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为了让我学口腔医学 让我复读了一年 当时我不想死学医的。无奈后来只能听家人的,今年高考失利了,

921118凯源到得了的喜欢 | LOFTER(乐乎) - 记录生活,发现同好
LOFTER for ipad —— 记录生活,发现同好
921118凯源到得了 的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2}
{if post.type == 3}
{if !!post.image}
{if post.type == 4}
{if !!post.image}
{if !!photo.labels && photo.labels.length>0}
{var wrapwidth = photo.ow < 500?photo.ow:500}
{list photo.labels as labs}
{var lbtxtwidth = Math.floor(wrapwidth*(labs.ort==1?labs.x:(100-labs.x))/100)-62}
{if lbtxtwidth>12}
{if !!labs.icon}
{list photos as photo}
{if photo_index==0}{break}{/if}
品牌${make||'-'}
型号${model||'-'}
焦距${focalLength||'-'}
光圈${apertureValue||'-'}
快门速度${exposureTime||'-'}
ISO${isoSpeedRatings||'-'}
曝光补偿${exposureBiasValue||'-'}
镜头${lens||'-'}
{if data.msgRank == 1}{/if}
{if data.askSetting == 1}{/if}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_index < 3}
{if post.type == 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drlist.length>0}
更多相似达人:
{list drlist as dr}{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0}、{/if}{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1}、{/if}{if drlist.length === 2 && dr_index === 0}、{/if}{/list}
暂无相似达人,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this.p={ dwrMethod:'queryLikePosts',fpost:'38c277_ae8f7eb',userId:,blogListLength:3};学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又到了高考结束,许多高考党要选专业的时候,学医是条不归路,希望各位曾经学医和现在正在学医的同学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按投票排序
509 个回答
学医第二年,母亲被检查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我休学半年在家照顾,不幸的是,家母体质太差,承受不了任何化疗。所幸运的是,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张新渝老师那里开了中药,缓解了一些痛苦。但是,两个月以后,母亲还是过世了。 那时的我只有一个体验。医学到底有什么用。面对癌症,实在是微乎其微。 医学毕业第二年,外公由于卧床十六年。全身器官开始衰竭,我在家和医院照顾半年,尽到一个孙女所能做的全部。之后外公离世,走之前用所剩的力气给我说:对不起我母亲、但是没有办法。 对于我来说,越学越觉得人的能力有限。面对很多疾病,你真心无能为力。那么久的时间,我穿梭于癌症、临终关怀的病房里。绝望了好长一段时间。 我也努力了很长一段时间,面对自己最亲的人的死亡。面对我作为一个医生的无能为力。面对一些无所谓的指责:为什么救不了他们。我知道,但是我无奈。 学医,是一条不归路。因为之后要承担的不仅是生活挣钱的压力,还有心理的压力。会明白“总是关怀,常常帮助,有时治愈”的意义。 对面对一些指责之后,拥有强大的内心。在明白自己“有所不能”,尽心做好自己的力所能及。顺带一些细节的事情。例如某亲戚问挂号挂哪个科、感冒了该怎么办……对身边的人,或多或少有那么点帮助。-----------------------------------------------希望高三学子勿以“挣钱”为目的来学医。要不以后有得你受的。学医是有帮助的,不是有一句话说得好吗?“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无论学什么,学有所得最重要。所以,珍惜一些不用为了挣钱养家的日子,勿把父母对你付诸的苦心视之不理。至今为止我从未觉得学医累,辛苦。我爱这份事业。也希望你爱将来的事业。————————最近分数线出来,又有不少妹妹们在咨询。想起当年选学校和专业的时候也是很迷茫的。所以给大家几点建议:学医和从医不同。学医不一定从医,我大学不少同学转行成功、在其他行业也混得不错。学医不累,真的不累…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我不是学霸,算是学渣了,也从未觉得学医累。但是从医不一样,有心理压力、也有大环境的压力。但是。亲爱的,出入社会都会有压力的。不单是从医这一块。所以如果有妹妹们问我,我还是会毫不犹豫的建议:学医有好处,想学就学!不磨叽!不匿了。咨询可私信。
已经第三年主治医了,当年用可以上光华的分上的北医第一届八年制,这个学科还是比较适合我这种比较笨的人,研究生又选了比较喜欢的专业,除了很反感写文章弄课题以外,整体工作状态还是可以的,看很多在读的小朋友说书多考试多神马的,你们以后开始出门诊了的话一下午要被四十几个考官轮,每个都要在十分钟内完成病史采集查体检查检验回顾和治疗决策选择也是很锻炼人的,但是每次被轮都会让你对自己的沟通自己的耐心自己的协调能力和知识边际有所拓展,自己没事就把经典专业书籍过一遍经常也会让你在门诊中对于很多不常见不典型的病症有很好地把握,很多边际知识的丰富也能让你在对患者治疗决策的制定上游刃有余。特别要提到的,今年带了比我小整整十届的小娃娃们的教学,体会到了什么叫教学相长,把你烂熟于心的内容教给别人原来是这么一种感觉。不可否认,在国内做大夫在收入和社会地位方面确实比在国外天差地远,但是患者对于你诊疗过程和结果的称赞,特别是有人慕名而来时的成就感,主任看了你的手术过程称赞你干净利落时的自豪感,是你在这一行继续进取的最大动力。确实我们无法改变自己身处的现状,但是我一直认为能够在这种环境下能够做好一个大夫的人,以他的坚忍和勤奋头脑与耐心,在任何地方任何领域都能取得成功。最后让我们忠于理想让我们面对现实,向在这个领域坚守的各位兄弟姐妹的理想主义致敬!
医学院的期末,你们自己感受一下。,相中人。
题主,或者任何人,能够告诉我们什么专业又是一条可归的路呢?在读大学前(乃至于今后一辈子),很少有人能奢侈得拥有真正的兴趣,所以,好多人稀里糊涂地选了专业、读了专业、顺着专业就了职,然后慢慢地继续生活下去。我就是这种情况,学医应该非我所愿,不过长辈的意思是,医生好啊,工作稳定,越老越吃香。为什么要稳定?又什么要越老才越吃香呢?如果我足够优秀,为什么要害怕会随波逐流?也许我冲风破浪好不自在呢?如果我足够有干劲,为什么要让人家以我的一张老脸以为我技术高超呢?学医的那个时候,我一直有在思考这个问题,但是始终没有很好的答案,因为学医期间,可没有那么多时间来思考哲学命题,要背的东西太多了。我不觉得背书有什么好辛苦的!你们想想,还有什么专业的考试只要背个书、无需理解就能搞定的(甚至有同学突击2个月拿了全班最高分的)?此外,大家都应该承认,背书显然是一种极为低端的学习模式,很容易被人所厌恶。一样东西,本身没什么乐趣可言,又缺乏可以探索的内容,以之为“苦”也就很好理解了。楼上那么多同学说苦,大约如此吧。所以啊,我的很多同学,大凡没有坚韧毅力和使命感的(绝大多数),平时并不怎么用功,虽然如此,考试也不难通过,剩下的时间就玩游戏吧!我不洗白自己,除了入学时医学生誓言让我体会到了久违的澎湃感(上次大概是入“儿童团”的时候),在实习之前,我始终没有培养出什么使命感,于是那会儿就看闲书了,我向来讨厌背书,所以书面成绩并不理想。除了这种无聊的学习模式以外,医学院授课的老师们也很区别于其他专业的老师。基本上,我们大多数的授课老师都没有什么讲课技巧,唯“灌输”而已!有几个倒是印象深刻,不过主要是觉得他们说的医院奇闻异事,听起来有趣,但是实在和书本上的东西是没有什么关系的。直到工作了,我终于明白,所有那么医学院的名师和教授,要么是善于靠前透露题目和划重点,要么就是能写研究论文的,高大上的名号和教学技巧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专业课的老师之外,还剩一下行政或者做思想辅导工作的老师。这些老师吧,估计也是医学院毕业由于形象“乖乖”而留下的,说白了,我觉得是挺无趣的一群人。我们那时候有医学院刊物,终于找到了我的一亩三分田了。这个刊物吧,其实是鸡肋,倒也没什么人愿意写——“好学生们”忙着背书,“差学生们”想着去网吧玩游戏,那么就搁着我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写点东西也算不会那么无聊了。可是我的稿子给那帮无趣的老师们枪毙了至少20回。要么是主题不够活泼,要么是发表议论不妥、要么是我们学医的评论诗词有啥意思……恩,写一些春游日记,去孤老院打扫卫生是肯定不会被枪毙的。这整个就是我的学院作者生涯了…对了,我还担任过摄影协会的会长,光杆司令水平,没什么人对这种东西有兴趣,医学院毕竟小且女生多,大家都很用功,似乎大家没什么“让生活有趣”的想法,推之其他社团,也差不了太多。既然说到了学生,我也不吝多说两句。、医学院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无趣的人也会升高。这其中大约是学业繁重的原因。但是从我的经历来看,我一直觉得医学院的同学们缺少一种探索精神,模仿形态太重,以至于缺乏追求/提升的能力了。此话并不假,我有作证。在我离开医院和很多医学出生去了企业的人共事过以后,深有感触,这些人学历有余,但是思维方式却多显古板和单线程化——绝非医疗行业致人保守(甚至保守更好?),而是这么保守之人造成了行业的保守。所以大家看到了说话不利索、态度置人以千里之外的医生,也不要觉得是对方如何如何高攀不起。实在是因为医学院的生活注定了这个人要是没有什么想法话,必然是“索然无味”、缺乏生活乐趣的。那些发牢骚抱怨的人,就拿知乎作为样本吧,他们是不是这种人,昭然若揭吧!而且结合我刚刚说的学习模式,人的逻辑判断能力/说理能力会有很大程度地削弱——不信,你们看哪些反对“中医”的医学人士,他们作为医学院的学生,都是要学中医的,但是他们对中医的反驳,你们能看出来半点受过教育的样子?医学院实习是一个转折。虽然我属于沉默寡言,不善言辞的人(你们看,我这么有才情,竟然没有在医学院找过女朋友!?),但是在实习上,并不含糊。我记得有个血液科的老师非常喜欢我,甚至要求我去给她抄方。原因是什么?因为我善于和患者沟通啊,有一次模拟查房(真患者配合我们),问病史,惊艳到了所有人。课后,同学问我,看你平时不说话,这个表现不错啊……能错么?因为我是顺着患者口吻问,引导他说话,不是和你们一样,甲乙丙丁,让患者跟着自己背下的琐碎知识来探索他的疾病好么?所以,实习使我的一个转折,我刚才说了,我成绩属于不太理想的,但是实习的时候,那个血液科老师告诉我,你像一个真正的医生,而不是医学生。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开始自学课程。我的医学学习方法迥异于其他同学。我先去并不好好学,考试更是差强人意,但是你们肯定不知道,夜班实习的我,在其他同学可能睡觉玩电脑的时候,挑灯看起了基础的病理生理学;也肯定不知道,为了搞清楚为什么红霉素可以用来增加胃动力,自己跑去医院图书馆借高阶药理学的书(然并卵用…被轰了出来,最后不得已自己买了书);当然肯定不知道,我跑去基础医学院要求重修解剖课(追后磨了半天,允许我旁观…)。实习是我比较开心的一段时间,当然充满了艰辛,因为毕竟是学习的阶段么,经历过各种原因的批评和谆谆教诲,不一一表述,这些教诲第一次让我体会到“大医精诚”的深层内涵——唯精,救人于危难;仅诚,待人如肱股。不过好在我不算笨,也没有患得患失,一路顺利走下来…如果说,我以后在医院的生涯问心无愧的话,那肯定是实习而不是背书的功劳。转眼就到了毕业课题设计的时间了。正好,我那时候在为“中国渐冻人协会”做志愿工作,所以我的首选毕业设计就选了这个课题(资源也充分)。现在想想,我觉得我是领先于其他同学的,很简单,因为我的题目不脱离我们本科生能够做好的实际——《上海5区渐冻人生活现状调查,附二级医院神经科专科医生渐冻人类疾病认知情况调查》,这样一个课题并不高大上,似乎还更加偏向于社会调查。我当时立题的理由,和小组同学说的是,我们做的东西要有现实意义,避免诸如“2型糖尿病最新药物机制探讨”这种看似高大上,实际根本没有意义的课题。我们所有同学都是花了大精力去做这个事情的,跑医院跑社区跑患者家,真正拿到了第一手的数据,你们想想现在渐冻人才真有了一些关注,我们是领先的。就这么个课题,拿了个不痛不痒所有人都有的三等奖,只能呵呵了。然后报销费用的时候,据理力争,因为我们确实花了很多钱(还不算精力),报销老太婆说,“学校规定的,只能报那么点钱。”“之前没说过啊,而且我们确实跑了很多地方,付了那么多钱,都有发票”(可怜我们这么认真对待发票,想想现在各种报销手段…)“你们这么认真做啥,真的一样!!”呵呵,真的一样。我们当然是真的一样,我们课题当然是很出色的。到现在,我一点都不怀疑,如果有更多钱、设计更精美,这个设计绝对有资格发核心。只可惜我们只有挂牌实则无用的导师、400块钱和自己的一腔热血。那一年,第1名的课题是:《简论脑卒中患者的最新介入技术》去他娘!这一年,我告别了医学院,去医院上班,然后继续读书。几年后,我告别医院,头也不回离开了医院。谨以此文,纪念我和医学交错的头10年。
当别人对死亡充满着恐惧和不安时你已经学会坦然接受。当别人对死亡麻木和屈服时,你仍对他充满敬畏。
学医苦不苦有没有前途这个我就不说了,毕竟专业这个事情,我们外人说多少都不如你自己的切身感受来得深。我就说一点体会比较深的,现在很多医学院虽然并入了综合性大学,但是校区还是独立在主校区之外,身在医学院中你会发现整个环境其实是很封闭的,医学生大部分都比较…单纯吧。整个学校的氛围都是考试和实习,你不知不觉就成为这些人中的一员了,走着大多数人走的路,可是最后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走。所以如果高考毕业后你报了临床医学专业,在你本科阶段请保持一个宽阔的眼界,除了医学专业外多培养其他技能,要记住医学生今后可不一定就是要进医院的。
谢邀,学医马上第八年开始了。大四那年,同龄的高中同学本科毕业,他们考上了公务员,考进了银行,进了体制内,当了老师等等等。。。大五那年,学医的本科同学有的弃医从商,开了教育培训机构,有的进了医药公司,做了医药代表,卖起了医疗器械。。。研二那年,同龄的读研的同学也毕业了,他们有的进了世界五百强,有的进了投行,进了四大,听上去都高大上。。。这几年,他们毕业走入社会,陆陆续续地不停地有人结婚,生孩子,工作生活都趋于稳定。今晚,我从实验室走出来的时候已经十一点,刷朋友圈的时候,看见他们有的在准备婚礼,发了一堆婚纱照;办培训机构的同学,准备跟老公去度假;进了投行的同学借着出差的机会顺便跟老友聚会。。。我处理完最后一组实验数据,发现实验结果趋势还是不对,这意味着我又要卷土重来。收拾好东西,一个人默默地走在回寝室的路上,我想起了他们,大家好像都沿着自己的生活轨迹有条不紊的往前走,渐渐趋向稳定。而自己呢,在这个特别渴望稳定的年龄,却因为自己还是学生,而开始诚惶诚恐。到底在彷徨什么呢,是纠结于每次失败的实验结果,还是羡慕同龄人已为人妻为人母做到了“什么年纪做什么年纪该做的事儿”,还是迷茫于未来不知道会扎根哪个城市以及会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其实就是这种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同龄人趋于稳定的鲜明的对比,让人有些心急。对,是沉不住气了,心里有些急。我想说的是,学医苦,学医累,学医最大的体验是要想走到最后,一定要学会沉住气,因为学医耗时久,别人暂时拥有的,你可能还要等一等。慢慢来,会比较快。所以,沉住气,沉住气,沉住气。如果真的热爱,一定要不遗余力。
最大的体验就是,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诚实、勇敢、正直、善良。医生这个行业,不管是来自社会、媒体、公众、患者,抑或是同行,各种负面情绪实在是太多。所以更要保持内心平和,莫忘初衷。医者仁心,医生不仅医人,亦要医心。不论别人怎么看、怎么想、怎么说,怎么政治正确,都要做自己、做一个自己心目中的好人、做一个自己喜欢的人。虽然从小就见多了生离死别,现在面对死亡依旧不能坦然,我只想抱住他们家属的头,让他们在我怀里哭。如果我再有钱一点,面对那些父母双亡、经济困难的小孩,我甚至好想一把抱他过来,说“我养”,但是我做不到,心里也很难受。自打学医后,也更加敬畏生命了。以前我当过不良少女,喜欢用拳头解决问题。自打学医后,这份戾气也逐渐收敛了起来,能讲理的时候还是尽量讲理,别伤人。其实一开始我是抵触学医的,因为死记硬背让我感觉很无聊,我也曾经百无聊赖地跟着数院的朋友一起刷卓里奇和吉米,跟着物院的朋友一起啃理力,我很讨厌死记硬背,直到现在也是。不过每次一上知乎,一去医院,一和患者交流,便愈发迫切地想做一个真正的好医生,真正站在病人角度为病人考虑,真正把素不相识的病人当做家人医病的那种。我想当个好医生,可以治愈疾病,也可以温暖人心的那种。然而死记硬背教科书是条必经之路,必须咬咬牙扛过去。妈妈的太爷爷是前朝太医,妈妈也是医生,我也勉强算是医二代吧。从我选择学医开始,妈妈就一直教导我,做这行最要紧的就是不卑不亢和善良。别人怎么说、怎么做是他们的事,但你要坚持做自己。会遇到一些奇葩的患者,但是学会怎么和这种人沟通也是一种能力。现在网上确实有很多小医生和医学生叫苦叫累。但是就我身边接触的人来看,医生这个职业人到中年,步入中产还是没有问题的,也不用像码农一样担心吃青春饭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还会接触很多人,积累很多人脉,这也是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背书多、考试多,也是医学生常常抱怨的一点。我以前也是抱怨大军里的一员,后来,我接触了更多中科大的同学,才发现:原来有学校晚上也上课的;原来有学校一周一考试的;原来有学校考试都不想占用平时时间放在周末的;原来有学校每届有九分之一的人都是拿不到毕业证的...我才明白,比你苦、比你累、比你刻苦的有很多,学医是个学习过程,是一种选择,而不是比惨大会。附一张图这是大二暑假,我学医一年后的专业书籍和资料,这张图是室友帮我拍的。这是大二暑假,我学医一年后的专业书籍和资料,这张图是室友帮我拍的。看着很吓人,是咩,其实这都是吓唬外行的啦~这么多书...能看得过来,全部记住才怪...虽然全记住好像也没有什么用...还有很多人提到学医以后时间少了很多,不能做些感兴趣的事情了。其实学哪行都一样。要是你真正感兴趣,无论你干什么,也会把这个兴趣继续坚持下去的。比如一位长者,他虽然身在高位、日理万机,但他的音乐和文学造诣也不容小觑。所以,这和你学什么、做什么,是没有多大关系的。我虽然学着医,不过也可能是胆子大和太会玩,我过得依然很舒服很潇洒,经常做些自己想做的事,去自己想去的地方。甚至还给很多人带来了错觉:你到底是不是学医的?你究竟是做什么的?尽管成绩算不上好,就是马马虎虎过得去的那种,还好我在这方面追求也不高,能学到知识就行,能拿到毕业证就行。至于其他的,我开心就好。也有人说,医生是唯一要活到老、学到老的职业。其实很多职业也是这样。书法家、画家、摄影、导演、影评、作家等等,除非他们金盆洗手不干了,也是在不断探索和学习的。还有人说,医生是唯一不允许出错的职业。其实现在误诊、漏诊现在还是比较常见的,所以也说不上是不允许出错。路桥工程师设计公路桥梁,导弹工程师设计导弹,这些都是百分之一的错误都不能出的职业。但是医学院的环境的确比较单一,也比较无聊。好在医学院基本都在市区内,如果你是个有趣的人,还是可以从外界、从生活找到乐趣。对很多医学生来说,金钱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医学的学制比较长,初入职场时工资和同学历的其他职业相比相对较低。学医苦的就是最初这几年,在需要花钱的时候收入支撑不起梦想。但是把这几年熬过了,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会越来越好。学医的话,出国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花费较大,对学习的要求也比较高。如果不能吃得起这个苦,或者家庭没有条件在年轻困顿时提供资助,或者急于挣钱,不建议学医。 还有很多人说,医生转行不易,别听他们的。大多数一边抱怨着医生苦、医生累,但是一谈起转行又说学医的转行能做什么的这些人,说白了,一来是觉得学了那么多年医不甘心,二来是除了医学以外确实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本事赚钱。学医转行的事例实在太多了。周元昌爷爷是二军大医疗系毕业的,曾任二军大的教授,病原生物学的教研室主任,同时,他在书法上的成就一点也不比医学上差:(以下内容扒自网络)他是国际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艺术促进会理事,华夏夕阳红书画协会理事,环球书画艺术研究院教授、高级书法师,江都书画院终身高级书法师,上海瀚墨艺术拓展中心高级书画师,东方艺术研究院终身客座教授,福建东方书画艺术院名誉副院长、客座教授,世界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橘州书画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名家书画院名誉院长,长江书画院终身名誉院长、一级书画师,北京华兴嘉艺书画名誉院长,北京京华兰亭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老年书画院名誉院长,东方寿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古文化艺术研究学会特邀学部委员,中国国学研究会终身研究员,新加坡艺术协会名誉会长,海内外书画艺术联谊会终身理事,高级书法家,中国国画院院士,翰墨书画院院士, 国际羲之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书法美术家艺术创作中心终身荣誉教授,中国当代硬笔书法家协会湖南分会艺术顾问,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华书画协会会员。为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成员,以及国际ISO9000A书画艺术家资格认证中心副主席兼评审委员、专家委员会委员。为沈阳艺海拍卖代理中心签约书画家。
周元昌书法作品在全国性大展、大赛中多次获大奖(年共参加40次,获特金奖3次,金奖14次,一等奖8次,银奖14次,精品奖1次,创作奖1次,优秀奖5次),并已入编&中国书画家志&,&新中国书法家选集&等三十余部作品集。获“中国实力派书画家”,“中国知名书法家”、“中国勇于创新书画家”、“中国医药书画优秀艺术家”、“中美百杰艺术家”、“世界金奖艺术家”等荣誉称号。
学医也好,念到医学博士也罢,除却一心做医生的,以医学博士的身份融入圈子,以此为平台发展自己的事业和人脉也是不错的。站得高了,身边的人、别人对你的评价,自然也不一样。所以,医学博士除了可以做医生,也不是全无用处的。Anyway ,我还是希望自己能不负初心,将来做一名好医生,也希望能够继续坚持我的一些兴趣爱好做为副业,将来就算不做医生了,依然有能拿得出手的东西,有自己的事业。就我个人而言,学医的体验大抵如此吧。感谢阅读。
因为题主问题是,学医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我就来谈谈体验吧。本人上海知名大学医学院八年制第七年在读,算是半只脚踏入这个圈子,不是学神,也不算学霸,估计学渣也不能算上,一直都是普通人。我爸爸妈妈都是经济圈的人,我爸当年是人大的研究生,我妈妈更是从护士行业跳槽到财务。高中因为运气好,保送了现在的大学,可以任选专业。08年的时候经济学大热,现在大学的经济学专业也多出成功人士,选经济学,加上爸妈帮助,大概随便可以混口饭吃。我奶也对我说:“你当年抓周抓的是算盘。”可我偏不。我妈妈刚转行的时候,以前的很多医学书舍不得扔,而刚转行的时候我4、5岁,正是如饥似渴要看书要人陪着玩儿的时候,结果那时候爸妈忙着创业太忙,陪我玩儿的只有那些医学书。那时候最喜欢的书就是外科学和妇产科的课本,畸胎瘤的模样给我留下了深重的心理阴影(误)。结果我还是选了妇产科。。。总之就是差点跟我爸吵起来非要学医,直到今天我爸爸还在问我“能转专业吗”。。。医学院读书的日子其实过的很幸福,我可以拍着胸脯说,选择学医的话,你不会觉得时光虚度你一无所获。很多感触和体验,都因为时过境迁而变得模糊,像闪烁的光点,深刻,却又无法准确描述。只有几个场景一直闪回在我的脑海里。一个是学系统解剖带那个学期,是个冬天,我穿着棉衣在解剖室里冻的冒鼻涕泡泡,前臂和手的骨头肌肉背一遍忘一遍,懊恼的要死的时候一抬头,窗外飘起了漂亮的雪花。另一个,是在实验室,大半夜按规定时间给新生的大鼠打药,小家伙突然睁开了眼睛看着我,晶莹单纯的眼神,竟然让我晃了神,一时母爱爆棚竟不忍下手。还有是进医院的前一天晚上,竟然激动得睡不着,和室友们一直聊聊聊聊该选什么科好。还有就是最后一个在学校的学期,我们期末有13门联考,考的人形销骨立怨声载道,考最后一门前却生出些不舍,夏天的考场,风扇吱吱悠悠的,我坐在阶梯教室的最后一排,看着即将到各个科室各奔东西的“战友”,突然无比感慨,让我无悔认识这些才情至臻的人,这些充满赤子心的同僚,这些战友。我从那时起无悔进入这个行业。跑题了。其实我想说的是,学医,跟学其他任何一个专业一样,去学习,去make friends,去收获一些除了专业以外的东西。对,我印象深刻的不是我第一个CPR救回了的病人,不是第一次缝皮,不是第一次病人的感谢,就像旅途上你印象深刻的永远不是目的地。真正对于你来说有价值的,是这一路,除开专业技能外你还收获了什么。 no one is born to be a doctor, we just choose to be one. 选择当医生的人,大概都有些个人英雄主义和浪漫情怀,这正是我爱这个并愿意为之受苦的原因吧。实际上,医学回馈我的,比什么都多 。少年,加油吧,我不说你可能怀揣着悬壶济世的伟大梦想,但是请不要被媒体或者这个行业满满的负能量吓到,如果你不想虚度,请学医吧。
只谈学医(特指临床医学),希望对考生的选择有所帮助。这一行过的日子没外人想象中好,也没外人想象中坏;单位有好有坏,个人水平也参差不齐。医生也跟其他行业一样是混口饭吃而已。学习一个专业,各位考生还是根据自己喜好选择吧。人的一生,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机会,实在比买房买车重要太多了。学医这件事,最大的体验是能感受到知识的实在感,切身体会到知识的具体作用,以及知识永远都不够用。进入医院后的学习跟进入医院前的相比简直就像两个世界。在大学校园里的课程,即使是外人看起来有些神秘的人体解剖、动物实验,医学生也难免沉浸于“这有什么鸟用”“这又有什么鸟用”的疑惑中。而正式进入临床的时候,最大的冲击就是发现以前学的那么一大堆东西,居然没什么多余而无用的内容。偏偏又发现到以前的学习是如此地不足,充满知识跟不上需要的挫折感。这种不断发现新的内容要学习又同时发现已有知识体系的不足的状态下,要想跟上工作的需要,学习的节奏可以说是“根本停不下来”。此外,不仅之前成绩平平甚至不佳的学生会有这种感觉,很多人口中的“学霸”对这种知识的迫切感只会更甚。这种学习的节奏从进入医院接触临床就会开始,大约必须到退休之时才会结束。如果连这种感觉都没有或者说没有这种学习的觉悟的话,很难说是一个好医生。至于学医苦不苦?先说考试。很老实地说,医学考试的难度并不高,对课本的理解以及记忆对天赋没有太多的要求,虽然考试成绩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出题人有没有心开杀戒。在进入医院之前,我每个学期除了需要操作的课程外,出现在课堂并保持全程清醒的次数屈指可数,自习室是从来都没去过,靠自学和看书基本上GPA没什么可担忧的,自学专业课的难度比起做高数和力学的题简直轻松愉快。临床医学系的考试成绩分布都是很密集的,足以说明天赋甚至努力对于考试成绩的影响都不大,这也造成了诸多大学里医学院的奖学金评选都不靠考试成绩靠撕逼的风气。那学习累不累?愿意的话,可以很充实,但累不累则全看个人了。进入临床之后因为发现知识总是不够用,问题总是找不到答案,在自己病人的床边被提问答不上来,工作中各种失误,基本上每天都难免要去查阅资料,这还没算科研的部分。而对于教学认真的医院,再加上各种学习活动的资料准备就更是需要大量的精力。有心的话,以前的知识还得重新温习,我自己的《内科学》整本看完的次数,大约只有GRE红宝书能与之相比,而且在看完各种新临床指南以及国外教材之后再回头发现里面的过时和错漏的地方,更是充满乐趣。看起来并不是很苦。没错,学医苦,但苦的地方真的不在考试、学习这些方面。考试简单,学习充实,那是学医的好处才对。学医的苦,是在综合院校里面更能体会到的,都是跟同龄的其他院系相比才能感受到。临床医学学生对学习内容和时间安排缺乏自由选择的空间。现在国内的医学教育还在漫长的改革摸索期,但大多数院校的五年制、七年制及八年制都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基本不考虑到学生的自主选择空间,专门的医学院校自不必说没什么选修课可言,综合院校里的医学生因为专业课程安排的课时及学分已经极多,几乎没有太多选修其他课程的空间。据我所见,医学生修本科双学位德比例以及选修与自身专业无关的课程的数量相对同一大学里的其他院系(无论文理)都要低一截。而且近年因为有临床比例延长的要求,以及在规培要求下不少院校争取“毕业前完成一阶段培训”,留给医学以及相关基础学科以外的选修空间更是越发地被挤压。的确,同样是有追求的大学生比较,只算空闲时间的话,除了文科学生以外,的确谁都不会明显比医学生闲多少。但理工科院系还有自己选择什么时候去实验室搬砖堆文章、是否准备出国、是否选修双学位甚至去混学生会/社团的自由,而国内医学生的苦在于基本上课程的选择、学习内容已经被医学院校一手包,难以有太多自己发挥的空间。无论是各个学期当中还是假期,医学生可支配的时间都比其他专业的学生要少得多,基本上都是按照学校的课程安排按部就班。此外,医学生的想法的确更为保守、封闭甚至粗暴单一。这一点其实
回答中也有提及,但这并非出来工作后由行业导致的差异,而是在高校学习的过程中已经如此了。一个很典型的状况是,我有很多信息学读到博士却去四大当审计、本科是中文后来却读理科的研究生、物理和哲学修双学位等等跨学科的朋友,他们甚至于尝试几个学科后从事的工作跟大学专业毫无关系;而对于临床医学,首先转行率之低是可以看到的,并且很多别人和自己都觉得不适合当医生的人却坚信“我除了当医生还能有什么选择”。甚至,医学生出国率一直都不是很高,即使在USMLE的培训行业都渐趋成熟的现在。其他专业当中比较常见的跨专业出国读研,在医学生当中也相当少见。依我个人愚见,和现在医学教育对课程的“一手包办”不无关系。既缺乏深入了解其他学科的机会,也缺少和其他学科同龄人接触的机会,个人的视野和想法难免随之变得封闭。不得不说,在医学同行中,有趣的人真的很少,能走出自己的路的更是凤毛麟角。当然,学医最苦的还是刚开始临床工作的时候,工作虽繁重、自由时间少却并没有像样的收入,而这些最主要的负面影响还是在心理上。虽然进入临床后的学习可以说是充实而快乐,是不折不扣的“痛并快乐着”,但学医阶段的临床生活真的就是纯粹的苦了。虽然在国内很多临床医学研究生已经开始干着和住院医差不多的活儿,但收入却还是研究生的收入,单是看工作量和月收入的比例,绝对可以说是诸多行业中的底层。甚至正式毕业之后还有数年住院医师规培,那段时间的收入也是相当寒酸。与收入不相称的是,工作时间长、值班多、文书工作繁重、工作容错率极低。在进入这样的高强度工作状态前偏偏又缺乏一个缓冲,国内的临床实习及研究生科研多是比较轻松的,无异于从天堂直接摔进地狱。这时候再看身边学其他专业的人,跟四大、鹅厂等单位的同龄人比,工作强度没小多少,收入较之却完全不能看;甚至,跟工作相对清闲不少的公务员比,收入也要低一截。同样是刚开始工作,同样是还没开始能独当一面却要承担大量的基本工作,在这一阶段医学生的待遇的确比其他行业都要差一大截, 这是怎么偷换概念都无法否认的事实。并且,这是国际共有的问题,在不少纪录片里可以看到,即使美国的低年资临床医师也同样觉得自己的工作并没有得到相应的经济回报,在中国也只能说是“不能幸免”。回想在那段日子里,在路上看到招聘大排档服务员、洗碗工的收入都比自己的高一点,但自己又要熬夜学习又要认真对待临床工作,真的除了心酸就是无奈。幸而,毕业后领到正常收入时,发现住院医师的平均收入还是能在所在地区的人均收入线的,根据科室和医院的不同可能还会高一些。对于还在这个阶段的医学生,没必要对未来的经济太缺乏信心,虽然在全国整理医疗收入来看也没什么可乐观的。总体而言,学医并不是一件痛苦得难以忍受的事情,没必要对此过度妖魔化。但是,真要学医的话,惟望切记几件事:1、虽然刚开始学习专业知识时很多东西看起来并没什么卵用,但临床工作会教你做人的。2、不要眼光太过于狭窄单一,出国、跨专业就业、转行这些其他大学生能做的事情,医学生照样能做。要相信学医的经历对个人素质的历练,如果真的有好好学的话。3、学医过程中难免要过上住院医的日子,无论有没有正式的名分。刚开始临床工作时又忙又穷是国际惯例,行业环境糟糕是社会现实,不爽不要玩,不承认就是不客观。高中毕业的人也该有自己的判断力了,具体是否该选,还是自己决定是否合适吧。PS:本人在还算可以的综合大学的临床医学系毕业,曾着手准备出国及转行未果。有师姐毕业后即到外企从事管理工作,也有同寝哥们临床博士毕业后到德国重新从本科学起医疗器械,他们都是我相当佩服的明智而勇敢地选择了自己前途的人。如果有兴趣但对行业现状实在没信心,不妨忠于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学医的决定即使不是完美的,也总有许多可以修正的机会。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人不同意复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