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男排比赛根本看不到出现在2016奥运会男排比赛

中国男排进军奥运会梦想再度破灭_网易新闻
中国男排进军奥运会梦想再度破灭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中国男排进军奥运会梦想再度破灭)
2胜5负,排名第六,这是中国男排在今天下午结束的里约奥运会男排落选赛暨亚洲区资格赛上的最终成绩。至此,中国男排失去了参加里约奥运会的机会。此次奥运落选赛,中国男排曾一度形势大好,但最终功亏一篑。从这支中国男排身上,球迷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问题。
今天下午与加拿大队的比赛,中国男排只有以3∶0或3∶1的比分战胜对手,同时还要看另一场波兰队与澳大利亚队的比赛结果,才能决定能否拿到通往里约的门票。如同在本次落选赛上的进程一样,这场关键比赛中国男排又是在占得先机的情况下,拱手让出了机会。当中国男排以26∶24顽强拿下第三局,并以总比分2∶1领先对手的时候,出线的希望火种曾被点亮,但在紧接着的第四局里,中国男排却没有展现出足够的信心和士气,反倒是加拿大队气势如虹。最终20∶25失利的这一局,彻底葬送了中国男排的出线可能,因为比赛至此,无论结果输赢,加拿大队的积分排名都将在中国队之上。
随后进行的另一场比赛,已经稳获奥运资格的波兰队,并没有像外界预想的那样雪藏主力给澳大利亚队放水,这也意味着,如果中国男排是以3∶1战胜加拿大的话,中国队就能从落选赛出线。可惜,这样的“如果”并不存在。
从与法国队的比赛中顽强抢得一个局分,到3∶0干净利索地战胜日本队,再到2∶3惜败于世界冠军波兰,中国男排此次比赛的前半程让人惊喜连连,甚至在与伊朗队的比赛中,还一度获得赛点,但这场比赛也成了中国队参加本次奥运落选赛的转折点,2∶3失利的结果,让中国男排在落选赛上的命运不能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样的结果是偶然又是必然。”老一代中国男排国手石永鸣今天向记者表示。
偶尔能有令人惊艳的表现,但因为自身的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在落选赛上的一次次失利也就成了中国男排的必然命运。
在石永鸣看来,这些年,国内男排队员的待遇在逐渐改善,男排联赛受关注的程度也在提高,但在如何打造中国男排的意志、气质方面,却不是依靠待遇和受关注度的提升就能解决的。
回顾本次落选赛,中国男排失利的比赛有三场2∶3,其实,这三场比赛的胜负已经在毫厘之间。能顶住压力、在意志上胜对手一筹的话,中国队就有拿下比赛的较大希望,那样的话,整个比赛的结果就应该是另一种局面。
中国男排的作风偏软,是个老问题。中国男排前主教练周建安在2005年走马上任时就提出了打造“亮剑”精神的口号,此后中国男排借助东道主之利获得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并列第五名,这也是中国男排迄今以来的大赛最好战绩。不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男排已经很少再提及“亮剑”精神,而随着周建安率队未能获得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参赛资格,中国男排的“周建安时代”也落下了帷幕,全队在2008年奥运周期表现出的敢打敢拼形象也成了历史。
中国男排在关键场次、关键时刻总是疲软,也让老一代男排国手、央视著名排球评论员陈刚很惋惜。
陈刚认为,“中国男排这批运动员的身高条件非常好,技术也日趋成熟。中国男排存在的老问题就是心理调整不好和比赛经验欠缺,我们的技术水平上去了,我们的信心还没有迅速跟上。”
中国男排主帅谢国臣说,国际大赛经验不足是导致全队心理状态不稳的主要原因之一,队员心理素质是靠比赛磨练出来的,但相比起当今世界男排强队,中国男排的国际比赛经验还是少了很多。
男排国际比赛经验不足不是什么秘密,和国际比赛机会众多的中国女排相比,中国男排确实缺乏比赛的历练。
除了队伍的心理素质有待改善之外,陈刚也对中国男排的训练水平和排兵布阵提出了一些疑问。“比赛是训练的镜子,比赛结果和教练组的训练以及比赛指挥水平有关,中国男排两个二传始终没有固定一个核心,谁打好了谁上,这是排球比赛的大忌,无论男排女排,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队在比赛中频繁换二传的。”陈刚表示,“二传最需要同攻手配合,二传是核心,场上没有核心还怎么打球?另外,防守质量差,上球不到位,调整球太随便,战术相对简单,二传经常就近传球,调整球也总是过于开网。总之,我们的防反细节漏洞太多,这是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
尽管仍存在很多问题,但中国男排还是让人看到了希望,“应该看到中国男排的进步,我们起码能和世界强队抗衡。”陈刚表示。
中国男排确定无缘里约奥运会之后,网上有不少球迷表达了不满,还有人喊出了“谢国臣下课”,陈刚认为,中国男排此次已经尽力了,他们需要理解和支持。
其实,从排球运动的推广角度来说,打排球不仅是为了竞争和观赏,更重要的是人们能够参与其中并获得健康和快乐。
本报北京6月5日电(来源: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本文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中国男排进军奥运会梦想再度破灭--东方体育-东方网
&&&新闻热线:021-
中国男排进军奥运会梦想再度破灭
&nbsp&nbsp&nbsp&nbsp2胜5负,排名第六,这是中国男排在今天下午结束的里约奥运会男排落选赛暨亚洲区资格赛上的最终成绩。至此,中国男排失去了参加里约奥运会的机会。此次奥运落选赛,中国男排曾一度形势大好,但最终功亏一篑。从这支中国男排身上,球迷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问题。&nbsp&nbsp&nbsp&nbsp今天下午与加拿大队的比赛,中国男排只有以3∶0或3∶1的比分战胜对手,同时还要看另一场波兰队与澳大利亚队的比赛结果,才能决定能否拿到通往里约的门票。如同在本次落选赛上的进程一样,这场关键比赛中国男排又是在占得先机的情况下,拱手让出了机会。当中国男排以26∶24顽强拿下第三局,并以总比分2∶1领先对手的时候,出线的希望火种曾被点亮,但在紧接着的第四局里,中国男排却没有展现出足够的信心和士气,反倒是加拿大队气势如虹。最终20∶25失利的这一局,彻底葬送了中国男排的出线可能,因为比赛至此,无论结果输赢,加拿大队的积分排名都将在中国队之上。&nbsp&nbsp&nbsp&nbsp随后进行的另一场比赛,已经稳获奥运资格的波兰队,并没有像外界预想的那样雪藏主力给澳大利亚队放水,这也意味着,如果中国男排是以3∶1战胜加拿大的话,中国队就能从落选赛出线。可惜,这样的“如果”并不存在。&nbsp&nbsp&nbsp&nbsp从与法国队的比赛中顽强抢得一个局分,到3∶0干净利索地战胜日本队,再到2∶3惜败于世界冠军波兰,中国男排此次比赛的前半程让人惊喜连连,甚至在与伊朗队的比赛中,还一度获得赛点,但这场比赛也成了中国队参加本次奥运落选赛的转折点,2∶3失利的结果,让中国男排在落选赛上的命运不能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nbsp&nbsp&nbsp&nbsp“这样的结果是偶然又是必然。”老一代中国男排国手石永鸣今天向记者表示。&nbsp&nbsp&nbsp&nbsp偶尔能有令人惊艳的表现,但因为自身的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在落选赛上的一次次失利也就成了中国男排的必然命运。&nbsp&nbsp&nbsp&nbsp在石永鸣看来,这些年,国内男排队员的待遇在逐渐改善,男排联赛受关注的程度也在提高,但在如何打造中国男排的意志、气质方面,却不是依靠待遇和受关注度的提升就能解决的。&nbsp&nbsp&nbsp&nbsp回顾本次落选赛,中国男排失利的比赛有三场2∶3,其实,这三场比赛的胜负已经在毫厘之间。能顶住压力、在意志上胜对手一筹的话,中国队就有拿下比赛的较大希望,那样的话,整个比赛的结果就应该是另一种局面。&nbsp&nbsp&nbsp&nbsp中国男排的作风偏软,是个老问题。中国男排前主教练周建安在2005年走马上任时就提出了打造“亮剑”精神的口号,此后中国男排借助东道主之利获得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并列第五名,这也是中国男排迄今以来的大赛最好战绩。不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男排已经很少再提及“亮剑”精神,而随着周建安率队未能获得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参赛资格,中国男排的“周建安时代”也落下了帷幕,全队在2008年奥运周期表现出的敢打敢拼形象也成了历史。&nbsp&nbsp&nbsp&nbsp中国男排在关键场次、关键时刻总是疲软,也让老一代男排国手、央视著名排球评论员陈刚很惋惜。&nbsp&nbsp&nbsp&nbsp陈刚认为,“中国男排这批运动员的身高条件非常好,技术也日趋成熟。中国男排存在的老问题就是心理调整不好和比赛经验欠缺,我们的技术水平上去了,我们的信心还没有迅速跟上。”&nbsp&nbsp&nbsp&nbsp中国男排主帅谢国臣说,国际大赛经验不足是导致全队心理状态不稳的主要原因之一,队员心理素质是靠比赛磨练出来的,但相比起当今世界男排强队,中国男排的国际比赛经验还是少了很多。&nbsp&nbsp&nbsp&nbsp男排国际比赛经验不足不是什么秘密,和国际比赛机会众多的中国女排相比,中国男排确实缺乏比赛的历练。&nbsp&nbsp&nbsp&nbsp除了队伍的心理素质有待改善之外,陈刚也对中国男排的训练水平和排兵布阵提出了一些疑问。“比赛是训练的镜子,比赛结果和教练组的训练以及比赛指挥水平有关,中国男排两个二传始终没有固定一个核心,谁打好了谁上,这是排球比赛的大忌,无论男排女排,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队在比赛中频繁换二传的。”陈刚表示,“二传最需要同攻手配合,二传是核心,场上没有核心还怎么打球?另外,防守质量差,上球不到位,调整球太随便,战术相对简单,二传经常就近传球,调整球也总是过于开网。总之,我们的防反细节漏洞太多,这是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nbsp&nbsp&nbsp&nbsp尽管仍存在很多问题,但中国男排还是让人看到了希望,“应该看到中国男排的进步,我们起码能和世界强队抗衡。”陈刚表示。&nbsp&nbsp&nbsp&nbsp中国男排确定无缘里约奥运会之后,网上有不少球迷表达了不满,还有人喊出了“谢国臣下课”,陈刚认为,中国男排此次已经尽力了,他们需要理解和支持。&nbsp&nbsp&nbsp&nbsp其实,从排球运动的推广角度来说,打排球不仅是为了竞争和观赏,更重要的是人们能够参与其中并获得健康和快乐。&nbsp&nbsp&nbsp&nbsp本报北京6月5日电&nbsp&nbsp&nbsp&nbsp(中国青年报)
已有条评论&&&&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中国男排进军奥运会梦想再度破灭
日 12: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nbsp&nbsp&nbsp&nbsp2胜5负,排名第六,这是中国男排在今天下午结束的里约奥运会男排落选赛暨亚洲区资格赛上的最终成绩。至此,中国男排失去了参加里约奥运会的机会。此次奥运落选赛,中国男排曾一度形势大好,但最终功亏一篑。从这支中国男排身上,球迷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问题。&nbsp&nbsp&nbsp&nbsp今天下午与加拿大队的比赛,中国男排只有以3∶0或3∶1的比分战胜对手,同时还要看另一场波兰队与澳大利亚队的比赛结果,才能决定能否拿到通往里约的门票。如同在本次落选赛上的进程一样,这场关键比赛中国男排又是在占得先机的情况下,拱手让出了机会。当中国男排以26∶24顽强拿下第三局,并以总比分2∶1领先对手的时候,出线的希望火种曾被点亮,但在紧接着的第四局里,中国男排却没有展现出足够的信心和士气,反倒是加拿大队气势如虹。最终20∶25失利的这一局,彻底葬送了中国男排的出线可能,因为比赛至此,无论结果输赢,加拿大队的积分排名都将在中国队之上。&nbsp&nbsp&nbsp&nbsp随后进行的另一场比赛,已经稳获奥运资格的波兰队,并没有像外界预想的那样雪藏主力给澳大利亚队放水,这也意味着,如果中国男排是以3∶1战胜加拿大的话,中国队就能从落选赛出线。可惜,这样的“如果”并不存在。&nbsp&nbsp&nbsp&nbsp从与法国队的比赛中顽强抢得一个局分,到3∶0干净利索地战胜日本队,再到2∶3惜败于世界冠军波兰,中国男排此次比赛的前半程让人惊喜连连,甚至在与伊朗队的比赛中,还一度获得赛点,但这场比赛也成了中国队参加本次奥运落选赛的转折点,2∶3失利的结果,让中国男排在落选赛上的命运不能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nbsp&nbsp&nbsp&nbsp“这样的结果是偶然又是必然。”老一代中国男排国手石永鸣今天向记者表示。&nbsp&nbsp&nbsp&nbsp偶尔能有令人惊艳的表现,但因为自身的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在落选赛上的一次次失利也就成了中国男排的必然命运。&nbsp&nbsp&nbsp&nbsp在石永鸣看来,这些年,国内男排队员的待遇在逐渐改善,男排联赛受关注的程度也在提高,但在如何打造中国男排的意志、气质方面,却不是依靠待遇和受关注度的提升就能解决的。&nbsp&nbsp&nbsp&nbsp回顾本次落选赛,中国男排失利的比赛有三场2∶3,其实,这三场比赛的胜负已经在毫厘之间。能顶住压力、在意志上胜对手一筹的话,中国队就有拿下比赛的较大希望,那样的话,整个比赛的结果就应该是另一种局面。&nbsp&nbsp&nbsp&nbsp中国男排的作风偏软,是个老问题。中国男排前主教练周建安在2005年走马上任时就提出了打造“亮剑”精神的口号,此后中国男排借助东道主之利获得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并列第五名,这也是中国男排迄今以来的大赛最好战绩。不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男排已经很少再提及“亮剑”精神,而随着周建安率队未能获得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参赛资格,中国男排的“周建安时代”也落下了帷幕,全队在2008年奥运周期表现出的敢打敢拼形象也成了历史。&nbsp&nbsp&nbsp&nbsp中国男排在关键场次、关键时刻总是疲软,也让老一代男排国手、央视著名排球评论员陈刚很惋惜。&nbsp&nbsp&nbsp&nbsp陈刚认为,“中国男排这批运动员的身高条件非常好,技术也日趋成熟。中国男排存在的老问题就是心理调整不好和比赛经验欠缺,我们的技术水平上去了,我们的信心还没有迅速跟上。”&nbsp&nbsp&nbsp&nbsp中国男排主帅谢国臣说,国际大赛经验不足是导致全队心理状态不稳的主要原因之一,队员心理素质是靠比赛磨练出来的,但相比起当今世界男排强队,中国男排的国际比赛经验还是少了很多。&nbsp&nbsp&nbsp&nbsp男排国际比赛经验不足不是什么秘密,和国际比赛机会众多的中国女排相比,中国男排确实缺乏比赛的历练。&nbsp&nbsp&nbsp&nbsp除了队伍的心理素质有待改善之外,陈刚也对中国男排的训练水平和排兵布阵提出了一些疑问。“比赛是训练的镜子,比赛结果和教练组的训练以及比赛指挥水平有关,中国男排两个二传始终没有固定一个核心,谁打好了谁上,这是排球比赛的大忌,无论男排女排,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队在比赛中频繁换二传的。”陈刚表示,“二传最需要同攻手配合,二传是核心,场上没有核心还怎么打球?另外,防守质量差,上球不到位,调整球太随便,战术相对简单,二传经常就近传球,调整球也总是过于开网。总之,我们的防反细节漏洞太多,这是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nbsp&nbsp&nbsp&nbsp尽管仍存在很多问题,但中国男排还是让人看到了希望,“应该看到中国男排的进步,我们起码能和世界强队抗衡。”陈刚表示。&nbsp&nbsp&nbsp&nbsp中国男排确定无缘里约奥运会之后,网上有不少球迷表达了不满,还有人喊出了“谢国臣下课”,陈刚认为,中国男排此次已经尽力了,他们需要理解和支持。&nbsp&nbsp&nbsp&nbsp其实,从排球运动的推广角度来说,打排球不仅是为了竞争和观赏,更重要的是人们能够参与其中并获得健康和快乐。&nbsp&nbsp&nbsp&nbsp本报北京6月5日电&nbsp&nbsp&nbsp&nbsp(中国青年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里约奥运会男排决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