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阴区朔州市第一中学 校长校长

欢迎访问中国南安!
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其他信息
2016年马来西亚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华文教育冬令营福建南安营在南安一中开营
发布单位:团市委
点击:312次
时间: 10:16
&&& 近日,2016年马来西亚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华文教育冬令营福建南安营在南安一中举行开营仪式。此次冬令营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福建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泉州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南安市外事侨务办公室主办,福建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协办。
&& 泉州外侨办副主任温锦辉,南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昭昭,马来西亚亚洲国际教科研集团总裁叶潍鸣,马来西亚华联中学校长吴明槟,市委统战部、教育局、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团市委、侨联、黄仲咸教育基金会、南安一中、南安五中等单位领导,以及26名来自马来西亚的华裔青少年,160多名南安一中、南安五中学子出席此次开营仪式。开营仪式由南安市外侨办主任黄卫东主持,南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昭昭、南安一中校长陈国璋、马来西亚亚洲国际教科研集团领队叶潍鸣、和营员代表潘悦勤同学先后致辞。温锦辉副主任、王昭昭副市长代表主办方向营员颁授营旗。
&& &此次冬令营历时14天,南安一中为营员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课程:既有闽南民俗、南安市情等&静态& 课程,也有包括中国武术、闽南歌曲、民族舞蹈等&动态&课程;同时还组织优秀学生代表与营员们结对,为华裔新一代与大陆青少年提供了交流与互动的平台。希望来自马来西亚的华裔青少年们能够在交流中产生思想交融和心灵碰撞,寻找到祖籍国的文化之根。
&&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恰逢冬至佳节,冬令营营员们在结对同学的带领下,一起参加了南安一中举行的&品尝冬至汤圆,共话传统佳节&集体活动。在浓浓米香中,马来西亚华裔新一代和南安一中学子的友谊之花慢慢绽放。
上一篇:&&&
下一篇:&&&莆田第一中学张琴校长简介
【发布日期:日】 【来源:】 【字体::
】 【阅读:次】 【】
张琴(),字治如,晚号石匏老人,福建人。 清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进士。授编修。 张琴曾先后任崇实中学堂教员,官立兴郡中学堂监督(校长),国医专科学校校长兼授医学史。 能文,诗、书、画皆工。民国元年被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兼《亚东新闻》报主笔、孔教大学董事长等;后兼任福建省教育司长。张琴才华横逸,表露于寸笺尺幅及报刊讲坛之上,忧民之心,经国之略,为众称道,后退息林泉。
张琴学识渊博,诗文书画篆刻皆工,且博而能精。其篆刻取法于汉印,而诗追唐宋,古典雅澹;长于书法,书擅四体,行书在欧虞之间;山水画宗四王,笔墨淡雅秀润,笔力雄健,每作一画,常题一诗。张琴的同年翰林曾任、等职的,称张琴诗、书、画为当代三绝,给张琴的题词有&故人寥落今如梦,好句低徊我所师;收拾游踪归箧底,端应一画一题诗。
日,同盟会等5团体正式改组为,孙中山在北京的主持召开成立大会,张琴出席并 与、、、、、、、、、、、、、、、、、、王善荃、、、、、、、、、、一起被推举为参议。
次年,当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赴任职。时阴谋,他和友人创办《亚东新闻》,发表&反袁&文章,后编为《反袁社论选辑》。
民国三年,国会被解散,他回莆主持教育。
民国五年,任,恢复国会,他仍任众议院议员。
1916年被推举为中华民国宪法起草委员会成员。
次年,国会又被督军团解散,他离开北京,赴参加非常国会,任护法国会众议院议员,选为大元帅,实行护法。
民国八年,他重到,参加改组的中国会议。民国十一年,第二次恢复国会时,他再任众议院议员。
民国三十八年(1949),人民解放军南下,在中国共产党闽中游击司令部授意下,成立防护团,琴任主任。
著有《桐云轩声画集》、《桐云轩读(尔雅)》、《六书考源》以及《南山志》(二卷)、《县新志稿》(四十卷)、《张琴题画诗七百首》等。
张琴约于民国十七年(1928)前后,着手纂写《县新志稿》。张琴的《县志稿》,一作《莆田县新志稿》,一作《莆田县志》。张琴修《县志稿》的时间,一作约于民国十七年,一作于民国三十六年。张琴的《县志稿》,未刊行;福建师大图书馆和均收藏有传抄本。
对《县新志稿》,陈长城有按语,略云:莆邑立县于唐,邑志肇修于宋。间郡守钟离松修,凡七卷。绍熙三年郡守赵彦励又集郡士成书十五卷,俱名《莆阳志》,著录宋史艺文志。已佚。明则《莆阳志》凡十卷,谓为未成之书,然万历间陈氏世善堂书目录之,意其稿具而未刻也。次则《兴化府志》五十四卷,周瑛、同修,(康按:陈一作黄仲昭、周瑛同撰)有原刻本,邑中流传者俱同治重刻本。次为万历甲戌《兴化府志》三十六卷,修,流入书库。次为万历癸丑《兴化新志》五十六卷,、林尧俞同修,有两序见于乾隆志。盖莆为府治,故其事附以传也。其别为县志者,始间林粦焻、同修,北京图书馆有之。次为乾隆志,廖必琦、林黉同纂,盖踵康熙志以后事,而己于旧志无所增删,且仍用旧板,故行格亦相同。光绪间知县重刻乾隆志&&其后道咸间又修,稿具而未刊行。到五十年代后尚存有稿本及钞本二十余册,内容亦无甚创见。最后则为张琴斯志,断限至抗战胜利之时,于保存史料不无裨益也。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兴化大地上孕育出1700多名进士。张琴则是兴化历史上在封建科举制中产生的最后一科进士。他是一位为社会做过贡献的爱国进步人土。
张琴,字治如,晚号石匏老人。清二年(公元1876年)生于莆田荔城十八张厝(即十八营)一户平民家庭。他父亲以卖菜为生,养活一家人。张琴小时候就帮父亲卖菜,空余时到十字街私塾里旁听。塾师见他聪明好学,就破格收他为徒,免费对他进行启蒙教育。后来,他父亲克勤克俭供他读书。他熟读儒家经典、文史典故,兼学诗词书画,但在参加初试时,却落了第。他不甘示弱,以诗明志:
驽马不才堪驾驭,名花虽好未全开。
从此,他更加勤奋学习,甚至在做饭时也边烧火边看书。功夫不负有心人,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张琴26岁时到省城参加乡试,考中癸戊第68名举人。翌年,他到涵江崇实学堂任教。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而立之年的张琴北上北京,参加会试,中试甲辰科二甲第86名进士。当时的闽浙总督非常高兴,特赠送匾额&科甲联登&表示祝贺。但他未任官职。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废科举,兴学校。次年,他和乡人一起积极活动,创办官立兴郡中学堂(即莆一中前身),任监督(即校长),致力于办教育,培养人才。
(按:光绪28年为壬寅年,29年为癸卯年,癸戊为误,六十甲子中无癸戊。)
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春,张琴奉命从莆田北上,来到了京城北京,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被推翻,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胜利果实。国家仍然贫弱交加,任人欺凌,社会黑暗,官场腐败,民不聊生。对此,张琴评说:
墨潘泪痕渍不干,漏舟歌舞醉方酣。
茫茫海水将沉陆,留好江山画里看。
尺幅居然千里势,小诗抵作万龙吟。
劝君莫试并州剪,一寸河山一寸金。
1912年,张琴以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议员身份,联合京城爱国有志之士,创办《亚东新闻》,任主笔。 舆论先行。张琴利用舆论阵地,以锐利的眼光,撰写大量社论 (现存24篇),抨击袁世凯刺杀重要的国民党人宋教仁的恶行;挞伐袁世凯勾结帝国主义,签订丧权辱国的《中俄条约》;揭露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阴谋,如《袁世凯阴谋之传闻》、《司法界之悲观》、《违法借款尚可掩饰乎》、《亡国之条约与万恶之政府》、《余之共和国总统观》等。文章尖锐、泼辣、犀利,似一颗颗炮弹,射向窃国大盗袁世凯。袁世凯恼羞成怒,将张琴赶出国会,封闭了《亚东新闻》,拘留了张琴。
1916年,当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讨伐和唾骂声中死去。黎元洪继任总统,张琴再次被起用为国会议员。第二年,他离家前往广州,出席国会非常会议,拥戴孙中山,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受聘为杜起云师长秘书。
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张琴踏上了回乡的路途。
这时,张琴已届50岁,他赋闲在家,经常外出游览名山、大川、古刹,写下许多诗。他还着手收集资料,进行研究,准备著述。与此同时,他为家乡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奔走呼号。1934年起,张琴任涵江国医专科学校校长,为培养人才作出了贡献。
1927年和在上海结婚,张琴代杜起云致贺总司令大喜的一首七律,被评为婚筵上无数贺作第一。诗云:
读罢兵书赋细腰,森森戈戟杂兰苕。
英雄气壮浮云过,儿女情长艳雪消。
将将将兵多事日,卿卿卿我可怜宵。
伯符手创江东业,合把周郎配小乔。
1928年,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中国大地上乌云翻滚,张琴至为愤慨,赋诗表白他的心迹:
白日看渠个个忙,杀人放火只寻常。
江淮风雨多奇事,儿女英雄具别肠。
画里逋逃元有薮,眼前傀儡各登场。
耐庵演义青芝绘,一样传神笔有芒。
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不断升级,国家状况一天不如一天,人民罹难。张琴目睹此景,心情沉重,奋然疾呼:
飘零风雨春如梦,破碎江山事已非。
不信鲁连能仗义,湎凭季主卜先凡。
浊世几个肠可洗,狂澜无柱障难回。
肉食几人知为国,穷居何术觉斯民!
千家野哭潺援泪,万壑雷声战伐声。
阅世钱神皆骗局,骄人米价似狂潮。
迹有田园归未得,不任力穑又征徭。
怪雨盲风侵大陆,青天白日挂垂虹。
张琴晚年悉心著书立说,作诗绘画,著有《莆田县志稿》、《读尔雅稿》、《六书考源》、《桐云轩诗文集》、《桐云轩书画集》,为繁荣兴化文化作出贡献。
1952年,饱经风霜的张琴在荔城与世长辞,终年76岁。
张琴一生经历了清朝、北洋军阀、国民党统治和新中国建立等历史时期,目睹了辛亥革命、大革命、十年内战、抗日战争、国内战争等重大历史事变。他与国民党头面人物如林森、冯玉祥、于右任等均有交往;与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负责人、他的学生陈国柱过从甚密。他尊孔重儒,如历代爱国知识分子一样,他记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训,关心着国家命运和前途,在历史重要关头,表示了自己的爱与憎。在闽中解放前夕,在莆田解放时做了对人民有益的事情,顺应了潮流。
仅存的一块真迹手书金字牌匾保存在福建市仙游县壶中天医药局,由壶中天第七代衣钵传人陈国华收藏。现挂在壶中天医药局医堂上方的&壶中天医药局&六个金字,落款&治如&,金字招牌是由传自第五代传人,仙游县第一任中医顾问陈元宝时,由张琴书写的,加一枚印章&张氏治如&。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锡市第一中学校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