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美国男篮vs法国vs法国来分析分析实力都如何?

欧洲杯分析 法国VS德国 提醒彩民法国本土举办杯赛都夺冠 | 北晚新视觉
欧洲杯分析 法国VS德国 提醒彩民法国本土举办杯赛都夺冠
编辑:zhoujt
日讯,北京时间明晨,本届欧洲杯将上演另一场半决赛,赛事东道主、高卢雄鸡法国队在马赛韦洛德罗姆球场迎战日耳曼战车德国队。1/4决赛,法国的吉鲁梅开二度,博格巴、格列兹曼、帕耶也分别破门,最终5-2轻取冰岛黑马。
北京时间明晨,本届欧洲杯将上演另一场半决赛,赛事东道主、高卢雄鸡法国队在马赛韦洛德罗姆球场迎战日耳曼战车德国队。值得一提的是,在2014巴西世界杯1/4决赛中,德国1-0淘汰法国并最终夺冠,因此法国想在本土报2年前的一箭之仇。而德国也要力争再度杀入决赛,争取时隔20年后再度问鼎欧洲杯冠军。法国58年来大赛未胜德国本届欧洲杯,作为宿敌的法国与德国是夺冠的两大热门。在以往的大赛中,德国堪称法国的克星与苦主:自从1958年世界杯季军争夺战之后,法国在大赛中居然再也没有战胜过德国。不过在双方近6次交锋中,法国3胜1平2负稍占上风,但法国赢球基本都是在友谊赛热身赛中,并非正式比赛,因此参考意义不是太大。两队最近一次对垒,是在去年11月的热身赛中,法国依靠吉鲁与吉尼亚克两位前锋的破门,在巴黎2-0击败德国,而在那场比赛进行中还发生了震惊全球的巴黎恐袭事件。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网页至朋友圈(点击二维码隐藏)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
北晚新视觉微博
北晚新视觉微信
北晚新视觉手机版
北京晚报APP
地址:北京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0号北京日报社新闻采编中心205室
电话:010-
邮箱:takefoto(at)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09  美国独立可以算成是一场革命,它的理论基础大多来自以法国为中心的启蒙运动,例如天赋人权、生而自由、社会契约论等。可以说,欧洲大陆的启蒙运动为美国理直气壮地向英国夺权,提供了思想武器。比较有意思的是,先有思想武器的欧洲,革命来得比美国晚。如果以1776年《独立宣言》为美国革命的标志,那么,法国大革命比美国晚了13年。如果以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算,1789年,法国民众攻打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只比美国完成独立的革命晚了6年,时间相差不算太远。在我们了解美国如何对待法国大革命之前,先了解一下,法国大革命之前,法国人如何对待美国独立。
  美国独立战争开始后,后来被认为的开国元勋之一富兰克林被派往法国。由于那时还没有美国,富兰克林还不能算大使。他曾经是个很有钱的人,但是,此刻,他只有名望,钱都花完了,闹独立的革命者也没能给他凑一笔活动费用。在前往法国的路途中,富兰克林乘坐的船,捕获了两个英国商人。反正在打仗嘛,英国商人的货物被没收(不知道算不算拦路抢劫),变卖成了现金,大约够富兰克林在巴黎一个月的开销,巴黎的消费还是蛮贵的。
  在富兰克林到达法国之前,已经有一些热心的法国人悄悄地帮助美国革命者走私军火,虽然也有人说他们只是中间商,只是掮客,发战争财,但是,法国的军火确实偷偷地流向华盛顿的军队。只是因为碍着英国的关系,这些军火偷运全部属于保密状态,法国政府面对英国的愤怒,只能表示毫不知情的无辜。
  富兰克林到达巴黎后最大的成果是,法国率先承认了宣布独立的美国,虽然当时美国还处于战争状态,能否赢得战争、真正独立还不知道。法国的这种做法基于它与英国长期的矛盾,用后来拿破仑的话说,英法两国世代冤仇600年,虽有点夸张,但也确实差不多。看到英国的殖民地开始闹独立,法国人开心得很。既然法国支持英国内部的一小撮人闹独立,英国人肯定很愤怒,立即向法国宣战。处于战争状态后,法国向华盛顿的军队输送军火,就不用偷偷摸摸了。此后,西班牙、荷兰等,都向英国宣战,因为他们以前都在英国人那里吃过不少亏,连普鲁士的将军都跑到美洲帮助华盛顿训练那些农民,可见,英国树敌太多了,犯了众怒。
  如果我们纯粹用法国、西班牙、荷兰等国的报复心理来解释它们对美国独立的支持,至少对于法国来说是不够的。《独立宣言》发表后,很多法国人终于发现,卢梭等人设计的人类社会的理想,正在北美大地开始变成现实。现在很多人说起美国独立,依然热血沸腾,充满理想主义激情,那时候,法国人也一样。一些法国军人志愿跑到北美,帮助美国人与英国作战。这种来自法国正规军的介入,使得华盛顿的军队摆脱了农民的业余士兵形象,开始像一支真正的军队。而富兰克林则在法国到处贷款,购买战争物资。
  当法国的国库变得空虚的时候,几个荷兰银行家给美国提供了几百万现金,他们只是投资,希望美国获胜后能从美国获得商业回报。西班牙对英国宣战,一方面是报仇,另一方面是想收回被英国人控制的直布罗陀。但是,英国人也不是等闲之辈,他们挑动北美的印第安人,在背后向美国人展开了攻击,因为,以前英国人是北美殖民地主人的时候,就对印第安人大开杀戒,现在,英国人让印第安人把这种仇恨转嫁到谋求独立的美国人头上,美国人对此展开了血腥的报复。在各种各样的力量的影响下,英国终于认输。美国独立,除了美国人自己的努力外,法国的帮助毫无疑问是第一位的。
  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美国人冷漠地看着法国发生的一切。《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杰弗逊被美国人指着为煽动者、蛊惑者,受法国思想毒害太深,杰弗逊同时还被指责为理智不健全,不是爱国者。开始的时候,陷于革命之中的法国人,对于美国发生的事情也并不了解。法国大革命延续了好几年,179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处死。1个月后,英国组织了反法联盟,向法国的乌合之众宣战。我们必须对英国的这个行动作一点探讨。
  法国大革命完全是符合所谓普世价值的真正的革命。革命不久,法国人就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此后,按照普世价值的原则,颁布了《宪法》,处决国王之后,成为一个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当人们对英国的民主制度发出由衷的赞叹,他们如何解释,奉行所谓普世价值的英国,为何要向同样彻底奉行普世价值的法国开战?难道他们的普世价值是不一样的?他们如何解释,建立民主制度的英国,为何要向同样建立民主制度的法国开战?而且还要镇压法国起义者,帮助法国恢复君主制?
  不说英国了。美国的《独立宣言》以及《宪法》基本上都来自法国的思想,而且是一个崭新的国家。当英国向法国开战的时候,法国人自然想到了美国,想到了多年以前法国对美国独立的大力支持,想到了两国共同的思想基础。于是,法国人希望得到美国的支持。所有热爱人权、民主、自由之类普世价值的人,都满怀憧憬地希望看到,这两个代表人类正义的国家,能够成为亲密的战友和兄弟,共同反抗民主英国的暴政。但是,华盛顿总统宣布:美国严格保持绝对中立,无论言论和行动,都不能倒向(英法)任何一方。看,美国并不因为共同的、美好的普世价值而想帮助法国,连言论自由都要控制。
  法国人立即派出“大使”前往美国。美国曾经与法国签有条约,认可双方是盟友,美国应自动向法国的敌人开战,美国的港口对法国开放,不接受法国敌对国的船只靠岸。法国“大使”询问美国,为何不遵守条约?美国人冷冷地说:条约是当初与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签订的,现在国王死了,条约就失效了。原来民主处死暴君错了!法国“大使”极为失望,他只好退而求其次。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法国对美国的帮助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几百万美元的贷款。法国“大使”希望美国能还这笔钱,打仗的时候,法国正需要钱,哪怕只还一部分。美国《宪法》的起早人之一,美国开国元勋之一,汉密尔顿断然拒绝了法国讨债的请求。当法国“大使”希望法国船只能在美国靠岸时,美国国务院给法国政府发去了一封措辞粗鲁的外交信件,要求法国召回这名“大使”。
  大西洋两岸的人们都发现,那个供奉着普世价值的国家,原来是一个十足卑鄙的国家。美国总统华盛顿说:欧洲的事情,与我们无关。真的如此吗?美国不帮助民主的法兰西共和国也就算了,总统说的话,宣布的法令总该有效吧。华盛顿总统刚刚宣布过“严格绝对中立”,但是,法国“大使”被召回后,美国派出了代表,与英国商讨两国亲善,建立贸易、航海的条约。曾经在《独立宣言》中,那么痛骂英国的美国人,这么快就把仇敌转变成朋友。为什么?
  第一,法国比英国穷,美国不以普世价值作为交友的标准。第二,法国的海军已经没了,美国知道自己需要海洋,但那时候美国还没有海军,英国有强大的海军,所以美国需要英国海军的保护。第三,这是最根本的。美国独立如果说是一场革命,它其实是一场政权交接,原来属于英国王室的政权,通过革命,转交到美国当地的有产者、贵族和上层社会成员的手中。美国的开国元勋哪个不是财主?而法国大革命是把国王的权力转交给普通大众,转交给真正的民主,美国不愿与这样的民主共和国同流合污。
  法国大革命还在继续,民主共和国被拿破仑取代,拿破仑的战争需要钱。《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杰弗逊当上了总统,美国人看上了法国在北美洲的大片殖民地。1803年,杰弗逊总统与拿破仑作了一笔交易,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路易斯安那,美国的领土由此扩大了一倍。拿破仑的战争机器扩大了无数倍。第二年,1804年,拿破仑当上了皇帝,再过一年,1805年,拿破仑获得一生中最重要的胜利,奥斯特里茨战役的胜利,拿破仑自此成为欧洲霸主。
  谁能解释,以普世价值为荣、为最高原则的美国为何不帮助民主的法兰西共和国,而要“帮助”独裁的拿破仑?这是一种投资吗?如果拿破仑最终没有失败,美国的好处应该更多吧?拿破仑失败了,英国人追究起来,美国人只需要摆出一套贪财的理由,就可以被英国原谅,毕竟是那么大的一片土地啊。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美国 VS 法国,分析,篮球分析,足球分析,赛前分析-- 彩客网
开赛时间&星期一&1:15
距开赛时间还剩
分钟&&& &&&&&&
本赛季积分排名
&&近期战绩&&
&&近期战绩&&
让分胜负对比
主队历史相同让分对比近
客队历史相同让分对比近
总分大小对比
主队历史相同总分对比近
客队历史相同总分对比近
平均得分/失分对比
胜分差统计
&投篮命中率三分命中率平均篮板平均助攻平均抢断平均失误季前赛常规赛近十场
&投篮命中率三分命中率平均篮板平均助攻平均抢断平均失误季前赛常规赛近十场
赛事时间主客对手与本场相隔
赛事时间主客对手与本场相隔
正选 后备10后卫 K.艾荣5前锋 杜兰特15前锋 安东尼13前锋 P.佐治12中锋 D.卡辛斯7后卫 罗利11后卫 基利汤逊4后卫 占美毕拿9后卫 迪罗辛14前锋 特雷蒙格连8前锋 H.班尼斯6中锋 迪安祖佐敦 正选 后备9后卫 柏加12后卫 南多德科洛13前锋 迪奥5前锋 巴杜姆16中锋 R.高伯特6后卫 戴奥特4后卫 靴迪尔11前锋 F.比杜斯15前锋 谢拉巴尼17前锋 添利亚8前锋 卡胡迪7中锋 J.拉域尼
两队伤停情况
美國男籃在今屆奧運會分組賽至今四戰全勝,而且進攻端發揮十分出彩,加上球隊整體實力明顯高出法國男籃一截,美國男籃是役值得支持。
本本网资讯仅供体育爱好者浏览、购买中国足彩参考之用。任何人不得用于非法用途,否则责任自负当前位置:&&&&&&&&&
最新公告:
看不爽美国人的法国人
14:50:50&&
看不爽美国人的法国人:法国人眼里的美国和美国人眼里的法国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是完全可以定量分析的。总部设在纽约的“法美基金会”(The French American Foundation)就此定期委托法国民意调查公司SOFRES进行专门调查。中国人都会说,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在美国的反恐大计中,这个问题同样重要。
看到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非尔德在电视上挖苦法国人属于落伍的&老欧洲&,我的法国朋友评论说:你要是和美国人说&五千年文明&,他们会不知&五千&是个多大的数目字,你只能是说&五千美元&他们才能反应过来。   法国人眼里的美国   不过,法国人眼里的美国和美国人眼里的法国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是完全可以定量分析的。总部设在纽约的&法美基金会&(The French American Foundation)就此定期委托法国民意调查公司SOFRES进行专门调查。中国人都会说,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在美国的反恐大计中,这个问题同样重要。据911事件一年以后进行的最新调查,在法国的受访者中有50%的人认为法美是伙伴关系,而美国人持同样观点的比例高达68%。但是,虽然法美称的上是伙伴,但是伙伴是不是忠诚则是另一个问题了。有57%的法国人认为法美伙伴关系其实不大稳定,算不上是&忠诚的&伙伴,而41%美国人也持同样的观点。   为什么法国和美国人之间会存有这种芥蒂呢?问一问法国人就知道了。如果你要让法国受访者在给定的十二个词中(强权、暴力、不平等、富裕、种族歧视、活力、帝国主义、自由、天真、青春、败坏、慷慨)挑一个他们认为最能够代表美国人形象的词,73%的人会回答说&强权&,53%回答&暴力&,47%回答&不平等&,42%回答&富裕&,39%回答&种族歧视&。如果不先入为主,直接问法国人:&每当你想到美国人,脑子里会想到什么形象?&有很多法国人会联想到&毒品&、&死刑&、&携枪自由&、&个人至上&、&肥胖症&这样负面的形象,比较中立一点的形象也就是&美元&、&麦当劳&、&可口可乐&、&好莱坞&、&自由女神&而已。还有超过60%的法国人认为美国的外交政策就是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国,用以保护和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经济利益。   那么,美国人眼里的法国又是怎样的呢?民意调查向美国民众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这样的:&从经济的角度上说,法国在世界上的排名第几?&对于这个问题,有49%的美国人认为法国的经济实力在世界前十名,20%的人说不出任何答案,17%的人认为在十名以外,只有14%的美国人能够正确回答法国经济排名在世界前五名以内这个事实。在调查给出的八个领域中(葡萄酒、时装、文化、医学、核电、航天、通讯和武器),有82%的美国人认为法国葡萄酒在世界上首屈一指,78%的人认为法国时装领导世界潮流,而58%的美国人认为法国文化(包括电影、音乐、书籍)在世界上有重要位置。在余下的五个领域中认为法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的美国人还不到20%。   也许这些都属于表面印象,更现实一点的问题是美国人是否愿意到法国生活而法国人有是否愿意到美国去生活呢?对这个问题,只有17%的法国人回答&愿意&,而愿意到法国生活的美国人略多一点,有24%的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如果这个问题换一种问法:&你愿意到法国/美国去工作吗?&也许是美元和财富的诱惑力,有22%的法国人表示愿意到美国工作,而美国人愿意到法国工作比例依然是24%。如果再换一种问法:&你愿意到法国/美国去学习吗?&这时候有31%的法国人和36%的美国人表示愿意到对方国家学习。   总体来说,有39%的法国人对美国存有好感,而有50%的美国人对法国存有好感。但是要是仔细分析一下受访人的职业背景和政治立场,民意调查发现法国年轻人(34%)对美国持好感的比例大大低于老年人(43%),知识分子和白领阶层(33%)对美国持好感的低于蓝领工人(42%),左派政党支持者(29%)对美国持好感的又大大低于右派政党支持者(53%)。从美国人的角度看,不同职业和政治背景的人对法国的态度也有较大区别。但是奇怪的是结果和法国的情况完全相反。在美国,对法国持好感的主要是年轻人(52%)、知识分子和白领(56%)以及相当于法国左派政党的民主党的支持者(54%)。   如果从这样的&阶级&观点来分析,没有多少文化熏陶的共和党总统小布什自然应该是对法国不大&感冒 &。但是,年过七旬出身贫寒的右派法国希拉克总统应该是属于&亲美派&了。难怪希拉克最近在法美关系紧张之际接受美国时代杂志采访时来澄清说:&我在美国交了许多好朋友,过得很快活,我爱吃垃圾食物,每次从美国回来就重了几磅。我一直致力支持环大西洋的团结,我听到别人说我反美时很难过,不是生气,是真正难过。&   趣味小测验   餐馆为什么没座?   你打电话到餐馆定座位,如果你报上的姓名是Bob Smith或Bill Gates,那边可能会遗憾地通知你已经暴满,今后两三周内都没有座位。如果三分钟后再打一次电话,换上一个类似Jacques Dupont或者Pierre Martin这样的名字,座位就定妥了。这是为什么呢?(参考答案在本章末尾)   法国人看&自由薯条&   美国人煞有介事地将&法国薯条&(french fries)改称&自由薯条&(freedom fries),把国际政治与炸土豆条混淆,国际舆论大多嗤之以鼻,以花边新闻处理。那么,法国普通老百姓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呢?我在法国网站上的聊天室里,特别向在线上的网友们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法国薯条&在美国变成了&自由薯条&,你们法国人觉得气愤还是可笑?&下面是法国网民的部分评论:   && &自由薯条&?很可爱的名字啊!在法国炸薯条就叫&薯条&,因为我们知道这本是比利时人的发明。无知的美国人想改名,就随他们的便吧。   && 薯条从此获得自由,&自由薯条万岁!&(注:仿戴高乐&自由魁北克万岁&的经典句式)   && 把&自由&与&法国&画了等号?世界从此知道法国是自由的象征。谢谢山姆大叔!   && 美国人是否准备把自由女神还给法国呢?   && 但愿美国人不要把&自由&当薯条给油炸了。   && 如果自由在薯条里,那么美国还有什么自由可言?   && 他们可以给薯条改名,但愿他们改变不了法国的外交政策!   && &自由薯条&?那么美国人是否准备把&法式接吻&改称&自由接吻&呢?   && 问题不在于美国人的天真,而在于他们是如此的认真。   && 他们愿意怎么称呼薯条都没关系,反正&美式天真&算不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吧!?   && 我很担忧,那些名字叫&French&(注:French是英文&法国人&的意思,也是一个常见姓氏)的美国人怎么办?是否都改名为&自由战士&,上前线送死去吧!   && 如果我们和美国人一样天真,那么应该怎样称呼&可口可乐&呢?叫&美式石油&怎么样?   && 有什么必要给&可口可乐&改名?我们法国人从来不喝这东西。   美国小伙鲍伯的&悲剧&   法美政治关系紧张,并不妨碍两国老百姓的友好交往。我工作的法国实验室里来了一个实习的美国小伙子,名叫鲍伯(Bob)。他看来很有人缘,一来二去和一层楼所有人都搞熟了。一个月下来,我问鲍伯对法国印象怎么样,他摸着腮帮子地说:&法国人见面规矩太多,这三十天在法国与人贴脸问安的次数比我在美国25年总数还多!&   一个周末,法国同事们张罗要到一家新开的餐馆搓一顿,我和鲍伯自然也不能落下。按法国规矩,晚上八点多钟才到餐馆集齐。堂倌引导客人入座以后,首先问大家要喝点什么开胃酒。我知道吃法国餐不可以不先开胃,但午饭后捱到现在,早已饥肠辘辘,哪里还用得着开胃?先要一杯鲜桔汁,顶一阵子。鲍伯按美国人习惯要了一杯可乐,法国同事们则不是要&基尔酒&、&茴香酒&就是&马尔提尼&。然后一人厚厚一本菜单,认真研究起来。我对法国大餐不摸门,只知道开过胃以后,先上头道菜,可以是汤、沙拉或者肉类冷盘,然后是主菜,接下来是奶酪、甜点、咖啡,最后可以泯一盅饭后酒助消化。为了避免点菜&露怯&,我要了一个大厨特别推荐的&今日套餐&。坐在我旁边的鲍伯点了一个冷盘就说够了,堂倌大概没有见过客人只要一道头盘,一时不知所措。我懂英语,知道鲍伯搞错了,把美国人所说的Entree与法国人的Entr&e弄混了。在美国,Entree是一盘大菜,许多人上餐馆点一个Entree就够了。在法国,Entr&e仅仅是一道小菜,绝对没有人上餐馆只要一个Entr&e就打住的。经过一番解释,鲍伯好象是明白了,但还是给解嘲地说自己太胖,一个Entr&e也可以了。话是这么说,鲍伯入乡随俗还是又点了一个牛排。   大家各自点过菜以后,法国同事经过一番热烈讨论,决定喝红葡萄酒。酒上来以后,鲍伯呷了一口,连声说好,就是觉得不凉不过瘾。于是大声嚷嚷叫堂倌拿些冰块来,打算放在酒杯里。坐在对面一位小姐见这情形,跟堂倌低声嘟囔几句。只见堂倌一会儿拿了一个支架放在餐桌旁,上面放一个冰水桶,把酒瓶子放进去慢慢降温。原来在法国红酒一般不用冰镇,如果客人特别要求才用使用冰水桶,但忌讳直接在酒杯里放冰块,以免破坏酒的芳香和口感。鲍伯看到法国餐桌上的规矩与美国大相径庭,一时间不免拘束起来,讪讪地说:&咱们吃完饭干点儿什么呢?&旁边一个法国同事插嘴说:&我们不是正在干着呢吗?&没错,法国人晚上上餐馆本身就是消遣节目,连吃带聊每每要耗到晚上11点以后。   这时对面的那位小姐点燃了一根香烟,指了指自己面前的水杯对鲍伯说:&请你给我倒点水。&鲍伯一看矿泉水瓶离小姐比自己还近,就脱口问道:&怎么,你不舒服吗?&小姐吐着烟圈儿,瞪着眼睛回答说:&没有啊!&我知道初来乍到的鲍伯还没有习惯法国人特有的Galanterie(对女子献殷勤术),赶紧拿过水瓶替小姐倒水。小姐面带愠色,八成心里在想:&这个美国佬怎么这么Mufle(没有教养)呢?&   不知是因为饭桌上的小小插曲坏了胃口,还是为了节食减肥,反正鲍伯的牛排只吃了一点。堂倌察言观色,看其他人都吃得差不多了,鲍伯半天也没动一下,小心翼翼地问鲍伯:&我可以撤下你的盘子吗?&鲍伯见剩下这么大一块牛排,很想带回去,比比划划地问堂倌:&你们有Doggy bag吗?&英语&Doggy bag&直译是&狗食袋子&,实际上是指一种专门盛剩菜的袋子。美国人在餐馆吃不了就用这种袋子兜着走,并不一定真是拿回去喂狗。法国人没有这个习惯,法语里也没有与Doggy bag相应的词,餐馆里更没有准备这种袋子。鲍伯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堂倌把剩下的牛排端走了。   吃完了主菜,就该上甜点了。已经开始打呵欠的鲍伯很想在吃甜点的同时饮咖啡。那个堂馆耐心地告诉这鲍伯按规矩应该先吃甜点,然后才能上咖啡。鲍伯心生一计,谎称甜点不吃了,请立刻上咖啡。堂倌听罢,转回去端上一杯咖啡恭恭敬敬地奉上。鲍伯正窃喜间,不料堂倌已将甜点悄然撤下......   鲍伯是个聪明的美国小伙儿,到六个月后进修结束离开法国的时候不但已经完全掌握了法国大餐的&吃&道尊严,更学会了讨好女人的Galanterie,俨然成了翩翩法国君子。过了几天,我收到鲍伯从美国发来的伊妹儿,讲述了他回到美国以后的一次&不幸遭遇&。那是在一所大学校园里,鲍伯看见对面一个女学生手里的书不小心掉在地下,鲍伯习惯成自然,赶忙抢先弯腰把书拾起来,递给那个女孩。没想到,美国女孩冷冷地说:   &我没有手吗?我最讨厌这种自作多情的男人了。&   趣味小测验参考答案   餐馆为什么没座?   法国人为避免无知的美国人对法国饮食文化造成大规模杀伤性破坏,巴黎的一些餐   馆暗地里对美国顾客实行配额制。比如你打电话到餐馆定座位,如果你报上的姓名是Bob Smith或Bill Gates这类典型的美国名,那边可能会遗憾地通知你已经暴满,今后两三周内都没有座位。如果三分钟后再打一次电话,换上一个类似Jacques Dupont或者Pierre Martin这样的法名,哈哈,来吧,今晚有座。
[&发布:互联网&&&&编辑:互联网&]
能飞英语网欢迎您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能飞视听学习软件
能飞背单词
英语学习方法
英语推荐文章
英语学习工具
版权所有 & . All Rights Reserved.法国一战和二战在美国参战之前都是输的,而且输得很惨,有什么必然原因吗?
【的回答(20票)】:
我不认为法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期输得很惨。战争一开始德军并没有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即所谓的“施里芬计划”。美国于1917年春宣战,但美军要等到近一年之后才大批抵达欧洲,而一战在11月就结束了,美军的参战时间非常短。可以并不夸张地说,西线作战的主力是法军,为一战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当然,美国人的参战极大地改变了力量对立关系,这无疑加速了德军的溃败。实际上,德国军方后来散布的“背后一刀”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军国主义者说,德国国内的11月革命直接导致了德军的失败,实际情况不是这样,德军在秋天时已是强弩之末。
但是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损失太大,法国自己的学家也说,这是一场得不偿失的“皮洛士式的胜利”。它的人员损失比例仅次于塞尔维亚,东部和北部工业区在大战期间被占领并遭受严重破坏。而且一战期间的经验束缚了法军的思路,即过分眷恋堑壕战。
法军在二战中的溃败众所周知。战败的原因当然可以从多方面来分析,比如法国的工业基础不如德国雄厚,战争潜力不如德国;法国政治体制上的弱点等等。但我认为这些都不是决定性的因素、至少不是唯一的因素;实际上很多时候,心理因素和意志力可以弥补物质乃至体制上的弱点。18世纪的普鲁士相当贫困,可是这不影响它在军事上的卓越表现;大革命期间的法国内外局势都很险恶,军官大量逃亡,士兵领到的军饷形同废纸,但这支半生不熟的军队还是击退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敌人,并占领了别人的很多土地。
法国自己的历史学家曾在二战的战场上写下一部《奇特的溃败》的著作,作者说,二战前夕法国军政界的领导人普遍觉得,他们是在保卫一个没有抵抗能力的国家。任何历史事实都是心理事实。两次大战之间的法国弥漫着畏战和悲观失望的情绪。这种情绪的来源当然很多,各个阶层的心理动机也不一样。我想特别强调的是法国近代以来的人口问题。
大革命之前的法国人口,我所见到的最高的估算是2860万,这个数字甚至高于当时的俄国,远高于当时的英国(不含爱尔兰,不列颠岛1000万左右),由于德国的复杂局面,类似的数字意义较小:不过就算算上今日的奥地利、捷克等地,德国在人口上未必能比法国占有多少优势。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的人口超过5千万,德国超过6千万,而法国勉强爬上4千万:125年仅增长50%。而在17-18世纪,法国之所以在欧洲占有那么大的优势,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的人口基数庞大,而且在经济上,在1800年之前,除了英国和荷兰,可能没有哪个欧洲国家有法国那样富裕。它无疑是欧洲最有实力的国家,否则它也无法维持同整个欧洲长达20多年的战争。
但在普法战争期间,法国学界就有人说,法国之所以战败是因为法国母亲的vomb不如德国母亲那样fecund。1920年代法国出现人口负增长,这在当时是工业国中绝无仅有的现象。20年代有位叫白里安的外长,人称“和平使徒”,他说他是根据法国的人口出生率来制定法国的对外政策的。4100万法国人对6500万德国人,还是少了些,更何况精壮人口损失严重、人口增长迟滞。这种背景下制定出来的对外政策必然是保守和畏首畏尾的。法国人自己也说,法国的衰落和战败“是对不愿生孩子的那几代人的不自觉的控诉”。
法国保守派的学者喜欢把法国大革命视为国祚不昌的开端:大致从那时起,法国人口增长放缓,也是在那时候,法国在经济上永远失去了追赶英国的可能,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法国陷入长期的社会分裂和对抗,以及政治上的不稳定。本人觉得,这些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很多可能是没有道理的。
法国人口史是个很令人费解的现象。但这不禁让人想起中国当前的人口政策。我一老师说,一胎化政策导致的肯定是一个缺乏进取和冒险精神的社会。而且现在中国精英阶层genetic exodus严重——在这一点上我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
当然,不可忽视,像中国这样一个城乡二元社会,农村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炮灰。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国vs罗马尼亚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