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歌王 360百科360是干什么的

股票/基金&
360互联网跨界“打劫”
  互联网正携带着巨大的势能,平趟互联网之外的世界。企业IT只是其中的一块罢了。
  樊兰 /文
  如同硬件领域已经发生的IT消费化――正是这股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让黑莓、惠普等老牌IT厂商落败,苹果、三星等消费电子巨头崛起――在软件领域,一些用户基数庞大的个人软件也因为用户强大的使用惯性,正在向商用领域自然侵袭。QQ、微信、,你已经很难界定它们是生活工具还是工作工具了。
  360副总裁谭晓生发现,“很多人会把个人版的360安全软件装到企业电脑里。”然而,问题随之而来。个人软件在企业环境中“各种不适应”,两年前360推出了一个免费的企业版,当时全力在个人市场厮杀的360觉得企业安全市场并不起眼,“初衷没想到挣钱”。
  2013年企业安全市场发生的急剧变化,让360看到了机会。年初斯诺登事件的曝光,让中国的政府机构和企业开始高度重视网络安全。“这个市场会有很大成长,这个时候再不进,不是傻子吗?”谭晓生说。
  从高势能到低势能
  而从360的整体战略来看,企业安全业务也理应占据一个重要的地位。“360的目标是在未来五年的时间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安全企业,很难想象要完成这样的目标,你只做了个人安全,而没有企业安全,所以一定要两头抓。”基于360在个人市场的影响力,一些部委也找上门来,希望与360合作,“但他们需要有服务,而且必须采购,免费是行不通的。”这让360开始在玩票性质的免费版之外另起炉灶,正式大举进入企业级市场。
  表面上看,是突如其来的市场契机让360这样的互联网企业实现了从消费端想企业端的平滑过渡。实际上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互联网正在成为一个高势能领域,传统IT则沦为低势能领域,从高势能到低势能行业,互联网的跨界打劫正在愈演愈烈。看看现在关于“互联网思维”的如火如荼的讨论,雕爷的牛腩、皇太吉的煎饼、阿里的金融……互联网正携带着巨大的势能,趟平互联网之外的世界,企业IT只是其中的一块罢了。
  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公司进入企业市场,首先必须是一个学习者。就连谭晓生也不得不承认“企业业务跟消费者业务的差异很大”。 他说,做个人产品特别注重最终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企业更偏重可管理性,比如是否有一个集中控制的地方,用于发现异常和监督,还有合规性、等级保护方面的要求。现在摆在谭晓生面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找到足够多的专业的人”。
  然而,互联网公司也会改造这个市场,让它更加互联网化。尽管企业市场是一个天然的收费市场,但并不是一个如大家想象的那样利润很高的市场。传统的企业软件公司基本是销售导向型公司,需要有大量的销售接触到客户,人力成本颇高。有的销售还需要借助分销渠道,也会分走部分利润。
  “(,)上千个销售做出上亿元的销售额,我可不打算弄上千个销售。”谭晓生笑着说。他给出的对策是互联网化思维。
  首先,做出好用的产品。“过去的企业安全产品是很难用的,我们会在用户体验上做足功夫,不仅安全,还要好用。”谭晓生说。与很多销售导向的传统行业不同,对产品的追求是互联网公司的基因。一位曾在某传统管理软件公司工作过的员工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公司,产品五年间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平均两三年才升级一次,他深深地感到“合并报表时要好几天才能算出一张报表”的模式将很难持续下去,现在的他跳槽到一家互联网公司,发现这家公司“产品几乎一周迭代一次”。而他之前所在的公司大部分高管也都流向了互联网公司。
  其次,用互联网替代人做服务。个人软件与企业软件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并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服务,后者则有服务的要求。谭晓生的方法是,借助互联网提高远程服务的能力,“有些服务不用到现场,由专家远程协助企业网管,或者提供一些工具让网管更加方便地管理终端。用工具来提高效率,不是完全凭人上。”
  闯进瓷器店的大象
  互联网公司的打法野蛮但有效。在互联网上,只要用户的规模足够大,互联网提供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因此免费成为一个通行的方式。“360进入个人安全市场的时候,安全软件的安装率不到一半,现在超过98%。”谭晓生回忆道。这次进入企业市场,360同样希望让使用门槛足够的低,迅速做大市场。“如果不需要服务的,采取自助的方式,免费下载,将来也没有收费的计划。需要服务、定制开发的,我们会收费。”
  更低的使用门槛背后,则是云计算。《浪潮之巅》的作者吴军曾撰文称,“由于云计算的出现,很多原本在笨重的计算机上本地运行的软件和服务,都可以放到云端,而终端就可以变得很便捷,可以小型化和移动化。”正是云计算让传统企业软件公司捆绑软硬件、授权许可的销售模式面临崩溃,而让互联网公司如鱼得水。在日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上,360董事长预言,单纯的终端管理软件已经无法完全有效的防御,未来的企业安全趋势将是云计算+大数据。
  “我们有云安全的能力,不仅用用户的计算机和边际设备进行演算,这一点传统安全厂商是比较欠缺的。”谭晓生说,“现在针对企业的安全攻防形势也发生很多变化,像APT的定点攻击,攻击方法变了,传统的安全软件并不能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在个人安全市场上拥有5亿样本量的360甚至“能更早的去捕捉到威胁,并拿出应对策略”。
  可以看到,互联网公司就像一头闯进瓷器店的大象,让一切易碎品彻底粉碎。它的打劫路数很简单却致命,“让贵的便宜,让收费的免费,让复杂的简单。”最后一统天下。除了企业软件,未来我们还会看到更多互联网跨界打劫的事情。这让每个行业都不再会有舒服的挣钱姿势,躺着挣钱更加不可能。
  传统公司怎么办?还想着打败某个竞争对手吗?No,请搞明白现在的游戏玩法吧。淘汰一个公司的拨弄过来不是竞争对手,而是趋势和潮流。
01/06 14:3401/06 10:1801/06 10:0501/06 09:5301/06 07:0301/03 16:5901/03 00:3301/02 13:49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科技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360跨界玩智能硬件很“安全” - iDoNews
> 360跨界玩智能硬件很“安全”
360跨界玩智能硬件很“安全”
导言:360在智能硬件领域的作为,不是大跨界,而是紧紧围绕“安全”技术这个核心。
7月10日 ( 微信号 iLoveDonews )
去年底,奇虎360进行了组织架构大调整,将无线产品和安全产品整合为无线安全业务线和PC安全业务线两大业务线,并成立独立的硬件事业部。将硬件业务独立于无线和PC两大业务线之外,。
既然是新事业,智能硬件目前还不能为360贡献多大的收入。据财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360营收2.651亿美元,其中在线广告营收1.4亿美元,互联网增值服务营收(主要来自游戏平台业务)为1.248亿美元。从数据来看,广告和游戏收入几乎占据收入的全部。未来智能硬件业务能为360贡献多大收入,还只能当做是潜力和预期来看待。
从全球来看,虽然智能硬件的发展呈现大爆发,也出现了很多软硬结合的成功产品,但从整个产业链和生态系统来看,特别是智能硬件的互联互通方面,智能硬件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
在谷歌、苹果、百度等等国内外巨头,纷纷搭建自己的智能硬件平台时,360似乎没有太大野心,只是接二连三地发布了很多智能硬件小产品,包括360随身WiFi、360智键、360安全路由、360安全手环等,实用性较强。同时360极力开拓线上线下双销售渠道。今年初360与国美电器达成战略合作,助力其硬件产品销售推广,6月份与迪信通达成战略合作,迪信通将在其线下的2000多家门店销售推广360随身WiFi等一系列智能硬件产品。据了解,目前360随身WiFi销量已超过千万,受到学生和白领一族的青睐。
相比巨头的概念引领和生态布局,务实很多。然而,360智能硬件大销量的背后,却是低廉的价格,从随身WiFi到即将发布的智能摄像头,价格都要比市场同类产品低。周鸿祎去年底曾表示“未来趋势是硬件将趋于零利润”。360如此大力推广其智能产品如果不想闷声“发硬件财”,那大费周章“卖硬件”又是何意呢?
360的“安全牌”看来是想打到智能硬件领域,在智能设备颠覆无线互联网前,提前强化用户关于360智能硬件的安全概念和印象。今年一季度财报会上,周鸿祎表示:“从表面上看,我们好像是在做路由器,我们在做儿童保护手表,实际上在可穿戴计算设备和智能家居市场,我们希望成为一个保护人们安全的公司。”他认为,下一个五年,各种类别的智能设备,将是对当前无线互联网的一个颠覆。
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DNA。360的DNA是“安全”(参见iDoNews专栏《》),所以99%的硬件产品360都不会去做。360副总裁和硬件事业部的负责人沈海寅最近表示,。我认为,360在智能硬件领域的作为,不是大跨界,而是紧紧围绕“安全”技术这个核心去做。
所以,即使独立出硬件事业部,360仍是为了将其“安全事业”进行到底,只是这个“安全事业”有了智能硬件这个新的载体。
注:本文首发iDoNews 专栏,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正在加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跨界通是骗了多少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