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曲钢琴曲俄版怎么翻译俄文

柴可夫斯基杜姆卡难度 论柴可夫斯基钢琴作品《杜姆卡》(俄罗斯乡村景色)Op.59及演奏分享人:天神少年2139℃一、 柴可夫斯基的生平简介及音乐创作 杜姆卡 柴可夫斯基(一)柴可夫斯基生平简介。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于日(俄历4月25日)出生于乌拉尔的沃特金斯克,童年的柴可夫斯基是在俄国中等贵族家庭优裕的环境中度过,1861年21岁的柴可夫斯基进入俄国音乐协会附设的彼得堡音乐班开始业余学习作曲理论,直到22岁才开始接受专业音乐教育,从此开始了她的音乐生涯。他的作品将欧式华丽和优雅的风格与俄罗斯朴素的乡土色彩融为一体。柴可夫斯基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日(俄历10与人25日)即指挥《第六交响曲》后九天,柴可夫斯基突告逝世,享年53岁。(二)《杜姆卡》的创作时期。1885年至1893年是柴可夫斯基的创作晚期,也是他创作的巅峰时期。1885年起柴可夫斯基在距莫斯科不远的乡间定居下来,他正式作为指挥家登上舞台,在国内外开始了频繁的演出活动。他在这个时期的创作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杜姆卡》(俄罗斯乡村景色)Op.59是在此期间创作的一首富有浓郁的俄罗斯民族气息的钢琴小品,也是现今在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上,除演奏柴可夫斯基钢琴协奏曲、钢琴套曲《四季》、《俄罗斯谐谑曲》、《F大调主题与变奏》之外经常演奏的钢琴作品。(三)柴可夫斯基音乐创作的风格特征1、民族性。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培育了柴可夫斯基最初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意识。柴可夫斯基对自己的民族、民族文化、传统、历史和祖国大自然非常的了解和热爱,正是这种对祖国大自然的热爱以及童年丰富的生活使柴可夫斯基在成年以后把这种深深的爱倾注到自己的作品里,使我们在他的作品中不仅可以听到浓郁的民族音调,而且还可以感受到无比深厚而强烈的民族情感。另一方面,城市浪漫曲和俄罗斯传统的音乐生活对柴可夫斯基的创作影响较大。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充满了俄罗斯舞曲的因素,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很多“带有舞蹈节奏的曲调。”他作品的旋律风格和音乐语言也正是从这种城市的浪漫曲和小调中孕育出来的,具有强烈的民族性。2、悲剧性。柴可夫斯基多数音乐作品带有悲剧性。这种悲剧性特征的形成与他自幼忧郁的性格分不开,更是他生活的不幸及当时社会悲剧环境以及思想矛盾斗争下的产物。柴可夫斯基成长于这样的社会变革之中,他不满沙皇的黑暗统治,憎恶统治者的专横、暴戾,同情苦难深重的劳动人民,同时他又反对民意党人对统治阶级的反抗行为,认为这将阻碍社会进步。政权的更替使人民生活痛苦不堪。随着柴可夫斯基社会地位的变化,社会矛盾的激化,人生体验的日趋成熟以及生活的不幸,只是他音乐中的悲剧性色彩越来越重成为他创作的一种特征。柴可夫斯基的钢琴作品《杜姆卡》Op.59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一定的性格特点和内心感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深沉忧郁、诙谐奔放、乐观坚毅的复杂情感世界之中,这也是“杜姆卡”风格的特色之一。二、 《杜姆卡》Op.59分析与演奏(一)《杜姆卡》的音乐形象。作品一开始就充满了一种灰色的基调,缓慢进行的旋律中透出一种沉重,像是在沉思,又好像是一副描绘俄罗斯晚冬的油画;烟灰色的天空下,大地没有一点复苏的迹象,枯木凋萎、溪流成冰,所有的一切似乎像凝固了一样没有生气,只有烟囱飘出的白烟在冷风中颤栗……百感交集的内心活动与寒冷的晨风形成强烈的反差,使人心情忧郁至极。可是现实中社会残酷,但他坚信胜利的曙光即将照亮整个俄国大地,他把希望寄托于他的音乐中……(二)《杜姆卡》作品分析。全曲共138小节,有三个段落组成。第一部分(1-45小节)为如歌的小行板(Andantino cantabile)主题呈示乐段(1-16小节)由主和弦以缓慢的二分音符开始勾画出沉重、舒缓的旋律,蕴含着凄凉的哀伤之情。旋律平稳细腻,和声色彩浓重和谐。从第7小节开始,音型转化成八分音符形成渐强,在第9小节形成强音右手分别弹奏三个重音后下行。“曲调充满俄罗斯民歌风格,合唱式的织体,伴奏和弦模仿俄罗斯民间乐器‘古丝里’拨弦效果。”第11小节重复第9小节到第14小节处,音量渐弱,音型至第17小节转成八分音符,四个八分音符为一组,到第22小节处十六分音符为一组。从第33小节处又变成分解和弦式的织体。在第一部分的第16小节至第32小节音域逐渐加宽、力度加大、节奏加密,是深沉忧郁的歌唱逐渐动力化,一层层递进仿佛是从沉思的状态中回到现实。而后从40小节力度变成p,第41小节力度为pp,虽然力度较弱,但音符处于高音区更让人体会出欲罢不能的无限凄凉之感。第二部分(46-113小节)是舞曲风格(Con anima)与前面第一部分形成强烈的反差,力度控制在mf上,其走向mf-f-mf-f-ff-mf-p结构比较复杂,不形成旋律线条,但是还能听见和声中的旋律走向,情绪活跃、节奏性强,和声变化比较第一部分更加复杂、丰富。46小节-55小节以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为主,构成切分、附点的舞蹈式节奏织体,把人从沉思中一下子带到一种欢快、活跃的气氛当中。第56-77小节力度对比强烈,多次出现ff、sf、fff力度。第78小节左手是和声音块,右手分两层,下层和左手一样是和声的进行,上层是旋律的进行。第88小节是一段Cadenza,技巧性很强,是一段渐强的华彩,出现了十六分音符的三连音和三十二分音符的六连音,速度较快,力度从pp-f-pp,最终出现了三十二分音符的十八连音。从89小节开始音型变成十六分音符的右手八度调音的连续进行,左手是单音跳音,至92小节力度达到fff。第98小节速度变成Andante,100小节-101小节左右手是反方向的旋律进行,应在力度、音色上加以区分,一边演奏出不同的音色和力度,这是全曲的高潮部分。持续的fff力度至101小节后力度和速度突减下来,110小节和弦持续力度为p,结束第二乐段。第三部分(114-138小节)包括了再现部分和尾声。从第114小节-129小节完整地再现了第一部分的旋律与和声骨架,130小节-136小节以属、主和弦的反复交替做了延伸和扩充,最后两小节(137小节-138小节)以3个有力和弦在c小调收拢结束。尾声最后两小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几个强有力的和弦显示了希望的决心,似乎让听者看到了胜利的希望。肖邦的《革命练习曲》Op.10 Nr.12在结束是和弦也至于强拍,这种反传统和声结束进行的手法给人以某种期待感,预示着革命一定会成功。似乎两首作品的结尾都包含了更深一层的含义,耐人寻味。(三)《杜姆卡》的演奏1、作品第一、三部分为忧郁的歌唱性旋律这与第二部分进行了对比,以凝重主题为主。因此在演奏是要特别注意音色的处理。2、第22小节严格按音符时值的比例关系弹奏十六分音符的节奏逐渐连接起来,以保持歌唱线条。第一部分的总体力度较弱,虽有变化但无明显对比,因而没有形成高潮。第二部分多次出现连续的跳音、断奏和大量的切分音,在演奏时要干净、果断,不能弹成一片,踏板的运用要适量、有节制(见谱例),在音阶进行时不可使用踏板,和声变幻时必须换踏板,不可整篇大量地使用踏板,造成音响上的混乱。(如46小节、67小节、72小节)3、第二部分以和声进行为主,同一和声的旋律起键可以稍慢,不需要快落快起,适当晚起键可以保持和声的效果,可以使声音更有连奏的效果。但和声变化了触键要及时放干净,切不可有混乱的音响。(如78小节、85小节、86小节)注意:第78小节右手旋律线一定要明晰,勾住上层的单音旋律,下层和声要弹的结实、饱满、连贯、层次分明。4、第88小节是技巧性、节奏性的小节,上行音阶和重复音型要弹的流畅、清晰。左右手换手要快,三连音和六连音要注意节奏的准确性,要保持弹的均匀有颗粒型。踏板要适量使用不可过量,要清晰不可混成一片。5、演奏时抓住“杜姆卡”的风格特点即“悲哀和快速的节奏相交替”,所以演奏者要对全曲进行风格的联想,对音色在意念中进行归类,又要和文学、绘画及民族性联系起来,演奏者还要对文化差异和时代背景进一步把握和理解。《杜姆卡》Op.59不仅是一首充满异国情调的经典钢琴作品,在作品中处处都带有浓郁的俄罗斯人民的性格特点。柴可夫斯基说过:“俄罗斯歌曲结构独特,旋律线条特殊,节奏别具一格。”从此曲的分析中我们了解到了柴可夫斯基心理变化和内心情感,这有助于理解柴可夫斯基其他作品。正如题目所言“沉重的希翼,凝重的喜悦”。在演奏时,演奏者要对柴可夫斯基生平进行了解并运用合理的风格联想,才能全面的、正确的把握作品的风格特征。(新疆昌吉学院音乐系)&&猜你喜欢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俄文:ПётрИльичЧайковский,英文:Peter Lynch文学与艺术 第一卷第九期 柴可夫斯基《 悲怆交响 曲》 赏析 贾丽青 ( 阳师 范学 院音 乐 学院阅读王蒙的《行板①如歌》一文,回答问题。(20分)①柴可夫斯基好像一直生活在我的心里。他已经成为我生《六月—船歌》我刚开始接触这首曲子的时候,我在上高中三年级,当时要准备艺考曲目,钢琴老师便给了我们几个人几首曲子,当时有《小奏鸣曲》、《陕西民歌变奏曲》和这首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老师让我们自己选择,我去听了一遍,当我正当温馨的《五月的风》吹过后,又迎来了炎热的六月,在这个懒洋洋的夏季里,在晚霞中,独自一人坐在沙发上,悠然自得的喝上一杯冰凉的柠茶,聆听着CD机里播放着的柴可夫斯基钢琴组曲《四季》里的“六月船歌”,悠扬的钢琴声,优美恬静又带着几 六月船歌 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曲式分析报告学号: 姓名:朱建林一.【作曲家简介】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日-日),是俄罗斯浪漫乐派作老柴音乐里有多少俄罗斯味道丨他曾说:“我是地地道道的俄罗斯人!”
我的图书馆
老柴音乐里有多少俄罗斯味道丨他曾说:“我是地地道道的俄罗斯人!”
柴可夫斯基音乐里有多少俄罗斯味道?
在柴可夫斯基的音乐里,我们能够听到独属于他自己的优美旋律。在世界的音乐家中,有着优美旋律创作能力的人会有许多,和柴可夫斯基相近的人,我们立刻会想到莫扎特、门德尔松、西贝柳斯。应该说,柴可夫斯基确实是师从莫扎特和门德尔松那一派的德国音乐的(他还特别喜欢比才,法国浪漫派音乐对他影响也不小),而西贝柳斯则明显是从柴可夫斯基那里得到了借鉴和启发。
我以为在谈到柴可夫斯基的音乐特点的时候,这一点同样是不能忽略的:柴可夫斯基的旋律,是一听就能够听得出来的。特别是在他的管弦乐中,他能够鬼斧神工般在其中运用得那样得心应手,逢山开山、遇水搭桥一般手到擒来,那些美妙的旋律仿佛像是神话里藏在森林的怪物,可以随时被他调遣,为他呼风唤雨。在他的那些我们最能够接受的优美而缠绵、忧伤而敏感、忧郁而病态、委婉而女性化、细腻而神经质的旋律里,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的感情是那样的强烈,有火一样吞噬的魔力,有水一样浸透的力量,也有泥土一样厚重的质朴。如果我来概括柴可夫斯基旋律的特点的话,那就是绚烂、浓郁。在这一点上,柴可夫斯基比他的老师莫扎特和门德尔松还要炽烈一些。
帕胡德长笛独奏柴可夫斯基的《咏叹调》
可以说,正是因为这一显著的特色,俄罗斯的音乐才为世界所接受。在此之前,沙俄是个超级大国,但俄罗斯并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化,俄罗斯的音乐也一直处于德奥音乐的统治之下。如果说是格林卡(Glinka,)是第一个俄罗斯音乐的觉醒者的话,那么,柴可夫斯基是第一个打出俄罗斯音乐的大旗走向了世界并征服了世界的伟大人物。是他让雄霸欧洲乐坛几个世纪的德奥法国和意大利为之瞩目而再不敢小觑。作为音乐的弱小民族,俄罗斯的民族乐派,正是在柴可夫斯基的出现才真正的形成。我想,如果谈及意义,这大概是柴可夫斯基对于世界音乐史的意义所在。
这里说的民族乐派,牵扯到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到底有多少属于俄罗斯民族的味道问题。这一直是争论不休的问题。我们知道,民族乐派是浪漫主义乐派后期发展的分支,是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的副产品。一场席卷全欧洲的政治上的革命,必定带动了各国家各民族的经济与文化的震荡,在寻求各自民族解放独立的斗争中,必定推动艺术的民主化和民族化的进程,打破德奥统治的音乐而创作出属于自己民族特征的音乐,便成为了在19世纪中期音乐史上的一场革命。而柴可夫斯基是明显向西方学习的音乐家,他承继的是德奥和法国的音乐创作传统,对柴可夫斯基的人(比如强力集团)认为他所创作的音乐最少有俄罗斯的味道,他怎么能够代表俄罗斯的音乐呢?
十九世纪中叶,有一批献身于俄罗斯民族音乐的音乐家,继承了“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的思想,创作出一批表现俄罗斯民族力量和人民爱国精神的音乐作品,开创了一条音乐艺术民族化的道路。他们是:巴拉基列夫、里姆斯基——科萨阔夫、穆索尔斯基、鲍罗丁和居伊。时人称他们是“俄罗斯强力集团”(又称新俄罗斯乐派,The Mighty Handful )。
在那个时候,柴可夫斯基可以说几头不讨好。
古典派认为他只是旋律的优美而缺少深度;
学院派认为他有些离经叛道而视为异端;
民粹派认为他是投降主义太西化而食古不化。
当时音乐评论的权威人士汉斯力克尖锐而刻薄地批评他的小提琴协奏曲是可以从中听到如同劣质白兰地一样臭味的作品。就连聘请他来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的鲁宾斯坦都说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是一无是处、陈腐而不可救药。他最为钟爱的我们的交响曲《f小调第四交响曲》,朗格也曾经从交响曲的规范上根本上否定道:《第四交响曲》大体上还是非交响乐的。虽然它有些主题素材是很美的,呈示也很好,整个的配器也很有趣,但是毫无交响乐上发展的痕迹,只不过是一连串的重复和一系列的不稳定,常常变成了歇斯底里的进行。慢乐章是柴可夫斯基典型的歌曲式的旋律,既尊严又朴素;谐谑曲的配器机智而迷人,但这一切优点都在末乐章的粗鲁的军队式的音乐中消失了。这一乐章,一首天真的俄罗斯舞曲膨胀成了萨尔玛沙的疯人院。
但这一切的批评与否定并不能够说明什么,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在日后的日子里越来越为更多的人们所喜爱,喜爱的原因正恰恰在于他音乐中的俄罗斯味道,以致只要我们一说到俄罗斯的音乐,必定要首先说起柴可夫斯基来,就像是说起俄罗斯的文学不会不先说起托尔斯泰或陀思妥也夫斯基一样。
那么,什么才是俄罗斯的味道?柴可夫斯基的音乐里到底有多少属于俄罗斯的味道?
柴可夫斯基自己曾经对梅克夫人倾吐过自己的心声:“至于我作品中的俄罗斯气息,我可以告诉您:我开始作曲的时候,常常有意地引进某些民间曲调,有时它自动地出现,并非有意安排(如在我们的交响曲的末乐章里)。我作品中的这种民族气息,与我在旋律或和声中运用的民歌之间的亲缘关系,可以追溯到我童年时代的乡村生活,从我很小的时候,我们俄罗斯民间音乐所特有的美感即已充满我的心灵。我极为热爱所有以各种各样方式表现我们的民族气息。一句话,我是地地道道的俄罗斯人。”
Yuri Bashmet演奏柴可夫斯基《弦乐小夜曲》
在这里,柴可夫斯基充满感情地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俄罗斯民间音乐对于他从童年就开始存在的影响,以及他不仅仅是以民歌而是以各种各样方式表现民族气息的美学追求。我们就既能够听出他音乐中明显与俄罗斯民间音乐的血脉关系,比如他的第四交响曲中的俄罗斯民歌《田野里的一棵白桦树》、他的《如歌的行板》中乌克兰的民歌《万尼亚坐在沙发上》;同时也可以听出他偷来西方之火点燃俄罗斯民族之火的气息,本来是西方的音乐元素和制作技艺,却在柴可夫斯基那里经过了化学反应一般,让人们听出是地地道道俄罗斯味道的音乐来。那种的神奇,是因为他将民族的东西与音乐连同自己的血液融为一体才具有的神奇。
在这一点上,同样是朗格在批评过柴可夫斯基之后从艺术性格上有过精彩的阐发:柴可夫斯基的俄罗斯性不在于他在他的作品中采用了许多俄国的主题和动机,而在于他艺术性格的不坚定性,在于他的精神状态与努力目标之间的犹豫不决。即使在他最成熟的作品中也具有这种特点。朗格所说的这种特点恰恰是俄罗斯一代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共同的特点。我们在托尔斯泰、契诃夫,特别是在屠格涅夫的文学作品中(比如屠格涅夫的小说《罗亭》),尤其能够感受到那一代知识分子在面对自己国家与民族命运时刻所奋斗所求索的性格,这种性格犹豫不决的不坚定性中蕴涵着那一代人极大的内心痛苦。
《罗亭》描写贵族知识分子罗亭胸怀改革大志,竭力鼓吹改革,但在现实生活中碰得头破血流。面对贵族少女娜塔莉娅纯洁、热烈的爱情,他却彷徨、恐惧,反映了贵族知识分子的软弱。但是他最终走上革命道路,牺牲在巴黎的街垒之上,悲壮的结局给俄国带来了一线希望。
也许,明白这样的一点,我们才能多少能够理解一些柴可夫斯基音乐中的俄罗斯性,也才会多少明白一些为什么在我们中国那么多的知识分子特别是老一代的知识分子(新生代对柴可夫斯基不那么感兴趣了),对柴可夫斯基那样一往情深,一听就找到了息息相通的共鸣。因为在我们一次次的政治动荡中,我们的知识分子不正是也一样是犹豫不决地摇摇晃晃地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意气中、在痛哭流涕的检讨中、在感恩戴德的平反中……一步步跌跌撞撞地走过来的吗?这是深藏在柴可夫斯基音乐里的俄罗斯气息,也是渗入我们骨髓里的民族性格。柴可夫斯基才不仅独属于俄罗斯的音乐,也和我们一拍即合。
&&&&&&&&& &
所以,斯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虽然是柴可夫斯基的反对派强力集团五人之一里姆斯基一科萨柯夫的学生,却没有站在他的老师的立场上,而是公允地评价柴可夫斯基:“他是我们之中最俄罗斯的,他是极度俄罗斯化的。他的音乐之属于俄罗斯就如同普希金的诗和格林卡的歌曲一样无误。”
本文选自肖复兴《音乐欣赏十五讲》第十二讲 :“柴可夫斯基和强力集团——关于俄罗斯民族音乐”,由于篇幅过长,这里是第一部分。往期老柴:1、柴可夫斯从未让我感受到俄罗斯;使我感受到俄罗斯的是拉赫玛尼诺夫!2、柴可夫斯基音乐的美丨美好的旋律之所以美好,因为它是幸福与力量的表现丨当作曲家和听众生活在一致和相互倾心之中时,音乐就得到表现;3、契诃夫和柴可夫斯基的友情丨契诃夫说:“我愿做一名光荣的卫士,日日夜夜守护在彼得·伊里奇住所的门旁。”
馆藏&33562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个人介绍:
音乐名家赏析 — 柴可夫斯基
16:34 发自网页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俄文: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英文:Peter Lynch Tchaikovsky)又译为柴科夫斯基(日—日),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日生于矿山工程师兼官办冶金工厂厂长家庭。1859年毕业于彼得堡法律学校,在司法部任职。1861年入俄罗斯音乐协会音乐学习班(次年改建为彼得堡音乐学院)。1863年辞去司法部职务,献身音乐事业。1865年毕业后,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同时积极创作,第一批作品问世。受富孀梅克夫人资助,1877年辞去教学工作专事创作。年间曾多次去西欧各国及美国旅行、演出。1893年6月荣获英国剑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同年10月底在彼得堡指挥《6号悲怆交响曲》首次演出后不久即去世。
他的作品反映了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俄国广大知识阶层的苦闷心理和对幸福美满生活的深切渴望;着力揭示人们的内心矛盾,充满强烈的戏剧冲突和炽热的感情色彩。代表作品有:第四、第五、第六(悲怆)交响曲,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第一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罗科主题变奏曲》、第一弦乐四重奏、钢琴三重奏《纪念伟大的艺术家》、交响序曲《1812年》、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交响幻想曲《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意大利随想曲、弦乐小夜曲以及大量声乐浪漫曲等。
一、人物简介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英文:Pyotr Ilich Tchaikovsky 或 Peter Ilyich Tchaikovsky),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也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以及世界最伟大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柴可夫斯基的优秀作品与其一生的情感经历密不可分。他的曲子织体饱满,旋律优美,情感丰富。
日,柴科夫斯基出生在维亚特卡省卡姆斯克-沃特金斯克附近的村庄。父亲是一位矿业工程师,1848年迁家至圣彼得堡。1850年,柴科夫斯基入圣彼得堡法律学校学习,并选修音乐课,师从Т.И.菲利波夫学习钢琴。1859年从法律学校毕业,进入司法部任职,同时钻研音乐。
1861年入俄罗斯音乐协会的音乐班学习。1862年在音乐学习班的基础上成立了俄国第1所高等音乐学校──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列宁格勒音乐学院),柴科夫斯基成为该校第1批学生,在Н.И.扎连芭指导下学习和声与复调,在А.Г.鲁宾斯坦的指导下学习配器和作曲。由于司法部的职务与学习音乐之间的矛盾,柴科夫斯基几经考虑,于1863年毅然辞去司法部的工作而完全献身于音乐事业。
1865年,柴科夫斯基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作品为康塔塔《欢乐颂》(J.C.F.席勒诗),获得银牌奖。同年应Н.Г.鲁宾斯坦之邀,柴科夫斯基来到莫斯科,任教于新成立的莫斯科音乐学院,并开始了紧张的创作活动。约10年时间,柴科夫斯基写下了许多早期名作,其中包括3部交响曲钢琴协奏曲、歌剧、舞剧、管弦乐序曲、室内重奏等。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柴科夫斯基为自己不能以全部精力投入创作而苦恼。但为了经济来源,他又不得不继续担任教学工作。
1877年7月柴科夫斯基和А.И.米柳科娃结婚。这是一个不幸的婚姻(米柳科娃以自杀威胁),柴科夫斯基为此极为痛苦,想自杀跳河却未能成功,不久即离异。创作与教学工作的矛盾和婚姻带来的不幸,使柴科夫斯基精神负担沉重。
1876年,柴科夫斯基与梅克夫人建立了通讯友谊,这给柴科夫斯基以极大的精神安慰。梅克夫人是一位颇有文化教养的富孀,非常喜爱柴科夫斯基的作品。两人在频繁的通信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梅克夫人从1877年开始,每年给予柴科夫斯基以优厚的经济资助,使柴科夫斯基有可能辞去音乐学院的教职,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创作。
从1877年到他去世的10多年间,是柴科夫斯基在创作上获得辉煌成就的时期。他的第4、第5、第6交响曲以及标题交响曲《曼弗雷德》,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玛捷帕》、《黑桃皇后》、《伊奥兰特》,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天鹅湖》以及《小提琴协奏曲》、《意大利随想曲》、《1812序曲》以及许多浪漫曲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名作。
柴科夫斯基一生中曾多次去西欧旅行,并于1891年赴美国指挥演奏自己的作品。1893年5月,柴科夫斯基接受了英国剑桥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10月28日在圣彼得堡亲自指挥其《第六交响曲》的首次演出,11月6日由于霍乱症逝世(另一说是被逼服用砒霜自杀而死)。或许是因为其同性恋的身份不被当局接受。
柴科夫斯基生活的年代正处于沙皇专制制度腐朽没落的时期。他热爱祖国,关心俄国人民的命运,但他又看不到俄国社会的出路。他从生活中深深感受到俄国政治的黑暗与腐败,但他的政治态度却又是保守的王朝拥护者。这种无法克服的矛盾不断促使柴科夫斯基对祖国的前途、社会的出路、人生的意义进行深刻的思考,并把这种生活感受融化到他的创作中去。这可以说是柴科夫斯基创作上的基本思想倾向。
柴科夫斯基虽不直接选取现实的政治生活、社会冲突等作为自己创作的题材,但却通过自己对于时代悲剧性的感受,深刻揭示了对光明理想的追求、对生活意义的理解。
柴可夫斯基的旋律纯属俄罗斯风格,凄绝美艳,虽然难免与人以窠臼的感觉,但是却带著一抹悲伤的感情,就好像寡妇夜半的哀哀啼泣。
从创作基本面貌上看,柴科夫斯基的前期创作倾向于表现对光明欢乐的追求和信心,后期则更倾向于表现深入的悲剧性。
他在交响曲、歌剧、芭蕾舞剧、协奏曲、音乐会序曲、室内乐以及声乐浪漫曲等方面都留下了大量名作。
二、人物生平
柴可夫斯基 出生于日,在沃特金斯克 Votkinsk 。他是歌剧作家,舞剧作家,翻译家Modest Ilyich Tchaikovsky的兄长(大了几十年)。
柴可夫斯基从5岁开始学钢琴,几个月以后,就能熟练演奏Friedrich Kalkbrenner的作品Le Fou。在1850年,他的父亲被任命为圣彼德堡国立大学校长。于是,年轻的柴可夫斯基接受了非常好的基础教育,并且在音乐系主任的指导下,继续学习钢琴。
与此同时,柴可夫斯基和意大利大师Luigi Piccioli相识,后者使他的兴趣从德国音乐,转向了吉奥阿基诺·罗西尼、文琴佐·贝利尼、葛塔诺·多尼采蒂。柴可夫斯基的父亲放纵了儿子对音乐的喜爱,他资助了儿子师从一位从纽伦堡来的知名钢琴老师Rudolph Kündinger。在这位老师的指导下,柴可夫斯基恢复了对德国音乐的兴趣,并且持续一生的对莫扎特音乐的喜爱也在开始在心中萌芽。当柴可夫斯基的母亲于1854年死于霍乱后,14岁的他作了一首圆舞曲来纪念母亲。
柴可夫斯基于1858年离开学校然后进入司法部做部长秘书,不久他就加入了司法部的合唱团。后辞职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
柴可夫斯基自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之后,安东·鲁宾斯坦的弟弟,莫斯科音乐学院的和声学教授尼古莱·鲁宾斯坦聘请他做音乐史的教师。当时的柴可夫斯基父亲已经退休,经济上颇为拮据,便欣然接受教职,接下来的十年都全心投入教学和创作。教书的待遇不特别好,仅能糊口而已,但柴可夫斯基从事这份工作能够有很充裕的时间创作,所以在从事教职的第一年就完成了第一号交响曲“冬之梦”,但听众反应不佳。没多久,他就因为压力太大又过度工作,在1877年因精神崩溃离开学校。休了一年假后,他尝试着回学校继续教书,但是没多久就放弃了,然后决定退休。在瑞士休养一阵子之后,便搬到基辅与妹妹同住。
自1868年开始,柴可夫斯基与俄国国民乐派的成员逐渐走得很近。1869年在巴拉基列夫建议之后,便写了有名的管弦乐序曲《罗蜜欧与茱丽叶幻想序曲》。但于此后,柴可夫斯基的作曲风格越来越偏向西欧风,而逐渐与强调民族素材及风格的国民乐派渐行渐远。
有一次,柴可夫斯基在莫斯科临阵上场替代指挥他自己的歌剧《女妖》(Enchantress,俄文原文Чародейка,1885年7月),之后便开始常态性的从事指挥工作。克服与生俱来的舞台恐惧症之后,他逐渐开始习惯在舞台上指挥自己的创作,并常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出,结识不少当时的音乐家。
1891年,柴可夫斯基受邀至美国指挥自己的作品,当年的五月五日,他在卡内基大厅的开幕仪式中指挥纽约音乐协会交响乐团演出。美国一行中,他也演出著名的第一号钢琴协奏曲以及弦乐小乐曲。
这首堪称柴可夫斯基最有名的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1874年完成之初受到前同事尼可莱的恶评,也因此一直束之高阁迟迟未演,未料在美国首演却一炮而红,从此成为柴可夫斯基的招牌。
1893年,在首演第六号交响曲《悲怆》九天后,柴可夫斯基死于圣彼得堡街上的家中。有些音乐学家(如Milton Cross及David Ewen)认为,柴可夫斯基对于死亡早有觉悟,而第六号交响曲正是他写给自己的安魂曲。第一主题之后紧接着快速的弦乐变化旋律以及强而有力的和声,随后出现的常号旋律和前后的旋律都没有关连,此种突兀插入的乐段(non sequitur),一般认为是俄罗斯天主教死者弥撒典型的曲式。
柴可夫斯基同性 恋的倾向很早就为人所知。尽管证据都在苏俄时期被消灭殆尽,但他的性向对于自身的生活以及作品影响甚钜是无庸置疑的。有些历史学家仍认为他是异性恋,但是大部分学者根据他的仆人苏佛努夫 (Aleksei Sofronov)以及外甥大卫朵夫(Vladimir "Bob" Davydov)的证词,相信他最亲密的伴侣都是同性。其他的证据大多可见于书信、日记及其弟马戴斯特(Modest,亦是同性恋)的信件中。
在法学院的学生时期,柴可夫斯基曾经暗恋过法国女歌手狄希耶·雅朵(Désirée Art&t)但在女方结婚之后,这段感情无疾而终。在他于莫斯科音乐院教书时,一名偏执的女学生安东妮雅·米露可娃(Antonina Miliukova)以大量情书攻势疯狂倒追他,扬言非他不嫁,甚至以死要胁。其实柴可夫斯基根本不记得自己班上有这个学生,但是女学生相当坚持,不断持续写信。当时柴可夫斯基迷上普希金(Pushkin)的诗作《尤金·奥尼金》(Eugene Onegin),正打算改编成歌剧。由于诗作中的主角尤金年轻时拒绝了塔琪安娜以致后来终生活在悔恨当中,入戏太深的柴可夫斯基将自己想成尤金,认为自己不应回绝这段感情。两人于日结婚。
蜜月还没结束,柴可夫斯基就后悔了,在两人于回到莫斯科时,他已经濒临崩溃。周遭的朋友们都看得出来他的状况很不好,但是没有人知道严重性。婚后两周,他企图在冰冷的莫斯科河中自杀,但是随后却因为受不住寒冷而放弃,也因此染上严重的肺炎。精神上完全崩溃的柴可夫斯基逃到圣彼得堡。
他的哥哥安纳托利(Anatoly)到圣彼得堡火车站接他时,几乎认不出面前那个一脸憔悴、濒临崩溃的病弱男子就是自己的弟弟。安纳托利火速将他送到邻近的旅馆,发作了一阵之后,柴可夫斯基昏迷了整整两天。这期间他到底做了什么、说了什么,除了安纳托利之外大概就只有精神医师知道。医师建议柴可夫斯 基彻底改变生活形态,要他不要想要尝试改善自己的婚姻,也不要再见新婚妻子。自此之后,柴可夫斯基再也没有见过安东妮雅,但会定期寄生活费给她,到死为止 两人的婚姻关系都还保持着。
此后的几年,柴可夫斯基很害怕安东妮雅会将他们两人分开的内幕公诸于世。安纳托利试着说服她去办理离婚,安东妮雅却不肯离婚,也不愿配合对外宣称两人婚姻破裂的理由是因为柴可夫斯基有外遇。出版商尤尔金森(Pyotr I. Jürgenson)费尽唇舌为柴可夫斯基争取离婚机会却始终未果,却在1880年的夏天发现安东妮雅另结新欢已有半年,还生了孩子,都被丢到孤儿院。安东妮雅在1896年被诊断出有精神病,并于1917年病逝。
至于柴可夫斯基,他并不将自己的精神崩溃归咎于安东妮雅,而相信那是命定的悲剧,是对于他为了结婚而结婚的惩罚。尽管结婚的经验像是一场梦魇,身为同性恋的柴可夫斯基对于婚姻的憧憬却从未消减。当安纳托利订婚时,柴可夫斯基写了一封感人的信给他,信中提到「有时候我真的很希望能够被一个女人温柔的触摸与疼爱。我常幻想被一个慈爱的女人所拥抱,我能够躺在她的腿上亲吻着她...」后世的学者认为柴可夫斯基对于妻子的观念其实是错误的,只是想借由婚姻来取回早逝的母亲罢了。
一个对柴可夫斯基更有影响的是一位有钱的寡妇,名叫Nadezhda von Meck。她和柴科夫斯基于年间互通的信件达1200封。在她的坚持下两人从未见面。但在机缘巧合下他们在两个不同场合下偶然地碰 上,不过他们没有交谈。她不但提供了一年6000卢布的赞助,亦表达了对柴的音乐事业的关注及其音乐的赞赏。可惜的是这段关系于13年后结束了,原因是她 自称破了产。
有人认为她停止资助的原因是因为她发现了柴可夫斯基的同性恋身分,而不是因为破产。不过,她的二女Alexandra(她意外地以文字把她的父亲吓死—她写了一封信告诉父亲说姊妹Milochka并不是他的亲生女儿)在母亲开始资助柴的时候,已经告诉了她柴是同性恋,所以Von Meck应不会因此而停止资助。Von Meck聪明地及极度勤奋地发掘有关柴的一切。有说她对柴可夫斯基一生的感情生活中并不会有女性的存在感到满意。
据说柴可夫斯基被她的突然终止赞助大受打击,更一路消沉。终其一生他亦未能了解Von Mech终止赞助的原因。他所不知的内情,只在Von Meck家族内流传。他们同时也是受害者,因为他们在死前未能解开所有误会。Von Meck的财政状况比她向外发表的还要差:她的女婿Shirinsky勒索她,威胁要公开他妻子Milochka父亲另有其人的秘密;儿子Vladimir过度挥霍,要求母亲更多的资助。Von Meck的病情益发严重,她染上了结核病,而病毒已经感染到了她的喉头。在柴过世三个月内,她亦因窒息而去世。(另外一个使误会不能解开的原因是Von Meck的手臂萎缩,使她不能写信。)
柴可夫斯基死于1893年的11月6日,正好是第六交响曲首演后九天。他的尸体被运至圣彼得堡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的Tikhvin Cemetery,坟墓就在相熟的作曲家亚历山大·鲍罗丁(Alexander Borodin)和穆索斯基(Modest Mussorgsky)的附近。
大部分当时的学者都认为他死于霍乱,起因是因为喝下受到污染的自来水。但是近几十年来,另外几种理论逐渐流行起来,一般都相信他自杀的可能性很大,有可能是法学院校友会对同性恋的抵制运动导致。
音乐史学家亚莉珊卓欧洛娃(Aleksandra Orlova)在她未出版的「柴可夫斯基点滴」(Tchaikovsky Day by Day)一书手稿中,口头证词做为证据来支持柴可夫斯基死于自杀的推论。他认为柴可夫斯基服用砒霜自杀,所以死亡日期和尸体处理才会遮遮掩掩,产生前后不一的说词。然而,欧洛娃的论点缺乏书面上的证据,因此受到多方质疑,至今柴可夫斯基的真正死因还是个未解的谜。
英国籍作曲家麦克芬尼希(Michael Finnissy)以柴可夫斯基生前的最后几天与死亡为题,作了一部名为《羞耻罪衍》(Shameful Vice)的歌剧。
三、音乐风格
柴可夫斯基 是在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高涨时期走上创作道路的,从创作基本面貌上看,柴科夫斯基的前期创作比较倾向于表现对光明欢乐的追求和信心,而后期则更倾向于表现深刻的悲剧性。他在70年代末所写的《第四交响曲》和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则属于他在前后两个时期交界时的作品。
交响曲在柴科夫斯基作品中占突出地位。柴科夫斯基一生共写过6部交响曲和1部标题交响曲。他的第1、第2、第3、交响曲写于70年代中期以前,均属于前期创作。
这3部交响曲体现了柴可夫斯基与М.N.格林卡以来俄罗斯交响音乐传统的联系。这3部交响曲都属于生活风俗性和抒情性作品,在主题上往往采用民歌素材。
柴可夫斯基的后3部交响曲以及《曼弗雷德》交响曲。属于后期创作,风格上转向深刻的心理刻划,它们的主题思想都属于表现主人公对幸福的渴望和阻挠幸福的“厄运”之间的矛盾冲突。f小调《第四交响曲》写于年,作者把此曲献给梅克夫人,但在总谱手稿上只写“献给我的挚友”。柴科夫斯基赋予这部交响曲的序奏主题以极重要的意义,让它贯穿整个交响曲的4个乐章,称它为整个作品的核心,是“厄运”的象征。虽然在第1乐章中个人和厄运间发生了悲剧性的激烈冲突,但在末乐章中则体现了力图摆脱苦闷,走向人民,从人民的欢乐中获得对生活的信心的乐观结局。e小调《第五交响曲》写于1888年。在这部交响曲中也有一个代表“厄运”形象的序奏主题贯穿全曲,并且全曲的最后也是在凯旋式的尾声中结束。b小调《第六交响曲》写于1893年,此曲完成后,柴科夫斯基接受其弟莫杰斯特的建议,题名为《悲怆》。此曲是柴科夫斯基悲剧性交响曲创作的高峰。全曲在经过激烈的戏剧性冲突和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之后,达到的是悲剧结局。末乐章一反交响曲的传统布局,用非常近似追思曲气氛的慢板代替了热烈的终曲。
标题交响曲《曼弗雷德》写于1885年,这是根据G.G.拜伦的同名诗剧而写的交响曲,抑郁寡欢的主人公的最后命运是充满悲剧性的。柴科夫斯基交响曲中所蕴含的感情十分丰富,复杂,深刻,感人。正是因为他在创作过程中内心不断涌动的情感使他经常打破传统交响曲的模式,将自己的感情完全表达出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柴科夫斯基的交响曲是最感人至深的。
歌剧是柴科夫斯基创作中另一重要领域。柴可夫斯基一生共写过11部歌剧,其中最卓越的作品是他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和《黑桃皇后》。这两部歌剧的脚本都是根据A.C.普希金的同名作品改编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写于年。歌剧表现了塔吉雅娜、奥涅金、连斯基等几个贵族青年由于厌倦了本阶级的生活方式,在朦胧地追求理想的生活道路上所经历的悲剧,表现了历史的趋向。音乐以悠长、抒情的旋律,细致表现人物心理为特征。《黑桃皇后》写于1890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也是幸福的理想被残酷的现实所粉碎的悲剧。音乐在刻划人物性格、表达戏剧冲突上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柴可夫斯基在舞剧音乐创作上也取得了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他一生写了3部舞剧音乐:《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都已成为世界舞剧艺术中影响巨大的作品,广泛流传在各国的芭蕾舞台上。柴可夫斯基对舞剧音乐进行了许多革新,他克服了过去舞剧音乐的公式化弊病,赋予舞剧音乐以交响性的发展,使之更富于戏剧性,大大提高了舞剧音乐的表现力。
在器乐协奏曲方面柴科夫斯基比较突出的作品是他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78)。前者是一部明朗乐观的作品,第1乐章热情洋溢,第2乐章优美抒情,末乐章粗犷豪迈,并在壮丽的凯歌般的音乐中结束了全曲。后者也是一部充满欢乐情绪的作品,主题音调和俄罗斯民间音乐有着内在的联系,整个作品在质朴的风格中富于青春的朝气和亲切的抒情,并以热烈的具有民间歌舞特点的终乐章结束全曲。
四、重要作品
《g小调第一交响曲》(1866年)──第一号交响曲是受到俄罗斯冬季景象启发写成,所以又名「冬之梦」,虽然柴科夫斯基自认有点瑕疵,但它无疑包藏了美好青年时期的梦与情怀。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作品中夹杂着他的心理情感元素。
《c小调第二交响曲》(1872年)
《D大调第三交响曲》(1875年)
《f小调第四交响曲》(1878年)
《e小调第五交响曲》(1888年)
《b小调第六交响曲》(1893年)——这部交响曲又称为《悲怆交响曲》 ,音乐具有忧郁的抒情性,可以说是作曲家最著名的一部交响曲,完成于他逝世前两个月,并完整的体现了柴科夫斯基的美学观。
《曼弗雷德交响曲》(1885年)
《降e大调第七交响曲》(这部所谓第七交响乐一般叫降E大调交响乐,是柴可夫斯基其中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在1891年4月的美国之旅中,柴可夫斯基开始构思一部名为“生命”(Zhizn)的交响乐,并且记下了一些主题。后来他转向创作其他作品,而这部交响乐一直未构思完,可能他已经放弃了这部作品。但“生命”的一些主题被用来创作他的降E大调交响乐,有时又叫第七交响乐。)
《天鹅湖》(1876年)
《睡美人》(1889年)
《胡桃夹子》(1892年)
叶甫盖尼·奥涅金(1879年)
黑桃皇后(1891年)
管弦乐作品
《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1869年)
柴可夫斯基音乐作品CD封面(2)
柴可夫斯基音乐作品CD封面(2)(18张)
《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1874年)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78年)
《1812序曲》(1880年)
《弦乐小夜曲》(1880年)
《意大利随想曲》(1880年)
《哈姆雷特幻想序曲》(1888年)
《第三钢琴协奏曲》(1880年)
《四季》 (1876年)
五、参加乐团
圣彼得堡爱乐乐团
圣彼得堡爱乐乐团是俄国历史上最悠久、实力最强的管弦乐团。起源可追溯到18世纪的圣彼得堡宫廷乐团,1917年,在俄国著名指挥家库塞维斯基担任指挥时,就曾以“国立爱乐管弦乐团”之名开始活动。苏联期间改名为列宁格勒爱乐乐团,穆拉文斯基率该乐团在伦敦录制的《第四,五,六交响曲》至今仍是柴可夫斯基交响曲唱片中的经典,苏联解体后改回现名。满负盛誉的圣彼得堡爱乐乐团曾演奏过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第四交响曲》等作品。
伦敦交响乐团
伦敦交响乐团建于1904年,与英国广播(BBC)交响乐团及伦敦爱乐乐团三足鼎立,是代表英国水平的著名演奏团体。应该说这个乐团是英国三大交响乐团中最优秀的,也是世界上水平最高的交响乐团之一。伦敦交响乐团曾多次演奏柴科夫斯基的作品,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序曲》《小提琴协奏曲第35乐章》及《天鹅湖》选段等。
皇家爱乐乐团
乐团与世界最著名的指挥家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尤其是自1961年鲁道夫·肯普任音乐总监以来,乐团建立起了新的艺术风范和组织形式,奠定了世界一流交响乐团的地位。皇家爱乐乐团曾演奏过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及《天鹅湖》组曲。
柏林爱乐乐团
柏林爱乐乐团演奏曲目范围广泛,传统风格的作品得心应手,尤其是演奏德、奥作曲家的作品时更是首屈一指。该团录制了大量唱片,其中以卡拉扬指挥的贝多芬交响乐全集和K.伯姆指挥的莫扎特交响乐全集最有代表性。而由卡拉扬指挥的柴可夫斯基的多首交响曲也满载盛誉。
布达佩斯节日管弦乐团
布达佩斯节日管弦乐团于1983年由伊万·菲舍尔(Iván Fischer)和佐尔丹·科齐休(Zoltán Kocsis)组建成立,就像伦敦的泰晤士报所评论的那样,“乐团吸引了匈牙利最优秀的年轻音乐家”。这样一个年轻却富于活力的乐团曾多次演奏过柴科夫斯基的作品。
维也纳爱乐乐团
维也纳爱乐乐团是全球最著名的顶尖乐团之一,在国际乐坛享有盛誉。乐团极高的演奏水准和绝妙的“维也纳音色”使全世界音乐爱好者为之倾倒,迷恋其中。乐团高贵的艺术气质和自主管理经营的体制在世界乐坛独树一帜,乐团吸引了一代代的杰出作曲家、指挥家和演奏家与之共创辉煌。在2012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也首次演奏了柴科夫斯基的《睡美人》选段。
七、人物评价
柴科夫斯基的创作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下半叶处在腐朽的沙皇专制制度下,俄国知识分子对光明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苦闷压抑的感受。
他善于在矛盾冲突中捕捉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入揭示人物的内心体验。他继承了格林卡以来俄国音乐发展的成就;又注意吸取西欧音乐文化发展的经验,重视向民间音乐学习,他把高度的专业创作技巧和俄罗斯民族音乐传统很好地结合起来,他把清晰而感人的旋律,强烈的戏剧性冲突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富于独创性地有机地融合在他的作品中,为俄国音乐文化和世界音乐文化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柴科夫斯基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古典”作曲家之一。他在作品中流淌出的情感时而热情奔放,时而细腻婉转。他的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充满激情,乐章抒情又华丽,并带有强烈的管弦乐风格。这些都反映了作曲家极端情绪化、忧郁敏感的性格特征——会突然萎靡不振,又会在突然之间充满了乐观精神。
柴科夫斯基对过上“正常”家庭生活的渴望,与他的同性恋天性的矛盾,使他一 生都充满了痛苦的挣扎,这亦反映在他的音乐里,尤其是晚期的交响乐作品中。在柴科夫斯基的大部分音乐里,我们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他将民族文化与西方交响乐传统成功地融合在一起。尽管柴科夫斯基结识了“强力集团”,但是他始终没有加入任何一个民族主义团体。
柴科夫斯基曾写道:“至于我对音乐里俄罗斯元素的关注,是由于我常年生活在异国。在我年幼的时候,俄罗斯民族音乐无法描述的美丽就已经充满了我的生命。”
晚年同性恋了。
:D;P:L:@:dizzy::Q:@:D:D
:):):):$:$:$
:):):):):):)
:):):):):):):):$:$:$:$
最喜欢老柴的六月船歌了~~~
喜欢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的音乐
TA发布的帖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柴可夫斯基钢琴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