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音乐课堂律动习惯

小学音乐课中如何培养聆听的习惯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小学音乐课中如何培养聆听的习惯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聆听策略 - lygaling的博客 - 连云港教育博客
FriendLink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聆听策略
8:53:12 | By: lygaling ]
&&&& 音乐是诉诸于听觉的艺术,听觉感知是欣赏音乐的必要途径。美国著名现代音乐家爱伦科普兰说过:“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音乐是陶冶情操,影响人内在气质的艺术学科。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音乐课堂着重的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及创造音乐的能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音乐课堂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学会聆听音乐,才能更好地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 一、聆听的误区
误区一:聆听=听  
例如:某教师在教歌曲之前说,让我们首先来聆听一首歌,名字叫《山谷静悄悄》,听完之后,教师问学生:“好听吗?想学吗?”学生齐答:“好听!”教师得到的学生反馈是:想学。进而教师紧接着向学生介绍了乐曲的创作背景,然后请学生跟琴学唱旋律,学习歌词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听是一种声音入耳的自然的生命活动,聆听则是入耳又入心的生命活动。聆听在歌曲教学中太重要了,聆听能让人感知,继而对歌曲有所认识,产生理解、记忆和联想,为表现歌曲奠定基础。在上述案例中能够算得上听,但谈不上聆听。试问,这样的听,听之前没有有效的问题情境,听之中也没有有意识的引导体验,听之后更没有意义地讨论探究,整节课只听这么一次,能叫聆听吗?教师只是在简单地完成让学生“听”的任务,而没有有意识地让学生聆听的机会。  
在听音乐之前,教师如果有意识地先设计一些问题,通过提示有目的地引起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如:歌曲具有什么地方的风格特点?听到这样的音乐,你认为是进入了一个怎样的场面?为了表现这样的场面,作曲家是通过什么样的乐器来伴奏的?让学生带着目的与任务去听,就能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听,就能在听中有所得。有时还要复听,多次听,在听之前,教师则再次提出问题:比如歌曲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你认为表现了什么?所提问题比起前面的问题更加具有思考性和挑战性。这样的问题是为了纠正学生在听时笼而统之,不够仔细的习惯,同时也是为了训练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  
这种带着任务的有效聆听,使学生对歌曲有了进一步的感受和理解,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从而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表现歌曲。  
误区二:听后言说=听中感悟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聆听是音乐学习的最主要途径,唱歌教学也离不开聆听。有的音乐教师在进行唱歌教学时,固然也重视聆听过程中的感受体验,但更倾向于对“听后感”的言说,有的音乐教师在唱歌教学中,固然也重视听后的“回味”,但更倾向于在聆听过程中的音乐感受。两种不同的倾向产生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并造成不同的教学效果。倾向于“聆听后言说音乐”的学生,会在聆听时积极地思考并揣摩音乐所表达的含义,其想象和联想能力,以及哲学性的思考能力得到了较多发展。在这种情形下,学生言语能力的强弱较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出彩度”。如果遇到班上有一些“能说会道”的学生,音乐课会有较高的“出彩度”,这在我们很多展示课、优质课上得到了证实。倾向于“聆听中感受歌曲”的学生,会在聆听时更投入、更自由地用身体和心灵感受音乐的进行,每位学生在聆听中获得共性的聆听感受的同时,也获得了较多的个性化的感受,学生在聆听时不需要有太多的音乐外思考,只需要尽情享受瞬间的音乐感觉。 
二、聆听的意义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在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去倾听音乐,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积累感受与鉴赏音乐的经验。因此,在音乐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听力训练是通过音乐手段训练人对于音响的感知和了解音响的表现力。听力训练主要是70年代之后,由奥尔夫的后继者按照奥尔夫的教育观念,创造性地发展的新的内容和新的方法,其中通过动作培养和发展听力、敏锐的感知力、听觉记忆力和领悟理解力,把动作教学从原来只注重节奏感的训练中开拓出来,成为音乐要素,成为音乐能力全面开发的全新的音乐教育手段。“音乐教育中听力的训练,通常被认为是音乐教育的中心问题。它的任务是帮助每个孩子尽其所能地体验音响的表现力。作为提高人的文化素质的普通音乐课,其基本任务,首先应当是帮助儿童发展体验音乐的能力,而不仅是表演和作曲。发展音乐听力,是普通音乐课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基本任务。”听是音乐体验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培养音乐听力,从而使人富有感情、有洞察力、有创造力、并给人以满足,这是普通音乐课的重心和目的所在。
我们音乐教师都知道,音乐课堂上相互倾听的重要性,它是保证课堂教学的前提,是学习音乐知识,感受、体验音乐的基础。我们要构建良好的课堂,要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教学质量,其中良好的倾听习惯就是关键。但是,我们的学生爱听吗?会听吗?在我们的课堂上有时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不管是在听教师还是他人讲述时,很多学生都喜欢争相发表自己的意见,导致其余同学都无法听清,造成课堂纪律混乱,还有的教师热情洋溢地讲,学生全然没有“听”的意识,自顾自玩着,或者不吵不闹但两眼发呆的也不在少数……没有“聆听”的习惯就没有良好的课堂环境,就无法聆听美妙的音乐。带着一系列问题,我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听力训练,开始了观察、思考、感悟,也开始记录这其中的点点滴滴。
三、有效聆听的几个方式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聆听伴随整个音乐课堂教学始终,我把聆听这一教学方法分为四个步骤:创设聆听、分层聆听、相互聆听和主动聆听,让聆听为学生有效地掌握学习内容来服务,让学生持久地养成一种好的聆听习惯,从而有效地实现我们的音乐教学目标。  
1、创设聆听情境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注重聆听,感受音乐,是音乐审美的一个前提。享受音乐就必须有一种美的氛围,因此想让学生通过听觉来初步感受美,培养审美感知,教师在创设音乐情境至关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有的放矢地教学情境,让学生走进音乐、感受和欣赏音乐。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小学生都有着好奇的天性,对一切新鲜的有趣的美妙的事物他们都有着探索的热情。所以聆听教学中的创设聆听——“导入”十分重要,它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有效地导入也是指导学生理解、感受音乐的前提。导入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同音乐有着不同的艺术形象,故要采取不同的导入方法,以激起学生聆听音乐的期待心理。&   
例如:在欣赏五年级《故乡》一课中,在开课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精心制作精彩课件,用完美的家乡画面形式展现给学生,充满生机浓浓的家乡美丽景象,然后用自己动听的声音解说家乡的名人名山水,故乡的特色等,学生聆听着优美的音乐,欣赏着来自家乡大自然的景色,感受着老师美好生动而又富于情感的表情和语言,完全沉浸在审美的情境之中,这样身临其境的感觉帮助学生很快地融入音乐情景中。这种创设的聆听达到了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审美境地。学生情感和音乐作品有了“共鸣”。他们也能更好地去理解、感受音乐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和情感内涵。  
2、分层聆听   
人感知美的能力,是在感受音乐音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学会感知就是学会用审美的耳朵去发现、探索音乐作品的美。学生在学唱歌曲时,要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就必须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训练。所以重视学唱前的聆听在音乐教学中尤为重要,这个阶段可以是教师范唱,也可以是听音响。但目的都是使学生熟悉新歌旋律,并对之产生初步的情感体验。这时的聆听,可根据歌曲难易程度及学生的接受水平来决定聆听的次数,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多方位的、有目的地聆听,不能单纯的重复播放,每一次的聆听都要逐步提高要求,而且目的要非常明确,分层的聆听,教师难度依次提升,这样聆听才能真正地体现出“有效的聆听”。  
我在五年级《彼得与狼》这课时,由于这是一首交响童话,在小学,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音乐,学生对这样的音乐还听不懂,所以我通过出示图片、说出故事、找出印象最深的故事中不同的主人公的音色,分段聆听,让学生熟悉音乐并喜欢音乐到最后能吸引他主动的学习音乐,如此反复聆听、对比、演唱,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学会了正确的演唱,提高了鉴赏能力。特别是在欣赏课时这种分层聆听显得格外重要,让学生静心聆听,带着问题去聆听,在音乐中找答案,在答案中去感知,在感知中去探索,从而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3、相互聆听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通过听觉浸润心灵,使心灵进发创造性的音乐。聆听音乐时,当学生和乐曲产生了情感的共鸣时,音乐就走进了他们的心里。情动了心弦,便溢于表,这时学生体验到了聆听所带来的美的感受,他们迫不及待地用各种方式很自然地流露出对音乐的理解,比如歌唱是最易表现的一种方式。教师在这个环节中教唱歌曲时,应培养学生相互聆听,以避免学生在情绪兴奋激动时大声忘我的歌唱,以至于忽略周围的声音。  
在音乐课堂上,学生在歌唱的过程中教师要强化学生“听”的能力训练,注重相互聆听,听教师的范唱、钢琴的旋律、还有同学的声音,增强学生听觉感应力。让学生在唱中听、唱中想、唱中练从而区分正确和错误的演唱。为了学生更好的有效地掌握歌曲,教师在教唱歌曲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唱形式,比如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等。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演唱形式的印象,参与其中,而且可以让学生更专心地聆听,关注师生所唱乐段与乐段之间的衔接。遇到难点范唱时,教师对比范唱给学生听。让学生在聆听比较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更要重视相互聆听,引导他们不仅能做个歌唱者,还能做个文明的听众。养成专心聆听他人的演唱、倾听他人的发言、欣赏他人表演的好习惯,培养学生接纳和欣赏他人的好品质。  
4、主动聆听   
想要培养学生乐于聆听,养成聆听音乐的好习惯,来享受音乐,必须要让学生对所学的东西产生兴趣,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主动地聆听。教师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渗透有效地聆听,让学生在音乐的海洋里犹如如鱼得水般畅快欣喜,让音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地融入孩子的血液里,从而有效地提高他们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音乐来源于生活,创造于生活。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着音乐,要让学生主动地再生活中来聆听、感受音乐,培养学生凭借生活积累音乐元素,凭借音乐表现生活内涵。这是音乐教学的境界,也是音乐教学的追求。因此,要拓展学生音乐的教学天地,拓宽音乐学习的渠道,让学生用敏锐的眼睛去欣赏生活中音乐的画面,以灵通的耳朵去寻找去聆听生活中音乐的声音。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音乐,自己去探索,自己去领悟,感受到音乐原来就在自己身边。  
总之,聆听是音乐学习的基本方式,让学生的耳朵真正地灵活起来,就像金海心的歌中所唱:让阳光把耳朵叫醒。那么,就让教师用音乐这道阳光把学生的耳朵叫醒,让美好的音乐驻进学生心里。 
四、聆听的养成
&& &&1、养成静心、专心听辨音响的习惯
&&&& &静心聆听音乐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应让学生知道自己是一个欣赏者,作为“音乐的欣赏者”就要知道怎样做个文明的欣赏者,怎样能给自己,给他人创造比较好的音乐欣赏学习环境,最重要的就是静下心来倾听音乐。在平时的欣赏教学中,我常创设故事情境、运用启发性的语言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氛围中。等学生们完全放松下来再开启音乐,让他们的聪明与灵动在音乐中得到无限的发挥。而且我还会让学生反复的聆听相同的音乐作品,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如:在欣赏《狮王进行曲》这段音乐时,教师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层层递进,让学生反复聆听三遍音乐,第一遍我让学生听辨出这段音乐是表现哪种动物。学生听完后都说是狮子。第二遍我让他们听听狮子在干吗,听完后学生就各自发表言论,有的说狮子在追小兔,有的说狮子在吼叫,还有的说狮子在森林里昂首挺胸的走路等等,第三遍我让他们边听边学狮子的动作。三遍下来,学生基本能听懂这段音乐。我觉得,教师在音乐欣赏中是一个主导的作用,只有通过自己的智慧及运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来逐渐培养学生养成静心、专心听辨音响的习惯。
&& &&2、善用表情、舞蹈外现音乐的习惯
&& &学生是音乐课堂的小主人,作为“音乐的小主人”就要能够走进音乐,用自己的表情、舞蹈、律动来感受、表现、创造音乐。在单纯的听觉体验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意识的用脸部表情来表现音乐。如:在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我问小朋友在升国旗、奏国歌时应怎样做,学生回答:“应该立正,行注目礼”。我又问:“能不能笑”?学生立即回答“不能”。我马上请学生起立听赏国歌,在欣赏的过程中,我发现小朋友的表情都很严肃、很认真。欣赏完后,我又让同学们听了一首歌曲《一对好朋友》,然后我问:“这首歌曲带给你们怎样的情绪”?快乐的。我说:“对,这首歌曲是非常快乐的,那你们应该用怎样的脸部表情来表现歌曲”?学生回答:“微笑着点起头”。不同的歌曲、不同的音乐作品,它表现的音乐风格也是不同的。带着表情去聆听音乐能让学生进一步的去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舞蹈、律动来表现音乐是引导学生接受音乐的又一有效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本能的“走进音乐”,让自己成为音乐的一部分。在音乐欣赏课中加上了舞蹈、律动这一项,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浓郁、活跃。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上学生以身体作为一种“乐器”,随着音乐自由的运动。学生通过走、跳、飞、自行创造表现与他们所听到的音乐相应的动作。每个人对自己所听到的音乐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做出相应的动作,这就最大潜能地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想像力,不管学生做的好还是不好,教师都要用鼓励性的话语去激励他们,让他们勇于大胆地表现音乐。
&& &&3、养成喜欢音乐、乐于想象的习惯
&& &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学生的想像,学生的创造能力才能得到姣好的发展。乐于想象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想象是奇特,也是极其纯洁和美丽的。在音乐欣赏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像,鼓励学生对所听到的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养成喜欢聆听音乐的习惯。
&& &我想,只有学生自己在音乐中获得了快乐与收获,他们才会真正的喜欢音乐,也只有养成了良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他们在音乐的殿堂里才会收获更多。
阅读全文(1730) |
后,你将出现在这里
Copyright @
连云港教育博客技术支持:请使用支持脚本的浏览器!
该日志尚未公开,你暂时不能查看。博主可在此
不如去逛逛吧。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浅谈律动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上的积极作用--《读书文摘》2014年08期
浅谈律动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上的积极作用
【摘要】:音乐律动教学不仅可以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而且能促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以及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质,使学生从小就开始在生理运动器官和思维之间构成一种自由转换和密切联系的媒介,以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23.71【正文快照】:
《音乐课程标准》中阐明:“小学1-2年级能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聆听歌声时能作出相应的情绪或体态反应。”对低年级小学生来说,活泼、好动、爱模仿、爱表现是他们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选择日常生活中的形象或动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康晓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陈文娟;;[J];北方音乐;2009年06期
胡永强;;[J];北方音乐;2010年03期
宛煜;;[J];北方音乐;2010年05期
姜萍萍;;[J];北方音乐;2011年01期
石志宏;冯泽星;冯晓东;;[J];才智;2008年11期
赵京芹;;[J];才智;2009年16期
范元玲;[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王亚军;王一祎;;[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吕琳;;[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学忠;[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尹爱青;[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王文澜;[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李姝;[D];四川大学;2007年
许冰;[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高明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杨丹;[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久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贾木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刘洋;[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崔景秋;[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张荣;[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赵侠;[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王静;[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王滔;[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孙晓璐;[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郑莉凤;[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龚晓丹;;[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1年07期
陈安铃;;[J];儿童音乐;2008年02期
王晓丽;;[J];学生之友(初中版)(中考月刊);2009年11期
陈梅真;;[J];小学教学参考;2011年24期
戴建芳;;[J];音乐天地;2009年08期
石蕴筠;;[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年01期
高燕;陆路;;[J];儿童音乐;2006年09期
颜焱;;[J];北京教育(普教);2010年12期
刘文燕;;[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年04期
涂丽娟;;[J];文理导航(上旬);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陆静蕾;;[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年
黄婷;;[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年
宋莎莎;;[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许惜荣;;[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潘淑华;;[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崔艳;;[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吴跃跃;沈畅;;[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梁玉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张莲;;[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徐蓓;;[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韩瑞红;[N];中国文化报;2007年
马狄;[N];伊犁日报(汉);2011年
湖北省郧西县城关镇初级中学
张冬梅;[N];中国贸易报;2008年
马海姣;[N];秦皇岛日报;2010年
吴金 刘海云;[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丁秀兰;[N];伊犁日报(汉);2010年
大方县理化中坝小学
刘颖;[N];毕节日报;2010年
黄家祥;[N];闽东日报;2011年
朱园园;[N];柴达木日报;2011年
许昌县实验中学 侯秀兰;[N];许昌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颖;[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高细媛;[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王文澜;[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孙宽宁;[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郭朝红;[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徐敦广;[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周润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王延文;[D];天津大学;2004年
常亚慧;[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王利;[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丽英;[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张晓琳;[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贺香沛;[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丁永姬;[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陈萍;[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李艳;[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姜宝君;[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吴继彬;[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苏紫红;[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娄瑶琪;[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