析过程,包括面面接触、点面接触、梁梁接触、线面接触、点点接触和多点约束和装配等,并使用算例对面面接触分析过程进行了说明。 第24章:多体运动学分析。主要介绍多体运动学分析过程、柔体建模、刚体建模、连接部件单元及其使用,并使用算例对多体运动学的分析过程进行了说明。 第25章:热分析。主要介绍热分析使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单元类型以及热分析的理论基础、稳态热分析和瞬态热分析的分析过程,并通过两个算例分别对稳态热分析和瞬态热分析的分析过程进行了说明。 第26章:DesignXplorer设计优化。主要介绍使用DesignXplorer进行设计的基本操作、支持DesignXplorer设计的单元类型及其参数,并通过板厚优化设计算例,简单说明了优化设计的过程。 本书由陈艳霞、林金宝编著,其中第1~6、14~23章由陈艳霞编写,第7~13,24~26章由林金宝编写,参与编写的还有丁金滨、张卫东、白明辉、王淑明、王俊峰、陈丹、吕小军、高静、张少华、吴永福、程国华、石良臣等。由于作者水平和编写时间有限,书中欠妥错误之处在所难免。作者真诚希望广大读者朋友和各位同仁能够及时指出书中任何需要修改的地方,共同促进本书质量的提高。最后,在此与大家共勉! 编著者
信息反馈:如果您发现商品信息或者图片不准确,; 权利声明: 1.京东商城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商城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2.本商品信息来自于出版社,其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及时性由信息拥有者(出版社)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 法律责任。且因供应商发货等不可控因素、页面关于赠品信息以及商品封面图片信息变更的及时性等均由供应商负责,消费者需以收 到的实物为准。 3.若有建议或意见请您联系本网站,本网站会依相关法律对相关信息进行删除、修改或作相应处理。
查看此书的读者还看过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ANSYS 14完全自学一本通(附DVD光盘1张)报价为71.80,以上所显示的ANSYS 14完全自学一本通(附DVD光盘1张)价格等详情是从京东商城网站同步过来的或智购网购物搜索引擎自动搜索形成的索引快照信息(商品信息未经审核,快照亦可能未经更新),如欲购买请以京东商城网站上的ANSYS 14完全自学一本通(附DVD光盘1张)报价为准。不知道怎么称呼楼主,想请教下最后一段话:“阻尼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动态的加载来模拟静载的效果,此时我们关心的时结构在加载时不产生大的振动以模拟静态的效果,此时我们加大的阻尼。一般我们称这种阻尼为数值阻尼,属于数值计算中的一种处理技术。”我用这种方法来给结构加载,可是出现阻尼能不断增加的现象,不知道是则么回事?希望能得到您的指点,谢谢!--【匿名用户】:E-works热心网友 dyna碰撞
我目前在德国工作,VDI2230是螺栓计算的必用标准,另外FKM-Richtlinie以及DIN743,&DIN&6892对结构,焊接,轴类和配合的疲劳强度也很重要,此外国内现在结构疲劳计算的标准如&钢结构设计规范&感觉很不全面,而且还完全停留在实用名义应力对比的阶段。欧洲在这方面先进很多,如果有问题可以讨论。
QQ:--【匿名用户】:E-works热心网友
祝福学子们~--蔻色指尖
很强大--御风
请问一下,ANSYS中角速度的方向是不是顺时针为正、逆时针为负?--【匿名用户】:E-works热心网友
我用ANSYS&LS分析轧制钢板时,可逆轧制,一个道次后,设置加速度为负值,为什么钢板会一直加速往前走,而不会反向运动。--【匿名用户】:E-works热心网友
正在准备资料中,不久就发出来了--D&D_ANSYS
等续集啊、、、--卢玉琴
你的载荷是加速度载荷么加速度载荷的话方向正好是反的,因为在ansys中对加速度的定义是惯性力,&惯性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所以在考虑的时候方向要反着考虑就可以了--D&D_ANSYS
我在加荷载的时候方向为什么是反的?
例如,y=-1.上面却显示方向沿y轴向上,这是怎么回事?--【匿名用户】:E-works热心网友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ANSYS基本过程手册(第6章)
发表时间: && 作者: 安世亚太&&来源: e-works
关键字: &&&&
& 第6章时间历程后处理器(POST26) 时间-历程后处理器POST26可用于检查模型中指定点的分析结果与时间、频率等的函数关系。它有许多分析能力:从简单的图形显示和列表到诸如微分和响应频谱生成的复杂操作。POST26的一个典型用途是在瞬态分析中以图形表示产生结果项与时间的关系或在非线性分析中以图形表示作用力与变形的关系。 使用时间-历程后处理器的基本步骤: 1,交互式或通过命令行启动时间-历程处理器。 2,定义时间-历程变量。不仅包括定义变量,还要求存储变量。 3,处理变量:对数据计算,或进行数据的提取,或产生相关的数据集。 4,准备你的数据输出,可通过图形,列表,及文件形式。 6.1时间历程变量观察器
1,工具条 利用工具栏可控制大多数时间-历程处理操作。你可关掉两个扩展的工具栏以保持一个具有如下项目的紧凑工具栏。 Add Data:打开Add Time-History Variable对话框 Delete Data:从变量列表中删除选定的变量 Graph Data:由预先定义的属性,拟合有10个变量的曲线 List Data:生成数据列表,最多可包括6个变量 Properties:定义选定的变量和全局的某些属性 Import Data:打开对话框,以将信息输入变量空间 Export Data:打开对话框,将数据输出到文件和APDL数据数组 Overlay Data: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用于图形覆盖的数据 Results to View: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复杂数据的输出格式 2,显示/隐藏变量列表 为了暂时缩减观察器的尺寸大小,可点击该工具栏的任何位置以隐藏变量列表。 3,变量列表 该区域显示预定义的时间-历程变量,你可以从该列表中选择数据来进行处理。 4,显示/隐藏计算器 为了暂时缩减观察器的尺寸大小,可点击该工具栏的任何位置以隐藏计算器。 5,变量名输入区域 对你想创建的派生变量命名。 6,表达式输入区域 输入定义派生变量的表达式。 7,APDL变量下拉菜单 在输入表达式时,使用该菜单选择预定义的APDL变量。 8,时间-历程变量下拉菜单 输入表达式时,使用该菜单选择已存储的变量。 9,计算器区域 使用计算器,你可以在输入表达式时,加入标准的数学操作符和函数调用,你只需点击按钮,就可把函数加入表达式中。点击INV按钮,可轮流改变有些按钮的函数表示。 PARENTHESIS使用圆括号就象你在一般的代数计算中一样,可改变表达式中运算顺序。许多函数调用在需要时,会自动加上括号。 MAX/MIN变量中最大值的封装/变量中最小值的封装 COMPLEX/形成一个复变量/
CONJUGATE对一个变量做复数变量操作 LN/e^X求一个变量的自然对数/求变量的e次幂 STO/RCL将表达式区域信息存储在内存中/读内存重复调用表达式 LOG求一个变量的普通对数 ABS/INS MEM求实变量的绝对值,复变量的模/将内存区域的内容插入到表达式中 ATAN求复变量的反正切值 X^2/SQRT求变量的平方值/求变量的平方根值 INV转换函数键盘上的函数表示 DERIV/INT求变量的导数/对变量取整 REAL/IMAG取复变量的实部/取复变量的虚部 11KEYNUMBER输入表达式中的实数 PAD /求两个变量的商 *求两个变量的积 -求两个变量的差 +求两个变量的和 CLEAR清除表达式区域中所有的数据和变量 BACKSPACE回退光标,并删除前一个字符 ENTER完成在表达式区域中的表达式输入,并将之存储为在变量输入区域输入的变量名 分页 6.2 进入时间历程处理器 进入时间-历程处理器来解决时间和频率相关的结果数据。一旦你已完成了分析,ANSYS利用结果数据来生成一个结果文件。在你进入处理器时,当前激活的结果文件自动载入(*.RST,*.RFL,*.RTH,*.RMG,等)。若当前的分析中没有任何结果文件,你可以请求装载进一个文件。你也可以利用文件命令选项来装载任何一个结果文件进入处理器。 6.2.1 交互式 选择Main Menu&TimeHist PostPro启动时间历程处理器。以下讨论的关于交互式的模式问题,涉及到如何在GUI部分观察数据变量。关于如何转换GUI方式在适当的命令描述中讲解。选择Main Menu&TimeHist PostPro&Variable Viewer来打开时间-历程变量的观察器。 6.2.2 批处理方式 使用/POST26命令在批处理方式,或命令行中来打开时间历程处理器。 注: 1,为了进行时间历程处理(交互或批处理方式),先必须装载有几何模型, 并有一个有效的结果文件。 2,缺省状态,时间历程处理器寻找一个在通用处理器中使用过的结果文件你也可使用FILE命令(批处理下),或通过变量观察器中的文件菜单,来指定一个不同的文件名。 3,在时间历程处理器中所创建的数据集和定义的变量可在当前ANSYS会话中给与保存。这样你就可以在POST1或POST26处理器间转换,而不用担心丢失掉存储的数据信息。 4,当变量观察器打开时,在命令行中对数据的操作不会在观察器中更新,并且通常有可能使的通过GUI的操作变的无效。 5,关掉或重新打开变量观察器将更新观察器中的内容,但计算表达式的信息将被丢失掉。 6.3 定义变量 POST26的所有操作都是对变量而言的,是结果项舆时间(或频率)的简表。结果项可以是节点处的UX位移、单元的热流量、节点处产生的力、单元的应力、单元的磁通量等。用户对每个POST26变量任意指定大于或等于2的参考号,参考号1用于时间(或频率)。因此,POST26的第一步是定义所需的变量,第二步是存储变量,这些内容在下面描述。 6.3.1 交互式 使用变量观察器,采用如下步骤进入时间历程处理数据: 1,点击Add Data按钮 将弹出添加时间历程变量的对话框,利用其中的结果项目框所提供的树状结构的结果项目,来选择你要添加的结果类型。结果项目以一种树形结构来表示,从该结构中你可选择你想要的标准类型(只有你当前分析中可用的项目才会被显示)。利用“favorites”功能,你可以方便的访问你以前所定义的数据集。该功能可以存储最后50个条目。 2,对选定的结果选项指定一个名字,并可附加有用的信息。在结果选项区域的变量名字段内显示有ANSYS的命名,当然你可用任何你喜欢的名字来代替。如果你所用的名字不唯一,将会询问你是否覆盖以前存储的数据。根据你在结果项目的区域中所选择的类型,你可提供更多的关于该项目的信息,如适当的壳表面,载荷组成以及层标号信息等。 3,点击OK按钮 如果现需要一个实体信息,则将出现一个拾取窗口,以便你可选择模型中适当的节点或单元。然后,添加时间历程变量的对话框将关闭,并将会在结果观察器中变量列表显示区域显示适当的变量列表。 如果你需要输入更多的变量定义,点击APPLY按钮,这时结果数据将会被定义,并被放入变量列表区域,但此时添加时间历程变量的对话框将保持打开状态。 4,增加或改变属性信息 根据你所选择的结果变量类型,你也许希望定义更多的时间历程属性。时间历程信息包括有特定的变量信息,X轴向数据定义,和数据定义列表。通过properties(5)按钮,你可在任意时刻编辑以上信息。 注: 1,在变量列表区域,你可见到所有变量定义的数据,包括相关的指定单元和节点,以及变量的取值范围。 2,当利用变量观察器来定义变量,你可通过点击变量,再使用properties按钮来非常容易的修改它的不同属性。在随后弹出的时间历程属性对话框你可修改或添加特殊的变量(结果数据)属性,也可修改全局属性(X轴向数据属性,变量列表)。 3,变量名TIME,FREQ为保留字。 4,在交互模式下,使用NUMVAR命令将自动设置200个变量,其中变量观察器在对数据的操作中将使用200个变量的最后10个,对于用户而言,有剩下的190个可用。 5,交互模式下,结果文件中所有的时间点被自动存储并保持可用。 分页 6.3.2 批处理方式 在交互模式下,变量在定义时将被自动存储。而在命令行模式下,完成该过程需两个独立的步骤,定义,然后存储。 定义变量时依据结果文件中的结果项,这意味着对结果项建立相应的指针,并创建标签来表示存储该数据的区域。例,以下命令定义了时间历程变量2,3,4: NSOL,2,358,U,X,UX_at_node_358 ESOL,3,219,47,EPEL,X, Elastic_Strain ANSOL,4,101,S,X ,Avtg_Stress_101 变量2为节点358的UX位移,变量3为219单元的47节点的弹性约束的X分力。变量4为101节点的X 方向的平均应变。其后为了对于这些结果项的引用将给它们分配参考号和标签。如果用相同的参考号定义一个新的变量,则原有的变量将被替换。以下的命令被用来定义变量: ANSOL,EDREAD,ESOL,FORCE*,GAPF,LAYERP26,NSOL,RFORCE,SHELL*,SOLU (标有*的命令定义结果项的存储) 第二步是存储数据(使用STORE命令)。存储数据意味着从结果文件中读取数据并将它写入数据库中。除了STORE命令外,当使用显示命令(PLVAR,PRVAR)或者是时间历程数据操作命令(ADD,QUOT等),程序将自动存储数据。一个使用STORE命令的例子如下: /POST26 NSOL,2,23,U,Y!变量2=节点23处的UY SHELL,TOP!指定壳的顶面结果 ESOL,3,20,23,S,X!变量3=单元20的节点23的顶部SX PRVAR,2,3!存储并打印变量2和3 SHELL,BOT!指定壳的底面为结果 ESOL,4,20,23,S,X!变量4=单元20的节点23的底部SX STORE!使用命令缺省,将变量4和变量2、3置于内存 PLESOL,2,3,4!打印变量2,3,4 在某些场合,需要使用STORE命令(Main Menu&TimeHist Postpro&Store Data)直接请求变量存储。这些情况将在下面的命令描述中解释。如在发出TIMERANGE或NSTORE命令(这两个命令等价的GUI路径为Main Menu&TimeHist Postpro&Settings& Data)之后使用STORE命令,则缺省为STORE,NEW,否则为STORE,MERGE。如下列命令说明。由于TIMERANGE和 NSTORE命令为存储数据重新定义了时间(或频率)点和时间增量,因而需要改变命令的缺省。可以使用下列操作存储数据: MERGE: 将新定义的变量增加到为储存在内存的时间点的先前存储的变量中。即:更多的数据列被加入数据库。在某些变量已经存储(缺省)后,如果希望定义和存储新变量,这是十分有用的。 NEW: 替代先前存储的变量,删除先前计算的变量,并存储新定义的变量及其当前的参数。 APPEND:
添加数据到先前定义的变量中。即:如果将每个变量看作一数据列,APPEND操作就为每一列增加行数。当要将两个文件(如瞬态分析中两个独立的结果文件)中相同变量“集中”在一起时,这是很有用的。使用FILE命令(Main Menu&TimeHist Postpro&Settings& File)指定结果文件名。 ALLOC,N:
为顺序存储操作分配N个点(N行)空间,先前定义的变量,如果存在则被清零。由于程序会根据结果文件自动确定所需的点数,所以正常情况下不需用该选项。 注:
缺省情况下,可以定义的变量数为10个,使用命令NUMVAR可增加该限值(最大值为200)。 时间和频率总为变量1。 缺省情况下,力(或力矩)值表示合力(静态力、阻尼力和惯性力的合力)。FORCE命令允许对各个分力操作。但在单元的力分量并不受FORCE命令影响,对于任一单元类型,它们保持描述它们时的独立状态。 定义变量的其它有用命令: ?NSTORE, 定义待存储的时间点或频率点的数量。 ?TIMERANGE, 定义待读取数据的时间或频率范围。 ?TVAR, 将变量1表示时间改变为表示累积迭代号。 ?VARNAM,给变量赋名称。 ?RESET,并将所有参数重新设置为缺省值。
壳单元和分层壳单元的结果数据假定为壳或层的顶面。SHELL命令允许指定是顶面、中面或底面。对于分层单元可通过LAYERP26命令指定层号。 6.4 处理变量并进行计算 通常,通过对从结果文件得到的指定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可产生能提供更有价值的附加变量集。例如,在一个瞬态分析中定义一个位移变量,可通过求它对时间的导数来得到速度和加速度,这样做,将产生一个全新的变量,我们在以后的分析中可结合其它数据来使用该变量。 6.4.1 交互式 变量观察器提供了一个直观的计算器用来进行计算,所有的命令功能均可通过在该区域的操作来访问,而且通过点击该区域上面的工具条可显示或隐藏该区域。 按如下步骤使用变量观察器来进行时间历程数据的处理: 1,在变量名输入区域命名一个变量,命名必须唯一,否则将提示你是否覆盖先前命名过的变量。 2,点击适当的按键,或从下拉菜单中选择时间历程变量,或APDL参数。 操作后,表达式输入区域将显示输入的操作符,变量名,APDL参数。 3,点击变量观察器的计算器区域中的Enter按钮。完成计算,得到的计算数据使用结果变量名出现在变量列表区域,而且直到观察器关闭,表达式一直可有观察器使用结果变量名来访问。 注: 1,表示一个变量UYBLOCK对一个变量的求导 VBLOCK=deriv((UYBLOCK),(TIME)) 2, 对一个时间历程复变量PRESMID取模 AMPL_MID=abs(PRESMID)或 AMPL_MID=sqrt(real((PRESMID))^2+imag((PRESMID))^2) 3, 求一个复变量UYFANTIP的相位角 PHAS_TIP=atan((UYFANTIP))*180/(pi) 此处 pi=acos(-1) 4, 求一个复变量PRESMID和一个因子(2+3i)的积 SCAL_MID=cmplx(2,3)*(PRESMID) 5, 定义一个沿直线变化的变量 PAMP_25BY_0.5=.25+(.05*({nset}-1)) 6, 定义一个关于时间函数的变量 FUNC_TIME_1=10*({TIME}-.25) 分页 6.4.2 批处理方式 在批处理模式下,可使用命令的联合,某些用来标识变量名和输出格式,某些来标识创建新变量的变量数据。计算器命令由它们相应的自身命令来执行。 1,表示一个变量UYBLOCK对一个变量的求导 NSOL,2,100,u,y,UYBLOCK!Variable 2 is UY of node 100 DERIV, 3,2,1,,VYBLOCK!Variable 3 is named VYBLOCK It is the derivative of variable 2 with respect to variable 1 (time) 2,对一个时间历程复变量PRESMID取模 NSOL,2,123,PRES,,PRESMID!Variable 2 is the pressure at node 123
ABS, 3,2,,,AMPL_MID!Absolute value of a complex variable is its amplitude 3,求一个复变量UYFANTIP的相位角 Pi = acos(-1) ATAN,4,2,,,PHAS_MID,,,180/pi!ATAN function of a complex variable (a + ib) gives atan (b/a) 4,求一个复变量PRESMID和一个因子(2+3i)的积 CFACT,2,3!Scale factor of 2+3i ADD,5,2,,,SCAL_MID!Use ADD command to store variable 2 into variable 5 with the scale factor of (2+3i) 5, 定义一个沿直线变化的变量 FILLDATA,6,,,.25,.05,ramp_func!Fill a variable with ramp function data. 以下的命令被用来对变量数据进行计算,生成可计算的表达式,或存储数据。关于更详细的时间历程变量的处理请参考命令的说明。 ABS,IMAGIN,SMALL,ADD,INT1,SQRT,ATAN,LARGE,CLOG,NLOG,CONJUG,PROD,DERIV,QUOT,EXP,REALVAR 6.5 数据的输入 该功能使的用户可从结果文件读取数据集到时间历程变量中。这就使的用户可以显示和比较试验数据与相应的ANSYS分析结果数据。 6.5.1 交互式 利用变量观察器中的Import Data按钮,用户可以交互式的完成数据输入的过程。点击该按钮,用户浏览和选择适当的文件,但文件中数据的格式要求如下: #试验数据文件 #所有的注释行需以#开始 #空白行将被忽略 # #不以#开始的第一行,需包括用来表示读入处理器的每一列数据的变量名。要注#意的是对于复变量的一对数据(实部和虚部)只用一个变量名表示,如下所示。 #其后的一行,可以为空白,也可为对该数据列的描述,如实部,虚部等。 # #数据列中的数据可为任意格式,但每列需由逗号,或空格,或制表符分开。 #通常第一列数据被保留为不受约束的变量,如时间,频率 # FREQTEST1TEST2 REALIMAGINARYREALIMAGINARY 1.0.320.0-4.47762E-03 2.0.080.2-8.99666E-03 3.0.120.7-1.35897E-02 4.0.630.9-1.82673E-02 5.0.901.-2.29925E-02 6.0.381.-2.76290E-02 对文件中的数据处理,用户有两种选择: 1,覆盖的图形信息:如果你仅想在同一幅图中将理论的或试验的数据与通过ANSYS有限单元法分析的结果数据对比,可使用此选择。当用该方法时,通过显示一个覆盖数据的下拉菜单而引入数据集,选择下拉菜单中的一个数据集,引入的数据将覆盖当前显示的图形中的变量数据。你可选择NONE来不覆盖任何数据。用该种方法引入的数据集来覆盖变量曲线表示的数据,可以非常明显的,而且形象的进行试验数据和有限元分析数据的对比。 2,线性插值法:若你想进行有限元分析的结果数据和试验或理论数据在相同的时间点上对比,你可选择对FEA时间点插值选项。该选项对试验数据进行线性插值,而计算得到在ANSYS时间/频率点上的结果数据。然后该结果数据被作为一个时间历程变量存储,而且添加到变量观察器的变量列表。这些新加的变量可象任何时间历程变量一样的被显示或操作,但必须确保线性插值对输入的数据有效。另外,那些未经过插值的来自于文件的原始数据可在方法1中所讲的下拉列表中得到。 6.5.2 批处理方式 可利用下面的任一种方式来将文件中的数据引入时间变量中去: 1,使用DATA命令从已格式化的文件中读取数据,文件格式见DATA命令。 2,从一任意格式的文件读取数据,文件由逗号,空格,或制表符分隔。通过如下的两个步骤,你可将数据存储为一个时间历程变量: 1,使用*TREAD命令将文件数据读入数组列表中,因为要先定义数组的大小,所以该步要求知道文件中数据点的数目。 2,使用VPUT命令将数组列表存储为时间历程变量,你可一次将一个数组存储为一个时间历程变量。 3,如下的两个外部命令,可用来使将数据读取为时间历程变量更容易些。 1,eui,ansys::results::timeHist::TREAD 目录路径/文件名数组名,该命令可获的数据文件的大小,并以你给的数组名创建一个数组列表,数组大小将由文件中的数据集数目来决定,然后将数据读入到数组中。该命令必在下面这个命令之前使用。 2,eui,ansys::results::timeHist::vputData 数组名变量序号,该命令将假设你以1)中所示的方法创建了数组。然后命令将数组中存储的数据转化为时间历程变量,并且转化后的变量标识以你所给出的变量序号开始。 例: eui,"ansys::results::timeHist::TREAD
d:\test1\harmonic.prn TESTMID" eui,"ansys::results::timeHist::vputData TESTMID 5" 如上的第一个命令将将目录d:\test1\下的文件harmonic.prn数据读入以TESTMID命名的数组列表中。第二个命令将TESTMID数组中的数据引入到ANSYS的时间历程变量中,并以序号5开始存储,紧接着的数据集存储为变量6,等。如果这些变量已经被定义,则将覆盖以前的定义。 6.6 数据的输出 该功能允许用户将选定的时间历程变量输出到ASCII文件中或输出为APDL数组参数。这样用户就可执行其他的功能调用,如传递数据到另一个应用程序中做进一步处理,或将数据转储为另一种易获取的格式。 分页 6.6.1 交互式 利用Export Data按钮可将变量观察器变量列表窗口中当前选定的变量输出到一个文件。点击该按钮,用户有三种输出选项: 1,输出到文件: 该选项使用户可将选定的变量输出到ASCII文件中,可用来被其他的应用程序做进一步的处理。其文件格式和在数据的输入中所讨论的格式一致。数据在文件中可有两种格式:逗号分隔(文件扩展名为.csv),或空格分隔(文件扩展名为.prn)。一次可输出的数据条目被限制为4变量(变量为复数)加上时间变量,或9变量(变量为实数)加上时间变量。并且变量观察器窗口中的变量名将做为输出文件中的数据列首的描述信息。 2,输出到APDL表中: 该选项使用户将时间变量数据存储到用户指定列表名的列表中,从而可以使用户利用ANSYS中的APDL扩展功能来对时间历程变量进行操作(如*VFUN,*VOPER,等),该表的索引(第0列)通常为独立变量,如时间,频率。若有多个时间历程变量被输出,则它们将被存储在以列号1开始的连续列中。若输出变量中存在复变量,则该复变量将占用两列,一列为实部,一列为虚部。 注:若在变量观察器中选择多个时间历程变量输出,则按变量此刻在观察器中变量列表框中的显示顺序(从上到下)来顺序存储。记录下该顺序由用户来完成。 3,输出到APDL数组中: 该选项使用户将时间历程变量输出到由用户指定的数组参数中,从而可以使用户利用ANSYS中的APDL扩展功能来对时间历程变量进行操作。其中第一列被保留为独立变量使用,如时间,频率。其他变量从第二列开始按序存储,顺序为变量在观察器窗口中的显示顺序。 6.6.2 批处理方式 将时间历程变量输出到一个文件有两个步骤: 1,将变量输出到数组参数中。VGET命令可将一个单独的时间历程变量输出到一个定义好大小(*DIM)的数组参数中,该数组的大小可由*GET,size,vari,nsets命令来得到。 2,一旦数组被填充完毕,可利用*VWRITE命令将数据输出到文件。 例: NSOL,5,55,U,X STORE,MERGE! 在节点55存储UX *GET,size,VARI,,NSETS
*dim,UX55,array,size! 创建数组参数 VGET,UX55(1),5! 将变量5中的时间历程数据存储到UX55中 *CFOPEN,disp,dat
*VWRITE,UX55(1)! 将数组以给定格式写入到文件disp.dat
(6x,f12.6)
*CFCLOSE 6.7 变量的评价 一旦变量被定义,可利用图形或列表来对数据进行评价。 6.7.1图形显示结果 图形显示结果,可利用变量观察器交互式的进行,也可从命令行来完成。 6.7.1.1 交互式 在变量观察器中利用Graph Data按钮可将你选定的变量以图表显示。在一个图表中最多可显示10个变量。缺省下,图表中X轴在静态或瞬态分析中为时间变量,而在谐分析中为频率变量。你也可利用X-AXIS列下的单选按钮来改变X轴坐标为你在变量列表中选择的一个变量。 当需要绘制复变量的图形时,如在一个谐分析中,你可利用变量观察器的右上角的results to view下拉列表来选择是绘制振幅(缺省),还是相位角,实部,或虚部。 变量观察器中存储了结果文件中可用的所有时间点。你可通过选择X坐标的范围,来仅显示结果中的一部分。这对你仅对某一时间点附近的响应特别感兴趣时比较有用,或是在一个衰减试验分析中的某一范围的碰撞力矩。该设置在Data Properties对话框中的X-AXIS标签下。注意,该项为全局设置,将影响后面所有的图形绘制。 6.7.1.2 批处理方式 PLVAR命令(Main Menu&TimeHist Postpro&Graph Variables)可在一个图框中显示多达9个变量的图形。缺省的横坐标(X-轴)为变量1:静态或瞬态分析表示时间;谐波分析表示频率。使用XVAR命令(Main Menu&TimeHist Postpro& Settings&Graph).可指定不同的变量号(表示应力、变形等)作为横坐标指定不同的变量号。下面是图形输出的两个实例: 当对复变量进行图形绘制时,缺省情况下,PLVAR命令显示的为幅值。使用PLCPLX命令 (Main Menu&TimeHist Postpro&Settings&Graph).(MAIN)切换到显示相位、实部或虚部。 你可通过/XRANGE命令来选择X轴的范围,从而仅显示存储数据的部分。 如下,有两个图例:
图6-1 使用XVAR=1(时间)作为横坐标时的POST26输出
图6-2 使用XVAR 0 1指定不同的变量号作为横坐标时的POST26输出 关于如何调整图形显示的更多信息,请参见本手册稍后的Creating Graphs。 6.7.2 列表显示结果 可以采用交互式或命令行方式来完成结果的列表显示。 6.7.2.1 交互式 变量观察器中的List Button按钮可对6个观察器中的变量进行列表显示。 当需要显示复变量的列表时,如在一个谐分析中,你可利用变量观察器的右上角的results to view下拉列表来选择是显示振幅(缺省),还是相位角,实部,或虚部。 你可限制显示的数据为一定范围的时间或频率。通过Data Properties对话框中的Lists标签的选择可控制本次列表显示及随后的列表。除了设置时间或频率范围外,你还可进行如下选择: 1,在重复输出列表头前指定显示的行的数目。 2,显示输出变量的极值。 3,指定显示第几个数据点。 分页 6.7.2.2 批处理方式 可通过PRVAR命令 (Main Menu&TimeHist Postpro&List Variables)在表格中列出多达6个变量。可用于获得某一时刻或频率处的结果项的值。可控制打印输出的时间或频率段。操作如下: Command(s): (命令) NPRINT, PRTIME GUI:
Main Menu&TimeHist Postpro&Settings&List
通过LINES命令(Main Menu&TimeHist Postpro&Settings&List)可对列表输出的格式做微量调整。下面是PRVAR的一个输出示例: ***** ANSYS POST26 VARIABLE LISTING ***** TIME51 UX30 UY UXUY .1000E+00. .. .. ..144850 ..178505 1..212601 1.. 1.-. POST26 SUMMARY OF VARIABLE EXTREME VALUES VARI TYPEIDENTIFIERSNAMEMINIMUMAT TIMEMAXIMUMAT TIME 1 TIME1 TIMETIME.0E-096. 2 NSOL51 UXUX.0E-09. 3 NSOL30 UYUY-.261.000 对于由实部和虚部组成的复变量,PRVAR命令的缺省列表是实部和虚部。可通过命令PRCPLX命令选择实部、虚部、幅值、相位中的任何一个。 另一个有用的列表命令是EXTREM (Main Menu&TimeHist Postpro&List Extremes),可用于打印设定的X和Y范围内Y变量的最大和最小值。也可通过命令*GET(Utility Menu&Parameters&Get Scalar Data)将极限值指定给参数。下面是EXTREM命令的一个输出示例: EXTREM命令的输出示例 POST26 SUMMARY OF VARIABLE EXTREME VALUES VARI TYPEIDENTIFIERSNAMEMINIMUMAT TIMEMAXIMUMAT TIME 1 TIME1 TIMETIME.0E-096. 2 NSOL50 UXUX.0E-09 . 3 NSOL30 UYUY-.461.000 6.8 POST26后处理器的其它功能 6.8.1 PSD响应和协方差计算 6.8.1.1 交互式 该方式在变量观察器中未提供相应操作。 6.8.1.2 批处理方式 PSD响应和协方差在一个随机振动分析的计算中,可对任意数量的jobname.RST或jobname.PSD文件进行处理。具体计算程序请参见ANSYS结构分析指南和POST26中PSD响应的计算。 6.8.2 产生响应谱 6.8.2.1 交互式 该方式在变量观察器中未提供相应操作。 6.8.2.2 批处理方式 该方法允许在给定的时间历程中生成位移、速度、加速度响应谱,频谱分析中的响应谱可用于计算结构的整个响应。 POST26的RESP命令用来产生响应谱: Command(s):(命令) RESP GUI:
Main Menu&TimeHist Postpro&Generate Spectrm
RESP命令需要先定义两个变量:一个含有响应谱的频率值(LFTAB字段);另一个含有位移的时间历程(LDTAB字段)。LFTAB的频率值不仅代表响应谱曲线的横坐标,而且也是用于产生响应谱的单自由度激励的频率。可通过FILLDATA或DATA命令产生LFTAB变量。 LDTAB中的位移时间历程值常产生单自由度系统的瞬态动态分析。通过DATA命令(位移时间历程在文件中时)和NSOL命令(Main Menu&TimeHist Postpro&Define Variables)创建LDTAB变量。系统采用数据时间集分法计算响应谱。 6.8.3 数据的平滑 若你进行一个会产生很多噪声数据的分析,如动态分析,则我们通常会平滑响应的数据。通过消除一些局部的波动,而保持响应的整体特征来使我们更好的理解和观察响应。时间历程中的smooth 操作通过一个n 阶的多项式来对实际的响应进行平滑。 该操作仅适合静态或瞬态分析的结果数据,并且复变量也不适合。 6.8.3.1 交互式 该功能通过变量观察器中的计算器部分的函数smooth(x1,x2,n)来实现,其中x1受约束的变量(如某点的响应),x2为独立的变量(如时间变量),n为平滑函数的阶数。该函数只能通过在计算器中的表达式区域输入来实现。 如现用一个二阶的平滑函数来对某结构中点的UY响应来平滑, smoothed_response=SMOOTH({UY_AT_MIDPOINT},{TIME},2). 6.8.3.2 批处理方式 如果产生了一些噪音数据,你将平滑数据来得到一个更有代表性的曲线。 利用4个数组来平滑数据。前两个数组来分别保存独立变量和受约束的变量,后两个来保存平滑后的独立变量和约束变量。在进行数据的平滑前必须首先用*DIM命令来创建前两个数组,然后用VGET命令来填充这两个数组。当在交互模式下,ANSYS将自动产生后两个数组,但若在批处理方式下,在平滑数据前,你必须自己来创建后两个数组(ANSYS将用平滑后的数据来对之填充)。 当四个数组被建立,便可利用SMOOTH命令来对数据进行平滑处理。 (Main&Menu&TimeHsit PostPro&Smooth Data),你可在datap域中来选择是平滑部分还是全部数据,在fitpt域中来选择来平滑函数的最高阶数(缺省是对所有点),通常,缺省的阶数为数据点数目的一半。在对结果进行绘制时,可选择绘制对数据平滑前的曲线,或平滑后,或者是两者都绘制出来。
责任编辑:蒋汉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nsys后处理教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